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价格知识 » 航天电子2017年股票增发价格
扩展阅读
笃行科技股票 2025-09-12 16:08:18

航天电子2017年股票增发价格

发布时间: 2022-09-15 14:45:29

『壹』 600879 航天电子 是哪里的企业

湖北省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科技园

『贰』 中国军事有那些股票

1、北方创业(600967):

包头北方创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方创业)是中国兵器工业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公司控股的上市公司。2004年4月16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公司于2004年4月2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向社会公众发行人民币普通股5000万股。

2、北方股份(600262):

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方股份)是专业从事非公路矿用自卸车和相关工程机械、中英美投资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国家有关部委的审批,于1988年组建成立,2000年6月在沪市成功上市。

3、光电股份(600184):

光电股份 [600184]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一只股票。主要经营军用光电装备、光电仪器产品、信息技术产品、太阳能电池等。

4、中兵光电(600435):

公司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2008年11月底,公司通过向大股东定向增发,实现了大股东军工业务的整体上市。转型为以军工制造业为主、纺织机械制造业为辅。

5、天和防务

西安天和防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和防务)是一家以连续波雷达技术和光电探测技术为核心的侦察、指挥、控制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贸易为主营业务的高科技企业

『叁』 航天电子2021年定向增发结束了吗

还没有。
2021年12月10日,航天电子披露2021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6.46亿股,预计募资不超41.36亿元,用于加码研发及产业化。审核需要几个月,还没有结束。

『肆』 军工板块和航天板块里分别有哪些股票哪些是龙头

一:军工板块股票有哪些军工板块股票上市公司:
中国卫星(600118) 小卫星制造及应用服务
航天机电(600151) 汽车空调器等零部件
航天动力(600343) 变矩器,燃气表,特种泵
火箭股份(600879) 航天电子设备及元器件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
航天电器(002025) 各种继电器和电连接器
航天科技(000901) 卫星发射服务
航天通信(600677) 通信服务、纺织
航天长峰(600855) 光机电系统产品及服务
航天晨光(600501) 专用汽车、波纹管
航天信息(600271) 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等
中兴通讯(000063) 各类通信设备产品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
西飞国际(000768) 大中型飞机零部件
中航精机(002013) 汽车座椅调节机构
贵航股份(600523) 汽车零部件生产
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
成发科技(600391) 航空发动机及零部件
哈飞股份(600038) 直升机,多用途机 ,
洪都航空(600316) 教练机,直升机,运输机
昌河股份(600372) 轿车,微型车,零部件
东安动力(600178) 汽车发动机、变速箱
南方摩托(000738)
ST黑豹(600760)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凌云股份(600480) 汽车零部件
北方股份(600262) 重型自卸汽车
新华光(600184) 光学玻璃、光电材料
北方天鸟(600435) 电脑刺绣机
北方国际(000065) 工程承包、建材销售
长春一东(600148) 汽车离合器
北方创业(600967) 铁路车辆、冶金机械
晋西车轴(600495) 铁路车辆用各类车轴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
中国嘉陵(600877) 摩托车及其发动机
长安汽车(000625、200625) 汽车及汽车发动机
天兴仪表(000710) 汽车及摩托车仪表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江南重工(600072) 大型钢构、压力容器
中国船舶(600150) 船用柴油机
广船国际(600685) 船舶及辅机
二:航天板块股票有:
中国卫星(600118):星研制、应用。其中军用60%,民用40%。航天五院,卫星及航天器研制及应用,其中军用近50%。

航天电子(600879):军品75%,连接器、传感器等。民品25%,电缆、钻井测斜仪等航天时代电子,军用及民用电子产品,军队及宇航占2/3。

航天动力(600343):电机、泵、传动产品等。大部分民用,少部分军用航天六院,主要产品是火箭发动机,民品包括动力配件等。航空发动机及衍生品占60%以上,转包占20%以上,其它。目前注入黎阳、南方。西安发动机集团公司,主营为发动机,燃气轮机,还包括压力容器、仪器等机械产品。
航天机电(600151):太阳能及汽车部件,民品航天八院,主业是“星箭弹船”。航天民品基地,包括光伏业务,汽车部件等。
航天长峰(600855):军品为军用计算机等,占25%。民品为医疗机械、机床等,目前正在注入安防产品。航天二院,战略导弹为主。民品包括信息产品,数控系统,特种器件等。
航天通信(600677):军品为便携导弹,通信产品等,占35%,民品包括纺织、商品流通等。航天科工集团,主业导弹武器,民品超过50%,包括信息产品、电力及石油设备等。
航天晨光(600501):专用车1/3左右,民品包括波纹管,压力容器等。晨光集团军品为导弹,民品为车辆,管类、掘进机等。

『伍』 懂股票的朋友请进

楼主啊,首先你觉得跌破发行的里面找就行,这就是个错误。。股票跌破是有必然的原因的,有可能去年亏了,
主要是因为去年的过分涨,泡沫很大早里面,,亏本的股票也在涨,你说今年要不要跌。。。

现在我最看好的就是中信证券,600030。。
不信的话你可以看看。。

不要人云亦云,,,今年的股票很不好炒,,
不熟的话,最好不要进来。。。
在外面观望的好。。。

『陆』 最近有什么分红配股(10送10)的股票

分红基本都快完了,那里还有高转送的股票

『柒』 航天明子非公开增发是利好还是利空

1、航天通信(600677)非公开增发是利好还是利空,就要看它是什么样的增发了。
2、增发分为非公开定向增发和公开增发,前者一般是向特定的投资者进行增发,那一种一般是那特定投资者向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从而使上市公司业绩更好,那一个投资者从而获得股价的上升而获益,而其他的一般中小股东也会因此而获益,基本上是利好;至于公开增发一般是等于向市场直接圈钱,从市场上抽取资金,原来的股东不参与公开增发会受到公开增发使得股权被有效摊薄,就算参与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摊薄,只是比不参与好些,一般来说公开增发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是一个利空,虽然这利空影响较为短暂,但股价会有剧烈的反映。
3、一般来说,非公开增发对股票对股东是是利多,对股民是利空。非公开增发一般都是针对股东等特定群体发行的。对股民来说,股票总数增加了,总资产不变,股票价格会下降,是利空。中长线买家应继续持有,但对于短线操作来说还要进行估值。如果估值优势明显,那么仍可中期关注但短线会有高手运作的机会,毕竟方案的实施还需要时间。如果估值优势不大则考虑退出。

『捌』 雷科防务2016年7月26号增发股票价格是多少

雷科防务(002413)于2016年7月26号增发的股票,根据锁定期不同有两批增发价格和锁定期分别如下:

  1. 实际增发价格:14.5元;该批限售股预计上市日:2017-08-04

  2. 实际增发价格:11.22元;该批限售股预计上市日:2019-08-04

『玖』 601111增发 是利空还是利好

增发是利好的,比如原来发行在外的股票有10000万股,再发行5000万股就是增发了.增发有定向增发与不定向增发两种.601111国航:走势强劲,但短线可能调整;中线强势依然不变,逢低可加仓。

长时间以来,股票增发问题一直是市场热点之一,其利弊众说纷纭。本文就股票增发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股票增发对股价行为的影响和股票增发倾向性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证检验。

股票增发趋势分析

沪深证券市场从1998年6月开始正式试点实施增发新股融资方式,1998和1999年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上市公司实施了增发。在2000年4月30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暂行办法》后,许多上市公司纷纷"弃配改增",增发数量迅速增加。从1998年至2002年6月30日,共有203家公司提出并公告了拟增发预案。从2001年开始,提出拟增发预案的公司在急剧增多,特别是2001年达到了创纪录的127家。

上市公司提出的股票增发预案只有在得到证监会的批准之后才能实施。因此,实施的增发数量要远远小于公布的增发预案。从1998至2002年间,共有77家公司实施了股票增发,其中13家系原有A股和B股公司增发A股,55家系原有A股公司增发A股,8家系原有B股公司增发A股,1家系原有B股公司增发B股。考虑到A、B股市场之间股票价格的关系,本文只研究原有A股公司(包括同时发行B股的A股)增发A股的情况,这样共有68家A股公司增发了新股。

由根据发行日统计的股票增发数据看出,从1998年开始,股票增发数量呈不断增长之趋势。

增发对股价的影响

从我国股票增发的市场实践来看,增发一般对市场股价产生负面影响,表现为增发意向书公告日股价有不同程度的下跌。本文尝试采用事件研究方法,用事件前后股价行为的变化来考察股票增发对股价的影响。本文定义增发意向书公告日为基准日(如果增发意向书公告日是非交易日,则以公告日后一个交易日为基准日)。本文随后以公告日(基准日)前40个交易日、后80个交易日为计算超额收益率的事件期。考虑到我国股票市场的实际情况,本文采用市场调整超额收益率(股票收益率与对应A股指数收益率的差额)来表示股票在事件期的超额收益率(这实际上意味着假设所有股票的β系数都等于1),通过计算增发股票的平均超额收益率和累积超额收益率来考察增发对股价行为的影响。

本文选取了基准日前40个、后20个共61个交易日的情况。由结果可以看出,在股票增发意向书公告日或者是次日,超额收益率显著小于零,平均达-3.52%,显示在股票增发公告时,股价有迅速的反映。在增发公告前后的61个交易日内,只有一个交易日的平均超额收益率显著大于零,而10个交易日的平均超额收益率是显著小于零,其余交易日的平均超额收益率没有显著异于零,显示在股票增发公告前后超额收益率并没有显著异于零。换句话说,在公告日后并没有一致的超额收益率为负的情况出现。对各年度基准日前后平均超额收益率的检验也说明,绝大多数的超额收益率都没有显著小于零,因此,可以认为,在股票增发意向书公告日或者次一交易日,股价迅速反映了增发对股票价格的利空效应。

增发动机分析

实施增发公司的货币资金数量没有显著小于市场平均水平,即实施增发公司的平均货币资金数量并没有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因此,很难认为上市公司因为缺乏货币资金才进行增发。它从侧面说明了上市公司并非因为缺钱才进行增发,而往往是因为它满足了增发的条件,所以不愿意放弃通过增发"圈钱"的机会。

我们计算了在1999年至2001年实施增发的61家公司的流通股股数占总股数的比重发现,在这61家公司中,比重超过50%的公司只有两家,比例为3.23%+。我们比较了各年度市场平均流通股比重,发现实施增发公司的平均流通股比重要小于市场平均水平。

同时,我们发现,信息技术业中的上市公司提出股票增发预案的概率相对来说比较高一些;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负债比率越高的公司越倾向于提出股票增发预案。从这个角度看,中国证监会提高股票增发的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负债率要求是有道理的。

另外,每股收益越高,股票增发预案获批准的概率越大。这说明中国证监会在进行股票增发预案审批时对于拟增发新股的每股收益指标比较重视,每股收益高的公司所提出的股票增发预案较容易获批准。从股票增发条件的变化历史看,2000年之前对增发公司基本没有明确的财务指标要求,2000年4月30日发布的《上市公司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暂行办法》所提出的股票增发条件较低,并且所有提出股票增发预案的公司基本都符合这一条件。因此,实证结果表明,每股收益对股票增发预案获批准的概率有一定的影响。

但是,从历史演变过程看,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而不是每股收益更加重视。在2002年7月24日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增发新股有关条件的通知》中,明确提高了净资产收益率的标准,但并没有涉及每股收益。每股收益率而不是净资产收益率对股票增发预案获批准的概率有影响的原因有待于做进一步的分析。

增发并未有效改善业绩

对股票增发的主要批评之一是,股票增发并没有实质性地改善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

为了比较股票增发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我们考察了实施增发公司在实施增发前后五年财务数据的变化情况。我们分别计算了1998年至2002年上半年实施增发的68家上市公司在1997年至2001年的主要财务指标的加权平均值,其中年度股票增发家数是根据新股发行日确定的。作为对照,我们计算了1997至2001年主要财务指标市场平均值的变化情况。

就1998年实施增发的7家上市公司而言,由于在增发新股的同时进行了大规模注入优质资产等重组活动,因此,这些公司在增发后实现了公司经营情况和业绩的大幅度改善。在重组当年,净利润和主营业务收入两项指标的增长幅度非常高:平均净利润从2192万元上升到13985万元,平均主营业务收入从67965万元上升到225778万元。此外,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等也有非常大的改善,每股净资产也呈显著上升。这说明,增发所导致的摊薄作用在1998年实施增发的这7家公司中并不明显。但是,考虑到1998年实施增发的7家公司当年还实施了重大重组,即在增发的同时往往伴随着大规模的重组活动,因此业绩的大幅度改善可能是由于大规模重组所导致的。相应地,下面进行的分析中我们基本上剔除了这7家公司。

就1999年实施增发的5家公司而言,在重组当年,除净资产收益率外,各项指标都有了一定幅度的改善,但改变的幅度并未远远大于市场平均指标的改善程度。在实施增发后的两年之内,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都有了大幅度的下降,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都下降并且下降幅度远远大于市场所有上市公司平均指标的下降程度。这说明,1999年实施增发的公司的业绩在实施增发后非但没有提高,反而有了急剧的下降。

2000年实施增发的19家公司的业绩变化情况要比1999年实施增发的公司更差:公司业绩在增发当年就有非常明显的下降。在2000年,除了主营业务收入有所增长外,净利润、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这三个指标的下降幅度更大。这说明,2000年实施增发公司的业绩恶化程度要大于1999年实施增发的公司。

对于2002年实施增发的18家公司,我们只能比较它们在增发实施之前的平均业绩和市场平均业绩之间的关系。比较结果显示,2002年实施增发公司的平均业绩要大大优于市场平均水平,即实行增发的上市公司是所有上市公司中优秀的群体,其经营业绩在上市公司中处于较高水平。这是提高增发条件之后的必然结果。但是,这些公司在增发新股当年及以后能否继续保持优良的业绩则更引人注目。

综上所述,对于股票增发对上市公司业绩影响的比较结果表明:(1)股票增发并没有像想象的那样改善上市公司的业绩。除1998年实施增发的公司因同时实施大规模重组而改善业绩之外,绝大部分的上市公司在实施增发之后业绩反而下降,部分公司在实施增发当年业绩就有大幅度的下降。因此,认为增发能够改善业绩的结论是得不到充分支持的。(2)较低的上市公司增发条件一定程度上导致增发公司在实施增发后业绩急剧变坏,即所谓的"变脸"。2000年实施增发公司的业绩变化情况说明了这一点。(3)在提高增发条件后,2001年、2002年实施增发公司在增发前的平均业绩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2001年实施增发的公司在增发当年的业绩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下降。

结论

1、实施股票增发的公司在股票增发完成后并没有显著地改善业绩,有些甚至在实施增发后业绩有很大的下降;由于股本扩大,因此导致了每股收益的下降,损害了长期持股老股东的利益。从1998年以后增发案例的结果来看,增发这种再融资行为并非提高上市公司业绩的有效手段。

2、从增发对股价的影响来看,增发的确是对股票价格的"利空"消息:在增发意向书公告日前的超额收益率显著为负,显示市场提前就对这一利空消息作出反映,投资者通过用脚投票来表示对增发行为的否定。

3、增发价格折扣率对公告日前后11个交易日累积超额收益率有一定的解释能力,并且不同年份对该累积超额收益率的影响也有差异。这显示出市场对股票增发的看法将很大程度上影响价格的下降程度。

4、1999年和2000年实施增发股票在增发新股上市后股价的累积超额收益率曾经出现了上升的趋势,所以参与增发的投资者在增发前后可以获得了较大的价格差,存在着明显的套利机会。但是从2001年开始,在增发后的超额收益率没有显著为正,即这种套利机会开始逐步消失。

5、关于增发公司存量资金的分析表明,增发公司拥有的平均货币资金没有明显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即上市公司并不是因为缺乏货币资金才要进行增发。实际上由于增发条件的限制,往往可以进行增发的公司其业绩和财务状况都比较好,所以增发公司的平均闲置资金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也是必然的。分析其增发动机,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为了公司业务和规模的扩张,通过增发募集资金投入新项目;二是由于增发融资的门槛越来越高,成功难度越来越大,为了不"浪费"宝贵的增发机会而进行增发。

6、有关实施股票增发和提出股票增发预案公司的流通股比例的分析表明,提出股票增发预案和实施增发公司的流通股比例要小于没有实施增发或没有提出股票增发预案的公司,说明上市公司不合理的股权结构会影响到上市公司进行股票增发的倾向性。虽然流通股比例较小的公司通过增发来改善股权结构无可厚非,但要注意在这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流通股东的利益而不仅仅是大股东的利益,增发应以提高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为主要目的。尤其在增发过程中,股票价格的市场风险完全由流通股东承担,因此流通股东应在增发决策中拥有较大的发言权。

7、有关提出股票增发预案倾向性的二元选择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提出股票增发预案倾向性在不同行业有差异:信息技术行业更倾向于提出股票增发预案;而且重要的三个指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和流通股比例会影响上市公司提出股票增发预案的概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负债率越高、流通股比例越低,上市公司越倾向于提出股票增发预案。

8、股票增发预案获批准情况的二元选择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每股收益高的公司所提出的股票增发预案更容易获得中国证监会的批准。这说明盈利能力较高公司的股票增发预案更能够得到发行审核部门的认可。
参考资料:。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