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50年代的原始股票到现在是不是废纸一张,可以有收藏爱好者吗
收藏价值恐怕大于实际纸面记载的票面价值。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50年代以后,进入新中国了,没有几年,就公私合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没有私营企业了。
本来刚刚成立的中央政府,是允许多重经济形式并存的,准备用较长的时期过渡的,但是冒进的做法很快占了主导,跑步进入社会成为主流,一大二公成为唯一的社会形态。
所以你的股票记载的企业,即使名称没有变,也不会再按照以前的方式经营运转,不会再兑现当初的承诺了。坐吃股息是当时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接受的。
但是,作为见证,你的股票记载了一段股份公司的历史,弥足珍贵,尤其是50年代,允许各种所有制形式共存的短暂年月,这样的实物证明确实有股份公司成立,运营。历史价值极高。
㈡ 中国股市的组织机构是怎样的
证券市场是股票、债券、投资基金份额等有价证券发行和交易的场所。
证券市场的结构:
1、层次结构:一级市场、二级市场
2、多层次资本市场:这个很多
3、品种结构:股票市场、基金市场、债券市场、衍生品市场
4、交易所结构:有形市场、无形市场
证券市场的基本功功能:
1、筹资-投资功能
2、定价功能
3、资本配置功功能
证券市场的参与者
一、证券的发行人
(一)公司(企业)
(二)政府和政府机构
(三)金融机构
二、证券投资人
(一)机构投资者
(二)个人投资者
三、证券市场中介机构
(一)证券公司
(二)证券登记结算机构
(三)证券服务机构:
主要包括投资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证券信用评级机构等
四、自律性组织
(一)证券交易所
(二)证券业协会
(三)证券监管机构
五、证券监管机构
在我国证券监管机构是指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其派出机构。
中国证监会是国务院直属的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按照国务院授权和依照相关法律对证券市场进行集中、统一监管。
他的主要职责是:依法指定有关证券监督管理的规章、规则,负责监督有关法律的执行,负责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对全国的证券发行、证券交易、中介机构的行为等依法试试全面监管,维持公平而有序的证券市场。
㈢ 艺术品类股票有哪些
答:“书法、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品、玉器珠宝、金融器物、陶瓷、古代家具
艺术品(artwork),一般指造型艺术的作品。一般的艺术品可视为含有两个成分:一是作品上的线、形、色、光、音、调的配合,寻常称为‘形式的成分’或‘直接的成分’;一是题材…寻常称为‘表现的成分’或‘联想的成分’。“
根据公开信息发现,目前已有5家上市公司直接或间接从事了艺术品投资,分别为弘业股份(600128.SH)、东方金钰(600086.SH)、张江高科(600895.SH)、电广传媒(000917.SZ)和法拉电子(600563.SH).
弘业股份:上市公司中的收藏家
弘业股份是上市公司中的收藏家,多年以来在艺术品收藏中一味付出,其下属子公司爱涛艺术精品有限公司(下称“爱涛艺术”)尽管手中藏品价值连城,但却是囊中羞涩。
春节后,市场上流传着一则传闻,称弘业股份投资2亿元收藏的艺术精品市价可达20亿元,每股获利可达6元多。在传闻的推动下,弘业股份的股价从2月9日起持续放量上涨。
㈣ 中国有几个股票交易所
在我国有四个: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大陆),香港交易所,台湾证券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于1990年11月26日,同年12月19日开业,为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归属中国证监会直接管理。秉承“法制、监管、自律、规范”的八字方针,上海证券交易所致力于创造透明、开放、安全、高效的市场环境,切实保护投资者权益,其主要职能包括:提供证券交易的场所和设施;制定证券交易所的业务规则;接受上市申请,安排证券上市;组织、监督证券交易;对会员、上市公司进行监管;管理和公布市场信息。
深圳证券交易所位于深圳罗湖区,地王大厦斜对面。成立于1990年12月1日,于1991年7月3日正式营业,是为证券集中交易提供场所和设施,组织和监督证券交易,实行自律管理的法人,由中国证监会直接监督管理。深交所致力于多层次证券市场的建设,努力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主要职能包括:提供证券交易的场所和设施;制定本所业务规则;接受上市申请、安排证券上市;组织、监督证券交易;对会员和上市公司进行监管;管理和公布市场信息;中国证监会许可的其他职能。
香港最早的证券交易可以追溯至1866年。香港第一家证券交易所——香港股票经纪协会于1891年成立,1914年易名为香港证券交易所,1921年,香港又成立了第二家证券交易所——香港证券经纪人协会,1947年,这两家交易所合并为香港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
台湾证券交易所在1961年10月23日成立,于1962年2月9日开始运作。交易所位于台北市信义区信义路5段7号3楼(台北101办公大楼3楼)。
㈤ 中国股票博物馆的介绍
中国股票博物馆位于上海市普陀区西乡路100号,1998年成立,是中国首家股票博物馆。宣传证券文化,提供市场信息,有助人们收藏和鉴赏股票,是中国股票博物馆办馆宗旨。
㈥ 哪位亲知道股票收藏家
http://mil.eastday.com/epublish/gb/paper182/1/class018200002/hwz159752.htm
㈦ 上海收藏协会成立几几年
上海市收藏协会
1986年6月10日,上海收藏欣赏学会在上海滩诞生,同日创办了《收藏家》会刊,这是中国第一家省市级收藏组织和第一份收藏会刊。
1987年1月4日,上海收藏欣赏学会改名为上海收藏欣赏联谊会,吴少华当选会长,王承德任秘书长,并采纳联谊会顾问、全国文联主席周巍峙先生建议,确定了:“欣赏、求知、联谊、创造”八字宗旨。
1989年11月,上海收藏欣赏联谊会正式挂靠市文化局,成为政府领导下统一引导上海民间收藏的社会团体。1991年,上海收藏欣赏联谊会成为上海市民政局首批登记注册的市级社团,也是我国最早的收藏法人社团。2004年7月,上海收藏欣赏联谊会更名为上海市收藏协会。
多年的成长壮大,上海市收藏协会已拥有注册会员近4000名,下设集报、交通票证、钟表、中医秘方、旅游文化、扑克牌、股票、连环画、大铜章、彩票、玉器、陶瓷、书画13个专业委员会,另有可口可乐、女红、红楼梦等多个专题收藏沙龙。
会刊《收藏家》报,是体现该会办会特色的窗口。它不仅报道了多姿多彩的收藏活动,更引人注目的是头版的“收藏论坛”系列评论,全面系统而富有前瞻性,其中不少精彩的评论还被《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文物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及《收藏》杂志等报刊转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收藏家》报已更名为《上海收藏家》报,并由双月刊发展到月刊,发行量也从2000份增至8000份。另外,编辑部还不定期编印彩色版《上海收藏家》报特刊,发行超过1万份,其辐射面与影响力令人瞩目。
㈧ 股票中的机构都有哪些,
1、机构投资者主要是指一些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保险公司、投资信托公司、信用合作社、国家或团体设立的退休基金等组织。机构投资者的性质与个人投资者不同,在投资来源、投资目标、投资方向等方面都与个人投资者有很大差别。
机构投资者(Institutional investors)简介
在中国,机构投资者是指在金融市场从事证券投资的法人机构,主要有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和投资基金、证券公司、银行等。
在证券市场上,凡是出资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的个人或机构,统称为证券投资者。机构投资者从广义上讲是指用自有资金或者从分散的公众手中筹集的资金专门进行有价证券投资活动的法人机构。在西方国家,以有价证券投资收益为其重要收入来源的证券公司、投资公司、保险公司、各种福利基金、养老基金及金融财团等,一般称为机构投资者。其中最典型的机构投资者是专门从事有价证券投资的共同基金。在中国,机构投资者主要是具有证券自营业务资格的证券经营机构,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投资管理基金等。
2、国家政府机构
证监会:中国证监会为国务院直属正部级事业单位,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授权,统一监督管理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维护证券期货市场秩序,保障其合法运行。
交易所:证券交易所是依据国家有关法律,经政府证券主管机关批准设立的集中进行证券交易的有形场所。在我国有四个: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香港交易所,台湾证券交易所。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组建。公司总资本为人民币12亿元,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是公司的两个股东,各持50%的股份。公司总部设在北京,下设上海、深圳两个分公司。中国证监会是公司的主管部门。
证券业协会:证券业协会 的权力机构为由全体会员组成的会员大会。证券业协会章程由会员大会制定,并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备案。会员大会每两年举行一次,必要时经常务理事会决议可临时召开。证券业协会设会长、副会长。证券业协会设理事会,理事会成员依章程的规定由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两年,可连选连任。
㈨ 请问中国解放后的股票发展历史慨况
中国股票发行经历了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中间还隔有汪伪政府),新中国人民政府。使用购买股票的币种有银两、银元、法币、中储券、关金券、金元券、人民币。如今,收藏界把这百余年发行的股票进行分组:分为清代、民国、解放区、新中国、新时期、上市公司股票再加股票认购证。 1984年- 提出建立资本市场构想 1984年11月-中国第一股发行1万股 1986年-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诞生 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 1991年7月-深圳证券交易所试开业 1991年8月28日- 中国证券业协会在北京成立 1992年5月21日-上交所取消股票交易价格限制 1992年8月10日-“810”事件 1992年10月12日-证监会正式成立 1992年8月-1994年8月-股市变冷 1994年7月30日-三大利好救市政策引发大涨 1996年12月-政策扼住股市涨势 1999年5月19日-5.19行情爆发 1999年6月-多重利好促股市大涨 1999年7月1日-《证券法》实施打开潘多拉魔盒:从国有股减持到股权分置改革 2001年6月-国有股减持拉开序幕 2001年7月-国有股减持在新股发行中正式开始 2001年10月23日-证监会宣布暂停首次发行和增发股票时出售国有股 2001年6月-社保基金正式入市 2002年6月-国务院决定停止减持国有股 2002年12月-QFII制度正式实施 2005年4月30日-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正式启动 2005年6月-利好齐发,股改行情启动 2006年9月-股权分置改革已近收官 2006年下半年到07年10月16日-上证指数高达6124.04点,随后随着国际金融局势急转直下,美国次贷危机 ,世界第三大投行雷曼兄弟倒闭,中国股市特有的大小非现象使得上证指数一路下滑,至2008年10月28日上证指数跌至1664.93点,跌幅超70%。 2009年上证综指年内上涨62.19%,个股涨幅甚至接近2007年的水平,股价创新高的A股有330多只(不包括新股),占总数的20%,而股价回升到6000点水平的股票,占总数的50%。 2010年年初开盘指数既告不利,上证指数在最初上涨了一段之后,又于1月27日跌破3000点。现在仍旧在3000点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