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走势 » 云大科技股票哪儿去了

云大科技股票哪儿去了

发布时间: 2021-09-11 17:15:36

❶ 昆明的什么大学好一点

云南大学 创建于1922年12月,1923年4月20日开始招生。八十多年来六易校名,从创建之初的私立东陆大学发展成为云南省唯一的国家重点综合大学,已为国家培养各类专门人才七万多人。目前,云南大学是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1所“211工程”大学之一,已经被列入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高校的行列,是一所历史悠久,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大学。也是一所发展势头强劲的边疆大学。 云南大学有着辉煌的历史。1937年到1947年,著名数学家熊庆来教授受聘担任云南大学校长,按照“清华模式”建设云大,费孝通、楚图南、陈省身、华罗庚、严济慈、冯友兰、吕叔湘等大批著名学者应邀来校执教,使学校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外较有影响的综合性大学。1946年,世界著名的《简明大不列颠网络全书》把云南大学列为中国十五所世界著名大学之一。 云南大学具有八十余年的历史,是中国西部建立最早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其前身私立东陆大学为当时的云南省都督唐继尧所创办,始建于1922年12月。1923年4月开始招生,1930年学校改组为省立东陆大学,1934年又改为省立云南大学。1937年著名数学家熊庆来教授出任校长,云南大学迎来了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1938年,云南大学由省立改为国立。熊庆来在任期间,费孝通、楚图南等大批著名学者应邀到校执教,使学校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外影响甚大的综合性大学。1946年,英国《简明大不列颠网络全书》把云南大学列为中国十五所世界著名大学之一。到建国前,云南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包括文、法、理、工、农、医等学科在内、规模较大、面 向全国招生的高等学府。1952年开始的高校院系调整,把我校法律、政治等学科,分别并入四川大学、西南政法学院等高校,农、医、工等学院先后分离独立建校,我校由此成为一所以基础学科为主、较为单纯的文理科综合大学。1958年,我校由教育部下放云南省管理。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云南大学加快了发展。1996年,云南大学成为“九五”期间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以此为契机,学校提出“立足边疆、服务云南、办出特色”的办学思路,以“211工 程”建设为龙头,以改革为动力,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障,把学校工作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使云南大学进入了建国后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2001年6月,我校“211工程”、“九五”建设顺利通过验收,获得了专家组的高度评价,受到教育部领导的表扬。 云南大学位于昆明市区内,踞商山余脉的贡院坡上,前临翠湖,左依圆通山,校园内茂林修竹,绿草如茵,一幢幢教学大楼、图书馆、实验楼掩映在花图锦簇中。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是读书、研究学问的好地方。 学校现占地面积2111亩,其中校本部568亩,洋浦校区1543亩;公用校舍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45069万元;图书馆藏书257多万册;学校设有出版社,并主办《思想战线》、《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和法学版)等十余种学术刊物。学校现与美国、加拿大、欧洲、澳洲、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近百所大学和科研机构保持着长期的交流与合作关系。 云南大学现已成为文、法、理、技、经、管学科齐全、人才密集的全国重点大学。 云南大学现有在校本科学生16700多人,研究生4493人(博士555人,硕士3938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14000多人。全校有专职教科人员1214人,其中教授297人,副教授480人;国家级、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5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8人;云南省高校特聘教授(研究员)4人;14人入选 “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教育部骨干教师培养资助对象”等国家人才选拔培养计划, 43人入选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科技带头人等选拔培养计划。 学校现状 [编辑本段] 学校设有24个学院、3个公共教学部、2个研究院;72个本科专业;拥有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民族学、生态学、微生物学和专门史)和27个省级重点学科;15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MBA、MPA、法律、工程硕士(含:软件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1个博士后企业工作站;3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历史学、生物学、数理学科)、1个教育部生命科学与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职教师资培养基地、2个省级高新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个国家级新产品开发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云南大学图书馆设备先进、功能齐全,已建成为现代化、多功能、开放型的信息资源库、图书的采访、编目、流通、公共检索已实现了计算机网络管理,现有藏书251多万册,收藏有一批全国善本和珍贵文献。是西南地区重要的文献信息资源库。学校设有出版社;学术期刊《思想战线》在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学报评比中名列第10位,荣获“双十佳学报”称号,并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进入“百种重点期刊”行列;《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美国权威的《数学评论》收录摘评;2002年创刊的《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在国内社科界已产生良好声誉。 1998年8月27日, “云大科技”股票上市后,云南大学成为全国1千多所高校中第八家拥有高科技上市公司的高校。“云大科技”的主产品云大—120在全国推广应用近1亿亩,并形成了推广、销售、服务网络。短短几年时间,“云大科技”从一个几万元起家的课题组,发展成为总资产超过10亿元的上市公司。“云大生物”是国内首家在单克隆抗体领域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所研制生产的“避孕试纸”、“优生试纸”和“不孕检测试纸”被定为国家标准。填补了我国单克隆抗体研究技术空白。已具有年产20克以上单抗体的能力。 云南大学设有出版社,已出版各类学术著作200余种共200多万册。学术期刊《思想战线》(社会科学版)进入了全国核心期刊行列、《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评为全国优秀重点大学学报,此外还有《云南大学》校报。学校还附设有云大附中、云大外语学校和云大幼儿园。云大附中连续十多年在昆明市中考、高考中名列前茅,社会上声誉较好。 七十余年来,云南大学共培养了各类专门人才7万余人,其中解放后培养了本专科生5万余人,研究生1300余人,留学生1600余人、成人夜函大学生万余人。以基础扎实、学风严谨、知识广博、务实进取而享誉省内外的云大毕业生受到社会各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近几年来,根据云大“立足边疆、服务云南、办出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结合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提出并实践着适应与创新相统一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确立了“教为不教、学为创造”的教学理念,构建以教育观念、目标规格、课程体系及运作机制等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倡导“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学识、成一等事业”的校训,造就博专高精兼备、德智体美同优、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四有”人才。 云南大学素有重视科学研究、追求科学前沿、活跃学术气氛的传统。在几代人的探索和努力下,学校的基础学科和优势领域的研究得到加强,新型领域和应用领域的研究得到拓展,重大攻关项目得到集成,同时又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大力促进科研成果的孵化、推广和应用。近五年来云大共完成各类科研项目700余项,荣获各类科研奖励170余项,出版专著250余部,发表论文3100多篇,国际学术榜(《SCI》)上的排名居全国高校第六十位左右。在应用研究领域涌现出一批高新技术成果,云大BR—120被列为国家“九五”期间重点推广项目。 云南大学基金会是全国大学基金常务理事单位。云南大学基金会已发展到有近七十位海内外董事,他们为云大捐款捐物,献计献策,牵线搭桥,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近五年来,云南大学先后与美、英、俄、日、澳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建立了不同层次的交流关系,派出了200余人赴国(境)外进行学术交流、合作研究,成功举办了十余次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云大正在成为亚太地区国际学术交流比较活跃的大学之一。 学校实力 [编辑本段] 云南大学办学指导思想:立足边疆 服务云南 办出特色 云南大学精神: 会泽百家 至公天下 云南大学校风: 高远 务实 勤勉 卓越 云南大学校训:自尊 致知 正义 力行 该校在《2007中国大学评价》编制的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六十五,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九十三,2007中国大学理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三十六。 进入21世纪,云南大学作为云南唯一一所实施国家“211工程”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国家西部重点支持高校和省部共建高校,肩负着光荣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全体云大人将秉承“会泽百家、至公天下”的云大精神,继续遵循“立足边疆,服务云南,办出特色”的办学思路,抓住机遇,团结一致,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云南省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作出更大贡献。

❷ 云南这边大学中有没好的新闻类专业

云南大学创建于1922年12月,1923年4月20日开始招生。八十多年来六易校名,从创建之初的私立东陆大学发展成为云南省唯一的国家重点综合大学,已为国家培养各类专门人才七万多人。目前,云南大学是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1所“211工程”大学之一,已经被列入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高校的行列,是一所历史悠久,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大学。也是一所发展势头强劲的边疆大学。

云南大学有着辉煌的历史。1937年到1947年,著名数学家熊庆来教授受聘担任云南大学校长,按照“清华模式”建设云大,费孝通、楚图南、陈省身、华罗庚、严济慈、冯友兰、吕叔湘等大批著名学者应邀来校执教,使学校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外较有影响的综合性大学。1946年,世界著名的《简明大不列颠网络全书》把云南大学列为中国十五所世界著名大学之一。

云南大学位于昆明市区内,踞商山余脉的贡院坡上,前临翠湖,左依圆通山,占地面积640亩,校舍面积35万平方米。校园内茂林修竹,绿草如茵,一幢幢教学大楼、图书馆、实验楼掩映在花图锦簇中。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是读书、研究学问的好地方。

云南大学现已成为文、法、理、技、经、管学科齐全、人才密集的全国重点大学。在校学生达19872人,其中全日制学生9919人,研究生2853人(博士生94人;硕士生684人;硕究生进修班1842人;授专业法学学位170人;学位教师进修班63人),夜函大生7100人。

云南大学现有在校本科学生16700多人、研究生2000多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14000多人。全校有专职教科人员1214人,其中教授261人,副教授382人;国家级、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5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8人;云南省高校特聘教授(研究员)4人;14人入选 “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教育部骨干教师培养资助对象”等国家人才选拔培养计划, 43人入选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科技带头人等选拔培养计划。
学校设有24个学院、3个公共教学部、2个研究院;72个本科专业;拥有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民族学、生态学、微生物学和专门史)和15个省级重点学科;10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MBA、MPA、法律、工程硕士(含:软件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1个博士后企业工作站;3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历史学、生物学、数理学科)、1个教育部生命科学与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职教师资培养基地、2个省级高新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个国家级新产品开发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云南大学图书馆设备先进、功能齐全,已建成为现代化、多功能、开放型的信息资源库、图书的采访、编目、流通、公共检索已实现了计算机网络管理,现有藏书140多万册,收藏有一批全国善本和珍贵文献。是西南地区重要的文献信息资源库。学校设有出版社;学术期刊《思想战线》在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学报评比中名列第10位,荣获“双十佳学报”称号,并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进入“百种重点期刊”行列;《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美国权威的《数学评论》收录摘评;2002年创刊的《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在国内社科界已产生良好声誉。

1998年8月27日, “云大科技”股票上市后,云南大学成为全国1千多所高校中第八家拥有高科技上市公司的高校。“云大科技”的主产品云大—120在全国推广应用近1亿亩,并形成了推广、销售、服务网络。短短几年时间,“云大科技”从一个几万元起家的课题组,发展成为总资产超过10亿元的上市公司。“云大生物”是国内首家在单克隆抗体领域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所研制生产的“避孕试纸”、“优生试纸”和“不孕检测试纸”被定为国家标准。填补了我国单克隆抗体研究技术空白。已具有年产20克以上单抗体的能力。

云南大学设有出版社,已出版各类学术著作200余种共200多万册。学术期刊《思想战线》(社会科学版)进入了全国核心期刊行列、《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评为全国优秀重点大学学报,此外还有《云南大学》校报。学校还附设有云大附中、云大外语学校和云大幼儿园。云大附中连续十多年在昆明市中考、高考中名列前茅,社会上声誉较好。

七十余年来,云南大学共培养了各类专门人才7万余人,其中解放后培养了本专科生5万余人,研究生1300余人,留学生1600余人、成人夜函大学生万余人。以基础扎实、学风严谨、知识广博、务实进取而享誉省内外的云大毕业生受到社会各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近几年来,根据云大“立足边疆、服务云南、办出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结合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提出并实践着适应与创新相统一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确立了“教为不教、学为创造”的教学理念,构建以教育观念、目标规格、课程体系及运作机制等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倡导“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学识、成一等事业”的校训,造就博专高精兼备、德智体美同优、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四有”人才。

云南大学素有重视科学研究、追求科学前沿、活跃学术气氛的传统。在几代人的探索和努力下,学校的基础学科和优势领域的研究得到加强,新型领域和应用领域的研究得到拓展,重大攻关项目得到集成,同时又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大力促进科研成果的孵化、推广和应用。近五年来云大共完成各类科研项目700余项,荣获各类科研奖励170余项,出版专著250余部,发表论文3100多篇,国际学术榜(《SCI》)上的排名居全国高校第六十位左右。在应用研究领域涌现出一批高新技术成果,云大BR—120被列为国家“九五”期间重点推广项目。

云南大学基金会是全国大学基金常务理事单位。云南大学基金会已发展到有近七十位海内外董事,他们为云大捐款捐物,献计献策,牵线搭桥,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近五年来,云南大学先后与美、英、俄、日、澳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建立了不同层次的交流关系,派出了200余人赴国(境)外进行学术交流、合作研究,成功举办了十余次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云大正在成为亚太地区国际学术交流比较活跃的大学之一。

❸ ST云大科技这只股票怎么没了

可能是连续多年亏损被摘牌,去三板找找吧!

❹ 云南大学文科较好的是什么科系

楼掩映在花图锦簇中。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是读书、研究学问的好地方。

云南大学现已成为文、法、理、技、经、管学科齐全、人才密集的全国重点大学。在校学生达19872人,其中全日制学生9919人,研究生2853人(博士 生94人;硕士生684人;硕究生进修班1842人;授专业法学学位170人;学位教师进修班63人),夜函大生7100人。

云南大学现有在职教职工2372人,专业技术人员1981人,其中教授222 人,副教授409人,专任教师980人,全校在职人员平均年龄40岁,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683人。

云南大学现有经济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人文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信息学院、理学院、发展研究院、职业技术学院、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与旅 游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现代设计艺术学院、药学院、国际文化学院等15个学院共30余个教学系(部)65个本专科专业,还有16个开发研究中心、 25个研究所、10个研究室;4个教学服务中心;其中历史学、生物学、数理科学是国家级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基地(此外,新设立的国家级文科综合素质培养实验 基地班现已报国家教育部审批),还建设有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基地、2个在建的国家级重点学科群;16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博士学科授权点、1个博 士后工作流动站、4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专业学位[法学、职业教育、MBA(工商管理专业硕士)、MPA(公共管理硕士)]授权点;1个国家级新产品 研究开发中心、1个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云南大学图书馆设备先进、功能齐全,已建成为现代化、多功能、开放型的信息资源库、图书的采访、编目、流通、公共检索已实现了计算机网络管理,现有藏书120多万册,收藏有一批全国善本和珍贵文献。

1998年8月27日, “云大科技”股票上市后,云南大学成为全国1千多所高校中第八家拥有高科技上市公司的高校。“云大科技”的主产品云大—120在全国推广应用近1亿亩,并 形成了推广、销售、服务网络。短短几年时间,“云大科技”从一个几万元起家的课题组,发展成为总资产超过10亿元的上市公司。“云大生物”是国内首家在单 克隆抗体领域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所研制生产的“避孕试纸”、“优生试纸”和“不孕检测试纸”被定为国家标准。填补了我国单克隆抗体研究技术空白。 已具有年产20克以上单抗体的能力。

云南大学设有出版社,已出版各类学术著作200余种共200多万册。学术期刊《思想战线》(社会科学版)进入了全国核心期刊行列、《云南大学学报》(自然 科学版)被评为全国优秀重点大学学报,此外还有《云南大学》校报。学校还附设有云大附中、云大外语学校和云大幼儿园。云大附中连续十多年在昆明市中考、高 考中名列前茅,社会上声誉较好。

七十余年来,云南大学共培养了各类专门人才7万余人,其中解放后培养了本专科生5万余人,研究生1300余人,留学生1600余人、成人夜函大学生万余 人。以基础扎实、学风严谨、知识广博、务实进取而享誉省内外的云大毕业生受到社会各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近几年来,根据云大“立足边疆、服务云南、办出 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结合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提出并实践着适应与创新相统一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确立了“教为不教、学为创造”的教学理念,构 建以教育观念、目标规格、课程体系及运作机制等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倡导“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学识、成一等事业”的校训,造就博专高精兼备、德智体 美同优、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四有”人才。

云南大学素有重视科学研究、追求科学前沿、活跃学术气氛的传统。在几代人的探索和努力下,学校的基础学科和优势领域的研究得到加强,新型领域和应用领域的 研究得到拓展,重大攻关项目得到集成,同时又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大力促进科研成果的孵化、推广和应用。近五年来云大共完成各类科研项目700余项, 荣获各类科研奖励170余项,出版专著250余部,发表论文3100多篇,国际学术榜(《SCI》)上的排名居全国高校第六十位左右。在应用研究领域涌现 出一批高新技术成果,云大BR—120被列为国家“九五”期间重点推广项目。

云南大学基金会是全国大学基金常务理事单位。云南大学基金会已发展到有近七十位海内外董事,他们为云大捐款捐物,献计献策,牵线搭桥,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 改革、建设和发展。近五年来,云南大学先后与美、英、俄、日、澳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建立了不同层次的交流关系,派出了 200余人赴国(境)外进行学术交流、合作研究,成功举办了十余次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云大正在成为亚太地区国际学术交流比较活跃的大学之一。
--------------------------------------------------------------------------------
• 1922年12月8日,宣布成立
• 1923年4月20日,正式开学 私立东陆大学
(1923年—1930年) • 预科
• 本科
• 附中
• (1927)附中

• 1930 年,改为省立东陆大学
• 1932 年,云南省立师范学院并入 省立东陆大学
(1930 年—1934年) • 文学院(政治经济、法律系)
• 工学院(土木、矿冶系)
• 教育学院

• 1934年9月,改称省立云南大学
• 1937年,熊庆来受聘出任云南大学校长 省立云南大学
(1934年—1938年) • 文理学院(文学院 + 教育学院)
• 理工学院(工学院 + 理科学系)
• 医学专修科

• 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
• 1946年,被英国《简明不列颠网络全书》列为中国15所著名大学之一 国立东陆大学
(1938年—1949年) • 5 个学院
• 18 个系
• 3 个专修科
• 3 个研究室

• 1951—1958年,全国院系调整
• 1954年8月理工学院独立为昆明工学院
• 1956年8月医学院独立为昆明医学院
• 1958年8月农学院独立为昆明农林学院(今云南农业大学和西南林学院前身) 云南大学
(隶属中央高等教育部)
(1950年—1958年) • 航空:并入四川大学、北京航空学院
• 法律、政治:并入西南政法学院
• 土木建筑:并入中南土木工程建筑学院、重庆土木工程建筑学院
• 铁道管理:并入北京铁道学院、长沙铁道学院

• 1958年8月划归云南省政府管辖
• 1978年,被教育部列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
• 1997年11月,正式成为国家“ 211 ” 工程首批建设的 61 所大学之一
• 2004年成为省部共建高校 云南大学
(隶属云南省政府)
(1958年—至今) • 1958年院系调整后,仅设文理两科,共6个系至2005年12月
• 17个学院
• 7个研究院
• 3个公共教学部
• 1个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 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 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
• 1个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❺ 云大科技为什么退市

2007年,云大科技公布股改方案:流通股股东每4股换1股太平洋证券股票,非流通股股东每8股换1股太平洋证券股票,不愿意换的可以每股卖2元,股改投反对票的还可选择继续持有。

提供太平洋证券股票的几家股东分别是:北京冠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市天翼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利联太阳百货有限公司、湛江涌银置业有限公司。

有人推测,如果未来云大科技能够通过重组重新盈利,并达到上市标准,未来恢复上市也绝非不可能。如果这样,以上4家公司将是最大的受益者。

❻ 我现在持有ST云大科技股票,已退市,应如何处理,请圈内朋友告知,谢谢!

周1、3、5在三板市场交易,跟股票买卖一样。
就是价格低多了。

❼ 上海云大科技股现在叫什么名字

现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有关规定公告如下:

(一)本公司A股股票(简称:S*ST云大,股票代码:600181)于2007年6月1日起终止上市。

(二)股票终止上市决定的主要内容:

鉴于本公司连续四年亏损,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14.3.1条、14.3.6条和第14.3.12条的规定,上海证券交易所决定自2007年6月1日起终止本公司股票上市。

❽ 谁知道云南大学的资料

到云南大学主页去查啊。http://www.ynu.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