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合壮思壮停牌要多久
合众思壮公司正在筹划收购广州吉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吉欧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思拓力测绘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泰坦通信工程有限公司等标的公司股权,因该事项成败尚存在不确定性所以停牌 明年年初有望复牌。
㈡ 合众思壮属于合众人寿子公司吗
不属于,是两家完全没关系的公司。一家是做保险的,一家是做导航的。
㈢ 洛克菲勒故事(超详细)
人物经历:
洛克菲勒出身贫穷,在家中六个孩子排行第二。父亲是威廉·洛克菲勒(William Avery Rockefeller)(1810年11月13日-1906年5月11日).母亲是Eliza Davison(1813年9月12日-1889年3月28日)。他父亲是卖假药的江湖郎中,又犯重婚罪,不是个正直的人,故洛克菲勒一生都与他保持着一段距离,但父亲精打细算的商业头脑也对年幼的洛克菲勒留下正面影响。
然而完全相反的,其母却是个虔诚的浸信会教徒,生活自律,并从小对他灌输节俭,勤奋等观念。儿时同辈形容他是个"口齿清晰,讲究方法,谨慎小心"的孩子。
1853年他的家庭搬到了俄亥俄州的克里夫兰(Cleveland)。1855年9月,16岁的洛克菲勒在经过六个礼拜的求职后,终于在Hewitt & Tuttle公司开始了第一分工作:簿记员。此时他的月薪是17美元。领到第一分薪水的他向自己承诺:未来毕生都要捐出十分之一的财产于慈善事业。
3年后的1858年,19岁的他已离职与克拉克(Maurice B. Clark)合伙开始独立经营农产品转售的生意。
1859年,宾州开挖出世界第一口油井,无数人们疯狂涌进西北,数以千计的油井被胡乱开挖出来,其中自然也包括了邻近的克利夫兰。看到这情况的洛克菲勒判断“原油价格必将大跌,真正能赚到钱的是炼油,而非钻油。”
历史证明了他的想法。数年内,原油暴跌,炼油速度远不及钻油速度,许多钻油商必须贱价抛售原油以避免破产。1863年,和克拉克两人终于行动,成立Clark& Rockefeller转向石油提炼投资,并揽入了另一位合伙人,化学家安德鲁斯(Samuel Andrews)。
1865年,洛克菲勒和老合伙克拉克在经营方针上出现了严重纠纷。其结果,洛克菲勒大量借债筹措现金,在拍卖会上以72,500美金(这对当时的他是一笔极大的巨款)成功将克拉克股权全数买下,而公司名亦改为Rockefeller & Andrews,克拉克从此离开标准石油。该拍卖常被后世史家视为洛克菲勒乃至整个石油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战。
1864年,洛克菲勒与Laura Spelman Rockefeller结婚,两人是之前在商业学校的班上认识的。他从此再也没有第二段爱情关系。他们生了四个女儿和一个儿子,这唯一的儿子也将在日后继承他的大部分事业。
1866年,揽入自己弟弟William Rockefeller为生意伙伴。1867年,揽入Henry M. Flagler为另一合伙人,以Rockefeller,Andrews,Flagler三人为核心的炼油公司Rockefeller,Andrews & Flagler于是诞生,这即是日后标准石油的前身。
此后两三年间,洛克菲勒选择高风险的极端方法,大量举债增资,大量转投资,大量开发副产品,结果是成功的。于1868年,Rockefeller,Andrews & Flagler公司已在克利夫兰拥有两块炼油区,并在纽约设有一交易据点,并已是世界上最大炼油商。
1870年与人合办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至1880年几乎垄断整个石油业,并形成美国第一个大托拉斯。
1892年法院裁定美孚石油托拉斯为非法垄断企业,他被迫将财产转到各分公司名下,但仍由原董事会集中经营。
1899年又将分公司联合成立新泽西美孚石油公司。生前聚敛了大量的财富,曾捐款建立芝加哥大学及一些慈善机构。
1896年,57岁的洛克菲勒退休了。洛克菲勒退休后,几乎将全部的精力放到了发展慈善事业上。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他每年的捐献都超过100万美元。1913年,他设立了"洛克菲勒基金会",专门负责捐款工作。他捐款总额高达5亿美元之多。
后代沿袭他的做法,到1950年,共捐赠25亿美元。以他名字命名的基金会培养了3个国务卿、12个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和众多的科学家。被称为"亚洲第一流的医学院"的中国北京协和医院即是洛克菲勒基金会捐款修建的。
洛克菲勒退休后又活了41年。1937年5月23日,98岁的洛克菲勒在他位于奥尔蒙德海滩的别墅里去世了。他的子孙继承了他的事业。洛克菲勒家族成了美国10大超级富豪之一,也是当今美国最负盛名的家族之一。他的孙子纳尔逊·洛克菲勒曾当上了美国副总统,而他的另一个孙子大卫·洛克菲勒,则是赫赫有名的大银行家。
(3)今日合众价格思壮股票扩展阅读
洛克菲勒的名言:
我不靠天赐的运气活着,但我靠策划运气发达。
让每一个念头都服从于利益动机。
一个人不是在计划成功,就是在计划失败。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
我的信念是抢在别人之前达到目的。
智慧之书的第一章,也是最后一章,就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借口是制造失败的根源。
永远不能让自己的个人偏见妨碍自己的成功。
往上爬的的时候要对别人好一点,因为你走下坡的时候会碰到他们。
即使输了,唯一该去做的就是光明磊落的去输。
㈣ 合众信息和合众思壮有联系吗
没有关系!
㈤ 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
一、屈辱史
1、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0年,英国政府以林则徐虎门销烟等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懿律、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率领下,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
鸦片战争以中国的失败和弥偿而告终。中英双方签署了“南京条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掠夺土地,对外关税进行赔偿和谈判,严重危害中国主权,开始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失去独立地位,推动自然经济解体。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年5月28日,的武装侵略战争包括八大国,包括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和奥匈帝国。
入侵中国的联合国部队总数约为5万人。设备齐全,功率非常大。 1900年8月14日,北京市被彻底摧毁。八国联军的任何地方,谋杀,纵火和抢劫!紫禁城,中南海和颐和园有无数珍宝被盗和抢劫!
八国联军的总指挥韦德韦斯特后来承认,中国所遭受的所有损失和抢劫的细节将永远无法被发现,但这一数字将极为重要。 1901年9月7日,由于签署了“辛丑条约”,中国从此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当时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痛苦。
3、瑷珲条约
《瑷珲条约》,又称《瑷珲城和约》,是俄罗斯帝国东西伯利亚总督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穆拉维约夫和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于1858年5月28日在瑷珲(今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签定的不平等条约。
该条约令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把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黑龙江、乌苏里江只准中、俄两国船只航行;当时清政府拒绝批准该条约。1860年订立中俄《北京条约》时清政府始予认可。
4、火烧圆明园
咸丰十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
3500名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大火连烧3天3夜,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5、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是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在日本马关(今山口县下关市)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原名《马关新约》,日本称为《下关条约》或《日清讲和条约》。《马关条约》的签署标志着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束。
《马关条约》使日本获得巨大利益,刺激其侵略野心;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该条约适应了帝国主义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随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二、成就
1、文学作品极丰富,创作更自由
新中国文学所发生的变化、获得的成就、取得的经验异常丰富、极其重大。文学在反映时代生活上,方法更多样,手段更丰富;党和政府在领导文艺事业方面也获得了宝贵经验,使"二为""双百"成为基本方针与方法并且坚持不变,文学越来越走向一种良性互动。
2、港珠澳大桥落成通车 成为一项革命性创举
据拉美社报道,2018年中国一项革命性创举就是港珠澳大桥落成,这项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工程项目把香港、澳门和珠海紧密联系在一起,大大缩短了往返三地的路程时间。
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从设计到建设完工历时14年,它集桥、岛、隧于一体,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3、从“死亡之海”到“希望之地” 中国“绿色奇迹”惊艳世界
库布其沙漠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脊线以北,黄河“几”字弯里南岸。南非新闻网站“独立在线”曾这样描述治理前的库布其沙漠:“中国的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曾因其恶劣的环境条件以及当地居民一贫如洗的经济状况而被称为‘死亡之海’。”
而如今,经过几十年科学治理,这片“死亡之海”已然变成了一处“希望之地”。库布其成为全球防治沙漠化的典范,也成为世界观察“美丽中国”的窗口。
4、复兴号
英文代号为CR,列车水平高于CRH系列。三个级别为CR400/300/200,数字表示最高时速,而持续时速分别对应350、250和160。早期的两个型号是红神龙CR400AF和金凤凰CR400BF。复兴号CR400系列是上档时速400公里、标准时速350公里。
在350公里时速下复兴号与和谐号CRH380相比,总能耗下降了10%。复兴号从300公里提高到350公里时速,能耗大概增加20%-30%。
2018年7月1日起,全国铁路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16辆长编组“复兴号”动车组首次投入运营。8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上运行的动车组列车已全部更换为“复兴号”。
2018年12月9日,“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项目获第五届中国工业大奖。2018年12月24日,时速350公里17辆长编组、时速250公里8辆编组、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等多款“复兴号”新型动车组首次公开亮相。
5、嫦娥四号探测器
它由着陆器与巡视器组成,巡视器命名为“玉兔二号”。作为世界首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的航天器,其主要任务是着陆月球表面,继续更深层次更加全面地科学探测月球地质、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的档案资料。
2018年5月21日,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号成功发射,为嫦娥四号的着陆器和月球车提供地月中继通信支持。 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的预选着陆区,月球车“玉兔二号”到达月面开始巡视探测。2019年1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完成两器互拍,达到工程既定目标,标志着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
2019年2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玉兔二号月球车进入第二个月夜休眠模式。
㈥ 浅析美利坚合众国的发展历程
浅析美利坚合众国的发展历程
如今的北美洲大陆上,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它虽仅仅建立几百年之久,却一举超越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和法国,将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的位置霸占了近一个半世纪。究竟是怎样的政治体制促进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迅猛发展呢?又是怎样的契机使其摇身一变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呢?
一、自由主义经济体制的运行
在北美英属的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之后,一个新的类似于苏联的政权在北美洲诞生了,这个“国家”便是如今美国的雏形。公元1787年,由大陆军总司令乔治•华盛顿所主持召开的制宪议会,制订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宪法:《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即1787年宪法。这部法律确立了美国的经济体制——自由主义经济模式。
为什么美国选择沿用英国的经济模式呢?在自由主义经济模式下,决策权主要在私人公司,它们可以自由地、最大限度地追求短期利润目标,通过金融市场获得资本;劳动者享有有限的和法律明文规定的劳动所得和社会权利。
在美利坚独立前,也一直采用这种自由主义经济。这为独立战争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也充分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优越性。自确立这种经济体制后,美国的商品经济高速发展,逐渐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自由竞争的市场模式有利于投资和生产力的发展,这种模式也为美国带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人才。1880年美国的工业产值超越了英国,也证明了自由主义经济模式为美利坚民族带来了稳定与繁荣。
二、西进运动的开展以及国土面积的扩大
18世纪末期,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扩大国内市场,美国兴起了一场浩浩荡荡的持续了近一个世纪之久的移民活动,史称“西进运动”。自美国独立后,国内经济迅猛发展,人口也快速增长,当时13个曾是英属殖民地地区,已经满足不了人口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西进运动主要分为农业开发期、工业开发期以及高新技术时期。
西进运动农业开发期间,结束美国内战的亚伯拉罕•林肯在任总统期间颁布了著名法律文件,即《宅地法》。这一法令从根本上消除了南方奴隶主夺取西部土地的可能性,同时也满足了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大大激发了农民奋勇参战的积极性,使美国迅速成为一个农业大国。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美国开展,西进运动也步入第二个阶段。联邦政府开始吸引外来商人投资基础建设,采取了更加优惠的补贴措施来吸引私人投资公司建筑运河和铁路。外来新兴工业技术的引入以及众多外来投资的移民,快速而全面地工业化使美国逐渐从一个农业大国转型为一个工业大国,同时也使美国经济重心逐步西移,东西部经济发展逐渐趋于平衡。二战结束后,美国率先开展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美国西部充分利用其在科技革命策源地的地理优势,以科技开发为主体,运用先进的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极大地促进了美国西部地区的开发和美国整体经济的繁荣。
美国,由独立初的13个州,通过战争和收购,发展成为一个由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50个州、和关岛等众多海外领土组成的联邦共和立宪制国,广大的领土面积促进了美利坚合众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其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奠定了殷实的基础。
三、技术变革的契机
开放的经济政策以及广阔的贸易市场为美国带来了纺纱机和蒸汽机,也同时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条件。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美国电气技术革命的先行人,他用不懈的努力以及日以继夜的研究,为美国城市带来了星空中的“太阳”。白帜灯只是他两千项发明中的一种,他对于美国的意义,就如同乔治•华盛顿一般,华盛顿点亮了美利坚民族的心,而他点亮了美利坚民族发展的道路。率先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美国,领先世界步入现代化的殿堂,19世纪末,美利坚合众国工业生产跃居世界第一位。
二十世纪40年代,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也在美国兴起。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一位德裔美籍科学家,为人类揭示了相对论的奥义,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他的深刻影响下,美利坚开创了现代科学新纪元,也因此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信息技术革命的全面开展,为美国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卓越发明的出现提供了技术条件,为美利坚迈进现代社会创造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四、经济体制的革新
众所周知,一种制度不可能永久地使用,因为社会是在历史车轮推动下不断发展的。同样,被美国初期长久使用的自由主义经济制度也暴露出了它的弊端。
二十世纪初,自由市场经济如同没有笼头的野马一样狂奔了一个世纪之后,灾难开始出现了。垄断的形成是自由竞争的结果。它在聚拢大量经济资源的同时,也造成了尖锐的社会问题。它损害了工人利益和社会公平,也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自由发展。一大批中小企业由于无法在垄断企业的阴影下生存,纷纷破产倒闭,城市贫困人口大量增加。
一个垄断企业在市场中,因为他已经占据了一个非常有利的强势地位,这样就隐含地排除了,很多人想进入这个领域的权利。因此,在这一点上来讲,机会的平等大大降低。所以,这使人们感到非常不可接受。特别是在美国,自由的选择以及平等的机会,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西奥多•罗斯福,二十世纪美国第一位总统,被迫接手了这个由自由市场经济引发的阶级矛盾,一个工人阶级与垄断阶级的尖锐的社会问题。
西奥多•罗斯福设立了公司管理局,专门处理反托拉斯诉讼。此后,反托拉斯的行动被正式纳入到美国政府制度化的长久政策之中。 同时,这位总统也开始着手解决劳资问题,一些州政府也开始将眼光放到劳动者身上。
这次经济制度的改革,极大促进美利坚合众国的社会发展进程,1903年,莱特兄弟为人类插上飞往天际的翅膀;1913年,福特的流水线型生产方式正式实施;1927年,美国的《爵士歌手》开创了有声电影的先河……
殊不知蓬勃的经济发展蕴含着另一个社会矛盾,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自由市场经济显示出更大的漏洞。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一场金融风暴席卷了整个美利坚,不,是整个资本主义市场。
1932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由1927年的1040亿美元减少到580亿美元,国家经济陷入混乱,绝望像阴云一样笼罩了整个美国。
为了挽救美利坚民族,为了拯救资本主义,美国历史上另一位罗斯福家族的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站了出来。这一时期的不少经济学家们也从自由主义经济呈现的问题中看到了市场的失灵,对此,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对策是:要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参与国家经济,用国家的力量推动经济的运转。凯恩斯还专门给富兰克林·罗斯福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总统开始反思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性同时也注视到在社会主义计划性经济下苏联工业的迅猛发展。
他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诸如,通过紧急银行法来整顿银行秩序;签署紧急救济法,并成立紧急救助署关注在贫困中挣扎的人们;签署农业调整法,以帮助恢复农产品价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为经济恢复注入资金。 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1936年,罗斯福新政初见成效,经济有了恢复的迹象。拥有希望的感觉和对于未来的期待又开始回到美国人心中。富兰克林·罗斯福,也因为这次经济制度的革新,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总统之一。
美国正在以一个经济强者的地位傲视全球,在美国经济史发展的背后,是人类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美国经济的霸主地位,是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变革与创新,这也同时佐证了人类的历史是需要改变的,一成不变的国家始终会受到被淘汰的威胁。其实说到底,美国的历史是值得中国借鉴的,至少在经济体制的革新上,美利坚堪称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的典范,它敢于直面资本主义的不足,并且做出改革。没有什么制度是完美的,唯有经过不断的更新和改革,社会主义制度也是一样的,正因为此中国才步上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今天的壮大与强盛。
㈦ 解绍一下美国
全称: 美利坚合众国(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国歌:星条旗之歌
国徽:美国国徽的图案为爪中握有利箭和橄榄枝的白头海雕
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最大城市:纽约市
官方语言:美式英语(非法定)
政治体制:联邦共和制 自由民主制
现任总统:乔治·沃克·布什
独立
宣布独立 1776年7月4日
承认独立 1783年9月3日
面积
总 计 9,631,420 km²
水域率 4.87%
人口
2006年估计 300,000,000人(第3名)
密度 32/km²(第140名)
GDP(PPP) 2006年估计
总计 13.05万亿美元(第1名)
每人 43555 美元(第3名)
HDI(2003年) 0.944(第10名) – 高
货币 美元(
时区 UTC-5 至 -10
夏时制 UTC-4 至 -10
国际域名缩写 .us .gov .e .mil .um
国际电话区号 +1
美利坚合众国(英语:United States of America),通称美国,旧称花旗国,是一个位于北美洲的联邦共和制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为悠久的共和立宪制国家。
美国本土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靠加拿大,南接墨西哥及墨西哥湾。其首都为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美国源自于1776年从英国统治下脱离而出的北美殖民地,13州的殖民地代表们一同发表了《美国独立宣言》,在经历艰苦的独立战争后,于1783年与英国签订了巴黎协约,从此受到世界各国的承认。
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美国国土不断拓展,37个州陆续加入联邦旗下,目前有50个州,1个联邦直辖特区,以及若干海外领地。美国国土超过了370万平方英里(95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四国土面积的国家,加上领海面积,美国的面积排在世界第三。美国拥有3亿居民,人口数量位居世界第三。
建国以来200多年的历史里,美国曾经历过内战(1861—65年)和经济大恐慌(1930年代)两次严酷考验,仍坚守自由民主制政治制度,成为宪法民主和公民自由的代表性国家。美国庞大的经济、文化、科技、和军事影响力贯穿了整个20世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和同盟国一同获得胜利,并经历数十年的冷战后终于拖垮苏联,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当今美国在全世界的经济、政治、军事等众多领域的庞大影响力都是无人能比的
历史
美洲原住民在这块土地上居住了15,000余年。欧洲从15世纪末开始殖民美洲。1607年,第一个英格兰人殖民区成功地在维吉尼亚州建立。接下来二十年里,一些荷兰殖民区也陆续建立,包括位于新阿姆斯特丹(今纽约市)和新泽西州的殖民区。在17世纪和18世纪里,英国逐渐占领荷兰人和其他欧洲殖民者的地区,并在美国东岸广泛开垦殖民,建立更多的殖民地区。除今天的加拿大外,英国在北美洲共建立了13个殖民地。
在1760年代和1770年代,13个美洲殖民地与英国之间的紧张关系最终引发了革命战争,殖民地的代表们在1776年7月4日签下了《美国独立宣言》。在独立战争(1775年-1783年)中,乔治·华盛顿领导13个殖民地组成的大陆军团对抗英军。殖民地在76年的大会中创立了大陆军团,但未授权他们征收税赋和制定联邦法律。1777年,独立的殖民地正式采纳邦联条例,建立了一个联邦的主权国家、以及行使管理权的联邦政府,并批准了美国宪法。经历艰苦的独立战争后,大陆军团终于击败英军,英国于1783年签下了巴黎条约,正式承认美国的独立。
从1803年至1848年,新成立的美国的面积几乎扩大了三倍,殖民者们胸怀新的共和国“注定扩展至整个大陆”的理想,朝广阔无际的原野拓展,甚至在“路易西安纳购地”之前便已深入内陆。这种扩展在1812年战争时遭到了短暂的阻挠,但很快随著战争的胜利而继续进行。1848年美国赢得了美墨战争,更增强了殖民者们扩展国土的理想。
随著国家的不断扩展和发展,一个新的问题也逐渐浮现,北方掌控的联邦政府与南方的州政府在蓄奴问题和州权上产生分歧:北方州反对奴隶制度的扩展;而南方州反对北方州干涉其生活方式,因为他们的棉花经济产业是全盘依赖于奴隶制度的。在亚伯拉罕·林肯于1860年当选总统后,冲突彻底爆发,南卡罗来纳州成为第一个宣布脱离联邦的州,六个南部州也相继分离,于1861年成立美利坚联盟国以对抗联邦政府。美国内战以联邦在1865年取得胜利告终,同时终结了奴隶制度、以及州是否有权脱离联邦的争议。这场内战成为美国历史的主要分水岭,联邦政府的权力从此大为增加。
内战期间的科技发展,加上来自欧洲的大量移民潮,为美国的新兴产业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以前无人开发的区域开创了许多社区和城市,加速了美国的工业发展以及迈向国际强权的进程。接著,美国在海外进行了许多帝国主义的冒险,包括在美西战争胜利后吞并了波多黎各和菲律宾,使美国成为世界主要的列强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爆发,美国最初保持中立;由于德国发动的无限制潜艇战击沉在大西洋航行的美国船只,造成许多美国平民的无辜死伤,激怒了美国大众。在战争最后阶段美国加入协约国以对抗同盟国。由于历史原因,美国大众对于英国和法国较为同情,虽然有部分德裔和爱尔兰裔反对介入。为了保护美国投资者和联邦政府在欧洲的大量投资也是美国参战的主因之一。在美国于1917年参战后,战局随即扭转,使协约国在1918年获胜。战后,担心过度卷入欧洲事务,美国参议院并未批准协约国制裁同盟国的凡尔赛条约;相反,美国采取了孤立主义政策。
战争使欧洲国家元气大伤,却带给美国带来大量财富和声望。在几乎整个1920年代,农产品价格不断降低,工业利润大幅增长,美国经济发展得异常繁荣。这波经济成长还被信贷上升和股票市场的兴盛推波助澜,终于令股市在1929年大崩盘,随之而来的是经济大恐慌。为了复苏经济,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政府实行新政,大幅增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然而新政却没有完全生效,美国经济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彻底复苏。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加入反法西斯同盟以对抗轴心国。接下来的战争成为美国历史上代价最高昂的一场战争,然而前线和大后方创造的大量工作机会、以及军工产业带动的生产复苏,使美国经济完全走出了大恐慌的阴霾。美国妇女也因此大规模踏入工作职场
在战争胜利后,美国和苏联的冲突逐渐浮现,美国代表的是资本主义和自由民主制,而苏联则代表共产主义和计划经济,苏联的崛起和意识形态的冲突造成了1940年代末期开始的冷战。两国在许多地区和国家进行一连串代理人战争,包括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几乎触发核大战的古巴导弹危机、以及阿富汗战争。
由于警觉到与苏联的太空竞赛上的落后,美国政府开始大力培养数学和科学的精英人才,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努力下,于1969年第一次成功派人登上月球。
在美国国内,城市化的发展逐渐完成,美国社会经历了一段时期的持续经济扩展。同时,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现象逐渐受到重视,尤其是在南方。从1950年代开始,这些歧视受到马丁·路德·金等人领导的民权运动的挑战,最后终于废除了南方各州的种族隔离法律。
经历1970年代石油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后,美国经济于1980年代开始茁壮的复苏。苏联在1991年彻底垮台,使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依然继续派兵参与海外的战争,例如1991年的波斯湾战争。在1990年代,拜数字化革命以及因特网制造的大量工作机会和技术变革之赐,美国经济展开了史无前例的繁荣成长,新兴的硅谷成为世界资讯产业的龙头重镇。 两次世界大战,不仅重创了新兴大国德国和日本,同时也使传统大国英国和法国失去了对世界格局的支配权。当时的世界,除了美国和苏联,其他工业化国家都风光不再。美国在战后的工业总产值占到了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并且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同时,它还向世界50个国家和地区派驻了军队。
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美国历史新的转折点。独一无二的综合实力,使美国摆脱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企图安排世界秩序却无果而终的尴尬,开始按照有利于自己的方式主导国际秩序,并最终在20世纪后期,成为一个超级大国。
在21世纪开端发生的九一一袭击事件,使美国的外交政策集中于对付恐怖主义威胁。美国政府开始了反恐战争和行动,在2001年10月推翻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后,又在2003年发动了美伊战争,并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但伊拉克临时政府的后续发展及其战争合法性的争议至今仍无定论。
政治
美国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宪政立宪共和国,有世界上最早并仍在运作的成文《宪法》。在《宪法》授权下,政府通过国会运作代议民主制。政府分为三级架构:联邦、州和地方政府。三级政府中的官员由选民进行不记名投票选举产生,或者由民选官员任命。行政长官和立法机构官员从单一选区多数制选举产生,司法系统和内阁官员由行政长官任命并经立法机构批准产生。在某些州,司法系统官员也通过多数制选举产生。
联邦政府本身有三个分支,互相监督和制衡:
立法机关:即国会,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部分组成;
行政机关:即总统,总统提名和参议院批准的内阁官员及其下属,负责行使基于联邦法律的治理权;
司法机关:即最高法院和较低级别的联邦法院,法官由总统提名并参议院批准。
美国国会实行两院立法体制。众议院设435个席位代表各自的国会选区,任期2年。众议院席位根据人口分布,每10年重新划分一次,每个州最少都会分配到1个众议院席位:目前有7个州只有1个议席,人口最多的加利福尼亚州则有高达53个议席。而无论人口众寡,每个州在参议院都有2个席位,加起来共一百席,任期6年;每隔2年,三分之一的参议员必须重选。
在联邦体制内,州与联邦政府的关系很复杂。根据美国法律,各州是主权实体。然而,在美国内战和“德克萨斯对怀特案”建立的规则是,州无权脱离联邦;根据宪法,也无外交权。美国联邦法律在经过宪法授权的领域要高于各州所制订的不同的法律,但是联邦政府的权力只能在宪法规定的范围之内行使;所有未授予联邦政府的权力由州政府和人民自行保留。
美国宪法以及权利法案等一系列修正案致力维护公民自由:包括言论、宗教信仰和出版自由;接受公正审判的权利;拥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选举和财产权。虽然美国所珍视的西方意识形态追求人权,在具体实践中也有争议:直到1964年《民权法案》才立法禁止种族歧视。
一般而言,州内事务的主导权完全在各州政府手中。这包括了内部通讯;关于财产、工业、商业以及公共设施的法规;州的相关法律,诸如死刑;以及州内部的工作情况。很多州立的法律在各州之间都十分相似。在还有一些领域中州的管辖权与联邦政府的管辖权有重叠。
最近几年,联邦政府在医疗、教育、福利、交通、住宅以及城市发展等领域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各州的宪法与联邦宪法基本相符,除了在一些细节上有所不同,其中包括了人权和政府组织。而在商业、金融、公共服务和福利机构等方面,州宪法往往比联邦宪法更为详细。
美国的联邦和州政府主要有两个政党竞争:共和党和民主党。一些小党的参选人有时也有可能当选。中间偏右的共和党通常在社会议题上属于社会保守派、在经济议题上属于古典自由主义。中间偏左的民主党通常在社会议题上属于自由派、在经济议题上属于进步主义。美国人一般会倾向支持两党中的其中一个,不过一些人也会支持独立的小政党和候选人,包括了自由党、绿党、改革党等。除了2001至2002年由民主党在参议院暂时占多数外,共和党自从1994年以来一直保持在两院的多数优势,目前的总统乔治·沃克·布什属于共和党籍,而在2006年中期选举后,情况又有了新的变化,民主党取代共和党成为参众两院的多数党。
行政划分
除夏威夷和阿拉斯加两个州外,其余48个州位于美洲大陆,并彼此相连,这些州又称美国本土。一些人将阿拉斯加也视为“本土”州,因为虽然它和“下方的48州”之间被加拿大隔离,地理上她仍是北美大陆的一部分。所有这些用词通常都包括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第五十个州夏威夷州则位于太平洋的群岛上。
美国也占有其他土地、地区、和占领区,最特别的是美国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但本身却没有州的地位。其他的海外岛屿领土包括美属萨摩亚、关岛、北马里亚纳群岛、波多黎各、和美属维尔京群岛。巴尔米拉环礁是美国唯一的合并领土,但目前并无人居住。美国本土外小岛屿则由加勒比海和太平洋的许多无人居住的岛屿组成。此外,自1898年始,美国在古巴的关塔纳摩湾拥有一个庞大的海军基地。
之前由美国占领的地区包括巴拿马运河区域,自1903年至1979年一直属于美国领土。另外,菲律宾群岛从1898年至1935年间也属于美国领土,美国在那里建立了菲律宾国协作为转型至完全独立的国家前的过渡形式,最后在1946年菲律宾正式独立。
除了美国的实际州和领土外,有数个国家自愿加入为美国的联合邦(Associated States),包括了密克罗尼西亚联邦(1986年以来)、帕劳(1994年以来)、以及马绍尔群岛(1986年以来),这些国家都保有国际法的主权以及对于国土的最高控制权力。不过,这些国家的政府都允许美国提供防卫和金融协助,美国也给予这些国家特殊待遇,提供许多加入美国国内政策计划的机会,包括灾害防治、救灾、和重建等计划。这些自由联合邦都依赖美国提供的金融协助以维持政府运作和资金需求。
外交
美国具有全球性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影响力,其外交政策走向一直是世界关注和讨论的焦点。美国的外交关系规模是全世界最为庞大的。几乎所有的国家在华盛顿特区都设有大使馆和派驻大使。以色列、英国、加拿大、和日本被视为是美国最亲密的盟友。只有少数国家没有与美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包括古巴、伊朗、北朝鲜、索马里和苏丹。
美国革命期间,美国与一些欧洲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说服了法国、西班牙、和荷兰协助对抗英国。在接下来的开垦年代里,美国一直在亲法或亲英两个选择间摇摆不定。当时美国对欧洲事务不愿插手,专注于北美的疆土开拓。后来以门罗主义削弱欧洲在拉丁美洲的影响力,以确保在美洲地区事务的支配权。美国的扩张政策陆续引发了与墨西哥和西班牙的战争,两战均以美国的胜利告终。在南北战争中,美国指责英国和法国支援南部分裂的美利坚联盟国、并试图占领墨西哥,但在内战结束后,美国在北美洲的主导地位就再未受过挑战。
随著国力渐增,美国开始将注意力转向海外,尤其是对外贸易的开拓。为此,美国占领了太平洋的许多领土,包括夏威夷和菲律宾,迫使日本开放贸易,并与欧洲列强竞争在中国的影响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联合国的创建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并且成为安全理事会的五名永久会员之一。
冷战期间,美国最初试图限制苏联于世界各地的影响力。为了遏制苏联,美国、加拿大和10个西欧国家共同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联合盟国对抗任何向北美和欧洲的军事入侵,后来又有14个欧洲国家陆续加入了这一共同防御联盟,包括土耳其和一些前华沙条约成员国以及部分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出于政治上的现实考量,美国也与对抗苏联的共产主义国家结盟,例如中苏分裂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近年来,美国专注于自身的边界安全,防止非法移民和非法贩毒进入国内—尤其是针对墨西哥和加勒比海国家。美国也致力于对抗恐怖主义和避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但其主要目标仍为保护在国内外的国家利益以及公民安全。
军事
美国军队分为四个军种:陆军、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全都由国防部管理。海岸警卫队在和平时期由国土安全部管辖,战争期间归海军部。
美军虽然在20世纪到今天这100多年来经历过了一战、二战,韩战,越战,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大小战争,多次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如在海湾战争中将入侵科威特的伊拉克军队赶出科威特,但美军因为这些战争、维和行动阵亡的士兵人数加起来的总和也不足50万人,而美国本土几乎没几个美国平民在1900年以来因战争原因死亡,可见美军对内的保护和对外的科技军事实力。
在苏联垮台后,美军的军事力量之强大,在全球没有任何国家能比。美军的特殊之处在于它能迅速将军事力量投射至全球。虽然法国和英国也有一定的军事投射力量,但美军是唯一一支能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角落进行大规模区域战争的军队。美国也拥有世界上能够使用的最庞大的核武器库,并且是世界上唯一曾经在实战中使用过核武器的国家,二战末期在日本的广岛市、长崎市投下两枚原子弹。
美军的军事潜力也表现在物流管理上,在这方面的庞大优势使美军能够迅速集结部队应付战争。美国空军有C-5、C-17等巨型空运载具,并且装备世界最先进的F-22猛禽战斗机。美国海军有12艘现役大型航空母舰,配合军事力量投射的原则,使美军能对任何可能的威胁作出迅速反应。美国在1949年4月4日加入地区性军事防卫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也使美国本土有了一层除美军外的军事保护屏障。
美国军队目前有现役军人140万,另有几十万预备役部队和国民警卫队兵员。美国实行志愿兵役制度,在战时曾实施过义务兵役。美国的军事开支名列世界第一,2005年的军费超过紧随其后的14个国家的总和。然而,美国的军事预算仅占其GDP的4%。美国在全球有七百多个军事基地,包括在和美国没有外交关系的古巴也有军事基地,遍及除南极洲外的各大洲。
比起冷战期间,由于政治制度内部的军事思想变化,美国对军事上的开支和态度已经改变许多。单纯以物质资源衡量,美军目前的开销小于20年前的规模。然而,美军依然被世界视为训练有素、装备最为先进的部队。与潜在的敌手相比,美军在科技上拥有绝对优势,这种优势是经过常年的大量研究投资所累积的。与国防相关的研究促成了许多技术突破,包括太空探险、电脑、因特网、超文本系统、核能源、全球定位系统、低可侦测性、防弹背心、甚至是微波炉,以及近来致力开发的雷射武器。对美军而言,这些在科技研究经费通常高于战斗人员开支。军事技术与民间经济保持了紧密的连结,促成了美国的科技和经济发展,经由技术转移,其他国家往往也因此受益。
经济
纵观美国经济史,是一个从成功的殖民地经济于20世纪过渡到世界最大的工业国的历程。
美国的经济体系兼有资本主义和混合经济的特征。在这个体系内,企业和私营机构做主要的微观经济决策,政府在国内经济生活中的角色较为次要;然而,各级政府的总和却占GDP的36%;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社会福利网相对较小,政府对商业的管制也低于其他发达国家。
在全国各地区,经济活动重心不一。例如:纽约市是金融、出版、广播和广告等行业的中心;洛杉矶是电影和电视节目制作中心;旧金山湾区和太平洋沿岸西北地区是技术开发中心;中西部是制造业和重工业中心,底特律是著名的汽车城,芝加哥是该地区的金融和商业中心;东南部以医药研究、旅游业和建材业为主要产业,并且由于其薪资成本低于其他地区,因此持续的吸引制造业的投资。
美国的服务业占最大比重,全国四分之三的劳力从事服务业。美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了黄金、石油和铀,然而许多能源的供应都依赖于外国进口。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业出口国之一,主要农产品包括了玉米、小麦、糖和烟草,中西部大平原地区惊人的农业产量使其被誉为“世界粮仓”。美国工业产品主要包括了汽车、飞机和电子产品。美国也有发达的旅游业,排名世界第三。美国也是飞机、钢铁、军火和电子器材的主要输出国。
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是毗邻的加拿大(19%),中国(12%)、墨西哥(11%)和日本(8%)紧随其后,每天大约有价值高达11亿美元的产品流经美加的国界。美国经济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经济体。美国经济高度发达,全球多个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而美国的证券市场被认为是世界经济的晴雨表。
虽然美国的人均收入名列世界前矛,但财富相对集中,与西欧相比,40%的人口相对更为贫困,而前20%的人则更富裕。自1975年以来,社会流动程度较低,劳动力市场两极化,经济增长的成果流向收入较高的20%的家庭,这种差距是因为相对而言更高的经济自由所产生的。不过,如同基尼系数显示的,美国的家庭平均收入仍远高于绝大多数的工业化国家。而且在联合国发表的《2006年人类发展报告》当中的美国的人类发展指数中,美国最穷的20%的人的人类发展指数也与自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共产主义国家古巴的人类发展指数相同。
自从1980年代隆纳·里根的总统任期以来,美国增加了对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运用,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并减少福利制度的规模,抛弃了自经济大恐慌以来长期实行的、偏向干涉主义的凯恩斯派经济政策。也因此,美国政府在社会福利方面提供的服务比其他工业化国家都要少,降低国内的税赋,并更依赖于自由市场和私营的慈善机构上。
科学和科技
美国在科学和技术研究,以及技术产品创新方面都是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人类工业史上许多最重要的发明,包括了轧棉机、通用零件、生产线等都是源自美国,其中工业的生产线尤其重要,它使得工业的大量生产从梦想变为真实。其他重要的发明还包括飞机、电灯泡、电话。美国还在20世纪策画了著名的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和人类基因组计划。在二次大战时期,美国最早研制出原子弹,将人类科技带入原子时代的新纪元。冷战开始后,美国最先在太空科学和技术领域取得成功,在太空竞赛中领跑,从而导致了火箭技术、武器研究、材料科学和计算机等领域的重大进步,1969年7月,当尼尔·阿姆斯特朗从阿波罗11号飞船中走出,成为踏上月球的第一人时,标志着竞赛达到巅峰。美国为计算机与因特网发展史上贡献至丰,包括二战中发明的计算机、初期的军事化应用,到今日个人电脑发展与革新,美国国防部创办的ARPA网是网络技术的先驱。
在科学研究方面,美国学者赢得了大量的诺贝尔奖,特别是在生物和医学领域。国家健康研究中心是美国生物医学的聚焦点,业已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使人类对肿瘤、阿兹海默病等疾病的治愈研究进入重要阶段。航空和航天研究的政府机构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之类的私营企业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交通运输
由于汽车产业在美国的发展相当早(比较起其他西方国家),美国许多城市的发展都提前顾虑到了将城市和住宅区搭配道路网络的设计。为了连结广阔的国土,美国设计并建造了高通行量、高速度的高速公路,美国的国家交通系统主要便是依赖这些高速公路网。当中最重要的是州际高速公路系统的建设。这些高速公路在1950年代经由当时的总统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授权建造。根据2004年的数据,美国的公路总长为6,407,637公里,名列世界第一。
美国虽然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但自美国从英国独立后,因美国想与前宗主国英国划清界线,加上“右上左落”(左驾右驶) 的法国间接支持美国独立,所以不跟随英国的“左上右落”(右驾左驶) 的原则,而将道路通行方向定为“右上左落”(左驾右驶),这个规划亦影响其他国家,例如加拿大和中国。
大城市里也有建设公共交通的系统,纽约市的地铁网络是当中最大的,也是世界上载客量最为沉重的捷运网络之一。而区域铁路和公共汽车网络则延伸至长岛、纽约上州、新泽西州、和康乃狄克州,都成为了世界上载客量最大的交通网之一。但是普遍而言,美国城市的公共交通相对其他发达国家较为薄弱,人们出行更多的使用私人汽车。
美国建造了横贯大陆的铁路网络,用以在48个州之间运载货物。美国铁路公司(Amtrak)所建造的铁路网也横贯了48个州中的46个,专门用于客运用途。美国的铁路货运系统是世界最繁忙和先进的,且美国的铁路总长度位居世界第一。然而美国铁路的客运并不如西欧和日本那般发达,部分原因是出自美国国土的辽阔;若要到达数千英里以外的大城市,搭乘飞机会比搭乘铁路还要省时。美国政府的分析便认为空中客运是导致客运铁路公司在1970年代接连倒闭的主因。
空中运输是长途旅行的更好选择。以乘客量而言,在2004年全世界前30个最繁忙的机场中就有17个位于美国,包括了排名第一的亚特兰大哈兹菲尔德-杰克逊国际机场。以运货量而言,在同一年里,全世界前30个最繁忙的货运机场就有12个在美国,包括了排名第一的孟菲斯国际机场(MEM)。
许多世界上主要的港口也位于美国;最繁忙的是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港和长堤港,以及纽约港,它们全都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五大湖也有许多船运交通,每大湖都与密西西比河的河网络广泛连接,河的最下游直通大西洋。而第一个连接五大湖与大西洋的伊利运河(Erie Canal)则促成了美国中西部的快速农业和工业发展,并使得纽约市成为美国的经济中心。
地理
美国的国土面积是世界第三大,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美国国土东至大西洋、西至太平洋、南至墨西哥湾、北至加拿大。阿拉斯加州也与加拿大接壤,南至太平洋而北至北冰洋。夏威夷州则处在太平洋的群岛上,位于北美大陆的西南方。
美国国土地形变化多端,尤其是在西部。东海岸沿岸地区有著海岸平原,在南部较为宽广,而在北部较为狭窄,海岸平原在新泽西州以北并不存在,不过在长岛等地也有一些冰川沉积平原。在海岸平原后方的是地形起伏的山麓地带,延伸到位于北卡罗莱那州和新罕布什尔州、高6,000英尺(1830米)的阿巴拉契亚山脉为止。在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是美国中西部地带的内部平原,这里相对而言较为平坦,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密苏里河流域—世界上第四大的
㈧ 欧元诞生的意义
欧元是自罗马帝国以来欧洲货币改革最为重大的结果。
欧元不仅仅使欧洲单一市场得以完善,欧元区国家间自由贸易更加方便,而且更是欧盟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欧元由欧洲中央银行和各欧元区国家的中央银行组成的欧洲中央银行系统负责管理。总部坐落于德国法兰克福的欧洲中央银行有独立制定货币政策的权力,欧元区国家的中央银行参与欧元纸币和欧元硬币的印刷、铸造与发行,并负责欧元区支付系统的运作。
(8)今日合众价格思壮股票扩展阅读:
货币作用:
1、增强自身经济实力,提高竞争力
未来欧元区在国内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总额两个方面都将高于美国和日本。欧元启动以后,统一货币与统一市场的共同促进无疑会带来新的经增长,使得欧盟在与美国和日本等经济强国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济
2、减少内部矛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经济竞争日益全球化、地区化、集团化的大趋势中,统一货币是最有力的武器之一。欧盟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集团,但对国内市场动荡的冲击仍然缺乏抵御能力。
3、简化流通手续,降低成本
欧元的使用,不仅简化了手续、节省了时间、加快了商品与资金流通的速度,而且还会减少近300亿美元的兑换和佣金损失,使欧盟企业无形中降低了成本,增强了竞争实力。随着欧元地位的上升和欧洲资本市场的发展,成员国的资金成本也会下降,有利于投资和经济增长。
4、增加社会消费,刺激企业投资
在欧盟内部尽管统一大市场已经建立,但由于多种货币的存在,使得同样的资源、商品、服务在不同的国家表现出不同的价格。这种现象如长期存在下去,将扭曲各国的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不利于大市场的合理发展。
㈨ 被称为"合众国之父"的是_________
华盛顿啊-美国的总统乔治·华盛顿
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1732年2月22日生于弗吉尼亚,卒于1799年12月14日)美国首任总统
总统任期:1789年4月30日——1793年3月4日 1793年3月4日——1797年3月4日
尊称:国父
出身:种植园主
学历:小学
职业:军人、政治家
党派:无
姓名: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
绰号:“国家之父”
出生:1732年2月22日,威斯特摩兰县,弗吉尼亚
死于:1799年12月14日,弗农,弗吉尼亚山
所属政党:联邦主义者
资产来源:遗产继承、种植园收入
宗教:圣公会
职务:大陆军总司令、州议员
夫人:玛莎·丹德里奇
子女:无
名言:由于剑是维护我们自由的最后手段,一旦这些自由得到确立,就应该首先将它放在一旁。
先例是危险的东西,因此,政府之缰绳得由一只坚定的手执掌,而对宪法的每一次违背都必须遭到谴责,如果宪法存在什么缺陷,那就加以修正,但不能加以践踏!
美国首任总统(1789~1797),美国独立战争大陆军总司令。他毕生未进大学学习,但注意自学,使自己具备了突出的才干。早年当过土地测量员。1752年,成为维农山庄园的主人。曾参加七年战争,获中校和上校衔,积累了军事指挥的经验。1758年当选为弗吉尼亚议员。翌年与富孀M.D.卡斯蒂斯结婚,获得大批奴隶和60.75平方千米土地,成为弗吉尼亚最大的种植园主。在经营农场、手工作坊的过程中,华盛顿饱尝了英国殖民当局限制、盘剥之苦。1774年和1775年,先后作为弗吉尼亚议会的代表出席第一届、第二届大陆会议。1775年7月3日,华盛顿就任大陆军总司令。他把一支组织松散、训练不足、装备落后、给养匮乏,主要由地方民军组成的队伍整编和锻炼成为一支能与英军正面抗衡的正规军。通过特伦顿、普林斯顿和约克德等战役,击败英军,取得了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1783年《巴黎和约》签订,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同年12月23日递交辞呈,解甲归田。1787年他主持召开费城制宪会议。制定联邦宪法,为根除君主制,制订和批准维护有产者民主权利的宪法作出不懈的努力。
1789年,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他组织机构精干的联邦政府,颁布司法条例,成立联邦最高法院。他在许多问题上倾向于联邦党人的主张,但力求在联邦党和民主共和党之间保持平衡。他支持A.汉密尔顿关于成立国家银行的计划,确立国家信用。批准T.杰斐逊所支持的公共土地法案,奠定了西部自由土地制度的基础。1793年,再度当选总统。为了缓和同英国的矛盾,1794年11月4日华盛顿派出首席法官J.杰伊与英国谈判,签订杰伊条约,因有损于美国利益,遭反对。1796年9月17日,他发表告别词,表示不再出任总统。从而开创美国历史上摒弃终身总统,和平转移权力的范例。次年,回到维农山庄园。因对美国独立作出重大贡献,被尊为美国国父。
乔治·华盛顿1732年生于美国弗吉尼亚的威克弗尔德庄园。他是一位富有的种植园主之子,二十岁时继承了一笔可观的财产。1753年到1758年期间华盛顿在军中服役,积极参加了法国人同印第安人之间的战争,从而获得了军事经验和威望;1758年解甲回到弗吉尼亚,不久便与一位带有四个孩子的富孀——玛莎·丹德利居·卡斯蒂斯结了婚(他没有亲生子女)。
华盛顿在随后的十五年中经营自己的家产,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1774年他被选为弗吉尼亚的一位代表去参加第一届大陆会议时,就已经成为美国殖民地中最大的富翁之一了。华盛顿不是一位主张独立的先驱者,但是1775年6月的第二届大陆会议(他是一位代表)却一致推选他来统率大陆部队。他军事经验丰富,家产万贯,闻名遐迩;他外貌英俊,体魄健壮(身高6英尺2时),指挥才能卓越,尤其他那坚韧不拔的性格使他成为统帅的理所当然的人选。在整个战争期间,他忠诚效劳,分文不取,廉洁奉公,堪称楷模。
华盛顿于1775年6月开始统率大陆军队,到1797年3月第二届总统任期期满,他的最有意义的贡献就是在这期间取得的。1799年12月14日在弗吉尼亚的温恩山,他在家中病逝。20世纪中叶被追认为美国陆军超级五星上将(General of the Armies)。
首先,他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是一位成功的军事领袖。但事实上他决非是一位军事天才,当然也决不能与亚历山大和凯撒一类的将军相提并论。他的成功至少有一半是由于同他对垒的英军将领的出人意料的无能,另一半才是由于他自己的才能。但是应记住几位其他美国将领均遭惨败,而华盛顿虽说打了几个小败仗而最终却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其次,华盛顿是立宪会议主席。虽然他的思想对美国宪法的形成没有起重要的作用,但是他的支持者和他的名望对各州批准这部宪法却起了重大的作用。当时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反对新宪法,要不是华盛顿的影响,很难说这部宪法能实行得了。
再其次,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美国有一位华盛顿这样德才兼备的人作为第一任总统是幸运的。翻开南美和非洲各国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一个以民主宪法为伊始的新国家,堕落成为军事专制国家也是易如反掌。华盛顿是一位坚定的领袖,他保持了国家的统一,但是却无永远把持政权的野心,既不想做国王,又不想当独裁者。他开创了主动让权的先例——一个至今美国仍然奉行的先例。
与当时的其他美国领袖如托马斯·杰弗逊、詹姆斯·麦迪逊、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等相比,乔治·华盛顿缺乏创新的精神和深刻的思想。但是他比所有这些雄才大略的人物都重要得多,无论在战争还是和平期间,他在行政领导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他任何政治运动都不会达到目的。对美国的形成,麦迪逊的贡献是重大的,而华盛顿的贡献几乎可以说是不可缺少的。
乔治·华盛顿在本册中的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怎样认识他给美国所带来的历史意义。要求一个当今的美国人对那种历史意义做出不偏不倚的评价自然是困难的。
虽然美国在二十世纪中叶具有甚至比鼎盛时期的罗马帝国还要大的军事力量和政治影响,但是其政权也许不会象罗马帝国那样行之久远。另一方面,美国所取得的技术成就有几项将来也会被其他民族视为有重大意义的,这一点看来是有目共睹的。例如飞机的发明和人类在月球上的登陆就代表了过去世世代代人们梦寐以求的成果;很难想象核武器的发明将来会被看成是无足轻重的成就。
既然乔治·华盛顿大体上可以和罗马的奥古斯都·凯撒相媲美,在本册中把他与奥古斯都排得很接近似乎不无道理。如果说把华盛顿排得略低了一点儿,那主要是因为他比奥古斯都领导的时间要短得多,还有许多其他人如本杰明·富兰克林、托马斯·杰弗逊和詹姆斯·麦迪逊对美国的形成也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华盛顿比亚历山大大帝和拿破仑这样的人物排得高些,因为他的功劳比起他们的来说是更加不可磨灭的。
byname Father of His Country American general and commander in chief of the colonial armies in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1775–83) and subsequently first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1789–97). (For a discussion of the history and nature of the presidency, see presidenc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See also Cabinet of President George Washington.)
Washington's father, Augustine Washington, had gone to school in England, had tasted seafaring life, and then settled down to manage his growing Virginia estates. His mother was Mary Ball, whom Augustine, a widower, had married early the previous year. Washington's paternal lineage had some distinction; an early forebear was described as a “gentleman,” Henry VIII later gave the family lands, and its members held various offices. But family fortunes fell with the Puritan revolution in England, and John Washington, grandfather of Augustine, migrated in 1657 to Virginia. The ancestral home at Sulgrave, Northamptonshire, is maintained as a Washington memorial. Little definite information exists on any of the line until Augustine. He was an energetic, ambitious man who acquired much land, built mills, took an interest in opening iron mines, and sent his two oldest sons to England for schooling. By his first wife, Jane Butler, he had four children; by his second wife, Mary Ball, he had six. Augustine died April 12, 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