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价格知识 » 巴菲特买的是股票还是基金
扩展阅读
股票杠杆交易牛壹佰赞a 2025-08-29 04:52:25
中国卫星股票财务状况 2025-08-29 04:02:00

巴菲特买的是股票还是基金

发布时间: 2022-10-07 00:45:34

㈠ 巴菲特的伯克谢尔公司是基金吗,巴菲特买股票都是持有几十年,那他不卖股票怎么有钱买入更好的股票。

不是基金,是一家综合类的投资公司。如果你能真正明白老巴为什么不卖股票,你就可以去玩玩股票了。(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巴老不喜欢炒股,他喜欢的是买下整个公司,对于股份公司要买下的话,就是买他的股票,明白了吗^.^)

㈡ 巴菲特和彼得林奇都是价值投资

股神巴菲特与彼得林奇是被投资者广为熟知的,前者被称为美国股神,五十几年平均年复利率20%左右,后者被称为传奇基金经理,13年平均年复利率29%。

巴菲特没有开宗立著是投资者的损失,不过我们依旧可以从巴菲特历年致股东的信中,挖掘到投资的真谛。

如果不喜欢文字,那么2017年的纪录片《成为沃伦.巴菲特》,是非常好的选择。

巴菲特的投资收益率周期更长,也更为稳健;在这期节目中,将揭露巴菲特的普通生活与专注的复利投资。

彼得林奇提前退休,否则,与股神将会是非常激烈与精彩的收益比较。

如果想要深入了解林奇,那么《成功投资》、《战胜华尔街》、《教你理财》。

第一本系统性自述自己的投资理论,第二本继续深化,第三本是封笔之作,曾被巴菲特力荐,称这或许是送给孙子最好的礼物。错过任意一本,都是投资者的损失。

虽然巴菲特与彼得林奇都是价值投资的代表,不过,却是截然相反的投资方式。

1、股神的复利

投资,并非是巴菲特最喜欢的事,其实他最喜欢的是复利。这是他小时候就发现的有趣游戏,为此痴迷了一辈子,通过投资,可是理想的实现复利,所以巴菲特喜欢投资。这也被他称为,幸运的人生,跳着什么舞去工作。

复利,也被爱因斯坦称之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巴菲特一生中99%的财富,都是他50岁之后获得的。

从1900年1 月1 日到1999年12 月31日,道琼斯指数从65.73 点涨到了11497.12 点,足足增长了176倍,是不是非常可观?那它的年复合增长是多少?只有5.3%。

这个增长率意味着,你有一万块钱,每年才新增530块钱。不用巴菲特,每个普通人都能做到这个增长,但这个世界只有一个巴菲特,因为只有他能持续数十年地坚持。

所以巴菲特会说: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

彼得林奇所言:投资越早越好。

2、股神买入的不是股票

巴菲特熊市很忙,是在忙着买股票;牛市相对悠闲,往往舍不得卖股票。

1998年,可口可乐约48倍估值,对于业绩稳定的大盘蓝筹股,这明显是高估了;或许是因为董事会席位的原因,或许是因为现金流的原因,巴菲特没舍得卖。

在此后十多年的时间中,可口可乐回落到了18倍低估值。

相比于普通投资者,巴菲特整日阅读,并不悠闲,这也是他的乐趣。相比于彼得林奇,那是无比悠闲。

并且,巴菲特的投资真谛,是普通投资者学不来的。

因为他买入的不是股票,而是自由现金流。

受到了黄金搭档芒格与费雪的影响,巴菲特抛弃了导师格老的烟蒂股投资法;转而开始买入优质企业。其实随着资金量的增长与美国经济的复苏,巴菲特迟早会走上这条路;同样,按照他所言,如果没有芒格,会比现在穷的多......

此后喜诗糖果是买入优质企业的第一次试水,很成功,股神尝到了甜头,再也收不住手。

当年巴菲特收购喜诗糖果,只给留下了1800万美元的利润,维持生产使用。此后喜诗糖果大约20年的时间中,为伯克希尔上缴了4亿元左右的利润,通通被巴菲特拿来买股票。

喜诗糖果的成功,令巴菲特欲罢不能。从此,他主张,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优秀的上市公司。

有两点原因:

1、优秀的上市公司股价很难被打倒低估值。

2、巴菲特赚取利润的方式已经改变,并非股价的波动,而是收购上市公司,掌握背后的现金流,拿来继续投资,等同于获取了没有代价的资金。这也是为什么巴菲特说,股市关门也没事。他掌握的已经不是股票,而是背后的公司,以及所能提供的自由现金流。无论牛熊,都赚钱......

这也是普通投资者所做不到的,也是彼得林奇不得不呕心沥血的原因。

3、勤奋的兔子

如果说股神巴菲特是一只永不停歇的乌龟,那么彼得林奇就是一只勤奋的兔子。

有这样一组数据:他一年的行程10万英里,也就是一个工作日要走400英里。
早晨6:15他乘车去办公室,晚上7:15才回家,路上一直都在阅读。
每天午餐他都跟一家公司洽谈。
他大约要听取200个经纪人的意见,通常一天他要接到几打经纪人的电话,每10个电话中他大约要回一个,但一般只交谈90秒钟,而且还好几次提示一点关键性的问题。
他和他的研究助手每个月要对将近2000个公司检查一遍,假定每个电话5分钟,这就需要每周花上40个小时。

4、彼得林奇的无奈

相比于股神巴菲特,彼得林奇简直忙到“死去活来”,这也是为了追求业绩没有办法的事情。 他退休后,可以担任其他公司的基金经理,不用工作就可以获取大概四千万左右的年薪(1991年),为了名誉,他拒绝了。

彼得林奇退休的年龄是46岁,正直壮年,事业的巅峰时刻。原因在于,陪伴家人,以及受够了高强度的工作。

的确,彼得林奇13年29%的年化复合增长,是呕心沥血换来了;在这样下去,实在受不了。

赚再多的钱,搞再多的慈善,也要有命去进行......

他有着无奈的,号称无股不买的称号;据统计,他每天大约卖出一百只股票,买进一百只股票,换手率在300%+。

由此,很多投资者认为彼得林奇是做短线的;其实,林奇是做中长线的,只不过操作更加灵活。

热点,不追;

题材,不买;

无业绩;不买;

林奇玩转了六类上市公司的股票,看重的还是业绩。

这种操作,有风格原因,也有行业原因,存在无奈。

与巴菲特不同,基金买股票,有着仓位限制;对于房利美的投资,林奇买到了基金的资产的5%,这已经是所能购买的上限了。

否则,他还想买更多。

反观股神,可以随便买,看好之后,直接买下来......

受到行业的限制,这就是彼得林奇的无奈。

5、截然相反的价值投资

纵然彼得林奇不会买入没有业绩的题材垃圾股,可从频繁的交易可以看出,他赚取的其实是股价的波动,也就是短线投资者口中的差价。

有些股票甚至因为怕错过,买入后在观察......

毕竟,他最多投资过上千家股票,不可能将每一只股票的商业逻辑都看的透彻。

这点与股神巴菲特不同,他买入的每一只股票,都是完全明确其中的商业逻辑,所以买入就是重仓。

也有很多投资者说,巴菲特是分散投资,这种说法很扯淡。

的确,巴菲特买过几十只甚至上百只股票,毕竟资金量庞大,且买入就是大手笔。看好后要么买下来,要么买成大股东......赚取的是更多的自由现金流(免费投资资金)。

这就是巴菲特与彼得林奇的截然不同,前者重仓买入,真正目的是掌控公司,获取自由现金流;后者分散投资,赚取的是价值投资的差价。

㈢ 巴菲特买什么股票

关于中国市场,巴菲特谈论过很多,其中有两句话最为重要:
1、中国市场的估值比美国低,股票更便宜!
2、中国是一个新兴的市场,会有很多人参与到股市,人们会更加投机。
巴菲特依然表示,现在还是买入股票的好时机,但要做好长期应对疫情的准备,可能买了还会跌。“我们依然愿意做一些非常大的事情,比如300亿-500亿美元的交易。
巴菲特 :买入股票,和好的公司一起成长
在巴菲特的理念中,买入股票尽可能长时间的持有一直是巴菲特所信奉的投资真理。比如在投资可口可乐这件事情上,从1988年开始巴菲特就开始买入,并且一直持有到现在,在投资可口可乐这几十年间,其股票已经给巴菲特带来了丰厚的价值。

按照巴菲特的逻辑,第一必须要有一定的资金;第二要持有的足够久。
选股要牢记这3点:好行业,好公司,好价格
第一,行业前景够不够大公司行业前景够大,公司才能不断做大市场份额。如果行业非常小众,就算是市场份额达到了90%以上,也很难再做大,那么这些上市公司业绩无法继续增长。
第二,公司有没有竞争力任何行业都会遵循丛林法则,优秀劣汰是常态,我们投资上市公司,实际上就是去寻求择优的结果。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经营情况越来越差,市场份额不断下降,业绩不断亏损,价值就会不断下降,就很难有投资回报。
只有那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才能在行业中将其他公司甩开,也就是价值投资经常说到的“护城河”,比如说有技术专利、独家配方,或者有先进的组织架构和创新机制等等,能够为公司在行业中竞争形成壁垒,巩固龙头地位,提升市场占有率,形成赢家通吃的局面,持续创造新增价值,带给投资者回报。
第三,是否有合理的价格投资一家公司,能不能有回报,不但取决于公司能否成长,有没有竞争力,还取决于我们购买的价格,也就是投资的成本。比如说一家公司当前市值为500亿,而净利润只有2千万,市值与利润比即市盈率达到2500倍,如果按照这个业绩水平保持不变,需要2500年才能回本。
假设公司在未来五年高速增长,净利润增加9倍至2亿,对应的市盈率依然高达250倍,依然是很高的估值水平。那么很可能在现在买入,5年后业绩大幅增长,很可能市值还不足500亿,无法带来回报,甚至可能出现亏损。原因就是买入的成本实在太高了,提前透支了业绩,即便是上市公司业绩持续五年增长,也无法追上估值的泡沫。

㈣ 为什么巴菲特强烈指数基金投资指数基金有什么优势

众所周知,巴菲特是不会公开任何股票或者是基金的,但是,有一个例外就是指数基金,指数基金是巴菲特唯一在公众场合过的投资品种,根据相关数据统计,从1993年到2008年,巴菲特曾经8次指数基金,为什么指数基金被巴菲特如此看重,指数基金究竟具有什么样的魔力呢?
巴菲特曾经说过:“通过定期投资指数型基金。一个什么都不会懂的业余投资者竟然往往能够战胜大部分专业投资者。”
我们先来看看指数基金几个独特的优势。
第一,生命周期长,指数基金可以说是所有基金中长生不老的品种,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指数基金跟踪的是指数的成分股,一个指数的成分股是相对稳定但是也会定期更新的,指数都是根据一定的编制规则挑选成分股构成的,比如说中证500指数,由全部A股中剔除沪深300指数成份股及总市值排名前300名的股票后,总市值排名靠前的500只股票组成。这些成分股会定期进行更新,将不符合要求的个股剔除出去,纳入新的符合要求的个股。所以指数能够长生不老,跟踪指数的指数基金也是一样。
未来具有向上的成长空间,买指数,相当于买的就是国家未来的经济,这是因为指数反映的是对应板块的整体表现,只要国家的经济在不断发展,相关的板块也能一路向好。指数基金自然也能上涨。
交易费用低,指数基金是被动基金,相比于主动管理的基金来说,管理人的要求更低一些,对基金经理依赖程度比较低,管理起来也更加简单,对应的就是更低的费率。主动型基金管理费大多数在1.5%,而指数基金一般为0.5%。

㈤ 巴菲特 都买了中国哪些股票

据悉,过去巴菲特投资过中国石油、比亚迪。其所买的中国石油是港股,比亚迪股份也是。但是,巴菲特虽然有买中国企业的股票,但并非重仓持有。所以,网上流传的巴菲特中国重仓股名单,其实就是捏造出来的,是虚假的。目前来说,巴菲特还是看重银行股,并且大量投资美国企业。

㈥ 巴菲特的初始资金是怎么来的

巴菲特的初始资金是怎么来的?
巴菲特与股市的公开的信息如下:

1941年,刚刚跨入11岁,他便跃身股海,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
1947年,沃伦·巴菲特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财务和商业管理。但他学得教授们的空头理论不过瘾,两年后便不辞而别,辗转考入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拜师于著名投资学理论学家本杰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门下,巴菲特如鱼得水。格雷厄姆反投机,主张通过分析企业的赢利情况、资产情况及未来前景等因素来评价股票。他教授给巴菲特丰富的知识和决窍。富有天才的巴菲特很快成了格雷厄姆的得意门生。
1950年巴菲特申请哈佛大学被拒之门外。
1951年,21岁的巴菲特学成毕业的时候,他获得最高A+。
1957年,巴菲特掌管的资金达到30万美元,但年末则升至50万美元。
从此以后,巴飞(菲)特真的飞(菲)了起来,资产迅速扩大,到1994年底伯克希尔已发展成价值230亿美元巨无霸。
2008年,巴菲特身家猛增100亿美元至620亿美元。

希望能帮到你。

㈦ 巴菲特管理的基金是什么性质的怎么申购

巴菲特管理的基金是炒股性质的。
得通过香港才能购买。
购买基金一般就是指一些有闲钱的人投资的一种方式,把自己暂时不用的钱用来买基金进行投资,以获取保值并赢取利益。
购买渠道:
目前国内基金销售的主要渠道是以银行网点和证券公司代销为主。除此之外,独立的第三方专业销售。 随着2011年10月1日出台的关于第三方基金销售牌照的发放,会有更多的第三方机构参与基金销售。

㈧ 巴菲特提到的基金,是以下哪个基金(单选30分)A指数基金B股票C国债逆回购

指数基金,巴菲特特别推荐指数基金。
请采纳,谢谢。

㈨ 巴菲特是不是炒股发家

巴菲特没有去“炒股”,而是老老实实地寻找好的公司投资。

1951年,21周岁的巴菲特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但他并没有马上去“炒股”,而是花了几年时间来研究市场。1957年才筹集了几万美元开始投资,5年后,市值上升到100万,11年后的1968年,他的资产达到2500万美元。今年,他的资产是960亿美元。

巴菲特一再告诫人们不要急于进入市场,而是要耐心寻找值得投资的公司,长期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