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有哪些公司是做不良资产和债权收购的
一、主要是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东方、长城、信达和华融,当年四大银行上市剥离的不良资产主要是出售给这四家。
1、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 对应接收中国银行的不良资产
2、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 对应接收中国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部分的不良资产
3、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 对应接收中国工商银行部分的不良资产
4、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 对应接收中国农业银行的不良资产
5、现在各公司同样也接收、处置其他金融机构和非对口银行的不良资产
二、不良资产收购市场的卖方:又称为不良资产的供给方或提供方,包括银行、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及非金融机构(包括实业企业等)。
其中,来自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主要为来自银行的不良贷款和来自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各类不良资产,而来自实业企业的不良资产主要为应收账款。在政策性业务阶段和商业化转型阶段,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所收购的不良资产主要来源于银行类金融机构。
(1)2017年中国华融股票开盘扩展阅读:
国有银行不良资产与政府债务
中国银行系统特别是国有银行系统的"坏债"占银行贷款总额的比重很高,这似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没有这方面的准确的数字,只能根据各方面的信息加以估计。
为了最大程度地估计风险,避免低估问题的严重性,采用见到的各种估计当中较为严重的一种,即估计不良资产占银行贷款总额的25%。
国有企业负债严重,当然首先是因为体制方面的问题。在国有企业、国有银行、政府干预这种三位一体的国有经济体制下,国有经济这个整体对社会欠下的"坏帐" 总会以各种形式发生(财政补贴、三角债、工资拖欠、垃圾股票、垃圾债券、通货膨胀,等等,我们这里暂不详细分析)。
但以银行坏债这种特殊形式发生,其中一个具体的原因,就是从8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逐渐地将国家财政对国有企业的财务责任,转移到了银行。
Ⅱ 湖南除长沙银行外,听说还有华融湘江银行比较好,比较有实力,资质等级如何啊
华融湘江银行综合实力最强,主体信用评级为AAA。
华融湘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0月,总部位于湖南长沙。华融湘江银行成立以来,围绕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立足湖南、依托湖南、服务湖南、支持湖南、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截至2017年底,华融湘江银行注册资本为77.5亿元。总资产3145.26亿元,存款2026.38亿元,各类贷款1497.07亿元。主要运行指标符合监管要求。在全国城市商业银行中排名第24位,在湖南百强企业和服务业50强中分别排名第25位和第10位。标的信用评级为AAA。
拓展资料:
1、长沙银行成立于1997年5月由长沙市财政局、长沙市开福区财政局、长沙市芙蓉区财政局、长沙市天心区财政局、湖南省邮电局、长沙信达实业有限公司、长沙市商业公司、,发起人设立了长沙市14家城市信用合作社和市政协会的原股东。2008年更名为长沙银行。是湖南省第一家区域性公司。股份制商业银行,湖南最大的法人金融企业。长沙银行于2018年9月2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它是湖南第一家上市银行。股票代码:601577,股票简称:长沙银行。拥有广州分行等30家直属分支行,营业网点已实现湖南省地市级覆盖。 控股公司在湘西、祁阳、宜章等地开办了三家村镇银行,湖南长银58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同时为客户提供365天*24小时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微信银行和电话银行服务。截至2021年6月底,总资产达到7592.2亿元。
2、沙银始终坚持“正道、忠于群众”的发展使命,坚持“关注客户、务实、快乐同行”的核心价值观,坚持深化湖南,成为“湖南人”的主办银行。以批发为主体、零售和资产管理为两翼、网络整合为终端的“一体两翼一尾”业务结构,旨在打造智慧整合和县级整合。金融一体化、绿色一体化、技术一体化四大特色战略品牌。
3、截至2020年6月30日,国家开发银行总资产为6504.79亿元,资产质量良好,各项监管指标符合监管要求。近年来,沙洲银行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已跻身全球500强银行和中国服务业500强,在“2019年全球1000强银行”中排名273位,在“2018年中国服务企业500强”中排名219位。
Ⅲ 半年巨亏1千亿,华融的至暗时刻和私募女侠的滑铁卢
一个处理不良资产的企业,最终把自己搞成了不良资产!
变胖容易,瘦身难!
延期几个月后,中国华融将在8月28日发布2020年报。10天前,8月18日,华融发布了2020年的盈利警告:经初步测算,本集团2020年度经营业绩预计将出现亏损,归母净利润亏损预计为人民币1029.03亿。
1029亿亏损,刷新了中国上市公司的亏损记录!华融的市值也只有398亿港元,一下子亏了3个自己;华融净资产1204亿,一下子差点把净资产亏光,原本负债率高达90%,这一把让负债率直接爆表,逼近99%!
2020年上半年,华融归母净利润2亿,亏损都来自于下半年,主要是计提了信用减值损失和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1、私募女侠的滑铁卢!
得益于去杠杆和金融脱媒,华融迎来了一波疯狂发展,那段岁月,也是影子银行跨越式发展的时候,也是信托经理纸醉金迷的岁月!
2017年,是华融的高光时刻!2017年,华融归母净利润220亿,总资产1.87万亿,都是 历史 新高!
当时,很多股市大V对华融趋之若鹜,纷纷拿着本金或者从粉丝那里募集来的资金,重仓华融!
其中,有一位股市女侠,从北京辞职,去了十八线小城市,开始了职业炒股,美其名曰“创业”,当时,她不仅重仓华融,还持续发帖鼓吹华融,美其名曰“价值投资”。
当时,华融的各项估值指标确实不错,市盈率只有5倍,市净率跌破1,更重要的是,华融的净利润是持续高增长的,这让很多价值粉很抓狂,开始了无脑买入!但是,这些伪价值粉,并不懂得华融的模式和资产质量,作为一家万亿资产的金融多元化集团,只要现金流不断,利润是很容易做出来的,把一些好的资产进行出售或者重估,差的资产就按成本计量或者不出售,利润就出来了!
这位股市女侠,重仓华融两个月,就迎来了大腿斩,不仅有她的本金,还有她从粉丝那里募来的基金,遭遇了惨重浮亏,基金净值一度跌到0.4!华融从2018年初的3.79一路下跌到2021年初的1.02,跌幅高达80%,不知道这位私募女侠,还会进一步浮亏多少。
一顿操作猛如虎,最后是炒股创业失败,又要从十八线小城市逃回北京,重操旧业,靠股评度日!
2、华融的至暗时刻!
2018年初,随着赖小明被调查,这家万亿资产的巨轮,其实早已千疮百孔,风险逐渐浮出水面,利润迅即就崩了!
2018年,华融归母净利润15.76亿,同比下降92.84%!2019年,归母净利润勉强维持在14.24亿!
当然啦,2018年和2019年的盈利,也是做出来的,好的资产开始卖,差的资产没卖掉,亏损还没体现出来,最后,累积到2020年下半年,这些雷开始了一起爆!
2020年6月末,华融总资产1.73万亿,总负债1.56万亿,负债率90.30%!
借款7660亿,吸收存款2629亿,应付债券及票据3388亿,这三项负债就高达1.3677万亿!
怎么说呢?资产可以缩水,但是这些负债,可是货真价实的,而且还有利息!华融的日子,可谓是极其艰难!
2020年下半年,亏损了1千亿,华融的负债率逼近99%,什么概念呀?一家金融企业的杠杆近乎100倍!
这时候,华融急需补充资本金,于是出来了,以中信集团为代表的五家战略投资者。
3、华融的万亿资产之路:变胖容易瘦身难!
赖老板曾经傲娇地自称,把一个处理不良资产的小企业,干成了万亿资产的金融巨头。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1999年,四大AMC公司诞生,承接四大行的不良资产!
随着中国经济腾飞,那些不良资产,不仅可以还钱了,有些资产还变成了香喷喷的现金牛,华融等四大AMC,都开始赚钱了!
原来,不良资产不是处理的,中国经济的腾飞,一下子让华融等四大AMC,躺着赚到钱了!
原本10年到期的四大AMC,应该在2009年,完成使命结束了!但是,华融走向了一条逆势扩张之路,不断包装和吸纳不良资产,直至把自己变成了不良资产!
2009年,赖小明来到了华融,开启了一波疯狂扩张之路,正好也赶上了影子银行跨越式发展的时候,信托行业也是那个时候开始井喷的!
2009年,华融总资产还不到1千亿,是四大AMC里面最小的一家,转眼到2017年,华融资产涨了200倍左右,总资产高达1.87万亿,是四大AMC里面最大的一家!
华融不断扩张,不断将一些不良资产进行包装,然后抵押融资,再进行吸纳新一轮不良资产!
风险资产终究是风险资产,不会因为华融的参与,风险会变小,当现金流运转不畅时,风险就开始爆出来了!
还是那句朴素话,你惦记着别人的利息,别人惦记着你的本金!
为什么金融精英赖老板就没明白到呢?
赖老板或许认为,顺便收点好处,帮公司拿到高利息,规模也做大了!
那些职业老赖或许认为,给你点好处,承诺一个高利息,拿到你公司的本金!
赖老板跟职业老赖们这一战,可谓输得很惨,直至赔了小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