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第一只股票叫什么名字
上海飞乐音响公司是一家接受个人和集体自愿认购股票并以此筹集资金的新型公司于`1984年`11月`18日正式开业`,公司委托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证券部公开向社会改选股票`1万股,每股`50元` 名称、代码就是楼上说的啦
❷ 中国第一支股票是什么股
上海飞乐音响公司。
上海飞乐音响公司位于武夷路的上海飞乐音响公司由上海电声总厂发起成立,经营成套设备并承包宾馆、影剧院、体育馆等音响设施的设计、安装工程,是一家接受个人和集体自愿认购股票并以此筹集资金的新型公司,于1984年11月18日正式开业。
公司委托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证券部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一万股,每股50元。这是“文革”结束以来中国金融机构第一次发行的股票。
(2)新中国第一只股票诞生在哪里扩展阅读:
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拥有“亚”牌、“Sylvania”两大百年品牌,国内拥有一个国家级技术中心和一个全球产品检测中心以及九大研发生产基地,分别是上海亚明、北京申安、江苏亚明、四川亚明、山东亚明、湖北申安亚明、江西申安亚明、河南亚明、辽宁申安亚明。
上海亚明灯泡厂有限公司创建于1923年,是中国第一家民族照明企业,也是中国第一只灯泡的制造者。“亚”字品牌更是近一个世纪家喻户晓的著名民族品牌。
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壮大,公司业已成为集研发、制造、营销和工程服务为一体的专业照明企业,形成了光源、电器、灯具、零部件产品系列,并以技术雄厚、规格齐全、质量上乘、服务优质而享誉海内外市场。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新中国第一支股票诞生记
参考资料来源:飞乐音响-公司简介
参考资料来源:飞乐音响-上海亚明照明有限公司
❸ 中国建国以后的第一支股票,并且到现在仍然上市的是哪一支
1984年第一支企业股飞乐音响发行 至今仍然在市
代码 :600651
发行日:1984-11-07
上市日:1990-12-19
希望采纳
❹ 中国第一只股票是什么股票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中国第一只股票是 流动,才是股票的生命 如果说“小飞乐”的诞生是秦其斌的创举,那么“小飞乐”股票的流通则是黄贵显的成就。 在一张拍摄于1986年9月26日的黑白照片的背面,黄贵显记下了这样一段话:“代理股票交易第一天,第一个进营业厅的是一个推着轮椅的顾客,他是6点前来的。因为外面人多,公司提前半小时开门营业。”这是他的相册中众多关于股票记录的镜头之一。 实际上,在飞乐音响以及随后的延中实业成功发售后不久,作为“证券商”代表的秦其斌,就不得不面对一个难题:买了股份的人,能不能变现出去?在现实中,虽然股票能够保本付息,但是如果遇到婚丧嫁娶之类的急事,或者干脆就是持股人不想再持有,想把这些股份转出去变现,怎么办? “有女总要出嫁,有儿总要结婚。这样不嫁不婚的,难道只好等着老死吗?”黄贵显听到这种抱怨时,很受刺激。于是,他和同事胡瑞荃等开始设计方案,并向人民银行打报告要求放开股票交易。1986年8月,上海市政府召开会议,听取关于股份制的汇报,胡瑞荃到会做了《股票的生命在于流动》的发言,反映市民“有女要出嫁,有儿要结婚”的呼声。这次会议后,证券股票交易的方案被批准了。 1986年9月26日,在上海南京西路1806号,新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柜台——静安证券营业部诞生了,上市交易的只有飞乐音响和延中实业两只股票。9点正式开盘,飞乐音响开价55.6元,比起一年多前的股价,涨幅超过了10%,当天上市的100股股票不到一个半小时即被抢购一空。 开市不到两个月,中国终于有了股票柜台交易的消息,传到了世界很多地方。 1986年11月23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当时的董事长凡尔霖闻讯而来。在此之前,邓小平在接见凡尔霖时,将一张飞乐音响的股票,当作礼物赠送给凡尔霖。深谙股票之道的凡尔霖看到股票上不是自己的名字,执意要亲自到上海去过户。 20年过去,黄贵显对那天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工作人员在小飞乐股票上写好凡尔霖的名字,盖好章。凡尔霖问,要多少过户费?陪同来的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行长李祥瑞说,免了吧。凡尔霖笑着说:“还是你们中国好,不像我们美国,只认钱。不过今后你们买美国股票,要过户,我可不能给你们免费。” 股票柜台交易,得到了上海市民的热烈拥护。开业之后,上海南京西路1806号静安证券业务部外,排队的人经常能在街上绕好几个圈,长得看不到队尾,以至引起了交通管理部门对交易所的不满。 静安证券交易所的成功,使决策者产生了信心,也促使更多的老百姓愿意投入到股票投资理财中。在这种情况下,1990年11月26日,经国务院授权,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建立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这是建国以来内地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几天之后,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证券交易所试开业。 随着证券交易所的成立,股市风云以及沉浮其间的故事、人物,开始不断地演绎并展现在普通中国人面前。一个叫杨怀定的普通工人,辞去公职,投身其中,不久之后,就被人们称为了“杨百万”。在“杨百万”等人的带动下,大批中国人走进了股市。 由此,中国股票交易市场全面启动,亿万中国人的生活与此息息相关。股票及股票交易,使得中国人告别了单一银行存款的资产打理方式,股票、基金,甚至黄金、艺术品投资,走进了越来越多中国人的家庭。 2007年5月底,伴随着当时股市的不断飘红,沪深两市账户合计已经过亿。从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之初鲜有人敢尝试股票,到如今“有上亿的人在炒股”,仅用了17年时间。
求采纳
❺ 中国第一支股票是哪年发行的
中国第一支股票是1984年11月18日发行的。
上海飞乐音响公司位于武夷路的上海飞乐音响公司由上海电声总厂发起成立,经营成套设备并承包宾馆、影剧院、体育馆等音响设施的设计、安装工程,是一家接受个人和集体自愿认购股票并以此筹集资金的新型公司,于1984年11月18日正式开业。
公司委托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证券部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一万股,每股50元。这是“文革”结束以来中国金融机构第一次发行的股票。
(5)新中国第一只股票诞生在哪里扩展阅读:
1986年11月14日,当邓小平将“飞乐音响”股票赠予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约翰·凡尔霖后,俗称“小飞乐”的“中国第一股”让世界为之轰动。上海飞乐音响公司1984年发行的股票(通称“小飞乐”),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公开发行的第一支股票。这“中国第一股”究竟是怎样勇敢地横空出世?
改革浪潮初涌,有志勇士敢设想
20世纪80年代初,在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城市改革的浪潮已经开始涌动,各单位开始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培养干部。
1940年出生的秦其斌,于1958年顺利考入复旦大学电子专业。毕业后,被分派在上海无线电九厂技术科。年轻好学、思想活跃的秦其斌被抽调到上海仪表电讯工业局下面的元件工业公司担任办公室副主任,当时吴邦国委员长是元件公司的副经理。
1983年初,秦其斌被任命为上海飞乐电声总厂第一副厂长,1984年接任退休的老厂长成了电声总厂厂长。这时的秦其斌43岁,年富力强,雄心勃勃,有知识懂技术又有管理经验。他不甘于仅仅为仪表系统的产品做配套,开始带领电声总厂开拓经营。
当时,“音乐茶座”十分红火,他就大胆设想,提出本厂生产的扬声器除了给电视机做配套,还可以做成音响。于是,就有了电声总厂下设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即“小飞乐”)的创新,有了以后“小飞乐”发行股票的故事。
❻ 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只股票诞生于1984年11月哪日
1984年11月14日,经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批准,由上海飞乐电声总厂、飞乐电声总厂三分厂、上海电子元件工业公司、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信托公司静安分部发起设立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众及职工发行股票。总股本1万股,每股面值50元,共筹集50万元股金,其中35%由法人认购,65%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
❼ 中国第一支股票是什么名字和什么时候发行的
1984年发行中国第一支股票飞乐音响
“老八股”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直接产物。1984年11月“飞乐音响”公开发行股票50万元,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第一只股票,犹如建立新中国证券市场的一支嚆矢。次年,“延中实业”和“爱使电子”分别发行股票500万元和40万元; 1987 年,“真空电子”和“飞乐股份”分别发行1000万元和210万元; “豫园商场”于 1988年发行129.1万元,“申华实业”(当时名申华电工联合公司)发行46 万元。 1992年2月,“真空电子”又发行首只B股。
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时,上述八家公司成为上交所首批挂牌交易的上市公司,因而获得了“老八股”的雅号。面对投资者旺盛的投资热情,有限的几只股票供不应求,“老八股”着实热闹了一番,成为第一批老股中的宠儿。
❽ 股票最早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
在17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由此而产生的资本短缺,资本不足便成为制约着资本主义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世界上最早的股份有限公司制度诞生于1602年,即在荷兰成立的东印度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态出现以后,很快为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利用,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组织的重要形式之一。
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股票是洋人发行的。1840年鸦片战争后,外商开始在中国兴办工商企业并开始发行股票。最早在中国设立股份银行的是英国汇丰银行,1865年3月3日在香港设立总行,4月在上海设立分行,1870年前后中国出现了买卖外商股票的的经纪人。
与此同时,在清朝洋务运动的推动下也出现了中国人自己开办的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人自己发行的股票。1872年李鸿章、盛宣怀在上海开办的轮船招商局发行了股票。1882年上海初步形成了证券市场,华商组织了上海“平准股票公司”,外商组织了“股票掮客公会”,这是中国出现的最早的专门从事股股票交易的机构。1891年洋商开办上海股份公所。1902年清政府建立了上海众业公所。1908年发生了我国历史上股票交易的第一次严重的投机倒把事件。
1914年上海股票商业公会成立,同年12月北洋政府颁布了我国第一部证券交易条例,证券交易有了初步的法规。当时的上海股票商业公会设在上海二马路一带(今九江路)。最初有会员12家,后增至15家,会员缴纳12两白银作为公会资本,每月还要交会费2两。交易品种包括政府公债、铁路债券、公司股票及外汇等等。交易方式是现货交易,交易时间为上午9——11时,手续费按1%—5%收取。这标志着中国人自己经营的第一家现代证券交易所诞生了。
1921年秋,风云突变,当时上海先后兴起的150家交易所,有的发行股票成立了信托公司,因股票价格大幅下跌而倒闭,引起了连锁反应,上海有近百家证券物品交易所倒闭,只剩下包括上海货商交易所在内的十几家。天津的证券物品交易所也因上海股价暴跌、交易所倒闭之风的影响,于1922年停止了营业。后来人们把1921年的交易所和信托公司的倒闭风潮称为信交风潮,这是中国证券市场的第一次暴跌。
1949年6月华东军事管制委员会为了稳定上海金融秩序封闭了上海证券交易所。1949年1月天津解放,天津军管会接收和清理了原国民党时期的证券交易所,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天津证券交易所,该所于1949年6月正式营业,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个证券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