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走势 » 2017年中国股票市场分析
扩展阅读
永盛科技股票 2025-07-01 16:13:08
亚锦科技股票代码 2025-07-01 15:33:35

2017年中国股票市场分析

发布时间: 2021-06-03 05:39:46

中国股票市场实际上属于弱式有效市场,半强式有效市场,强式有效市场

中国股票市场目前实际上属于弱势有效市场。
股票市场的强势与弱势或者是别的什么态势,一是动态的,不能看死;二是相对的,不能一概而论;三是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结论。
目前和中国股票市场总体上偏弱;相对于西方市场很弱,相对于自己不算很弱,相对于2016年下半年还算不错。这只是个人观点,不代表所有股民,机构或政府的看法。
中国的股票市场受多方面影响:既受周围环境影响,也受股民心态影响,还受中国经济状态影响,更受中国政府政策方向影响,当然了也受机构舆论或操作影响。
总体看中国股市2017年七月份好于六月份,下半年好于上半年,今年好于去年,后市好于前两年,只是预期,不确定因素会很多,仅供参考,不可以作为操作依据!

⑵ 2017年中国股市走向如何

经济不是按照一年一个变化的 所以有时候不要老想年头投资年底就会挣钱眼光要长远一些,比如现在点位就不高可以买入优秀公司然后长期持有几年后高估了过热了抛售,风气来说以前炒作的多但是由于国家监管严格股市趋于正规化国际化所以建议投资有业绩的行业龙头比较好 稳健

⑶ 中国股市真相 中国股市17年怎么样

中国股市17年--对了解中国证券市场的本质很有帮助
如果静下心来想想,会觉得有件事情很奇怪,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了这么多年,居然书店里是没有一本书是完整的回忆以及叙述中 国证券发展历程的。校内上充斥着各种如何进入顶尖投行基金公司的心得,却没有人跳出来说这行到底干的是什么玩意儿,赚的是谁的钱。我觉得下面这篇文章很 好,张志雄写的,描述了中国股市自开张以来一直到2006年的若干重大事件。更多的背景介绍就不多说了,但我问了伴随着中国股市成长的几位元老级人物,他 们说里面的内容没有夸张和失实。

《中国股市真相(中国股市17年)》是2007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志雄 高田胜巳。

张志雄:《科学与财富》(value)杂志主编。1966年生,1991年进入上海证券交易所,任《上海证券报》编委和专题部主任。1998年后,历任华夏证券研究所副所长、上海有线电视台财经频道总监、《财经时报》副总编,并在《财经》杂志开设专栏,写有《基金黑幕》《股市忧思录》等文章。2002年创办《科学与财富》(value),专注读书与投资。著有和主编《学习学习再学习》《游走在时空边缘》《放量》《中国股市十七年》等几十部书籍和报告。

作品目录
第一章 中国证券市场的概要和变迁

第二章 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管与操作者
第一节 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及证券服务机构
第二节 证券公司、基金和机构投资者
第三节 个人投资者和玩家
第四节 外资动向
第三章 中国上市公司之局面
第一节 中国股市中的民营企业
第二节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非整体上市与MBOO
第三节 迷失的上市公司CEO
第四章 已经发生的未来
第一节 疯狂的权证“赌博”
第二节 新加坡上市和中航油惨败
第三节 令人啼笑皆非的海外收购
第四节 形形色色的大股东圈钱游戏
第五节 上市公司做假何时休
第六节 监管部门的舞弊与不作为

网络参考:http://ke..com/view/11318897.htm

⑷ 如何看待中国当前的股票市场

根据前几次奥运会各国股市的涨跌概率统计来说,奥运会举办当年上涨的概率为40%,下跌的概率为60%,所以用奥运会必须要涨来解释就不合适了.奥运后导致股市大跌的大小非解禁高峰期将到来,资金面的压力将更加明显.下跌的概率远远大于上涨. 今天大盘短线的2800~2820这个支撑区域轻松失守,大盘后市如果在短时间内能够收复该支撑位还有希望,收复不了继续弱势下挫注意控制仓位不要太高,大盘下降通道再次打开,可能再次考验2500这个点位.大盘只有收复了2820后市还有看高3050这个压力区域的机会.顺势而为吧. 导致大跌的大小非问题直接导致了资金面的失衡,空方长期压制多方,而在这个长期趋势中资金面被空方占据,行情自然是长期震荡走低.这就是股票为什么老跌的真正原因.而8月后是大小非的解禁高峰期,下跌的概率大于上涨.最新的资金统计显示,7月到现在为止,股评鼓吹的机构大建仓再次成为笑谈,虽然7月的减仓规模较大幅度减缓,但是基金和保险等机构仍然净减仓近250亿.而这波反弹的主力军成了游资,不过游资的特点众所周知是快进快出,既然是游资狙击的行情,在传统大资金还在继续拉高减仓的情况下,后市如果仍然没有较为实行性的利好出现,全靠利好谣言带来的这波反弹,有可能成为机构最后一次较好的减仓机会,奥运毕竟只是个题材,不对大盘的资金面带来任何的实质性改善,机构是不会放过这次拉高减仓的机会,但是反弹高度仍然要注意政策面利好消息的配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随着又有新的大盘IPO即将进行申购,大盘在资金面上将继续守到考验,短线大盘请注意2800~2820这个区间的支撑力,如果守住了,这波反弹还有借奥运会题材的支撑在游资的推动下有所表现(部分个股),但是如果这个短线的支撑区域后市如果被轻松的击穿了收不回来了,那就要注意游资的动向了,如果游资开始较大规模撤退,那在安全角度建议投资者逢高降低仓位了,传统机构长期看空后市的情况下,如果连游资都撤退了,那股市靠什么来推高 大盘现在的行情特点是市场反复靠一直无法兑现的谣言来救市,先是国家有七大救市措施出台,在没有兑现的情况下大盘破位又出了个国家平准基金已经获准入市救市,第二天平准基金的发起人就辟谣没有这事...,如果一个股市的行情全靠谣言来维持震荡减缓下跌趋势,没有真正的实质性的措施出台,那这次反弹的目的就要多思考了,机构的目的是什么,频繁的制造谣言来拉高股市,最新的资金统计结果已经出来了,在这次红红火火的抄底行动中基金、保险和QDF2均是净流出,在上周行情比较被投资者看好的情况下,这些主力资金的净流出接近250亿,完全在意料之中,又是个借谣言拉高出货。而市场频繁传出利好谣言的真正目的也很清楚了。“拉高出货”。既然机构在众人期盼红七月的情况下,在半年报做业绩的情况下都保持了净流出,虽然大盘做得比较好看,但是从机构的意图看仍然没有改变的迹象,长期目标仍然是降低仓位回避大小非和宏观政策的压力。 因为资金面紧张导致的现在下降趋势已经形成的情况下,投资者应该保持理智不要盲目的乐观,股市很复杂也很简单,复杂的是什么因素都可能导致股市变化,但是简单的是资金面的长期多空趋势就决定了,大盘的长期涨跌趋势,但是股市不可能只跌不涨,肯定会在下跌途中出现反弹,但是反弹的规模应该视政策面的利好消息的情况来判断,如果还是这些非实质性的利好消息来托大盘,那每次反弹都是减仓的机会,只有针对大小非实质性的限制措施出来后,大盘才有可能缓解资金面的压力,带来一波中级反弹甚至反转,只要这个导致大跌的核心问题不解决,投资者就要以反弹看待,逢高减仓,而连续超跌投资者信心的积弱使得抄底资金非常谨慎,虽然抄底资金试图该变这种运行颓势,但是情况却并不是太乐观,现在的股市并不是政府说的缺乏信心不缺乏资金,个人觉得在大小非的阴影下现在这两样都缺.今年是大小非最轻的一年,只有3万亿的解禁资金,但是已经让市场中的主力资金吃不消了(在主力开始出货前市场中的主力资金一共只有3万亿,但是大小非足够消灭它们了),虽然政府来了个基金也要讲政治的说法,不过看来实质作用不大,机构继续反弹出货的动作没有停止,不得不选择边打边撤退的策略,来降低损失,就算在奥运前政府再出所谓的利好来阻止股市的继续下跌,但是只要不是针对大小非的实质性的解决措施,只是一些不痛不痒的政策的话,那在资金的多空平衡已经打破的现在的这种行情下,就算在利好刺激下奥运期间采用横盘运行或者小幅度反弹的走势下,投资者仍然不要太过于乐观,因该谨慎对待,因为实质问题没解决,资金面就会继续紧张.如果出现政策带来的反弹时逢高降低才是明智之举.不要去相信股评不考虑实际的大行情.由于2009年的大小非解禁资金是近7万亿,2010年的解禁资金是近10万亿,而这已经远远超过了今年的3万亿,所以,在这个导致这次大跌的核心问题解决前,资金面的压力是不可能解决的,任何边缘性的利好政策带来的都只是反弹而不会是反转,股市虽然很复杂但是其实也很简单,股市的规律就是卖的多余买的就跌,买的多于卖的就涨,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当资金面已经体现出来的时候为什么有些人却不愿意去面对.别去相信大小非也有要长线投资的,在大小非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情况下一解禁上市就利润高达400%以上,甚至高达1000%以上时,这种成本带来的暴利,在一个弱势行情下,你认为大小非持有者是会落袋为安还是会继续看着自己的利润缩水(大小非也是投资者,利润第一同样是他们的理念,当长期股东这种想法只有被机构教育出来的散户会去干)而一个长期趋势中因为某种原因卖的力量都处于压倒性的优势时去谈牛市什么时候回来就是在自欺欺人.非实质性政策带来的就是反弹不是反转.由于大盘最强的支撑区域3300~3400和股评、机构口中最强的所谓永远不会被击穿的政策铁底2990都已经在资金面失衡的现实面前,迅速瓦解。所以短线在没有新的利好政策的支撑情况下,反弹就是降低仓位的机会,当然如果有边缘性的利好政策出台带来抄底资金抄底,带来的反弹相对规模较大当然最好,对散户来说机会难得。严格控制仓位是我现在唯一要说的,逢反弹减仓是严谨的。有资金在手里才有主动权,才能够迎来真正的底。底是主力抄出来的不是散户,在主力都迫于大小非压力减仓时,做为中小投资者能够做的就是顺势而为,不要逆势而动,机构减仓我们也要控制仓位。如果非要谈下面有什么支撑位就看2500附近吧,其实最强的支撑位已经失守了。当然如果政府愿意出台实质性的解决大小非的政策,那产生的行情就是大行情,就不是现在这种小打小闹了,不过个人觉得不是太现实,近20万亿的资金本来政府就是想让市场来消化,政府会愿意自己来掏钱?? (对熊市操作的一些反思)首先在熊市中震荡逐渐走低是长期趋势,利好消息只是催生反弹的一个条件而已,但是当利好消息的刺激逐渐淡化后,反弹就会结束了(而反弹高度取决于利好的大小程度),因为利好而被暂时改变的下跌趋势将继续下去,股市回归其自然的规律。而在导致大跌的核心问题被解决前(大小非),股市都不可能扭转过来,不可能产生反转。而在连续下跌的这个趋势中两千多支股中处于上涨趋势的能达到100支就不错了,也就是说在大盘下跌时买到下跌股的概率是95%甚至以上,做为投资来说既然知道这么低的概率选到游资狙击的股票,那还不如不去冒这个险。而选择操作超跌反弹是在这个趋势中讲究安全系数投资者的很好的投资策略,因为在超跌后产生反弹是肯定的,没有只跌不涨的股市,只是反弹的规模大小而已(要根据是否有利好消息和利好消息的大小来具体分析反弹高度),而在这个反弹过程中一般以普涨为主,在这个反弹普涨过程中处于下跌的股又处于10%以下,也就是说,你随便买支股票上涨的概率要远远大于在下跌过程介入股票的概率,虽然股票不能够把这种概率做为抄股的标准但是作为对安全要求很高的投资者来说,趋势投资是在熊市中最安全的一种投资策略。对股票把握不好的股友又想在熊市介入股票,那选择这种策略是比较安全的。但要记住,只有超跌才能够去抄一个短线,而一般的跌幅一般选择观望,中间的红盘可能都是套人的陷阱,当天一个反弹,第二天直接低开低走把抄底的人全部套了,所以熊市中你如果无法把握哪里是底的情况下,最好是做趋势,降低风险(个人观点谨慎采纳)。 现在要顺势而为了,不做多头,也不做空头,做个滑头就行了在大盘没有选择方向前,严格控制仓位会让你风险降到最低的。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请谨慎采纳朋友.

⑸ 2017年以来我国股市总体走势如何

2015年以来宏观经济各项数据超预期回落,中国经济处于新常态攻坚期。日前,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发布对未来宏观经济走势的分析与预测报告,认为2015年四季度反弹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2016年将探明周期调整的第二个底部,为2017年的轻度反弹打下基础。

报告认为,一般如果GDP增速在总体持续回落中出现部分区域的塌方式下滑,将成为进入萧条期的标志。数据显示,2015年前两季度名义GDP下滑大,近5年来首次出现低于实际GDP增速,东北和西部部分地区出现负增长。“综合数据来看,第二次触底可能出现在2016年一、二季度”,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称,稳投资政策释放、股市总体高扬、房地产市场回稳等因素作用下,2015年四季度的小幅反弹可能短暂又轻微,2016年一季度GDP还是会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⑹ 中国股票2000年-2017

首先要明确一点:国家为什么要建立股票市场,我认为最根本的目的是为国有企业融资,这是看待中国股市的核心,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会明白中国为什么是“政策市”,才会明白,为什么几年前2245点会开始走熊,才会明白周5为什么会大涨。 可以说,中国股市的涨跌都是国有企业改制的需要,这是核心问题,至于民营企业,也都是陪嫁的丫鬟,当跟着玩就是了。交易所正式成立的时候,当时只有8个股票,就是所谓的老八股,当时实行的是1%涨跌幅限制,指数从96点开始,经过两年到达1429,当时可以说是很疯狂,后来波动极大,指数从1429点跌到386点,跌幅高达80%左右。1992年5月21日,奠定了中国政策市的基础,当时,取消了涨跌幅限制,当天,大盘高开,涨幅高达100%,指数从600点涨到1200点,其中,几个新股的发行矿升3000%左右,管理曾没没有潦倒市场如此狂热,于是先通过舆论手段干涉股市,但是不管用,形态和前几个月说风险教育的时候一个道理,各种媒体使劲唱空,但是指数依然上涨,后来采取了加快新股发行的方式来降温,指数才开始跌到1000点。从这点可以看出,在90年代,中国已经奠定了政策市的基础,这个时候的一个细节值得留意。当时市场太疯狂,深圳市政府将涨跌幅限制从1%降为0。5%,并且买入方还要交纳印花税,此举措导致了10个月的暴跌。比如,深发展从30元跌到10元,面队这种局面,政府决定托市,就象周5为什么要托市是一个道理。深圳市政府筹集了2个亿决定救市,方法就是买进深发展,稳定龙头,稳定大势,通过救市资金绝密有序的行动,深发展的股价慢慢回升,2个月左右,从13涨到了25左右,市场在深发展的带动下,逐步恢复人气,政府的救市成功,这些回忆,充分说明了中国市政策市,中国的涨跌都是政府主导的。在政府托市以后,指数一路走高,这时候,政府开始“发挥”证券市场的真正功能:为国企融资,于是,第一次大扩容开始了,1992年,两第上市公司共有54家,1993年,达到177家,扩容的势头很凶猛,1993年,指数达到1558点,但这个1558点,成了一到坎,用了7年时间才跨越,随着发行新股的加快,市场进入低迷期,导致低迷的原因有几个,一是上交所设备严重不足,二是金融市场整顿,金融市场的整顿是关键因素,指数大幅下跌,政府开始着急,1994年,政府发布了4个救市的措施,但是市场还是不见起色。这个时候,有一个案例去要说一下,就是开启上市公司并购先河的深宝安收购延中实业,通过一系列的强行收购和发收购,深宝安成了延中实业的大股东,当然,后来证明深宝安是失败的投资,但是这个事例绝对不能 小看,因为,企业的重组和并购是股票市场永恒的话题,是短期暴利的最大的一个话题。比如,双汇为什么会因为收购大涨,最近山东海化为什么因为收购成为热门话题,徐工科技为什么那么多人关注,就这个原因。上回书说到证券市场萧条,政府的4个救市措施也不见效,市场甚至说要关闭股市,政府于是再次扮演救世主的角色。1994年,个大媒体发表新华社的稿子:暂停新股发行,并采取措施扩大入市资金范围,市场再度亢奋,从300点涨到了1000点,从此,300点成了中国股市的铁底。这个时候,还有一个案例值得说,不要走开,广告后更精彩。管金生,这个神化中的人物,相信很多人没有听说过,在1994年粉末等场。要说中国股票市场有大鄂的话,管金生就是他们的爷爷。1992年,上交所首先向券商推出了国债期货交易,这个时候国债期货是不对公众开放的,1993年,国债期货向公众开放,各路资金纷纭入市,,全国国债期货的交易所达到14家,交易量达到3个亿,这个时候,王股民他哥成了最大的赢家之一,而万国证券的总经理管金生在历史性的这个时间成了风云人物。管金生联合辽发等机构在327国债期货和约上做空的理由是,当时市场传言财政部对327国债进行帖利,但是管金生认为国家的财政很空虚,没有道理拿钱来补贴,,这时上交所不知道,管金生已经超过规定持仓量,1995年2月23日,财政部确实要对国债进行贴利,而此时管金生已经持有巨额空单,而中经开为首的机构做多,本来管由于持有大量空单可以站住脚跟,但是他的联盟机构却不讲江湖道义,突然空翻多,联盟瓦解,管金生的赌性开始出现。面对巨额亏损,还开始大量的抛售共计2000亿的国债,327国债被打回到147元,当日多头全线爆仓,管金生从亏损转为巨额赢利,,但是保证金根本没有,说白了是透支交易,当天晚上上交所取消了违规交易,管金生损失了13亿。管金生后来被判17年,也由于这个事件,中国的首个金融起火品种宣布取消,万国证券和申银证券合并为申银万国证券。由于国债期货吸引了大量的资金,股市资金被分流,行情陷入低密,而随着国债期货的关闭,对股市又产生利好,资金大量的又流回股市 ,1995年5月18日,在国债期货取消以后的三天内,上证指数上涨了300点,升幅达到了50%左右,这就是著名的5。19行情,这个时候,政府再次出手打压股市,措施就是继续发行新股,市场在经历上次的扩容后,心理非常脆弱,5月23日,指数大跌16%,5。19屁股还没做稳的机构和散户全部被套,这个时候,还有个细节需要说,上面应该是5。18行情,写错了。在5。18行情后的几个月,刮起了一股“议化”行情,为迎接议化上市,主力大肆吃进上石化和马钢,短短几天,两个票上涨30%左右,但是在议化4月11号上市后,上石化和马钢大跌15%左右,经典的第一次上演了“利好出尽就是利空”在经历几年的大起大落以后,绩优股成了市场的主流,1996年,国务院想利用股市实现国企的改制和解困,下发文件要求国企进行股份制改造,引发了长达一年的牛市行情,指数在一年间上涨200%,1996年初,深发展和长红已经跌到最低点,随着上面利好的逐步推出,市场再度搏起,深发展从6元到20元,长哄从7元到27元,这个时候,政府再次出手打压,连出12道金牌,,人民日报的文章、、涨跌幅10%的限制等,也陆续推出,在12月16到24日,上证跌掉30%,在期间,政府又安抚,说人民日报的的文章是保护投资者利益,在97年1月,指数又开始回涨,但是到97年4月,政府又开始唱空,,期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等,导致了一段时间的熊市,到1998年5月,政府又开始托市,降息、降低印花税等措施陆续推出,但是指数还是走低。这个时期的特点就是绩优股受到热捧,比如深发展涨了14倍。19995年5月,朱总理直接导演了长达两年的牛市,以总理对一份内参的批示拉开了序目。那封内参是说股民对股市不满的,总理批示后,发表了8条意见,包括基金 入市,降低印花税等,,5月18日,证监会开会转达了总理的意见。5月19日,两市创几年来单日最大的涨幅,成交量也比前几个交易日翻倍,从这个时候开始,指数大幅上涨。5。19成为了牛市的代名词。引领大涨的是科技股,东方明珠、上海三毛、中信国安等网络概念大幅度上涨,其他股也开始大涨政府这个时候更是火上浇油,平均每两天就出一个利好,到2000年,网络股、大盘股、资产重组轮番表演,指数达到2000点以上。牛市被国有股减持终结,2001年6月,指数到了2245点,在国有股减持公布后,开始大跌。期间虽然后反复,但是始终没有回到历史高点。以后的大家想比都知道了,2005年,指数最低到了998点,尚主席的股权分置改革拉开了这次牛市的序幕,指数最高到了4335点。

⑺ 2017年5月25日股市收盘怎么样分析

周四(5月25日)早盘沪深两市双双低开,沪指受到金融及钢铁板块护盘作用,明显强于创业板指,午盘后沪指冲高3114点附近回落,创业板指在东方财富等权重股带动下强势翻红,至今日收盘,两市双双收红,成交量较前一日放大。

截至沪深股市全日收盘,上证综指收报3107.83点,上涨43.75点,涨幅1.43%,成交额2,019亿元; 深证成指收报9893.78点,上涨81.32点,涨幅0.83%,成交额2,268亿元; 创业板指收报1777.69点,上涨1.41点,涨幅0.08%,成交额630亿元。

消息面:

1、据中国民用航空局消息,2017中国民航发展论坛25日在北京举行,民航局局长冯正霖指出,中国民航将以民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为主线,聚焦瓶颈问题和深层次矛盾,着力打造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个世界级机场群,打造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国际航空枢纽。

2、日前,环保部、住建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环保部门、住建部门牵头指导各地环境监测、城市污水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四种设施定期向公众开放,并以此为抓手,让公众理解、支持、参与环保,激发公众环境责任意识,推动形成崇尚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的良好风尚。。

机构观点:

海通证券认为,目前金融股是最低估、低配的板块,容易出现预期差。基金重仓股中金融占比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其中银行5.2%(剔除5只国家队基金为4.4%)、非银2.2%,大幅低配。两者的估值百分位也处于历史的较低位置,目前银行、非银金融PE处在05年以来41%、40%分位,PB处在05年以来7%、14%分位。金融股低估低配本质上原因是对宏观经济企稳没信心,下半年只要经济增长平稳,就会修复对金融股的预期,而且金融监管加强最终利于大银行。

安信证券认为,从两个季度的短周期来看,由于存货周期、地产开工和经济景气高点等原因,经济未来在两个季度内会高开低走,叠加金融去杠杆造成的资金流出,股市市场风格继续分化,大市值龙头股可能走势更强劲。

⑻ 1997至2017年中国股市行情走势图

999999 1997~2016

⑼ 1991年到2017年中国股市每年的热点板块是那些

每一段时间根据经济发展的不一样 股市的板块热点肯定不一样的 你这边可以查一下每年的经济热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