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莫迪突访中印边境冲突地区,这么做会影响国际局势吗
我觉得这样做会影响国际局势,一个国家的领导人还是有一定的威严在的,他的突访一定是有原因的。同样他的突访也一定会带给当地人一些不一样的解决方法。
❷ 中印关系 与这次边境交火联系
印度军队在中印边境东段举行军事演习并越过双方实际控制线蚕食中国领土导致在1987年3月与解放军在桑多洛河谷发生激战。
1987年的那次中印边境冲突规模不大,交火时间也很短,但紧张对峙持续了一个多月时间。印军被击毙16人,受伤人数不详。虽然具体情况不清楚,但阵亡的印军中有6具尸体是由我方交还给印方的,说明很可能是印军入侵我方控制区然后被击毙的。当时路透社援引印度的报道说是中国军队首先在一个有争议的山口树立五星红旗,然后引发的冲突,印度军队在驱逐中国军队的途中遭到有预谋的伏击,为避免事态扩大,印军撤离了交火区。我方损失情况也不清楚,不过看来印度又吃了亏。实际上在80年代的反蚕食的斗争中,我方争回了麦线以南的部分土地,今天的实际控制线并不完全按麦线行走。但大体趋势,则可能无法挽回。
❸ 中印1962年边境冲突详细过程
1962年自卫还击战之后,中印边境形势一度缓和。但是1967年以来印度出于其国内政治斗争的需要,又在边境地区频繁地肇事,挑起军事冲突,不断由亚东地区入侵我境,修筑工事,偷移界碑。仅1967年,入侵活动就达178次,尤其是8月份以后入侵加剧。为了打击印度的侵略行径。步兵第十一师奉军委和军区命令,进行了两次小规模的还击作战。 乃堆拉山口自卫还击战斗印军驻锡金之山地17师112旅多次在我乃堆拉山口强行越界架设铁丝网。9月7日,印军置我多次严重警告于不顾。再次越界架设铁丝网,并刺伤我战士2名。印军把我之克制视为软弱可欺,11日晨又派部队100余人强行进入我境,架设铁丝网,并首先向我开枪射击.悍然发动军事进攻。我山口分队为保卫祖国的尊严,遵照毛主席“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和中央军委“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绝不示弱,绝不吃亏”的斗争方针,坚决进行了自卫还击。1967年9月11日至13日,印军越过中锡边境,被我边防部队击退。箭头所指处为中锡国界,左侧为中国领土,X处为入侵印军在中国境内架设的铁丝网。战斗经过:9月11日7时30分,印军112旅所部110人在其中校营长指挥下,从103阵地沿公路进至山口马尼杆附近,稍作停顿后,即分两路:一路50余人沿国界习惯线向南运动;一路60余人沿国界习惯线向北运动。在其99号、101号、102号阵地的掩护下,向我前沿阵地接近,企图将我1、2号阵地的铁丝网向我纵深推移。为防敌进攻,我令31团6连3排和机枪2连1排占领1号阵地,4连l、2排进入2号阵地。7时44分,敌分3路向我1、2号阵地正面及其南侧逼近,我鸣枪3发警告,敌置若罔闻。8时7分,敌向我阵地前沿开枪射击,并投掷手榴弹1枚。31团机枪2连连长当场牺牲,6名同志负伤。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我前沿分队奉命进行坚决的自卫还击。1、2号阵地同时以猛烈的火力杀伤暴露之敌,当即毙敌57名(敌收尸观察到的数字),并集中6具火箭筒于1号阵地摧毁了敌100号阵地的7个工事,使固守之敌一开始就失去了依托和火力还击的能力。随即我2门82迫击炮对敌100号阵地实施了摧毁射击。8时12分,该阵地之敌狼狈后逃。我2号阵地之火力在杀伤前沿暴露之敌后,即转入对敌99号阵地之机枪火力的压制射击。此时,前沿步兵近距离对战已基本结束。8时15分,敌我双方开始了炮战。我对敌10个炮兵阵地采取集中优势火力,一次打击1个目标的方法狠狠地打击了敌人。在我严厉惩罚下,敌被迫于13日22时停止了炮击。我炮兵分队根据周总理“敌人不打炮了,我也停止炮击”的指示,于14日14时46分停止了对敌惩罚。这次炮战历时4天3夜,我参加各种火炮28门(122榴弹炮12门、82追击炮7门、75无后座力炮6门、57无后座力炮3门),先后对敌21个目标进行了射击,压制敌炮兵阵地8个、观察所2个、指挥所2个、破坏敌工事23处、击毁汽车2辆、歼敌约550余名。这次自卫还击战斗31团4连、6连、机2连、炮2连、工兵排、2营部、75炮连、炮兵308团榴炮3营直接参加了战斗。3l团其他分队、师高炮营、33团3营、师工兵营1连、工兵305团10连、12连、雷达4连、汽车16团1、5连和军区加强的一些特业分队,也部分别担任了各项保障或机动任务,直接支援了战斗。这次自卫还击作战,我歼敌607名,缴轻机枪1挺、冲锋枪9支、步枪16支及其它物资一部。我伤亡干战123名,其中亡32名(干7名、战25名),伤91名(干17名、战74名),消耗各种枪弹15726发、各种炮弹45890发、40火箭弹69发。这次还击战斗,我集中优势兵力、火力,打了一个漂亮的阵地自卫战。打退了敌人的武装进攻,狠狠地教训了敌人,大长了我之志气,大灭了敌之威风,维护了国威、军威,保卫了祖国的边防。此战打得有理、有利、有节,迫使敌人打着白旗来我边境一侧接收我向印方移交入侵印军的尸体和武器、弹药等,并在移交书上签了字。承认了侵略。我取得了政治、外交、军事上的胜利。卓拉山口还击印军入侵战斗乃堆拉山口战斗后,印军不甘心他们的失败,又于10月1日乘我国国庆之机,在卓拉山口挑起了武装冲突。战斗经过:10月1日、我发现卓拉山口之印军廓尔喀联队第7营304号地区之敌,提前起床开饭后,全部进入阵地。11时20分,印军排长率8名士兵,手持砍刀,从304号地区向我哨兵逼近挑衅。为防敌突然袭击,我山口分队(亚东独立营3连和加强的31团炮3连2个排)也同时作好了战斗准备。11时45分,8名印军越界挑衅,我当即提出警告,敌不理,反强行抓我哨兵。我守点分队为营救战友,将敌排长推出境外,敌排长愈加放肆,竟用手枪向我射击。随后304号地区之敌全部向我开枪射击,当即打死打伤我战士2名,并以81迫击炮、51迫击炮向我指挥所、炮兵阵地射击。我山口分队被迫于11时58分进行自卫还击,一举将入侵之敌全部歼灭在我境内。12时5分,31团炮3连2个排开始以火力支援步兵战斗。3门82炮首先对305号敌火力点和迫击炮射击。12时15分,3门57无后座力炮对敌301号地区之工事和火器射击。到19时55分,敌我双方停止炮击,炮3连2个排先后对8个目标射击,压制敌81、51迫击炮阵地各1个。据敌向其上司报告称,我摧毁前沿工事9个,毙伤印军195人。这次自卫还击战,我参战分队在军区的直接指挥下,抱着为国庆献礼的决心,又一次使印度在政治上、军事上遭到了失败。
❹ 中印边境是否会发生冲突
可能会发生冲突。
中印边境在沉寂了一些天之后,于2017年8月15日清晨在拉达克地区除了发生肢体冲突外,还互掷石块攻击对方,据说有6名印度兵的面部被石头砸伤。印度媒体对此事大肆炒作,号称打退了中国的入侵云云。结果,记者问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发言人直接回应“不了解”。
那么,中印在该地区到底有没有发生“石块”冲突?印度又为何此时高调炒作?中国又为何不置可否?这背后到底是怎样的逻辑?这又预示着什么呢?
事实上,从中国外交部8月2日发布《印度边防部队在中印边界锡金段越界进入中国领土的事实和中国的立场》开始,中国就没给自己留任何后路,8月3日至4日24小时内6次警告和奉劝实际上就是中国最后的“善言”。可惜,印度没有听懂,也没想听懂。此后,中国一直在和美国较量,处理朝鲜半岛、南海问题。在处理半岛和南海问题的同时,中印都在干着两件事:一是向边境增兵,强化边境军事能力;二是进行外交战,争取不丹和尼泊尔的支持。虽然,军事上双方还未分出胜负,但在争取不丹和尼泊尔支持方面,印度已经输了。
不丹,没有明确表示站在印度一边,不承认洞朗地区是中不争议领土,这让印度无可奈何;尼泊尔让印度更加抓狂,不但提前声明不在中印之间选边站,尼总统还说不允许任何势力利用尼领土反华,这实际上就是站在了中国立场上。印度一直以来控制的两个国家,没有一个站在印度立场,这已经很说明问题了。与此同时,印度也未争取到西方国家的广泛支持,除了媒体进行了中立的报道外,西方政府当中也就美国说希望和平解决云云。
中国对印军保持了极大的克制,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没有底线,印度就可以为所欲为。中国已经向世界澄清了事实,发表了立场文件,压根就没有留下让步的退路,何况在领土问题上也没什么可退的。现在,中国的每一次容忍和应对,实际上都是不断拉高中印“对赌”的成本,不断升高的对赌成本将意味着印度一旦退缩损失会更大,而中国不可能退,到一定程度印度若继续不退,必然出手。
❺ 中印战争打起来对中国股市会产生什么影响
周边局势的变动,预期不会对我国经济造成影响,由于中美在一些问题上都相互呼应保持克制。美国自身都难保,不会再有找缠。故此,预期股指的回调,不会因为周边局势变动而影响。反而值得关注的是,最近各国开始减缓经济援救措施,必定影响刚刚有些转变的行业。股指也会收到影响。
望采纳!
❻ 中印边境对峙 军工概念股受益股有哪些
军工概念股中可重点关注中国重工(601989)、中航动力(600893)、中直股份(600038)、光电股份(600184)、四川九洲(000801)、海特高新(002023)、四创电子(600990)、常发股份(002413)等。
军工板块正值短期发酵。单一事件的舆论发酵虽然并不能真正的构成对军工板块的长期支撑,但当前中印对峙、南海、朝鲜核问题等驱动事件的持续发酵,会刺激军工板块迎来短期上行行情。
装备升级叠加改革影响利好长期基本面。受市场风险偏好转变影响,军工板块在2018年9月估值处于2014年以来历史最低位。受益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引领的装备需求放量叠加军队、军工企业改革影响,军工板长期基本面向好。
高端制造和电子信息等重点子行业的龙头企业,和优势民参军企业具有较高配置价值。
(6)中印边界冲突买什么股票扩展阅读:
军工概念股一览:
中国卫星(600118):星研制、应用。其中军用60%,民用40%。航天五院,卫星及航天器研制及应用,其中军用近50%。
航天电子(600879):军品75%,连接器、传感器等。民品25%,电缆、钻井测斜仪等航天时代电子,军用及民用电子产品,军队及宇航占2/3。
航天长峰(600855):军品为军用计算机等,占25%。民品为医疗机械、机床等,目前正在注入安防产品。航天二院,战略导弹为主。民品信息产品,数控系统,特种器件等。
航天通信(600677):军品为便携导弹,通信产品等,占35%,民品包括纺织、商品流通等。航天科工集团,主业导弹武器,民品超过50%,包括信息产品、电力及石油设备等。
中航黑豹(600750):专用车占40%以上,其余为农用车、商品车及部件。金城集团,航空及民用机电液压产品。
中兵光电(600435):包括火箭炮、无人机无人车等占60%以上,其余为能源化工产品。中兵导航控制科技集团,主营武器装备、机电、激光等。
❼ 两国边境发生冲突,哪类股票会升
如果是像吵架形式上的比如中国和日本在钓鱼岛方面的问题 则不会影响任何一类的股票上升
如果是发动大规模的侵略与反侵略战争 比如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军事大国干起来了 劳民伤财 两国经济会进入迅速下滑趋势 这样无论中国或俄罗斯 股票市场都会全线下跌 在大规模下跌中没有任何一类会异军突起迅速成为焦点的
如果是单方面的侵略~压迫~植入战争~ 比如美国侵略伊拉克~占领油田~油田大规模受损~强行免除欠款的话 短期来看石油和军工板块会成为美国上涨的焦点~长期来看因为军工和石油的需求带来了GDP的快速拉升能够解决大量就业问题再进行消费从而会使各各行业都得到一定的上涨~ 而对于伊拉克则会全面下跌~国亡家亡~
在这个问题上主要从两方面看一个是战争的规模性 一个是战争的可依赖性(一国对另一国经济的依赖性~包括进口和出口两方面)
假设中国和台湾干起来~估计用不了三五天就可以全线占领~对中国就相当于一个军事演习~把台湾灭了中国一定会去建设~那时候最需要的就是钢铁~水泥~食品~医疗器械~医疗药品~服装(低档服装~可以在义乌小商品城中购买)~深圳~上海~等地的港口业务~都会得到很大幅度的提升~ 至于军工行业~每年国家对军事上的预算是一定的~中国如果要干台湾用不了多少东西~军工方面的涨幅是一定的
而对于台湾来说~国家被灭了~股票会全线下跌~甚至股票市场会就此永远封闭了
❽ 有没有对付边境冲突的办法
新中国成立以来共参加了六次战争
一、抗美援朝战争:
年面对经过多次战争蹂躏、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当等人正在进行剿匪、土地改革、恢复工业生产、解放的准备时,北朝鲜领导人依靠从指挥的四野中抽调的三个朝主力师共五万人为骨干组成的朝鲜军,在苏联的指使下,不与中国领导人商量,不顾国际认可划分的南北朝鲜三八边境线,就擅自发动了收复南朝鲜的侵略战争,破坏了中国解放的大事,因当时美国已决定放弃,如果朝鲜战争晚爆发几年,则必为大陆收复。美国作为南朝鲜的托管国,在的授权下,率领着由16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反击北朝鲜的侵略,仁川登陆一举将北朝鲜军十余万部队基本歼灭,只有少量部队溃逃到边境,北朝鲜面临亡国危险。
美国取得对北朝鲜的战争胜利后,忘乎所以,挥军越过三八线,准备灭亡北朝鲜,其先头部队已抵达鸭绿江边,使美军的参战由正义性演变为非正义性,同时,美国将第七舰队开进海峡,协防,阻止中国大陆解放,更激起了新中国领导人的愤怒。
在捅了马蜂窝无法收场、而苏联人又撒手不管的危急情况下,向中国伸出了求救之手,以伟人的战略眼光,远瞩,认为在苏联的军事支援下、以经过无数次战争严酷考验的解放大军参加朝鲜战争,既可以打击美国的嚣张气焰,拯救北朝鲜灭国之危,阻战火于国门之外,又可以扬国威于世界,使中国济身世界大国之列,一举二得。
中国几百万志愿军的陆续参战改变了朝鲜战争的格局,经过三年浴血奋战,中国在付出巨大伤亡的代价下,消灭美韩军队近百万人,其中美军伤亡20多万人,使美国从二战的美梦中突然变成噩梦,遭到当头一棒,第一次在没有胜利的停战书上屈辱签字,而且对手竟是世界近代史上被人鄙视的中国人,其伤痛之深使美国人至今避讳朝鲜战争,成为美国建国以来的奇耻大辱,美国也从此领教了新中国领导人和的厉害!
朝鲜战争的胜利使中国一跃成为世界军事强国,中国的雄起令世人刮目相看,鼓舞了世界上的阵营,中国于年从朝鲜全部撤回志愿军,比较完美的结束了朝鲜战争。
但中国参加朝鲜战争有以下重大失误:
1、中国是个过于善良的民族,对美国和南朝鲜俘虏过于优待,采取无条件释放,而未作为筹码以便交换中国和北朝鲜战俘,致使战俘遭到非人待遇,身心受到严重摧残,还有近万名战俘被送到和南美,这是中国在朝鲜战争后期的一大失着,我们应该学习越南人在美越战争中对美国战俘的虐待,使美国人现在提起越南战争还不寒而栗,即使现在称、博爱的美国对战俘的虐待也令世人震惊,但世界又能把怎么样,还不是由单雇请美国在继续进行军事统治,记住一句民谚:“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这正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缺点。战争日本投降时,中国人对万日本战俘和万日本侨民的优待与友善,只能让日本人认为中国人很懦弱,没有达到惩罚侵略者的目的,日本人现在也不向中国人谢罪而且还想恃机复仇即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反观苏联将5万日本战俘押送到西伯利亚做苦力,使其受尽非人的折磨,直到年才全部释放,致使日本人到现在也对苏联人产生敬畏,眼睁睁的看着苏联霸占日本北方四岛而无可奈何。试想如果当年中国人将万日本战俘和侨民全部或将其分发到各地农村做奴隶,让日本鬼子受到应有的惩罚,则日本现在还敢对中国这样吗?还敢与中国争夺吗?
2、中国应该将朝鲜战争的军费几百亿卢布让北朝鲜承担,因为朝鲜战争的发起和获利均是北朝鲜,中国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已经尽到了国际主义义务,由北朝鲜负担军费合情合理,这样一方面可以减轻中国的负担,避免六十年代因中国偿还所借苏联的朝鲜战争军费,而发生的三年惨重灾害(说是自然灾害其实是用农产品还债造成的人为灾害),另一方面又可以控制北朝鲜,使北朝鲜更依赖中国,避免以后发生的事件,使朝鲜成为中事和外交上的一个重要筹码,在以后跟美国和苏联的对抗中占据有利地位。
3、中国在朝鲜战争结束后应该一直保持在朝鲜的驻军,就像美国在南朝鲜驻军至今一样,否则,美国现在在朝鲜半岛事件中如何有这么大的发言权。中国驻军北朝鲜可以牢牢将其控制,改善中国的军事环境和外交环境,北朝鲜就不敢在年中国撤军后马上清洗亲华势力、年毁坏志愿军烈士纪念碑和坟墓、年破坏中国申请会。现在,北朝鲜经济出现困难,其靠山苏联又解体了,装出可怜惜惜的样子又来欺骗中国领导人,遗憾的是中国现领导人又一次被北朝鲜的假相所蒙蔽,给北朝鲜这个反复无常的小人送去大量无偿的援助物资,而本国大批的贫困却饥挨饿无人救助。
二、中印战争:
年印度在苏联的鼓动下,借口所谓的麦克马洪线企图强占中国被划给印度的九万平方公里领土,而同时还霸占麦克马洪线印度应划给中国的领土,印度的气焰极为嚣张,充当了的急先锋。认为此仗不打则矣,要打就要一仗稳定三十年,中国五万军队奋起反击,将印度侵略军一举击败,毙、伤、俘印军余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印度举国震惊,对印反击战取得空前胜利,正如所预料中印边境至今四十多年仍然平安无事。
但中印战争也存在以下失误:
1、中国当年应该乘胜收复印度侵占中国的全部领土,一举解决中印边境纠纷,更不应该沿边界线后撤20公里,随后又被印度占领。
2、应将印度战俘和物资作为筹码,使中国在以后的谈判中占据有利地位,令印度退出所占中国领土和赔偿中国战争损失,则中印边境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印度也不敢像现在这样对中国口出狂言,跃跃欲试。
三、中苏珍宝岛战争:
年苏联为教训中国挑起了珍宝岛战争,虽说这场战争双方只是死伤几百人,但由这个弹丸小岛险些引发了世界核大战,苏联在对中国进行核攻击前愚蠢地将计划通报给美国,美国出于中美苏三角平衡考虑,一旦中国被苏联击败,则美国以当时的军力无法抗衡苏联,出此目的,美国立即进入一级战备,将陆海空所有核武器对准苏联,严重警告苏联如果苏联对中国进行核攻击,则美国也要对苏联进行核攻击,一场世界即将遭到毁灭的核大战被制止了。
中国在珍宝岛战争中得利多多:
1、以藐视一切强敌的伟人气概,在综合国力很弱的情况下,敢于对苏联霸主出手还击,即使面对核战争也无所畏惧,表现了中国人的大无畏气概,最后以珍宝岛仍在中国手中而取得胜利。反观现在的中国人常常以综合国力作为战争胜负的标尺,含羞耻,受尽世人,令国人感慨万千。
2、珍宝岛战争使中国领导人认识到美国不仅是中国的敌人,而且可以成为中国的战略盟友,由此拉开了中美改善关系的帷幕,中国在国际上的战略地位得到提高,中国顺利加入,在国际上的影响日益加重,使中国真正成为一个大国,中美苏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世界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
四、抗美援越战争:
年美国全面介入越南战争,企图在中国的南大门打入一个楔子,威胁中国的,及时洞悉了美帝的阴谋,全力支持越南北方抗击美国的侵略,从武器、粮食、衣物、药品、运输车辆等所有物资全部由中国供应,军事人员在中国训练,并派出30万工程兵和防空兵参战,给美国以沉重打击,年越共统一越南,美国得到彻底失败,越南战争使美国的经济、民心和军队士气均受到重创,美国沉浸在对越战的痛苦回忆中,直到年的海湾战争胜利后美国才得到振作,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又一次领教了中国人的厉害,以至美国人视为20世纪的真正伟人和心中崇拜的偶像。
中国在越南战争中的失误是:
应将越南战争中的中国援越物资费用多亿美元全部由越共承担,进而全面控制越南,使其成为中国楔入东南亚的桥头堡,中国将深入地影响东南亚形势,突破美苏对中国的封锁,避免?年的中越十年战争和南海诸岛的纠纷,有利于中国以后的国家发展。
五、中越西沙岛战争:
年南越在美国的挑动下侵占中国的西沙岛,爆发了中越西沙之战,中国以四艘小扫雷艇和猎潜舰反击南越的四艘美制驱逐舰,中越战舰的位及火力对比为1:10,战况非常惨烈,危急时刻中国海军士兵靠近越舰以和手榴弹进行近战,打的越舰狼狈逃窜,开创了世界海战史上的奇迹,一举打出了中国海军的军威。在西沙之战的紧急时刻,领导的破例开灯指引我北海舰队增援舰只通过海峡赶往西沙参战,体现了中华民族“兄弟隙于墙,共御外虏”的传统美德,台海紧张局势从此缓和。
西沙之战的不足之处是:
中国应乘西沙之战胜利的余威,全部收复东沙岛、中沙岛、西沙岛、南沙岛等南海诸岛,并严加防守,一旦别国侵犯立即反击,则时至今日南海诸岛仍将在中国的管辖范围内。可惜九十年代中国领导人提出了一个“搁置争议,共同”的决定,导致了目前南海诸岛的混乱局面,我蓝色海疆有被逐步蚕食的危险。
六、中越战争:
?年中越进行了十年漫长的拉锯战。
年为了惩罚越南对中国的不断挑衅和排华事件,狠狠打击越南这个苏联的帮凶,改善中国的国际环境,中国发起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争,我30万解放大军横扫越南北部山区,毙伤俘越军五万余人,沉重地打击了越南小霸的嚣张气焰,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后来十年,越南又与中国进行了打打停停的拉锯战,双方各有胜负,对中国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
中越战争的失误之处是:
年对越反击战胜利后,中国不应从所占领的越南北部山区撤军,而应作为惩罚越南的代价,时刻威胁越南的,并追讨越南欠中国的多亿美元战争军费,这样越南将对中国俯首称臣,也就不会有以后的中越十年拉锯战。
有人认为霸占别国领土是不正义的,会受到世界的谴责,可自然界的法则从来就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毫无正义而言,真理从来就是弱者对强者的狡辩词,世界只相信实力,当年西方列强欺辱中国时正义何在?日本鬼子烧杀中国人时正义何在?越南人排华、印尼人辱华时正义何在?美国编造理由将国家时正义何在?中国大被炸时正义又何在?以色列霸占叙利亚戈兰高地使本国处于有利的战略地位已37年,世界又把以色列怎样?为了中国的强大,适当地占领敌国的领土保护是应该的,斯大林说过“胜利者是不受谴责的”,胜利者也不应该害怕谴责,当今的美国就是这么做的。
纵观新中国五十五年军事战争历程,除了珍宝岛战争得利以外(但若无美国帮忙,中国险些遭到核攻击),中印战争和西沙战争得失相当,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越战争是失大于得,中国付出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国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咬紧牙关、勒紧裤带倾其所有支援朝鲜和越南战争,最后换来的却是越南和北朝鲜这两个白眼狼,中国帮其取得战争胜利后立即与中国翻脸,在中国进行经济建设和申请会时从中国背后捅黑刀子,令中国痛苦不堪,什么鲜血凝成的友谊早已烟飞灰灭,变成让中国再次鲜血淋漓,中国可谓教训深刻。但现在北朝鲜又故计重演,蒙骗中国现领导人,将大批物资无偿送给北朝鲜,可以预言历史的悲剧必将重演,中国将再次为世人嗤笑!
如果按照本人的设想,中国目前依然控制着朝鲜和越南,夺回印度所占中国领土,完全控制南海诸岛,则中国现在的战略态势将是多么有利,中国才会真正品尝到战争带来的成果。
当今中国危急四伏,军事形势尤为恶劣,海峡乌云翻滚,美国、日本对中国虎视眈眈,环顾世界,中国竞无一个真正的盟友,昔日的朋友如今都变成了仇敌,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最大失败,中国25年的改革开放使经济得到腾飞,但核心技术均为外国控制,经济得了软骨病,军事给经济让道使军队建设大大落后,实行“韬光养晦”的愚人政策使军队和国人多次蒙羞,军队滋生的和内奸事件使的形象抹黑,多年没有大战和世界军事的飞速发展使我军的军事理论远远落后,中国再不奋发图强就有灭国的危险,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中国新的领导班子已认识到这一点,正在大力加强军队建设,增加军事投入,研发和购置高新军事装备,训练和调整军队,洞悉国际风云,严密注视动向,制定对事计划,誓死捍卫中国的统一和尊严,我们有毛主席为我们准备的洲际导弹、核武器、核潜艇、卫星,有一支战无不胜的,有毛主席的光辉军事思想,有万众一心的13亿华夏儿女,有坚强的中国党领导,对一切敌人和势力按照“敢打、大打、打核战争”的军事原则,中国就一定能取得一切战争的胜利
❾ 中印边境冲突
1987年中印边境冲突是中国与印度历史上发生的第三次边境冲突。该事件虽未造成直接的军事冲突,但是两国之间紧张的形势已经使得中印再次走到了开战的边缘。
背景:
1962年及1967年中国与印度分别在边境发生了两场边境军事冲突,在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中虽然中国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但是停火后中方却从已经夺取的争议地点撤出,使得印方实际控制了藏南地区。但是印度军方在战场的失利使得印度政府决定在中印附近实施了一项“防御计划”以巩固印方于战争所占有的领土范围。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印度于边界前沿的几个支撑点军队已经完成部署,但是通向这些地方的交通网线仍没有建成。1980年,英迪拉·甘地上任印度总理后,决定重新审议印度的安全局势,1982年至1983年,英迪拉·甘地通过了一项旨在加快在印度实际控制线内部署军队的计划,以继续巩固印度在此地的军事控制。
和解:1987年5月,印度外交部长蒂瓦里在前往赴平壤参加不结盟国家外长会议期间顺带停留于北京,印度外长向北京带去了拉吉夫·甘地的一个口信,即“新德里不打算继续使边境地带的局势恶化”。当年7月,拉吉夫·甘地在一次北方邦国大党支持者的集会上说“有关中印边界局势的错误报道是由某些西方大国蓄意传播的,目的是要在印中两国之间制造误解和紧张”。1988年12月,拉吉夫访问中国,这是即20世纪六十年代周恩来访问印度后第一次两国之间的高层访问。最终在1993年,两国签订了一项“以确保实际控制线两侧的和平”的协议,这场边境危机由此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