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价格知识 » 深安达股票价格
扩展阅读
云南错业股票代码 2025-08-29 22:49:17
2019股票最牛交易记录 2025-08-29 21:51:49
天味火锅底料股票代码 2025-08-29 21:26:03

深安达股票价格

发布时间: 2022-09-28 14:04:42

1. 中国上市最早的二十家公司

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首批有8只股票挂牌交易,分别为:延中实业(600601)、真空电子(600602)、飞乐音响(600651)、爱使股份(600652)、申华实业(600653)、飞乐股份(600654)、豫园商场(600655)、浙江凤凰(600656)。由于上交所这8只股票成为新中国最早公开上市交易的一批股票,“老八股”之称由此而来。 与此同时,深市则有深发展、深万科、深宝安、深安达、深原野等五支股票组成。 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9月,是中国最早的上市公司之一。 中国最早的股票是由1873年成立的轮船招商局发行的,而中国证券交易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1914年北洋政府颁布了证券交易所法,1917年成立了北京证券交易所。新中国的股票市场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标志着新中国证券市场的开端。1991年6月又成立了深圳证券交易所,1992年10月成立了国务院证券委和中国证监会,并将股票的发行扩展到全国,这标志着中国全国性证券市场的正式形成。 19世纪70年代开始,清政府洋务派在我国兴办工业,随着这些股份制企业的兴起,中国自己的股票,公司债券和证券市场便应运而生了. 1872年设立的轮船招商局史诗我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 1914年北洋政府颁布<证券交易所法> 1917年北洋政府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开设证券经营业务

2. 1992年中国股市有几只上市公司

1992年中国股市有延中实业、真空电子、飞乐音响、爱使股份、申华实业、飞乐股份、豫园商场、浙江凤凰这八家企业:

1、延中实业(股票代码:600601)

延中实业是沪市最早上市的公司之一,属于“三无”概念股,且盘子小,争夺其控股权的斗争在中国股票市场中多次掀起波澜。上市日期为1990年12月19日。

2、真空电子(股票代码:600602)

1987年1月12日发行普通股14.5万股。1988年4月26日发行12.5万股,1989年2月28日发行22.1万股,每股面值100元。 1991年11月29日又溢价发行了B种股票,成为中国第一张专供海外投资者认购的人民币特种股票。发行量100万股,每股100元,发行价420元/每股。

3、飞乐音响(股票代码:600651)

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FEILO ACOUSTICS CO.,LTD.SHANGHAI SH:600651)创立于1984年11月18日,是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上市公司

4、爱使股份(股票代码:600652)

上海爱使股份有限公司于1985年1月经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批准,向社会公众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30万元,是采用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也是上海市首批股份制试点企业和股票上市公司之一。

5、申华实业(股票代码:600653)

申华控股,即上海申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6年7月1日,是一家综合类的上市公司,其前身是上海申华电工联合公司。1990年12月18日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6、飞乐股份(股票代码:600654)

飞乐股份于1987年6月23日经沪体改(87)第4号文批准,采用社会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股票于1990年12月1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7、豫园商场(股票代码:600655)

1992年 5月豫园商场股票市价突破万元,创下中国证券交易史上的天价,被誉为“中华第一股”,为同年5月成立的上海豫园旅游商城股份有限公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8、浙江凤凰(股票代码:600656)

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浙江凤凰作为首家异地上市公司挂牌上市。

3. 价值投资理念相关知识介绍在哪里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高顿网校为您解答:


价值投资理念的具体内容

分红险价值投资理念的核心思想是利用某一标度方法测定出股票的″内在价值″,并与该股票的市价进行比较,进而决定对该股票的买卖策略。价值投资认为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与股票价格会有所背离,其内在价值决定于经营管理等基本面因素,而股票价格则决定于股市资金的供给需求状况,在不同的决定因素下,内在价值高于股票价格的价差被称为″安全边际″,一家绩优的企业出现安全边际时,对其投资就具备所谓的价值。

价值投资的理论奠基人是美国的本杰明·格雷厄姆。他在1934年出版的《证券分析》一书,被尊为基本分析方法的″圣经″。Graham的学生沃伦·巴菲特是成功的价值投资者,其投资原理很简单:只做传统的长期投资。其道理是:长期而言,股票的价格取决于企业的发展和企业所创造的利润,并与其保持一致,而短期价格却会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大幅度波动,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到始终如一地准确预测。

从美国证券市场的经历来看,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出现的时候也是美国经历了股灾后的反省时期,钢铁和汽车产业的发展与价值投资的理念正好相适;而60年代″ 电子狂潮″时期人们追逐所有后缀″trons″的股票, 七十年代又开始崇尚绩优成长股,业绩投资便开始风靡华尔街,石油股是当时的热门股票,八十年代生物工程和微电子领域的新技术的发展直接刺激起60年代的概念炒作理念的复苏,最激动人心的九十年代,前半期是″亚洲四小龙″热,后来因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而崩溃,九十年代后半期则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概念股的狂飙及退潮,目前市场仍处在回归过渡期。历史经验表明,在经历过度热情追高成长型股票导致最终幻想破灭之后,必然又会走回到稳健的价值型投资的老路上,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投资理念的变化呈现周期性的循环规律。

我国证券市场价值投资理念的变迁

中国证券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几经沉浮,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投资者结构不同,经济环境不一样,政策法规的变迁,投资理念均有各自的特征。1996年之前,国内资本市场基本上是一个袖珍市场,投资者以中小散户为主,上市公司中沪深两地的本地股占有相当的比重,大盘走势表现出极强的波动性。此时沪市投资理念的主要特征为:高送配偏好与高风险偏好。93年3 月份之前沪市大盘涨幅超过15倍,而主导这波行情的是连续实施高送配的上海本地三无概念股。与沪市投资理念形成对照的是,深市行情中,北大高科(原深安达)、深宝安、深发展等绩优股曾有过出色表现。1996年以后的证券市场经历了从崇尚绩优到偏好重组、从追捧蓝筹到热衷小盘、从均衡持仓到科技至上等重要变化。1996年:绩优和蓝筹理念为主导,以深发展、四川长虹等为代表的绩优大盘蓝筹股对96年的大行情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1997 年:绩优理念风光依旧、 重组理念初露锋芒。 1998年:绩优理念悄然退潮、重组理念主导市场,沪深股市小市值重组概念股,如″ 国嘉实业″等表现突出。1999年:重组理念与高科技成长理念联姻,尽管″5.19″ 行情中以中兴通讯、长城电脑等为首的绩优科技股表现不俗,但99年涨幅最大的却是那些经重组摇身而变的科技股,如南开戈德、科利华等。2000年:成长理念盛极而衰,重组理念魅力不减,2000年初以网络股为主的科技股掀起巨大的波澜,如综艺股份、上海梅林等,崇尚成长的投资理念发展到了极致,但与此同时也逐步走向了消亡,但是以深南玻、泰山石油、ST深安达等为主的深市重组股才是2000年的主流板。2001年上半年:在监管力度加大的情况下重组股大不如前,但是次新小盘理念唱主角。

从股票市场所处的经济环境看: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是整个九十年代的主线,上市公司集中在传统产业、国有企业,是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前沿,九十年代也是消费结构升级和受国际经济环境影响增大的时期,重组和成长作为市场的主流投资理念有其必然性。

价值投资理念正处于转型期

我国证券市场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轨时期,其运行格局即将发生深刻的变化。正如二十年前,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对外开放促成了中国经济由计划管理型向市场主导型不断演变一样,经过十余年发育成长的中国证券市场在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及监管手段不断深化的前提下,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与中国金融迈向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将出现一个崭新的格局。可以预见,证券市场的基本经济功能,如定价功能和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等将得到充分体现,价值投资作为市场主流投资理念之一将受到更多的重视。


作为全球领先的财经证书网络教育领导品牌,高顿财经集财经教育核心资源于一身,旗下拥有高顿网校、公开课、在线直播、网站联盟、财经题库、高顿部落会计论坛、APP客户端等平台资源,为全球财经界人士提供优质的服务及全面的解决方案。


高顿网校将始终秉承"成就年轻梦想,开创新商业文明"的企业使命,加快国际化进程,打造全球一流的财经网络学习平台!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如仍有疑问,欢迎向高顿企业知道平台提问!

4. 股票筹码分散好还是高位单峰好

看水平 如果是巴菲特就喜欢集中公司调研的很到位里里外外查个底朝天 。如果没这水平还是分散安全

5. 吸拉派落什么意思

吸拉派落:庄家运作四步曲

狡猾的庄家的确很多,但不管他们如何跳舞,其操纵手法万变不离其宗,即:必须经过吸筹、拉升、派货、回落(简称:吸拉派落)的四部曲全过程。

第一曲:吸筹。庄家要拉抬某个股票,必须控制足够的筹码。举一个简单的比喻,假设有1000股流通的股份,如果庄家控制了900股,剩下的100股,庄家无论是拉抬还是大压,都是举手之劳的轻易之事。所以,庄家要跳的第一曲就是吸筹。此阶段的特色是:由于庄家的资金都在十几亿以上,不可能一笔买单全买。不像咱散户买个1000股、1万股说买就买了。再加上不能惊动广大股民,因此它买入股票的过程比较长,至少在一年左右,甚至二、三年以上。例如:2003年的长安汽车(000625)吸筹时间从1998年到2002年,长达5年。另外,他们必须分散在各个证券营业部,以不同的仓位悄悄分批购进。如果惊动了中小股民,大家都纷纷跟进建仓,庄家就无法在低位吸筹,可谓:悄悄地进村,打枪地不要。例如:后被查处的中科创业股票(000048,康达尔),其庄家从1998年12月至2001年1月间,利用其股价除权后的13元左右的价格优势,先后在北京、上海、浙江等2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中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克沃科技有限公司或丁福根、边军勇等个人名义,与100余家出资单位或个人签订合作协议、委托理财协议等,筹集资金共计约54亿元,在申银万国证券公司上海陆家浜营业部、中兴信托投资公司北京亚运村营业部等120余家营业部,先后开设股东账户1500余个,采取以不转移实际控制权为目的的自买自卖;利用购买深圳康达尔公司法人股进入公司董事会,发布信息从而影响股票价格等方法,联合或连续买卖000048股票,其间最高持有或控制5600余万股,占000048股票流通股份的5536%。类似的案例还有亿安科技、银广夏等。可见庄家吸筹的手法和过程。见000048图(康达尔)。

第二曲:拉升。庄家控制筹码完成后,就开始跳第二曲,进入拉升阶段。此特征是:庄家开始制造朦胧的题材概念,个别股评人配合喧多。如:中科创业制造什么高科技概念;亿安科技制造什么电动车题材;银广夏制造什么萃取项目。实际上是子虚乌有,纯属骗人。特别是银广夏,许多股评人大肆喷多,害了许多股民。此时拉升阶段的股价开始逐渐上移并不断创新高,成交量温和放大。中间伴随几次必要的震荡。如000048股票,虽然几次除权,但从1999年开始就呈上升趋势,而且反复涨权。股价(以下指除权价)由13元涨到30元、50元、60元,成交量由原来的一、二千手,放大到五、六万手。中间也经过震荡,股价也跌破过40元。但总体股价表现出稳步上行特点。

第三曲:派货。拉升阶段完成后,庄家一定要落袋为安。此阶段的特征是:利用大盘总体上升趋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立即狂拉股价,给人以轰轰烈烈,极度兴奋的态势。以吸引跟风股民。如:000048股价,2000年1月19日突然发力,股价一跃42元,然后一路狂拉,到2000年2月21日,股价已升到84元。然后庄家就开始不客气地大举派货,同年3月22日,其股价最低跌到6360元。由于庄家没有完全派货干净,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继续派货。因此此时股价不再辉煌。该股股价到2000年中旬,跌到35元左右。到12月25日,该庄家行为败露,股价开始连续10个跌停。此外,也有的庄家进入派货阶段后,利用涨停吸引跟风盘。如:原深安达(000004)。2000年8月22日到8月30日,庄家一口气连拉7个涨停,股价已升到最高位3519元。此时庄家强封涨停,吸引买盘,让买盘因买不到而着急。8月30日,封住3519元涨停后,迅速出货,将涨停板打开,成交量放大。显示庄家派货的决心。接下来股价在9月、10月的32元左右整理,庄家在高位慢慢派货,中间虽有反弹,但每次反弹都是庄家在派货。类似的例子还有海虹控股(000503)。

第四曲:回落。派货阶段结束后,股价开始回落是自然的。此阶段的特征是:庄家采取震荡出货法,慢慢出尽手中筹码,甚至不惜血本坚决出货。该股票长期不振。如:000048股票,到2003年5月13日,股价最低到1300元。将近3年没有行情。至于中科创业、亿安科技、银广夏这些问题股就更无行情了,股价跌到3、4元左右,并且都戴上了ST帽子,回落的过程就此完成。能否东山再起,要看新庄家运作意向了。

由上分析可知,庄家操作股票的基本程序就是这四部曲,我们只要踏准庄家的四部舞曲节奏,任何庄家操纵的股票,都会成为我们的战利品,撅金库。

6. 中国知网期刊下载 股票投资价值理论文献综述--《财会通讯》2012年06期,最好是word版本的。

股票投资价值理论文献综述周淼(河南省财政科研所河南郑州450008)摘要:2010年国务院原则同意开展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和推出股指期货品种,这将为证券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也是我国资本市场逐步走向成熟的体现。本文回顾有关股票投资价值的研究综述。关键词:股票投资价值文献作者简介:周淼(1979-),女,河南固始人,河南省财政科研所助理研究员一、引言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中,有股票、债券和证券投资基金等投资品种。其中,股票作为资本市场的一部分,占据着证券市场的主要地位,股票市场也被形象的称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它是一种有价证券,通过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的用以证明投资者的股东身份和权益,并据以获得股息和红利的凭证。据考证人类最早的股票投资交易活动,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股票交易活动采取较为有组织的规范化形式,则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时期。而现代的股票交易活动,则以1792年纽约股票证券交易所成立为标志。世界股票市场经过萌芽、发展,逐渐走向繁荣,股票逐渐被投资者们所熟悉并且受到了广泛的欢迎。目前,股票市场在全世界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金融市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这些国家和地区金融市场的繁荣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起到了积极和关键的推动作用。从1980年抚顺红砖第一次发行股票算起,改革开放以后当代中国的股票市场已经有了近26年的历史,这段历史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80年至1991年的起步和复兴阶段。从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股票问世,截至1990年12月上交所开业之时,上海只有延中实业、爱使电子、真空电子、飞乐股份、豫园商场、申华股份、浙江凤凰八家公司发行了股票,这就是所谓的上海老八股。深圳证券交易所1991年7月开业时,有5只股票上市交易,它们分别是深发展、深万科、深金田、深安达、深原野,后来被称为深市老五股。二是1992年至1999年的扩容和成长阶段。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从思想上排除了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障碍。股票市场的功能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大量国企纷纷改制上市,上市公司数量迅速增加,股票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辐射力、推动力在不断加大。三是2000年至今的规范和发展阶段。2000年之后的我国股市进入了深入发展,制度不断完善、规范时期。制度改革,使市场日趋规范化是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2000年3月1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中国证监会股票发行核准程序》及《股票发行上市辅导工作暂行办法》、《信誉主承销商考评试行办法》、2001年10月16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辅导工作办法》、2004年12月7日《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试行询价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等配套规章,由此拉开了股票发行制度由审批制向核准制的转变。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证券市场的构成已经比较完备,但各参与主体在制度上仍然存在较大缺陷,成为股票市场进一步发展有待解决的问题。二、股票投资价值理论研究意义(一)有利于股东及潜在的投资者制定正确的投资决策就长期持有而言,股票投资可获得相当的股利收入,而短线操作也可能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收益,因为从股价的波动可获得比股利更高的差价收入,因而股票投资已越来越成为一般大众所乐于选择的投资工具。我国股市尚处于初创阶段,它还有很多不完善,不规范之处,国家为了使其健康、规范地发展而采取一些人为的干预措施是不可避免的,这就使得我国股市在一段时期内受国家政策的影响比较大。但从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的状况分析,在一个规范完善的证券市场中,投资者据以入市的依据是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发展潜力等。财务状况与经营业绩好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即所谓的绩优股倍受投资人的青睐,而绩优股也更能经受住股市振荡的考验。那么,针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前景、财务结构、盈利能力等进行的综合评价研究可为更多的投资者做出正确、合理投资决策,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提高投资报酬率。(二)有利于公司加强内部管理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要求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必须公开,使得企业的发展置于社会和广大股东的关注和监督之下,依据公开的信息进行分析,就可以全面、系统地了解整个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及时发现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迅速做出决策,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生产经营管理,同时也可利用分析结果,为未来的经营计划和经营方针提供决策的依据,不断增长业绩,以期给投资者一个满意回报。(三)有利于政府及监管部门对其进行评价、指导或监督判断上市公司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途径,是分析评价上市公司的综合发展力,通过分析评价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一般企业的差别,从而评判上市公司的运营是否优于非上市公司,并从中凸显股份制改造的作用。证监会、证券交易所等可根据公司营运情况、经营业绩等判断公司的各项经营是否合法,资金使用是否得当等。(四)有利于促进整个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重视理性投资,对上市公司的分析已成为证券公司和很多投资者的基础工作之一。但对上市公司的分析中存在着良莠不分,参差不齐的现状,一些利用片面分析人为操作、扰乱市场的情况还时有发生。这些现象严重侵害了广大投资者利益,不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提出实行上市公司投资价值评价体系,为客观、全面、科学分析上市公司,满足了广大投资者愿望,符合证券市场发展潮流,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周淼:股票投资价值理论文献综述148·综合2012年第2期(下)三、股票投资价值理论研究综述(一)国外研究及现状西方最初对股票理论价格的研究主要是应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投资需求而进行的。所以在西方的一些论著当中常将此称之为股票投资价值或价值,以示与股票的市场价格相区别。投资价值的提出是在20世纪初,普拉特(Prat,S.S.)是最早提出股票的价格与价值相分离的人。他在1903年出版的《华尔街动态》(TheWorkofWallStreet,1903)中,提出股票价值的经济涉及企业的收益能力,其中以股息为最直接,其它的因素则属于借助股息来影响股票价值的间接因素。普拉特认为,从理论上讲股票的价值与价格是一致的,但在实际上两者的差额颇大。但他认为这种现象并不限于股票,其他商品也有这种情形,只是股票方面比较特殊而已。就价格的形成而言,是由供需因素决定的,所以难与同其真实的价值完全吻合。霍布内(Huebner,S.S.)将普拉特的观点加以补充,他通过对股票价格与价值关系的研究,为投资提供决策的依据。而且,借助对股票发行公司的财务分析来把握股票价值。他认为,“股票价格倾向于与它本质的价值上的一致性”,就长期股票的股价变动因素而言,与其价值有关的即为长期预期收益与资本还原率。多纳(Donner,O)在其《证券市场与景气波动原理》(DieKursbilnganAktienmarket,1934)中认为,股票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而股票价值取决于企业的收益。认为“企业收益的变动,才是形成股价波动的真正精髓”。虽然实际的股价波动趋势与企业收益趋势有所差异,但就长期而论,股价波动是依存与企业收益和利率,即围绕股票价值而变动。格雷厄姆和多德(Graham,B,andDodd,D,L,1934)在股票理论方面比前者的认识又前进了一步。他们在《证券分析》一书中,对内在价值理论进行了全面阐述。他们认为,股票的内在价值决定于公司未来盈利能力,而且分析企业未来的获利能力,并不仅限于对企业财务分析,同时还需要以观察经济方面未来的趋势作为推测的基础,并考虑适当的资本还原。股票价格会回归到其内在价值上,所以证券分析家要做的工作就是仔细地研究有关发行人的财务数据及其他资料,努力去发现该股票的内在价值,并以此作为判断股票定价的合理性及投资决策的重要指标。其公式为:V=M(D+E/3)±资产价值的修正值(1)上式中V:普通股票价值;M:资本还原倍数;D:预期股息;E:预期收益。式中,M随着企业的发展,股息的增减变动而变化;收益E除以3表示依当时一般上市公司章程之规定大致上是将收益的三分之二作为股息发放出去,而剩余三分之一则作为保留盈余,充实企业发展基金。威廉姆斯(Williams,J.B)在他的《投资价值学说》(TheTheoryofInvestmentValue,1938)一书中首先提出了普通股的一般估价方法,其基本思想是“股票是一种收益凭证,其未来所产生的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就是股票的价值,股票价格应该根据其价值来确定。”他认为企业保留盈余完全不必反应在股票价值上,他提出“股票的投资价值是将来今后能领取的全部股息加以资本还原的现在价值的总和”。企业保留的盈余是增加企业以后的收益,迟早也会变成股息发放出去。威廉姆斯提出,买进股票意味着“现在财富与未来财富的交换”,而所谓的未来财富就是今后中期的“股息”,将其进行资本还原即为现在的股票的投资价。威廉姆斯提出的计算公式分为四种情况:(1)股息渐减:V0=ni=1ΣDtVt(2)Vo:普通股的现在投资价值;Dt:t年的股息;Vt:资本还原率;n:领取股息的年数。(2)预期股息稳定:V0=ni=1ΣDtVt=Di(3)(3)预期股息渐增,并打算永远持有:V0=ni=1ΣDtVt=ni=1ΣD0UiVi=∞i=1ΣWi(4)。式中,U=l+g,g为股息年增长率。(4)企业不讲求股息政策,在景气繁荣的年度,股息突增,几年以后增长率又渐减:V0=ni=1ΣDtVt=ni=1ΣDiVi+∞i=n+1ΣDiVi(5)威廉姆斯对投资价值方面的贡献在于他以未来各期股息为主线用数学模型勾划了投资价值的轮廓,开创了用数学模型系数表达股票投资价值的先河。此后西方经济学界中有关投资价值方面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以这一理论为指导并且没有超过上述的范围。(二)国内研究及现状国内理论界关于股票投资价值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近年已经开始引进西方的投资价值理论和分析工具,并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的内容涉及期权、资产定价、市场有效性、现金流量、经营业绩等很多方面。(1)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价值分析。张先治(2000)介绍了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价值评估的意义和方式,价值评估的程序与方法,并初步给出了评估中的参数:现金流量、折现率、评估期的确定方法。颜志刚(2001)对企业价值评估中自由现金流量进行了分析,认为企业价值主要取决于未来的自由现金流量(freecashflow),而自由现金流量是企业经营产生的现金流量,并将自由现金流量表示为:FCF=NI×(1-T)+D-CE-△WC=EBIT×(1-T)+D-CE-△WC(6)EBIT:企业息税前利润;NI:企业挣利润;I:利息;T:所得税率;D:资本增加额;CE:资本支出;△WC:运营资金需求量。曹中等(2001)在2001年,对比了经济利润和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不同,并给出了利用折现经济利润进行企业价值评估的模型。董直庆、赵振全(2004)利用M-M模型对公司价值评估进行了实证分析,重点论述了考虑破产风险的情况下,对M-M模型进行了修正,增加了破产风险成本参数,探讨了存在破产风险的情况下,企业价值评估模型的改进方法。张根明、王爱武(2001)论述了高科技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等。149(2)期权定价理论研究。许民利、张子刚(2000)等提出了利用增长期权进行企业价值评估的设想,赵国忻(2000)研究了R&D投资的期权创造和期权享有过程价值,李焰(2003)认为企业价值应该分解为零增长价值和增长机会价值,并提出了用期权定价模型确定企业的增长价值,杜彦鹏、陈迅(2001)利用经营期权评估方法对企业整体价值的评估进行了应用为现金流量处于困境的企业价值评估提供了新思路。上述研究基本是利用Black与Scholes提出的期权定价模型(即optionpricingmodel),对企业价值评估理论进行的补充。国内关于期权定价模型的探讨,往往是将某一企业的数据进行整理后,利用Black与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评估该企业价值。并没有归纳出该模型在我国企业价值评估活动中应用的难点,对于有关参数的选取问题没有提出解决措施,如标的资产的现行价格、期权执行价格、回报率的标准差、累计概率分布等参数根本没有涉及,只是利用某企业数据进行计算,得出企业价值,对于评估价值的可行性和符合性也没有进行检验。(3)证券市场有效性研究。俞乔(2004)、宋颂兴和金伟根(2000)、吴世农(2000)、范龙振、张子刚(2002)。他们运用不同的统计方法,采用不同的样本阶段对我国证券市场是否具有弱式有效进行了统计检验,得出不同的结论。俞乔(2004)选择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日2000年月12月19日至2004年4月28日的845个交易日为样本期间,分析了上海证券交易日收盘上证券综合指数的变动情况,经验验证了上海股市非有效性。宋颂兴、金伟根(2000)实证检验了从1998年年底到2000年上海股市股份的正态分布规律和随机行走特征,验证了上海股市那个阶段的弱式有效市场假说。同时指出,股市规模的扩大、政策法律的完善和信息正确快速的传播,是我国股市发展的趋势,也是股市有效的基础。吴世农(2000)在阐述证券市场效率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实证研究结果,对如何认识我国证券市场的效率提出了他的看法:我国股市仍然外于初期发展阶段,信息的完整性、分布的均匀性和实效性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某段时期股份的随机游走特征尚不能完全确定股市达到弱式有效。范龙振,张子刚(2002)指出利用自相关系数进行检验的不合理性,取而代之,他们用DF检验,利用2001年7月至10月4个月的每日股票收盘价检验了5种上市公司的股票,得出了股票市场弱式有效的结论。沈艺峰、吴世农(2000)还对我国证券市场是否过度反映进行了研究。孙命(2004)从有效资本市场中出现关系于EMH的例子进行分析,提出对策。杨兵等(2002)随机选取沪、深两市各25家上市公司的日收盘价的收益率序列呈现显著的尖峰厚尾及非正态性分布,并呈现出很高的序列相关性。由此得出沪、深两市还未达到弱式有效的结论。(4)经营业绩研究。许彪、梁宇鹏(2000)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和概率统计分析方法对农业类上市公司五方面的能力指标利用传统财务指标体系进行了考察,将1996年至1999年四年的36家农业类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分为好、一般、差三类,认为改善整个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和增强企业财务风险抵御能力的关键是调整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方面指标;对于经营绩效好或较好的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提升的策略重点应该放在提高营运能力方面;对于经营绩效一般的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提升的策略重点应该放在大幅度提高偿债能力方面和营运能力方面;对于综合绩效差的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提升应该是全方位的。郝清民等(2003)用因子分析法来评价煤炭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得出不同公司的相对竞争优势所在,为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做出决策提供了参考。刘秀芹(2004)利用因子分析法分析电子行业上市公司的绩效状况,使投资者清楚地看到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和投资价值,为上市公司决策者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朱丽莉、王怀明(2004)利用因子分析对农业类上市公司进行评价,提取了反映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公共因子,根据公共因子的贡献率及因子值对农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进行综合分析,得出46家农业上市公司排名,较好地评价了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为相关的判断提供了参考。参考文献:[1]赵国忻:《R&D投资的期权创造和期权享有过程价值研究》,《科学管理》2000年第3期。[2]董直庆、赵振全:《股票价格与价值的测度及特性分析———基于流动性的新解释》,《
股票投资价值理论文献综述周淼(河南省财政科研所河南郑州450008)摘要:2010年国务院原则同意开展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和推出股指期货品种,这将为证券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也是我国资本市场逐步走向成熟的体现。本文回顾有关股票投资价值的研究综述。关键词:股票投资价值文献作者简介:周淼(1979-),女,河南固始人,河南省财政科研所助理研究员一、引言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中,有股票、债券和证券投资基金等投资品种。其中,股票作为资本市场的一部分,占据着证券市场的主要地位,股票市场也被形象的称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它是一种有价证券,通过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的用以证明投资者的股东身份和权益,并据以获得股息和红利的凭证。据考证人类最早的股票投资交易活动,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股票交易活动采取较为有组织的规范化形式,则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时期。而现代的股票交易活动,则以1792年纽约股票证券交易所成立为标志。世界股票市场经过萌芽、发展,逐渐走向繁荣,股票逐渐被投资者们所熟悉并且受到了广泛的欢迎。目前,股票市场在全世界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金融市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这些国家和地区金融市场的繁荣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起到了积极和关键的推动作用。从1980年抚顺红砖第一次发行股票算起,改革开放以后当代中国的股票市场已经有了近26年的历史,这段历史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80年至1991年的起步和复兴阶段。从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股票问世,截至1990年12月上交所开业之时,上海只有延中实业、爱使电子、真空电子、飞乐股份、豫园商场、申华股份、浙江凤凰八家公司发行了股票,这就是所谓的上海老八股。深圳证券交易所1991年7月开业时,有5只股票上市交易,它们分别是深发展、深万科、深金田、深安达、深原野,后来被称为深市老五股。二是1992年至1999年的扩容和成长阶段。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从思想上排除了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障碍。股票市场的功能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大量国企纷纷改制上市,上市公司数量迅速增加,股票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辐射力、推动力在不断加大。三是2000年至今的规范和发展阶段。2000年之后的我国股市进入了深入发展,制度不断完善、规范时期。制度改革,使市场日趋规范化是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2000年3月1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中国证监会股票发行核准程序》及《股票发行上市辅导工作暂行办法》、《信誉主承销商考评试行办法》、2001年10月16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辅导工作办法》、2004年12月7日《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试行询价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等配套规章,由此拉开了股票发行制度由审批制向核准制的转变。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证券市场的构成已经比较完备,但各参与主体在制度上仍然存在较大缺陷,成为股票市场进一步发展有待解决的问题。二、股票投资价值理论研究意义(一)有利于股东及潜在的投资者制定正确的投资决策就长期持有而言,股票投资可获得相当的股利收入,而短线操作也可能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收益,因为从股价的波动可获得比股利更高的差价收入,因而股票投资已越来越成为一般大众所乐于选择的投资工具。我国股市尚处于初创阶段,它还有很多不完善,不规范之处,国家为了使其健康、规范地发展而采取一些人为的干预措施是不可避免的,这就使得我国股市在一段时期内受国家政策的影响比较大。但从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的状况分析,在一个规范完善的证券市场中,投资者据以入市的依据是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发展潜力等。财务状况与经营业绩好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即所谓的绩优股倍受投资人的青睐,而绩优股也更能经受住股市振荡的考验。那么,针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前景、财务结构、盈利能力等进行的综合评价研究可为更多的投资者做出正确、合理投资决策,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提高投资报酬率。(二)有利于公司加强内部管理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要求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必须公开,使得企业的发展置于社会和广大股东的关注和监督之下,依据公开的信息进行分析,就可以全面、系统地了解整个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及时发现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迅速做出决策,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生产经营管理,同时也可利用分析结果,为未来的经营计划和经营方针提供决策的依据,不断增长业绩,以期给投资者一个满意回报。(三)有利于政府及监管部门对其进行评价、指导或监督判断上市公司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途径,是分析评价上市公司的综合发展力,通过分析评价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一般企业的差别,从而评判上市公司的运营是否优于非上市公司,并从中凸显股份制改造的作用。证监会、证券交易所等可根据公司营运情况、经营业绩等判断公司的各项经营是否合法,资金使用是否得当等。(四)有利于促进整个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重视理性投资,对上市公司的分析已成为证券公司和很多投资者的基础工作之一。但对上市公司的分析中存在着良莠不分,

7. 中国最早的股票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中国股票证券市场 起始于
春秋战国时期,国家的举贷和王侯的放债,形成了中国最早的债券。明后清前,在一些收益高的高风险行业,采用了“招商集资、合股经营”的经营方式,参与者之间签订的契约,成为中国最早的股票雏形。19世纪40年代外国在华企业发行外资证券。1872年,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和中国人自己发行的第一张股票诞生。证券的出现促进了证券交易的发展。最早的证券交易也只是外商之间进行,后来才出现华商证券交易。1869年中国第一家从事股票买卖的证券公司成立。1882年9月上海平准股票公司成立,制定了相关章程,使证券交易无序发展变得更加规范。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这两所交易所的成立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市场的形成。1992年中国开始向境外发行股票,2月,第一支B股(上海真空电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B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1996年12月,股票交易实行涨跌停制度(即指涨跌幅一旦超过前日收市价的10%,该股票将于当天停止交易)。

从2005年夏天开始,中国股市开始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简称"股改"。其目标是消除各类股权分置的结构,从而解决中国股市的顽疾。在股改过程中,已经完成股改的股票被添加“G”标记。2006年10月9日起,原股改完成的股票的G标记取消,未股改股票加上S标记.这标志着大陆A股的股改工作基本完成.

然而,相当数量的经济学家认为,中国股市的弊病并不在于股权分置的问题,而在于中国股市缺乏诚信,以及监管不得力造成上市公司质地过差且投资人无法获得合理的赔偿。同时,由于此次股权分置改革以“速度”为目标,忽略了改革方案的合理性,从而引发了巨大的争论。

[编辑] 股票的分类

[编辑] 中国大陆分类
按票面形式,可分为记名股票和无记名股票,有面额股票和无面额股票。
按上市交易所和买卖主体,可分为 A股 (上海和深圳)、B股(上海和深圳)、H股(香港)、N股(纽约)、S股
按持股主体,在2005-2006年的股权分置改革以前,可分为国家股,单位(法人)股和个人股。

中国股票市场的历史可谓“渊远流长”。据专家考证,中国最早出现股票,可以一直追溯到唐朝。而股份制度真正在中国出现,则是始于19世纪中叶李鸿章等人倡导的“洋务运动”时期。1872年,李鸿章筹建招商局,发行了中国历史上真正称得上股票的凭证。

至20世纪上半叶,随着民族资产阶级的出现和日益壮大,股份公司也不断地建立,上海成为股票交易的中心,在抗战时期,上海滩已有多家股票交易所存在。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于1946年5月发布命令,在上海重建证券交易所,并于同年9月开业。

对于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的股票市场,现在只能从影视或文学作品中找到回忆,茅盾的小说《子夜》给了我们太多的“股票市场人吃人”的记忆。以至于现代的年青人由于看不到因炒股票而跳楼的例子而感慨万千:难道一夜之间小小的股票突然变得温柔起来了?

1949年5月,在上海解放的时候,上海证券交易所被关闭。

网络历史回答

8. st深安达是什么股

目前已经更名国农科技代码000004,深市A股股票

9. 跪求中国股票市场最早发行的股票是哪支股票什么时候发行的

沪深两市最早发行的股票:沪市老八股、深市老五股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诞生之日,上市的仅有8支股票,即上海本地的延中实业(600601)、真空电子(600602),飞乐音响(小飞乐600651)、爱使电子(600652)、申华电工(600653)、飞乐股份(大飞乐600654)、豫园商城(600655),以及浙江的凤凰化工(600656),其中豫园商城初上市时名豫园商场(人称小豫园),到1992年改制扩大后才变为豫园商城。与此同时,深市则有深发展、深万科、深宝安、深安达、深原野等五支股票组成。

10. 深圳前隐形首富:神秘发家史曝光,真正的“资本大鳄”


在深圳,富豪遍地走。在大街上扔一块砖头,不小心就有可能砸中一两富豪

普罗大众所熟知的,如腾讯的小马哥,比亚迪的王传福,还有宝能的姚振华,都是闻名于全的深圳富豪。

然而,在深圳在富豪群体里,有一个叫林立的超级富豪,却异常低调。

林立鲜少露面,几乎不接受媒体采访,这让他越发显得神秘和深不可测。

他曾经是深圳的首富,那是他第一次浮出水面;但他说不清道不明的发家史,更是让外界议论纷纷。

随后,林立消失在媒体的视线之中,将他的资本帝国越做越大。

近日,林立第一次接受了公开的采访,人们才惊奇地发现,林立才是真正隐形的资本大鳄。

与此同时,林立的神秘发家史也终于曝光。

那么,林立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神秘发家史?他的资本帝国到底又有多庞大?


一、


1963年,林立在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出生。

林立是家中长子,还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其中有个弟弟叫林丛,妹妹叫林纯青。几个弟弟妹妹,后来都在林立创办的企业中身居要职,出任高管。

父亲林锡照,一直在紫金县下面的一个镇政府部门工作,母亲则长期在乡镇企业工作。

林立还小的时候,父亲被下放到了农村,一家6口人,靠着微薄的工资过活。

林立学习成绩还不错,考上了大专,学的是财会。

1979年,16岁的林立毕业之后,进入了人民银行紫金县分行工作,当上了一名会计员。

第二年,深圳成立特区,人们争相涌入深圳;那时,林立的家人们,也来到深圳发展。


1980年的深圳

但林立没有第一时间来到深圳,而是在紫金县的人民银行和农业银行,都干了几年。

直到1985年,22岁的林立辗转来到深圳,在中国银行上步路支行,担任会计科长。

来到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而且从事最新兴的金融行业,这让林立遇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机会。

1990年12月,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深圳的老五股中的深金田、万科、深原野和深安达,都是中国银行参与发行。


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

那时的林立,正好参与了编写了这四只股票的会计核算。

这让林立比别人更早接触中国的股票市场,也更早认识到股票的价值。

下班没事的时候,林立就骑着摩托车,到红荔路园岭路边摊买股票

当时有规定一个身份证,只能领取一张新股认购凭证。

林立就让在紫金县做镇书记的父亲,打了当地派出所帮忙,拉了一车人过来帮忙买股票。

林立投入了几千元,随着老五股的价格暴涨,林立清仓之后,赚到了三百万元人民币。

赚到人生第一桶金后,林立尝到了股票市场神奇的造富力量,再也没法打工了。


二、


1995年,林立辞去了银行的工作,成立了立业集团。

除了炒股,林立还将赚来的钱,投入到了房地产和餐饮行业。

深圳的富华酒楼,还有金龙阁餐饮,都是林立投资的产业。

林立还开发了包括航天立业华庭等几个楼盘,这些投资无一不暴赚,让林立的身价翻了几倍。

当时,林立意识到:在实业中赚1个亿,很难;但在实业中赚到1个亿,投资到有潜力有股权上,获得的利润要远远高过实业。

2002年,只有5个营业网点江门证券,有200多名员工,陷入了亏损的经营困境。

林立意识到了证券牌照的稀缺,趁着江门证券亏损寻找买家之时,低价收购过来。

这笔交易,将在十几年之后,给他带来几百亿元的收入。

一年之后,林立又等到了一个极具潜力的股权投资机会,平安保险推出的投连险,由于资本市场低迷,引发了退险潮。

深圳投资管理公司是平安保险的第一大股东,持有了16%,占比太多,再加上平安保险亏损,需要出售一部分股权。

8800万股平安保险股票,占总股本3.6%,以每股5.93元的价格,在深圳产权交易中心挂牌出售。

但第一次,居然没有卖出去。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林立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于是,林立把所有的房地产项目,以及酒楼生意,悉数卖尽套现。凑齐5个多亿,林立将平安保险的股权一举拿下,成为了十大股东之一。

第二年,平安保险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

2007年,平安保险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A股的高溢价,让林立的财富一飞冲天。

也正是2007年,林立以170亿元的身家,成为了深圳的首富。

随着平安保险市值的膨胀,林立当时5亿的投入,最高暴涨到了600多亿。

林立逐步减持了400多亿,还剩下200多亿的平安股份。

但林立并没有止步于在金融市场上赚快钱,他立马将投资所得,大部分拿去收购了实业。

林立从平安大笔套现之后,刚好遇到了不少地方国企经营困难,很多国企的股票每股1元就能买到。

于是,林立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了疯狂低价扫货。

南京立业电力变压器、四川立业电子、湖北立业生物等集团的子公司,都是那个时候,林立收购而来。

这让立业集团,短时间内迅速膨胀,成为了全国有30家工厂,3万名员工的实业巨无霸。

如果将这些企业整合在一起,立业集团可以成为一家不折不扣的世界500强企业。

但务实、低调的林立,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将这些公司打散,沉入水底,消失在大众媒体的视线之外。

时至今日,依然没有多少人知道立业集团,更不知道它是如此庞大的实业集团。


三、


被林立收购的江门证券,实力同样不可小觑。

为了把江门证券做大,林立将其改名为“华林证券”,摆脱一家地方证券公司束缚。

随后,林立将华林证券的总部,分别搬到过珠海、深圳、北京;每一次搬家,都能够让华林证券的网点数量翻倍。

林立还给华林证券引入有经验的人才,前后聘请了国泰君安的副总、国信证券的副总以及平安证券的副总,过来操盘华林证券。

直到2014年,原平安的团队从华林证券出走之后,林立从幕后走到台前,成为了华林证券的董事长。


林立

那个时候,林立发现在自己的华林证券,居然没有几个认识的人。

面临没有信任的人可用,林立不得不将妹妹林纯青,从中国银行挖来做人力资源总监,主抓人力;然后又将妻子潘宁,一个80后金融金领,任命为副总裁,主抓财务。

这种任人唯亲的做法,也让华林证券陷入了争议,被外界认为是一个家族证券公司。

林立主政华林证券后,利润水平开始迅速提升,5年的时间,就赚了30个亿的利润。

从入主华林证券那一天起,林立就在谋划上市。

2016年,林立任华林证券董事长刚满三年,符合了上市的条件,就向证监会提交了上市申请。

2019年1月17日,华林证券如愿上市,林立的资本版图再一次扩大。


华林证券上市

目前,华林证券的市值高达341亿,而61%的股权,都归属于林立的立业集团。

也就是说,十几年前的一笔廉价交易,给林立带来200多亿元的回报,实属惊人!


四、


根据现有公开资料,我们无法将林立的资本版图完全摸索清楚。

我们所知道的,还只是林立资本帝国的冰山一角。

腾讯发起的微众银行,立业集团同样是20%的大股东;此外,无锡银行等一些银行资产,同样是林立的资本版图之中。

毫无疑问,相比一些浮出水面的资本大佬,林立才是真正的资本大鳄。

更为关键的是,他是一只沉在水底的鳄鱼。

不为众人所熟知,静静地等待着属于他的猎物。

这也是务实的南方富豪,特别是广东富豪的典型特点。他们喜欢藏财富于无形之中,不为人知,也不让人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