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是否可以从国债指数(国债市场)的走势判断出股票市场的资金供应情况为什么谢谢!
除了资金的供应外,国债主要反映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动,在这一方面的变化他与股票是同步的.
其实你分析国债指数对股市的影响还不如直接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对股市的影响
⑵ 指数型、债卷型、股票型三种基金的差别在哪里
指数型基金是从沪深两市(或者单一沪市或者深市)股票中选出一些具有行业代表性的股票组成一大型个股票池,这种基金走势基本跟随大盘波动,债券型的就是债券比较比较高的股票,而股票型基金可想而知就是股票占权重比较大的了,就风险而言,股票型是最高的,然后是指数型,债券型风险相对较低。
⑶ 中国国债期货和股票指数有什么关系,中国国债和人民币汇率有关系吗
国债期货与股市的关系:理论分析与国际经验均表明,上市国债期货不会改变股市与债市的清晰界限,不会引起股市资金向债券市场的严重分流,不会对股市走势和波动情况产生明显影响,不会影响到股市的正常运行。
从长期来看,国债期货上市是金融市场整体机制完善和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对股市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不会改变两个市场的内在差别国债和股票是金融市场两大基础品种,这两个市场有关联但相对独立,在风险属性、运行方式和投资者群体等方面存在固有差异。
第一,国债市场波动性较小,风险较低,而股票市场波动性较大,风险较高。比较上证指数与银行间债券市场5年期国债在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的数据,可以发现,上证指数日均波动率为1.35,5年期国债日均波动率为0.11,股票市场日均波动为国债的12.3倍。可见,股票市场日波动率远超债券市场日波动率,风险较高。
第二,国债市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而股票市场散户比例相对较高。价格波动较小的国债市场,主要吸引低风险偏好投资者,参与主体为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以进行资产配置为主要目的。以交易所债券市场为例,个人投资者持债市值占比为3%,机构投资者持债占比为97%;个人投资者现券交易占比为11%,机构投资者现券交易占比为89%。价格波动较大的股票市场,主要吸引高风险偏好投资者,投资者类型更多样,散户比例较高。以沪市为例,个人投资者持股市值占比23%,机构投资者持股占比为77%;个人投资者股票交易占比85%,机构投资者股票交易占比为15%。
第三,国债市场受宏观经济因素影响,直接反映对利率走势的预期,而股票市场除了受观因素影响外,也受到个股因素的显着影响。两个市场的价格决定基础、走势趋动因素、运行规律乃至操作技巧都有着明显差异,有各自不同的圈子和特色。
国债期货直接服务于国债现货市场。国债期货的上市,属于债券市场体系完善的重要内容,不会改变债市与股市之间内在的显着差别,国债期货与股市的关系不会对股市产生直接冲击。
中国国债和人民币汇率的 关系。
在人民币重新估值后,中国人民银行就会要面对不同的美元需求。这可以通过卖出美元,买入人民币来达到。而这些人民币则可以用来购买那些被交易员们抛售的国债。
如此,如果在人民币重新估值后,央行可以准确地满足美元需求,那么人民币国债被大量抛售这一现象也不会持久。那些售出的债券很快又会被央行给买回了。如此一来,利率在有了一个飞跃之后就又会跌落至原来的水平。结论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在人民币升值后,中国人民银行仅仅是满足一部分的美元需求,那么就会产生一个对美元的净需求,随之也就会有个债券的净卖(netsale)现象相应产生。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人民币被重新估值后,利率可能会稍有上涨,而同时,人民币可能也会放弃一些利润。
⑷ 国债指数是什么它的长期趋势将下跌意味着什么
考试CFA中,纯当自我复习一下
债券指数和上证指数一样是市值加权平均的指数。债券有银行间和交易所2个地方申购,和股票不太一样。债券指数反映的是交易所。
不知道你知不知道债券和利率的关系是非常大,也就是是说国家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对债券的影响要远远大过股票的影响。
债券是一种稳健的投资渠道,和股市有一些关系,但是关系相当有限。
我给你分析一下利率对债券的影响。
利率上升--》利差下降(利差是债券专业术语,到期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债券指数下降
利率上升说明国家要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这个估计我不说你也知道。
我特意回避收益率和价格的问题,在债券中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这里不做讨论。
总而言之,债券作为一种资产配置,多数在保险公司和基金规避风险中使用。
我个人不建议个人深入,毕竟,收益率太低了。。。流动性太低了。。。
为啥不发债券板块让我混点分呢。。。
⑸ 中国的指数基金前景如何为什么很多人说中国的股票市场很差那中国股票市场差是不是指数基金就不行呢
1、中国是政策市,政策好,股市行情好,股市上涨,为什么会不能获利,我不这样认为。
2、美国的股市有200年的历史,对比中国要完善很多,个人认为中国的股市同样值得投资。
3、想要稳定投资,当然是定投好,较好的分散风险,因为股市短期无法预测,如大笔资金一次性投资,建议在熊市中方可进行,短期看不到收益甚至亏损,需耐心长期持有。但同样建议资金尽可能分散投资,可以五成资金投入。中长期可见收益。适当可配置些债券基金。
4、个人认为中国股市投资指数基金可以。
中国人得看好中国未来经济,现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超越了日本。
以上纯属个人认为,纯手打,未抄袭。
具体还需楼主自行判断,因为股票型投资风险最高,收益与亏损是同等的。只要你看好中国的未来。
⑹ 跟踪中债新综合指数的基金有哪些,有前景吗
中债新综合指数产品特点如下:
本金安全与投资时间成正比;持有时间越长,本金越安全。
指数年化收益3%-5%,高于一年定存。
中债-新综合指数作为纯债指数,是当前基金市场上的稀缺指数。其历史表现出收益稳、波动小的特征,是低风险类指数。Wind数据显示, 2002年至2012年6月底,中债-新综合指数累计收益42%,1年期定存累计为31%。
⑺ 股票,期货,基金,债券各自的优势和劣势都有哪些,要详细点的,谢谢!
股票是企业直接融资的手段。
基金是大众将投资交给一个管理者,这个管理者用大众的投资去选择增值较多的股票来盈利,所获得的利润大部分返回投资者。
债券是收益比存款高,比投资股票低,风险比股票小,比存款大.
期货:随着股指期货推出日期的临近大盘权重股大盘指标股迎来了历史上的黄金发展机遇.众多资金的抢购使其价格非理性的上涨.目前市场的狂热归根结底都是股指期货惹的祸!客观事实证明目前只要是大盘指标股或着是大盘权重股,只要是可以影响股指的股票统统被各路资金大肆收集.丝毫没有理性的考虑发展前景及盈利能力.这种狂热的短期行为的结果是好是坏我们不得而知.我只知道真的要投资大盘股就买那些有发展的业绩好的!如此才能将投资的风险降低!只有那些业绩稳定增长的大盘股才是蓝筹时代的主线!
股指期货是一把双轫剑!它的推出促进了大蓝筹概念被大家接受。短期在大盘权重股的带动下股指不断创出新高。但畸形的股指拔高毕竟存在问题。我不禁问自己几个问题:1 大部分机构手中的指标股筹码是否充足? 2 股指期货推出后机构是否会把获利丰厚的筹码高位抛出低位买回?股指是否会受到其影响? 3 现在的点位风险究竟有多大?4 业绩一般且股价高估的大盘指标股随着股指期货市场的逐步成熟是否有价值回归的需要?我个人认为股指期货是机构博弈的战场。散户的介入凶多吉少。算了多说无意义:还是由市场去评判吧!
⑻ 沪深300指数 和新华富时中国国债指数 指的是什么啊 它是一只股票吗
【金瑞】【东升】
(1)沪深300指数是沪深证券交易所于2005年4月8日联合发布的反映A股市场整体走势的指数。沪深300指数编制目标是反映中国证券市场股票价格变动的概貌和运行状况,并能够作为投资业绩的评价标准,为指数化投资和指数衍生产品创新提供基础条件。
沪深300指数股是从深市挑选了108只,从沪市挑选192只有代表性的股票作为沪深300指标股,其中大部分为大盘蓝筹股.沪深300指标股的走势决定大盘的走势。
(2)“新华富时中国国债指数”是由一系列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移动等香港上市的H股或红筹股构成的指数,具备中国经济强劲增长的动力和人民币升值预期概念。
⑼ 上证指数代表股票市场价格,什么指数能代表中国债券市场价格
中债综合指数。
为了更加全面地反映中国债券市场价格变动趋势,进一步丰富成员债券投资业绩考评的基准,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昨起试发布中债综合指数。
与其他已发布的中债指数相比,中债综合指数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首先,样本债券涵盖的范围更加全面。从债券类别看,除了美元债、资产支持债和部分在交易所发行上市的债券以外,其他所有债券,包括固定债和浮动债,含权债和不含权债均纳入样本债券范围。从债券待偿期来看,待偿期在一年以内的债券也进入指数样本券集,中债综合指数中一年以下待偿期分段子指数可视为短债总指数。其次,各项指标值的时间序列更加完整。特别是全价和净价指数序列及其涨跌幅和平均市值法到期收益率等一系列指标均从2002年1月4日开始,长周期时间序列有利于更加深入地研究和分析市场。最后,由于样本债券涵盖的范围广,中债综合指数可以作为一个最具一般性的业绩比较基准。
⑽ 债券型基金会随股市指数的上涨而下跌吗
不建议您这样操作!
从短线看,本周反弹仍将延续,但市场震荡会加大。对于整体反弹的时间和高度,我们仍然偏于谨慎,不仅仅是因为最新披露的宏观数据显示经济面临严峻挑战,而且即使有政府支持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计划的落实还需有一定的时间周期,目前来看,短线炒作明显,投资者应保持适度的谨慎。
而债券基金到年底仍然是牛市,是可以投资的。上周统计局和央行公布了一系列重大的宏观经济数据,包括CPI、PPI、进出口贸易额、存贷款额、货币供应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工业增加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和国房景气指数等等,统计数据显示,宏观经济增长下滑趋势明显,特别是企业盈利增长指标——工业增加值增速下滑创下了14年来最大跌幅。宏观经济的不景气为债券市场的上行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受数据影响,债券市场整体继续大幅上涨,纯债基金在基础市场影响下延续了前周的涨势。然而上周债券基金市场最突出的特点却是偏债基金涨幅在股票市场上涨推动下全面超越纯债基金,像股票仓位较高的长盛中信全债( 概要 点评 )和银河银联收益( 概要 点评 )均取得了不俗的单周净值增长率。在股票市场因为政府不断出台利好政策刺激,逐渐摆脱外围跌势影响的情况下,预计偏债型基金收益率增长超越纯债基金的态势有望延续。建议关注交银增利和银河银联收益( 概要 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