1. 买了公司的股票,不管多少,就成为公司的股东了吗
不管你买了多少股票,只要你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那么你就是此公司的股东,有权利参加其的的股东大会,并行使相应的股东权利。
1.股票,在股票电子化以前就是纸质的,是作为上市公司的股东的凭证,是相应数量股票的持有者的证明。不论是纸质的股票还是电子化的股票意义是一样的。
2。在证券公司开户后买卖的股票不是合约,是股票本身。只是股票本身由中国证券登记公司进行登记,记录。
3.无论是在电子平台上交易还是以前的纸质股票交易,只要你拥有公司50%以上的股份,你就是公司的控股股东,并具备实现公司并购重组的条件。但事实上,如果你想收购一家公司,你不仅拥有50%以上的股份,而且条件和旅程也要复杂得多。
(1)股票投资公司老板能控股吗扩展阅读:
按不同的标准,公司股东可以分类如下:
一、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
以出资的实际情况与登记记载是否一致,我们把公司股东分为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隐名股东是指虽然实际出资认缴、认购公司出资额或股份,但在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等材料中却记载为他人的投资者,隐名股东又称为隐名投资人、实际出资人。显名股东是指正常状态下,出资情况与登记状态一致的股东。有时也指不实际出资,但接受隐名股东的委托,为隐名股东的利益,在工商部门登记为股东的受托人。
二、个人股东和机构股东
以股东主体身份来分,可分机构股东和个人股东。机构股东指享有股东权的法人和其他组织。机构股东包括各类公司、各类全民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各类非营利法人和基金等机构和组织。个人股东是指一般的自然人股东。
三、创始股东与一般股东
以获得股东资格时间和条件等来分,可分为创始股东与一般股东。创始股东是指为组织、设立公司、签署设立协议或者在公司章程上签字盖章,认缴出资,并对公司设立承担相应责任的人。创始股东也叫原始股东。一般股东指因出资、继承、接受赠与而取得公司出资或者股权,并因而享有股东权利、承担股东义务的人。
四、控股股东与非控股股东
以股东持股的数量与影响力来分,可分为控股股东与非控股股东。控股股东又分绝对控股股东与相对控股股东。控股股东,是指其出资额占有限责任资本总额50%或依其出资额所享有的表决权已足以对股东、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股东。
另外,公司股东还可以分为大股东和小股东,当然,这是一组相对的概念。
2. 一个人可以持有老板股和员工股吗
你好,这个肯定是不行。老板就是公司的股东。股东也是公司的一份子。所以不能同时拥有两种权益。
3. 我买了某个公司的股票,我是不是就是他的股东了我可不可以通过多买股票,实现对公司的控股,成为董事长
你买了某个公司的股票,就是拥有了公司的股份,可以说,你就是公司的股东了,能够从公司分红了。
理论上来说,通过多买上市公司的股票,是有可能实现对公司控股的,甚至成为董事长。但是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即便是一些小公司,想要通过购买股票达到进入公司管理层或者控制公司的目的,难度同样也非常大。
4. 上市公司可以购买自己的股票吗如果说不可以的话,他怎么控股自己的公司
肯定可以购买,证监会比较支持回购自己的股票。有上市公司的股东控制自己的公司
5. 可不可以通过多买股票,实现对公司的控股,成为董事长
我们在小说里面经常能够看到一些情节,尤其是商业竞争的时候就是悄悄收购对方的股票,然后达到了一定的比例比对方的最主要的股东掌握的比例还要高。这时候就轻松实现公司的易主,成为公司的董事长,这种情节只能出现在小说之中,现实生活中是不会出现的。
因为只要你收购股票超过5%,你就有举牌的义务举牌的义务就是告诉公司你拥有了超过5%的股份,你拥有了可以参加公司的董事会以及股东大会的权利,你不能自己一直在那收购,但是你不出生而且对方的股东把这个股份卖出去,那手续也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的。这不是三天两天就可以搞定的,所以小说中的情节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不会发生的。
6. 控股股东是公司老板吗
控股股东是指直接持有上市公司绝对多数或者相对多数股份的那个股东,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个公司。如果是个人,那就是老板,跟实际控制人也就是一回事。如果是公司,那实际控制人是指持有这个公司绝对多数或者相对多数股份的那个股东,如果这个控股公司的控股股东还是个公司,那就以此类推一层一层剥下去,直到最后那个个人,就是实际控制人。
通俗的说,老板直接持股的,老板既是控股股东也是实际控制人;老板通过底下公司持有上市公司控股权的,底下的这个持股公司是控股股东,老板是实际控制人。
7. 公司老总可以买股票吗
证券从业人员不可持有股票 其余人都可以(被法律禁止的除外)
8. 股份达到百分之50以上才可以控股
股份达到百分之50以上是绝对控股 。要实现控股,要看公司股份的分散情况,如果是上市公司,股份大部分较分散,持37%左右的股份就可以控股(部分股票可以更低一些)。
9. 现实中股东持股达到多少可以实现完全控股
正常情况是单一股东控制的股票份额高于公司总股本的51%可实现完全控股。
当然也不同公司制的不同规则,像华为任正非就以股权1.1%实现对华为的控制。
一、有限责任公司可以“同股不同权”
公司分为两种,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法》对两者的运行规则作出了不一样的规定。
通常而言,一般的公司都是有限责任公司,而有限责任公司通常会在准备上市(包括主板、创业板、新三板)的时候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广为公众熟知的各家大公司,都是股份有限公司。
但华为不一样,华为从一开始就没有向社会公开募集股金,而是通过自身业务利润积累+内部募资,所以直到今天,华为还是有限责任公司,并没有改制。所以,华为的游戏规则是和其他大公司不一样的。
从《公司法》的规定来看,公司的层级可分为四级: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及其他管理人员→普通员工。
简单的来说,股东会决定战略层面的问题,董事会决定战术层面的问题,其他人员负责执行。所谓的控制公司,就是确保对自己有利的议案在股东会、董事会能够得到通过。
在有限责任公司,控制公司主要指的是控制股东会;而在股份有限公司,因股东结构复杂(散户进入的后果),很少有大股东能够持股50%以上,所以控制公司主要是指控制董事会。
通常而言,人们会有一个固有的认识,就是“同股同权”。也就是说,假设A有10%的股权,那A就有10%的投票权,不会是9%,也不会是11%。
所以,如果某个股东的持股比例降到了50%以下,那么通常就被认为丧失了对公司的控制权。
二、华为员工并不享有完整的股东权利,只有红利
但事实上,只有股份有限公司是同股同权的,而有限责任公司可以“同股不同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四十二条:“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请注意后半句。
所以,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完全可以规定:“任正非持有1.01%股权,享有98.99%的表决权;工会委员会持有98.99%股权,享有1.01%的表决权”。这样一来,不就实现控制了。
当然,玩法远远不止这一种,例如:工会委员会与任正非签订协议,委托任正非代为行使表决权。或者干脆把工会委员会的负责人直接就设为任正非。
如果要挖再深一点的话,工会委员会本身并不是一个公司,在深圳工商部门也没有登记,内部运行规则到底是怎样,我们外人无从得知。但至少有几个关键信息可以确认,一是华为员工并不享有完整的股东权利,只有获取红利的权利,其他权利都是被阉割的;二是获取分红的资格与员工身份绑定,离职员工的分红权会被剥夺。所以说,华为员工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华为公司股东。华为的老板,有且只有一个,就是任正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