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的管理团队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党委书记:郭建新
副董事长:佘鲁林;
董事:范晓复、刘治、章建辉、王福成、李毓华、徐林立;
董事会秘书:石晟怡 中国国际医药卫生公司、国药控股有限公司、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中国医药工业有限公司、中国医疗器械工业公司、中国药材集团公司、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医药集团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中国医药集团联合工程公司、国药集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一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阳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⑵ 7家中国药企市值损失1177亿受什么影响哪些企业下跌最狠
受到外部消息面的影响,其中康希诺下跌幅度最大超过15%。据媒体报道,美国商务部部长在毫无预兆之下,发布公告表示,将放弃新冠疫苗的知识产权。该公告随即引发全球医药板块的震动,不仅是美国,包括中国医药股也受到了影响。这些从事研发,生产疫苗的企业受到影响最严重,因为没有知识产权,就意味着其他药企可以随意仿制疫苗,这对于早前透露巨资研发新冠疫苗的企业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打击,而且事实上,受到影响的更多的美国企业。
⑶ A股董事长薪酬榜出炉,都有哪些人物上榜
董事长是公司或集团的最高负责人,股东利益的最高代表,统领董事会,A股董事长薪酬榜出炉,引起了无数网友的关注,跟着小编带你去了解都有哪些大佬上榜。
中南建设吴建荣。 吴建荣开始人生的起飞。抢占先机“滚雪球”吴建荣紧紧抓住这个发展的契机,从一个工程队改建为浙江省江南建筑装饰工程公司,进而改建为浙江中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公司蒸蒸日上。
⑷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法定代表人)佘鲁林简历
佘鲁林,男,1956年12月生,福建莆田人,中共党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工商管理硕士,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湖北代表团代表。 中国医药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
佘鲁林先生,自2003年1月8日加入本集团担任中国医药集团非执行董事,副董事长,佘先生拥有约27年医药系统工作经验,其中逾24年为药品及保健品行业的管理经验。佘先生于1982年7月获得南京药学院(现称中国药科大学)药学专业理学学士学位,于2005年7月获得清华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余先生曾于1985年1月至1996年8月担任中国医药集团广州公司的总经理办公室副主任、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及总经理。佘先生分别自1998年12月及2007年9月起至今一直担任国药集团的董事、总经理,法定代表人,以及自2008年7月起至今一直担任国药产投的董事长兼法定代表人,并自2009年11月起至今担任国药集团的副董事长。
⑸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同仁堂董事长被查!这对同仁堂是否有影响
2021年2月22日,中共北京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北京市监察委员会官网发布消息,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高振坤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⑹ 国药控股董事长辞职,这对国药控股有影响吗
据悉国药控股的董事长是因为个人原因而辞职,国药控股官方发表并不会对公司运营造成任何影响。
⑺ 医药营业收入排名1位是什么股票
目前医药营业收入排名1位的股票是000538 云南白药。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5月3日经云南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云体(1993)48号文批准,云南白药厂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成立云南白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经中国证监会证监发审字(1993)55号文批准,公司于1993年11月首次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2,000万股(含20万内部职工股),定向发行400万股,发行价格3.38元/股,发行后总股本8,000万股。1996年10月经临时股东大会会议讨论,公司更名为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于2006年5月29日实施股权分置改革。公司股票简称云南白药,股票代码000538,公司股票上市交易所为深圳证券交易所。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公司已从一个资产不足300万元的生产企业成长为一个总资产76.3亿多,总销售收入逾100亿元(2010年末),经营涉及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制剂、中成药、中药材、生物制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及饮料的研制、生产及销售;医疗器械(二类、医用敷料类、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日化用品等领域的云南省实力最强、品牌最优的大型医药企业集团。公司产品以云南白药系列和田七系列为主,共十种剂型七十余个产品,主要销往国内、港澳、东南亚等地区,并已进入日本、欧美等国家、地区的市场。"云南白药"商标于2002年2月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⑻ 石药集团的董事长是谁
每一棵松树的挺拔,都是长久力度和能量的积蓄,冲破岩石的阻滞,不间断地汲取营养,一如石药十年,风雨坚持,低调从容,鼎盛美丽
10年,石药正在发生变化,由里到外,从舆论到人心。
华北平原,是中国最大最优良的玉米产地之一,而玉米又是生产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原料药的基础原料。坐落在华北平原的石药集团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深厚的历史渊源,在二战时期,就以源源不断的抗生素,为维护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997年,河北省内四家医药龙头企业强强联合成立现在的石家庄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石药集团也是中国医药行业第一家境外上市公司,它的全称叫做“中国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制药”。石药集团经过10年的发展,从整体规模、出口创汇、技术实力、资本运营等各个方面都显现出了良好的业绩:石药集团的销售收入从成立之初的20亿到现在的100多亿,实现了一步一个台阶的超常规发展,并连续多年被评为出口创汇大户。
石药集团凭借原料优势和国家政策对河北省医药行业的支持,生产出影响中国整整十年的头孢普药。即使在抗生素药品遭遇市场的质问之时,石药集团生产出的头孢普药仍然能够逆势飘红,以质量的先进性,管理的专业化和“用户至上,义利共生”的经营理念取得了广大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高度信任,成为国内头孢普药发展最快的企业,在医药市场的“寒冬”期,不断开拓属于自己的春天。
创新才能发展
时代的变迁源于产业的辉煌。虽然这一时代肇源于信息产业,但是石药集团作为头孢市场的领先企业也在生产、经营、管理中经营出属于自己的特色。石药的管理者也深信,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把事业做大做强,就得开创新的领域。
2002年7月,经石家庄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批准,香港中国制药集团有限公司购买石家庄制药集团中诺药业有限公司全部股权。石家庄制药集团中诺药业有限公司转制为外资企业“中诺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经过5年的发展,中诺药业不负众望,为石药集团打通了一条从原料到制剂的全新渠道,并将石药头孢粉针优势做到了广大的终端医护人员心中,成为近年来头孢制剂市场的领军企业。
石药集团中诺药业一直坚持国内、国外两个“轮子”一起转,构建国际营销网络,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在原料药销售及制剂产品的加工出口业务领域,加强产品注册,强化服务,采取灵活多样的营销手段,已经同中国香港、德国、日本、西班牙、荷兰、瑞士、丹麦、意大利、乌干达、尼日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医药企业和科研单位建立了稳定的经济、技术、信息合作关系,其外贸制剂销售额正在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攀升。
石药中诺的创新不光体现在渠道上的拓宽,近年来分科室、分车间一系列硬件设施的改善,更是为产品的质量升级提供了专业化保障,使得其头孢类粉针产品的抽检率连年名列行业前茅。此外,石药集团中诺药业一刻也没有放松对内部人员创新的高要求,近千名销售人员不断通过培训提高专业服务素质,分集团、销售公司、办事处的三级培训体系每星期都有培训新课题开展,分享行业内国际一流企业的成功经验,针对性补缺补漏,在拓展销售队伍素质的同时保障每个区域的终端都能感受到抗生素粉针基地的专业服务。
今天,石药集团的营销创新之举已经靠专业化发展在同行业中遥遥领先,取得优良的业绩和声名显赫的一流品牌是石药纵横市场的重要砝码。“做好药,为中国”的企业理念,已在亿万消费者心中深深扎下了根。
普药更需专业化
2006年发生的各种与抗生素有关的负面新闻接连不断,给普药头孢市场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震撼,为了维护市场的稳定,市场急需一批质量优异、使用安全的抗生素,这个角色又由谁来担当呢?面对人们渴望而又充满期待的眼神,石药集团专业化的头孢普药以其软硬皆优的质量保证给在抗生素市场中彷徨的人们打了一支强心针。作为中国最专业的抗生素粉针生产基地,石药中诺的普药产品专业化之路走得艰难而坚定。
石药集团蔡东晨董事长曾说过:“一个不重视产品质量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在今天的普药市场,这句话显得尤其重要。作为普药粉针专业化生产基地,首先要保障产品链的全线贯通,石药集团的头孢类粉针中间体原料生产能力约占全球25%的份额,优质原料全部自采。
完整的产品链是质量保障的首要前提。有了可靠的源头保障,石药集团生产的头孢产品质量追求精益求精、尽善尽美。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管理,各个环节全部符合GMP要求,是国内首批通过认证的企业之一。在目前这个信息社会里,很多医药小企业认为在GMP认证上的投资收益显得很苍白,但石药中诺却斥巨资不断进行GMP的改造完善,因为一个建立了远大发展战略的企业,懂得专业化的认证不仅是为自己的将来寻求保证,也是对中国药品生产尊严的捍卫。为此,部分国家领导人先后到石药集团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