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走势 » 猎户星空科技有限公司股票
扩展阅读
金世旗国际控股股票代码 2025-07-10 03:16:51
派生科技的股票成交量 2025-07-10 02:43:34
五粮YGC1的股票代码 2025-07-10 02:39:57

猎户星空科技有限公司股票

发布时间: 2021-06-19 15:29:58

A. 智能音响什么品牌好

现在智能音响出了很多品牌,质量也是良莠不齐。首先你要明确你想要的是什么,你的心里价位是多少?音响这个东西主观性很强,不要人云亦云。

理论上越贵的当然是越好喽,但是如果你不是土豪,建议还是先清楚一下自己的需求。有的人是木耳,听几千块的音响跟几百块块的没差别。

几百块的小音箱听听就够了,比如华美,如果你对音质很挑剔,而预算又不是很多,那建议你选Domigo,音质真的还可以,千元级别能听到这样的音质。

还是性价比蛮高的,如果你预算OK,那就Bose、B&O,都是非常不错的体验,价格在8K以上。

B. 迅速攻占两座AI高地,这家公司诠释了什么是体验为王

业内皆知,作为人工智能领域发展最成熟,历史最悠远的分支之一,人脸识别有包括LFW和MegaFace在内的诸多国际级别赛事,而微软在去年提出的MS-Celeb-1M基准测试则被誉为人脸识别年度“世界杯”。就在最近,最新一届“世界杯”落下帷幕,更像是对“中美两国AI发展并驾齐驱”的某种印证,一家名为猎户星空的中国人工智能公司,在其中一个重要竞赛项目中夺得头魁。

考虑到赛事的权威性,在不少行外人眼中——在人工智能疾风骤雨般渗透进大众生活之前,上述结果委实有些意外。值得一提的是,借助计算机视觉领域顶级会议ICCV 2017的平台,本届竞赛既包括大规模人脸识别竞赛(Hard Set及Random Set),还颇具新意地推出了更具挑战的小样本学习(Low-Shot Learning)竞赛,可谓近年来业内公认的含金量最高的同类赛事,这也自然招致全球各地人脸识别团队超强的“夺金”欲望,好在结果令人欣喜,至今不满一岁的猎户星空,获得了这项赛事识别子命题有限制类(只使用竞赛提供数据)第一名。

事实上,最近一周,这家初创企业出了不止一次风头。7月26日,传闻已久的小米AI音箱正式发布,后者采用360度远场语音控制,在提供在线内容的表层应用背后,这款音箱无疑承担了小米“智能家庭中枢”角色,是小米试图将整个生态链产品“连起来”的关键布局。而作为猎豹移动旗下人工智能子公司,猎户星空是小米AI音箱重要合作伙伴,为其提供了一套可以用“这个星球最温柔声音”回复用户的语音交互系统。

将时间轴拨回一个月前,作为猎户星空AI生态链上的第一款产品,他们联合喜马拉雅同样发布了AI音箱“小雅”,其背后技术核心,同样是猎户星空全链路自研的远场语音交互系统——尽管踏上AI音箱“风口”的企业有先后之分,但当他们在寻觅语音交互这块最重要的长板时,猎户星空都是他们最值得仰仗的嫁接对象。

而倘若将人脸识别“世界杯”的夺魁与语音系统放在一起考量,不难发现这家创业公司的迅猛之势。要知道,至少在现阶段,人工智能大概可分为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语言理解和机器人等应用技术,其中语音识别和图像识别是目前相对成熟的领域,普遍准确率都超过90%——这也意味着再想要持续精进的难度,猎户星空能在短时间内一举拿下了人工智能两座已经很高的高地,在创业公司中确实比较罕见。

不久前,《纽约时报》在采访大量美国政府官员和硅谷精英后就得出结论:中国的人工智能将与美国齐头并进,中国已经诞生孕育人工智能温润的社会土壤。如果将这家中国初创企业的“世界杯”夺魁,搁置在中美AI竞赛的宏大背景,仔细分析这家公司,就显得意义非凡。

技术过硬

先从微软的这次比赛谈起。

如前所述,猎户星空获得了这项赛事识别子命题有限制类(只使用竞赛提供数据)第一名。顾名思义,与更偏向于比拼数据的无限制类(无限制使用外部数据,数据越多训练模型当然越好)相比,有限制类别只能在限定的数据集内调用,是比较纯粹的算法比拼,因为在限定数据情况下想达到最高精度非常困难,难度也更大——当然,正是由于这种限制性,有限制类的算法比拼也相对公平。

公平也意味着高门槛。竞赛数据噪声大,无法直接拿来训练,而整个训练数据集也很大,适合人脸模型大规模训练的模型对资源的要求又高,很难做到又快又好。于是经过探讨,猎户星空团队设计了一种鲁棒的去噪算法,可针对各类不同程度的噪声数据进行有效去噪,同时选择采用适合大规模训练的triplet模型,通过一种颇为巧妙的设计在有限资源下加速了triplet网络的训练,大大提升了性能,最终获得0.75/0.606(random set/hard set)的高分——这一成绩远超以往记录,几乎达到了不使用外部数据的极限。

事实上,尽管成立时间不长,但团队成员过往的技术积淀(官方介绍:猎户星空初创团队拥有来自硅谷,日本,中国台湾地区,北京和深圳等全球一流科技公司的技术精英,博士占比近5成),让他们创立初就开始投身人脸识别的探索。参赛“世界杯”前,他们就在另一项人脸识别国际赛事LFW上取得了前三名。值得一提的是,与在“世界杯”的获胜逻辑相近,LFW上,与只追求精度的团队不同,猎户星空尝试用尽量小的网络,去追求尽量高的精度,令不少其他团队侧目。

而与不少初创团队醉心于“秀技术”不同,依托于猎豹移动强大的产品思维底座,猎户星空深知一点:将技术蜕变为产品,从来都是检验技术成熟的唯一标准。于是,猎户星空上述所有比赛技术,都不会被搁浅在学术报告或者比赛赛场上,而会被运用到在门禁,机器人和移动APP等具体产品。举个例子,目前人脸识别技术就被用于猎豹旗下的直播产品Live.me中,后者每天产生超过20万小时的直播内容,运用图像识别技术可以进行24小时的实时监控,极大提高违规内容的审核效率。

让人温柔以待的音箱

谈及技术落地,猎户星空让人工智能音箱做到“像人类一样沟通”,或许是更好的例子。

事实上,关于语音交互,猎户星空现已掌握麦克风阵列,语音唤醒,语音识别,语义理解和语音合成等全套远场语音技术,且各环节相互补充配合,大幅提升了交互体验。譬如以最关键的语音唤醒举例,基于猎户星空汉字整体建模的CNN唤醒技术,其语音交互系统可以实现高精度唤醒,达到了行业领先的误报水平,且解决了人声回应对识别的干扰——据悉,目前猎户星空的唤醒率达到了95%以上。

再比如,上个月问世的小雅是业内第一个真正做到人声回应的音箱。猎户星空采用大数据情感语音合成技术与汉语语音合成引入重音技术,提升了汉语语音合成自然度,重音层次分明,这让小雅音箱的声音,真的很像一位叫小雅的邻家女孩——这种在声音上的技术精进,即是一种典型的用户思维(而非工程师思维),也因如此,小雅音箱一经推出就获得了市场的回报,预售5万告罄。

一个月之后,猎户星空又将这种用户思维输送到了小米AI音箱——“小爱同学”身上。与小雅相似,由猎户星空提供的人声回应技术,可以让“小爱同学”被唤醒时,回答一声“诶”“我在”等回应;而猎户星空提供的另一个关键技术,语音合成,则让小米AI音箱被赋予“这个星球最温柔”的女声,这项技术可以使得任何一款AI音箱,用亲和平滑的声音曲线回复用户的任何需求。

可以想象,这些技术会让用户由衷地对机器温柔以待(盲测显示,相比同类产品,70%的用户很喜欢运用猎户星空技术产生的语音),并在“机器人成为家庭一份子”的必然之路上起到助推的作用。

体验为王

说到音箱,当前中国智能音箱市场杂乱到近乎失序。

据说前段时间,喜马拉雅副总裁李海波在深圳南山区转了一圈,发现1公里内盘踞着112家做语音智能产品的公司,他走访了其中4家,发现他们无比痛苦:他们无一不在拼模组和方案,却几乎没什么用户;他们知道风口离自己很近,却总是困在原地。

事实上,新技术的来临总让人欢喜,但却有一样东西决定了新技术是夭折还是迅速普及——用户体验。

如上所述,与单纯秀肌肉的人工智能公司不同,猎户星空的最大优势源于它是一家拥有互联网思维的AI公司。它由一群重视产品体验的工程师和尊重技术的产品经理共同组成,这足以造就与大多数语音和人脸识别公司的云泥之别。

举个例子,傅盛曾提到过一个细节:猎户星空把喜马拉雅的内容和音乐曲库,以及各个合作伙伴的音乐曲库,不仅集成在了一起,还做了服务端细节上的优化,譬如标题,音频,歌词和节目的优化,都打印上了喜马拉雅独特的标签,让这些内容更加口语化,最大程度完善用户体验。

嗯,相较于散落在不同技术精英头脑中的需求构想,将AI以最快速度变成体验良好的产品,无疑更为关键,而猎户星空无疑深谙此道。

其实人工智能与当年的电力革命有诸多相似之处:譬如,它们本身都不是一个“行业”,AI的机会在于和应用结合,而不是单纯的技术输出;其次,就像普通人不会关心爱迪生与特斯拉的直流交流电之争,他们只想要更好的“结果”,人工智能亦如此,最后拼的其实是产品,就像傅盛所言:“深度学习的核心是数据驱动,虽然有模型调参,有自己的优势,但别人有更多的数据调参很快拉平优势,很难真的想像一家公司通过提供技术输出就能成功。我甚至认为未来深度学习是基础的技术运用,很多公司都具备深度学习的研发能力。”

所以,无论是技术本身,还是让技术落地的用户体验,今天的猎户星空都已展示出了“与年龄不符的成熟”,而这二者的结合,无疑让他们的未来值得期待。

李北辰/文(知名科技自媒体,致力于用文字优雅的文章,为您提供谈资与见识)

C. 关于最新科学技术

腾讯科技讯 据太空新闻网最新消息,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日前称,他们在土星的旋转磁场中发现了奇特的电子流,这些电子不是朝着土星的方向运动,而是在反方向运动。
这一研究小组的负责人,来自德国科隆大学的科学有乔吉姆•萨乌尔(音)称,我们把新发现的这种电子称为“反行星电子”,我们是通过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卡西尼”号探测器自带的低能量球状测量系统发现这些电子的。
“卡西尼”号探测器的旋转探测能够帮助科学家们判定这些电子的运动方向、数量以及电子流的强度。科学家们把这些数据与土星的旋转磁场数据以及在土星两极发生的极光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电子流出现的时间是土星两极的极光最弱的时候,也是土星的磁场能量最弱的时候。
在地球上,两极的极光出现时,大气层上空的电子流将会加速向极点方向运动。我们用肉眼就可以看到,极光在进入大气层时的颜色较暗,有红色、蓝色、绿色或者黄色。
几年前,科学家们曾经发现过在地球的两极曾经有电子逸逃现象,而这种现象并没有造成天空变得更亮,这种现象也曾一度使科学家们感到迷惑。
直到最近一段时间,这个问题也一直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而且科学家们在太阳系内的其它星球上也发现了这种情况。此前,科学家们曾在木星磁场中发现过反行星电子流,此次又在土星上发现了它的存在。
土星旋转磁场中的反行星电子流在运动中聚集程度很高,但它们运动的速度并不是很快,所以科学家们可以确定它们的源头所在地,是在土星极地上空某处,距离地面的距离约为土星直径的五分之一。
由于这种反行星电子流在地球、木星和土星上都曾经出现过,而且它们的情况也非常类似,科学家们推断这可能是由于某种基本的引力作用而产生的,但具体的情形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探测器发现太阳系边界出现不规则凸起
当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宇宙探测器接近星际边界时,科学家们发现太阳球体结构出现了不对称现象。这种受太阳影响产生的凸起,事实上隐没于北半球,而在南半球向太阳系内部产生内曲。
旅行者1号在太阳球体赤道北部34度的位置移动,穿过了一个被称作“末端冲击”的区域,进入太阳球体的外层,距离太阳约150亿千米。末端冲击区是太阳风和星际气体及尘埃开始混合的一个区域。同时,旅行者1号位于南赤道约26度的位置,在这个更接近太阳的位置(约10亿千米)对这个区域进行探测。
科学家们认为观测到的不规则现象应该是星际磁场造成的,磁场向太阳的南半球内部施加了压力。
旅行者2号还观测到南部末端冲击区的离子源比旅行者1号在北部发现的离子源更弱。但是和之前预测的相反,不论是旅行者1号还是旅行者2号都没有发现宇宙不规则能源辐射不断增加的根源。
哈勃望远镜拍摄到星球的“末端冲击”区

当我们提到宇宙空间时,我们往往会想到那里是一无所有的、黑暗寂静的真空。其实,这不完全对。恒星之间广阔无垠的空间也许是寂静的,但远不是真正的“真空”,而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质。这些物质包括星际气体、尘埃和粒子流等,人们把它们叫做“星际物质”。
星际物质与天体的演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观测证实,星际气体主要由氢和氦两种元素构成,这跟恒星的成分是一样的。人们甚至猜想,恒星是由星际气体“凝结”而成的。星际尘埃是一些很小的固态物质,成分包括碳合物、氧化物等。

宇宙深处的秘密——星云一
星际物质在宇宙空间的分布并不均匀。在引力作用下,某些地方的气体和尘埃可能相互吸引而密集起来,形成云雾状。人们形象地把它们叫做“星云”。按照形态,银河系中的星云可以分为弥漫星云、行星状星云等几种。
弥漫星云正如它的名称一样,没有明显的边界,常常呈不规则形状。它们的直径在几十光年左右,密度平均为每立方厘米10-100个原子(事实上这比实验室里得到的真空要低得多)。它们主要分布在银道面(HOTKEY)附近。比较著名的弥漫星云有猎户座大星云、马头星云等。
行星状星云的样子有点像吐的烟圈,中心是空的,而且往往有一颗很亮的恒星。恒星不断向外抛射物质,形成星云。可见,行星状星云是恒星晚年演化的结果。比较著名的有宝瓶座耳轮状星云和天琴座环状星云。

宇宙深处的秘密——星云 二
星际物质在宇宙空间的分布并不均匀。在引力作用下,某些地方的气体和尘埃可能相互吸引而密集起来,形成云雾状。人们形象地把它们叫做“星云”。按照形态,银河系中的星云可以分为弥漫星云、行星状星云等几种。
弥漫星云正如它的名称一样,没有明显的边界,常常呈不规则形状。它们的直径在几十光年左右,密度平均为每立方厘米10-100个原子(事实上这比实验室里得到的真空要低得多)。它们主要分布在银道面(HOTKEY)附近。比较著名的弥漫星云有猎户座大星云、马头星云等。
行星状星云的样子有点像吐的烟圈,中心是空的,而且往往有一颗很亮的恒星。恒星不断向外抛射物质,形成星云。可见,行星状星云是恒星晚年演化的结果。比较著名的有宝瓶座耳轮状星云和天琴座环状星云。

宇宙深处的秘密——星云三

CG4球状彗星
借助天文望远镜,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巨大的怪兽似乎正在将一个星系完全吞没。而事实上,这是一个球状体的彗星,被称作CG4,距离地球1200光年,位于船尾星座。
球状体的彗星独立存在于银河内部,拥有气体和尘埃。CG4的头部直径约为1.5光年,它的尾部延长至8光年。它的尘埃云拥有足够的物质能够制造和太阳一样大小的星体。
星云的头部虽然模糊不清,但却闪闪发光。这是邻近热星的光芒照耀的结果。这个球状体发出微弱的红光,看上去似乎正在吞没左上方的螺旋星系ESO257-19。但事实上,这个星系位于1亿光年的地方,距离CG4十分遥远。

英国军方日前在索尔兹伯里平原上进行了军事演习,首次在实战演习中展示了一批高科技“奇迹武器”。
此次军演亮相的“奇迹武器”中,包括一个“神奇眼球”,这是一个具有高解析度的摄像机,它装在一个厚厚的橡胶球和聚亚安酯壳里面,和板球大小相当。只要将它扔到敌人中间,“眼球”就可以不断弹跳,将敌方的情况现场拍摄下来,送到最远可达200米外的己方手控监视器上,这样一来,敌人在营地中的任何动静都在己方视线之内。这种“眼球”一颗造价约3000英镑,相当坚固,即使从两层楼高的地方掉下也不会摔坏。
机器战士”是带有履带的小型机器车装备,其中一个型号名为“鹰爪”,是一个毛毛虫形状的机器人,其上有爪钩,可以附着在垂直的墙面上,前端有一摄像头,将画面传回士兵手中遥控组件上的四色屏幕。士兵可通过遥控让它冲入敌方阵地,然后引爆“鹰爪”身上附带的炸药,从而炸开障碍物,为进攻清路。“鹰爪”重约45公斤,最高行进速度为每小时4米,使用者可通过遥控,让它穿过房门或绕过墙壁,在城市地区,最长遥控距离为半英里;而在旷野地区,遥控距离可达1英里。
另一种型号的机器战士名叫“剑客”,是在“鹰爪”破门机器人的底盘上安装一台武器改装而来。“鹰爪”的底盘上可根据实际需要安装不同武器,比如机关枪、榴弹炮发射台或者反坦克火箭等。在敌人炮火凶猛,部队难以接近时,士兵可派出“剑客”到达射程范围之内,并遥控它对敌人开火。

据俄罗斯媒体3月11日报道,美国军方近日在阿拉巴马州对一种装备有射击武器的无人直升机进行了成功测试。
这种被称为“自动直升机”(AutoCopter)的无人驾驶飞行器由Neural Robotics公司研制,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善的微型无人直升机之一。据悉,这款“自动直升机”装备有一挺由“宪兵系统”公司制造的AA-12型自动机枪。每架“自动直升机”的售价预计将不超过10万美元。

为了保持稳定,“自动直升机”上装备了完善的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计算装置。该机共具有半自动和全自动两种飞行模式。在第一种模式下,直升机上的计算机可通过分析控制人员发出的指令调整飞行状态;而在全自动模式下,直升机可借助GPS导航系统实现自主飞行。有关的飞行计划可由操作人员通过电脑输入直升机的记忆系统。之后,直升机上的飞行控制系统将会自动完成起飞、巡航和着陆等动作。不过,控制人员可在飞行的任何阶段重新恢复对直升机的控制,将其转入半自动飞行模式。此外,如果“自动直升机”飞出了手动控制区,它还可以自动地返回行动区域。
在此之前,无人驾驶直升机还只能在军事行动中执行侦察任务,但现在这种情况将发生变化。据悉,“自动直升机”上还可安装夜视系统。
首架“自动直升机”的原型机最大前飞速度可达100公里/小时,侧飞速度为56公里/小时。该机可搭载9.07公斤的有效载荷,除了一挺重量为5.9公斤的AA-12机枪外,还可额外携带3公斤多的设备。
目前,Neural Robotics公司还在考虑研制一架体积更大的验证机,使其能够携带更重要的装备或是两挺机枪。(黄龄)

山东发现鹦鹉嘴恐龙化石
山东省诸城市恐龙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最近发现并发掘出土了一具较为罕见的鹦鹉嘴恐龙化石,化石附在一方泥质岩石上,长109厘米。新华社发

黑色花岗岩雕刻,考古专家本月内在卢克索附近古神庙第2次发现类似石像
新华社电 埃及文化部长法鲁克•胡斯尼12日发表声明说,一个由埃及和德国专家组成的考古队在南部卢克索市附近一座古神庙进行修复工程时,再次发掘出17尊古埃及法老时期战争女神赛赫米特的石像。这是考古专家本月内在这一地区第2次发现类似石像。
胡斯尼说,这些石像由黑色花岗岩雕刻而成,大小与真人相似,高约1.7米到1.8米。与上次发现的6尊石像一样,赛赫米特女神坐在座位上,左手拿着“生命钥匙”。石像上还有用古埃及象形文字刻写的阿蒙霍特普三世法老的不同名字。胡斯尼没有说明石像的损毁程度,只是表示工作人员目前仍在对石像进行发掘,此后工作人员还将对石像进行修复。
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本月6日宣布,考古队在阿蒙霍特普三世法老(古埃及第18王朝的一位法老,约公元前1417年-公元前1379年在位)的神庙发现6尊赛赫米特女神石像。
据古埃及神话传说,赛赫米特是一个拥有狮子头部和女人躯体的女神,其名字的意思是“强大、非凡和暴烈”。这位女神是与战争和惩罚联系在一起的,同时还与疾病和瘟疫有关。她代表了太阳的破坏力,但也被认为可以治愈疾病。
考古专家已先后在阿蒙霍特普三世神庙附近的不同地点发现了近50尊赛赫米特女神的石像。有一种传说称,阿蒙霍特普三世法老生前患有牙病和其他疾病,他希望赛赫米特女神可以帮助他治愈这些疾病。

日前,一个考古小组在埃及红海岸边发掘出距今约有4000年历史的一些古埃及船遗物。据认为,迄今为止,这是考古学家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航海船遗物。除船板外,这些遗物中还有古代船只用来运送货物的箱子、锚、成卷的绳索以及其他航海用具。考古学家们猜测,此处很可能是一处古老的军事管理区。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网站3月6日报道,类似独木舟等有些年头的船只在世界各地都曾找到过,但这些是年代最久的海船。更重要的是,世界上第二古老的船只也是在埃及发现的,但其年代却比这些船只晚了700年。(程瑶)

星际物质在宇宙空间的分布并不均匀。在引力作用下,某些地方的气体和尘埃可能相互吸引而密集起来,形成云雾状。人们形象地把它们叫做“星云”。按照形态,银河系中的星云可以分为弥漫星云、行星状星云等几种。
弥漫星云正如它的名称一样,没有明显的边界,常常呈不规则形状。它们的直径在几十光年左右,密度平均为每立方厘米10-100个原子(事实上这比实验室里得到的真空要低得多)。它们主要分布在银道面(HOTKEY)附近。比较著名的弥漫星云有猎户座大星云、马头星云等。
行星状星云的样子有点像吐的烟圈,中心是空的,而且往往有一颗很亮的恒星。恒星不断向外抛射物质,形成星云。可见,行星状星云是恒星晚年演化的结果。比较著名的有宝瓶座耳轮状星云和天琴座环状星云。

美国科学家利用桔子皮、柠檬皮造燃料
由于汽油价格一再上涨,人们都在寻求更为经济的方法来填满自己的汽车油箱。美国科学家就在这个问题上开创了一片新的领域——桔子皮、柠檬皮可以派上大用场。
据美国《生活科学》4月13日报道,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利用废弃的干燥柑桔类果实表皮制造酒精燃料的方法目前已取得了新进展。
柑桔类植物的果实表皮中富含胶质、纤维素和多聚糖,这些成分能够被转化为糖,经发酵后再变成酒精。
其实,农业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早在1992年时就开始了这项工作,但当时花费高昂且效率低下,只能生产出大约几加仑的酒精燃料。2004年,该研究所的化学家比尔•威德默对生产技术进行了改良,生产量达到了1000加仑的水平。现在,这一技术显示出了良好的经济前景,一个可生产1万加仑的设备目前正在修建当中。
报道说,单单美国佛罗里达州每年就有总共120万吨的废弃干燥果皮,而目前它们的作用是充当牲畜饲料。随着更加深入的研究,威德默说,佛罗里达州的桔皮类废弃物每年能够生产出多达8000万加仑的酒精燃料。

D. 猎户星空获人脸识别“世界杯”冠军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势头很不错吗

猎户星空获人脸识别“世界杯”冠军。被业界誉为人脸识别年度“世界杯”的微软百万名人识别竞赛结果日前出炉,我国多家科研机构和企业获得佳绩。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短期内最具商业前景的技术,人脸识别正成为IT产业下一轮技术浪潮,在安防、教育、支付、国防、金融等领域潜力巨大。数据显示,未来十年,我国人脸识别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千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