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A股低开高走,半导体站上风口
盘面观察
周五沪深股指大幅低开横盘整理、尾市走高,三大股指仍以下跌报收,两市成交额8387亿。盘面观察,半导体、创业板壳、民航机场等板块涨幅居前,白酒、食品饮料、医疗行业等板块跌幅居前。两市涨停48家,跌停11家,北向资金净流出63亿。沪指跌0.87%,报3355.37点,深成指跌0.84%,报13656.66点,创指跌0.54%,报2732.15点。
后市展望
隔夜美股重挫引发今日A股调整,外媒报道,我国计划把大力支持发展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写入正在制定中的“十四五”规划,可能是导致昨晚纳指芯片股溃败的主要原因。半导体,第一代材料是硅,大家通俗理解的硅谷,就是第一代半导体的产业园;第二代材料是砷化镓,为4G时代而生,是目前的大部分通信设备的材料;第三代材料目前比较成熟的有碳化硅、氮化镓等,是未来5G时代的标配。中国领导层意识到,半导体是所有先进技术的基础,不能再依赖美国的供应,面对美国对芯片接入的更严格限制,中国的回应只能是继续推动自己的行业发展。整体看,各大指数除沪指外都收在20日均线之上,依然体现A股的韧性;技术上,今天留下的整理形态缺口可能会在短期内回补,市场仍未做出方向性选择。不过,食品和白酒等消费板块,因估值问题引发分歧,阶段估值下修仍不可避免;而今天唯一翻红的指数是创业板综指,显示资金继续聚焦和追逐创业板的炒作;半导体新政如果正式落地,有望配合科技股板块卷土重来,近期部分硬核科技龙头股已明显企稳率先走强。
操作策略
建议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新基建、军工、半导体、光伏、券商和创业板个股的机会。【广发 证券投资顾问 罗利民,执业证书编号:0260611010126】
Ⅱ 工业半导体股票有哪些
半导体龙头概念股介绍
通富微电
公司主要从事集成电路 的封装测试业务,在中高端封装技术方面占有领先优势,是国内目前唯一实现高端封装测试技术MCM、MEMS量化生产的封装测试厂家。2006年产能达到35亿只,在内地本土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厂中排名第一。公司是Micronas、FreesCAle、ToshiBA等境外知名半导体企业的合格分包方,其中全球前10大跨国半导体企业已有5家是公司长期稳定的客户。同时公司注重开发国内市场。
通富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10月,2007年8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通富微电,股票代码:002156)。公司总股本97263万股,第一大股东南通华达微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占股31.25%)、第二大股东富士通(中国)有限公司(占股21.38%),由中方控股并负责经营管理。2017年1月,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项目获得证监会审核通过,在相关发行工作实施完毕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将成为公司第三大股东。公司总资产120多亿元。
长电科技
长电科技成立于1972年, 2003年在上交所主板成功上市。历经四十余年发展,长电科技已成为全球知名的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企业。
公司是中国半导体第一大封装生产基地,国内著名的晶体管和集成电路制造商,产品质量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公司拥有目前体积最小可容纳引脚最多的全球顶尖封装科技,在同行业中技术优势十分突出。
华微电子
华微电子。即吉林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集功率半导体器件设计研发、芯片加工、封装测试及产品营销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经科技部、中科院等国家机构论证,被列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创新型企业。
公司是我国最大的功率半导体专业生产企业,产品应用于家电 、绿色照明 、计算机和通讯、汽车电子四大领域,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些产品的性能甚至超过了国际水平。
康强电子
公司成立于1992年6月,2002年10月完成股份制改为宁波康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各类半导体封装材料的开发、生产、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生产各类半导体塑封引线框架、键合丝、电极丝和生产框架所需的专用设备等产品。
主要从事半导体封装用引线框架和键合金丝的生产,属于科技创新 型企业,国内最大的塑封引线框架生产基地,年产量达160亿只,已成为我国专业生产半导体集成电路引线框架、键合金丝的龙头企业。
华天科技
天水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2月25日,2007年11月20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股票简称:华天科技;股票代码:002185。目前,公司总股本213,111.29万股,注册资本213,111.29万元。
公司主要从事集成电路的封装与测试业务,近年来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原来以中低端封装形式为主的收入结构得到改善,中端产品在收入中的占比不断提升,综合毛利率有所提高。公司开发生产LQFP、TSSOP、QFN、BGA、MCM等高端封装形式产品,以适应电子产品多功能、小型化、便携性的发展趋势要求,紧抓集成电路封装业面临产业升级带来的发展机遇,高端封装产业化项目逐步实施将提升公司发展后劲。
大恒科技
大恒科技是大恒新纪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简称,成立于1998年12月,是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及电子信息产业为公司主业。
大恒图像的两个主要产品工业在线视觉检测设备和智能交通 用摄像头有望持续高成长 。中科大洋为数字电视 编播系统行业龙头。中科大洋依托中科院 ,技术优势明显。市场占有率超过50%左右。
有研新材
有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有研新材”),原名有研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独家发起,以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于1999年3月成立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有研新材注册资本83877.8332万元,注册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中路43号。
公司是我国最大的具有国际水平的半导体材料 研究、开发、生产基地,已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及产品品牌,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目前公司的8英寸、12英寸抛光片产品市场拓展仍在推进中,大直径单晶产品供应上已具备深加工能力,此外2009年公司节能灯用双磨片产品供应量快速增加,区熔产品生产供应有一定进展,这两项产品都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士兰微
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集成电路以及半导体微电子相关产品的设计、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要产品是集成电路以及相关的应用系统和方案,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领域:以消费类 数字音视频应用领域为目标的集成电路产品,包括以光盘伺服为基础的芯片和系统。
上海贝岭
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上海贝岭微电子制造有限公司,1988年由上海市仪表局、上海贝尔公司合资设立,是国内集成电路行业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1998年8月改制上市后,公司更名为上海贝岭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集成电路行业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公司是我国集成电路行业的龙头,公司投入巨资建成8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还联手大股东华虹集团成立了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上海华虹NEC是世界一流水平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技术实力雄厚,公司参股华虹NEC后更加突出了在集成电路方面的实力,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华大半导体在2015年5月成为该公司的控股股东,并表示公司将作为中国电子集成电路的统一运营平台,加快推进产业整合,实现资源的集中和业务的系统发展。
七星电子
公司是半导体设备龙头企业,长期受益政策扶持和国内市场需求。在国内市场需求和政府大力扶持的有利条件下,集成电路和平板显示产业重心正在向大陆转移,为设备类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开发的先进设备打破国外厂商的长期垄断,有望逐步替代国外设备,成为国内市场的重要供应商。
Ⅲ 半导体概念股龙头有哪些
太极实业:通过收购十一科技进军半导体晶圆厂洁净工程领域。
通富微电:公司主要从事集成电路 的封装测试业务,在中高端封装技术方面占有领先优势,是国内目前唯一实现高端封装测试技术MCM、MEMS量化生产的封装测试厂家。2006年产能达到35亿只,在内地本土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厂中排名第一。公司是Micronas、FreesCAle、ToshiBA等境外知名半导体企业的合格分包方,其中全球前10大跨国半导体企业已有5家是公司长期稳定的客户。同时公司注重开发国内市场。
长电科技:公司是中国半导体第一大封装生产基地,国内著名的晶体管和集成电路制造商,产品质量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公司拥有目前体积最小可容纳引脚最多的全球顶尖封装科技,在同行业中技术优势十分突出。
华微电子:公司是我国最大的功率半导体专业生产企业,产品应用于家电 、绿色照明 、计算机和通讯、汽车电子四大领域,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些产品的性能甚至超过了国际水平。
康强电子:主要从事半导体封装用引线框架和键合金丝的生产,属于科技创新 型企业,国内最大的塑封引线框架生产基地,年产量达160亿只,已成为我国专业生产半导体集成电路引线框架、键合金丝的龙头企业。
(3)半导体硬核科技股票代码扩展阅读:
半导体( semiconctor),指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conctor)与绝缘体(insulator)之间的材料。半导体在收音机、电视机以及测温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二极管就是采用半导体制作的器件。半导体是指一种导电性可受控制,范围可从绝缘体至导体之间的材料。无论从科技或是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半导体的重要性都是非常巨大的。今日大部分的电子产品,如计算机、移动电话或是数字录音机当中的核心单元都和半导体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连。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有硅、锗、砷化镓等,而硅更是各种半导体材料中,在商业应用上最具有影响力的一种。
太极实业-网络
Ⅳ 北京硬核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北京硬核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美术外包服务供应商。
法定代表人:程乐
成立时间:2014-09-24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110105017942445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南湖东园122楼13层南区1610
Ⅳ 海思股票代码
截止2020年9月海思还未上市,因此没有股票发售。
海思半导体是一家半导体公司,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0月,前身是创建于1991年的华为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海思公司总部位于深圳,在北京、上海、美国硅谷和瑞典设有设计分部。
海思的产品覆盖无线网络、固定网络、数字媒体等领域的芯片及解决方案,成功应用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数字媒体领域,已推出SoC网络监控芯片及解决方案、可视电话芯片及解决方案、DVB芯片及解决方案和IPTV芯片及解决方案。
(5)半导体硬核科技股票代码扩展阅读:
2003年7月 承担国家863项目核心路由器套片的开发,为高端路由器、高端以太网交换机提供320G及以上处理能力的交换网套片和IP协议处理芯片。2001年3月 国内第一个推出WCDMA基站套片,标志着海思半导体已站在3G技术最前沿。
2020年4月,入选2019年中国进口企业200强。2020年8月4日,海思名列2020中国新型创新企业50强第1位。
Ⅵ 半导体龙头股票有哪些
1、紫光国芯
紫光国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紫光国微”,SZ002049)是紫光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核心企业,是国内最大的集成电路设计上市公司之一。
公司以智慧芯片为核心,聚焦数字安全、智能计算、功率与电源管理、高可靠集成电路等业务,是领先的芯片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广泛应用于金融、电信、政务、汽车、工业互联、物联网等领域。
Ⅶ ID.4上市在即,新车身上有哪些硬核科技
在1月份上汽大众ID.4X及一汽-大众ID.4 CROZZ相继开启预售之后,3月份,南北大众的这一车型也即将正式上市。
作为大众汽车电动化战略的先锋车型,大众汽车在电动化上的技术探索在ID.4上得到了展现。那么对于这一车型上,大众赋予了它哪些硬核科技?
热泵系统,让冬季续航不再是问题
对于电动车而言,冬季续航里程本身的衰减,以及开空调带来的巨大耗电量,一直是最令人困扰的痛点。
首先,动力电池的化学特性决定其在低温状态下,充放电效率会不可避免地发生衰减。其次,在传统的燃油车上,由于发动机预热时,本身就会产生大量热量。发动机的转化效率用在动力上仅占40%,剩余的60%热量转换完全可以完全满足车内的空调采暖需求。而作为电动车,由于没有发动机预热,空调热量完全依靠动力电池产生,因此空调也成为冬季电动车使用过程中的另一大耗电量源头。
为解决以上这些问题,在ID.4身上,大众汽车采用了一种以二氧化碳为制冷剂的热泵空调。
目前,为解决冬季动力电池衰减的问题,大部分电动车采用的是通过PTC(热敏电阻)给电池加热。但问题在于,这一方式的耗电量相对较高,进而会影响车辆的续航里程。而据介绍,与PTC相比,热泵制热的能量转换效率相对更高。测试表明,在-7摄氏度时,二氧化碳热泵相较于PTC制热可提升28%的续航里程。
另外,此前车辆上经常使用的空调制冷剂多为R134a。而目前,基于全球的环保要求,各国正在逐步禁用这一制冷剂,主要替代制冷剂为四氟丙烯(R1234yf )或二氧化碳(R744)。而相比R134a和R1234yf制冷剂,以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最为环保,完全无毒,且后续使用无需回收。
而在使用成本上,虽然这套二氧化碳热泵空调听起来科技十足,但其成本并不高。据介绍,这套空调装置预装两套滤芯,外部空气经过一级普通滤芯过滤后,再经过二级活性炭滤芯过滤。因此用户日常用车时,活性炭滤芯的更换频率较低,可降低用车成本。另外,活性炭滤芯可被更换为过敏原滤芯,以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
这个鼓刹有点不一样
除热泵空调之外,ID.4身上不得不提的另外一个新特点便是前盘后鼓的刹车系统。
在大部分消费者的习惯性认知里,鼓式刹车相比盘式刹车成本更低,因而主要被用在低端车型里。因而ID.4在最初曝出使用鼓式刹车时,不少人也曾提出质疑。但事实上, ID.4身上采用的鼓式刹车技术与以往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介绍,ID.4的前车轮采用18寸盘式制动器,后车轮采用全新设计的11寸鼓式制动器,并带有电子驻车制动器的驻车电机。同时,这套鼓式制动器采用半密封的封装形式,耐腐蚀性能优异。
同时,相比于传统盘式制动器的剩余制动力矩为4Nm/车桥,ID.系列的鼓式刹车器装备弹簧复位装置,将剩余制动力矩降到0Nm/车桥,可减少对续航里程的不利影响。
而在安全性上,ID.系列车型左右两个电子驻车制动器(EPB)分别由ESC和eBKV两套系统控制,冗余的设计理念能够有效保证系统的可靠性,提供稳定安全的驻车功能。
事实上,除性能与传统鼓刹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之外,对于消费者而言,这套刹车系统的维护保养也更加方便。相比传统盘式制动摩擦片7.5万公里的使用寿命,鼓式刹车摩擦片的寿命约为15万公里或更长,且更换成本更低,有效降低了消费者的用车和维护成本。
据介绍,这套前盘后鼓的刹车系统不仅将在ID.4上使用,未来所有的MEB平台车型都将采用相同的方案。
不久之后,ID.4车型即将与消费者正式见面。届时这辆集成大众汽车最新电动化技术的车型在消费者口碑上究竟将获得何种收获,不妨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