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国企股票有哪些
国企股也称作H股,指注册地在内地、上市地在香港的外资股。(因香港英文——HongKong首字母,而称得名H股。)H股为实物股票,实行“T+0”交割制度,无涨跌幅限制。中国地区机构投资者可以投资于H股,大陆地区个人目前尚不能直接投资于H股。在天津,个人投资者可以在中国银行各银行网点开办“港股直通车”业务而直接投资于H股。但是,国务院目前尚未对此项业务最后的开闸放水。个人直接投资于H股尚需时日。国际资本投资者可以投资H股。
国企股一览
⑵ 中国西电股票是央企还是国企
首先,你这个提问本身就不对,有两个问题。
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你的提问可以简化为“股票是不是企业”,那股票当然不是企业,更谈不上央企国企。
同时,央企和国企也不是并列的概念。所谓央企是指中央所属国有企业,是国企的一种。与央企对应的概念是地方所属国有企业。所以说央企肯定都是国企,但国企不一定是央企。央企是小概念,国企是大概念。
然后再回到你的问题。你指的应该是上市公司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是中国西电集团的下属控股子公司,而中国西电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所属国有企业。这么推下来,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应该也是央企的性质,当然也是国企。
⑶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是国企吗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是国企。
韩三平曾格外强调中影集团的国企责任感,很多制作环节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利润却很少,这些其他企业不愿做也没有能力去做的事情,中影集团必须做。
目前,由中影集团与柯达公司合作成立的华柯电影洗印公司已经投入使用,过去投资稍大的影片都要拿去国外洗印的历史一去不复返,我国的底片样片洗印技术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3)中国电影股票是国企吗扩展阅读: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成就
2007年,中影集团公司加大对制片环节的控制,成立了制片分公司。对这一举措,韩三平表示,制片是中影集团最核心的资源,现在中影需要迅速建立自己的制片品牌。贺岁档热映的《投名状》、《长江七号》和即将推出的《赤壁》、《梅兰芳》等影片制作精良,成为中影制片品牌的生动注脚。
2007年,中影与首钢共同组建中影首钢环球数码数字影院建设有限公司,计划在2008年年底前建设2000个数字影院。中影集团还重视后产品开发,成立了后电影开发公司,开拓了电视播映权的授权、音像制品的出版等业务,累计引进、出版、发行海外影视音像节目多达三千个品种。
2011年5月,入选第三届“文化企业30强”。公司口号为:创造品牌、占领市场、立足国内、走向世界
2016年7月20日,中影集团宣布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融资6亿美元。拟发行不超过4.67亿股份A股股票。上市后,中影集团拥有的股份将从现有的93%降至67%。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电影集团公司
⑷ “中国电影集团”和“华谊兄弟”是国有还是私有企业
两个都是股份有限公司,即由私人控股,为私有企业。但前者在韩三平掌舵后,由于我国影业的特殊国情,沾染了较多的国化气息,如与广电总局加强制度联系等。后者为港资企业,也是私人控股,且为上市公司。韩三平有将中影推向资本市场的计划,但迟迟未实施,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其私化程度。
⑸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由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歌华有限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单位共同发起设立。2015年6月4日,歌华有线发布公告称,拟联合中影、阿里巴巴等6家公司共同发起设立中国电视院线运营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
法定代表人:喇培康
成立时间:2010-12-09
注册资本:1867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100000000042926
企业类型:其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公司地址:北京市怀柔区杨宋镇凤翔科技开发区凤和一园10号
⑹ 中国电影股票和票房有关系吗
应该说是有关系的,但并不是严格相关,也就是票房好了,会有人炒作,股价就上去,但很多时候,都是自己在那涨跌,并没必然关系。
其实和其他题材一样很多时候就是个噱头,中国股市没那么严格的看业绩的。
⑺ 中国电影产业上市股票有哪些前景如何
股票比较有名的包括华谊兄弟、中视传媒、光线传媒、华策影视等等。前景嘛,看看近几年国内的票房就晓得了。可以说是前景一片光明啊,不过现在这些股票的价格都不菲,投资价值从目前来看一般。个人看法,还是要以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入手较好。
⑻ 上海电影股票是国资背景吗
这只股票是具有国资背景的。上海市国资委持有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精文投资有限公司100%的股权,而后面两者有分别持有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69.22%和3.25%的股份。
⑼ 中国电影600977股票到底有什么优势
中国电影600977
市值行业排名位列“分众传媒,万达院线,东方明珠,江苏有线”之后,第五位。
净利润行业排名位列“东方明珠,中文传媒”之后,第三位。
中国电影拥有“中字头”背景
上市伊始,虽然只发行了25%的流通股,还是受到了追捧,分别有如下大笔买入:
20160816:买入989万(上海)
20160818:买入1483万(成都、宁波)
20160822:买入9346万(上海、深圳、清远、南京)
20160825:买入22306万(嘉兴、杭州、台州、上海)
20160829:买入5210万(杭州、武汉、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