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造成目前中国股票市场不景气的原因
影响股市有内外因素:
外因主要有,美国的次贷危机,这是影响最大的外因,导致国外经融市场的动荡和萧条,直接影响到全球的经济状况,中国的经济也难免不受到其影响。其次是油价的依旧在100美元以上运行,现在石油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越来越高,油价上涨导致很多行业运营成本增加,利润下降,企业压力巨大。第三,周边地区的经济环境和股市环境不好!从而影响到国内的股市。
内在因素:最重要的就是国内通货压力巨大,由于人民币升值因素,国外热钱的疯狂涌入,国家为了控制热钱,一直从事货币从紧政策,这间接的冻结了股市中的大部分流动资金。而且中国的股市经过了前几年的疯长,泡沫严重,今年和明年又是大小非解禁高峰年份,但是市场里资金却明显不足。再次国家宏观经济走势预期不容乐观,增速放缓。所以股票市场内外压力都很大,大跌在所难免。
但是中国经济总体走势是好的,最然最近两年是比较困难的,但是不该其总体的发展上升走势,所以股市现在也是最艰难的时刻,后市继续看好,只要度过了这个难关,后面就是彩虹!
② 股票不景气的时候,应该如何赚钱呢
应该收缩战线 目前各行业都不行 应该以保本为主 跑过CPI为目标
③ 经济萧条时买什么股票比较稳
我认为娱乐业,餐饮业是经济萧条时期比较稳定的行业。
④ 军工行业的股票之前好像一直不景气,现在能买么
请您按照以下方法,定制余额变动提醒:
使用电脑:请登录网上银行,选择“全部-信使.预约-工银信使-余额变动提醒”功能定制;
使用手机:请登录手机银行,选择“最爱-工银信使-定制信使”功能定制。
温馨提示:定制时,接收方式选择“融e联消息”,免收服务费。
(作答时间:2020年8月21日,如遇业务变化请以实际为准。)
⑤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这么大,各行业顶不景气,股市反而牛气冲天.正常吗
你好,股市与实体经济相背离的走势,确实有点不正常。
但在中国是正常的,可能是对于政府出台剌激性政策的憧憬吧!
更多的理由是市场上受经济不景气影响,资金无处投资,从而借机大规模进入股市操作。不成熟的中国股市产生了无数不成熟的中国股民。哎!谁不想轻轻松松挣钱,只是在中国部分人还是亏损严重、一塌糊涂。
中国股市,让中国的投机者、投资者受恨交加,难舍难分啊!!!
⑥ 当股市整体的行情都不好时,买那种股票会保险一些
经济形势不好时,实体经济效益不佳,可用于分红派息的利润减少,基于实体企业而发行的股票自然也就没钱可赚。所以总体上,股票在经济形势差的时候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从结构上看,仍然可以挖掘出部分值得配置的股票。
二是符合长期大趋势的股票。比如,在城镇化时代,投资房地产股票是有长期价值的;在人口老龄化时代,投资医疗股在长期来看是有价值的。
三是现金流稳定的股票。这个很难按行业来分,需要结合个股的财务指标进行研判,最好的指标就是经营性现金流和股息率,如果一个股票能像格力、上汽、伊利那样保持每年几个点的分红收益,那这个股票根本不用考虑周期,完全可以当作一只债券来长期持有。
⑦ 现在经济不景气炒股票的话合适吗我刚入行,还请大家指条明路、或是有什么好的建议
不合适,虽说现在大盘跌得很低了,但是还是不适合买股票!
人人都说,股票的涨跌,是国家经济的晴雨表。其实根本上来说,股票的涨跌,还是要看国家经济的运行的。
预计未来两年国家经济增长会有所放缓。那么我估计在未来的两年内,股票不会大涨了,一般情况因该是横向波动,懂一些股票技术得人,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差价,但是如果作为长期持有的话,还不到时候。等一下,等到这次降息的周期结束,要开始加息的时候,再买入长期持有,这就要求多注意国家的宏观经济情况。
现在,买一些债券还是不错的,不懂的话,买债券型基金也不错的哦。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⑧ 最软件行业股票不景气的原因
软件行业的股票目前由于疫情的原因,销量得到了一定的抑制,所以一直不太清晰
⑨ 为什么股票在下跌的时候还有人买是谁在买他们就不怕赔钱吗专业人士回答谢谢了。
今年的A股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
什么样的白马股都可能会辜负你,只有消费行业的核心资产才是稳稳的幸福。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
① 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
② 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消费股的估值,过高了吗?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最新发布《坚守消费龙头,分享中国成长》,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股估值逻辑正在发生的转变。
本文共2303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拉至本文底部可阅读本文核心观点。
还记得美国“漂亮50”吗?
探讨消费白马股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下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谓“漂亮50”,指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备受追捧的50只大盘股,它们当中有很多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
“漂亮50”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盈利、高PE同时存在,直译为“很贵的好股票”。
自1971年开始,“漂亮50”股价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数超过40倍,最高的宝丽来公司估值甚至超过了90倍,而同期标普500估值中位数仅为12倍。
纵观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股尤其受到大资金的重点青睐。分析其背后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
1、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 2、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消费股抱团行情何时会结束?
仍旧以美国“漂亮50”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终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国大幅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积聚高通胀泡沫,粮食危机触发CPI上行,美联储不得不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导致通胀进一步恶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蚀企业盈利,企业毛利率和盈利增速双双下行,股市由牛转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开始回落,盈利稳定性受到市场质疑。
我们认为,A股机构“抱团取暖”的现象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打破:
1)消费龙头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目前而言,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白马股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像美国“漂亮50”那样,A股遭遇大的外部变动,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级或全球经济断崖式衰退,但目前来看概率很小。
两种情况在目前来看可能性都很小。
后续如何配置?
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从两条主线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1)供给看效率:经营效率高、业绩增长稳健、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将会持续通过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成长,值得重点关注。
2)需求看红利:三四线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红利,看好所处赛道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尤其是战略重心向低线级市场扩张、能够通过自身管理及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
本文观点总结:
1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大消费板块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2 但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龙头股不应简单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3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4 国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在大消费行业保持了较高的配置热情。消费股受到大资金青睐的原因是其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且在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5 消费股抱团行情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打破。后续配置上,从供给看,关注龙头企业;从需求看,关注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