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软件概念股及软件行业龙头股有哪些
1、中国软件
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软,股票简称:中国软件,股票代码:600536),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CEC)控股的大型高科技上市软件企业,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
注册资金1.6亿元,总资产超过20亿元,工作及配套环境近11万平米。拥有包括香港上市公司中软国际(股票代码:8216)在内的三十余家控参股公司和境内外分支机构。
2、东软股份
东软集团是中国领先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是上市企业,股票代码600718。公司成立于1991年,前身为东北大学下属的沈阳东大开发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和沈阳东大阿尔派软件有限公司。
3、浪潮软件
浪潮软件(SH:600756)原名为“山东泰山旅游索道股份有限公司”,是以泰安市泰山索道总公司为基础进行改组,经泰安市体制改革委员会泰经改发1993第019号文批准设立,并经山东省体改委鲁体改生字1994第269号文批准创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A股于1996年9月23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交易。
4、东软集团
东软集团是中国领先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是上市企业,股票代码600718。公司成立于1991年,前身为东北大学下属的沈阳东大开发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和沈阳东大阿尔派软件有限公司。
5、榕基软件
榕基软件成立于1993年10月,2007年10月整体改制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专注于发展软件产品的开发和销售、计算机系统集成及技术支持和服务业务,主要服务对象包括国内政府、军事机关、质检、能源和电信等行业。公司通过了ISO9001、CMMI-L3认证和国军标质量体系认证。
❷ 现在哪些股票是刚上市没多久的
股票名称 发行价格 上市日期
奥拓电子 16 20110610
瑞康医药 20 20110610
史丹利 35 20110610
万安科技 15.6 20110610
富瑞特装(创) 24.98 20110608
光韵达(创) 12.98 20110608
上海钢联(创) 23 20110608
骆驼股份 18.6 20110602
双星新材 55 20110602
围海股份 19 20110602
文峰股份 20 20110603
西陇化工 12.5 20110602
北京君正(创) 43.8 20110531
金力泰(创) 28 20110531
正海磁材(创) 21.09 20110531
九牧王 22 20110530
海能达 19.9 20110527
鹿港科技 10 20110527
金运激光(创) 23.36 20110525
科大智能(创) 32.4 20110525
银禧科技(创) 18 20110525
东材科技 20 20110520
好想你 46 20110520
安利股份(创) 18 20110518
东方电热(创) 25.88 20110518
鸿利光电(创) 16 20110518
桐昆股份 27 20110518
万昌科技 19 20110520
电科院(创) 76 20110511
千山药机(创) 29.3 20110511
日科化学(创) 22 20110511
华鼎锦纶 14 20110509
吉鑫科技 22.5 20110506
圣阳股份 25.8 20110506
中京电子 17 20110506
佳讯飞鸿(创) 22 20110505
亿通科技(创) 25.75 20110505
易华录(创) 30.46 20110505
雷柏科技 38 20110428
闽发铝业 15.18 20110428
通达动力 19 20110428
恒顺电气(创) 25 20110426
庞大集团 47 20110428
森远股份(创) 22 20110426
天泽信息(创) 34.28 20110426
明牌珠宝 32 20110422
群兴玩具 20 20110422
理邦仪器(创) 38 20110421
天喻信息(创) 40 20110421
欣旺达(创) 18.66 20110421
国电清新 45 20110422
聚光科技(创) 20 20110415
聚龙股份(创) 22.38 20110415
舒泰神(创) 52.5 20110415
贝因美 42 20110412
步森股份 16.88 20110412
德力股份 28.8 20110412
宁基股份 86 20110412
高盟新材(创) 21.88 20110407
海伦哲(创) 21 20110407
翰宇药业(创) 30.19 20110407
纳川股份(创) 31 20110407
长海股份(创) 18.58 20110329
长荣股份(创) 40 20110329
铁汉生态(创) 67.58 20110329
百润股份 26 20110325
唐人神 27 20110325
福安药业(创) 41.88 20110322
佳士科技(创) 26.5 20110322
科斯伍德(创) 22.82 20110322
江南水务 18.8 20110317
上海绿新 31.2 20110318
益盛药业 39.9 20110318
美亚柏科(创) 40 20110316
潜能恒信(创) 41.46 20110316
神农大丰(创) 24 20110316
维尔利(创) 58.5 20110316
森马服饰 67 20110311
兄弟科技 21 20110310
张化机 29.5 20110310
大华农(创) 22 20110308
通裕重工(创) 25 20110308
永清环保(创) 40 20110308
宝泰隆 18 20110309
通达股份 28.8 20110303
徐家汇 16 20110303
亚威股份 40 20110303
辉隆股份 37.5 20110302
洽洽食品 40 20110302
三江购物 11.8 20110302
世纪游轮 30 20110302
顺荣股份 35 20110302
宝鼎重工 20 20110225
惠博普 26 20110225
南方轴承 17 20110225
尚荣医疗 46 20110225
东软载波(创) 41.45 20110222
华峰超纤(创) 19.73 20110222
捷成股份(创) 55 20110222
力源信息(创) 20 20110222
❸ "健康中国"建设规划,预计明年初出台.健康中国12只概念股是哪些
健康中国12只概念股价值解析
九安医疗:调整定增方案,加大健康管理云平台投入
三诺生物:三季度收入增速稳定,关注医院及海外市场拓展
卫宁软件:重构数据下业绩符合预期,期待商业模式加速落地
乐普医疗:全方位加速布局打造心血管生态闭环
爱尔眼科:内生外延驱动净利润持续增长
万达信息:四川传捷报,异地扩张里程碑式突破
东软医疗:独立上市后估值逻辑有望更加清晰
九州通:传统商业业务持续向好,全面布局电商业务
海虹控股:第三方PBM模式落地岳阳,掘金TPA和健康管理浩瀚蓝海
宝莱特2015年中报点评:血透引擎启动,产品销售增长74.2%
华邦健康:聚焦医药主业,推进大华邦医疗联盟战略
紫鑫药业2014年年报点评:Q4业绩大幅增长
❹ 创业板的股票都有哪些
创业板指的是300开头的所有股票,创业板又称二板市场即第二股票交易市场,是与主板市场不同的一类证券市场。
创业板是对主板市场的重要补充,在资本市场占有重要的位置。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码以“300”开头。
1、 罗博特科(股票代码300757) 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1,925,169.69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64.4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14,343,303.34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46.84%,此类波动相对较大。
2、 特锐德(股票代码300001) 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64,619.6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197.8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5.75%,该只股票同比浮动不算大。
3、 神州泰岳(股票代码300002) 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29,574.87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98.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721.46万元,较上年同期上涨140.10%,公司发展较好直接带动经济上涨。
4、 乐普医疗(股票代码300003) 公司(含子公司,下同)实现营业收入423,783.92万元,同比增长8.08%,实现营业利润137,540.93万元,同比增长3.50%,实现利润总额139,203.02万元,同比增长0.64%,实现净利润118,398.27万元,同比增长2.15%,本公司的利润一直都比较稳定。
5、 南风股份(股票代码300004)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020.79万元,同比下降24.43%;营业利润-3,575.74万元,同比下降233.8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52.68万元,同比增长1035.30%,主要原因系公司根据诉讼案件二审判决结果,转回部分预计负债和供求关系不稳定所致。
拓展资料:
创业板块股票交易规则
规则一、创业板股票的交易单位为“股”,投资基金的交易单位为“份”。买入时,数量须为100股(份)或其整数倍;卖出时,申报数量也须为100股或其整数倍,不足100股(份)的证券,也可以选择一次性申报卖出。
规则二、证券的报价单位为“每股(份)价格”;最小变动单位为0.01元。
规则三、实行价格涨跌幅限制,涨跌幅与主板相同,涨跌幅比例为10%。
涨跌幅价格计算公式:涨跌幅限制价格=(1±涨跌幅比例)×前一交易日收盘价(计算结果四舍五入至人民币0.01元)。
规则四、交易时间:每周一至周五。
❺ “九条命”的东软集团,刘积仁的资本野望
寻瑕以“寻瑕伺隙”的初心写过许多上市公司,本意是要在繁杂的公开信息中,弄清楚资本运作背后的底层逻辑和核心要害。
比如东旭集团的财务公司;英雄互娱的“融资-对赌-关联方收购”;天风证券的无实控人状态及关键时点的大笔融资;亿阳信通的上市公司保壳与集团破产强裁。
成败只是商战风云的表象,背后的核心逻辑才是资本运作的精髓。
曾经的校企“东软集团”,自1991年成立,至2020年,已经发展成为控制东软集团(SH.600718)、东软教育(HK.9616),并成功分拆东软医疗、东软熙康、望海康信准备科创板上市的控股集团。而实际控制人也从东北大学变为刘积仁领导下的“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东软”资本运作的核心逻辑,正是分拆和MBO,两者相辅相成,通过分拆推动创新业务发展,通过MBO促成对东软集团的控制。
刘积仁,中国第一位计算机专业博士,33岁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大学教授,建设中国第一个软件园,一手打造了一个极具影响力的软件帝国。
1988年,东北工学院计算机系软件与网络工程研究室成立,全部的家底是一间半的研究室,三台286电脑,三万元的研究经费。
从美国国家标准局学成归国,被破格提拔为教授的刘积仁就是在这样的研究环境里,搭建了一个技术转移中心。
1989年和1991年,主要生产 汽车 音响和 汽车 通信系统日本阿尔派株式会社两度到访东北大学,寻求 汽车 内部系统的研究合作,最终刘积仁的团队打动了阿尔派,获得了3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
东北工学院开放软件系统开发公司和阿尔派合资成立了沈阳东工阿尔派软件研究所,后来又合并为东大阿尔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这就是东软集团的起点,也是后来的上市主体。
东软的发展,以2011年为界,从2011年之前的“合”,走向2011年之后的“分”。
1993年至1995年,IPO还施行额度制的遥远时代,沈阳东大阿尔派因为背靠东北大学,属于冶金工业部部属院校企业,1995年获批取得上市额度,并于1996年成功上市。占发行前总股本10%的内部职工股400万股,分批上市流通。
上市之初,东大阿尔派的控股股东为东北大学软件中心,管理团队和员工的利益主要体现为400万内部职工股,但团队的诉求明显不止于此。
1998年,东北大学由冶金部部属变更为教育部直属,5月,东北大学软件中心将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转让给东北软件集团,11月,宝钢集团对东北软件集团增资,公司更名为宝钢东软。1年后,宝钢集团、东北大学软件中心等向宝钢东软工会转让21%的股份,员工利益通过工会,得到更大程度的体现。
2001年,宝钢东软更名为东软集团,出于合规考量,宝钢东软工会最终量化为137名员工的持股平台沈阳慧旭 科技 。直至2008年,沈阳慧旭 科技 持有东软集团23.42%的股份,为仅次于东北大学的第二大股东。
2008年,证监会批准东软集团和东软股份合并,上市公司更名为“东软集团”。
一直并行发展的东软股份和东软集团合并,各方主体均获益颇丰。截至2010年底,大股东东北大学产业集团持有市值34.70亿元,员工持股平台作为第二大股东持有市值33.81亿元,阿尔派持有市值27.47亿元,宝钢持有市值19.54亿元。
2011年,东软集团第一阶段的发展,以员工持股平台的清算落幕,137名自然人股东均获得了不菲的财富。
2011年3月,持股平台转移至成都,更名为成都慧旭 科技 ,并通过法院裁定强制清算,将持股平台持有的股份分配给137名股东。白手起家创业,带领东北大学、阿尔派、宝钢、137名员工发家致富的刘积仁,落实股份后,共计持有上市公司716万股,占上市公司股份的0.58%。
东软控股也在这样的背景下,走向台前。
对于依靠东北大学软件学院起步的东软控股而言,东软教育的意义非比寻常。东软控股的第一仗,就是拿下东软教育。
2011年11月,东软控股由大连康睿道联合东北大学和亿达投资共同组建。大连康睿道的背后,是刘积仁及另外22名自然人股东。
东软集团的教育业务起步于2001年,2007年起实现盈利,当年收入3.05亿元,盈利168万元。
2008年,在东软集团和东软控股合并后,教育板块以大连东软软件园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主体,纳入上市公司体系。
2011年12月,上市公司公告,东软控股以4.24亿元的对价,受让东软集团的教育资产,这个对价仅在合并净资产基础上,计入了10.43%的房屋土地增值。
2020年,东软教育申请香港联交所上市,2017年至2019年净利润为1.15亿元、1.32亿元和1.39亿元。上市前夜成为“暗盘之王”,大涨超过25%,市值40亿元。
在剥离东软教育的同时,2012年,东软控股与亿达集团共同成立天津东软睿道,面向高校提供IT培训和人才服务,当年即实现利润3497万元。
东软教育的利润构成中,除了占比近80%的高等教育学费及住宿费之外,还包括依托东软控股实现的“产教融合”业务收入。
2012-2014年,东软集团向天津东软睿道支付服务费分别为3250万元、1.21亿元和1.33亿元。2015年以后,东软集团以合并方式披露关联交易金额,当年支付服务费1.78亿元,2019年,东软集团向东软控股支付的服务费高达3.9亿元。
上市公司东软集团剥离教育板块,并委托东软控股提供软件外包服务,外包毛利率13%,可谓一石二鸟,东软教育实现了稳定利润,东软控股及其股东获得了可观收益。
而当年,教育板块从上市公司剥离时,对价仅为净资产加上区区10.43%的评估增值,发展壮大直至独立上市的东软教育并没能给上市公司带来收益。
一边是原股东对上市公司的减持,一边是管理团队及引入股东对东软控股的增资,东软控股通过两次增持上市公司,逐步巩固了东软集团第一大股东的地位。
2015年起,一直跟随东软集团的主要股东东北大学、阿尔派、宝钢减持陆续减持上市公司股份。
2015年3月,宝钢集团公告累计减持5.2%的股份,减持后持有股份占东软集团总股本4.72%。
2015年7月,阿尔派向东软控股转让东软集团5%股份,总对价10.66亿元。
2016年12月,东北大学产业集团公告,累计减持比例达到东软集团总股本的5%。
于 此同时,管理团队和引入的股东对东软控股增资,东软控股对上市公司则两次增持,最终成为第一大股东。
2015年9月,中国人保向东软控股增资10.12亿元。
2015年12月,阿尔派向东软控股增资5.77亿元。
增资后,东软控股估值达到55.74亿元。但根据东软控股2014年年报,净资产3.7亿,净利润仅为3278.34万元。
2016年11月,大连康睿道控股子公司大连东软思维对东软控股增资,按照2015年的55.74亿估值,此番增资至10.82%,耗资超过6.76亿元,而大连东软思维2013年净资产仅为948万元。
东软控股能够按照40-50亿的估值先后三次融资超过22亿元,与2011年收购东软教育,实现外包服务收入密不可分,也因此获得了进一步控制东软集团的筹码。
2016年12月,东软控股对上市公司增持至10%,交易对价11.93亿元。
2017年1月,东软控股再度增持至11.37%,交易对价3.25亿元。
至此,伴随着原大股东东北大学和二股东阿尔派的相继减持,让出控股地位;东软控股以总计约25.84亿的对价,成为东软集团的第一大股东。主要资金来源是中国人保、阿尔派和大连康睿道的增资款。2017年3月,东软控股将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悉数质押。
2014年至2017年,通过增资和股权转让的方式,东软集团相继失去了对东软医疗、东软熙康和东软望海的控制。
东软大 健康 板块旗下,东软医疗,源于东北大学影像中心的CT设备;东软熙康是云医院板块的运营主体;东软望海主营业务为医疗信息化。
2014年12月,东软集团公告,东软医疗拟引入投资者,弘毅投资、高盛、通和、东软控股采用受让老股和增资的方式,出资27.33亿元(其中增资16亿元),对东软医疗战略投资,投前估值25亿元。其中,东软控股出资9亿元,增资后持有东软医疗22.2%的股权。
2016年7月,经过两轮交割协议,东软集团失去对东软医疗的控制。
2017年9月,大连康睿道继续对东软医疗以42.54亿的估值,增资4.22亿元。
东软控股及大连康睿道,以总计约13.22亿的对价,获得了东软医疗约24.4%的股份。
2020年7月,东软医疗申请科创板上市,2019年末,东软医疗营业收入19亿元,而可比公司万东医疗营业收入9.8亿,市值73.8亿元。
与东软医疗的引战如出一辙,东软熙康引入弘毅、高盛、东软控股等投资者1.7亿美元的融资,随后又引入中国人保和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的6400万美元融资,直至2016年7月,东软集团失去对东软熙康的控制。
东软控股则通过对东软熙康两次增资4300万美元及9400万人民币,获得总计23.4%的股份。目前,东软熙康也在积极筹备科创板上市。
值得关注的是,东软医疗和东软熙康分拆时间恰恰横跨了中国人保和阿尔派对东软控股的增资:
2014年12月,东软集团公告东软医疗和东软熙康的分拆计划。
2015年9月和12月,中国人保和阿尔派按照40亿的投前估值对东软控股增资。
2016年4月,东软控股完成对东软医疗和东软熙康的增资。
不可回避的问题是,中国人保和阿尔派对东软控股增资时的估值,是否将东软医疗和东软熙康纳入考量。否则,难以解释对于净资产3.7亿,净利润3278万的公司,给出40亿估值的合理性。
东软望海的上市计划也在运筹之中。
2015年12月,平安健腾和东软控股通过增资和受让股份,对东软望海战略入股,其中,东软控股出资2.06亿元,总计获得14.07%股份。
2017年11月,平安人寿、泰康、东软控股以15.04亿元对东软望海进行增资,东软集团持有东软望海的股权比例降至29.3%,对东软望海不再控股。东软控股两轮出资总计2.23亿元,持股8.23%。
纵观东软发展史,用刘积仁的话来说,“以退为进, 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发展。”
2011年以前,以“合并”为主线,上市公司收购东北大学影像中心进军医疗板块,东软集团与东软股份合并,教育板块并入上市公司。
在“合并”的过程中,东软集团员工持股平台赚得第一桶金。
2011年以后,以“分拆”为主线,出售东软教育,分拆东软医疗、东软熙康和东软望海。
在“分拆”的过程中,东软控股受让东软教育的控股权,其软件外包业务获得支撑,并最终通过东软教育的独立上市,赚得盆满钵满。
同时,东软教育的股权增值,东软医疗和东软熙康的分拆方案,又为东软控股2015年引入战略投资者的高估值提供了支撑。“分拆”再次成就了东软控股和员工持股平台。
东软控股借“蛋”引“鸡”的资本运作模式,可谓精巧,实现了十年间的爆发式增长。但这一过程中,作为“孵化器”的上市公司,并没有获益:
收购教育资产后,上市公司和东软控股每年都会发生大规模的关联交易,支撑了东软控股的估值和东软教育的部分利润来源;
分拆东软医疗和东软熙康过程中,上市公司都承诺了回购责任,如果成功上市,包括东软控股在内的股东将获得巨额收益,一旦无法上市,则上市公司可能面临回购股份的或有负债风险;
分拆大 健康 板块的过程中,通过无实际控制人的认定,成功规避了证监会分拆上市的要求,
但2017年10月至今的三年间,东软集团市值跌去了50亿元,一路持续的分拆模式,真的是对上市公司最有利的选择吗?
刘积仁喜欢用“猫有九条命”来说东软每5年就换一个活法,对于刘积仁而言,股权投资大时代的春风,或将成就东软系企业悉数上市后,广阔的资本版图。
❻ 东软医疗港股上市能过吗
应该可以的。
11月24日,贝多财经了解到,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软医疗”)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已经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这意味着,东软医科通过境外发行股份,并将在港交所上市。 目前,东软医疗暂未通过港交所聆讯。信息显示,东软医疗于2021年5月31日在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至今已有接近6个月的时间。按照进度,东软医疗或将在近期举行聆讯。
拓展资料
1、此前招股书显示,东软医疗成立于1998年,为全球医学影像解决方案及服务的提供商,为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医疗服务提供商开发、制造和分销各种先进的技术化影像、治疗和诊断产品。 据了解,东软医疗的背后为东软集团(600718.SH)。本次赴港上市前的股权架构中,东软集团持股29.94%,威志环球持股26.52%,东软控股持股15.51%,大连康睿道持股8.92%,员工持股平台天津麦旺持股5.00%。
2、其中,东软医疗董事长刘积仁通过大连康睿道实际控制东软控股40.47%的股份。同时,东软控股也是东软集团的最大股东,持有后者12.97%的股份。这代表着,刘积仁为该公司的最终实际控制人。
3、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按2019年的已安装系统总数和总收入计,东软医疗是中国CT系统的最大制造商。按2019年的销量计,东软医疗亦是中国CT系统的最大出口商。
4、而此前东软医疗在科创板递交的招股书则显示,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称,截至2019年底,东软医疗在中国市场的CT设备保有量为2573台,占中国市场保有量的10.4%,位列国产品牌第一,仅次于GE、西门子、飞利浦三大跨国公司。
5、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东软医疗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9.12亿元、19.08亿元和24.59亿元,均保持增长态势;净利润分别为1.69亿元、8204.0万元和9275.8万元,其中2019年、2020年均低于2018年。
6、 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东软医疗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05亿元。相比之下,2019年同期为7.76亿元,而截至2018年12月31日则为11.57亿元,逐年减少。 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东软医疗的研发支出分别为1.70亿元、1.81亿元和2.22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91%、9.47%和9.02%;销售及分销开支分别为3.35亿元、3.33亿元和3.61亿元,约为同期研发费用的两倍。
7、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东软医疗的全球研发团队聘用了865名研发专业人员。根据招股书,其研发团队成员在医学影像器械设计及制造以及软件工程、AI、云计算和其他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广博。
8、据智慧芽数据显示,东软医疗的专利申请量高达283件,最早专利申请是2002年,近3年专利增长率为48.49%。其中,非外观专利1241件,占比96.73%,包含发明专利1150件,实用新型91件。
9、在技术领域布局方面,东软医疗的专利专注在探测器、CT扫描、图像重建、医疗设备、扫描床等技术领域。从研发团队情况来看,东软医疗有839个发明人,其中发明数量最多的发明人为楼珊珊。
10、值得一提的是,东软医疗曾有多条专利转让信息。据了解,核心专利的转出可能会导致原有业务的业绩下降。不过,智慧芽数据显示,东软医疗共有205条专利转让记录,多数为其关联公司,部分和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有关。
❼ 有互联网的医疗康复股票有哪些
互联网+医疗概念股票有:九安医疗002432,三诺生物300298,乐普医疗300003,福瑞股份300049,宝莱特300246,中京电子002579,奋达科技002681,九州通600998,上海医药601607,一心堂002727,嘉事堂002462,瑞康医药002589,以岭药业002603,康美药业600518,太安堂002433,汤臣倍健300146,和佳股份300273,卫宁软件300253,万达信息300168,东软集团600718,华平股份300074,银江股份300020,东华软件002065,延华智能002178,数字政通300757,光一科技300356,宜华健康000150,朗玛信息300288,美亚光电002690,运盛医疗600767,海虹控股000503。
❽ 医养结合股票有哪些
医养结合股票有以下:
一、南京新百600682
在ROE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0.41%、-6.74%、11.76%、4.74%。公司发起设立新百创新健康投资基金等项目,尝试布局医疗健康产业,探索医疗、养老服务,并将发展医养结合、社区居家养老等模式,进一步创造新的盈利模式,使之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二、运盛医疗600767
在ROE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7.71%、7.38%、-28.04%、4.4%。与知名医疗大健康股权投资机构中钰资本合作成立医疗大健康产业并购投资基金,主要瞄准智慧医疗、可穿戴设备、移动医疗及互联网大健康等细分领域;募资金4.37亿元,拟用于互联网健康生态系统建设与运营项目。
三、万科A000002
在ROE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22.8%、23.24%、22.47%、20.13%。基金未来将投资包括但不限于医疗服务等行业项目,中信资本为基金的执行事务合伙人。
四、东软集团600718
在ROE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2.78%、1.22%、0.43%、1.57%。公司表示,本次与诺基亚贝尔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将以诺基亚贝尔所拥有的全球领先的5G端到端商用产品和解决方案为基础,结合公司在医疗健康云、智能汽车互联、智慧城市等领域的技术优势与经验,充分释放东软在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的积累。
五、万通发展600246
在ROE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5.26%、4.64%、8.11%、0.66%。积极探索以高科技、服务业与房地产的结合,实现房地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公司也围绕房地产与高科技和服务相结合的方向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医疗健康、体育和会展等领域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或布局,随着与中融国际信托的战略合作,万通地产将结合前期探索取得的经验,加速实现房地产业务向地产金融服务型的第三产业业务的转型升级。
六、海翔药业002099
在ROE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6.9%、11.35%、14.07%、5.79%。公司坚持以研发创新、技术升级为驱动,以“关键中间体-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发展”为策略,开发特色原料药工艺,以质优价廉的仿制药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基础医疗健康需求;同时深化国际合作,在国际制药巨头转移生产的机遇中建立更紧密更长久的CDMO/CMO合作关系。七、*ST海医600896
在ROE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34.24%、6.62%、-10.45%、3.65%。公司以“览海在线”为平台,与门诊部的线下医疗资源相结合,开展互联网健康咨询服务。
八、新华医疗600587
在ROE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2%、0.69%、23.54%、5.47%。公司拥有医疗器械、制药装备和医疗服务三大业务板块。其中医疗器械按产品划分主要包括医疗器械产品、医用环保设备产品和药品及器械经营。
九、上海医药601607
在ROE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0.73%、10.34%、10.12%、10.34%。公司在医疗器械业务,主要产品包括上海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呼吸机、麻醉剂、手术床、血压计(表)、手术无影灯、人造牙、牙科治疗机等产品。
❾ 2003以后最赚钱的股票
1.002001新和成最低价4.69 2006.11.21。 最高价60.78 2008.5.13
2.600340 华夏幸福 最低价2.32 2008.11.6。 最高价39.09 2013.8.16
3.002038双鹭药业最低价7.59 2005.06.02. 最高价73 2013.5.27
上海a股代码601000之前的所有公司,深圳主板的公司以及中小板前100家公司,这样除了少量是2004年以后上市的公司,大部分都是上市超过15年的公司,公司总数233家,集中在几块比较重要的行业:制造业(包括家电,汽车,工程机械等),医药(包括西医,中医,医疗器械等),通信业,日用品,食品饮料(这块由于比较特殊从日用品单独拿出来),软件,能源,旅游,零售业,矿业,金融,交通运输(包括机场,高速公路,航空业,港口等),公共事业,工程建设,房地产,材料(包括水泥,钢铁,化工,纺织等)。
先来看看过去20年回报率前50的公司,采取方式上市就买入一直持有至今,复权方式采取后复权:
由于这些年中国房地产的大幅增长使得很多全国性企业提供了很高的回报率,但是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后期二手房销售占比逐渐提高,对于这些新房销售公司的业绩会有一定影响,后续会如何表现目前我很难看清,工程建设的回报率也是马马虎虎,没有什么出色表现。
❿ 东软医疗事业部干什么的
东软医疗软件事业部,是东软重要的行业解决方案研发部门之一。为客户提供可持续改善能力的数字化医院和全面解决方案,提供中国医疗信息化服务,提供全面数字化医院解决方案包括:HIS、PACS、LIS、EMR、远程医疗等。
软医疗软件事业部,为北京天坛医院、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等用户提供数字化医院信息系统。通过这些系统的设计、开发工作,完整地研究、梳理了医院业务,逐步建立了以沈阳总部的技术研发团队为核心,辐射广州、南京、北京、武汉、昆明、西安等各地的专业化实施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