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走势 » 中国生产麻黄素老股票
扩展阅读
下午买股票怎么没有交易 2025-07-04 08:39:36
中国发行股票的城市 2025-07-04 06:35:30

中国生产麻黄素老股票

发布时间: 2021-06-03 17:04:58

① 麻黄碱是从什么中提取的

麻黄碱是从麻黄草中进行提取。


麻黄草为麻黄科多年生草本状小灌木,主要品种有草麻黄,木贼麻黄和中麻黄等。麻黄草具有镇咳、平喘、祛痰、发汗等作用,可供药用,是工业上提取麻黄素的主要原料。具有饲用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被人们称之为黄金植物 。


这种草一般大多在中国的西北地区比较常见,比如甘肃和内蒙古地区,但是南方地区也有一些麻黄植物。它喜欢干燥的生长环境,并且生长良好。



(1)中国生产麻黄素老股票扩展阅读


1、主要价值是含有很高的生物碱,是重要的药用植物,生于荒漠及土壤瘠薄处,有固沙保土的作用,也作燃料。麻黄雌球花的苞片熟时肉质多汁,可食,俗称“麻黄果”。


2、生态效益麻黄草生长于荒漠、半荒漠草场,耐寒、耐旱,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是荒漠草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人工栽培麻黄草,不但能提高植被盖度,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而且可以保护野生麻黄草资源,对于稳定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资料


网络-麻黄草

② 麻黄碱是从什么植物中提炼出来的

麻黄碱是从植物麻黄草中提取的生物碱。

1、预防支气管哮喘发作和缓解轻度哮喘发作,对急性重度哮喘发作效不佳。

2、用于蛛网膜下腔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引起的低血压及慢性低血压症。

3、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鼻黏膜充血、肿胀引起的鼻塞。

(2)中国生产麻黄素老股票扩展阅读

禁忌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高血压、动脉硬化、心绞痛等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1、交叉过敏反应 对其他拟交感胺类药,如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过敏者,对本品也过敏。

2、如有头痛、焦虑不安、心动过速、眩晕、多汗等症状出现时应注意停药或调整剂量。

3、短期内反复用药,作用可逐渐减弱(快速耐受现象),停药数小时后可以恢复。每日用药如不超过3次,则耐受现象不明显。

③ 股票市场上有一个什么银广厦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银广夏陷阱

真相再清楚不过了:天津广夏1999年、2000年获得“暴利”的萃取产品出口,纯属子虚乌有。整个事情--从大宗萃取产品出口到银广夏利润猛增到股价离谱上涨--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

银广夏陷阱

过去两年间,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银广夏,深圳股票交易所代码0557)创造了令人瞠目的业绩和股价神话。
根据银广夏1999年年报,银广夏的每股盈利当年达到前所未有的0.51元;其股价则先知先觉,从1999年12月30日的13.97元启动,一路狂升,至2000年4月19日涨至35.83元。次日实施了优厚的分红方案10转赠10后,即进入填权行情,于2000年12月29日完全填权并创下37.99元新高,折合为除权前的价格75.98元,较一年前启动时的价位上涨440%,较之于1999年“5·19行情”发动前,则上涨了8倍多;2000年全年涨幅高居深沪两市第二;2000年年报披露的业绩再创“奇迹”,在股本扩大一倍基础上,每股收益攀升至0.827元。

“奇迹”并未到此为止。2001年3月1日,银广夏发布公告,称与德国诚信公司(Fidelity Trading GmBH)签订连续三年总金额为60亿元的萃取产品订货总协议。仅仅依此合同推算,2001年银广夏每股收益就将达到2至3元!在更早些时候,银广夏董事局主席张吉生预测,未来三年内每年业绩连续翻番“不成问题”。
这是个灿烂的未来,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为之目眩。证券行业内部,相信银广夏神话的人并没有想像的那么多。
--一位基金经理说:“(银广夏的业绩)好虽好,但不符合常识。”
--一位著名证券公司农业领域的研究员很久以来都不把银广夏列入观察范围,问其原因,答:“有研究的必要吗?”
各个证券网站上进行着观点泾渭分明的超级大讨论。著名的证券专业聊天室“和讯大家谈”里,关于银广夏的帖子数以千计,质疑者和支持者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在那里可以找到各种传言。
但仅凭“感觉”、传言、争论、甚至“常识”,还是缺乏依据。记者经过长达一年多的跟踪采访,渐渐逼近真相,银广夏的"神话"被逐步还原了本色。一个即使在并不成熟的中国市场上也相当少见的特大造假骗局,展现在我们面前。

引子

银广夏业绩的奇迹性转折,是从1998年发端的。这一年,银广夏传出了来自天津的“好消息”。
1994年6月17日,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以“银广夏A”的名字在深圳交易所上市。银广夏A被称作第一家来自宁夏的上市公司,但实际上,这家公司最早起源于深圳。
陈川是银广夏的创始人,在2000年2月去世前担任银广夏董事局主席兼总裁。他1939年出生,早年为银川话剧团编剧,1984年7月南下深圳创业,先后创建深圳广夏文化公司和深圳广夏录像器材公司等。
陈川文人出身,据见过他的人说“极富领袖魅力”。1993至1994年间,他长袖善舞,将广夏文化公司旗下几家软磁盘生产企业合并改组,并成功上市(参见辅文《银广夏前传》)。其中的两家企业均在深圳,分别是广夏录像器材有限公司和广夏微型软盘有限公司;另外一家叫做广夏(银川)磁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在银川注册,存在的时间只有一年,从1992年9月到1993年银广夏设立后即注销。明眼人知道,这家公司的功能,在于获得宁夏自治区的上市额度。该公司发起人之一为宁夏计算机技术研究所,而银广夏现任董事局主席、曾长期担任银广夏总裁的张吉生,即担任过计算机研究所的所长。张吉生生于1946年,除了在银广夏任职外,还担任着宁夏自治区科技厅厅长一职。
上市以后,围绕着陈川的银广夏高层队伍亦渐次成形。现任银广夏总裁的李有强来自天津。他生于1941年,曾任天津市工艺美术厂厂长,早在1985年就与陈川一起合作创业,1994年银广夏进入天津后,长期负责天津业务。而身兼财务总监、总会计师、董秘等多职的丁功民则常驻深圳。
1994年上市之时,国内软磁盘行业竞争已如火如荼,转眼间,每生产一张软磁盘就要亏损2美分。对以软磁盘为主业的银广夏来说,转型迫在眉睫。
此后,银广夏每年均在为维持10%的净资产收益率奔忙。当时的董事局主席陈川自己从不讳言这一点,在回忆、阐述银广夏的创业历程时每每提及。银广夏的项目换了一个又一个,从软磁盘生产以后,银广夏进入了全面多元化投资的阶段。1996年年报称银广夏已经“成功地由创立之初的三家软磁盘生产企业的单一产业公司发展为拥有27家全资、控股子公司和分公司的跨行业实业公司”,到2000年更发展成有40余家参股、控股公司的庞杂规模,从牙膏、水泥、海洋物产、白酒、牛黄、活性炭、文化产业、房地产,到葡萄酒和麻黄草,大部分项目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盈利水平始终貌不惊人,每次都仅是维持在10%净资产收益率的配股生命线上方而已。
银广夏最知名的项目是在银川西南永宁县西沙窝(现称征沙渠)治沙种草。1995年,陈川在赴京的列车上遇到了吴安琪。吴是宁夏自治区水科所所长,一直研究在水文调研的基础上治理沙漠,曾在银川附近治理过1200亩沙漠,后因资金匮乏而放弃。列车上一席谈,陈川对吴治沙并种植麻黄草的构想产生兴趣并随后决定投资。银广夏投资80%,水科所技术入股投资20%,成立了广夏(银川)天然物产公司,购买并治理了银川市郊2万多亩沙漠,并种上了麻黄草(麻黄素的原料)。吴目前是广夏(银川)天然物产公司和宁夏广夏制药厂的董事长,也是银广夏的董事之一。
治沙种草,为银广夏带来了异常良好的形像,但并没有带来什么效益。银广夏声称前后投资过6亿元,是一个夸大的数字。据《财经》了解,实际投资约9000万元。据说这一项目近期可持平,但要贡献巨额利润,为时尚早。
银广夏业绩的奇迹性转折,是从1998年发端的。这一年,银广夏传出了来自天津的“好消息”。
天津广夏“独撑大局”。

1999年,银广夏利润的75%来自于天津广夏;到了2000年,这个比例更大

银广夏1994年在天津成立了控股子公司天津保洁制品有限公司。保洁公司曾经在1996年通过德国西·伊利斯公司(C.ILLES&CO.)进口了一套泵式牙膏生产设备,这是可查的银广夏与西·伊利斯公司最早的往来;此后,银广夏又从西·伊利斯公司处订购了一套由德国伍德公司(Krupp Uhde)生产的500立升×3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设备。这是传奇的起点。
1998年,天津广夏接到了来自德国诚信贸易公司的第一张订单。其时,保洁公司已于1997年12月31日更名为天津广夏(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天津广夏)。
银广夏当年10月19日发布的公告称,天津广夏与德国诚信公司签订出口供货协议,天津广夏将每年向这家德国公司提供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技术所生产的蛋黄卵磷脂50吨,及桂皮精油、桂皮含油树脂和生姜精油、生姜含油树脂产品80吨,金额超过5000万马克。
几个月之后,1999年6月19日,在郑州召开的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研讨会上,当时的银广夏董事局主席陈川这样讲述这单合同的暴利内涵:
“……德国诚信公司于1999年6月12日一次订货总价达5610万马克。6月26日,一艘载着天津广夏第一批农产品萃取产品的货轮起锚离港,远航德国。这第一批产品出口,竟获利7000多万元!”
1999年,银广夏利润总额1.58亿元,其中76%即来自于天津广夏(据张吉生一次内部讲话)。
随后,银广夏公告,将再从德国进口两条800立升萃取生产线,后又将计划升级为两条1500立升×3和一条3500立升×3的生产线。计划中的生产能力是天津广夏现有生产能力的13倍之多!一时间,市场为其展现的暴利前景而沸腾。
在1999年年报公布前夕,2000年2月14日,陈川在北京突然遇疾去世,终年61岁。根据银广夏公告披露,死因是“突发性心肌梗塞”。
创始人陈川的去世,并未使银广夏2000年梦幻之旅受到丝毫影响。在2月17日进行的董事会改选中,张吉生继任董事会主席,时任天津广夏董事长兼总经理的李有强升任公司总裁。随后银广夏公布了1999年年报,每股盈利0.51元,并实行公司历史上首次10转赠10的分红方案。
从1999年12月30日至2000年4月19日不到半年间,银广夏从13.97元涨至35.83元,于2000年12月29日完全填权并创下37.99元新高,折合为除权前的价格75.98元,较一年前启动时的价位上涨440%。
2001年3月,银广夏公布了2000年年报,在股本扩大一倍的情况下,每股收益增长超过60%,达到每股0.827元,盈利能力之强,令人咋舌。
利润绝大部分来自天津广夏:银广夏全年主营业务收入9.1亿元,净利润4.18亿元。银广夏2000年1月19日公告称,当年天津广夏向德国诚信公司“出口”1.1亿马克的姜精油、桂皮油、卵磷脂等“萃取产品”。今年4月2日,审计其财务报表的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特向记者发来函件,称当年追加定单补充合同共计2.1亿马克,2000年度实际执行合同金额为1.8亿马克(约合7.2亿元人民币)。如果按照1999年度年报提供的萃取产品利润率(销售收入23971万元,业务利润15892万元,利润率66%)推算,天津广夏2000年度创造的利润将达到4.7亿元。
更恢宏的利润前景在前头。今年3月,银广夏再度公告,德国诚信公司已经和银广夏签下了连续三年、每年20亿元人民币的总协议。以此推算,2001年银广夏的每股收益将达到2至3元,这将使银广夏成为“两市业绩最好市盈率却最低的股票”。银广夏传奇达到了顶峰。 2001年6月18日:银广夏宣布,一条1500立升×3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生产线已在安徽省芜湖市建成。

不可能的产量、不可能的价格、不可能的产品

第一,以天津广夏萃取设备的产能,即使通宵达旦运作,也生产不出其所宣称的数量;第二,天津广夏萃取产品出口价格高到近乎荒谬;第三,银广夏对德出口合同中的某些产品,根本不能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设备提取

如果说银广夏的表现是一个神话,那么,“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一项陌生拗口的专业名词所指称的技术--起到了点石成金的作用。简单的解释是:这是一种根据二氧化碳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性质进行天然原料萃取的技术(有关介绍参见下附资料)。
听闻银广夏神话,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朱慎林和北京星龙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戴志诚有着一样的第一反应:“超临界”为什么总会被人利用、炒作呢?专家们知道,应用这一技术也许可以取得比较稳健的收益,但绝对不至于暴利,而且绝非无所不能萃取。早在1998年12月,中国超临界流体协会在广州召开的全国年会即将结束时,特地在会议纪要上补充了这么一段话:“希望企业界对超临界萃取项目不要盲目上马、低水平重复。”然而,正是在这一年,银广夏神话的准备工作启动。
有理由相信,天津广夏方面特别是原天津广夏董事长兼总经理、现银广夏总裁李有强在整个过程中起了相当关键的作用。记者曾经向陈川原来的秘书问起有关德国客户和萃取方面的事,她只有一句话:去问李有强。西·伊利斯公司方面的回答也是如出一辙。
在专家和同行的眼里,银广夏凭此取得的惊人效益,处处皆是疑点。
第一,以天津广夏萃取设备的产能,即使通宵达旦运作,也生产不出其所宣称的数量。
即使只按照银广夏2000年1月19日所公告的合同金额,1.1亿马克所包括的产品至少应有卵磷脂100吨、姜精油等160吨。可资为证的是,天津广夏称于1999年出口的价值5610万马克货物中,就已包括卵磷脂50吨,姜精油等80吨。
但根据国内专家对这一技术的了解,一套500立升×3的二氧化碳超临界设备实际全年产量绝对超不过20吨至30吨--就算设备24小时连续运作。
也许正是为了使之“符合逻辑”,2001年3月,李有强在银川告诉记者,天津广夏已掌握了特别技术,能大幅提升产能。他以蛋黄卵磷脂的提取为例说,天津广夏的500立升×3设备已经将萃取时间从10个小时缩短到3个小时并进一步缩短到30分钟;今后通过上一套"在线监测"设备,还将把萃取时间缩短到十几分钟;而且,天津广夏生产的蛋黄卵磷脂的精度已从35%提高到97%。加上天津广夏是“四班三运转”日夜工作,产量自然惊人。
“30分钟”!所有听闻这一说法的专家均感到不可思议。萃取的工序包括给二氧化碳加压、萃取、释压等。仅仅给二氧化碳加压到几十个大气压这一步,就至少需要40分钟;提取卵磷脂,必需的时间量是五六个小时。只用3个小时提取出来的卵磷脂,精度上就要大打折扣。银广夏凭什么能做到30分钟提取卵磷脂? 李有强的回答是一个故事:“我这个技术是大伙和德国人吃饭的时候,把他给灌醉了,拿到一张绝密的图纸--'二氧化碳在任何条件下的临界状态。'德国人卖给你设备,但这个东西不可能给你。等到我们的卵磷脂做出来,连德国人都感到惊讶了。后来那个德国人还因此被总部降了职。”
记者到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这是李曾经提起过的“合作伙伴”--做进一步核实。杨基础教授闻此扶案大笑:“我这里这样的图纸多得很,你要不要?那不过是最基本的一张技术解释图而已。”
杨基础是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清华大学研究超临界萃取技术的三位主要专家之一,从1978年开始研究超临界技术,与企业界有着广泛的合作,被称为业内的“活字典”。
与银广夏有过接触的天津大学李淑芬教授也向记者表示,提取蛋黄卵磷脂,3个小时是“神速”,30分钟“简直是奇迹”。
西北大学陈开勋教授则指出,李有强所谓能最后将生产时间缩至十几分钟的“在线监测”设备,只是研究文献上的说法,是检测手段的一种,与二氧化碳萃取没有什么关系。
简而言之,仅从技术上而言,天津广夏不可能在预定时间内生产出满足合同数量的产品。
第二,天津广夏萃取产品出口价格高到近乎荒谬。
在2001年3月银广夏股东大会前召开的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研讨会上,李有强曾说:“以姜为例,50公斤含水率在10%以下的干姜可以出1公斤油、1公斤含油树脂。国内最好的山东产干姜每吨7000元,但'欧洲市场的价格'是每公斤姜精油700至900马克(折合人民币约2800元至3600元),每公斤含油树脂是160至200马克(折合人民币约640至800元),天津广夏的出口价还处于中上等。加上人工费、水电费、机器折旧费,你们可以算算利润率。”
根据这些条件,可以大略算出每公斤姜精油和含油树脂的原料成本加起来只有350元,可是“卖给德国人”,就可以卖到3440至4400元。天下竟有此等美事! 银广夏提供的售价,与国际市场的伦敦价格,与众多国内厂家、行业专家提供的参考价有着巨大的差距。以姜精油为例,银广夏公布的价格是每公斤在2800至3600元,而2000年11月17日,伦敦市场CIF价是100美元/千克(折合人民币约827元/公斤),西安嘉德公司了解的国际市场价格只在600至800元/公斤,北京星龙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国内最早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技术的生产企业)即使以小批量生产的价格算也只有1000至1200元/公斤,价格悬殊竟达3至5倍! 一位被告知银广夏萃取产品售价的专家笑称:如此昂贵的姜精油,简直可以与黄金媲美,看来要用滴管小心使用! 按1998年天津广夏向德国诚信公司出口货品的合同,有关货品合同价格如下:
桂皮精油 900至1100马克/公斤
桂皮含油树脂 160至200马克/公斤
生姜精油 550至700马克/公斤
生姜含油树脂 150至250马克/公斤
蛋黄卵磷脂 平均300马克/公斤
约合120万元/吨
2001年3月,李有强在公开场合宣布的产品价格如下:
姜精油 700至900马克/公斤
约合280万元至360万元人民币/吨
姜油树脂 160至200马克/公斤
约合64万元至80万元/吨
桂皮油 700至1100马克/公斤
约合280万元至440万元/吨
桂皮树脂 200至500马克/公斤
约合80万元至200万元/吨
无论是上述哪个价格,与国内、国际的实际市场价格相比,均有大幅度高估。
第三,银广夏对德出口合同中的某些产品,根本不能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设备提取。
据专家介绍,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技术有一个重大局限,就是只有脂溶性(也称为非极性、弱极性)的物质才能从中提取,而且往往需要与其他技术相结合才能生产精度较高的产品。
天津广夏声称其产品蛋黄卵磷脂的精度已经从35%提高到97%。但是,一位专家告诉记者,仅凭天津广夏那一套500立升×3的萃取设备,是不可能提取出精度超过30%的卵磷脂的,必须要配套利用大量乙醇来进行提纯的后期分离设备,但天津广夏并没有这些设备。
2001年3月1日,银广夏发布公告,称与德国诚信公司签订每年20亿元人民币、连续三年总共60亿元的供货总协议,公司每年需要向德方提供桂皮精油150吨、桂皮含油树脂150吨、生姜精油160吨、生姜含油树脂160吨、脱咖啡因茶叶9000吨、天然咖啡因157.5吨、茶多酚24吨、当归根油24吨、银杏酮酯30吨、丹皮酚26吨、丹参酮15吨、葛根素10吨等萃取产品。
这一合同提到的某些产品如茶多酚,属于水融性(极性)物质,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技术根本提不出来。合同中提到的银杏酮酯、葛根素、丹皮酚也非常难提取。这是记者所采访的诸多国内专家如清华大学杨基础教授、中国化工大学余安平教授、西北大学陈开勋教授的一致意见。1997年,河南南阳市以为利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技术能从银杏叶里提取银杏黄酮,为此投资2000万元,并把万亩农田改种银杏树,结果项目失败,农民当年颗粒无收。
此外,疑点还有很多-- 银广夏称,2000年,公司对德国出口了50吨以上的卵磷脂,这至少需要上千吨原料。但知情人透露,蛋黄卵磷脂的原料蛋黄粉在国内只有两个生产基地,分别在沈阳和西安,可事实上两地加起来卖给银广夏的蛋黄粉亦不过30吨。
记者还从天津获悉,某制药厂曾经也想上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的设备,但天津广夏的一位高层管理人员私下向他们透露,此举需谨慎,因为天津广夏“已经很久开不了工了”。
对于银广夏计划在芜湖上的另一条3500立升×3的生产线,根据银广夏的公告,将主要处理茶叶,每年向德国公司提供萃取产品咖啡因157.5吨、茶多酚24吨、脱咖啡因茶叶9000吨,这至少需要处理2.7万吨茶叶。余安平教授、杨基础教授对此分别进行测算,得到的结论是一致的:一套3500立升×3的设备即使全年全天24小时不停运转,也只能处理茶叶6000吨至7000吨而已! …… 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嘉德的另一种命运

为什么同样的设备,在银广夏可制造暴利,在嘉德却贡献乏善可陈?

到目前为止,中国只有三家公司购买了德国伍德公司制造的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设备,除了天津广夏(500立升×3,1999年引进),还有西安嘉德(500立升×2,2000年引进)和广州的南方面粉厂(250立升,1995年引进自用)。2000年12月全国超临界流体萃取学会的年会正是在西安杨凌举行的,赞助商就是嘉德。
虽然有此设备,西安嘉德的日子并不好过。这对银广夏竟然也造成了压力:必须解释,为什么同样的设备,在银广夏可制造暴利,在嘉德却贡献乏善可陈? 2000年7月,张吉生首次对记者提到在西安还有一条同样从德国伍德公司进口的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生产线,但一直闲置。
2001年3月,李有强在接受专访中声称西安嘉德公司是由于没有掌握设备的诀窍导致举步为艰,银广夏正考虑是否收购。天津广夏现任总经理阎金岱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嘉德对萃取技术掌握太少,是其与银广夏命运迥异的主要原因。
这些说法经媒体报道后,对嘉德的影响很大。因为此时嘉德正在引资过程中。银广夏的表态使其陷入被动。
嘉德此时的确处于某种困境:嘉德于2000年5月引入设备,7月试车成功至今,未能打开市场。和银广夏一样,嘉德也是通过西·伊利斯公司的驻华机构捷高公司的业务经理陶鹏,从德国伍德公司进口了这套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设备。与天津广夏的设备相比,除了少一个釜(萃取所用的容器),结构几乎完全一样。
嘉德也和西·伊利斯公司签订了保护合同:“在3年内西·伊利斯公司不得在陕西省境内出售安装类似设备”。最关键的是嘉德和西·伊利斯签订了至少70%产品由西·伊利斯包销的合同,并有德意志银行做担保。
但是,这一包销条款至今没有兑现过。陶鹏几次允诺要带德国客户来嘉德,却始终没有成行。西·伊利斯方面已经承诺,嘉德公司可以依照合同规定,获得设备价款10%即40多万马克的违约赔偿金,条件是不再承担法律责任。
记者了解到,与天津广夏神秘封闭的作风相比,嘉德公司从一开始就与西北大学化工系陈开勋教授有着全面的技术合作,在各种产品的试车和市场调研上下了很大工夫。在包销协议难以兑现的情况下,公司精心生产了各种样品,亦做了许多推销努力,包括德国方面,但全部石沉大海。嘉德的结论是:问题不在于技术,而是市场很难打开。
为什么西·伊利斯公司一方面宁愿牺牲上百万元的违约金,也不愿意包销嘉德产品或介绍客户,一方面却为天津广夏介绍了诚信公司这样的大客户?这是嘉德始终想不明白的事情。
“我们没有什么'秘密武器',我也并不羡慕你的秘密武器,但我至少知道这套设备究竟能出多少东西。你在外面怎么说我不管,但若涉及嘉德的利益,我们不会永远沉默。”嘉德董事长李挺说。

德国客户之谜

为银广夏贡献了1999年和2000年主要利润的德国诚信公司,既非如银广夏所说为西·伊利斯公司的子公司,更非成立已160年的老牌公司。它成立于1990年,注册资本仅10万马克
银广夏的“秘密武器”,如果有的话,除去其“技术诀窍”外,恐怕就是大手笔的德国客户了。从西·伊利斯到诚信贸易,究竟是何方神圣? 为银广夏1999年、2000年利润做出巨大贡献的德国诚信公司的英文全称为:Fidelity Trading GmbH。这家公司,尽管按银广夏的说法有着巨额对华贸易,但在中国居然没有办事处,在互联网上也查不到丝毫信息。
银广夏在2001年3月股东大会上分发的材料称,“德国的Fidelity Trading GmbH是在德国本地注册的一家著名的贸易公司,系德国西·伊利斯的子公司,成立已160余年历史。该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生物制药、食品和医用原料的贸易公司,在欧洲是一家信誉和口碑均很好的公司。”
德国西·伊利斯公司的确是一家历史悠久的贸易公司,德国伍德公司制造的二氧化碳萃取设备正是通过西·伊利斯出售给银广夏的。但诚信公司是否是其子公司呢? 记者曾多次向德国西·伊力斯驻华机构捷高公司核实此事,但该公司接待人员的态度十分含混,一时说诚信是德国公司,一时说诚信和西·伊利斯有关系,一时说诚信是其子公司。最后竟然是一再要求记者去问银广夏!诚信和西·伊利斯的关系怎么能由银广夏来证实呢? 在7月16日的一次电话采访中,捷高的有关业务关键人物陶鹏明确地告诉记者:诚信只是一家在德国注册的公司,与西·伊利斯有着业务往来,但并非西·伊利斯的子公司。
问题其实并不复杂。据知,2001年5月,在《中国证券报》一次例行的编前会上,其总编辑提到,既然银广夏引起了那么多疑问,为什么不可以借助新华社驻德分社的力量去调查一下它的背景呢?此后,该报是否果真去德国调查不得而知,但确有新华社驻外记者在德国当地查询查号台,但该公司并未有电话号码登记。
记者了解到,中国工商银行总行通过其海外分行对诚信公司进行了调查,在德国汉堡商会查到如下记录:“Fidelity Trading GMBH公司于1990年在该会注册,注册资本51129.19欧元(约10万马克左右),负责人为Kiaus Landry,主要经营范围是机械产品和技术咨询。”
注册资金几万马克,对于贸易公司而言并不算离谱,但毕竟其与银广夏签下的是年度金额达20亿元人民币、总金额达60亿元的合同,对比过于悬殊。此次调查之后,中国工商银行总行没有恢复对银广夏的贷款。工商银行总行曾与银广夏于1999年12月29日签订流动资金贷款合同,借款金额为2亿元,期限定为自1999年12月29日起至2001年10月28日止。今年四五月间,工总行提前中止了贷款。
银广夏的对外发言人丁功民曾向记者许诺,今年4月,当芜湖的萃取生产线建成之时,德国诚信公司将来华签订今年的供货合同(每年20个亿、连续3年总共60个亿的总协议的一部分)。届时采访这家公司,任何疑虑都会迎刃而解。
直到今年6月18日,安徽芜湖1500立升×3的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生产线终于试车之时,期待已久的德国诚信公司代表仍没有出现。参加试车典礼的人们看到了几位高大的德国人,但那是伍德公司派来的工程师,与订货合同全无关系。典礼的第二天,李有强飞赴德国,原因不明。
是不是诚信公司人士不露面,真相就永远无法获知了呢?

④ 中国版图:内蒙古的位置,范围

内蒙古位于祖国北部边疆,东起东经126度29分,西北东经97度10分,是我国跨经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东西直线距离为400多公里。南起北纬37°24′,北至北纬53°23′,纵占纬度15°59′,直线距离1700公里。

全境以高原为主,多数地区在海拔1000米以上,通称内蒙古高原。主要山脉有大 兴安岭、贺兰山、乌拉山和大青山。东部草原辽阔,西部沙漠广布。

内蒙古北邻蒙古,俄罗斯。面积118万平方公里。战国时属赵、燕等国地,后为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匈奴、东胡地,唐为突厥地,宋属辽、西夏,清为内蒙古地区。

(4)中国生产麻黄素老股票扩展阅读:

元统一中国后,内蒙古西部属甘肃行省,东部属辽阳行省,中部属中书省,岭北行省。其管辖范围为今内蒙古北部,蒙古国,西伯利亚南部。

明朝初期北元退回漠北,后被朱棣所灭。后外蒙古被鞑靼,瓦剌和兀良哈占领,明撤回到河套地区以南。

清朝初年漠南蒙古大部归顺,后准噶尔部贵族噶尔丹起兵清朝经过多次用兵,终于在1776年平定了准噶尔少数贵族的叛乱,重新统一了蒙古族地区。

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包含了察哈尔省、兴安省以及宁夏省、热河省、黑龙江省和绥远省的部分地区,1949年首府迁到张家口,后于52年回到归绥市,并改称呼和浩特市。

1969年至1979年十年间地区划分经常变动。1979年7月1日才形成了今内蒙古自治区的政区划分。

⑤ 上海邦联投资有限公司的上市公司

新疆有一家大名鼎鼎的市场职业机构——新疆得隆,而上海邦联却在近期直接或间接参与了多家新疆的企业。其中包括:(600089)特变电工、(0972)新中基、(0159)国际实业等三家上市公司。参与最早的上市公司是(600089)特变电工。98年9月特变电工发布公告:公司原第二大股东新疆电线电缆厂出让其所持全部特变电工法人股。新疆电线电缆厂共出让1000万股特变电工法人股,其中500万股转让给特变电工第一大股东昌吉市特种变压器厂,500万股转让给上海邦联投资有限公司。股份转让后,昌吉市特种变压器厂持股比例增至28.95%,仍为第一大股东,上海邦联投资有限公司持股占6.12%,为第五大股东。由99年开始,特变电工的基本面出现了质变。公司的业绩出现了大幅飞跃,其中98年末、99年中期的增幅在100%以上。公司开始涉及有线电视网产业,目前特变电工已成为清华概念。如:投资1000万元参股清华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占5%),投资1000万元参股重庆市信息港宽带网络。同时在深圳高交会上,特变电工(600089)控股子公司新疆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与清华永新信息工程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拟利用“宽带多媒体数字数据广播技术”,开展新疆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宽带多媒体数字数据广播技术是清华大学计算机信息学院院长李衍达院士的一项实验成果,该技术可利用现有的有线电视网络资源完成宽带多媒体信息的到户传送。采用该技术不需对原来的有线电视网络进行改造,建设成本低。利用该项技术建设的服务平台将合理利用目前已广泛使用的有线电视广播系统和卫视传输系统,实施大数据量的传输,将有利于新疆等边远地区大力发展远程教育,更加方便快捷地提供证券资讯服务和实时行情,以及提供更丰富的综合信息服务。近期,特变电工还公布投资2000万元参与上海邦联的增资扩股工作。
新中基是一家2000年上市的新股。由于公司董事长刘一直接持有股东三木公司50%的股份,相当于间接持有股份公司6.9%股份,并且股份公司与股东三木公司之间存在大笔关联交易。另外,董事长刘一的亲属担任股份公司财务总监,尽管股票发行前已经免除,但公司财务报表和相关文件仍然由其签字,直到中国证监会调查后要求其整改,股份公司才任命了新的总会计师。证监会指出在要求股份公司立即改正的同时,特对董事长刘一予以通报批评。而在公司股票上市不久即公布:公司第二大股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投资中心于2000年9月27日与上海邦联投资有限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拟将其持有新中基1582万国有股转让给上海邦联投资有限公司(占新中基股本总额的12.7%),每股转让金额3.12元人民币,转让价款总计4936万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有资产管理局初审同意,报请国家财政部审核批准。
国际实业同样是一家新疆的上市公司。可以发现:特变电工是其的第二大股东。国际实业处于由专业外贸公司向多元化、实体化转型的重要时期。由于进出口业务毛利不高,因此公司调整经营策略,虽然主营业务收入呈现下降趋势,但是主营业务收入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公司主营麻黄素制品、番茄制品的生产、销售及外贸产品进出口。麻黄素制品是国家专项管制药品,也是联合国规定管制的制毒化学品种:番茄制品是国际市场上的大宗消费品,被称为新疆的红色产业。公司属外向型企业,且具有西部及少数民族概念。公司的发展目标是实施大经贸战略,走集团化、国际化、实业化的道路。到21世纪初,公司将跨入全国外贸五十强行列。
浙江广厦也是一家在2000年市场中表现突出的上市公司。在其股东排名中我们又发现了——上海邦联。99年4月公司公告:公司股东浙江省东阳市信联实业总公司、浙江省东阳市吴宁信用合作总社分别持有浙江广厦法人股1890万股和283.5万股(占浙江广厦总股本的7.5%和1.125%)。上海邦联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邦联)与以上两家公司分别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书,上海邦联以协议方式有偿受让该二家公司所持有浙江广厦法人股的全部股份,每股受让价格为1.27元人民币,受让资金总额为2760万元。本次股本转让完成后上海邦联将持有浙江广厦法人股2173.5万股(占浙江广厦总股本的8.625%的股份),成为浙江广厦的第二大股东。其后公司股价累积升幅超过300%。
通过以上5家公司的变化,可以初步得到一些分析结论。公司的股权运作类似于目前市场中广泛存在着的——新疆得隆、中科创业模式,主要采用收购公司法人股以达到控股的目的。其中:特变电工、新中基、国际实业等几家公司均地处新疆。特变电工、诚志股份均与清华有紧密的关联;特变电工、新中基、浙江广厦均是通过收购法人股进入的,目前,特变电工、浙江广厦的累积升幅均以较高,投资者可以关注:(0972)新中基、(0159)国际实业等两家新疆股的市场表现。
这家引起我们重点关注的上海邦联投资有限公司(UNI)1998年投资设立。总部设在上海,截止到目前投资运作的创业基金规模已经超过二亿人民币。公司是面向高科技企业的专业创业风险投资公司,目前已投资和协助融资的高科技企业已经超过十家,并与相关政府部门和科技企业界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⑥ 中国医药集团是国企么

中国医药集团是央企。

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即中国医药集团,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中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综合实力最强的医药健康产业集团。以预防治疗和诊断护理等健康相关产品的分销、零售、研发及生产为主业。

医药集团拥有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医药流通配送网络和与国际水平接轨的30个配送中心,是国内最大的生物医药研发、生产企业,承担了80%以上的国家免疫规划用疫苗的生产任务。

(6)中国生产麻黄素老股票扩展阅读:

中国医药集团建立了生物制药、麻醉精神药品、抗感染药、抗肿瘤药、心脑血管用药、呼吸系统用药等生产基地和药材基地,以及通过美国FDA、欧盟认证, WHO预认证的符合国际标准的生产线。

其中,生物医药研发生产企业,可生产中国法定的所有免疫规划疫苗品种,承担了80%以上的国家免疫规划用疫苗的生产任务,也是全球排名第六的疫苗供应商。

中国医药集团打造了一条包含中药种植、科研、生产、销售的完整中药健康产业链,生产900多个成药品规,15个中华老字号品牌以及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使传统中医药得以发扬光大。

中国医药集团培育了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等26个展会品牌,覆盖整个人类健康产业链及各细分领域,成为中国医药医疗健康领域合作交流平台,带动了整个医药行业的发展。

中国医药集团成功探索“大健康概念店”的新型模式,组建了包括“国大”、“金象”、“大德生”、“天益堂”等品牌在内的4500余家零售连锁药店。

建立了医疗服务网络,形成河南、湖北、辽宁等多个区域医疗集群,拥有包括3家三级医院、6家二级医院在内的23家医疗机构,总床位数近10000张,让更多人享受到便捷的医疗健康服务。

中国医药集团已与国际著名医药企业建立26家合资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60余个国家开展了贸易往来,与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关系,合作渠道进一步拓展。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乙型脑炎活疫苗,成为我国首个通过世界卫生组织预认证的疫苗产品,并被纳入联合国机构采购,整个世界因此受益。在越南、马来西亚建立海外实业基地,在缅甸、柬埔寨援建医院和流动诊所,为提升当地人民健康福祉和促进就业等社会责任做出积极贡献。

⑦ 制毒的都是什么知识水平

只要努力,学历不是问题。
为了实现发财梦,小学毕业的胡某,一直潜心研究制毒技术,在与懂得“秘方”的网友学习交流,向懂得化学知识的朋友多次请教后,终于“学有所成”,制造出了毒品冰毒。正在其准备大干一番时,其被民警抓获。民警在其刚买不久的新房内查获了满满一屋子的制毒工具和原料,烧杯、漏斗、滤纸等相关化学器皿、化学试剂是一应俱全。“我这次其实是打算大干一票,就准备结婚了,女朋友人很好,我都不敢告诉她我在制毒,现在,她肯定也被吓坏了。” 被抓后,胡某后悔地说。

“网上创业”屡次被骗,依旧百折不挠

“我在网上被骗过好多次,差不多被骗了快十万块呢。中国的骗子太多了!”胡某感叹一声。来自农村的胡某,一直立志要“挣大钱”,给父母享福。一次偶然的机会,胡某从一个回乡的“劳改犯”那里知道了毒品很赚钱。之后,为了学习制毒,胡某在网络上四处联系,购买“秘方”,拜师学艺,屡屡被骗,但始终不死心。“我这次是拜了个以前从国外回来的老师傅,听说是刚出来不久的业内大佬。”胡某这样说着“拜师”的情况。

为了检验毒品的质量,胡某还将成品送给吸毒的“好基友”尝试,“开始时,朋友说‘颜色不对,还呛喉咙,不好吃’”。胡某介绍道。在取得“重大突破”后,胡某多次与外地“毒友联系”,要向他们供货,准备“赚大钱”。

打着学习的幌子,差点拉朋友下水

为了进一步学习化学反应流程,提高纯度,胡某借着学习化学知识的名义,多次向女友的闺蜜“琪琪”请教与制毒有关的化学知识。在“琪琪”表示怀疑时,胡某坚定地说:“制毒可是要杀脑袋的,我可不敢”。随着胡某询问次数的增多,“琪琪”越加感到害怕,将胡某拉黑,不敢再与其接触。
在公安机关找“琪琪”询问有关案情时,“琪琪”仍然心有余悸,主动提交了亲笔陈述,后悔的说:“在这件事情中,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放松了警惕,轻信他人而被不法分子利用,让坏人从我这里得到了帮助,今后,我必定牢记这个教训,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自己的法律意识,提高警觉性,将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回报社会”。

在这里,检察官郑重提醒:同学们,特别是学习医药、化学知识的同学,一定要有职业敏感,对他人寻求可能用于违法犯罪的知识技能要有警惕性,发现涉嫌犯罪的情况,要及时将向公安机关举报。

迷途知返,被告席上流下悔恨泪水

“我们省吃俭用,买这个房子,就是为了给他结婚娶媳妇的,哪晓得他居然在房子里干这个,这可怎么好啊!”开庭时,胡某的父亲靠着墙壁失声痛哭。看着年迈老父老母,胡某趴在被告席上泣不成声:“我错了,以后再也不干了,希望检察官、法官能够给我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让我早日出来,重新做人,孝顺父母。”

检察官提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之规定,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制造海洛因、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五十克以上的,有可能判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⑧ 黄麻素是植物还是人工化学合成制剂

1923年,当K.K.陈和C.F.施密特在北京协和医院进行一系列中草药研究时,发现中药“麻黄”具有明显的心血管作用,而且确认其有效成分是麻黄素。后来他们才知道,早在1887年,这一物质就被日本科学家yamanashi分离并合成.

⑨ 麻黄碱从哪种原植物提炼

麻黄碱从麻黄草中可以提取。麻黄草为麻黄科多年生草本状小灌木,主要品种有草麻黄,木贼麻黄和中麻黄等。麻黄草具有镇咳、平喘、祛痰、发汗等作用,可供药用,是工业上提取麻黄素的主要原料。具有饲用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被人们称之为黄金植物 。

麻黄草分布于亚洲、美洲、欧洲东南部及非洲北部等干旱、荒漠地区。我国分布较广,除长江下游及珠江流域各省区外,其他各地皆有分布,以西北各省区及云南、四川等地种类较多。

麻黄草是荒漠草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单株分枝能力极强,移栽3~4年后,分枝可达,120~150个,平均高度20~40cm,个别可达80cm,根深达200cm。对提高植被盖度,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稳定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作用。

(9)中国生产麻黄素老股票扩展阅读:

麻黄草是药材,也是制造冰毒的原料。中国对麻黄草实行严格控制,禁止自由买卖。

2013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农业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麻黄草管理严厉打击非法买卖麻黄草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通知》(公通字〔2013〕16号),要求进一步加强麻黄草管理,严厉打击非法买卖麻黄草等违法犯罪行为。

2013年10月1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以食药监办药化监〔2013〕84号发布通知,精神为 :

1、除有麻黄草收购资质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外,任何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不得收购、经营麻黄草。

2、有麻黄草收购资质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麻黄草购、销、存管理,保证来源清楚,流向可核查、可追溯。

3、使用麻黄草作为原料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中成药生产企业、麻黄碱类药品原料生产企业,必须从有麻黄草收购资质的单位购买麻黄草。

4、中药材专业市场不得经营麻黄草类药材。

因此,私自售卖麻黄草会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