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价格知识 » 市场涨价与股票价格的关系
扩展阅读
股票代码我想你 2025-08-24 23:50:22
南京众彩股票代码 2025-08-24 21:43:56
中国工艺没有股票 2025-08-24 21:32:57

市场涨价与股票价格的关系

发布时间: 2021-11-09 01:37:03

股票价格是根据什么涨跌的,与买卖股票的数量有没有关系

你好,海量的财经信息、实时波动的股价让初入市场的投资者感到迷茫,搞不懂股市运行的基本原理,股票价格的决定性因素。股票价格由什么决定,总结起来就是两点。
一是股票所代表企业的实际价值——内在价值。因为股票本身是没有价值的,仅仅作为一种凭证存在,是购买或出售一种领取企业股利收入的凭证。通过资产负债表,利润率表,现金流量表三张表,额外附加对整个行业的未来展望和发展趋势,这些因素来得出一个企业的内在价值,这也是决定股票价格的基础。
二是股票市场当前的购买倾向——消费倾向。股票价格的波动本质是买方和卖方的市场博弈,反应的是市场情绪和消费倾向。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供求关系决定价格,所有的参与市场的投资者都会对股票价格造成一定影响,也包括准备进场和即将离场的人。不管是做多还是做空的参与者,会因为平掉仓位对价格产生影响。上涨的原因就是市场参与者愿意花更高的价格去买入,下跌的原因是参与者愿意以更低的价格去卖出。
股票的内在价值为预测股票市场价格的变动趋势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是决定股票市场价格的一个基础性因素。这两点属于相辅相成的关系,缺一不可。
风险揭示:本信息部分根据网络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㈡ 股价的涨跌和上市公司的关系

股价的涨跌和上市公司紧密联系。
如果公司业绩后,每年都有大的分红派股,那么拥有股票的人就不会轻易抛出手中股票,市场上这种股票少,价格就会上涨,有利好消息出台时涨会更大。反之业绩不好的股票,市场上较多,价格就不稳定,利空消息出台后就会有大的下跌空间。
股市中的操作机构就是利用这种原理将股票的价格涨跌幅度进行了放大,从而从中获利。

㈢ 通货膨胀与股票市场的关系

通货膨胀对于股票市场和股票的价格具有刺激性的作用也有抑制性的作用,通货膨胀主要是因为多个地区的增加货币供应数量造成的通货膨胀,本身股票市场是正面的刺激因素,仍是通货膨胀的恶化带来的金融收缩,会给股票市场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通常来说通货膨胀对于股票市场的表现,第一为货币供应量增加,促进股票市场的繁荣,而为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引起社会商品价格的不断上涨,股份公司的销售收入和利润相应增加,从而使得或以货币的形式表现,股利有一定幅度的上升,使股票的需求增加,股票价格也相应上涨。

第二种表现就是货币供应量持续性的正价引起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带来的往往也是虚假性的,股票市场繁荣,造成一种企业利润普遍上升的假象,保值意识使人们更加倾向于将货币投资于贵重金属不动产和短期债券上,股票的需求量也会有所增加,从而使得股票的价格相应增加。

(3)市场涨价与股票价格的关系扩展阅读

在现实经济中,产出和价格水平是一起变动的,通货膨胀常常伴随着有扩大的实际产出,只有在较少的一些场合中,通货膨胀的发生伴随着实际产出的收缩。为了独立的考察价格变动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假定实际收入是固定的,然后去研究通货膨胀是如何影响分得收入的所有者实际得到收入的大小。

首先,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的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对于固定收入阶层来说,其收入是固定的货币数额,落后于上升的物价水平。其实际收入因通货膨胀而减少,他们接受每一元收入的购买随价格的上升而下降。而且,由于他们的货币收入没有变化,因而他们的生活水平必然相应地降低。

相反,那些靠变动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则会从通货膨胀中得益,这些人的货币收入会走在价格水平和生活费用上涨之前。

其次,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随着价格的实际上涨,存款的实际价格或购买力就会降低,那些口袋中有闲置货币和存款在银行的人受到严重的打击。同样,像养老金、保险金以及其他有价值的财产证券等,他们本来是作为防患未然和蓄资养老的,在通货膨胀中,其实际价值也会下降。

㈣ 股票价格的涨与跌,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一)经济因素
1、经营状况。经营状况即指发行公司在经营方面的概况包括经营特征,如公司属于商业企业还是工业企业,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产品性质,内销还是外销,技术密集型还是劳动密集型,批量生产还是个别生产,产品的生命周期,在市场上有无替代产品,产品的竞争力、销售力和销售网等。
2、财务状况。发行公司的财务状况亦是影响股价的重要原因甚至是直接原因。依照各国法规,凡能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的重要指标都必须公开,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还需定期向社会公开。
3、股利派发。对于大部分股东而言,其投资股票的动机是为获得较高的股息、红利,因此,发行公司的股利派发率亦是影响股价极为重要的原因。
4、新股上市。公司新上市的股票,其价格往往会上升。
5、股票分割。一般大面额股票在经过一段较长时期的运动后,都会经历一个分割的过程。一般在公司进行决算的月份宣布股票分割。由于进行股票分割往往意味着该股票行情看涨,其市价已远远脱离了它的面值。
6、利率水平。从股票的理论价格公式中可以反映出利率水平与股价呈反比关系,实际表现也往往如此。当利率上升时,会引起几方面的变化,从而导致股价下降。
7、汇率变动。汇率变动对一国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8、国际收支。现代经济日益一体化、国际化,因而,国际收支状况也是影响股价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国际收支处于逆差状况,对外赤字增加,进口大于出口,此时,政府为扭转这类状况,会控制进口,鼓励出口,并相应地提高利率,实行紧缩政策,或降低汇率使本国货币贬值,从而造成股价看跌;反之,股价将看涨。
9、物价因素。商品的价格是货币购买力的表现,所以物价水平被视为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重要指标。一般而言,商品价格上升时,公司的产品能够以较高的价格水平售出,盈利相应增加,股价亦会上升。
10、经济周期。经济周期的循环、波动与股价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一般情况下,股价总是伴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化而升降。
11、经济指标。社会主要经济指标的变动与股价的变化也有重要的关系。
12、经济政策。政府在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货币政策、外贸政策等方面的变化,会影响股价变动。
(二)政治因素政治因素;指能对经济因素发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政治方面的原因,如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政治事件、外交关系、执政党的更替、领导人的更换等都会对股价产生巨大的影响。

㈤ 股票涨价原理是什么

股票涨跌原理:股票流通股是一定的,如果主力大量收集筹码,可参与买卖的筹码减少,那么物以稀为贵,买不到股票,只能抬高股价买。主力建仓完毕就会洗盘,挤出一些意志不坚定者。到合适机会边拉升边出货,如果主力出货完毕往往还能缩量上涨一段空间。这时候风险极大,获利机会也极大。主力出货完毕,散户的热情也告一段落,那么股价就会自然降下来或者被主力砸下来。再走一波下跌建仓。.
判断股价的涨与跌,可以通过“基本面”与“技术面”分析研究。“基本面”是根据国家的宏观经济,公司的财务数据、发展规划等等,判断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内股价的走势趋势,这种分析方法只适合一个成熟的市场,属于投资行为。“技术面”是根据股价运行的趋势、形态等等,判断出一个波段内股价的运行方向,从而进行高抛低吸,属于投机行为。

㈥ 股票和现实商品价格的关系

不一定吧。。。他们有一定的小关联,但绝对不是主要链接点。。主要看有没有私募呀,想不想带动这只股票。不过,中国的股票和中国政府的旗号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力的。

㈦ 股票价格的增长和什么有关系

恰恰相反,就是跟企业的盈利关系最大,买股票的人之所以买这支股票,就是预期将来企业会盈利,甚至大大超出预期的盈利,这样的股票才会激起大家的兴趣,不管是ST还是题材股,它的逻辑都是这个行业或企业会有盈利的变化了,所以才会有大把买,所谓炒就是要有钱赚的,企业没有盈利,没钱赚,谁买啊,当然你要注意,大家都是在炒预期的盈利啊,真正能不能落实就看看各人水平了,这也是股票的魅力所在。

㈧ 股票理论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关系!急!

股票定价有很多模式,有用市盈率估值的,有用不变增长率估值的,也有用市净率估值的,高手们还有用市销率估值的。模式很多,很杂。你说的理论价格应该是按照市盈率进行估值的吧?如果是这样,那么一般来说,净资产收益率是多少,就给予多少倍的市盈率。比如净资产收益率是15%,那就15倍。可是我们通常不这么估值,比如说我,就是用市销率和市净率估值的。
市场价格就是股票的实际价格,或者说是当前价格,但,注意,不是价值!一般认为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但是这个理论是有局限性的,因为,股票本身是商品,是商品就有供需关系的影响在里面。你很难找到很便宜的中小板股票的原因就在于此。
股票是有价值的,价值体现在拿着它可以分红,(否则有什么价值?)内在价值就是分红收益率,如果一支没票每股10块钱,每年分红1块,那么分红收益率就是10%。
证券有价值的原因都是有利息或者有潜在收益。比如债券,债券有固定的利率,比如优先股,有固定的股息率,这些都是内在价值的表现。

㈨ 股票涨跌和买卖关系

一支股票价格的涨跌与其成交量大小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可通过分析此关系,判断形势,买卖股票。
1.量增价平。量增价平主要是指个股(或大盘)在成交量增加的情况下个股股价几乎维持在一定价位水平上下波动的一种量价配合现象。量增价平既可能出现在上升行情的各个阶段,也可能出现在下跌行情的各个阶段中。如果股价在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下跌后处于低价位区时,成交量开始持续放出,股价却没有同步上扬,这种走势可能预示着有新的资金在打压建仓。一旦股价在成交量的有效配合下掉头向上,则表明底部已形成。 量增价涨。量增价涨主要是指个股(或大盘)在成交量增加的同时个股股价也同步上涨的一种量价配合现象。量增价涨只出现在上升行情中,而且大部分出现在上升行情初期,也有小部分是出现在上升行情的中途。经过一轮较长时间的下跌和底部盘整后,市场中逐渐出现诸多利好因素,这些利好因素增强了市场预期向好的心理,换手逐渐活跃。随着成交量的放大和股价的同步上升,买股短期就可获收益。
2.量缩价涨。量缩价涨主要是指个股(或大盘)在成交量减少的情况下个股股价反而上涨的一种量价配合现象。量缩价涨多出现在上升行情的末期,偶尔也会出现在下跌行情的反弹过程中。在持续的上升行情中,适度的量缩价涨表明主力控盘程度较高,大量流通筹码被主力锁定。但毕竟量缩价涨所显示的是一种量价背离的趋势,因此,在随后的上升过程中如果出现成交量再次放大的情况,可能意味着主力在高位出货。
3.量增价跌。量增价跌主要是指个股(或大盘)在成交量增加的情况下个股股价反而下跌的一种量价配合现象。量增价跌现象大部分出现在下跌行情的初期,也有小部分出现在上升行情的初期。在下跌行情的初期,股价经过一段较大的上涨后,市场上的获利筹码越来越多,投资者纷纷抛出股票,致使股价开始下跌,这种高位量增价跌现象是卖出的信号。
4.量缩价跌。量缩价跌主要是指个股(或大盘)在成交量减少的同时个股股价也同步下跌的一种量价配合现象。量缩价跌现象既可能出现在下跌行情的中期,也可能出现在上升行情的中期。下跌行情中的量缩价跌表明投资者在出货后不再做“空头回补”,股价还将维持下跌,投资者应以持币观望为主。
5.量价关系的两种主要情况
量价同向:即股价与成交量变化方向相同。股价上升,成交量也相伴而升,是市场继续看好的表现;股价下跌,成交量随之而减,说明卖方对后市看好,持仓惜售,转势反弹仍大有希望。
量价背离:即股价与成交量呈相反的变化趋势。股价上升而成交量减少或持平,说明股价的升势得不到成交量的支撑,这种升势难于维持;股价下跌但成交量上升,是后市低迷的前兆,说明投资者惟恐大祸降临而抛售离市。
成交量是反映股市上人气聚散的一面镜子。人气旺盛才可能买卖踊跃,买气高涨,成交量自然放大;相反,投资者在人心动摇举棋不定,人气低迷时心灰意冷,成交量必定萎缩。
成交量是观察庄家大户动态的有效途径。资金巨大是庄家大户的实质,他们的一切意图都要通过成交来实现。成交量骤增,很可能是庄家在买进卖出。

㈩ 股市大涨和通货膨胀有什么关系

一、通货膨胀影响股票价格的传导机制通过3个模型描述的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的关系,我们总结出三条通货膨胀影响股票价格的路径。在已经产生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一国央行会采用货币和财政的手段进行调控,以期将价格水平的波动控制在适度地范围内。各种调控手段的运用会对经济和资本市场产生整体性的作用。总体而言,通货膨胀的发生将通过政策环境的变化、实体经济的变化和投资者预期的改变而作用于股票市场。
1、政策环境对股市的影响机制。当物价上升速度过快或幅度过大,超过经济增长速度时,就产生了通货膨胀。一旦出现了通货膨胀,政府会通过紧缩货币政策来对经济进行调节,抑制价格水平的波动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紧缩的货币政策一般包括降低货币供给量的增长率和提高利率。由于货币政策的调整会影响股票市场的资金供求,因此会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
(1)货币供给量。一般而言,货币供给量与股票价格呈正比关系,即货币供给量增大使股票价格上升;反之,货币供给量缩小则使股票价格下降。这是由于当货币供给量趋势性增长时,这段时期市场资金通常比较充沛,股票市场的购买力比较旺盛,会推动股票价格指数上升;反之,则促使股票价格指数下跌。货币供给量对股市的影响一般是通过以下4种机制实现的:
①流动性影响机制。
②托宾Q影响机制。
③财富效应影响机制。
④汇率影响机制。
(2)利率。一般来说,股票市场对利率的反应比较敏感,中央银行的每一次利率调整以及投资者对利率走势的预期都会造成股票市场的波动。利率变动对股票市场的影响通过两种传导机制实现,一种传导机制是,利率变动影响存款收益率,进而影响资金流向和流量,最终会影响到股票市场的资金供求和股票价格。即,利率上升使存款收益率增加,投资者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储蓄,股票市场资金供给减少,最终导致股票价格下降;反之,利率下降使存款收益率减少,投资者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投资,股票市场资金供给增加,最终导致股票价格上升。另一种传导机制是,利率变动会影响企业的利息负担,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盈利状况,最终会影响股票价格。中央银行调高贷款利率会加重企业利息负担,从而减少企业的盈利,进而减少企业的股票分红派息,受利率的提高和股票分红派息降低的双重影响,股票价格必然会下降。相反,中央银行调低贷款利率,将减轻企业利息负担,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使企业可以增加股票的分红派息,受利率的降低和股票分红派息增加的双重影响,股票价格将大幅上升。可以看出,利率调整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一般是反向的,即利率上升,股票价格下降;利率下降,股票价格上升。
2、实体经济变化对股市的影响机制。当通货膨胀出现时,实体经济的运行会因为物价的连续上涨而受到影响。微观上,企业的盈利会受到价格水平波动的影响,而基本面的这种变化最终将引起股价的变化。通货膨胀影响企业基本面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方面,在通货膨胀时期,各种原材料的价格上涨,造成企业经营成本上升。而成本上涨的压力如果很难转嫁至企业的产品上,会造成盈利的下降,使微观经济主体遭受损失;另一方面,在发生通货膨胀后,企业不会很快改变折旧计提的方式,如果继续采用历史成本折旧,会低估折旧额,造成应税收入上升,从而税蔽减少,导致盈利减少。以上两种方式都导致企业盈利减少,在宏观层面上表现为国民收入或工业产值的下降,最终引起股票市场的下跌。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通货膨胀都会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理论和现实都表明适度的通货膨胀对一国宏观经济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这是由于根据“菲利普斯”曲线,一国的通货膨胀水平与失业率成反比,适度的通货膨胀会推动经济的发展,降低失业率。因此,通货膨胀对实体经济的作用会由于通货膨胀程度而异,因此向股市的传导也会有一定不确定性。
3、投资者预期对股市的影响机制。由于其高流动性的特点,资本市场的运行除了受政策环境与宏观经济的影响,还随着投资者的预期而波动。当然,投资者的预期一般都是根据目前经济的整体态势来预测未来的调控政策,进而预期未来的宏观经济。当出现通货膨胀时,投资者预期两方面:一方面是中央银行将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货币供给减少,利率上升;另一方面是实体经济的增长将受到通胀的负面影响。两方面共同作用,改变股市的资金供给量,从而导致股票市场价格下跌。由于预期是先行类指标,往往包含了投资者对未来经济的预测,股市通常更多地反映了对未来经济的看法,因此与预期的联系十分紧密。
二、美国通货膨胀对股市的影响
通过对1979年时段的通胀和2002年时段的通胀的考察,我们得到了美国通货膨胀向股市传导的路径。发现有如下相同点:一是通货膨胀对股市有负面影响,消费者价格水平的上涨会使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二是货币政策的调整会直接作用在股市上,使股指发生波动。市场一方面对当前政策的出台作出反应,另一方面也根据政策对未来进行预期,最终反映在股票指数的走势上。三是通货膨胀通过预期向股市传导的路径在两个时间段均得到较好的验证。通货膨胀的发生通常会影响到投资者和消费者对于未来经济的信心,而信心的下降会马上反映在股市上,产生明显的利空情绪。四是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不存在实体经济对股市的单向影响。由于特定的外部环境,如宏观经济和政策手段,对股市有不同的影响,因此在这两个时段内,传导机制也有很大的差异。首先,从政策传导的路径上看,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不同。在前一时段,货币增长率、信贷增长率和贴现率都发挥了作用;而后一时段是联邦基金利率和贴现率发挥传导功能。其次,预期类指标的作用不同。前一时段中,预期通胀的上升会导致股指的下跌,而后一时段则相反,预期通胀的上升引起股指的上升。再次,实体经济对股市的影响也不同。前一时段中股市先于实体经济活动,也就是资本市场的变动引起实体经济的波动,而后一时段两者几乎是一起波动,相互影响且几乎没有时滞。分析上述差异的不同,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通货膨胀本身程度不同。1979年时段的通胀是美国在二战后最为严重的一次,其波及面大,影响程度深,不仅经济衰退明显,并且严重打击了大众的信心。为此,美国政府不得不频繁使用各种手段对经济进行干预,甚至不惜以舍弃经济增长为代价,坚决治理通胀。因此股市的走势更多地受到政策的影响。相反,2002年时段的通胀程度很小,联储主要通过政策的微调来引导经济走势,因此股市发展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不是很密切。
(2)治理通货膨胀的手段不同。通常货币政策在对通货膨胀的控制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而美国在1970-80年代与1990年代后所遵循的货币政策并不相同。1979年,沃尔克当选为美联储主席后,主要受弗里德曼现代货币主义的影响,以控制货币增长率为主要的货币手段,逐渐淡化联邦基金利率作为操作目标。从控制物价这个角度来看,美联储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很成功,但由于金融创新和放松金融管制使得货币增长函数变得愈来愈不稳定,以控制货币增长率为主要手段的货币政策已经不再适宜了。因此从1990年代以来,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发生了重大调整,开始以泰勒规则为理论基础,实行以利率为中介目标的中性货币政策。这样货币供应量在调控上的作用就逐渐被削弱了。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货币增长率在第一时间段内起到了中介作用,在第二时间段却没有。(3)对未来通胀的预期不同。预期之所以会引起股市不同方向的波动主要是取决于预期通胀水平的高低,这也是温和通胀与恶性通胀的区别。适度的通胀预期会对经济和股市有正面的作用,良性的通胀会刺激经济增长和公司业绩的增长,且流通中的部分流动性会进入股市,这样共同作用,对股市产生助涨作用。而恶性的通胀预期则对股市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紧缩政策和实体经济衰退的预期会造成股市的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