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走势 » 中国股票已得绝症
扩展阅读
由中国陈薇院士股票 2025-07-28 03:11:01
中国境内投资美国股票 2025-07-28 02:51:52
佳能股份股票代码 2025-07-28 00:53:00

中国股票已得绝症

发布时间: 2021-08-05 21:46:02

1. 中国股市有哪些疑难杂症

中国股市的疑难杂症 诊脉整个中国股市,一直存在几个疑难杂症,一旦控制不好,很可能引发股市风险甚至股灾,所以我们不得不研究这些问题,对症下药,防患未然。 第一, 中国股市有明显替国企脱贫圈钱的性质。从地方到企业挖空心思挤进股市,只是为了圈钱,很少考虑普通股民的合法权益,因此才出现企业赢利不分配不发红利的怪现象。据不完全统计,上市以后从未分过现金红利的公司占总数的20%。因此,投资者进入股市唯一得到的机会就是炒作股票、赚取价差,这是中国股市投机性泛滥严重的根本原因。 第二, 管理层控制上市投资,以行政分配方式向国企过分倾斜,大量效益不佳的国企得以上市,在股市狂圈股民的钱而占用过多的金融资源。相反,国家垄断企业,效益优良收益率高的优质资产都拿到海外上市,让外国投资者享受丰厚的分红。在国内上市的公司不但效益不能令人满意,分红方面也是铁公鸡一毛不拔。 第三, 资源稀缺造成一级市场高溢价发生。高溢价等于多圈钱,得利最大的是以国企为主体的上市公司,其次是专门打新股的基金和机构投资者。即使股市最低迷的时候,一级市场也有10%~15%的收益。在大牛市里一级市场申购收益率高达20%以上。大多数违规资金和灰色收入基本不进二级市场,专门守在一级市场进行无风险的申购。 第四, 行政干预造成严重。上市公司从审批、发放原始股、一级市场申购到内幕消息泄露等各个环节,事件层出不穷。作为管理层,本应该对此严格调查,然而自从股市建立以来,十多年内管理层始终没有“大开杀戒”过。 第五, 少数对股市决策或操作有举足轻重影响力的人形成利益共同体,将中小投资者的正当权益置之度外。在现行的法律框架下,中小投资者利益受到侵害后很难有效组织起来采取共同,若单个地面对某企业或利益群体诉讼成本又太高,因此通过法律手段维护权利只是泛泛而谈,根本落不到实处。 第六, 产业投资环境不良。目前中国的投资现状是,银行贷款、企业筹资、国债发行等融资手段受到局限,只有股市相对活跃。投资环境失佳的金融系统为了摆脱效率低下、坏账高筑的经营困境,只能将资金转道投入股市,指望通过投机赢利维护正常运转。银行资金往往采取股票抵押贴现、券商透支、融资等各种渠道进入股市,而这些钱都来自居民储蓄,这相当于把股市风险转嫁给全社会承担。一旦熊市来临,银行大量资金被套,资金周转出现困难,便会发生头寸紧张、客户挤兑、资金链崩裂等连锁反应,最终导致金融风暴和灾难性后果。

2. 中国股市近十年出现过哪些重要的事件

你说这个问题其实你自己心里有答案4635

3. 股市今天得了什么急病是绝症还是……

中国股市就是这样的,只要证监会主席发布利空消息,那么行情必将暴跌。
如果发布利多消息,行情该怎么走还是怎么走。
行情跌也好,涨也好,能赚的钱逃不了。

4. 中国股票市场的近期状况

随着美联储二次量化宽松规模的落定,全球新兴经济体又将迎来6000亿美元资金的进攻。如何加强对热钱的管理,日前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中国可以采取总量对冲的措施应对热钱流入。他说,如果有短期投机性资金流入,可以通过适当的措施将其放在一个池子里,而不会任其泛滥到整个实体经济中去。等到热钱需要撤退时,再将它从池子里放出去。通过这种操作,就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资本异常流动对中国经济的冲击。 首先是经过最近几年新股的高速发行,尤其是一批蓝筹公司的发行上市,目前中国股市的规模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截至今年10月底,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家数1997家,总市值27万亿元。股市规模的扩大,这也意味着资金吞吐量的扩大,目前中国股市完全有能力接纳更多的资金进入市场。 其次,股市可以通过进一步加快新股发行的方式来接纳热钱,将热钱拿来为我所用,扩大直接融资比例。一直以来,中国股市都被舆论称为是"圈钱市",融资功能是中国股市最善长的功能,今年前三季度共有404家公司发行A股股票或债券,合计筹资6632亿元。中国股市缺什么也不缺少在股市门口排队等待发股上市的公司,面对热钱的流入,中国股市完全可以加大新股发行力度,来减少热钱对市场的冲击。而且,让更多的公司发股上市也解决了一批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为支持我国经济事业的发展作出进一步贡献。 此外,热钱进入股市后,管理层完全可以通过国有股的减持来将热钱对股市的冲击降低到最低程度。2005年中国股市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原本不上市流通的原非流通股多已转换成了可流通股。不过,出于维护股市稳定的需要,绝大多数的国有股并没有上市流通,而仍然是持有在大股东的手上。目前A股的总市值超过27万亿元,但真正流通的股票市值只有1/3左右。如中石油于11月8日解禁,解禁市值达到1.9万亿元,但这1.9万亿元市值的股票仍然都持有在大股东中石油集团的手上,并未上市流通。因此,一旦热钱流进股市,国资委完全可以有序地安排国有股减持,从而有效地抵减热钱对股市的冲击。

5. 中国股票到底是怎么了

1.中国经济起飞和奥运题材的炒作到07年10月涨幅过大有调整的必要.
2.美国次级贷危机影响全球经济.
3国际油价和粮食价格上涨引发通货膨胀.
4.在美国经济不景气,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大量热钱进入我国,中国外汇储备达到16000多亿美元,中国为抵挡热钱和通胀采取了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不利于股市的货币从紧政策.
5.最主要的大小非在今年迎来高峰,对于极低成本的大小非现在的市值是很有吸引力的,谁不想套现呢,减持对2级市场产生冲击,一面是货币从紧政策一面是不断减持,资金供应不足,供大与求,跌也是清理之中的事.
6.<6.10>暴跌直接原因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幅度是以前的2倍,其次国际原油期货大涨,越南经济危机或将影响整个亚洲.
7.中国经济真的衰退了吗?现在只是从过热向平稳发展,软起飞.这样中国经济就可以走的更远,股市也一样.

6. 中国股市害人

普通的投资者想赚钱比登天还难,无真金白银的回报,现在的分红是从股价中扣减得来的,跌吧

7. 中国股票为什么总是涨不动,真正的病根在哪里

中国股市涨不动的原因非常多,并非只有某个原因就会导致中国股市涨不起来;当然众多原因当中最主要一点就是“增量资金供不上扩容资金”,只要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中国股市想不涨都难。

首先撇开其他原因之外,重点分析一下A股为什么会有由于“增量资金赶不上扩容资金”导致中国股市涨不起来呢?下面分步进行解答:

1、什么是增量资金?

股市增量资金就是指往股票市场进入的资金,比如有1亿资金从房地产进入股市炒股,这1亿就是增量资金。

第一,股市制度不完善,退市制度、交易制度、披露制度等等;

第二,投机性太强,中国股市喜欢追求短期利益,不会追求长期利益,怎么涨上去又怎么跌回来的,甚至倒跌;

第三,牛短熊长,中国股市大部分时间都是熊市,牛市时间非常短;一年牛市要换来5年熊市。

总之中国股市涨不起来的原因太多太多了,真正想要中国股市强势起来,必须要把这些各种原因一一排查,都处理好之后,中国股市必然会雄起来,必然会引领全球股市。

8. 中国一年有多少人因为股票死亡

65535人

9. 中国发生过几次股崩

还没有发生过真正的股崩
第一轮暴涨暴跌:100点——1429点——400点。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中国股市从100点起步;1992年5月26日,上证指数就狂飙至1429点,这是中国股市第一个大牛市的“顶峰”。在一年半的时间中,上证指数暴涨1329%。随后股市便是迅猛而恐慌地回跌,暴跌5个月后,1992年11月16日,上证指数回落至400点下方,几乎打回原形。

第二轮暴涨暴跌:400点——1536点——333点。上证指数从1992年底的400点低谷启航,开始了它的第二轮“大起大落”。这一次暴涨来得更为猛烈,从400点附近极速地窜至1993年2月15日1536.82点收盘(上证指数第一次站上1500点之上),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上证指数上涨了1100点,涨幅达284%。股指在1500点上方站稳了4天之后,便调头持续下跌。这一次下跌基本上没遇上任何阻力,但下跌时间较上一轮要长,持续阴跌达17个月之久。1994年7月29日,上证指数跌至这一轮行情的最低点333.92点收盘。

第三轮暴涨暴跌:333点——1053点——512点。由于三大政策救市,1994年8月1日,新一轮行情再次启动,这一轮大牛行情来得更加猛烈而短暂,仅用一个多月时间,上证指数就猛窜至1994年9月13日的最高点1053点,涨幅为215%。随后便展开了一轮更加漫长的熊市。直至1996年1月19日,上证指数跌至512.80点的最低点。这一轮下跌总计耗时16个月。

第四轮暴涨暴跌:512点——1510点——1047点。1996年初,这一波大牛市悄无声息地在常规年报披露中发起。上证指数从1996年1月19日的500点上方启动。1997年5月12日达1510点。不到半年时间,大盘暴涨1000点,上证指数上涨接近300%。自1997年下半年股市开始了长达两年的“调整”,1999年5月17日跌至1047点。

第五轮暴涨暴跌:1047点——1756点——1361点。1999年“519”行情井喷,在短短的一个半月时间,股指上涨将近70%,1999年6月30日上证指数上攻至1756点。它第一次将历史的“箱顶”(1500点)狠狠地踩在了股民的脚下。随后股市大幅回调。2000年1月4日,上证指数直抵1361点。

第六轮暴涨暴跌:1361点——2245点——1000点。由于继续受欧美股市大幅攀升的刺激,中国股市最后奋力一搏,终于冲上了本轮行情的“至高点”。2001年6月14日,上证指数冲向2245点的历史最高峰。自此,正式宣告我国本轮大牛市的真正终结。

2001年10月22日,上证指数快速跌至1515点这一敏感点位。1500点究竟是中国股市的“箱底”,还是“箱顶”?历史似乎跟我们股民开了一个大玩笑。原来1500点仍是中国股市的“箱顶”,曾经的“箱底”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不是吗?就在中国股市在1500点的上方稍作停留后,她依然还是回到了她熟悉的1500点的历史“箱顶”下方,这样的指数点位似乎让人感觉更真实、更安全、更踏实可靠。

2002年1月29日,上证指数跌至1339.2点;2004年9月13日,上证指数跌至1259.43点;2005年6月6日,上证指数跌破1000点,最低为998.23点。与2001年6月14日的2245点相比,总计跌去1247点,这与此前专家预言“推倒重来”的1000点预测是十分巧合的。这便是一种技术性的报复,更是上一轮疯狂的大牛市自制的“苦果”。

第七轮暴涨暴跌:1000点——3300点——1500点?2005年6月,上证综指破1000点,2006年1月从1200点启动,截止2007年4月6日收于3300点之上,过去的历史高点已被远抛脑后,一年多时间大盘累计涨幅超过了230%。这一轮行情的上涨应该算是历史上最为猛烈的。50倍的市盈率还能伴随这一波行情走多远?我们将拭目以待。当然,这一轮大的行情结束后,将回调至何处,我们仍将拭目以待。我认为目前5000是阶段性高点

10. 中国股市就这样走向死亡吗

中国股市不会走向死亡的。
中国股票市场也称为中国股市,1989年开始作为试点,本着试得好就上、试不好就停的理念建立。所以在1995年之前的股市运作中,最大的利空通常是中国股市试点要停、股市要关门这类消息。后受"3.27国债期货事件"影响,中国期货市场于1995年进行全面的整顿清理,中国股市成为扶持的对象,这样股市才由此迎来了真正的利好,转而进入了大发展的时期。
股市成长阶段论:
证券市场发展的道路不完全一样,但一般都要经历5个阶段。
1、休眠阶段:此阶段了解证券市场的人并不多,股票公开上市的公司也少,但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投资者发现,即便不算潜在的资本增值,获得的股利都超过其它投资形式得到的收益,于是他们就买进股票,但开始还是小心谨慎。
2、操纵阶段:一些证券经纪商和交易商发现,由于股票不多,流动性有限,只要买进一小部分股票就能哄抬价格。只要价格持续高涨,就会吸引其他人购买,这时操纵者抛售股票就能获取暴利。因此,他们开始哄压市价,操纵市场,获取暴利。
3、投资阶段:有些人通过买卖股票得到了大量的资本增值,不管已经实现了的或还只是帐面上的,这些暴利的示范作用都会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投机行列,投机阶段就开始了,股价大大超过实际的价值,交易量扶摇直上。新发行的股票往往被超额急购,吸引了许多公司都来发行股票,原来惜售的持股者也出售股票以获利,于是扩大了上市股票的供应。
4、崩溃阶段:到一定时机,用来投机的资金来源会枯竭,认购新发的股票越来越少,而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头脑静下来,开始认识到股票的价格被抬得太高了,与本来的价值脱节得太厉害。这时只要外界一有风吹草动,股价就会动摇,然后价格开始下降。
5、成熟阶段:在股市下跌之后,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使公众对股票市场重新恢复信心。这个时间的长短视价格跌落的幅度,购买新股票的刺激,机构投资者的行为等因素而定。跌市使有这些人亏了大本。他们只留着作长期投资,寄望于将来价格的回升,一些私人投资者变得谨慎了,一些没有经历过崩溃阶段的新的投资者加入进来,机构投资者的队伍也扩大了,这样成熟阶段就开始了这里股票供应增加,流动性更大,投资者更有经验,交易量更稳定,虽然股价还是会波动,但不像以前那样激烈了,而是随着经济和企业的发展上下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