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作家的简介
《三作家》又名《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1928),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传记代表作品之一,为托尔斯泰、司汤达和卡萨诺瓦作传。
内容简介:
《三作家》分别为世界文坛上三个卓越的作家:意大利杰出作家卡萨诺瓦、法国作家司汤达和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立传,展现了他们非凡的人生际遇和创作生涯。
卡萨诺瓦
如果说卡萨诺瓦是欧洲某地的一座雕像或一幅画像,在得到这本书之前,我对他全然不知,他对我来说等于全不存在。《三作家》译者王雪飞先生在《英译汉新序》中安慰我说:“卡萨诺瓦何许人也?普遍知之甚少。我是在接受了翻译此书的任务后才碰到这个名字的。”但是,王雪飞先生说,在欧洲,卡萨诺瓦的名字却是妇孺皆知。这个1725年来到这个世界又在1798年离开这个世界的意大利教士、作家、间谍、外交官和冒险家卡萨诺瓦,1757年为法国做出一项很大贡献,是他把彩票引进了巴黎,此举使他在财政金融界有了声望,在贵族当中赢得美名。王雪飞先生介绍,卡萨诺瓦在写作上是多面手,他写过应景诗、评论,翻译过《伊利亚特》,还写过小册子,讥讽威尼斯贵族阶级,特别是有权势的格里马尼家族,他的自传《我的生平》(6卷)是他最主要的著作,写得很生动,另外,他还写了5部长篇小说,20部喜剧和一些乐曲。王雪飞先生这样定位和评价卡萨诺瓦:作为文艺复兴的产儿,卡萨诺瓦是一位典型的自由思想者和世界主义者,他的自传不失为18世纪欧洲各国都会的杰出写照。若在18世纪的中国,卡萨诺瓦未等跨出家门,怕就早已消失不见,一旦跨出门槛,又很可能会向强盗、流氓的路走下去,不敢相信他能成为走进斯蒂芬·茨威格传记里的作家。向《三作家》译者《英译汉新序》中可以知道,卡萨诺瓦年轻时就因品行不端而被圣西普里安神学院开除,从此开始他丰富多彩而又放荡不羁的生涯,一度为罗马枢机主教效劳,后在威尼斯当小提琴手,1755年返回威尼斯后,有人告发他是巫师,被判刑5年,关在总督宫监狱,1756年10月31日越狱后,前往巴黎。斯蒂芬·茨威格《三作家·卡萨诺瓦·好色之徒》这样写道:“就上帝创造的所有艺术而言,卡萨诺瓦是个半吊子,是个写写蹩脚诗歌和干瘪论文的三流作者而已;他拉的小提琴还算凑合;而说到他的谈吐,至大不过是个半瓶子醋的杂家而已。对于魔鬼创造的各种玩意儿,譬如菲罗牌、比利比(biribi)、丢骰子、多米诺,还有信心测定术、炼丹术,以及种种骗术,他倒是算得上一位行家里手呢。而卡萨诺瓦更是所向无敌的猎艳高手。他这方面的诸多才艺,虽然有些残缺和拙劣,但是加上一点熟练的化学技能,使他成了个情场专家。毫无疑问,他是精于此道的一流天才。他的长相足以表明,他生来就有侍候爱神的造化。历来十分吝啬的大自然对他居然慷慨得很,随意就把青春活力、性欲、体魄和美貌统统赐给了他,使之成为一个合乎女人胃口的雄夫猛男,身子骨像铁塔一般发达健壮,要个头有个头,要体型有体型,真可谓塑造完美的男子范本。”但卡萨诺瓦那部《我的生平》足以使他不朽。斯蒂芬·茨威格让世界看到一个勇敢的人:“卡萨诺瓦果敢地拉开所有的帷幔,让我们任意观察他的内室,要不是有他这么个彻底抛却羞耻心的人,那么,世界文学就会缺少一种对男子性生活的直言不讳的记载。卡萨诺瓦的作品,向我们全面展示了性机能对感觉器官的作用,把污浊不堪的裸体世界暴露无遗,使我们看得深看得透。这个二流子、冒险家、骗子、无赖所表现的率直态度,胜过我们当代最伟大的作家,因为他所描绘的人世间,有美,也有丑,有纯粹的精神,也有粗野的性欲。他并不粉饰太平,把世界说成是一个净化了的理想实体。”斯蒂芬·茨威格认为,和卡萨诺瓦相比,歌德和卢梭等其他人的自传都的确存在一种虚假。文艺复兴创造了卡萨诺瓦,卡萨诺瓦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正像斯蒂芬·茨威格所写:“卡萨诺瓦的天才表现,不在于他叙述自己的生活故事的方法,而在于他的生活方法本身。生活本身就是这位艺术大师的工作间,同时兼备着内容和形式。一般来说,那些靠想象写作的作家们是把创作热情用在各自的诗歌和散文上的;而我们的卡萨诺瓦却把创作热情倾注到这种真正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上了,每个短暂瞬间、每件可能发生而又并未发生的事情,他都满腔热忱、毫不犹豫地用最富戏剧性的语句加以记述。别人非杜撰不可的情节,他却实实在在地经历过了;别人非想象不可的韵事,他却以自己那欲火中烧的肉体感受过了。正因为如此,他在这方面无需搜肠刮肚、耗费笔墨,以对活生生的事实加以润色,而只需将业已亮相的情节理出个头绪来就够了。除了后来的巴尔扎克之外,当时不曾有哪位作家创造出堪与卡萨诺瓦的丰富经历比肩的曲折离奇的情节。整整一个世纪以来,再也没有哪个人有过如此大起大落的生活。”
司汤达
《三作家》介绍的第二个作家是司汤达。司汤达的《红与黑》,中国人早已都很熟悉,评论家也有许多论述,我们可以省去许多笔墨。这里只说一件事。1783年出生于法国的司汤达不知道,远在东方,20世纪80年代的最后一年,一个大学毕业生被分配到苍莽大山环抱着的一座小城的职业中学,那所职业中学建在小城市郊的一座山上,他就住在那所学校里。举目无亲,他靠学校阅览室为他做伴,他读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读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也读司汤达的《红与黑》。黑夜之中,站在校舍前,寂寞极了,他甚至在心里喊,地震吧,再来一场运动吧。一个月圆之夜,学《红与黑》中的于连,他用一封信去触摸一位女教师的手。后来听说,他娶妻生子,操持家业,落到实地了。
托尔斯泰
《三作家·托尔斯泰·托尔斯泰的一天》:“他猛地一惊,醒了过来。隔壁房间好像有脚步声?是的,偷偷摸摸的脚步!他不声不响地下了床,透过钥匙孔朝书房望去。里面亮着灯。有人在搜他的写字台,翻他的日记本,这个窥探他的良心秘密的人恰恰是他的夫人索菲娅·安德列耶芙娜。她想了解他的内心秘密,甚至不让他有单独接触上帝的隐私权。在住处,在生活中,在心灵上,他处处都被强烈的贪欲和好奇心包围着。”人们都知道,1910年10月28日,一代文学大家托尔斯泰在82岁高龄上离家出走,几天以后,病死在一座小火车站上。托尔斯泰出走前给妻子留下一封信,他在信中说:“对于你不能同我在精神追求上保持一致,我没有,也不能指责你。因为每个人的精神生活是他同上帝之间的秘密,别人无权要求什么。如果我这样要求过你,那就错了,这是我的不对。”终其一生,托尔斯泰的夫人不能理解托尔斯泰,正像余杰在《俄罗斯之魂》中所说的,面对共同生活了半个世纪的妻子,他几乎无能为力了。
2. 卧式砂磨机什么牌子的好呢
通广机电期待您的咨询【普通卧式砂磨机系列】【细度:5-15微米】具体生产效率看细度要求【CDS大流量砂磨机】【细度:500纳米-15微米】生产效率看细度要求,效率是前者3倍以上【CDP棒销式大流量纳米砂磨机】【细度:100纳米-15微米】效率是前2者的2倍以上还有TN涡轮式纳米砂磨机、DCD高流量珠磨机、高速分散机、碟式搅拌分散机高速分散釜、搅拌釜、储罐、篮式砂磨机、挤压出料机、包装机、分散缸等化工设备
3. 贾科莫·卡萨诺瓦的传奇人生
虽然在祖母玛齐亚·法露斯(Marzia Farussi)的照料下,卡萨诺瓦幼时却有些体弱多病。因此卡萨诺瓦的祖母时常带他去参加一个女魔法师的表演仪式(一种密教教义esoterismo的表现方式)。年幼的卡萨诺瓦被这不可思议的表演所吸引,此后对于魔术的兴趣及练习占据了他很长的一段时间。而魔术亦成为了卡萨诺瓦追求异性时的利器,同时也是多次遭受牢狱之灾的罪魁。
1732年卡萨诺瓦的父亲盖塔诺去世,临终时他诚心托付格利玛尼照顾他的家庭。此后卡萨诺瓦被送到了帕多瓦的寄宿学校接受教育。他表现出的聪明才智亦很快的得到了老师的喜爱,机智及永不满足的求知欲都为日后卡萨诺瓦纵横欧洲上流社会打下基础。而在卡萨诺瓦十一岁时结识的老师的妹妹贝婷(Bettine)也是他生平头一次接触年龄相仿的异性。在16岁的时候卡萨诺瓦获得了帕多瓦大学的毕业许可,这时他已经学习了道德哲学,化学,数学和法律等多种知识。而卡萨诺瓦对于药物的兴趣及学习亦使得卡萨诺瓦成为一名小有名气的业余医生。
1740年卡萨诺瓦回到威尼斯从事法律文书工作,这时卡萨诺瓦已经变得像真正的卡萨诺瓦了(意大利文中Casanova一词现解做风流才子,至于是否因卡萨诺瓦而起就不得而知了。)-身高(1.91m根据1757年护照记载)和黝黑的长卷发。很快卡萨诺瓦结识了当时已经76岁高龄的威尼斯参议院议员艾维瑟·加斯帕多·马利皮耶罗(Alvise Gasparo Malipiero),这位年长的议员十分中意卡萨诺瓦,并仔细的教授他醇酒美食以及在上流社会中应有的举止。在卡萨诺瓦16岁时,终于他体会到了生命中另一种乐趣-在某个夜晚首次体验了性事的快乐。随后卡萨诺瓦被征召入伍,成为威尼斯的一个低级军官。不久又从科孚(Corfù)被指派往君士坦丁堡。
1743年卡萨诺瓦佯称完成了君士坦丁堡的任务返回威尼斯,不久他的祖母玛齐亚去世。几乎同时间因为逃避兵役卡萨诺瓦被软禁在圣安德烈(Sant'Andrea)大教堂,随后在母亲的帮助下卡萨诺瓦终于重获自由,并将他带到马缇拉诺Martirano(即卡拉布里亚Calabria)的教会管制区工作。然而迫于地方的压力卡萨诺瓦很快就遭到教会解雇,随后他独自一身去到了那不勒斯和罗马。於1744年卡萨诺瓦获得一份阿夸维瓦(Acquaviva)附近的西班牙主教助理工作,但因为卡萨诺瓦不智的行为很快遭到了解雇:在主教的官邸与人放纵。
4. 世界化工500强
不好意思了 只找到一百强 还是发给你吧
排名 公司 销售额(百万美元) 员工数 营业利润 净利润 总资产 研发投资
1 巴斯夫 33779 89389 2769 1577 36788 1190
2 拜尔 31061 122600 1650 1111 43714 2702
3 陶氏化学 27434 49959 1165 290 39562 1066
4 杜邦 24006 79000 2746 2009 34621 1264
5 阿托菲纳 20626 815 392
6 埃克森美孚 20310 830
7 阿克苏-诺贝尔 14681 67900 1428 858 13409 956
8 三菱化学 14224 37633 693 161 15901 686
9 BP 12507 17900 515 259
10 德固萨 12336 47623 687 238 15922
11 壳牌 11490 489
12 ICI 9858 36700 798 288 8856 238
13 沙特基础工业 9075 1941 760 26449
14 旭化成 8995 464 -503 9136
15 住友化学 8373 554 235 11185
16 索尔维 8302 30302 738 520 9589 416
17 液化空气 8284 30800 1218 737 11491
18 萨索尔 8200 31100 1983 8503
19 莱昂德尔化学 8166 3350 174 -148 7448 30
20 三井化学 7937 12660 426 153 9233 280
21 武田化工 7883 2341 2048 15519
22 Merck KGaA 7835 34504 646 7875 638
23 通用电器 7626 1125 13414
24 大日本油墨化学 7249 27007 303 18 7854
25 亨斯迈 7200 13000 228 20 5080 55
26 DSM 6988 18375 472 1246 9432
27 罗地亚 6938 24523 368 -4 8060 211
28 中石化 6923 96009 12
29 巴塞尔 6815 6848 7
30 Clariant 6745 27849 -146 -468 6181 255
31 BOC 6467 46280 805 327 5869 76
32 Syngenta 6197 1154 265
33 积水化成 6026 106 70 5662
34 信越化学 6010 16573 920 550 9879 206
35 PPG 6003 729
36 罗门哈斯 5727 17611 452 339 9963 260
37 昭和电工 5676 10933 264 110 8308 130
38 埃奎斯塔 5537 3400 2444 1299 5052 38
39 雪佛龙菲利浦斯 5473 5517 -30 6109 47
40 空气产品和化学品 5401 17200 525 8495 121
41 依斯曼化学 5320 15700 203 85 6246 159
42 Praxair 5128 25010 923 409 7401 69
43 汽巴精化 5122 19007 570 294 213
44 Grupo Alfa 4924 502 96 6916
45 诺斯克-海德罗 4791 7371 312
46 Polimeri欧洲 4587 11691 -364 5491
47 信赖工业 4585 3151
48 LG化学 4580 8323 435 291 3242 110
49 塞拉尼斯 4535 10700 163 196 6424 78
50 林德 4070 17500
51 北欧化工 3684 5085 89 6 3356 41
52 中石油 3584 -382
53 东曹 3556 211 36 4112
54 Cognis 3278 8895 149 -43 3091 80
55 霍尼威尔 3205 57
56 Ineos 3107 10000
57 诺瓦化学 3091 4300 -71 -81 4154 39
58 南亚塑料 3027 15693 225 397 7274 33
59 Copesul 2932
60 Wacker化学 2808 16637 138 22 2896 165
61 可乐丽 2716 212 68 707
62 西方化学 2704 3370 275 3069
63 Transammonia 2700
64 上海石化 2696 31489 110 3209
65 UCB 2636 10326 527 348 2748 275
66 Kemira 2612 10094 46 8 1293 46
67 Crompton 2547 6777 15 55 2841 82
68 台湾化学和纤维 2498 6678 255 316 5321 152
69 PolyOne 2498 7600 53 3 1998 19
70 Rutgers 2426 36 214 2090
71 Orica 2298 7768 120 1893 16
72 Solutia 2241 9400 38 28 3342 39
73 雷普索尔 2211 2494 102 2954
74 Valspar 2127 7058 250 120 2420 66
75 Agrium 2083 64 0 2169
76 JSR 2081 175 93 2374
77 Tessenderlo集团 2057 7942 121 79 1680
78 RPM 1986 7687 236 102 2036 21
79 路博润 1984 5231 197 126 1860 168
80 以色列化学 1981 199 92 2993 29
81 旭玻璃 1969 11
82 三菱瓦斯化学 1942 -51 3517
83 Givaudan 1933 5844 293 185 3297
84 Braskem 1929 512 -219 3134
85 恩格尔哈德 1918 259
86 萨斯卡切温钾公司 1914 5199 167 121 4686
87 台塑 1890 4471 285
88 FMC 1853 5500 187 88 2901 82
89 NPC(伊朗) 1850 19731 498 390 10326 12
90 WR格雷斯 1840 6400 164 22 2911 52
91 龙莎 1833 6213 303 160
92 IFF 1809 5728 315 184 2233 144
93 泰国石化工业 1769 -98
94 Hercules 1705 5095 214 69 2693 42
95 Johnson Matthey 1662 5536 1662 916
96 卡博特 1557 4500 162 118 2067 48
97 千年化学 1554 3800 93 21 2476 20
98 宇部工业 1540 70 2201
99 Kaneka 1536 88 135
100 Ferro 1528 7481 103 40 1603 31
rss_w("content","1198025852","与上年相比,巴斯夫、拜尔、陶氏化学、杜邦、阿托菲纳、埃克 森美孚六家公司仍雄居2002年排名前6位。中石化位居第28位,中石油位居第52位,上海石 化位居第64位。 2002年世界化工公司100强排名 排名 公司 销售额(百万美元) 员工数 营业利润 净利润 总资产 研发投资 1 巴斯夫 33779 89389 2769 1577 36788 1190 2 拜尔 31061 122600 1650 1111 43714 2702 3 陶氏化学 27434 49959 1165 290 39562 1066 4 杜邦 24006 79000 2746 2009 34621 1264 5 阿托菲纳 20626 815 392 6 埃克森美孚 20310 830 7 阿克苏-诺贝尔 14681 67900 1428 858 13409 956 8 三菱化学 14224 37633 693 161 15901 686 9 BP 12507 17900 515 259 10 德固萨 12336 47623 687 238 15922 11 壳牌 11490 489 12 ICI 9858 36700 798 288 8856 238 13 沙特基础工业 9075 1941 760 26449 14 旭化成 8995 464 -503 9136 15 住友化学 8373 554 235 11185 16 索尔维 8302 30302 738 520 9589 416 17 液化空气 8284 30800 1218 737 11491 18 萨索尔 8200 31100 1983 8503 19 莱昂德尔化学 8166 3350 174 -148 7448 30 20 三井化学 7937 12660 426 153 9233 280 21 武田化工 7883 2341 2048 15519 22 Merck KGaA 7835 34504 646 7875 638 23 通用电器 7626 1125 13414 24 大日本油墨化学 7249 27007 303 18 7854 25 亨斯迈 7200 13000 228 20 5080 55 26 DSM 6988 18375 472 1246 9432 27 罗地亚 6938 24523 368 -4 8060 211 28 中石化 6923 96009 12 29 巴塞尔 6815 6848 7 30 Clariant 6745 27849 -146 -468 6181 255 31 BOC 6467 46280 805 327 5869 76 32 Syngenta 6197 1154 265 33 积水化成 6026 106 70 5662 34 信越化学 6010 16573 920 550 9879 206 35 PPG 6003 729 36 罗门哈斯 5727 17611 452 339 9963 260 37 昭和电工 5676 10933 264 110 8308 130 38 埃奎斯塔 5537 3400 2444 1299 5052 38 39 雪佛龙菲利浦斯 5473 5517 -30 6109 47 40 空气产品和化学品 5401 17200 525 8495 121 41 依斯曼化学 5320 15700 203 85 6246 159 42 Praxair 5128 25010 923 409 7401 69 43 汽巴精化 5122 19007 570 294 213 44 Grupo Alfa 4924 502 96 6916 45 诺斯克-海德罗 4791 7371 312 46 Polimeri欧洲 4587 11691 -364 5491 47 信赖工业 4585 3151 48 LG化学 4580 8323 435 291 3242 110 49 塞拉尼斯 4535 10700 163 196 6424 78 50 林德 4070 17500 51 北欧化工 3684 5085 89 6 3356 41 52 中石油 3584 -382 53 东曹 3556 211 36 4112 54 Cognis 3278 8895 149 -43 3091 80 55 霍尼威尔 3205 57 56 Ineos 3107 10000 57 诺瓦化学 3091 4300 -71 -81 4154 39 58 南亚塑料 3027 15693 225 397 7274 33 59 Copesul 2932 60 Wacker化学 2808 16637 138 22 2896 165 61 可乐丽 2716 212 68 707 62 西方化学 2704 3370 275 3069 63 Transammonia 2700 64 上海石化 2696 31489 110 3209 65 UCB 2636 10326 527 348 2748 275 66 Kemira 2612 10094 46 8 1293 46 67 Crompton 2547 6777 15 55 2841 82 68 台湾化学和纤维 2498 6678 255 316 5321 152 69 PolyOne 2498 7600 53 3 1998 19 70 Rutgers 2426 36 214 2090 71 Orica 2298 7768 120 1893 16 72 Solutia 2241 9400 38 28 3342 39 73 雷普索尔 2211 2494 102 2954 74 Valspar 2127 7058 250 120 2420 66 75 Agrium 2083 64 0 2169 76 JSR 2081 175 93 2374 77 Tessenderlo集团 2057 7942 121 79 1680 78 RPM 1986 7687 236 102 2036 21 79 路博润 1984 5231 197 126 1860 168 80 以色列化学 1981 199 92 2993 29 81 旭玻璃 1969 11 82 三菱瓦斯化学 1942 -51 3517 83 Givaudan 1933 5844 293 185 3297 84 Braskem 1929 512 -219 3134 85 恩格尔哈德 1918 259 86 萨斯卡切温钾公司 1914 5199 167 121 4686 87 台塑 1890 4471 285 88 FMC 1853 5500 187 88 2901 82 89 NPC(伊朗) 1850 19731 498 390 10326 12 90 WR格雷斯 1840 6400 164 22 2911 52 91 龙莎 1833 6213 303 160 92 IFF 1809 5728 315 184 2233 144 93 泰国石化工业 1769 -98 94 Hercules 1705 5095 214 69 2693 42 95 Johnson Matthey 1662 5536 1662 916 96 卡博特 1557 4500 162 118 2067 48 97 千年化学 1554 3800 93 21 2476 20 98 宇部工业 1540 70 2201 99 Kaneka 1536 88 135 100 Ferro 1528 7481 103 40 1603 31");
5. 联合碳化物公司的历史沿革
联碳公司成立于1917年,系由联合碳化物、杜登气体产品。国民碳素等五家公司合并组成。20年代公司发展涂料和硝化纤维的生产,1920年研究开发了由天然气制乙烯的方法,30年代开始生产合成橡胶和塑料,在新泽西州的匹斯卡塔威市建立美国第一座大型塑料厂。50年代开始生产分子筛(合成沸石),是世界上第一家工业规模合成沸石的生产厂。
1966年公司设立电子部门。70年代末期开始与中国往来。
1971年合并了通用碳素和化学品公司。
1979年开发出气相法生产LDPE的Unipol新工艺,并获Kirkpatrick化学工程技术成就奖。
1984年12月3日,联碳在印度博帕尔市的农药厂甲基异氰酸酯气体泄漏,酿成重大悲剧,使联碳公司蒙受很大损失,公司被迫进行重大改组。
1985年,全资子公司联碳加拿大公司将其位于安大略省的聚乙烯工厂及相关业务出售给艾伯塔公司的诺瓦子公司,联碳印度公司将其位于孟买附近金布尔区己关闭的化工厂出售,同时联碳英国公司取得工业气体与设备公司50%的股份。1986年将其农业化学部以5.5亿美元出传给法国的罗纳·普朗克公司:将电容器业务转让给Kemet电于公司,联碳公司保留50%的股份。
1988年将聚氨酯多元醇和丙二醇的生产部门以2.2亿美元出售给阿科公司,将催化剂、吸附剂及工艺系统业务与联合信号公司的子公司UOP公司的有关业务合并,组成联营公司,取名新UOP公司,专营合成分子筛吸附剂和催化剂,并开发与转让炼油、石油化工方面的工艺技术。
1989年,公司进行整顿,集中力量搞好工业气体、化学品及塑料、碳制品三个核心工业。
1990年,为扭转经营不景气的状况,采取以下措施:①提高股票值;②推行职工持股制;③改组工业气体零售业务;④推进合营,向美国以外地区投资;⑤出售部分国内公司的股票,降低成本及收回部分资金以还清债务。
1991年,联碳经营仍不景气,3月份一座环氧乙烷装置爆炸,一系列化工产品被迫停产。同年,为提高收益,制订了降低成本4亿美元的4年计划。
1992年投运了美国第一家多种废塑料回收厂,回收能力2.38万吨/年;全部收回了其工业气体业务的股本,成立Praxair股份有限公司。
1993年,联碳公司开发成功了Unipo1II型气相法工艺,用低压法取代了过去的高压法生产LDPE。同年,投运2个新的乳胶装置。
1994年,与埃尔夫阿托化学组成对半合资企业,生产电线电缆专用的聚乙烯;与日本三井公司、中国台湾省的远东纺织有限公司合作生产环氧乙烷/乙二醇。
1995年,采用unipo1II工艺的聚乙烯生产装置和13.6万吨/年的丁醇装置开车;与意大利埃尼化学对半出资在欧洲开发、生产和销售聚乙烯树脂;与科威特的两家公司合作,准备成立一个世界级的石化联合企业;兼并了ICI公司的部分环氧乙烷业务和壳牌石油公司的聚丙烯资产。
1996年,在得克萨斯州建成新的乙丙橡胶生产装置;在中国组成两个合资企业,生产乳胶聚合物与纤维聚合物;获得巴西醋酸乙烯单体生产商95%的股份。
6. 世界著名化工企业
世界著名化工企业又:
1、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中国化工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最大的基础化学的制造企业。2016年8月,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在"2016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51位。2017年7月12日,中国化工集团公司获国资委2016年度经营业绩考核A级。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第167名。
2、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是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公司注册资本2316亿元,董事长为法定代表人,总部设在北京。
3、河南煤化集团:河南煤化集团位居中国企业500强第60位、中国500强竞争力第8位、中国企业成长100强第1位、中国煤炭企业100强第2位、入选世界著名品牌500强,连续两年列中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行业“效益十佳”第1位。
4、赫司特公司:赫斯特公司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医药制造厂商之一。1985年药品总销额达28.70亿美元,其主要产品有:抗生素和心血管药物等,约占联邦德国的8%。
5、巴斯夫:是一家德国的化工企业,也是世界最大的化工厂之一。巴斯夫集团在欧洲、亚洲、南北美洲的41个国家拥有超过160家全资子公司或者合资公司。公司总部位于莱茵河畔的路德维希港,它是世界上工厂面积最大的化学产品基地。
7. 求01年到07年诺贝尔化学奖历届得主名单和年龄
1、2001年有:美国的威廉·诺尔斯,90岁;巴里·夏普莱斯,66岁;日本野依良治,69岁。
2、2002年有:美国教授约翰·芬恩,90岁;日本化学工程师田中耕一 ,48岁;瑞士教授库尔特·维特里希,72岁。
3、2003年有:美国彼得·阿格雷,58岁;罗德里克·麦金农,47岁。
4、2004年有:以色列亚伦·切哈诺沃,60岁;阿夫拉姆·赫什科,67岁;美国欧文·罗斯,78岁。
5、2005年有:法国伊夫·肖万,74岁;美国罗伯特·格拉布,63岁;理查德·施罗克,70岁。
6、2006年有: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59岁。
7、2007年有:德国格哈德·埃特尔,71岁。
8、以上信息来源网址是:https://ke..com/item/
8. 问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1901年 J. H. 范特·霍夫(荷兰人)发现溶液中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渗透压规律
1902年 E. H. 费雪(德国人)合成了糖类以及嘌噙诱导体
1903年 S . A . 阿伦纽斯(瑞典人)提出电解质溶液理论
1904年 W . 拉姆赛(英国人)发现空气中的惰性气体
1905年 A .冯·贝耶尔(德国人)
从事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
1906年 H . 莫瓦桑(法国人)从事氟元素的研究
1907年 E .毕希纳(德国人)从事酵素和酶化学、生物学研究
1908年 E. 卢瑟福(英国人)首先提出放射性元素的蜕变理论
1909年 W. 奥斯特瓦尔德(德国人)从事催化作用、化学平衡以及反应速度的研究
1910年 O. 瓦拉赫(德国人)
脂环式化合物的奠基人
1911年 M. 居里(法国人)发现镭和钋
1912年 V. 格林尼亚(法国人)发明了格林尼亚试剂 —— 有机镁试剂
P. 萨巴蒂(法国人)使用细金属粉末作催化剂,发明了一种制取氢化不饱和烃的有效方法
1913年 A. 维尔纳 (瑞士人)从事分子内原子化合价的研究
1914年 T.W. 理查兹(美国人)致力于原子量的研究,精确地测定了许多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R. 威尔斯泰特(德国人)从事植物色素(叶绿素)的研究
1916---1917年 未颁奖
1918年 F. 哈伯(德国人)发明固氮法
1919年 未颁奖
1920年 W.H. 能斯脱(德国人)从事电化学和热动力学方面的研究
1921年 F. 索迪(英国人)从事放射性物质的研究,首次命名“同位素”
1922年 F.W. 阿斯顿(英国人) 发现非放射性元素中的同位素并开发了质谱仪
1923年 F. 普雷格尔(奥地利人)创立了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1924年 未颁奖
1925年 R.A. 席格蒙迪(德国人)从事胶体溶液的研究并确立了胶体化学
1926年 T. 斯韦德贝里(瑞典人)从事胶体化学中分散系统的研究
1927年 H.O. 维兰德(德国人)
研究确定了胆酸及多种同类物质的化学结构
1928年 A. 温道斯(德国人)研究出一族甾醇及其与维生素的关系
1929年 A. 哈登(英国人),冯·奥伊勒 – 歇尔平(瑞典人)阐明了糖发酵过程和酶的作用
1930年 H. 非舍尔(德国人)从事血红素和叶绿素的性质及结构方面的研究
1931年 C. 博施(德国人),F.贝吉乌斯(德国人)发明和开发了高压化学方法
1932年 I. 兰米尔 (美国人) 创立了表面化学
1933年 未颁奖
1934年 H.C. 尤里(美国人)发现重氢
1935年 J.F.J. 居里,I.J. 居里(法国人)发明了人工放射性元素
1936年 P.J.W. 德拜(美国人)提出分子磁耦极矩概念并且应用X射线衍射弄清分子结构
1937年 W. N. 霍沃斯(英国人) 从事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的结构研究
P. 卡雷(瑞士人) 从事类胡萝卜、核黄素以及维生素 A、B2的研究
1938年 R. 库恩(德国人) 从事类胡萝卜素以及维生素类的研究
1939年 A. 布泰南特(德国人)从事性激素的研究
L. 鲁齐卡(瑞士人) 从事萜、聚甲烯结构方面的研究
1940年—1942年 未颁奖
1943年 G. 海韦希(匈牙利人)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化学和物理变化过程
1944年 O. 哈恩(德国人) 发现重核裂变反应
1945年 A.I.魏尔塔南(芬兰人)研究农业化学和营养化学,发明了饲料贮藏保养鲜法
1946年 J. B. 萨姆纳(美国人) 首次分离提纯了酶
J. H. 诺思罗普,W. M. 斯坦利(美国人) 分离提纯酶和病毒蛋白质
1947年 R. 鲁宾逊(英国人)从事生物碱的研究
1948年 A. W. K. 蒂塞留斯(瑞典人) 发现电泳技术和吸附色谱法
1949年 W.F. 吉奥克(美国人)
长期从事化学热力学的研究,物别是对超温状态下的物理反应的研究
1950年 O.P.H. 狄尔斯、K.阿尔德(德国人)发现狄尔斯 – 阿尔德反应及其应用
1951年 G.T. 西博格、E.M. 麦克米伦(美国人) 发现超铀元素
1952年 A.J.P. 马丁、R.L.M. 辛格(英国人)开发并应用了分配色谱法
1953年 H. 施陶丁格(德国人)从事环状高分子化合物的研究
1954年 L.C.鲍林(美国人)阐明化学结合的本性,解释了复杂的分子结构
1955年 V. 维格诺德 (美国人)
确定并合成了含硫的生物体物质(特别是后叶催产素和增压素)
1956年 C.N. 欣谢尔伍德(英国人)
N.N. 谢苗诺夫(俄国人)提出气相反应的化学动力学理论(特别是支链反应)
1957年 A.R. 托德(英国人)从事核酸酶以及核酸辅酶的研究
1958年 F. 桑格(英国人)从事胰岛素结构的研究
1959年 J. 海洛夫斯基(捷克人)提出极普学理论并发现“极普法”
1960年 W.F. 利时(美国人)发明了“放射性碳素年代测定法”
1961年 M. 卡尔文(美国人)
提示了植物光合作用机理
1962年 M.F. 佩鲁茨、J.C. 肯德鲁(英国人)
测定了蛋白质的精细结构
1963年 K. 齐格勒(德国人)、G. 纳塔(意大利人)
发现了利用新型催化剂进行聚合的方法,并从事这方面的基础研究
1964年 D.M.C. 霍金英(英国人)
使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复杂晶体和大分子的空间结构
1965年 R.B. 伍德沃德(美国人)
因对有机合成法的贡献
1966年 R.S. 马利肯(美国人)
用量子力学创立了化学结构分子轨道理论,阐明了分子的共价键本质和电子结构
1967年 R.G.W.诺里会、G. 波特(英国人)
M. 艾根(德国人)
发明了测定快速 化学反应的技术
1968年 L. 翁萨格(美国人)从事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基础研究
1969年 O. 哈塞尔(挪威人)、K.H.R. 巴顿(英国人)
为发展立体化学理论作出贡献
1970年 L.F. 莱洛伊尔(阿根廷人)发现糖核苷酸及其在糖合成过程中的作用
1971年 G. 赫兹伯格(加拿大人)从事自由基的电子结构和几何学结构的研究
1972年 C.B. 安芬森(美国人)确定了核糖核苷酸酶的活性区位研究
1973年 E.O. 菲舍尔(德国人)、G. 威尔金森(英国人)从事具有多层结构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研究
1974年 P.J. 弗洛里(美国人)从事高分子化学的理论、实验两方面的基础研究
1975年 J.W. 康福思(澳大利亚人)研究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
V.普雷洛格(瑞士人)从事有机分子以及有机分子的立体化学研究
1976年 W.N. 利普斯科姆(美国人)从事甲硼烷的结构研究
1977年 I. 普里戈金(比利时人)主要研究非平衡热力学,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
1978年 P.D. 米切尔(英国人)从事生物膜上的能量转换研究
1979年 H.C. 布朗(美国人)、G. 维蒂希(德国人)研制了新的有机合成法
1980年 P. 伯格(美国人)从事核酸的生物化学研究
W.吉尔伯特(美国人)、F. 桑格(英国人)确定了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
1981年 福井谦一(日本人)、R. 霍夫曼(英国人) 确定了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
1982年 A. 克卢格(英国人)开发了结晶学的电子衍射法,并从事核酸蛋白质复合体的立体结构的研究
1983年 H.陶布(美国人)阐明了金属配位化合物电子反应机理
1984年 R.B. 梅里菲尔德(美国人)开发了极简便的肽合成法
1985年 J.卡尔、H.A.豪普特曼(美国人)开发了应用X射线衍射确定物质晶体结构的直接计算法
1986年 D.R. 赫希巴奇、李远哲(中国台湾人)、J.C.波利亚尼(加拿大人)研究化学反应体系在位能面运动过程的动力学
1987年 C.J.佩德森、D.J. 克拉姆(美国人)
J.M. 莱恩(法国人)合成冠醚化合物
1988年 J. 戴森霍弗、R. 胡伯尔、H. 米歇尔(德国人)分析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三维结构
1989年 S. 奥尔特曼, T.R. 切赫(美国人)发现RNA自身具有酶的催化功能
1990年 E.J. 科里(美国人)创建了一种独特的有机合成理论——逆合成分析理论
1991年 R.R. 恩斯特(瑞士人)发明了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分光法和二维核磁共振技术
1992年 R.A. 马库斯(美国人)对溶液中的电子转移反应理论作了贡献
1993年 K.B. 穆利斯(美国人)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法
M. 史密斯(加拿大人)开创“寡聚核苷酸基定点诱变”法
1994年 G.A. 欧拉(美国人)在碳氢化合物即烃类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
1995年 P.克鲁岑(德国人)、M. 莫利纳、F.S. 罗兰(美国人)
阐述了对臭氧层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
1996年 R.F.柯尔(美国人)、H.W.克罗托因(英国人)、R.E.斯莫利(美国人)
发现了碳元素的新形式——富勒氏球(也称布基球)C60
1997年 P.B.博耶(美国人)、J.E.沃克尔(英国人)、J.C.斯科(丹麦人)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
1998年 W.科恩(奥地利)J.波普(英国)提出密度泛函理论
1999年 艾哈迈德-泽维尔(美籍埃及人)将毫微微秒光谱学应用于化学反应的转变状态研究
2000年 黑格(美国人)、麦克迪尔米德(美国人)、白川秀树(日本人)因发现能够导电的塑料有功
2001年 威廉·诺尔斯(美国人)、野依良治(日本人)
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取得成就巴里·夏普莱斯(美国人)在“手性催化氧化反应”领域取得成就。
2002年 约翰-B-芬恩(美国人)、田中耕一(日本人)在生物高分子大规模光谱测定分析中发展了软解吸附作用电离方法。
库特-乌特里希(瑞士人)以核电磁共振光谱法确定了溶剂的生物高分子三维结构。
2003年 阿格里(美国人)和麦克农(美国人)研究细胞隔膜
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其实他们的成果就是发现了一种蛋白质“死亡”的重要机理。
2005年
三位获奖者分别是法国石油研究所的伊夫·肖万、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罗伯特·格拉布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理查德·施罗克。他们获奖的原因是在有机化学的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烯烃复分解反应广泛用于生产药品和先进塑料等材料,使得生产效率更高,产品更稳定,而且产生的有害废物较少。瑞典皇家科学院说,这是重要基础科学造福于人类、社会和环境的例证。
2006
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因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领域所作出的贡献而独自获得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
9. 世界精细化工前100强企业在中国的投资情况
有点过时,仅供你参考!希望能帮助你.
《欧洲化学新闻》2003年9月22~26日一期公布了Reed化学集团按销售额排序的2002年
世界化工公司100强座次。与上年相比,巴斯夫、拜尔、陶氏化学、杜邦、阿托菲纳、埃克
森美孚六家公司仍雄居2002年排名前6位。中石化位居第28位,中石油位居第52位,上海石
化位居第64位。
2002年世界化工公司100强排名
排名 公司 销售额(百万美元) 员工数 营业利润 净利润 总资产 研发投资
1 巴斯夫 33779 89389 2769 1577 36788 1190
2 拜尔 31061 122600 1650 1111 43714 2702
3 陶氏化学 27434 49959 1165 290 39562 1066
4 杜邦 24006 79000 2746 2009 34621 1264
5 阿托菲纳 20626 815 392
6 埃克森美孚 20310 830
7 阿克苏-诺贝尔 14681 67900 1428 858 13409 956
8 三菱化学 14224 37633 693 161 15901 686
9 BP 12507 17900 515 259
10 德固萨 12336 47623 687 238 15922
11 壳牌 11490 489
12 ICI 9858 36700 798 288 8856 238
13 沙特基础工业 9075 1941 760 26449
14 旭化成 8995 464 -503 9136
15 住友化学 8373 554 235 11185
16 索尔维 8302 30302 738 520 9589 416
17 液化空气 8284 30800 1218 737 11491
18 萨索尔 8200 31100 1983 8503
19 莱昂德尔化学 8166 3350 174 -148 7448 30
20 三井化学 7937 12660 426 153 9233 280
21 武田化工 7883 2341 2048 15519
22 Merck KGaA 7835 34504 646 7875 638
23 通用电器 7626 1125 13414
24 大日本油墨化学 7249 27007 303 18 7854
25 亨斯迈 7200 13000 228 20 5080 55
26 DSM 6988 18375 472 1246 9432
27 罗地亚 6938 24523 368 -4 8060 211
28 中石化 6923 96009 12
29 巴塞尔 6815 6848 7
30 Clariant 6745 27849 -146 -468 6181 255
31 BOC 6467 46280 805 327 5869 76
32 Syngenta 6197 1154 265
33 积水化成 6026 106 70 5662
34 信越化学 6010 16573 920 550 9879 206
35 PPG 6003 729
36 罗门哈斯 5727 17611 452 339 9963 260
37 昭和电工 5676 10933 264 110 8308 130
38 埃奎斯塔 5537 3400 2444 1299 5052 38
39 雪佛龙菲利浦斯 5473 5517 -30 6109 47
40 空气产品和化学品 5401 17200 525 8495 121
41 依斯曼化学 5320 15700 203 85 6246 159
42 Praxair 5128 25010 923 409 7401 69
43 汽巴精化 5122 19007 570 294 213
44 Grupo Alfa 4924 502 96 6916
45 诺斯克-海德罗 4791 7371 312
46 Polimeri欧洲 4587 11691 -364 5491
47 信赖工业 4585 3151
48 LG化学 4580 8323 435 291 3242 110
49 塞拉尼斯 4535 10700 163 196 6424 78
50 林德 4070 17500
51 北欧化工 3684 5085 89 6 3356 41
52 中石油 3584 -382
53 东曹 3556 211 36 4112
54 Cognis 3278 8895 149 -43 3091 80
55 霍尼威尔 3205 57
56 Ineos 3107 10000
57 诺瓦化学 3091 4300 -71 -81 4154 39
58 南亚塑料 3027 15693 225 397 7274 33
59 Copesul 2932
60 Wacker化学 2808 16637 138 22 2896 165
61 可乐丽 2716 212 68 707
62 西方化学 2704 3370 275 3069
63 Transammonia 2700
64 上海石化 2696 31489 110 3209
65 UCB 2636 10326 527 348 2748 275
66 Kemira 2612 10094 46 8 1293 46
67 Crompton 2547 6777 15 55 2841 82
68 台湾化学和纤维 2498 6678 255 316 5321 152
69 PolyOne 2498 7600 53 3 1998 19
70 Rutgers 2426 36 214 2090
71 Orica 2298 7768 120 1893 16
72 Solutia 2241 9400 38 28 3342 39
73 雷普索尔 2211 2494 102 2954
74 Valspar 2127 7058 250 120 2420 66
75 Agrium 2083 64 0 2169
76 JSR 2081 175 93 2374
77 Tessenderlo集团 2057 7942 121 79 1680
78 RPM 1986 7687 236 102 2036 21
79 路博润 1984 5231 197 126 1860 168
80 以色列化学 1981 199 92 2993 29
81 旭玻璃 1969 11
82 三菱瓦斯化学 1942 -51 3517
83 Givaudan 1933 5844 293 185 3297
84 Braskem 1929 512 -219 3134
85 恩格尔哈德 1918 259
86 萨斯卡切温钾公司 1914 5199 167 121 4686
87 台塑 1890 4471 285
88 FMC 1853 5500 187 88 2901 82
89 NPC(伊朗) 1850 19731 498 390 10326 12
90 WR格雷斯 1840 6400 164 22 2911 52
91 龙莎 1833 6213 303 160
92 IFF 1809 5728 315 184 2233 144
93 泰国石化工业 1769 -98
94 Hercules 1705 5095 214 69 2693 42
95 Johnson Matthey 1662 5536 1662 916
96 卡博特 1557 4500 162 118 2067 48
97 千年化学 1554 3800 93 21 2476 20
98 宇部工业 1540 70 2201
99 Kaneka 1536 88 135
100 Ferro 1528 7481 103 40 1603 31
10. 历史获得过诺贝尔奖的人
1901年12月10日第一届诺贝尔奖颁
德国科学家伦琴因发现X射线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贝林因血清疗法防治白喉,破伤风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2年12月10日第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费雪因合成嘌呤及其衍生物多肽获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历史学家塞道尔·蒙森获诺贝尔文学奖。
1905年12月10日第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勒纳因阴极射线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拜耳因研究有机染料及芳香剂等有机化合物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科学家科赫因对细菌学的发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7年12月10日第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毕希纳因发现无细胞发酵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8年12月10日第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埃尔利希因发明“606”、俄国科学家梅奇尼科夫因对免疫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作家欧肯因《伟大思想家的人生观》获诺贝尔文学奖。
1909年12月10日第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德国科学家布劳恩因发明无线电报技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因催化、化学平衡和反应速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0年12月10日第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瓦拉赫因脂环族化合作用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作家海泽因小说《傲子女》、《天地之爱》等获诺贝尔文学奖。
1911年12月10日第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维恩因发现热辐射定律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2年12月10日第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格利雅因发现有机氢化物的格利雅试剂法、法国科学家萨巴蒂埃因研究金属催化加氢在有机化合成中的应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作家霍普特曼因剧本《织工们》获诺贝尔文学奖。
1914年12月10日第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劳厄因发现晶体的X射线衍射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5年12月10日第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威尔泰特因对叶绿素化学结构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8年12月10日第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普朗克因创立量子论、发现基本量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哈伯因氨的合成获诺贝尔化学奖。
注:本届诺贝尔奖仅颁发两项
1919年12月10日第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斯塔克因发现正离子射线的多普勒的效应和光线在电场中的分裂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0年12月10日第二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能斯脱因发现热力学第三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1921年补发)
1921年12月10日第二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籍德裔科学家爱因斯坦阐明光电效应原理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2年12月10日第二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希尔因发现肌肉生热、德国科学家迈尔霍夫因研究肌肉中氧的消耗和乳酸代谢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25年12月10日第二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弗兰克、赫兹因阐明原子受电子碰撞的能量转换定律而共同获得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6年12月10日第二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法国人白里安因促进《洛迦诺和约》的签订、德国人施特莱斯曼因对欧洲各国的谅解作出贡献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27年12月10日第二十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维兰德因发现胆酸及其化学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8年12月10日第二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温道斯因研究丙醇及其维生素的关系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9年12月10日第二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作家曼因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获诺贝尔文学奖。
1930年12月10日第三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费歇尔因研究血红素和叶绿素,合成血红素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1年12月10日第三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博施、伯吉龙斯因发明高压上应用的高压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科学家瓦尔堡因发现呼吸酶的性质的作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32年12月10日第三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海森堡因提出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原理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5年12月10日第三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斯佩曼因发现胚胎的组织效应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人奥西茨基因揭露德国秘密重整军备获诺贝尔和平奖。
1936年12月10日第三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戴尔、德国科学家勒维因发现神经脉冲的化学传递而共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38年12月10日第三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库恩因研究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获诺贝尔化学奖。但因纳粹的阻挠而被迫放弃领奖。
1939年12月10日第三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布特南特因性激素方面的工作、瑞士科学家卢齐卡因聚甲烯和性激素方面的研究工作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布特南特因纳粹的阻挠而被迫放弃领奖。
德国科学家多马克因发现磺胺的抗菌作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因纳粹的阻挠而放弃。
1940年~1942年的诺贝尔奖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影响而中断。
1944年12月10日第四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哈恩因发现重原子核的裂变获诺贝尔化学奖。
1946年12月10日第四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瑞士籍德国作家黑塞因小说《玻璃球游戏》等获诺贝尔文学奖。
1950年12月10日第五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狄尔斯、阿尔德因发现并发展了双稀合成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53年12月10日第五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施陶丁格因对高分子化学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54年12月10日第五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玻恩因对粒子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德国科学家博特因发明符合计数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6年12月10日第五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医生福斯曼、美国医生理查兹、库南德因发明心导管插入术和循环的变化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61年12月10日第六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霍夫斯塔特因确定原子核的形状与大小、德国科学家穆斯堡尔因发现穆斯堡尔效应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63年12月10日第六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詹森、美国科学家梅耶因创立原子核结构的壳模型理论、美国科学家维格纳因发现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相互作用力的对称原理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意大利科学家纳塔、德国科学家齐格勒因合成高分子塑料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67年12月10日第六十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艾根、英国科学家波特因发明快速测定化学反应的技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71年12月10日第七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总理(前西德)勃兰特因“缓和二次大战后欧洲紧张局势”获诺贝尔和平奖。
1972年12月10日第七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作家伯尔因对复兴德国文学作出了贡献获诺贝尔文学奖。
1973年12月10日第七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费舍尔、英国科学家威尔金森因有机金属化学的广泛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79年12月10日第七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布朗因、德国科学家维蒂希因在有机物合成中引入硼和磷而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5年12月10日第八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冯克利津因发现量子霍尔效应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6年12月10日第八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鲁斯卡、比尼格、瑞士科学家罗勒因研制出扫描式隧道效应显微镜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赫希巴赫、美籍华裔科学家李远哲因发现交叉分子束方法、德国科学家波拉尼因发明红外线化学研究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7年12月10日第八十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瑞士科学家米勒、德国科学家柏诺兹因发现新型超导材料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8年12月10日第八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戴森霍费尔、胡贝尔、米歇尔因第一次阐明由膜束的蛋白质形成的全部细节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9年12月10日第八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拉姆齐因发明观测原子辐射和计量原子辐射频率的精确方法、美国科学家德默尔特因创造冷却捕集电子的方法、德国科学家保罗因在50年代发明的“保罗捕集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1年12月10日第九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内尔、扎克曼因发现细胞中单离子道功能,发展出一种能记录极微弱电流通过单离子道的技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95年12月10日第九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克鲁岑、美国科学家莫利纳、罗兰因阐述了对臭氧层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刘易斯、维绍斯、德国科学家福尔哈德因发现了控制早期胚胎发育的重要遗传机理,并利用果蝇作为实验系统,发现了同样适用于高等有机体(包括人)的遗传机理,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
1999年12月10日第九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因《铁皮鼓》、《我的世纪》等作品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01年12月10日第一百零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克特勒、美国科学家康奈尔、维曼因在碱性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以及凝聚态物质性质早期基础性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