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汽车润滑油品牌最常见的都有哪些
1、壳牌
荷兰皇家壳牌集团,是目前世界第一大石油公司,总部位于荷兰海牙和英国伦敦,由荷兰皇家石油与英国的壳牌两家公司合并组成。它是国际上主要的石油、天然气和石油化工的生产商,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燃油和润滑油零售商。
统一润滑油是由壳牌统一(北京)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是由壳牌控股的公司,其公司产品覆盖有:汽车用油、摩托车用油、工业用油、工程机械用油及润滑脂、刹车油、不冻液、汽车护理品等。
统一的汽车润滑油产品包括三个系列,合能、尊能和微客王三个系列。
⑵ 刚创历史新高的股票能买吗
最好不要买,原因如下:
近几年市场总体低迷,A股已经持续了多年的熊市状态。很多人问我:秋实的天空,怎么在熊市里面选对股了能赚钱?我的回答是选那些朝阳行业中前景光明、业绩逐年增长的成长性企业,可是很多人仍然不会分辨。那么我只能再缩小范围说比如医药白马类股,甚至点名指出了是哪些股。可是得到的回复总是:那些股股价高了,不敢买了。很久之后,那些股翻倍了,同样的人又会来问同样的问题。那么今天,我换个思路来回答大家:在熊市买入近期首创历史新高的股票,你就会赚钱。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法则不是100%的准确。之所以加了个熊市两个字,因为这可以保证你的准确率在90%。大牛市里面的股票创新高了,那多半都是在创造泡沫,所以类似2007年的那种牛市的情况下不适用于本文探讨的范围。而熊市里面能创新高的股票,绝大多数都是由于基本面发生了改变,正在往好的方面加速发展,比如经营拐点、业绩改善或者净利润大幅提升,当然也有极少数概念炒作或重组炒作的情况。如果你能通过结合基本面来按此操作,并严格执行基本面万一变坏之后的8-15%以内止损操作,你的准确率就会在90%的基础上再提升,达到95-100%。试问,这样赚钱还难吗?你再也不用管什么行业什么股票了,仅仅就需要判断当前是熊市吗?当前你关注的个股创新高没有。
空说无凭,我们得来看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事实。
巴菲特在2012年股东会上说,高盛和通用电气这样的交易不是伯克希尔的立足之本(即寻找便宜货),伯克希尔的成功是建立在像购买可口可乐和IBM这样的公司之上的(即寻找估值合理的伟大公司)。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巴菲特买入这两家公司的时点和价位。可口可乐1962年到1987年股价盘整了25年,巴菲特1988年买入可口可乐,正好在其股价三年翻倍创历史新高的时候;IBM在1999年到2010年股价盘整了11年。而巴菲特2011年3月买入IBM,正好也是其股价两年多翻倍创历史新高的时候。换句话说,伯克希尔的立足之本是购买估值合理、股价正在创历史新高的伟大公司。
杰克.德瑞福斯则是位图表专家,他买股票完全基于该股票的市场表现,只在该股票突破阻力位,创下新高的时候买入。瑞福斯基金(Dreyfus Fund)在1957年-1959年表现卓越。当时,德瑞福斯基金是一个相当小型的基金,其所管理的资金大约只有1500万美元,然而在杰克·德瑞福斯的经营下,该基金的投资报酬率却是其他竞争对手的两倍。于是有人根据该基金的季报,研究其投资方法。仔细分析了几年来德瑞福斯基金新买的100多个股票,惊奇地发现每个新增股票的买入价是上年该股票的最高卖出价。而且该股票在创下新高之前,形态比较好。
欧奈尔也有一项重大理论,即是要购买上涨潜力雄厚的股票,尽量不要选择价格已经跌到接近谷底的股票。更多的时候,创新高价的股票前景可能更是海阔天空。欧奈尔认为,在新一轮牛市开始之前的熊市里,成长性好的公司往往最早发动,并成为大盘的领涨股,在此期间,这些股票通常屡创新高。一旦大盘结束调整,最先向上反弹回升创出新高的股票,几乎可以肯定就是领先股。后来无数事实也证明了这个理论的正确性。
可是,无论在70年代,还是80年代,或者90年代,欧奈尔问过许多个人投资者,98%的人认为他们不会买入创下新高的股票,他们认为价格太高了。在A股市场,我们今天面对的是同样的所谓的“理性”“不追高”的投资者。这也就决定了大多数人亏钱的必然结局。
举国外市场的例子你会说这不具备代表性,不能说明什么。可是实际上,A股市场完全一样,除去掉2007年的大牛市和2009年下半年到2010年上半年在3000点以上时候的阶段性牛市创新高的个股不谈。在大市不好的2008、2010年下半年之后到今天的时间里。如果你买入首次创历史新高的个股,秋实初略统计了一下,后来继续新高涨30%以上的概率大于90%,那些牛股后来翻倍的概率都在60%以上。即使有些股票由于基本面走坏后来跌下去了,你在首次新高时买入仍有大赚甚至翻倍的机会(比如些酒类股)。秋实记忆最深刻的是双鹭药业曾经在2008年底的大熊市里在大盘下跌4000多点后逆市创了历史新高,成为了当年最大的明星抗跌股,而如今双鹭药业又涨了多少大家可以自己欣赏。
远的不说,笔者刚好找到了一张去年8月10日当时统计8月上旬创历史新高股票的一个汇总图片如下。我们惊奇的发现,如果你在当天“追高”买入这些股,24支股票一支买4%的仓位,9个月后的今天,你的收益达到了70%多。你会发现,像大华股份、歌尔声学、上海家化、乐视网,蓝色光标,康得新、天士力这些大牛股不仅是新高不断,而且再次翻倍有余或接近翻倍了。
熊市经典选股法:买入创历史新高的股票
再者,我们回到本博一年前推出的股池《秋实50ETF成分股》来看,同样可以看出,如果买入那些首次创新高的股票,也是相当可观的收益,且有不少股票实现了翻倍。而少数没创新高的股票,反而长期比较低迷。
实际上,秋实的天空认为,好的价格就是正在创阶段新高或者历史新高的价格。不断创新低的价格,哪里都不是好价格。不断创新高的价格,哪里都是好价格。我们要多做基本面研究,少做技术分析,但是当一只股票正在创阶段新高或历史新高的时候,应该格外引起我们的注意。因为任何一只大牛股都是在股价不断创新高的过程中诞生的,无一例外。在熊市里,某家公司的股价创新高总是有足够的理由的,买入就一般不会错。而要是能在本身大概率的前提下加上基本面的辅助分析和必要情况下的止损操作,你出错的概率就是极低极低了。
从投资战略战术思路上来看,买入不断创新高的股票与买入超跌反弹股甚至创新低个股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思路。抢反弹买新低股是一种消极思路,把自己的侥幸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自以为很聪明。买创新高的股票则是对未来的一种积极预期下的主动进取思路。也许在偶尔的较短时期内,买创新高的股票收益不如超跌反弹股或创新低个股收益高,但是由于其视野开阔目标明确,加上持股心态好,反而会取得更好的投资效果。新高后买入,等待你的,还会是无数个新高再新高。
⑶ 福斯的福斯的历史
一个征服世界的品牌 - FUC
正由于福斯将传统与现代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所以他可以游刃有余地应付各种未知的挑战
FUCHS凭借其在润滑技术上的革新与专为工业行业研制特殊润滑油而闻名世界。作为一个全球化集团,我们始终铭记福斯的发源地:总部—曼海姆。
早在1931年,Rudolf Fuchs建立了以进口和销售高质量提炼产品的公司。20年后,他第一次将其产品销售给海外的客户。在福斯早期的历史上,国际贸易关系成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20世纪60年代,公司开始大力发展国际市场上的业务。2个主要发展阶段是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分别实现了专业化和全球扩张。福斯的产品线开始逐步扩大,开始根据合作伙伴的特殊的需求研制特殊的润滑油。今日的投资收益、收购、在全球开展新业务都要归功于福斯成功的战略决策。在20世纪90年代初,福斯将所有的业务都慢慢聚焦于它的核心业务:润滑油。并且在西欧、北美、亚太等市场获得了巨大成功。今天,在曼海姆成立了福斯总部—FUCHS PETROLUB AG,随后分别在法兰克福、斯图亚特和苏黎士上市。
1931Rudolf Fuchs在曼海姆创立了福斯公司。在宾西法尼亚州进口和销售高质量的提炼产品,开展地区发动机油业务。
1936自行开始生产,在慕尼黑建立第一个外部生产企业。
1939战争爆发。中断从宾西法尼亚进口油品。
公司迁移至曼海姆工业港,并在奥地利开办了一家办事处从事销售工作。
1945战争结束。开始走出销售低谷。
1946在曼海姆重建了营运中心,聘用了第一位化学工程专家
1947销售机构得到发展。福斯将重心转向了供应工业用油,并且第一次超过车用油的销售额。
1948FUCHS 在德国赞助了汽车拉力赛。
1949Rudolf Fuchs和德国卡车行业专为柴油机油共同开发了HD油品
1952雇员增加到了200人。首次将油品销售到中东地区。
1959创始人Rudolf Fuchs逝世,公司作为一个家族企业延续。
1960在欧洲设立办事处,正式在曼海姆和汉诺威建立实验室。Manfred Fuchs加入了董事会。
1966加速了工业特种产品的出口,在欧洲许多国家建立驻外办事处。
1968在法国和西班牙建立子公司,公司迈出全球化发展的第一步。
1971提高产品生产线的专业化程度。在曼海姆,共有33名研发和质量控制人员。1972福斯发展为一个集团型公司,并将1972年到1991年定义为快速发展阶段,每一年都在投资并购。
1975在曼海姆建立了FUCHS BETEILIGUNGSGESELLSCHAFT AG。首次开展投资者有限股份的合作,由投资者提供私有土地。
1976在曼海姆新成立FUCHS INTEROIL GMBH来统一各地业务。
1981公司50周年年庆。在瑞士正式成立了FUCHS PETROLUB AG。在德国和其他国家展开新业务并且获得了赢利。这个首先在德国起家的公司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大公司。
1984将曼海姆的FUCHS BETEILIGUNGSGESELLSCHAFT KG 转道FUCHS PETROLUB AG OEL+CHEMIE旗下,将德国所有的附属公司统一交由其管理。
1985在法兰克福和斯图亚特股票交易所发行了FUCHS PETROLUB AG OEL+CHEMIE的优先股。快速开发了PLANTO系列生物可降解的环保产品进入市场。自行开发了以70年代末的天然原材料作为基础的合成产品。
1988在曼海姆成立的新的组织管理机构成了集团发展的奠基石。
1991在英国和法国的赢利证明福斯已经开始扩张,正式开始统一各大市场,这一举动一直延续到了90年代中期。将重点转向核心润滑油业务。
1997将德国和瑞士的控股公司统一归为曼海姆的FUCHS PETROLUB AG管理。并在法兰克福、斯图亚特、苏黎士的股票交易市场上市
1999随着福斯欧洲公司的建立,合并了西欧除德国以外的所有国家的子公司,西欧公司的一体化进程加快。Stefan Fuchs被指任为副执行董事。
2000FUCHS PETROLUB AG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独立润滑油公司。年销售为9亿欧元,拥有4,000多名员工。为了让员工上班舒适轻松,在公司总部曼海姆为员工特设了额外办公室。
2001建立FUCHS DEA润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及FUCHS DEA SCHMIERSTOFFE GMBH & CO. KG.的全自动物流服务中心。鉴于SHELL(德国壳牌润滑油公司)与DEA(DEA德国石油股份公司)在精炼及市场业务的合并,福斯终止了与DEA的合资经营。
2002自2002年1月1日起,结束与DEA石油股份公司(DEA Mineraloel AG)的合伙关系,公司随后重新命名为FUCHS EUROPE SCHMIERSTOFFE,使集团公司能够完全将这家最大的子公司纳入西欧的管理活动中。
2004在领导了福斯41年,使福斯成为了世界领先的润滑油生产商后, Dr. Manfred Fuchs,从执行董事会主席的位置上退休,并由其子Stefan Fuchs接任其职位。
2006公司75周年年庆,派付红利和股息。共有遍及世界的60家子公司的4,000多名员工在为福斯做着贡献。集团公司的年销售额达12亿欧元。
LIPPERT-UNIPOL集团在表面技术领域运营,以使集团公司集中致力于润滑油业务。
2007自5月10日起开始股份回购工作。
2008于2008年6月23日晋升至MDAX指数公司。与市场资本化和股票市场成交量有关的50家德国中型公司被纳入MDAX指数挂牌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