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走势 » 摩根大通下调中国股票
扩展阅读
股票大宗交易100 2025-07-08 21:59:43
挪威股票交易所 2025-07-08 21:21:19
新疆汇和银行股票代码 2025-07-08 20:21:18

摩根大通下调中国股票

发布时间: 2021-06-04 13:46:37

㈠ 摩根大通套现590亿,说明了什么

在2014年11月20日的时候,金融市场发生了一件大事,知名投行摩根大通近日上演了这幕疯狂出货,摩根大通一天抛70余港股套现590亿,首次看涨A股。其实自沪港通开通以来,港股成交量并没有如预期一般好,很多大型机构并不看好港股后续走势,摩根大通在11月20日不断减持多家上市公司股票。


从中国平安股份的长期折价来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历史上存在着员工库存减少的问题。按照理想的共价原则,公平应该等于价格。然而,由于员工持股的三股持股平台是A股,所以只能在上海进行降价。沪港通自然会支持这样的折扣。这是一个标准的跨市场套利交易,但美国套利者从几毫秒到微秒不等。

㈡ 摩根大通下调中国股市评级至“低配”

做空股市啊就是

㈢ 高盛和摩根大通在这次金融风暴中表现如何损失大吗

摩根大通是全球盈利最佳的银行之一,拥有超过7000亿美元的资产,管理的资金超过6300亿美元。公司在全球拥有772名销售人员,覆盖近 5000家机构投资者客户;股票研究覆盖5238家上市公司,其中包括3175家亚洲公司。自1998年以来,由摩根大通担任主承销的股票在上市后股价走势表现突出,一周后股价平均上涨17%,一个月内平均上涨27%,三个月内平均上涨37%。公司在全球拥有9万多名员工,在各主要金融中心提供服务。摩根大通亚太总部位于香港,在亚太地区15个国家的23座城市,拥有8500名员工。摩根大通名列1993年以来亚洲股票和股票相关发行的第一名,自 1993年以来,公司为亚洲公司主承销了88次股票交易,共募得超过150亿美元的资金。
摩根大通 (NYSE:JPM,TYO: 8634) 是一间1968年在Delaware法律之下成立的金融控股公司,总部设于美国纽约市,是一间跨国金融服务机构,及美国最大的银行之一,业务遍及50个国家。

摩根大通是2000年由美国大通银行及JP摩根合并而成,业务包括投资银行,个人及商业金融服务,金融交易处理,投资管理,个人银行等。旗下有超过9000万名客户,包括多间大型批发客户。

所以它的影响不是很大,但确实也影响到了它

高盛是集投资银行、证券交易和投资管理等业务为一体的国际著名的投资银行。它为全球成千上万个重要客户,包括企业、金融机构、国家政府及富有的个人,提供全方位的高质量金融服务。

高盛1869年创立于纽约,是全球历史最悠久、经验最丰富、实力最雄厚的投资银行之一。 在以合伙人制度经营了一百三十年之后,高盛于1999年5月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高盛公司总部设在纽约,在全球二十多个国家设有分部,并以香港、伦敦、法兰克福及东京等地作为地区总部。
高盛公司长期以来视中国为重要市场,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就把中国作为全球业务发展的重点地区。

高盛在1984年在香港设亚太地区总部,又于1994年分别在北京和上海开设代表处,正式进驻中国内地市场。此后,高盛在中国逐步建立起强大的国际投资银行业务分支机构,向中国政府和国内占据行业领导地位的大型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高盛也是第一家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B股交易许可的外资投资银行,及首批获得QFII资格的外资机构之一。

高盛在中国的股票和债务资本市场中已经建立起非常强大的业务网络,并在中国进入国际资本市场以及参与国际资本市场交易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过去的十年中,高盛一直在帮助中资公司海外股票发售中占据领导地位,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交易包括:中国移动通信于1997年进行的首次公开招股发售,筹资40亿美元,成为亚洲地区(除日本外)规模最大的民营化项目之一;中国移动通信于2000年10月进行了后续股票发售交易(筹资69亿美元)及可转换债券发售交易(筹资6.9亿美元);中国石油于2000年3月进行的首次公开招股发售,筹资29亿美元;中国银行(香港)于2002年7月进行的首次公开招股发售,筹资26.7亿美元;平安保险于2004年进行的首次公开招股发售,筹资18.4亿美元;以及中兴通讯4亿美元的香港首次公开招股发售,这是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A股公司。2005年,高盛还成功完成了交通银行22亿美元的海外上市项目以及中国石油后续股票发售,筹资27亿美元。

在债务融资方面,高盛在中国牵头经办了近40项大型的债务发售交易。高盛公司多次在中国政府的大型全球债务发售交易中担任顾问及主承销商,分别于1998年、2001年和2003年完成了10 亿美元以上的大型交易。高盛是唯一一家作为主承销商全程参与中国政府每次主权美元债务海外发售项目的国际投行。

与在世界其他地区一样,高盛在中国市场同样担当着首选金融顾问的角色,通过其全球网络向客户提供策略顾问服务和广泛的业务支持。近年来,高盛作为金融顾问多次参与在中国的重大并购案,如日产向东风汽车投资10亿美元案;戴姆勒-克莱斯勒向北汽投资11亿美元案;TCL与汤姆逊成立中国合资企业;汇丰银行收购交通银行20%股权案以及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部等等。

2004年12月,高盛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成立合资公司—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合资公司的成立是高盛在中国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高盛拥有合资公司33%股权,北京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拥有67%股权。合资公司的成立令高盛从此可以在中国开展本土A股上市业务,人民币企业债券,可转换债券和提供国内金融顾问以及其他相关服务。

这次金融风暴对高盛的影响挺大的,原本就出现问题的它再受这次金融冲击,影响相当的大,建议妥当行事,不要被其外表所骗

㈣ 摩根大通突然减持大量股票套现几百亿是怎么回事怎么理解这个举动

据说是在中国央行降息前作出的,可见摩根没有拿到内幕;如果不降息,抛售是对的;降息了,他已经跑了

㈤ 摩根大通减持中国电信股票,对中国电信有何影响

我只说三点:

  1. 摩根大通可借此举表达减少对中国电信决策的参与度的一种意愿;

  2. 摩根大通或者不看好中国电信的利润前景,或者来自政策压力,或者有更好的选择。

  3. 摩根大通和中国电信可以说是无耻之徒与无耻之徒的强强联手,任何联系都是在绑架中美两国普通公众的利益,无论是电信公司的窃听活动还是银行的金融创新与危机,大公司永远只赚不赔,老百姓的利益受人摆布。

㈥ "H股比A股投资价值差由90%减少到30%"什么意思

楼上的人把提问的先生都说蒙了吧
我来个简单的
比如我是卖小牛的公司 我同时在香港(H)和大陆(A)两地成功上市 我把我的公司分成100股 在香港上市10股 在大陆上市90股 (在公司破产清算的时候 购买香港上市的股票价值=购买大陆股票的价值 也就是1股港股的价值等于1股大陆股的价值)
以前香港的股票1股交易价格为190元 大陆交易价格为100元 投资价值差为190-100除以100等于90%
而现在香港的股票1股交易价格为130元 大陆为100元 现在的投资价值差为130-100除以100等于30%
这就是你想问的 也就是说明大陆股票市场正逐渐与世界股票市接轨
楼主顶我哦 谢谢了

㈦ 摩根大通为什么持有那么多中国股票

那是以前吧,现在股票少多了。摩根前段时间疯狂抛售中国一百多只股票赚的盆满钵满的。

前期买肯定是看好牛市上涨,后期买很大一部分是为了砸盘。做空也是要有筹码才能做的起来。

㈧ 摩根大通增持康龙化成对这支股票后市是好还是坏

摩根大通增持康龙化成对这支股票后市是利好。

㈨ 请问大家上证指数降到多少点时,中国会取消股票市场

现在自救吧政府正在从股市里通过大小非捞钱走.而且政府也表态了不会救市,市场问题市场解决.
大小非问题不解决到1500只是时间问题同样也不会是最底点.
从8月12日开始的这个震荡箱体持续了18个交易日了,虽然中间经过过一次靠谣言带来的大涨不过,谣言就是谣言,随着谣言的破灭大盘继续震荡走低,中间的红盘游资的抄底力度越来越弱,而大盘继续被均线压制下去震荡走低无法突破,最终还是选择了跳空破位,把这个震荡箱体打破了创了新低,如果大盘无法放1100亿以上的巨量突破并回补这个跳空缺口,那大盘的下降通道将打开,这个缺口就将成为新的顶部压力区域,后市还会继续探底创新底的.而之前大盘在720日线曾经两次形成支撑作用不过8月8日还是大跌破位把下降通道打开,而大盘运行到960日线附近时曾经失守过,后来因为游资借谣言托高过大盘大涨178点.但是谣言就是谣言没有出来,960日线再次破位失守后下行,现在下方1440日线、1800日线和2160日线已经缠合在一起了,形成了自3300以来的最强的支撑区域(短期的最后的支撑区域2034~2150点),而这几个交易日走势很弱已经把2150和2100两个支撑点位击穿,而离2034这个最后的支撑一步之遥,但是如果连这个区域都失守无法站稳,那大盘下方的下个支撑区域将下降到1400~1500点附近了。短线继续有所谓的利好在市面上谣传,机构放出来配合出货的概率很大,不要对政府出政策抱太大希望.投资是理性的活动不要有太多的感性因素在里面. 而近期市面上公布的8月机构净减仓近200多亿。而根据最近政监会相关会议精神透露出市场期盼的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这两个救市政策还在探讨阶段,要进入筹划正轨乐观估计2009年初的事.而政监会主席再次表示市场的问题应该由市场解决不要出了什么事就盼政策救市,那不符合政府要求股市变得市场化的要求,而大小非是很巨大的问题,要经过国务院的省核,而不是政监会说禁止就禁止得了的,政监会没有这个权限. 请跟随政府的政策来投资,而不要对政府善意的风险警告视而不见.
现在市面上的利好谣言很多,主要是以下方面,
1、证监会“二次发售”解决大小非 (证监会相关人士已经表态,二次发售只是打散大小非使解禁的集中度降低,不限制大小非解禁,同时表示,限制大小非是违背股改精神和市场的行为国家不会限制的,该消息属于重大利空,如果有投资者能够看懂?)
2、融资融券的可能在奥运后出台(没得到证实)
3、摩根大通龚方雄放言政府将出台千亿级的经济刺激方案(周二该黑嘴表态所谓的千亿级经济刺激方案只是自己认为国家应该出的,不是国家有出的计划和想法,该传言也遭到了李嘉诚的否认,劝投资者理智点面对现在的行情,他认为到09年为止股市不会太理想,投资者要谨慎介入)
4、据非常接近证监会高层人士可靠消息,将于8/2*宣布印花税即日起调整为双向征收0.05% (没得到证实)
5、暂停三个月的新股上市审批 (没得到证实)
6、国家平准基金将入市救市(相关发言人表示,平准基金现在还没组建,而且组建的资金来源暂时无法确定,所以较长时间内不可能入市,中等利空)
7、政监会组织基金经理开会,会议上的重点议题就是救市(但是有与会经理表示,会上更本没有谈到救市,主要是关于基金发行的部分议题)
在红七月行情进行过程中有过无数的众多利好传言带来了游资推动的那波小反弹,但是结果呢?都9月了传言的利好都没出来.所以稳健的投资者建议等待官方公布利好后才介入稳健获利,而不要被游资和减仓的机构忽悠了,每次真正有利好政策出来的时候,政府都是悄悄的进村,而没有出现过提前一个多月干叫唤的情况,是机构制造谣言方便出货还是真的有利好,多思考下吧,再考虑自己是不是要介入。

㈩ 最近摩根大通上调了阿里目标股价,但为什么阿里股价没见上涨

目标价是预期达到的价格,又不是说预期的就会成功,再说还有时间长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