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走势 » 中国卫星股票北斗
扩展阅读
乐博机器人股票代码 2025-08-01 13:58:13
恒实科技股票热议 2025-08-01 13:40:36
股票交易劵商 2025-08-01 12:45:08

中国卫星股票北斗

发布时间: 2021-05-08 18:13:47

㈠ 北斗导航卫星概念股龙头有哪些

盈方微、航天科技、北斗星通、启明信息、合众思壮、四维图新、盛路通信
海格通信、索菱股份、新宁物流、中科电气、超图软件、华力创通、欧比特、
海兰信、数字政通、振芯科技、中海达、耐威科技、中国卫星、四创电子、
泰豪科技、航天电子、北方导航等

㈡ 北斗卫星导航概念股有哪些

北斗卫星导航概念股 卫星导航产业四大细分市场将步入高增长: 第一为高端制造业,包括导航芯片和模块、多种多样的通信芯片和模块、接收机组件、显示器件与整机集成等。主要上市公司有:中国卫星(600118)、北斗星通(002151)、国腾电子(300101)、海格通信(002465)、合众思壮(002383)、华力创通(300045)、四川九洲(000801)、江苏三友(002044)等; 第二为软件业,包括系统类软件、导航定位授时软件、地图引擎与各种嵌入式应用软件等。主要上市公司有:超图软件(300036)、合众思壮(002383)等; 第三为与导航相关的现代服务业。主要上市公司有:启明信息(002232)、四维图新(002405)、中海达(300177)等; 第四为综合数据业。主要上市公司有:航天科技(000901)、合众思壮(002383)等。 在北斗产业成长初期,上游产业链中的芯片和终端设备提供商将拥有行业话语权,国腾电子(300101)、北斗星通(002151)、合众思壮 (002383)等主营芯片及导航终端的企业受益最大。而随着下游应用推广,用户数大幅增长和规模效应加强,行业话语权将逐渐转移到下游服务提供商。 GNSS产业未来5-10年的成长将蕴含于把握住以下四大核心趋势的企业中:单一GPS系统向多系统转变,如北斗星通、国腾电子、GNSS与GIS加速相互促进融合的超图软件(300036),GNSS与移动通信、互联网、汽车的结合的启明信息(002232)、四维图新(002405),以及产品应用向服务转变的如合众思壮、中海达(300177)。 中国卫星(600118):发射提速的卫星研发制造垄断性龙头

㈢ 北斗卫星导航股票,北斗卫星导航上市公司有哪些

目前全世界有4套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北斗、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欧洲“伽利略”

㈣ 请问有没有人知道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有关的股票代码

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股票主要有600118中国卫星、002025航天电器、002151北斗星通、002232启明信息、002465海格通讯、300036超图软件、300045华力创通等。
2、北斗导航板块前期已经有一轮大涨,很多股票的股价已被高估,甚至严重高估,请注意投资风险。
3、在股市不要听风就是雨,一定要根据公司的实际盈利情况加以判断,任何头脑发热的买进行为都可能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㈤ 北斗导航概念股龙头有哪些

北斗导航重点推荐3+1:
海格通信(军工信息化龙头企业,广州国企改革先锋、大股东增持+员工持股计划过会,业绩好、北斗板块中估值优势明显)、
振芯科技(北斗导航龙头企业,中报预告业绩增长251%-280%,设立产业基金、外延式发展预期强烈)、
华力创通(模拟仿真+北斗导航,卫星移动通信领域具有先发优势、未来市场空间巨大,外延式发展预期强烈)、
合众思壮(行情30.77停牌,咨询)(高精度龙头,云+端的平台型布局,大股东参与定增、加强北斗高精度应用产业化发展)
北斗星通 调研报告:传统增长缺新意,外延式发展添活力

㈥ 北斗卫星概念股票有哪些

中国卫星(600118),北斗星通(002151),国腾电子(300101),海格通信(002465),合众思壮(002383),华力创通(300045),四维图新(002405),超图软件(300036)等。

其中北方导航的产品业务以导航控制和弹药信息化技术为主,涵盖制导控制,导航控制,探测控制,环境控制,稳定控制,电台及卫星通信,电连接器等产品和技术;民用产品业务主要涉及专用车等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及生产。

以军品二三四级配套为主的制造型企业,该行业的周期性特点是与国际军事,政治环境结合十分密切,容易受到国际局势波动的影响,该行业处于发展上升阶段。公司在制导控制,导航控制,探测控制,环境控制,稳定控制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6)中国卫星股票北斗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卫星产业将成为继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三大新经济增长点。卫星就是数据,卫星产业的最大特点就是供给创造需求。

我国在轨卫星数量已突破200颗,但仍远低于美国(2000余颗)。同时中国的卫星结构性缺失突出,科研型卫星比美国略多,但应用型卫星数量远远不够,特别是在通信卫星、导航卫星和遥感监测卫星方面,分别只有美国的7.6%,50%和33%,随着费用的不断降低,国家研发投入的增加,卫星产业将步入爆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