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走势 » 中国的银行股票赢利能力
扩展阅读
安迪科技股票 2025-08-15 23:25:07
股票仿真交易制作 2025-08-15 23:23:27
香港股票内部交易定罪 2025-08-15 18:36:00

中国的银行股票赢利能力

发布时间: 2021-07-27 11:58:24

① 通过看中国银行的这张表,如何分析其盈利能力

这i额指标都是其盈利能力的数据。只不过表示的内容和意义不同而已。
从03年到11年,其盈利能力是不断提高的。
特别是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率在不断增加,说明其盈利能力越来越好。

② 中国银行的股票好不好优缺点有哪些

不建议啊。银行股建议选中小盘的,像民生,中信,北京等都好些。中国银行是权重股,撬动需要很大的资金,现在是熊市。现金比股票好

③ 有些银行每天就可以赚几个亿,但为什么股价那么低

要说目前哪个行业最赚钱,我相信很多人首先会想到银行,我们以2019年前三季度6大国有银行为例,工商银行前三季度净利润2526.88亿元,平均每天赚9.2亿;建设银行净利润2273.82亿元,平均每天赚8.3亿元; 农业银行净利润1817.91亿元,平均每天赚6.63亿元;中国银行净利润1712.46亿元,平均每天赚6.25亿元;交通银行净利润607.26亿元,平均每天赚2.19亿元;邮储银行净利润543.44亿元,平均每天赚1.98亿元。


第二、缺乏炒作概念。

大家可以观察下A股那些市值比较高的企业,很多都是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概念,比如茅台是白酒行业领军,比如宁德时代是电池行业的佼佼者,这些都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概念可以炒作。

相对来说,我国的银行业同质化比较严重,大多数银行开展的业务基本上都是一样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大银行来说,他们无非就是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还有一些增值业务,这些业务都是比较稳定的,也比较传统,没有什么可以炒作的概念,除了个别银行有一些特色的概念可以炒作之外。比如招商银行,它是目前我国零售银行做的比较好的一个股份制银行,因此招商银行的股价也相对来说比较高了。

第三、银行业受到的监管非常严。

银行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因为它受到监管是非常严的,银行稍微有一些不规范的行为都有可能遭到监管部门的处罚。

因此各大银行的业务发展都是中规中矩,银行在发展过程当中都是稳扎稳打,不敢有一些激进的行为。所以虽然银行的总体业绩是增长,但是增幅相对于其他明星企业来说是比较小的。

而对于A股来说,业绩是推动股价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些股价比较高的企业往往也是那些业绩增长比较明显的企业。比如有些企业一年的利润增幅就可以达到50%以上,这让资本看到了很大的获利空间,因此成为了很多资本的追逐对象。

④ 中国银行业如此挣钱,为什么股票价格很低

银行是容易赚钱,但那是原有体制保护的结果。在金融体系逐步开放的客观环境中,面对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盈利能力的向下拐点已经开始出现,这就是形成目前银行收益很好、但预期很差、股价逐步走低背离情况的根本原因。

⑤ 为什么中国的商业银行盈利能力那么差(不算上旱涝保收的利息收入),而员工的收入却那么高

因为中国的银行业自从加入WTO以来除了利率没有放开以外其他都放开了。中国银行业借贷利差4%,自由市场才2%虽然收入已经大不如前了,但光这一点就有他们吃得了
等什么时候利率市场化了中国银行业挑战就更大了

⑥ 银行那么赚钱为什么银行的股票那么差

主要是银行股盘子太大,不容易炒得起来,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这样,对于投资者,特别是投机者来说是没有多大吸引力。资金更愿意去追那些盘子小,容易操作的股票,再加上有一些概念就会有更多的人去炒,以致股价较高,且起伏较大。相较而言,银行股市盈率较低。

⑦ 为什么中国的银行获利高,股价不涨

估值探底缘三因
实际上,自2011年7月起,银行板块估值便全面下移至市净率2倍以下。分析人士认为,市场之所以给予银行股如此低的估值,主要在于对银行利润增速放缓的预期,而引发这一预期的原因有三点:
首先,净息差面临收窄风险。在实体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新增信贷出现萎缩,实现“稳增长”的目标还有赖于货币政策有所作为。目前,市场对实行非对称降息以对冲经济下行风险的预期较为强烈,若预期兑现,无疑将使银行净息差收窄,挤压其主营业务利润空间。
其次,金融改革在一定意义上对银行股尤其是具有行业垄断地位的国有银行股属于利空,金融改革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或将推动民间融资平台发展,企业融资方式渐趋多元化将影响国有垄断银行的议价能力和盈利能力。
第三,地方债务偿债风险始终存在隐忧。未来三年是地方债偿债高峰期,虽然偿债时点或将延后,但并没有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一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对银行股的信心。

⑧ 中国银行这股票怎么样

 我从不怀疑通过购买港股或沪市股票来投资一两家中国大银行,是非常稳妥的投资策略。实际上这样的投资折射出来的,是关于本世纪投资的一个大热点:一个庞大而又生机勃勃的中国中产阶级的登场。在我看来,问题不是投不投,而是何时投。
早在2011年3月的时候,我曾收到一位亚洲经纪人发来的投资报告,建议“买入”那些在港上市的中国银行股,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等。据她估计,这些股票在当时的平均市盈率为8.3倍。
27个月后的今天,这些大银行的利润已经增长了约30%,但它们在香港股市上的价格却比那位经纪人给我写信的时候低了很多。当时工商银行的股价是6.2港币,作者写下这篇专栏时是4.7港币;建设银行股票也比11年3月低了25%,只有5.25港币。
如果说中国银行股在2011年算便宜的话,现在它们就更便宜了。当时读那份投资建议,我的第一想法是,虽然与盈利能力和增长性相比,这些银行股看上去很便宜,但市场对银行业的负面情绪以及对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可能放缓的担忧,会导致这些股票跌得更低;如果进行“抄底”,估计仍要亏很多钱,结果证明,我是对的。
但现在我会问,这些银行到底会便宜到什么地步?资产全球排名第一的中国工商银行,拥有巨大市场份额,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首要指标,2013年的股票市盈率为5。前不久,刚刚派发净利润的30%作为股票分红。如果我今天买入它的股票,由股息带给我的税前收益率大约能达到6%。而这家银行很可能继续保持至少15%的年收益增长,这意味着我的分红收益将以同样速度增长。这样的业绩将同时带来股价的上升,所以,今天买入中国工商银行的股票将是非常不错的投资决策。
然而,冒险尝试之前,我必须确认股价是否真的触底了。这些中资银行股为什么这么便宜?它们还会再跌么?便宜的直接原因看上去是6月份的“钱荒”事件,导致了投资者对市场前景的不确定。6月底,银行间拆借利率剧烈动荡,上海的隔夜回购利率甚至一度攀升至30%。
一直以来,中国央行会在市场紧张时注入流动性,但这次它没有。这种出乎市场预期之外的政策变动在银行和坊间制造了一次轻微的恐慌,并反映到了股市中。6月24日,沪指下跌5.13%至2009年8月以来的最低点。
央行会出手救市么?突然之间,银行们开始握紧手里面的钱,害怕那些资产状况不够透明的金融机构只借不还。一两天之后,央行宣布它将支持那些信誉良好的机构,并重新向市场补充流动性,恐慌得以平息,利率回落。
这对于中国金融体系,尤其那些体系内最强大的玩家——大型银行来说,应该算是积极之举。2009年起长期的财政和货币扩张给中国经济造成了一些泡沫,这些泡沫必须被挤掉,又不能伤害到整个经济。这样的短促震慑或许是一种正确的途径。
但是如果经济结构已经在调整的轨道上,在事情变好之前能变得多糟?中国的银行是否强大到足够抵御更艰难的金融环境?
我查阅了中国三大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2012年的审计财务报告,将之和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情况以及汇丰银行2012年的报告作了比较。结果发现,从现金和即时流动性资产方面,中国各大银行的状况非常良好,因为中国央行规定存款准备金率为20%。
2012年末的时候,工商银行以现金或央行准备金的形式持有23%的客户存款,建设银行为22%,中国银行为30%,而在同样的项目上,汇丰银行只有14%。这意味着一旦出现严重的流动性问题,中国的各大行有大量的现金储备作为缓冲。尽管三大银行的贷款业务在2007到2012年间增长超过两倍,但高收益确保了它们有充足的利润来保持投资者收益与资产成比例。2012年,在资产负债表上的数字迅速增长的前提下,三大银行所有者收益占总资产的比率保持在6.4%-6.8%,汇丰银行是6.8%。
一些分析师认为,很多发生在2009-2010年的经济刺激周期的贷款最终会成为坏帐。如果被他们言中,又会怎样?从2007到2012年间,工商银行的贷款看上去增加了4.6万亿元,总额达到8.6万亿,相比之下,它在2012年12月时的股本基数为1.1万元。这意味着今天只要12%的贷款成为坏账,就能导致工行破产,这有多大可能?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策略师黄海洲称,“三年内金融危机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中国要面对是一种“可控的小规模危机”。他指的可能是很多非官方的金融机构的破产和关闭。这些民间金融机构在2009-2011年间迅速催生。鉴于政府决不会采取任何可能威胁到经济增长的措施,在官方体系之外建立金融机构来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资金的做法已变得越来越常见。
对中资银行真正的威胁就在于这些监管体系之外的机构,官方和民间的金融部门彼此交织到底到了什么地步,即使对政府来说,都尚未摸清楚。
如果一些大的影子银行开始倒闭,连锁反应会有多糟,我们无从得知。金融危机的根源无一例外是信贷扩张。历史的经验一再告诉我们,从金融危机中迅速恢复取

⑨ 四大行去年净赚逾万亿元,为何四大行盈利能力这么强

1、四大行净利润合计5043.09亿元,相当于每日净赚27.86亿元;

2、上亿级的净利有且仅有四大行,位居A股第一梯队,超强盈利能力远远甩开百亿级的16家第二梯队上市公司。

3、其他已披露半年报的3186家上市公司净利润合计1.07万亿元,四大行合计净利占比近半,达47%。

尽管近年来关于利率市场化的呼声已经很高,央行也公开表示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基本具备,但实际进度依然大大低于人们的预期,刚刚通过的温州市金融改革方案中,一度被外界寄予厚望的利率市场化试点改革,在改革方案中只字未提,而市场传言中小银行有望率先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也被央行予以否认。利率是市场资金价格的体现,利率被管制,也就意味着资金价格失灵,从而造成资源的扭曲配置,进而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