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高管增持股份是好是坏
一般情况来说是好,说明高管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看好,但也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看:
1、增持的价格:高管增持的价格从一般情况下来说是觉得企业内在价值高于现价,所以增持;
2、增持的数量:高管增持数量一定程度上说明高管的信心度;
3、增持的目的:这个从主观角度或者从公开信息去看,看看高管是基于什么目的增持,是为了提升股权比重、是看好公司价值、还是希望提振市场信息?
⑵ 高管买卖本公司股票是否合法
高管买卖本公司股票符合以下规定是合法,否则是不合法的。
高管买卖本公司股票的限制性规定:
一、高管在下列股票限售期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
(一)高管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
(二)高管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则其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得转让,不得委托被他人管理,也不得由公司回购。但自公司上市之日起1年后,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经高管申请并经交易所同意,可不受36个月的限制:
1、转让双方存在实际控制关系,或均受同一控制人所控制;
2、因上市公司陷入危机或者面临严重财务困难,受让人提出的挽救公司的重组方案获得该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和有关部门批准,且受让人承诺继续遵守上述承诺;
3、交易所认定的其他情形。
(三)高管在任期内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所持股份总数的25%,但所持股份总数不足1000股的,可一次全部转让。
(四)高管在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股份。
(五)对于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高管的特别限售规定
1、高管自向深交所申报离任信息之日起6个月内增持的股份也将予以锁定;
2、高管自向深交所申报离任信息之日起6个月后的12个月内,通过深交所挂牌交易出售的股票数量占其所持的股票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50%,但股份余额不足1000股的,可一次全部转让。
(六)高管还应遵守《公司章程》的关于限售期的特别规定以及高管自己所承诺更为严格的限售期。
二、禁止高管从事短线交易
高管不得将所持本公司股票在买入后6个月内(指最后一笔买入时点起算6个月内)卖出,或在卖出后6个月内买入(指最后一笔卖出时点起算6个月内)。
三、禁止高管在禁止股票买卖窗口期买卖本公司股票
上市公司高管在下列“禁止股票买卖窗口期”不得买卖本公司股票:
1、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公告前30日内,因特殊原因推迟公告日期的,自原公告日前30日起至最终公告日;
2、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公告前10日内;
3、自可能对本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重大影响的重大事项发生之日或在决策过程中,至依法披露后2个交易日内;
4、交易所规定的其他期间。
注: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高管配偶在“禁止股票买卖窗口期”也不得买卖本公司股票。
四、禁止高管利用内幕信息买卖本公司股票
在内幕信息公开前,上市公司高管不得买卖本公司股票,或者泄露该信息,或者建议他人买卖本公司股票。
高管应当确保其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其控制的法人或其他组织,不发生因获知内幕信息而买卖本公司股票的行为。
⑶ 对于公司内部董事大量购买自己本公司股票怎么看
上市公司高管包括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我们简称董监高,这部分人对于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较为了解,所以市场上资金较为关注公司高管持股的变动情况,如果高管大量买入本公司股票代表公司经营状况良好,如果高管出现大幅度卖出股票的情况,可能代表将来的业绩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可以要注意后期的风险。
由于董事属于公司的高管,如果其大量购买股票存在什么意义呢,我们该如何看待。在分析之前我们参考最近市场的一个案例,最近道恩股份接收到管理层监管函,原因是公司独立董事配偶在3月10日买入150多万的股份,买入之后公司股票出现了连续两日跌停,并未出现赚钱的情况,但仍旧受到监管层的监管,具体参考下图事实:
通过以上四种情况分析,我们得知高管大量买入自己公司的股票存在很多因素,但我个人觉得大家尽量选择第三种类似,虽然股价长时间下跌后会造成公司股价被低估的状况,但本身长时间的下跌代表该股较弱,虽然你高管愿意大量购买本公司股份,但市场资金普遍不认可目前的位置属于低位,而且高管买入股票后可以持有几年时间,但很多我们投资者根本拿不了那么长的时间。
再次我们也讲到很多高管大量买入股票仅仅可能就是想给股价提振信心,或许并未出现被低估的状态,后期再次下跌的概率较大。但如果个股本身在上涨过程中,公司高管还愿意大量买入公司股票,代表后期公司发展的会越来越好,不然不会选择在上涨过程中买入股票,他们也是真金白银买入股票,也是自己的资金。但很多投资者说为了故意买入发布利好,诱导其他资金买入呢,但我上面也具体解释过,由于目前监管越累越严,此类现象较少,我们目前可以完全忽略。
总结:所以我们在投资过程中对于趋势较好的个股大家可以参考下高管的持股变化情况,特别是短期大量买入的情况,对于个股长时间下跌后出现高管买入的情况,我建议大家尽量不要去碰,本身个股趋势较弱短期很难起来,高管可以持有几年,我们不会。再次个股趋势较弱大概率会存在惯性的下跌,大部分资金被套,短期很难有资金选择抄底给被套的解套。感觉写的好的点个赞呀,欢迎大家关注点评。
⑷ 请问大资金持股占流通股本的百分数增高了该买此股还是降低了该买此股
对于一个绩优股来说,大资金持股占流通股本的百分数增高了说明大资金看好该股,仓位比较重。反之则说明大资金并不看好该股后市。 如果是题材股,大资金持股比例只能说明控盘的程度,买不买还得要看这只股票是处于相对高位还是地位。如果长得比较高,哪就不适合再买了。
⑸ 对于高管持有的股票买卖有哪些规定
如果高管持有的是原股东上市的限售股,参考以下规定:
首先是股改后的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自改革方案实施之日起,在12个月内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转让;
(二)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总数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东,在前项规定期满后,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数量占该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在12个月内不得超过5%,在24个月内不得超过10%。取得流通权后的非流通股,由于受到以上流通期限和流通比例的限制,被称之为限售股。
如果是IPO限售股: 则新股上市日起3个月,网下配售股票上市流通。上市日起1~3年,原股东的限售流通股陆续上市流通。限售流通股的锁定期结束后,持股人可以直接按照市价减持,不需要支付对价。
至于买卖本公司股票的规定相关法律及责任如下:
《公司法》第142条规定:“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向公司申报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票及其变动情况,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票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票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所持本公司股票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上述人员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票。”
《证券法》第47条规定:“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百分之五以上的股东,将其持有的该公司的股份在买入后六个月内卖出,或者在卖出后六个月内又买入,由此所得收益归该公司所有,公司董事会应当收回其所得收益。”
证监会《管理规则》第八条规定:“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当年可转让但未转让的本公司股份,应当计入当年末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的总数,该总数作为次年可转让股份的计算基数。”
证监会《管理规则》第十五条规定:“上市公司应当制定专项制度,加强对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有本公司股份及买卖本公司股票行为的申报、披露与监督。”
深交所《业务指引》第二十一条规定:“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应当确保下列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不发生因获知内幕信息而买卖本公司股份及其衍生品种的行为:(一)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二)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控制的法人或其他组织;(三)上市公司的证券事务代表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四)中国证监会、深交所或上市公司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认定的其他与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有特殊关系,可能获知内幕信息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⑹ 买股票还是买高管有股好还是买公司高管没有股份好
是好事。
一般来说,公司高管增持股票,大多是因为看好公司中的长期发展,认为当前股价被低估,客观上向市场传递了积极的信息。究其原因,高管是最了解上市公司潜力的人。
高管持股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股价的上涨,但也会有股价的下跌,这就需要投资者根据其他因素进行仔细的分析。
从表现上来看,公司控股股东庄家已经表示要吸收筹码,这肯定是好的?事实上,增持公告中有很多特殊的门道。首先,你要注意几个要点:
1.公司发布公告的时候,有没有明确具体的增持金额:比如我决定增持10亿。有些公司特别鸡贼,只说“增持不超过10亿”,里面会有很多水,1000万不超过10亿,1亿不超过10亿。之前,某分行发布公告称“公司增持股份,但未超过100亿,最终仅增持1亿”。这显然是雷声大雨点小,拉着散户抬轿子。
2.公司发布公告的时候,有没有具体说明增持的具体时间:比如我决定下个月增持10亿股。有些公司没有说明需要多长时间,只是表示会增持股份,里面有很多水分。之前某公司宣布增持5亿股,但最近半年只增持了2000万股。
3.公司发布公告时,有没有明确具体的股价涨幅上限:比如明确说明股价涨幅不超过50元。一些公司宣布了他们增持公司股份的计划。目前股价在30元,宣布“待涨股价不超过40元”,也很湿。如果基本涨了就不增持,然后宣布没有增持,因为股价太高。
所以,如果高管因公司经营状况改善、盈利能力较强而具有较大发展潜力,或股价长期下跌后处于低位,被严重低估,且后市有较大增长空间,则会加大股票购买。在这种情况下,高管的增加表明高管对公司的市场前景持乐观态度,其股价被低估,因此有增长空间。
⑺ 员工持股价高于现价的股票能买吗
员工持股价高于现价的股票肯定可以购买。增持价低于市场价,对员工持股是不利的。只说明现在股价低迷,但员工增持一般是对本企业看好是一个长期的利好。
⑻ 高管减持股票属于好还是坏
高管减持股票,说明其有短期行为,缺乏持股信心;这样势必影响到市场,是一种利空消息,会有不少人跟风抛售该股票,后市将逐步呈现股价回落趋势。
⑼ 公司要内部职工持股了,买还是不买
具体得看公司的情况。如果是上市公司的话,你可以通过股价来进行参考;而如果是非上市公司的话,你就必须得了解公司的业务好不好,发展前景大不大,这也是购买公司股票的基本前提。
员工持股计划是让企业内部员工出资认购本公司部分或全部股权,然后委托员工持股会或金融机构来作为社团法人托管运作,集中管理,而员工持股管理委员会会作为社团法人进入董事会参与表决和分红。
一般员工持股都会让员工以相对低的价格来买入自己公司的股份,也就是低价入股。但低价入股并不代表公司股票就真的值得买,如果是上市公司的话,你可以通过股价来进行参考;如果是非上市公司的话,你就必须得了解公司的业务好不好,发展前景大不大,这也是购买公司股票的基本前提。
在考虑是否入股的时候还需要警惕,如果公司要求你入股后要不断发展内线的话,这很可能是传销的骗局,一定不要上当受骗。
拓展资料:
从企业经营及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角度聊一下员工持股计划加入与否对劳动者的一些影响,以做出正确决定:
一、公司实际经营情况最关键
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是劳动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与一般股民从二级市场上购买股票不同,劳动者作为公司的员工在员工持股计划中购买公司股票之前对公司的经营情况一般已经有所了解。这种了解有利于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做出正确决策。
对于劳动者而言,首先不要过于关注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而是要注意当前公司的盈利情况是否符合正常,经营业绩是否真实等。
二、个人经济情况要考虑
劳动者即便同意加入员工持股计划也要结合个人经济情况来确定在员工持股计划中的购买数量。
对于劳动者而言,这种购买行为仍然属于投资,须知所有的投资行为都是有风险的,更何况兑现的业绩考核要求往往并不简单。实务中有的劳动者自己没有资金就从亲戚朋友处借款,甚至接受朋友的委托来代为购买公司股票。这种高风险操作对劳动者而言与劳动者的抗风险能力并不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