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股票的涨跌是由谁控制的,
股票价格的涨跌,长期来说是由上市公司为股东创造的利润决定的,而短期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而影响供求关系的因素则包括人们对该公司的盈利预期、大户的人为炒作、市场资金的多少、政策性因素等。
价值投资取决于投资者认为一只股票是被低估或高估,或者整个市场是被低估或高估。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一家公司的P/E比率、分红和收益率指标与同行业竞争者以及整个市场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
(1)股票价格涨谁在卖扩展阅读:
影响因素:
1、政策的利空利多
政策基本面的变化一般只会影响投资者的信心。例如:如果政策出利好,则投资者信心增强,资金入场踊跃,影响供求关系的变化。
2、大盘环境的好坏
个股组成板块,板块组成大盘。大盘是由个股和板块组成的,个股和板块的涨跌会影响大盘的涨跌。同样,大盘的涨跌又会反过来作用于个股。
3、主力资金的进出 主力资金对于一只股票的影响十分重要,因为主力资金的进出直接影响股票的供求关系,从而对股票产生重要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股票涨跌
② 股票价格到底是谁操纵的为什么要涨1000多只几乎一起涨就个股而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000多只几乎一起涨,这详的情况,在中国股市发生比较多。
在外国成熟的股票市场比较少。
中国的股市比较多异常的市况。
例如认沽和认购权证同时涨升的异常现像。
或是ST股票涨升比实力股票还厉害。
或是如早前沪机场认沽权证出现无风险套利达百分之四的现像。
这都显示,普遍中国股民并不成熟, 胡乱炒买的行为很多。
两年前有人说,当房地产没戏的时候,资金就会流入股票市场炒卖,股票市场才会好。现在看来,这话说得很准。房地产不好,股市才会好?真的有这回事吗?事实上,在外国成熟的股票市场,根本不可能有这回事。
③ 股票价格上升是谁控制的
市场上介入的资金不外乎国家的、机构的、私募的、散户的、以及悄悄进来的外资。
其实这资金博奕的双方都是有能力做庄的力量,而广大散户只是跟风的人群。
我们散户只是在这种博奕中寻找各自能跟随的对象而已。
跟对了你就能赚钱跟错了就输钱,跟对时间了能赚钱跟错时间段也要输钱!
这大资金的各方都在为自己的资金运作呐喊着,以引诱散户高位接盘低位割肉的。
各路诸侯都有着一定的研究力量和消息渠道,与上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散户却是完全被蒙在鼓里的被忽悠完全包围了的人群。
在这各路资金博奕中以利益最大的为主,谁要得罪了这最大利益者那么就没好果子吃了,所有的政策措施都将维护这最高利益而出了!
那么跟风者也只能遭殃啦!
在这博奕中这资金就会流动,这样股价就会产生波动,由于这些资金的量很大因此这波动时间和幅度就相对小资金运作的股票要长和宽。
这就是船大难掉头的原因。
我们在盘面中也唱看到小盘股上也快,跌也快,这就是船小容易控盘也容易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个波次运动,那些 大盘股由于介入的资金大云做起来速度比较慢,因此出现转折时的弯度也相对比较长些。
因此玩这样的股票在转折过程中需要足够的耐心的。
喜欢什么样类型的股票这也与各自的个性有密切的关系的,激进型的人喜欢上下乱跳的股票,稳健型的人喜欢慢慢运行的股票。
这样人群中就有了跟风小资金和跟风大资金的分别了。
但是不管你跟的是什么样的资金做的股票,对于所跟的股票的趋势总该有个了解吧?总不能盲目的乱跟一通吧?!
具体的还是得看个股的趋势而跟的。
不能因为自己买了这股票这股票就得一直往上运行而不能调整啊,因为股票都是在按波浪运行的!
这还得看自己买在波段的什么位置介入的,买错了照样得输钱!
所谓跟风也要跟在适当的位置哦。
归根结底还是要有判断阴K线即将降临的时候克制自己贪婪之心及时抛出兑现而规避阴K线落在自己头上,把风险卖出去!
更要有判断阳K线即将出现的时刻果断的介入这是买到最低价格股票的最好时机,这是别人还在恐惧时你已经抢先在低位介入了,这是拥抱阳K线的良好开端!
紧紧抓住这两个关键位置的操作你还怕不赢钱吗?!
作为散户各自的资金是那么的渺小,政策怎么可能 为这些跟风者着想呢?!
自己跟错了对象就开骂就责怪别人,就没自己一丁点责任吗?!
跟什么资金买什么股票全是你自己操作的,怪谁啊?!
只能怪你自己!
任何人都怪不上!
当输钱后只要有一丁点怪别人的意思在里面就是不适合玩股票的人!也是注定会输钱的主!
希望别人帮你、希望出政策挽救你!
你算老几啊?!
这政策措施只为最高利益服务的!
懂这道理吗?!
我们散户只是在这种大大小小资金博奕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对象炒一把做点差价而已!
你真当是投资拿回报啊?!
那你是傻到家啦!在底部营造恐慌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有人把廉价筹码给割出来!
散户恐慌是谁营造出来的?!
那还不是庄家嘛。
高位营造的是创新高的假象,底部就是营造破位的假象!
看着那些权重股心急慌忙的样子有点好笑,怎么不再往下杀啦?!
而前期的热点股票却都纷纷跳水了?!
股票就是这么个运行,涨高了引诱你接盘,低了恐吓你割肉,就这么简单!
问题是在高位刚开始回落时能不能及时作出判断而采取卖出的操作?在底部刚要启动时能否看出这是行情的开始?!
股票总是在按波浪运行的,碰到阻力就回落,杀到支撑就拉起来!
筹码分布决定着主力运行的轨迹。
大盘和个股都是如此的。
一个贪婪害自己高位不知道止赢,一个恐惧不知道及时买进!
其实只要抓住两个位置就成了。
一个是上涨的末端要及时了断,下跌后阳K线开始时果断的介入,这就能保证扒到钱了。
这样就能规避阴K线拥抱阳K线啦!
任何股票杀跌到一定程度就会止跌的,今天的二哥就是这个样子的,而八弟却出现的补跌现象,表弟更是象猴子似的乱跳。
这就对了!
破了4166点带4123点差没多少呀,我看主力也不敢再发疯似的往下杀啦!
什么股票涨不动了就得走人,什么股票跌不下去了就要敢买,啥忽悠都没这来得有用!
筹码历来都是低位集中,在高为分散的。
在这集中分散过程中自己该怎么操作呢?是按主力的要求去做呢还是与主力自己的目的去操作?
这是考量一个股市参与者分析能力的关键所在。
贪婪和恐惧是一对亲兄弟,贪婪者必定会恐惧!
因为都不是在按市场规律进行操作的。
顶上贪,底部恐惧!
乘电梯的乐趣对做股票可没快感哦!
底部震荡是很折磨人的阶段。
痛定思疼就该想想自己为啥会从高位被套下来的?!
后悔在心里是要找出原因的,光靠发泄能解决问题吗?!光靠怪别人能赢钱吗?!
不找出根本原因下次依然会犯同样的错误的!
看着别人的帖子进行买卖股票的人更是很那个的!
要通过看别人的帖子形成自己一个完整的思路和建立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
否则就算买到一个上升趋势的股票也还是不知道该在什么位置兑现的,结果依然是乘电梯了!
那些到帖子上骂人的人是喊难赢钱的。
情绪都控制不住的人能炒好股票?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炒股票尤其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的!
这样才能在大盘杀跌时保持冷静,在疯涨时保持克制!
由于平时选股和持股都拿的是上升趋势的股票,当大盘出现杀跌时这样的股票就能抗跌!
这就是少量股票在大盘杀跌几百点时依然翻红的道理!
因此平时就得对自己手上的股票趋势技术指标加以关心,一旦出现上不去的信号就要果断的止赢否则 又会被套!常做这样的操作后自己的心态也就能逐渐变好的!
这样当别人在恐慌时就不会加入进去了,别人在疯狂时也能克制自己了。
心态和技术是相辅相成的。
点评:中国股市成了金融市场的主战场,包括国家资金与国外资金的搏杀!
④ 股票上涨时,成交量放大,是谁在卖股票下跌时成交量放大,是谁在买
可能你没有看见的时候已经有几万的单已经挂上了,或者就是按照价格优先,高价报的单以最优成交价成交
⑤ 股市的股票价格的涨和跌都是谁控制通过怎样计算的
这跟商店不一起,是纯粹由买家和卖家决定的。比如一只股票10.1,10.2,10.3三个价格分别有卖家挂的100手想卖,这时如果买家们只愿意出10元,没有愿意出10.1元,这时就没有成交价,过了一会有买家出价10.1愿意买50手,这时就会成交价10.1元。这时又有买家愿意以10.4元买1000手,那他会在10.1成交50手,10.2,10.3各成交100手。这时如果有人愿意在10.4元卖,那还会在10.4元成交剩余的手数。如果价格是由买盘和卖盘互相作用的结果,买盘凶,价就上涨,卖盘凶,价就跌,涨跌多少,看买卖双方各自出的价。
⑥ 股票涨的很高时会不会卖不出去啊,还有卖股票是指卖给谁
股票的股价由买卖双方各自报出价格然后成交。如果股票上涨很高一定是有人出了这个价格买,如果没人出这个价格买,股票不会上涨到这个价位的。掺入股市的所有人互相报价互相以自己报出的价格买进或者卖出。如果你报价10卖出,而这个股票今天没有上涨到10元就没有成交。也就是说今天没有人出10买进这个股票。你只能降低价格卖出或者等到有人愿意出10买进时你在卖。
⑦ 每天涨跌的股价是谁定价的,买股票是跟谁在买,卖股票又是卖给谁呢
每天早上9:25-9:30开始撮合,买得多,就涨,最后以这个价格为开盘价
⑧ 所有人看涨一支股票,为什么有人卖没人卖的话不是涨不了了
今年的A股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
什么样的白马股都可能会辜负你,只有消费行业的核心资产才是稳稳的幸福。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
① 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
② 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消费股的估值,过高了吗?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最新发布《坚守消费龙头,分享中国成长》,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股估值逻辑正在发生的转变。
本文共2303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拉至本文底部可阅读本文核心观点。
还记得美国“漂亮50”吗?
探讨消费白马股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下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谓“漂亮50”,指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备受追捧的50只大盘股,它们当中有很多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
“漂亮50”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盈利、高PE同时存在,直译为“很贵的好股票”。
自1971年开始,“漂亮50”股价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数超过40倍,最高的宝丽来公司估值甚至超过了90倍,而同期标普500估值中位数仅为12倍。
纵观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股尤其受到大资金的重点青睐。分析其背后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
1、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 2、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消费股抱团行情何时会结束?
仍旧以美国“漂亮50”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终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国大幅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积聚高通胀泡沫,粮食危机触发CPI上行,美联储不得不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导致通胀进一步恶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蚀企业盈利,企业毛利率和盈利增速双双下行,股市由牛转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开始回落,盈利稳定性受到市场质疑。
我们认为,A股机构“抱团取暖”的现象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打破:
1)消费龙头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目前而言,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白马股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像美国“漂亮50”那样,A股遭遇大的外部变动,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级或全球经济断崖式衰退,但目前来看概率很小。
两种情况在目前来看可能性都很小。
后续如何配置?
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从两条主线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1)供给看效率:经营效率高、业绩增长稳健、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将会持续通过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成长,值得重点关注。
2)需求看红利:三四线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红利,看好所处赛道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尤其是战略重心向低线级市场扩张、能够通过自身管理及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
本文观点总结:
1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大消费板块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2 但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龙头股不应简单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3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4 国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在大消费行业保持了较高的配置热情。消费股受到大资金青睐的原因是其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且在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5 消费股抱团行情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打破。后续配置上,从供给看,关注龙头企业;从需求看,关注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