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价格知识 » 股票价格计算一般以什么为权数加权综合
扩展阅读
工信股票代码 2025-08-21 10:00:31
什么是股票交易中的量比 2025-08-21 09:43:11

股票价格计算一般以什么为权数加权综合

发布时间: 2021-07-21 07:42:33

⑴ 股指的相对法,综合法,基期加权,计算期加权 ,几何加权分别是如何计算的

(1)相对法

相对法又称平均法,就是先计算各样本股票指数。再加总求总的算术平均数。其计算公式为: 股票指数=n个样本股票指数之和/n
(2)综合法

综合法是先将样本股票的基期和报告期价格分别加总,然后相比求出股票指数。
即:股票指数=报告期股价之和/基期股价之和

(3)基期加权

以基期成交股数(或发行量)为权数计算的指数,又称为拉斯拜尔指数

(4)计算期加权

以报告期成交股数(或发行量)为权数计算的指数,又称为派许指数

(5)几何加权

(不好意思公示粘贴不上。)

几何加权股价指数由英国经济学家费雪于1922年在《指数编制法》中提出。指数在加权综合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调和了交易量在基期和计算期的不同影响。它实际上是对加权综合指数的进一步修正。但在实际应用中,修正时过于困难,故实际中运用不多。

⑵ 什么是加权价,加权价怎么计算

加权价就是总金额除以总数量所得的价格,不是几种价格相加的简单平均价,是加了数量这个权数的平均价。

1、注释:
英文:weighing 要理解加权是什么意思,首先需要理解什么叫“权”,“权”的古代含义为秤砣,就是秤上可以滑动以观察质量的那个铁疙瘩。《孟子·梁惠王上》曰:“权,然后知轻重。”就是这意思。 例子:学校算期末成绩,期中考试占30%,期末考试占50%,作业占20%,假如某人期中开始得了84,期末92,作业分91,如果是算数平均,那么就是(84+92+91)/3=89; 那么加权处理后就是84*30%+92*50%+91*20%=89.4,这是在已知权重的情况下; 那么未知权重的情况下呢?想知道两个班的化学加权平均值,一班50人,平均80,二班60人,平均82,算数平均是(80+82)/2=81,加权后是(50*80+60*82)/(50+60)=81.09.还有一种情况类似第一种也是人为规定,比如说你觉得专家的分量比较大,老师其次,学生最低,就某观点,满分10分的情况下,专家打8分,老师打6分,学生打7分,但你认为专家权重和老师及学生权重应为0.5:0.3:0.2,那么加权后就是8*0.5+6*0.3+7*0.2=7.2,而算数平均的话就是(8+6+7)/3=7

2、权数
统计学认为,在统计中计算平均数等指标时,对各个变量值具有权衡轻重作用的数值就称为权数. 例子:求下列数串的平均数 3、4、3、3、3、2、4、4、3、3、 一般求法为(3+4+3+3+3+2+4+4+3+3)/10=3.2 加权求法为(3×6+4×3+2×1)/(6+3+1)=3.2

3、加权法:
其中3出现6次,4出现3次,2出现1次.6、3、1就叫权数。这种方法叫加权法。 一般说的平均数,就是把所有的数加起来,再除以这些数的总个数。表示为: (p1+p2+p3+…..+pn)/n; 但有的数据记录中有一些相同的数据,在计算的时候,那一个数有几个相同数,就把这个数乘上几,这个几,就叫权,加权,就是乘上几后再加。平均数还是要除以总个数。 还是以上面的各个数为例: 它们每个数都有一些相同数,表示为:k1,k2,k3…….kn; 加权平均的公式是:(k1p1+k2p2+k3p3+……knpn)/n

加权平均法是指标综合的基本方法,具有两种形式,分别为加法规则与乘法规则。
加权平均法又称“综合加权平均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作为权数,去除当月全部
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月初结存货成本+本月购入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购入存货数量)
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期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或 =期初存货成本+本期收入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加权平均法,在市场预测里,就是在求平均数时,根据观察期各资料重要性的不同,分别给以不同的权数加以平均的方法。
其特点是:所求得的平均数,已包含了长期趋势变动。

加权平均法的优缺点、
这种方法适用于前后进价相差幅度不大且月未定期计算和结转销售成本的商品。
优点:只在月末一次计算加权平均单价,比较简单,而且在市场价格上涨或下跌时所计算出来的单位成本平均化,对存货成本的分摊较为折中。
缺点:不利于核算的及时性;在物价变动幅度较大的情况下,按加权平均单价计算的期末存货价值与现行成本有较大的差异。适合物价变动幅度不大的情况。这种方法平时无法从账上提供发出和结存存货的单价及金额,不利于加强对存货的管理。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或按上月月末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计算。

举例
A鸡蛋34元一个,买了10个,B鸡蛋45元一个,买了20个,问买了A鸡蛋和B鸡蛋的平均价格是多少?
这时肯定不能用算术平均,直接(34+45)/2,因为他们买的数量不一样,因此要计算他们的平均价格,只能用所买的数量作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
(34×10+45×20)/(10+20)= 1240 /30 = 41.33元/个

移动加权法是一种存货成本核算方法也称移动平均法指本次收货的成本加原有库存的成本,除以本次收货数量加原有存货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单价,并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如货品的存货计价方法为移动加权平均法,货品的加权价,即仓库的实际成本单价,其计算公式如下:
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期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期购入存货的总成本)/ (期初结存存货的数量+本期购入存货总数量)
新增货品时,此加权价需手工录入。如日后该货品发生了经济业务,系统将按照上述的计算公式进行自动计算货品的加权价。

⑶ 股价综合指数的计算方法

上证综合指数:
上证综合指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的,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的全部股票为计算范围,以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该指数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准日,
基日指数定为100点,自1991年7月15日开始发布。该指数反映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A股和全部B股的股价走势。其计算方法与深综合指数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对新股的处理。
上证综指的计算,当有新股上市时,一个月以后方列入计算范围。
深证综合指数:
深证综合指数是深圳证券交易所从1991年4月3日开始编制并公开发表的一种股价指数,该指数规定1991年4月3日为基期,基期指数为100点。综合指数以所有在深圳证交所上市的所有股票为计算范围,以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其基本计算公式为:即日综合指数=(即日指数股总市值/基日指数股总市值×基日指数),每当发行新股上市时,从第二天纳入成份股计算,这时上式中的分母下式调整。
新股票上市后“基日成分股总市值”=原来的基日成分股总市值+新股发行数量×上市第一天收盘价
当某一成份股暂停买卖时,将其暂时剔除于指数计算外,若有成份股在交易其间突然停牌,将取其最近成交价计算即时指数,直到收市后再作必要的调整。对于除权除息,由于保持总市值不变,因而指数保持不变。深证指数因编制采用的是先进的加权指数法,且抽样广泛,代表性强,不仅具有长期可比性,而且能正确反映股价运动的总趋向。
股票每天有涨有跌,当上涨股票占全部权重比例较大大盘就会上涨,反之就下跌。影响大盘指数涨跌除了全部股票的大多数上涨或下跌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权重较大的股票,也就是总股本较大的公司,比如:600028中国石化占上证综指的10.92%,他的上涨与下跌会影响沪综指的走向。

⑷ 请问上证指数计算的公式中是按实际流通A股为权数,还是按照全部的总股本为权数呢

“上证指数”全称“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股价指数”,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反映上海股市总体走势的统计指标。
上证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于1991年7月15日公开发布,上证提数以"点"为单位,基日定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提数定为100点。
随着上海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于1992年2月21日,增设上证A股指数与上证B股指数,以反映不同股票(A股、B股)的各自走势。1993年6月1日,又增设了上证分类指数,即工业类指数、商业类指数、地产业类指数、公用事业类指数、综合业类指数、以反映不同行业股票的各自走势。
至此,上证指数已发展成为包括综合股价指数、A股指数、B股指数、分类指数在内的股价指数系列。
2、计算公式
上证指数是一个派许公式计算的以报告期发行股数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
报告期指数=(报告期采样股的市价总值/基日采样股的市价总值)×100
市价总值=∑(市价×发行股数)
其中,基日采样股的市价总值亦称为除数。
3、修正方法
当市价总值出现非交易因素的变动时,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数,以维持指数的连续性,修正公式如下:
修正前采样股的市价总值/原除数=修正后采样的市价总值/修正后的除数由此得到修正后的连续性,并据此计算以后的指数。
股票分红派息时,指数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
根据上海股市的实际情况,如遇下列情况之一,须作修正:
(1) 新股上市;
(2) 股票摘牌;
(3) 股本数量变动(送股、配股、减资等等);
(4) 股票撤权(暂时不计入指数)、复权(重新计入指数)
(5) 汇率变动
新股上市:新股上市第二天计入指数,即当天不计入指数,而于当日收盘后修正指数,修正方法为:
当日的市价总值/原除数=当日的市价总值+新股的发行股数×当日收盘价/修正后的除数
除权:在股票的除权交易日开盘前修正指数:
前日的市价总值/原除数=[前日的市价总值+除权股票的发行股数×(除权报价-前日收盘价)]/修正后的除数
撤权:在含转配的股票除权基准日,在指数的样本股票中将该股票剔除;
复权:在撤权股票的配股部分上市流通后第十一个交易日起,再纳入指数的计算范围。
4、指数的发布
上证指数目前为实时逐笔计算,即每有一笔新的成交,就重新计算一次指数,其中采样股的计算价位(X)根据以下原则确定:
(1) 若当日没有成交,则X=前日收盘价
(2) 若当日有成交,则X=最新成交价
上证指数每天以各种传播方式向国内、国际广泛发布。

⑸ 通常,加权股价指数是以样本股票( )为权数加以计算。

【答案】A
【答案解析】通常,加权股价指数是以样本股票发行量或成交量为权数加以计算,又有基期加权、计算期加权和几何加权之分。 

⑹ 什么是股票指数的权数

股票指数一般反映的是大盘的走势,由于股票指数一般都包含很多的公司,而且公司的规模(股票的市值)相差也很多,所以在计算股票指数时要加权,大的公司权数较大。就是根据各期样本股票的相对重要性予以加权,其权数可以是成交股数、股票发行量等。
股票指数即股票价格指数。是由证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务机构编制的表明股票行市变动的一种供参考的指示数字。一些金融服务机构就利用自己的业务知识和熟悉市场的优势,编制出股票价格指数,公开发布,作为市场价格变动的指标。投资者据此就可以检验自己投资的效果,并用以预测股票市场的动向。

⑺ 计算综合资金成本率是以什么为权数

B各种个别筹资方式筹集的资金占全部筹资总额的比重

综合资金成本率也称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是指根据各种资金来源的构成及其资金成本率计算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

⑻ 股票里什么叫加权什么叫权平均

一、加权指的是加权股价指数,是反应整体市场股票价值变动的指标,其系以上市股票之发行量当作权数来计算股价指数,采样样本为所有挂牌交易中的普通股。当期总发行市值为各采样股票价格乘以发行股数所得市值之总和,因此,发行公司的市值愈高,占指数的权重就愈高,这就是典型的权值股。

二、权平均指的是加权股价平均数,加权股价平均数又称加权指数,是根据各种样本股票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加权平均计算的股价平均数,其权数(Q) 可以是成交股数、股票总市值、股票发行量等。

(8)股票价格计算一般以什么为权数加权综合扩展阅读:

一、加权股价平均数的计算:

加权股价平均数也被称为“加权平均股价”,是将各样本股票的发行量或成交量作为权数计算出来的股价平均数。

以样本股成交量为权数的加权平均股价可表示为:加权平均股价=样本股成交总额/同期样本股成交总量。

以样本股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平均股价可表示为:加权平均股价=样本股成交总额/同期样本股发行总量。计算结果为平均市场价格。

二、加权股价指数的特征:

发行量加权股价指数的特色是股本较大的股票对指数的影响会大于股本小的股票,其中台积电、联电、国泰金及中钢等都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但新上市公司股票纳入指数计算,得以当时上市股数为准。如果成分股进行除权、新股权利证书上市、可转换特别股转换为普通股等,基值就会进行调整,以维持加权指数之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