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股市行情与个股的生命周期有哪些联系
股市行情与个股的生命周期有这些联系:
1.股市行情处于上涨阶段,个股基本上涨多跌少;
2.股市行情处于熊市阶段,个股基本上惨不忍睹;
3.个股上涨需要股市行情配合,离开股市行情谈个股有点盲人摸象。
老股民都知道,股市很多时候都是靠天吃饭,如果没有行情做支撑,个股要想走独立行情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行情处于不同的阶段,个股的生命周期完全不一样,只有行情处于上涨阶段,个股才会涨多跌少,我们才会大概率赚钱。股市如果处于熊市阶段,个股要想有好的表现基本上太难,很多个股每天都是阴跌,所以股市行情对个股生命周期非常重要。
三、股票上涨需要行情配合
很多新股民来到股市就赚了大钱,这不是他们有多厉害,而是他们运气非常好,碰上了好的行情。
股票上涨肯定需要行情的配合,离开行情谈个股生命周期,这是非常可笑的事情,这相当于盲人摸象,看不清楚市场。
个股生命周期跟整体行情息息相关,要想做好股票就必须关注整体行情的走势,这样成功率才会更高。
Ⅱ 股票的涨跌与公司经营状况的关系
股票按正常的涨跌来说是与公司的业绩有关。
股票价格的涨跌,长期来说是由上市公司为股东创造的利润决定的,而短期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而影响供求关系的因素则包括人们对该公司的盈利预期、大户的人为炒作、市场资金的多少、政策性因素等。
价值投资取决于投资者认为一只股票是被低估或高估,或者整个市场是被低估或高估。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一家公司的P/E比率、分红和收益率指标与同行业竞争者以及整个市场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
(2)股票价格走势与行业生命周期的关系扩展阅读:
影响因素
大致分为两种,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
宏观的主要包括国家政策、宏观经济等;微观的主要是市场因素,公司内部、行业结构、投资者的心理等。
影响股票涨跌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政策的利空利多、大盘环境的好坏、主力资金的进出、个股基本面的重大变化、个股的历史走势的涨跌情况、个股所属板块整体的涨跌情况等;
都是一般原因(间接原因),都要通过价值和供求关系这两个根本的法则来起作用。 下面就这些一般原因如何通过根本的两个法则对股市产生作用的原理一一分述之。
1、政策的利空利多 政策基本面的变化一般只会影响投资者的信心。例如:如果政策出利好,则投资者信心增强,资金入场踊跃,影响供求关系的变化。如果政策出利空,则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减弱,资金就会流出股市,从而导致股市下跌。
当然,有时候政策面的变化,也会影响股票的价值。比如:2001年下半年国家公布国有股减持政策,不流通的国有股要通过减持变成能够流通的流通股,这就导致原来的流通股的价值贬值,从而导致了股市的大跌。
因此,政策面的利空利多有时候是通过供求关系来影响股市的涨跌,有时候是通过价值关系来影响股市。
2、大盘环境的好坏 个股组成板块,板块组成大盘。大盘是由个股和板块组成的,个股和板块的涨跌会影响大盘的涨跌。
同样,大盘的涨跌又会反过来作用于个股。 因为当大盘涨的时候,投资者入市的积极性比较高,市场的资金供应就比较充裕,从而使得个股的资金供应也相对充裕,从而推动个股上涨。当大盘跌的时候,则反之。
特别是在大盘见底或见顶,突然变盘的时候,大盘的涨跌对个股有很大的影响:当大盘见底的时候,绝大部分个股都会见底上涨;当大盘见顶的时候,绝大部分个股都会见顶下跌。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股票涨跌
Ⅲ 在股票分析中什么是行业的生命周期
【问题】什么是行业生命周期?
【答】在经济学中有产业周期理论,也就是任何产业或行业通常都要经历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稳定期4个阶段。这就是所谓的产业周期中的生命周期过程和4个阶段,同时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行业,其所属股票价格通常也会呈现相同的特性,所以根据以上对某个行业内的企业的周期分析后就可以以本分析中的一个过程判断其属于哪个生命周期从而分析股票的涨跌与未来价值,从而更准确的进行投机、投资。
Ⅳ 行业的生命周期对企业的股价有何影响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可以分四个时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存在投资机会。 初创期,企业生存有很大不确定性,可能随时倒闭,所以这时候企业的估值非常低,往往可以用净资产来估值,这时候好公司的价格也是非常便宜的。但由于巨大的不确定性,风险也非常高。 成长期,企业已经度过创业的难关,迎来业绩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这时候买入公司股份是性价比最高的,高成长的股票是投资人梦寐以求的。 成熟期,企业已经结束了高成长阶段,行业内的市场份额已经被瓜分完毕,企业要通过技术革新、扩大规模来降低成本,企业进入业绩最辉煌但成长速度变缓的过程。这个时期,买入公司股份往往是最安全的,但没法继续获得超额利润。 衰退期,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饱和,并且正在被新产品所替代,行业内不断有落后企业经受不了残酷竞争而倒闭,逐步形成寡头垄断局面,几个大公司掌握了整个行业。这时候,必须要在经济周期的底部买入才能获得客观的收入。
Ⅳ 处于行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有什么特点
问题范围有点大!简单点说,行业都有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产生的时候往往是受到挫折最大的时候,价格不会太高;等发展的有些眉目了就是潜力股了,等等发展成型的时候就是牛股了,价格最高;新的行业可以替代它的时候他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了,那时候只有回忆它的价格了!
Ⅵ 股票价格的变动与经济景气循环的关系是
股票价格的变动一般早于经济景气循环的周期。也就是说股票好了,经济稍后也会好。
Ⅶ 经济周期与股价波动的关系
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也称商业周期、景气循环, 经济周期一般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是国民收入或总体经济活动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动变化。
股价波动:
股价波动是指股票价格的变化形态,其表现为大趋势中有相反的小趋势运动的波动状态。股价波动状态中主要有三种趋势:上涨趋势波动、下跌趋势波动和无趋势波动。
经济周期与股票价格变动关系
1、熟话说,股票市场是经济的晴雨表,同时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股票市场造成影响。经济一般都会呈现周期性的画面,研究经济周期,对把握股票走势有重要作用。股票开户是进入股市的起点,而投资所需要了解的知识还有很多,下面就经济周期对股票价格影响做一个简单说明。
2、经济周期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表现为扩张和收缩的交替出现。某个时期产出、价格、利率、就业不断上升直至某个高峰――繁荣,之后可能是经济的衰退,产出、产品销售、利率、就业率开始下降,直至某个低谷――萧条。萧条阶段的明显特征是需求严重不足,生产相对严重过剩,销售量下降,价格低落,企业盈利水平极低,生产萎缩,出现大量破产倒闭,失业率增大。
3、接下来则是经济重新复苏,进入一个新的经济周期。股票市场综合了人们对于经济形势的预期,这种预期较全面地反映了人们对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有关信息的切身感受。这种预期又必然反映到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中,从而影响股票市场的价格。既然股价反映的是对经济形势的预期,因而其表现必定领先于经济的实际表现(除非预期出现偏差,经济形势本身才对股价产生纠错反应)。
4、当经济持续衰退至尾声即萧条时期,百业不振,投资者已远离股票市场,每日成交稀少。此时,那些有眼光而且在不停搜集和分析有关经济形势并做出合理判断的投资者已在默默吸纳股票,股价已缓缓上升。当各种媒介开始传播萧条已去、经济日渐复苏时,股价实际上已经升至一定水平。而那些有识之士在综合分析经济形势的基础上,认为经济将不会再创热潮时,就悄然抛出股票,股价虽然还在上涨,但供需力量逐渐发生转变。当经济形势逐渐被更多的投资者所认识,供求趋于平衡直至供大于求时,股价便开始下跌。当经济形势发展按照人们的预期走向衰退时,与上述相反的情况便会发生。
Ⅷ 中国股票价格变动与GDP增长之间有什么样的周期性变动关系
同所有商品一样,股票在证券市场的价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通常我们会通过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两种方式来判断股市价格的未来走向。技术分析是通过各种图表、技术指标来研究股票市场行为,以判断股票市场价格变化趋势的方法。而基本面分析则是股市波动成因的分析,是对长线投资的定性分析。对基本面的分析其实也就是对影响股票价格走势的经济因素的分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宏观类影响因素(经济形势、经济政策),二是中现类影响因素(行业与板块),三是微观类影响因素(上市公司及其财务状况)。这三类因素是股票市场基本面分析的主要组成部分。具体而言,它们是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行业与板块分析、上市公司及其财务分析及其他因素分析。一、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市场价格的重要性证券市场是整个市场体系的组成部分,上市公司是宏观经济的微观主体,因此,证券市场价格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个经济问题。由于专业化和分工的日益深化,现代经济体系中的环节、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更加相互依赖。紧密联系。宏观经济因素对证券市场饿影响不仅是根本性的,而且是全局性的。同样,作为经济因素,产业或区域因素一般只会影响某个板块即某个产业或区域的证券价格,公司因素则一般只会影响本公司上市证券的价格,它们一般不会对整个证券市场构成影响。而宏观经济因素则几乎对每只上市证券均构成影响,因而必然影响证券市场全局的走向。宏观经济因素的重要性还在于它的影响是长期的。由于宏观经济因素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是根本性的,因而它的影响也就必然是长期性的。二、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宏观经济运行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常常呈现周期性变化,经济周期一般经历上升期、高涨期、下降期和停滞期四个阶段。由于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它会随着经济周期性波动而变化,因此,当经济处于停滞状态时,企业表现出效益差、开工不足、设备使用率下降等症状,继而是社会失业率上升,受其影响,股票指数会走低;当经济度过停滞期,开始缓慢上升时,股市会随着人市资金量的增加而逐渐回稳;当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并进入高涨阶段时,企业生产能力得以充分利用,市场销售增加,利润回升,股票指数会攀升;当经济由高涨期进入下降期后,过热的经济会逐渐冷却下来,企业产品又开始积压,生产萎缩,利润下降,股市会受其影响,而由“牛市”转向“熊市”。 在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对股市的影响时,还要注意二者之间变化的前后时间关系。由于股市综合了人们对经济形势的预期,这种预期较全面地“吸收”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有关信息,这种预期自然也会引起股票价格的变化,因此,股市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反映总是超前的。另外,宏观经济形势对股市的影响程度还受股市发育程度制约。一般而言,股市越成熟,经济波动对其影响就越大;反之,影响则越小。在股市发展初期,股市的变化并不反映经济形势的变化,这主要是由于投机气氛太浓,股市被少数资金大户所操纵,被人为地推向巅峰或谷底。 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对股市的影响,首先就得对宏观经济的运行状态进行分析,而完成这一任务就要分析各种经济指标。反映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主要有:经济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及其发展速度、失业率、物价水平、进出口额等。在这些指标中,有些指标的升降对股市涨跌有正向影响,有些指标的升降对股市涨跌有负向影响。三、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是国家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它的变化对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就业水平、居民收入、企业发展等都有直接影响,进而对股市产生较大影响。当国家为了控制通胀而紧缩银根时,利率就会上升。一般情况下,利率上升,股价下跌。相反,利率下降,股价上升。货币政策主要有:利率政策、汇率政策、信贷政策等。 财政政策也是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一般来说,财政政策对股市的影响不如货币政策那样直接,但它可以光影响国民经济的运行,然后再间接地影响股市。另外,财政政策中关于证券交易税项调整措施本身就是股票市场调控体系的组成部分,其对股市的影响力较大。财政政策主要包括公共支出政策、公债政策、税收政策等,这些政策的变化对股市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是进行基本面分析时要注意的重要问题。四、基本面分析在我国投资中的特殊地位 对于成熟的股票市场,基本面分析和技术面分析没有优劣之分,只有功用不同而已,但对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中国股票市场,基本面分析却有其特殊的意义,一者是技术分析发挥作用的条件不具备,即技术分析局限性极大,对股票投资者指导意义有限,二者是中国股市属于“政策市”,国家政策对股市作用力度之强、影响范围之广是成熟股市所没有的。 (一)、技术分析的市场环境不具备 除了自身缺点而使技术分析有较大的局限性外,中国股市的现实发展状况也使技术分析的实用性大打折扣。经常进出股市的投资者,可能会发现技术分析有时会完全失去作用。中国股市规模小、质量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盘子小的个股更容易被资金大户所控制。在成熟的股市,一波上涨或下跌行情一般需要几个月到一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但在我国一波行情能在数天之内走完全部历程,时间快得连人们使用技术分析的工夫都没有,股价波动也没有什么规律。所以,在中国股票市场上,道氏理论、艾略特理论发挥作用的市场基础较薄弱。只有当股市达到一定的规模后,也只有当股市的变化与当时经济发展状况相联系的时候,股市才能起到经济“晴雨表”的作用,才有规律可循,技术分析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故在现实的中国股市上,技术分析因缺陷加局限,使其略逊基本面分析一筹。 (二)、政策对股市的特扶影响 中国股市的行政色彩异常浓厚,任何涉足股市的投资者都不能对此熟视无睹。中国股市是应改革开放需要而发展起来的。股市原本是为开辟一条有别于传统融资方式的直接融资渠道而设计的,但在中国,这条直接融资渠道主要被用来为国企改革服务。为了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国企依然是国家政策的扶持重心,故为了使国企能从股市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就必须保持股票市场大势处于稳中有升的局面,只有这样,投资者才会把资金源源不断地投入股市,因此,任何引起股市偏离“稳中有升”的事件都会引起管理层的注意。同时,又由于中国股市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稳定性差,投机气氛浓,容易出现忽冷忽热的现象,所以政府的行政干预是少不了的,目前中国股市无处不留下了国家干预的烙印,故中国股市有“政策市”之称。由此可见,基本面分析在股市投资决策中的重要性。 中国股市规模小,行情容易被操纵。有时在一些假象的迷惑下,又会引来散户的追涨杀跌,其结果是股票市场涨、跌均会过头,这种超涨、超跌势头往往又不以管理层的意志为转移,在目前尚缺乏有效的市场微调手段的情况下,管理层就会不断利用行政手段,改变调控方向,也就是政府的政策跟着市场的“调子(忽高忽低的行情)起舞(不断改变调控方向)”。因此,中国股市波动的过渡性决定了政策调控方向的多边性。然而,万变不离其宗,保持股市“稳中有升”却是管理层不变的意图。 中国股票市场总市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很低,在所有企业中,上市企业更是凤毛麟角,这说明中国股市规模还很有限,它一方面表明中国股市发展潜力巨大,另一方面也表明管理层利用行政手段调控股市的空间依然很大。因此,作为投资者,只要把握住了政策的多变性与不变性,就能更好地把握管理层的政策趋向,做出与政策趋向相符的投资决策。
Ⅸ 行情与个股的生命周期有哪些联系
从行情的生命周期确定投资方式。了解股市行情中的生命周期,将更有助于投资者适当把握机会和回避市场风险。仅就市场而言,行情可以分为4个生长阶段:幼儿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而目前的行情正处于幼儿期。
在牛市行情的幼儿期时,股市刚刚摆脱黎明前的黑暗,这时的投资者在经历过漫长熊市之后,大多处于悲观失望情绪之中。在幼儿期行情的市场环境中,投资者需要重点考虑的是,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积极调整心态,研究适应市场新环境的投资策略。仓位较重的投资者重点要冷静分析自己的投资组合,细致认真地研究市场趋势变化,选择时机适当调整优化自己的投资组合;半仓的投资者要跟随趋势的发展方向,采取中线波段操作策略,依据市场本身的震荡节奏不断获取短线利润,降低持仓成本,最大限度地赢取上升行情中的丰厚利润;轻仓或空仓的投资者需要研究未来股市中有可能演化为主流板块和龙头型个股的品种,合理分配资金,选择战略性投入的最佳时机。
从个股强弱的生命周期确定投资策略。个股行情同样具有生命周期,从其逐渐崛起开始,到上升行情的终止,同样可以划分为以上4个阶段。个股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市场运行特点各不相同,应采取的投资策略也不相同。
幼儿期:这一时期的股票虽然还不被广大投资者看好,但已不断地有新的增量资金积极介入,主力资金通常采用隐蔽式的悄悄建仓。这一阶段的投资策略主要是选股,要透过个股早期表现平平的假象,认识其潜在爆发力的本质。
成长期:个股处于成长期时的走势特征具有特立独行的特点,与股指的走势常常不能保持同步,往往是大盘涨个股不涨,而大盘跌时个股却能表现出顽强的抗跌性。这一阶段的投资重点是要把握股价运行节奏,以买进为主。
成熟期:均线系统转入多头排列状态,股价依托5日均线不断上移。但与股价的强势相反的是,成交量却从股价启动初期的巨量逐渐地不断减少,这说明主力资金已经进入实质性控盘阶段。这一阶段的投资策略以持股不动为主,当股价运行角度越来越陡、成交量突然放大时,可以适当分期分批的卖出部分股票。
衰退期:处于衰退期的个股股价比较高,有的股价能够比启动初期的股价高出50%-200%以上。出货是主力在个股处于衰退期时的惟一操盘目标,为了顺利实现这个目标,主力不惜制造种种利好消息和题材,来引诱投资者在高位追涨。投资者在个股处于衰退期的投资策略就是放弃最后一段利润,坚决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