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价格知识 » 股票价格与房价
扩展阅读
富迪科技股票查询 2025-07-05 13:12:27
大智慧如何搜股票代码 2025-07-05 12:47:30
哪些属于科技类股票 2025-07-05 12:08:17

股票价格与房价

发布时间: 2021-08-30 09:31:02

Ⅰ 为什么房价在上涨 股价却在下跌

今天,我们处在一个极其矛盾的市场环境中,我国每年新增货币发行量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是最多的,但是我国股票市场价格在最近十年跌跌不休,同时房地产价格却节节攀升。
同样作为资产的价格,似乎和货币政策都有关系。货币发行量增量如此的滔天洪水,为什么只浮起了房地产市场价格,股票的价格却怎么也浮不起来呢?

在道哥看来,造成房价上涨和股价下降的,其实有一个共同的根本原因,就是我国基础要素成本居高不下。
第一就是土地。土地,对那些我们看到的上市公司来说,是真实的成本。不论盖厂房、车间,还是企业雇用人员租用办公场地、物流场地等,土地价格最后都会或多或少的转嫁到投资或者经营这些租赁成本中去,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利润表现,并且这个影响每天都在发生,并不是一次性的。今天中国土地的价格在国际主要经济体中是最高的。土地价格的上涨,最终还会推高房价。
第二,要素成本是煤电油运水气暖等这些基本生产成本。这些成本相当一部分变成了建筑材料的价格,建材的价格又变成了房地产价格的一部分。 这种成本,侵蚀了企业的利润,成为企业的负担。而对房地产这个商品来说,却成了推高房价的一个成本构成。

第三部分是税收。关于我国税收是高是低,市场上已经有过很充分的讨论,至少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个人家庭、企业的税收的税率,在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都是不低的,道哥不敢说是最高的,但至少是不低的。所有这些税收的成本,最终都会侵蚀企业的利润,成为企业经营过程中间,股东们的支出负担,同时也是企业经营的一个负担。
对于个人家庭来说,税收影响着大家的投资收益,工资等,其实我国有大量针对个人间接税。在钱装入你口袋之前,已经发生了相当一部分的税收,可能你工作的企业,或购买产品的卖方,购买房地产的房地产开发商已经提前替政府收取了。最后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

最后,也是很重要的,就是整个社会的融资成本。贷款利率的上涨,增加了个人购房的成本。融资成本的提高,增加了房地产企业的负担,房地产企业一定会让羊毛出在羊身上,把融资成本作为企业运营成本的组成部分,摊销到房价中去。
通过以上分析,房地产商品的价格,正是由于中国大量这些成本居高不下,土地很大程度上的垄断造成的。换句话说,开发商或者个人买房者,在这些成本的谈判面前是没有力量的。
那么,再看到中国上市公司股价跌跌不休,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但在道哥看来,一个根本的原因是所有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经营成本居高不下。再加上市场上优质的资源获取方面,对于所有民营企业又是一个无形的天花板。

大家都明白,这些成本都垄断在不同的政府或不同的垄断性国有企业手中。如此一来,中国经济结构中形成了一个由政府来站台,由国有企业出面垄断收费的网络。
所有民营企业穿梭行走在这个网络里,船速自然快不起来。因为成本居高不下,能够活下去不沉船都已经不简单了。同时又因为这些成本,我们购买的房地产商品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甚至节节攀升。

Ⅱ 谁能说一下股价和房价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基本上是房价下跌20%,股市开始上涨,因为炒房的资金不能炒房了,得找个合理的投资渠道,有一部分资金就会流入股市了,所以股市就会上涨,但是房地产板块的股价不一定上涨!

Ⅲ 股价与房价存在何种关系

1.有联系;
2.两者都跟流通性过剩有关系 ;如果股市开始狂跌,类似5.30那种,一部分在股市中赚到了200%利润的人们就把钱从股市里抽出来买房子,这就是2季度房价疯长的原因
3.如果房价跌了,股市也就更火了;显然政府不希望房价再涨,否则就影响民生:所以股市还会走强

Ⅳ 股市的涨跌对房价的影响

真正意义的个人浮动资产 在过去,中国经济主要是靠投资拉动,政府行为处于主导。但现在已经慢慢过渡到靠内需推动的时代,居民的消费行为对经济增长起到决定性作用,而且这个重要性会越来越大。这时候,居民在消费倾向上的微小变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都能凸现出来了。 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人基本上都没有什么个人资产,消费完全由收入决定,而绝大多数的收入就是靠工资,而工资高低又是由宏观经济,更准确地说,宏观经济中的实体部分来决定的。 居民的生活消费是完全被动地接受宏观经济作用,特别是国家政策和政府投资的作用。那时候,条件好一点的人能有一些现金和银行储蓄存款或者一点黄金,再后来,又开始拥有些国债和企业证券。中国居民们逐渐累积属于自己的个人资产,其消费模式也不再是当月吃光工资,有多少用多少,而会开始做长远决策和短期决策相结合,跨期消费。但这些个人资产收益小而稳定,资产价值几乎不会发生波动,也不会对居民的消费发生任何意外的冲击和干扰。 1991年国内股市开通,中国居民们开始拥有真正意义上的个人浮动资产。股市的第一桶金和几轮牛市熊市变换行情让很多人积累了大量的股票资产,也让更多人认识到股市的阴晴变化之快,股价的变化无常。相当比例的人因为股市行情的一点波动就会使生活处境和消费能力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当房子有了价格 中国居民的经济生活在上世纪90年代还遇到另外一件大事:房地产市场的放开。这意味着住房不再是免费发放的福利品,房子可以买卖了,有价格了,而且这个价格还会变化,且变化还很快、很大。 当资产价格变动引起居民消费的变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财富效应”。这个话题在国外已经被研究了很长时间。如前面所说,因为现金和银行存款、债券等资产价值变化很小,一般人们主要讨论股票市场和住宅房地产的财富效应。早在20世纪70年代,著名经济学家、曾因为创立“生命周期消费假说”而获198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莫迪格亚 尼(Modigliani)就在一系列文章中就提出,假定劳动收入不变,财富每增加1美元会导致美国消费者支出增加5美分。从那时起,资产价值变动对消费的财富效应就逐渐成为经济学尤其宏观方针政策研究的一个讨论重点。莫迪格亚尼的5美分论断也被广泛引用,包括成为美国宏观经济决策的参考。 之后的研究虽然对这个论断有一些微调,但总体上经济学界承认,财富变动会引起消费变动。 学者们开始区分股票价值变动对居民消费的长期效应和短期效应,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长期和短期效应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是仅仅影响当前消费支出,还是会作用到很久之后的消费决策。直接效应,简单来说,就是觉得自己变富了,至少手头变阔绰了,就想多花钱了。 有人就此质疑,股票盈余还停留在账面时候不存在这个效应,“纸面财富”只有真正卖了、套现了、落袋为安了,才可能算是财富。但如果套现了,那只是一次性收益,该股民不会预期将来每次都遇上好运气,不会认为自己的一生收入(劳动收入+资产收益)真的发生重大改善,那么最多有短期效应,长期来看就没有什么了。所以,有人认为间接效应更重要。

Ⅳ 是股票涨跌上前还是房价上前

房价。因为房价上涨了,大家买房子需要钱了,就从股市里抽出资金了,于是股票就下跌了

Ⅵ 股市股价下跌对物价和房价的影响

股价下跌说明投资人对市场没有信心,金融紧缩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在实行宽松的金融政策那么通胀还会继续,百姓的钱会继续缩水,增加工资不可能,通胀会减少你个人的资产,随着cpi的上涨个人的资产每天都在缩水,你们那里5000元的房价是便宜的,上海都2-3万每平方,工作只有2000-30000元,买房只是梦想,关于房价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曾经预言,2012年房价要下降,他曾经成功的预测了香港楼市喷盘的事实,拭目以待吧!但愿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