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关中国军工生产的A股股票代码
1、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成立于1999年7月1日,前身源于1956年成立的我国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目前拥有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等8个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研究院)、14家专业公司、9家上市公司和若干直属单位。
旗下上市公司包括中国卫星、航天机电、航天动力、航天电子、四维图新、乐凯胶片和中国航天万源、航天控股、亚太卫星。
官网数据显示,集团公司资产总额达2241亿元。2011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018亿元,利润总额91.4亿元。
2、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前身为1956年10月成立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现由总部、5个研究院、2个科研生产基地、11个公司制、股份制企业构成,境内共有570余户企事业单位,分布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
目前,集团旗下控股航天信息、航天通信、航天晨光、航天长峰、航天科技和航天电器6家上市公司。
3、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2008年11月6日由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重组整合而成立,下辖200余家成员单位。集团公司目前拥有由中国航空研究院和33个科研院所组成的科研体系,并拥有一批达到亚洲一流或国际领先水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大科研试验设施。
旗下上市公司包括哈飞股份、洪都航空、中航电子、成发科技、中航黑豹、中航动力、中航飞机、中航重机、航空动力、中航机电、贵航股份、成飞集成、中航光电、ST三鑫、中航地产、飞亚达、深天马A、天虹商场、中航电测、中航资本及香港上市的中航科工、中航国际控股、中国航空工业国际。
2013年,中航工业第五次入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名跃升至第212位,营业收入和利润分别达到47351.2百万美元和1021.7百万美元
4、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成立于1999年7月1日,拥有我国目前最大的造修船基地和8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50多个大型实验室。
中船重工是中国最大的造修船集团之一,拥有46个工业企业,包括中国重工、风帆股份两家上市公司。
5、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组建于1999年7月1日,截至2013年底,中船集团共拥有近50家下属企事业单位,包括9家科研院所,其中2家已改制为有限公司。集团旗下另有中船股份、中国船舶、广船国际3家上市公司。
6、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现有子集团和直管单位46家,包括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中国兵器工业规划研究院等6家研究院,其中两家已改制成有限公司。
截至2013年底,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资产总额2984亿元,人员总量27.66万人。2013年,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12亿元,实现利润100.5亿元,实现经济增加值73.2亿元,位列2014年世界500强企业第152位。
旗下上市公司包括华锦股份、北方国际、北化股份、长春一东、光电股份、北方股份、北方导航、凌云股份、晋西车轴、北方创业、江南红箭和安捷利实业。
7、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
成立于1999年7月,拥有长安、天威、嘉陵、建设等50多家企业和研发机构,在全球建立了30多个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研究院所包括中国兵器装备研究院、上海电控研究院、西南自动化研究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院、兵器装备研究院、摩托车检测技术研究院等6个研究院所。
旗下上市公司包括中原特钢、长安汽车、建摩B、利达光电、江铃汽车、中国嘉陵、西仪股份、东安动力、天威保变。
8、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是在原信息产业部直属研究院所和高科技企业基础上组建而成,所属二级成员单位58家,上市公司6家,分布在全国18个省市区。拥有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15个,国防研究应用中心6个,研究中心7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7个,流动站1个,拥有一批国内一流的中试线、生产线、装配线和机加工中心。
旗下上市公司包括国睿科技、杰赛科技、海康威视、太极股份、华东电脑、四创电子、卫士通。
9、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成立于1999年,前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机械工业部、核工业部和中国核工业总公司。
集团公司拥有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由所属的工业企业、公司、科研设计院所和事业单位组成。旗下上市公司包括中核科技、中核国际。
10、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
1999年在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而成,2004年国资委批准集团公司主业为“军工工程,核电工程、核能利用,核工程技术研究、服务”。集团共有7家全资子公司(包括一家核工业工程勘察院),3个控股公司,并参股1家公司。
❷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的简介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建院40年来,已成功研制并发射了70多颗卫星、7艘神舟飞船和1个月球探测器,先后涌现出包括5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15位两院院士在内的一批国内外知名的空间技术专家,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6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5项,部(委)级科技进步奖1975项。
❸ 中国航天科工一院控股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中国航天科工一院旗下有:
北京航天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航天科工世纪卫星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广州航天海特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西安航天华迅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临近空间飞艇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等公司。
北京航天测控技术有限公司:1982年成立,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测控中心和武器装备测试与综合保障技术中心、国防科技工业自动化测试技术研究应用中心。在国防测控技术有关预研项目研究开发领域取得了大量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主要承担着国防军工领域测控设备和维修保障信息化装备的研发与生产任务;主要业务方向为测试维修保障设备、智能仪器、装备保障信息化、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以及智慧城市五大领域系统及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北京航天科工世纪卫星科技有限公司:2000年成立,是专业从事卫星通信和卫星导航的现代高新技术企业。在卫星应用领域具有较强的系统集成能力和产品技术优势,为各类用户提供高品质的应急通信、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及完善的系统集成服务。目前主要产品包括:VSAT卫星通信网络产品、车载卫星天线系统、便携式卫星天线系统、卫星通信车、船载卫星通信平台、卫星导航终端及应用在武器系统上的特种卫星通信终端等。
中国航天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由“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亲自倡导,经国务院批准于1993年成立。公司在信息安全、信息技术服务、智能交通、节能减排等领域拥有一系列的成熟产品和解决方案。
广州航天海特系统工程有限公司:1997年成立,是国内最早从事高速公路信息系统建设的企业之一,现为广州市高新技术企业。主要承担路桥隧机电系统、轨道交通机电系统和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等产品的开发和建设,取得了行业所需的多项资质。先后承担了一系列国家重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任务,在国内交通领域系统集成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力,在广东省智能交通行业有较强的影响力。
西安航天华迅科技有限公司:2004年成立,是中国GPS/北斗导航定位核心芯片技术和产品的开拓者和领先企业,是国内卫星导航领域唯一拥有射频和基带设计、研发、批产能力的企业。2014年,航天华迅将推出华迅四代导航定位芯片;40nm级集导航、通讯、蓝牙、FM等功能集成,可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类电子的新一代芯片;同时,航天华迅正在从事多个行业的北斗导航定位应用方案的策划、制定、实施和运维。
北京临近空间飞艇技术开发有限公司:2013年成立,以国家航天科技的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临近空间飞艇的研制、应用系统集成。公司经营范围:临近空间飞艇及其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研制、生产、服务和销售。空间飞行器的总体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系统集成。航天材料、器件、设备、地面应用系统和电子设备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技术培训及应用。
北京航天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成立,2014年12月加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隶属于中国航天科工信息技术研究院。是一家专门从事空间信息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长期致力于多源遥感影像集成处理和地理信息综合应用服务的技术研究,具备软件开发、系统集成、数据加工和信息服务的综合业务能力,是我国领先的空间信息技术服务的提供商。
❹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是上市公司吗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是国有特大型独资企业,由中央直接管理。集团公司拥有7个研究院、2个科研生产基地以及若干科研生产企业和专业研究所,
拥有6家上市公司,
150多个企事业成员单位,近10万职工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40%。
主要产品是航天防务,信息产品,装备制造,建筑与房地产等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拥有“神舟”、“长征”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特大型企业集团。成立于1999年7月1日。其前身源于1956年成立的我国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曾历经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和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的历史沿革。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现有从业人员12万余人,已培养形成了以重点学科带头人为代表的科技人才、以优秀企业家为代表的经营管理人才和以能工巧匠为代表的技能人才等五支人才队伍。其中,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30余名。在出成果、出人才的同时,孕育形成了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培育形成了以“以国为重、以人为本、以质取信、以新图强”为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航天特色的企业文化。
宇航系统
拥有“神舟”、“长征”等著名品牌,在一箭多星技术、卫星姿态控制技术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主要产品
1.导弹武器系统
具备研制生产战略导弹、战术导弹等防务系统的能力,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2.航天技术应用产业
积极运用航天技术,大力发展卫星应用、信息技术等领域,形成军民融合的发展格局。
3.航天服务业
大力发展卫星运营服务、信息与软件服务和房地产经营等业务,着力打造优质航天服务品牌。
总体来说后者好一些!
此答案仅供参考
❺ 目前市值468亿元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控股的股票是哪一家呢
根据你提供的信息,估计是航天信息,当前市值424亿左右,航天科工控股的还有航天发展和航天晨光,不过和你说的市值相距甚远。。。
❻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发行了哪些股票 名称和代码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发行的股票名称和代码如下:
航天通信(600677)
航天长峰(600855)
航天晨光(600501)
航天信息(600271)
中航光电(002179)
中航精机(002013)
股票是股份证书的简称,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同一类别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权是相等的。每个股东所拥有的公司所有权份额的大小,取决于其持有的股票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比重。股票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构成部分,可以转让、买卖或作价抵押,是资本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
❼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的科研院所
501所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北京)
502所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北京)
503所 北京卫星信息工程研究所(北京)
504所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航天五院西安分院)(西安)
508所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北京)
510所 兰州物理研究所(兰州)
511所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北京)
512所 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
513所 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烟台)
514所 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北京)
515所 汕头电子技术研究所(北京)
518所 天津航天机电设备研究所(天津)
❽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怎么样
简介: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是航天科技集团的直属全资事业单位,成立于1968年2月,是我国从事各类空间系统及其空间技术应用开发研制的核心单位。从1970年研制并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以来,30多年来,五院已研制并成功发射了60余个航天器,形成了6大系列卫星产品,包括通信卫星、返回式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科学试验卫星等各类卫星产品,成为中国空间技术的重要研制基地。五院下设14个研究所和工厂。五院及其下属各研究所、工厂已建立了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分系统研制生产、总装测试、环境试验、地面设备及应用、服务保障系统等配套完整的研制生产体系。全院截至2004年底共有职工8400余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1700余人,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空间技术专家。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核发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号码:110000002218“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也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事业单位。
❾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下属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下属的上市公司有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汽车机电股份有限公司、陕西航天动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征火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天万源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亚太卫星控股有限公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辖有8个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10家专业公司、12家境内外上市公司以及若干直属单位。
(9)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股票扩展阅读: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运载火箭、各类卫星、载人飞船、货运飞船、深空探测器、空间站等宇航产品和战略、战术导弹武器系统的研究、设计、生产、试验和发射服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也是我国唯一的洲际战略核导弹研制生产单位。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正在按照“发展航天、强大集团、改革创新、铸造一流”的发展方针,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突出导弹武器系统、宇航技术与产品、民用产业三大主业,努力向国际一流宇航公司的目标迈进。
❿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的科研院所是哪个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CAST)成立于1968年2月20日,首任院长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隶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它是中国主要的航天技术和产品开发基地,中国空间事业的骨干力量。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主要从事空间技术的发展、航天器的研制、对外空间技术交流与合作、空间技术的应用。参与制定国家空间技术发展规划,研究探索、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的技术途径,承担用户所需的各类航天器,并为地面应用设备业务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服务。
(10)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股票扩展阅读: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发展历程:
1958年8月21日,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成立。
1967年11月,国防科委批准了由钱学森、常勇领导下的空间技术研究院筹备处提出的研究院编制方案,确定了研究院的任务以及各组成单位的方向、任务、分工等。
1970年4月24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成功研制并发射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开创了中国探索外层空间的新纪元。
1984年4月8日,研究院研制的中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
1999年5月10日,研究院研制的中国第一颗现代小卫星——实践五号发射成功,中国第一个小卫星公用平台---CAST968正式形成。
1999年7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正式成立,研究院归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2003年10月,研究院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2009年8月22日,北京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成立。
2016年10月17日7点30分,研制的神舟十一号飞船搭乘长征二号F Y11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顺利将中国两名男航天员景海鹏、陈冬送入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