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走势 » 中国财险的股票趋势分析
扩展阅读
广饶有股票交易所吗 2025-08-30 09:17:05
科创板股票代码找不到 2025-08-30 07:36:24
通讯股票代码同花顺 2025-08-30 06:40:02

中国财险的股票趋势分析

发布时间: 2021-07-21 08:34:06

⑴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股票的技术面分析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投资渠道:股票、基金、企业债、金融债、国债、存款、基础设施建设等等。

⑵ 目前保险行业现状分析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纵观我国保险业20年的发展,客观地说,中国保险市场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保险市场基本上还处于一种寡头垄断。第二,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还处于一个低水平。第三,中国保险市场结构分布不均衡。第四,中国保险业的专业经营水平还不高。第五,保险市场还未形成完整体系。第六,再保险市场发展滞后和保险监管亟待加强。

纵观我国保险业20年的发展,客观地说,中国保险市场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保险市场基本上还处于一种寡头垄断。从中国目前保险市场情况分析,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四大保险公司已经占有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份额的96%。而其中,国有独资的人保、中国人寿则几乎占去保险市场份额的70%。中国人寿占去了寿险市场份额的77%,人保占去了产险市场的78%。而机动车险市场中仅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就占82%。这就是说,中国保险市场虽然初步形成了竞争的格局,但这种以国有独资保险公司高度垄断市场的局面,特别是以少数几家保险公司寡头垄断市场的局面,就是目前中国保险市场的特点之一。
第二,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还处于一个低水平。按照保险业发展的规律,保费收入一般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5%。从目前西方发达国家而论,年保费收入一般都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10%左右,而我国1998年保费总收入约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在世界排名70位左右。按人均保费计算,仅为100元人民币,虽然较恢复保险业务初期的人均不到10元人民币已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仍在世界排名第80位左右。当然,我们要达到西方发达国家人均保费2000多美元的水平还有距离。因为,从总体上来说,我们的经济还不发达,人均收入水平较低,但同时又说明在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过程中,中国居民的保险意识与投资意识还要有一个提高过程。
第三,中国保险市场结构分布不均衡。从目前中国保险公司机构的分布而论,30家中外保险公司的总部基本上都设置在北京和中国沿海城市。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虽然在大陆已普遍设立,但多数又集中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这就造成了保险市场发育不均衡性。这种分布上的不均衡,对中国保险业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尤其是外资公司与合资公司,虽然其数量已占大陆保险公司总数的56.7%,但它们100%分布在沿海与发达城市,又没有遍布的分支机构,所以其市场份额仅占0.69%。
第四,中国保险业的专业经营水平还不高。粗放式经营与销售方式单一,产品结构简单与供给不足,以及缺乏专业人才是经营水平较低的显著特点。目前,各家保险公司已经开发和销售的产品寿险产品品种并不少,但产品结构雷同和保险责任不足,是业内人士的普遍呼声。中国保险从业人员中真正受过系统保险专业教育又有保险专业水平的保险专业人才不到30%,其中既了解国际保险市场又懂得精算和计算机技术的高级人才更是毛凤鳞角。这都表明了当前中国保险经营水平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第五,保险市场还未形成完整体系。目前中国保险市场相对来说两头大中间小,即保险主体与保险市场发展很快,而中介组织发展缓慢。到目前为止,按照规定程序正式批准的专业保险代理公司仅9家、经纪公司3家。
第六,再保险市场发展滞后和保险监管亟待加强。十几年来,我国重视直接保险市场的建设,忽略了对再保险市场的培育,导致国内保险人所承担的风险不能得到妥善处理,分保计划安排不当经常造成损失;同业间信任不足,再保险行为不规范,外币保险业务过份地依赖国外再保险市场。与此同时,我国对保险监管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保险监管机关建设和监管力度与保险业的发展一直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还基本上处于被动的监管状态,监管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不够。对于关系到保险行业稳定的偿付能力、资产负债质量、再保险安排等重要方面的监管力度不够。至于在法律法规建设方面,还缺乏严密、完善的成套法律法规。

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近20年来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实际状况,预计在未来10年之内,我国保险业将出现以下发展趋势。
保险市场体系化。从市场体系架构来看,原保险市场较大,再保险市场很小;市场发展很快,监督和法规发展较慢,保险中介混乱,违规代理严重,权力运作、官方管制使各保险主体在市场中处于不平等地位。自1995年《保险法》颁布实施特别是1998年11月中国保监会成立以来的情况来看,建设和完善中国保险市场体系的步伐正在加快,一个体系完整、门类齐全、法规健全的中国保险市场体系正在建立。
经营业务专业化。就专业经营水平而言,尤其是同国际上专业化保险公司相比,我国保险专业经营水平还很低,发达国家在产险与寿险领域内都有专门的公司,如专营火灾险的公司、专营健康险公司、专营机动车险的公司、专营农业险的公司等等。随着我国保险体制改革的深化,出口信用保险和农业保险等政策性保险业务将从商业保险公司中分离出来,由国家成立专门的政策性保险公司,与此同时,在未来几年也会成立专营诸如火险或机动车险业务的专营保险公司。
市场竞争有序化。近几年,中国保险市场处于一种严重的无序化竞争状况,其结果既损害了保险人的利益,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搞乱了保险市场秩序,从1997年开始,人民银行从整顿代理人入手调整了航意险、机动车险的退费、手续费,大力整顿保险市场,许多违规行为被制止,中国保监会成立后,进一步强调要逐渐规范市场秩序,加大对违规机构和违规行为的打击处罚力度,取得显著成效。最近中国保监会主席马永伟提出了加强保险监管的一套完整工作思路,这就是:加强保险机构内控制度建设,强化保险业自我约束机制,深化体制改革,完善保险法规和完善保险机构体系与运行机制,切实加强保险监管,防范与化解经营风险。
保险产品品格化。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商业保险会更加深入人心,企业与居民在逐步提高保险意识的同时,对保险的选择意识也不断增强,投保需求呈多样化和专门化趋势。它们从自身利益和需要出发,慎重选择。在这种逐渐成熟的市场里,产品要占领市场只能靠品牌+价格+服务,这就是品格化。就保险产品的品格化而言,它所包含的不仅是利益保障功能或投资功能、储蓄功能或产品的组合功能,更主要的是它的价格水平与服务水平。而保险产品价格在规定的浮动范围内也将实行市场化。可以预见,名牌产品+合理价格+特色服务将是未来保险市场竞争的刹手锏。
保险制度创新化。从目前的状况看,我国的保险创新尽管有所发展,但还很落后,积极开展保险创新,既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也是推动我国保险业变革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我国的保险创新内容主要包括产品开发、营销方式、业务管理、组织机构、电子技术、服务内容以及用工制度、分配制度、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创新。通过上述内容的创新,促进我国民族保险业的发展,使国内保险公司在与国外保险公司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经营管理集约化。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国内各保险公司都已意识到原来只注重扩大规模、抢占市场的弊端,而纷纷寻求走效益型道路,向内涵式集约化发展,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一方面通过加强资金管理、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经营风险管理和技术创新实现集约化的经营管理;另一方面在国内资本市场逐步完善、保险资金运用政策逐步放宽的基础上,将大量的准备金所形成的巨额资金通过直接或间接渠道投资房地产、股票、各种债券,实现投资多元,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行业发展国际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我国保险业与国际接轨是必由之路,随着我国加入WTO后,我国在加快保险市场对外开放步伐接受外资保险公司资本投入的同时,中资保险公司也会到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业务或者购买外国保险公司的股份,甚至收购一些外国的保险企业。在险种开拓上,积极发展核能、卫星发射、石油开发等高科技险种,在业务经营上,通过再保险分入分出或国内外公司相互代理等形式加强与国际保险(再保险)市场的技术合作和业务合作,积极开展国际保险业务。
从业人员专业化。在国内外同行竞争的背景下,客观上对保险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商业保险公司将更加重视人才的培养,既要培养适应国内保险业务发展需要的核保师、核赔师、精算师、专业人才,更要培养精通国际保险惯例、参与国际保险市场竞争的外向型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发展壮大。

⑶ 中国平安股票分析

中国平安(601318)

寿险龙头市场地位不可撼动,充分受益消费升级驱动的保障型需求爆发:1)平安寿险 2004-2016 年保费年均增速高达 14%,市场份额长期稳定, 主要源于代理人渠道沉淀优势 (寿险产品通常具有条款复杂、高度非标、主动购买意愿弱等特征,因而代理人至关重要,而代理人团队优势需长期沉淀)。 2) 中产消费升级驱动保障型保险产品需求崛起 (类似于国产 SUV、 茅台、 iPhone 等消费升级标杆) ,平安寿险作为行业龙头最受益。 3)海外寿险市场寡头竞争, 保险巨头合计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我们认为, 未来国内寿险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平安寿险将依托自身优势+中国市场高成长性扩大优势。

财险综合成本率显着领先行业,银行+证券+信托+互金布局完善,1+1>2 的综合金融标的:1)平安财险近年来综合成本率持续保持同业绝对低位(17Q1 综合成本率 95.9%) 。考虑国内财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平安财险实现保费规模稳步提升+保持承保盈利,彰显其难以撼动的竞争优势。2)平安银行推进零售转型且资产质量整体可控,平安信托登顶 16 年行业龙头。3)互联网金融业务 16 年正式扭亏,陆金所上市预期渐强(B 轮估值达 185 亿美元)有望催化集团整体估值; 4) 综合金融集团实现 1+1>2: 集团内各子板块协同效应显着,交叉销售及客户迁徙规模稳步增长。

17Q1 寿险个险新单高增长推动 NBV 大增 60%超预期:2017Q1,平安集团实现归母净利润 230.5 亿元,逆势同比+11.4%,在去年高基数的基础上再度保持强劲增速。个险渠道实现新单保费 658.4 亿元,同比增长 62.2%,主要驱动因素为保障型需求爆发驱动代理人人均产能提升 31.8%,以及代理人数量高速扩张至 119.6 万人。个险新单保费的高增长推动公司寿险 NBV 同比大幅增长 60%,达212.6 亿元。此外,银保渠道业务结构持续优化,新业务价值率较高的期缴新单保费同比+128.9%。

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中国保险行业绝对龙头,寿险、财险业务均有很深的护城河,预计公司 17/18/19 年 EPS 分别为 3.74/4.47/4.94 元。目前公司市值对应17PEV 仅 1.04 倍,估值仍具吸引力。中期而言,股息提升+陆金所上市推进+17 年业绩拐点有望继续催化股价,我们认为公司合理中期估值为1.3 倍 17PEV(考虑保险股历史估值中枢约为 1.2-1.5 倍 PEV) ,对应目标价 56 元/股,维持“买入”评级。长期而言,随着寿险、财险业务强者恒强,推动内含价值持续提升,我们认为公司未来估值有望达到 1.5倍 PEV,考虑内生增长+存量价值逐年释放,长期估值仍有提升空间。

风险提示: 1.长端利率触顶快速下行; 2.万能险新规驱动银保渠道竞争加剧;3.车险费改加剧市场竞争;4.股价持续上涨后面临短期回调压力。

⑷ 保险行业股票有哪些的最新相关信息

中国人寿公告显示,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4 月30日期间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约为人民币2684亿元,同比增长率为20.04%。以寿险业务为核心产品,中国人寿继续分享中国寿险行业高增长的红利。
中国平安增速最快,公告内容也最为详细。公告显示,中国平安寿险业务增长格外强劲,2017年1-4月平安的寿险业务(平安人寿、平安养老险、平安健康险)原保险保费收入合计为1845.9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318.42亿元,大增40.01%。
中国太保也保持着不俗的成绩,同期该公司原保险业务收入约1172.35亿元,同比增长25.85%。其中,太保寿险和太保财险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4月30日期间累计原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826.58 亿元、345.77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9.67%、1.79%。
新华保险依旧处于转型阶段,其保费业绩不太好看,原保险保费收入延续今年一季度的负增长,为436.73亿元,下滑近两成。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保险业的两大龙头企业,在原保险保费收入上,中国平安与中国人寿的差距越来越小,持续高增长的中国平安赶超中国人寿趋势明显。

⑸ 各国保险公司股价的历史走势图

哈哈,朋友这些你自己都可以查到的
辛苦一下阿,不要什么问题都问别人!
自己也可以的!

⑹ 目前中国保险业现状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一、中国保险业现状:
1、业务快速发展。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中国的保险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2003年保费总收入达到3880.4亿元,比上年增长27.1%,相当于1999年的
2.8倍;保险业总资产达到9122.8亿元,比上年增长41.5%;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到8739亿元,比上年增长51.4%。2003年保险密度为287.44元(即每个公民的平均保费),保险深度为3.33%,中国保险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2、市场体系逐步健全。截至2003年底,全国共有保险公司61家,其中中资保险公司24家,外资保险公司37家。按业务性质分,财产保险公司25家,人身保险公司30家,再保险公司5家,政策性保险公司1家。此外还有6家保险集团(控股)公司,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专业保险中介机构705家,其中保险代理公司507家,保险经纪公司115家,保险公估公司83家,保险从业人员达到150万人。
3、体制改革进展顺利。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公司等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部分股份制保险公司通过吸收外资和民营资本参股,股权结构得到优化,治理结构逐步完善,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保险资金运用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保控股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分别设立了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把保险资金实行了专业化管理和集中统一运用。在探索保险资金管理改革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
4、法律法规初步完善。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保险业进入了有法可依、依法管理阶段。为适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中国保监会积极清理了与世贸组织规则不符的法律法规和规章。2002年颁布实施了新的保险法,与此同时中国保监会依据新保险法的有关规定,先后制定、修改了保险公司管理规定等一系列配套的规章和制度。一个适合中国保险市场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已经逐步形成。
5、保险监管逐步与国际接轨。偿付能力监管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颁布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建立了偿付能力预警指标体系,符合中国国情的偿付能力监督制度框架初步建立。与此同时,实施了《财产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监管指标》、《财产保险公司分险种监管报表》以及《人身保险新型产品精算规定》等一系列监管规章。加强了保险业监管的制度建设。
二、中国保险业发展前景:
1.保险市场体系化。从1995年《保险法》颁布实施特别是1998年11月中国保监会成立以来的情况来看,建设和完善中国保险市场体系的步伐正在加快,一个体系完整、门类齐全、法规健全的中国保险市场体系正在建立。
2.经营业务专业化。随着我国保险体制改革的深化,出口信用保险和农业保险等政策性保险业务将从商业保险公司中分离出来,由国家成立专门的政策性保险公司。与此同时,在未来几年也会成立专营诸如火险或机动车险业务的专营保险公司。
3.市场竞争有序化。从1997年开始,人民银行从整顿代理人入手调整了航意险、机动车险的退费、手续费,大力整顿保险市场,许多违规行为被制止,中国保监会成立后,进一步强调要逐渐规范市场秩序,加大对违规机构和违规行为的打击处罚力度,取得显著成效。
4.保险产品品格化。在逐渐成熟的市场里,产品要占领市场只能靠品牌+价格+服务,这就是品格化。就保险产品的品格化而言,它所包含的不仅是利益保障功能或投资功能、储蓄功能或产品的组合功能,更主要的是它的价格水平与服务水平。
5.保险制度创新化。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我国的保险创新内容主要包括产品开发、营销方式、业务管理、组织机构、电子技术、服务内容以及用工制度、分配制度、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创新。通过上述内容的创新,促进我国民族保险业的发展,使国内保险公司在与国外保险公司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⑺ 为什么中国人民财产保险集团股价这么低

截止2019年12月,中国人保股价大跌5.03% 股价创1月新低。自去年11月以来表现非常糟糕。h股和a股相继下跌。a股甚至在11月18日跌破了一个极限。 a股下跌的原因可能与45.9亿股限制性股票的上市和流通有关,相当于已发行股票的10.38%。

由于中国财险目前为2330亿港元的市值(1.58倍PB、8.36倍PE),而人保集团持有中国财险69%的股权,人保集团目前的市值实际上只体现了它持有的中国财险的股权价值,其它各个未上市子公司的价值都被市场错误地清零。

(7)中国财险的股票趋势分析扩展阅读

在香港股市中国人寿7760亿港元的市值、2.05倍PB、18.7倍PE;中国平安15540亿港元的市值、2.95倍PB、14.5倍PE;中国太保3720亿港元的市值、2.33倍PB、21.7倍PE,新华保险1750亿港元的市值、2.34倍PB、22.1倍PE;

中国太平1170亿港元的市值、2.09倍PB、25.8倍PE;集团1750亿港元的市值、1.14倍PB、8.5倍PE。就PB而言人保集团仅相当于其他几家的1/3至1/2;就PE而言也差不多这样;就市值而言,仅相当于新华保险,且不及太保的一半。这应该解读为已经出尽的基本面利空导致人保过度低估。

⑻ 我国保险业发展趋势分析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1.保险市场体系化。从市场体系架构来看,原保险市场较大,再保险市场很小;市场发展很快,监督和法规发展较慢,保险中介混乱,违规代理严重,权力运作、官方管制使各保险主体在市场中处于不平等地位。自1995年《保险法》颁布实施特别是1998年11月中国保监会成立以来的情况来看,建设和完善中国保险市场体系的步伐正在加快,一个体系完整、门类齐全、法规健全的中国保险市场体系正在建立。
2.经营业务专业化。就专业经营水平而言,尤其是同国际上专业化保险公司相比,我国保险专业经营水平还很低,发达国家在产险与寿险领域内都有专门的公司,如专营火灾险的公司、专营健康险公司、专营机动车险的公司、专营农业险的公司等等。随着我国保险体制改革的深化,出口信用保险和农业保险等政策性保险业务将从商业保险公司中分离出来,由国家成立专门的政策性保险公司,与此同时,在未来几年也会成立专营诸如火险或机动车险业务的专营保险公司。
3.市场竞争有序化。近几年,中国保险市场处于一种严重的无序化竞争状况,其结果既损害了保险人的利益,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搞乱了保险市场秩序,从1997年开始,人民银行从整顿代理人入手调整了航意险、机动车险的退费、手续费,大力整顿保险市场,许多违规行为被制止,中国保监会成立后,进一步强调要逐渐规范市场秩序,加大对违规机构和违规行为的打击处罚力度,取得显著成效。最近中国保监会主席马永伟提出了加强保险监管的一套完整工作思路,这就是:加强保险机构内控制度建设,强化保险业自我约束机制,深化体制改革,完善保险法规和完善保险机构体系与运行机制,切实加强保险监管,防范与化解经营风险。
4.保险产品品格化。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商业保险会更加深入人心,企业与居民在逐步提高保险意识的同时,对保险的选择意识也不断增强,投保需求呈多样化和专门化趋势。它们从自身利益和需要出发,慎重选择。在这种逐渐成熟的市场里,产品要占领市场只能靠品牌+价格+服务,这就是品格化。就保险产品的品格化而言,它所包含的不仅是利益保障功能或投资功能、储蓄功能或产品的组合功能,更主要的是它的价格水平与服务水平。而保险产品价格在规定的浮动范围内也将实行市场化。可以预见,名牌产品+合理价格+特色服务将是未来保险市场竞争的刹手锏。
5.保险制度创新化。从目前的状况看,我国的保险创新尽管有所发展,但还很落后,积极开展保险创新,既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也是推动我国保险业变革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我国的保险创新内容主要包括产品开发、营销方式、业务管理、组织机构、电子技术、服务内容以及用工制度、分配制度、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创新。通过上述内容的创新,促进我国民族保险业的发展,使国内保险公司在与国外保险公司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6.经营管理集约化。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国内各保险公司都已意识到原来只注重扩大规模、抢占市场的弊端,而纷纷寻求走效益型道路,向内涵式集约化发展,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一方面通过加强资金管理、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经营风险管理和技术创新实现集约化的经营管理;另一方面在国内资本市场逐步完善、保险资金运用政策逐步放宽的基础上,将大量的准备金所形成的巨额资金通过直接或间接渠道投资房地产、股票、各种债券,实现投资多元,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7.行业发展国际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我国保险业与国际接轨是必由之路,随着我国加入WTO后,我国在加快保险市场对外开放步伐接受外资保险公司资本投入的同时,中资保险公司也会到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业务或者购买外国保险公司的股份,甚至收购一些外国的保险企业。在险种开拓上,积极发展核能、卫星发射、石油开发等高科技险种,在业务经营上,通过再保险分入分出或国内外公司相互代理等形式加强与国际保险(再保险)市场的技术合作和业务合作,积极开展国际保险业务。
8.从业人员专业化。在国内外同行竞争的背景下,客观上对保险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商业保险公司将更加重视人才的培养,既要培养适应国内保险业务发展需要的核保师、核赔师、精算师、专业人才,更要培养精通国际保险惯例、参与国际保险市场竞争的外向型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发展壮大。

⑼ 保险股票有哪些有什么特点

目前主要的保险公司主要有以下几家:中国人寿:中国人寿目前是最大的寿险公司,公司主要是在从事个人人寿保险以及团队人寿保险,除此之外,在意外险以及健康险上也是非常丰富的产品,这次2019年行情保险股票也是出现了不错的行情走势的。新华保险:该公司也是大型的寿险公司,也主要是寿险业务,并且销售六大类首先产品:分红型寿险、万能型寿险、万能寿险以及投资连接型保险、健康险和意外险等。中国平安:中国平安是以保险业务为核心,为客户提供保险、银行、证券信托等多种业务的综合性金融服务,目前在寿险方面是第二大公司。中国太保:公司也是以保险为主业的综合类公司,除了寿险之外还有财产保险以及养老险等。除了运营保险类业务之外还进行资本运用业务。中国人保:公司虽然上市的时间不长,但是确实最早出现的保险公司,可以进行财险、人寿险还可以提供资产管理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