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票开盘价是怎么产生的
股市开盘的竞价,是根据“最大成交量”的“对价”原则进行的。最大成交量:就是把所有买盘、卖盘的股价、数量加权平均,之后得到一个加权平均价。围绕这个平均价,上下波动,计算成交量,在成交量最大的时候,那个价格——就是开盘价。
开盘价与昨天的收盘价没有直接关系。开盘价大于昨天的收盘价,这个开盘价的字体是红色的;如果低于昨天收盘价,开盘价字体是蓝色的。
如果开市后30分钟内无成交价,则以前日的收盘价作为开盘价。有时某证券连续几天无成交,则由证券交易所根据客户对该证券买卖委托的价格走势,提出指导价格,促使其成交后作为开盘价。首日上市买卖的证券经上市前一日柜台转让平均价或平均发售价为开盘价。
一般情况下,开盘价无特别含义,不作为当日买卖的重要依据。但对于大幅度跳空高开或低开的股票,应引起投资者的注意。开盘价格的确定中小企业板块股票采用开放式集合竞价的方式确定开盘价格。
所谓“开放式集合竞价”,是指在每个交易日9:15至9:25,本所交易主机即时揭示中小企业板块股票的开盘参考价格、匹配量和未匹配量,其中开盘参考价格指的是截至揭示时所有有效申报按照集合竞价规则形成的虚拟开盘价格,并不是指真正的开盘价格。
与开放式集合竞价措施相配套,为了防止开盘参考价被操纵或误导投资者,在9:20-9:25之间交易主机不接受中小企业板块股票的撤单。
2. 股票的价格变动是怎么引起的
股票价格的变动是由买卖双方的交易行为决定的。
比如一只股票当天的开盘价是十元,买盘非常大,而卖盘却非常小,买盘只有出高价才能买到这只股票,这时卖盘更是把卖价提高,而买盘更是越高越买,朋友,这只股票当天以涨停板收盘。股票 的价格就是这样变动的。
3. 股票即时价格是怎么得来的
股价是由市场决定的。也有买卖的多少决定的。价格不是算出来的,是交易出来的。
一般来说,股票定价是利用市盈率来计算的。每股的股价等于市盈率×每股收益,而其决定作用的就是这市盈率。市盈率就是根据该股的未来收益预计,市场的趋势来定的。
成交规则是按价格最近原则排队等待,卖出5档是从低到高排列,买入5是按照从高低排列,排队等待成交。
同一时间内收到的委托价格进行撮合排序就是9点15开始的集合竞价阶段,集合竞价后撮合所有可成交的成交,定开盘价,之后进入连续竞价阶段,进入连续竞价阶段就已经完成了排序,新挂的单子要么就当时成交了。
(3)股票当天的价格是怎么形成的扩展阅读:
股票价格的分类
股票有市场价格和理论价格之分。
1.股票的市场价格
股票的市场价格即股票在股票市场上买卖的价格。股票市场可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因而,股票的市场价格也就有发行价格和流通价格的区分。股票的发行价格就是发行公司与证券承销商议定的价格。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有三种情况:
(1)股票的发行价格就是股票的票面价值。
(2)股票的发行价格以股票在流通市场上的价格为基准来确定。
(3)股票的发行价格在股票面值与市场流通价格之间,通常是对原有股东有偿配股时采用这种价格。国际市场上确定股票发行价格的参考公式是:
股票发行价格=市盈率还原值×40%+股息还原率×20%+每股净值×20%+预计当年股息与一年期存款利率还原值×20%
这个公式全面地考虑了影响股票发行价格的若干因素,如利率、股息、流通市场的股票价格等,值得借鉴。
4. 股票价格是怎么形成的
来源于市场买家和市场卖家对于股票即时价格的认可;
情况不是形成的原因,而是形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成交的原则,那就是,同一时间价格优先,同一价格时间优先;
没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就算你例举的情况,平开后,同一时间收到涨跌停板的大单,那就看哪方的力量更强大,在申买申卖的被动挂单中,按时间优先的原则,涨停的主动买单只能买到限价10元以上的卖单,而跌停的主动卖单也只能卖给所有10元以下的被动买单,被动买卖单被扫清后,形成对峙,强大的一方,最终战胜偏弱的一方;
价格的形成就是多空的较量,当空方力量强大,股价就会下跌,当多方力量强大股票就会上涨,通俗一点说,买的人多,卖的人少股价就上涨,卖的人多,买的人少股价就会下跌。
5. 当日开盘价是怎样产生的
是成交价
开盘价是一个交易日中股票第一笔的交易价格,由于沪深股市的开盘价都由集合竟价产生,所以股票的开盘价是集合竞价期间所有委托集体成交的价格。
6. 股票的交易价格是怎样形成的
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有人在不停地买进、卖出,而且价位不同,数量不等,就构成了一天内股票的价格在不停的变动的结果。
7. 股票的价格是怎样形成的
你好,股票发行价是承销银团和发行人根据经营业绩和静态市盈率上报,经证监会批准后向大众发行的价格。新股发行价=每股税后利润*发行市盈率。市盈率是指股票市场价格与每股税后利润的比率,也是影响上市公司发行价格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发行企业业绩好、行业前景好,其每股税后利润多,发行市盈率高,发行价格也高,反之亦然。
后面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因素:
一、公司经营状况
股价公司的经营现状和未来发展是股票价格的基石。
1.公司治理水平和管理层质量。
2.公司竞争力。
3.财务状况。
4.公司改组、合并。
二、行业与部门因素
1.行业分类。
2.行业分析因素。
(1)行业或产业竞争结构
(2)行业可持续性
(3)抗外部冲击能力
(4)监管及税收待遇——政府关系
(5)劳资关系
(6)财务与融资问题
(7)行业估值水平
3.行业生命周期。
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稳定期4个阶段。
三、宏观经济与政策因素
1.经济增长。当一国或地区的经济运行势态良好时,大多数企业的经营状况也较良好,它们的股价会上升;反之股价会下降。
2.经济周期循环。社会经济运行经常表现为扩张与收缩的周期性交替,每个周期一般都要经过高涨、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股价的变动通常比实际经济的繁荣或衰退领先一步。所以股价水平已成为经济周期变动的灵敏信号或称先导性指标。
3.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通常采用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等货币政策手段调控货币供应量,从而实现发展经济、稳定货币等政策目标。
(1)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可贷资金减少,市场资金趋紧,股价下降;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可贷资金增加,市场资金趋松,股价上升。
(2)中央银行通过采取再贴现政策手段,提高再贴现率,收紧银根、使商业银行得到的中央银行贷款减少,市场资金趋紧;再贴现率又是基准利率,它的提高必定使市场利率随之提高。
(3)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大量出售证券,收紧银根,在收回中央银行供应的基础货币的同时又增加证券的供应,使证券价格下降。
4.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包括:
其一,通过扩大财政赤字、发行国债筹集资金,增加财政支出,刺激经济发展;或是通过增加财政盈余或降低赤字,减少财政支出,抑制经济增长,以此影响股价。
其二,通过调节税率影响企业利润和股息。
其三,干预资本市场各类交易适用的税率,如利息税、资本利得税、印花税等。
其四,国债发行量会改变证券市场的证券供应和资金需求,从而间接影响股价。
8. 当天的股票价格是怎么产生的
股票本身没有价值,但它可以当做商品出卖,并且有一定的价格。股票价格(Stock Price)又叫股票行市,是指股票在证券市场上买卖的价格。股票价格分为理论价格与市场价格。股票的理论价格不等于股票的市场价格,两者甚至有相当大的差距。但是,股票的理论价格为预测股票市场价格的变动趋势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也是股票市场价格形成的一个基础性因素。
股票价格的分类
股票有市场价格和理论价格之分。
1.股票的市场价格
股票的市场价格即股票在股票市场上买卖的价格。股票市场可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因而,股票的市场价格也就有发行价格和流通价格的区分。股票的发行价格就是发行公司与证券承销商议定的价格。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有三种情况:
(1)股票的发行价格就是股票的票面价值。
(2)股票的发行价格以股票在流通市场上的价格为基准来确定。
(3)股票的发行价格在股票面值与市场流通价格之间,通常是对原有股东有偿配股时采用这种价格。国际市场上确定股票发行价格的参考公式是:
股票发行价格=市盈率还原值×40%+股息还原率×20%+每股净值×20%+预计当年股息与一年期存款利率还原值×20%
这个公式全面地考虑了影响股票发行价格的若干因素,如利率、股息、流通市场的股票价格等,值得借鉴。
股票在流通市场上的价格,才是完全意义上的股票的市场价格,一般称为股票市价或股票行市。股票市价表现为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等形式。
其中收盘价最重要,是分析股市行情时采用的基本数据。
2.股票的理论价格
股票代表的是持有者的股东权。这种股东权的直接经济利益,表现为股息、红利收入。股票的理论价格,就是为获得这种股息、红利收入的请求权而付出的代价,是股息资本化的表现。
静态地看,股息收入与利息收入具有同样的意义。投资者是把资金投资于股票还是存于银行,这首先取决于哪一种投资的收益率高。按照等量资本获得等量收入的理论,如果股息率高于利息率,人们对股票的需求就会增加,股票价格就会上涨,从而股息率就会下降,一直降到股息率与市场利率大体一致为止。按照这种分析,可以得出股票的理论价格公式为:
股票理论价格=股息红利收益/市场利率
计算股票的理论价格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预期股息和必要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