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个企业的股票退市的原因有几种
目前上市公司退市采用单一标准:三年连续亏损即退市。上市公司退市是由上市公司变为非上市公司,该公司仍然存在,仍可经营。而期货机构退市则由存在变成消亡,这也是退市制度迟迟不能出台的重要原因。我们考虑采用多标准比较妥当一些,如有下列行为之一且经整顿不合格的期货机构将被进入退市程序:
(1)未通过年检;
(2)未达到开业时监管部门制订的标准;
(3)未严格执行“四统一”且情况严重者;
(4)承包、出租、合资、联营经营;
(5)客户不能正常出入资金的;
(6)有透支行为并出现穿仓的。
如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期货机构应立即退市:
(1)挪用客户保证金;
(2)设立非法网点;
(3)穿仓金额巨大;
(4)对机构高管人员一年内谈话提醒三次、警告两次或在约定期限内两次拒绝谈话的;
(5)期货机构出现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或重大风险隐患的;
(6)期货公司被中国证监会吊销《期货经纪业务许可证》。
Ⅱ 现在中国的股市都是没有退市这一说的吗
现在是有退市的
退市是上市公司由于未满足交易所有关财务等其他上市标准而主动或被动终止上市的情形,即由一家上市公司变为非上市公司。退市可分主动性退市和被动性退市,并有复杂的退市的程序。
上市公司由于未满足交易所有关财务等其他上市标准而主动或被动终止上市的情形,即由一家上市公司变为非上市公司。
A股公司因业绩因素的退市标准是连续3年亏损就要暂停上市(暂时保留代码和资格),如果之后6个月内仍继续亏损就要面临退市处理。退市的另一种情况发生在公司实施私有化时,在大股东或战略投资者回购全部流通股后即可宣布公司由公众上市公司重新变为私有公司,如中石化(600028)对旗下多家上市子公司实施私有化后这些子公司就将一一退市。
Ⅲ 真正退市的概率有多大中国的股市退市概率如何
看在十分的份上我告诉你吧 我现在很缺分分额
是酱紫的 偶先回答你第一个问题 公司连续亏损2年就给他个ST 再亏损2年再加个*就变*ST (最新的基础是这么写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披星戴月 也有直接被*ST的 还有楼上说会PT 真PT你就要流眼泪了 那基本就是板上钉钉要say goodbye了 不goodbye那股价也废了
你问*ST生物会不会退市 这谁知道啊 咱们国家信息披露责任机制那是相当的不完善 上市公司和庄家联合作假 人家报利空吃货 利好出货你根本不知道 但是呢有个办法你可以察觉点蛛丝马迹 那就是去买份中国证券报吧 或者上海证券报 他有专门的重大事项披露板 里面会写的比如这股票什么时候开始停牌 因为什么什么
第二个问题(我先抽根烟酝酿下)
有多大呢 这个我个人认为有几个窍门 你可以参考下 这是我总结的 首先你看看他的每股净资产对比他的股价 比如他现在每股净资产是4块钱 现在价格是5块 我认为这样的公司有点让人怕怕 属于豪赌型的股票 等下我会举例子 这样股票要么就要废了 要么就要飞了(不要以为我说了没说你往下看你就能明白我意思)
再个你就看他有被人组 重组真是好东西 我举例子了啊 我们的*ST昌河 咋一眼就是垃圾股 诶 他停牌了 要重组 我们超级无敌牛逼的王亚伟叔叔就豪赌他了(好像是他) 往死里买 就等他重组呢 一旦组成功了 他就发达了
最后一个就是看有没有外资注资了 比如*ST双马 现在是ST好像 还是四川双马?我好久没看他了 他被法国拉法基公司注资了 往死里给钱 不要都不行 诶这股票暂时活了
然后回到你*ST生物 你去看看咯 教你方法借鉴了 不过一般情况下 很少有股票退市的
第三个问题 有人说中国股市不考虑退市 有人还说中国股市里的上市公司很多资产不优良(小知识:目前最优良的是盐湖钾肥 人家是整体上市的)要充分考虑退市问题 我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手打的啊 给点辛苦分分吧 55555
Ⅳ 股市为何很难退市,动的谁利益
这个跟什么样的企业上市有关系,上市貌似优良企业,散户都买了长期投资,结果最后出现退市,散户没有能力调研,所以投资打水漂,
Ⅳ 中国股市的退市机制 介绍一下 好像没有退市股票啊 谢谢
1992年7月7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宣布:原野股票停牌交易。这是中国证券市场首家退市企业。
再去看看三板股票,股票编码为400***的企业都是二级市场退出后进入三板市场的,我看很多企业可能退市。
Ⅵ 中国股票为啥不能退市
长期业绩不好会被退市 但是自己不能自动退市 你试想刚上市圈了一笔钱 然后自己退市了 那不是坑死散户了么
Ⅶ 中国的股票是不是一般都很难退市的
上交所退市26家,深交所退市35家. 不算重组的。
Ⅷ 中国股市在退市方面存在那些问题
导致我国上市公司退市机制失灵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目前我国有关法律规定的退市标准较为模糊,操作性不强。国外成熟证券市场上市公司的退市标准大多具有多样化的特点,除了公司业绩不佳、连续亏损以外,还包括资本减少、低流动性、股东持股比例不足、资产负债、虚假陈述、并购重组、破产解散、主动申请退市、违反持续上市标准等十几种。相较而言,我国上市公司的退市标准较为单一,过分关注于连续三年亏损,这就为绩差公司避免退市提供了操作空间:
首先,很多上市公司可实施“报表重组”,连续两年亏损,第三年微利,逃脱暂停上市处理,再接着亏损两年,再微利一年,如此循环往复;
其次,即使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而被暂停上市,也不意味着必然退市,上市公司在这个阶段同样可选择“报表重组”,只要第四年微利,就可以逃脱退市危机。
值得注意的是,2007年起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为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调节利润提供了一定空间,主要手段是处置非流动资产、转回以前年度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债务重组收益、转回以前年度计提的预计负债及获得政府补助。然而,这些手段并没有从根本上提升公司的经营能力。我国股票市场有些绩差公司“该退不退”或“退而不出”的现象依然存在,市场的投机炒作行为时有发生。
在我国,公司上市资格或地位是一种稀缺资源。正是由于它的稀缺性,使得绩差公司想方设法地通过各种方式维持其上市地位,各地政府也会采取措施避免地方的上市公司退市。同时,由于公司上市不易,一些在场外排队等待的公司也试图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进入交易所市场,使绩差公司得以避免退市的命运。可见,改进目前的发行上市制度,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使满足基本条件的公司有更多的上市机会,是完善我国退市机制的有效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