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票交易价格的形成过程
股票的交易价格就是成交的价格,有开盘价、现价、收盘价,成交是怎么形成的,引有一下交易所的交易规则你就清楚了:
第六节 成交
3.6.1 证券竞价交易按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撮合成交。
成交时价格优先的原则为:较高价格买入申报优先于较低价格买入申报,较低价格卖出申报优先于较高价格卖出申报。
成交时时间优先的原则为:买卖方向、价格相同的,先申报者优先于后申报者。先后顺序按交易主机接受申报的时间确定。
3.6.2 集合竞价时,成交价格的确定原则为:
(一)可实现最大成交量的价格;
(二)高于该价格的买入申报与低于该价格的卖出申报全部成交的价格;
(三)与该价格相同的买方或卖方至少有一方全部成交的价格。
两个以上申报价格符合上述条件的,使未成交量最小的申报价格为成交价格;仍有两个以上使未成交量最小的申报价格符合上述条件的,其中间价为成交价格。
集合竞价的所有交易以同一价格成交。
3.6.3 连续竞价时,成交价格的确定原则为:
(一)最高买入申报价格与最低卖出申报价格相同,以该价格为成交价格;
(二)买入申报价格高于即时揭示的最低卖出申报价格的,以即时揭示的最低卖出申报价格为成交价格;
(三)卖出申报价格低于即时揭示的最高买入申报价格的,以即时揭示的最高买入申报价格为成交价格。
3.6.4 按成交原则达成的价格不在最小价格变动单位范围内的,按照四舍五入原则取至相应的最小价格变动单位。
3.6.5 买卖申报经交易主机撮合成交后,交易即告成立。符合本规则各项规定达成的交易于成立时生效,买卖双方必须承认交易结果,履行清算交收义务。
因不可抗力、意外事件、交易系统被非法侵入等原因造成严重后果的交易,本所可以采取适当措施或认定无效。
对显失公平的交易,经本所认定并经理事会同意,可以采取适当措施,并向证监会报告。
违反本规则,严重破坏证券市场正常运行的交易,本所有权宣布取消,由此造成的损失由违规交易者承担。
3.6.6 依照本规则达成的交易,其成交结果以本所交易主机记录的成交数据为准。
B. 如何建立一个可以自动股票交易的程序
sourcecode.rar]
-
该股票分析系统可以看个股最可靠的不是基本面和k线技术
[inet_stock.zip]
-
站长96年写的一个internet上用的股票行情、分析、交易、资讯程序源码[stockcal.rar]
-
我自己写的。使用eclipse环境,使用java语言编写的股票交易
C. 股票买卖交割单是交易所生成还是证券公司生成
交割单是证券公司最后汇总的。其中有来自登记公司的数据、税务局和交易所的数据(也都是通过登记公司转发)、证券公司自己的数据。
他们答应你的佣金,是他们公司自己收的那部分,你每次交割的时候都看得到他们收了多少。你要是转户,那你得跟新的公司重新谈佣金费率。你转走了,原来券商不收你的费了,你在他们那费率是多少,跟你重新谈的费率没有什么关系。
修改过去的交割单,对券商毫无好处,他们干嘛要修改?更没有什么耍赖的问题了。
我觉得,你好像是理解错了佣金的意思。佣金是券商收费部分,跟交易所无关。
所以佣金标准也是每家券商自己制定的。
D. 股市中股票价格是怎么生成的
道富投资为您解答:
股价的改变是有股票交易系统自动生成的。所谓股票交易,就是有人想买,同时还需要有人想卖。在股票交易的时间里,股价是随时在变的,只要有人想买,又有人人想卖,交易生成股价就生成了,就会出现改变了。下面是我的实际操作:
我在实际操作中出现过这样的问题,当我想卖出某股票时,预先设定了一个价格,比如说5.5,200股,但看到价格已经到了5.5但还是没有交易成功,有时要到第二次价格到达5.5的时候才会成交。买进有时也是这样。于是我想也许是有很多人都出了这个价,要排队才到我。
另一个问题是,如果是大家出价的情况下,因为不是面对面的讨价还价,如果我出价5.5买,但现时愿意卖出的价格只有是5.4,低于我的出价,理论上我是一定能买到了,但为什么结果每次我都是5.5买进呢,差价去哪里了?另尝试过一次,我要买200股,结果是只买到150股,可能是刚刚别人也是这样出手。很奇怪。
经过上面真实的例子,于是我想这个股价就像是在配对市场上,如果我拿着个号码牌1,要找在另一边也拿着1号的,按照排队次序和数量一一配对,如果多出的数量就被排在下一轮了,或者你改变自己的号码牌赶上正在交易的,如幸运还有位,就能配对。而每次配对成功的号码,电脑都会显示出来,而正在排队的号码和数量也会在一定限度内显示出来给大家参考。所谓公平公正也许就是这样。
所以只是单方的话,即使有很多股票,也是很难改变股价的;但用双方去改变,一个出价,另一个买进,很多都是配对好的,不是杂乱的,价格的上升和下跌就会很快实现和明显。比如庄要提高或降低某股价,就应该要扮演买和卖的角色,不断让成交发生,造势,让更多的人去参与、竞价和购买,炒热了这个盘,价格形成一个趋势后,不用怎么用力就可以从中获利。造成影响的应该是不断出现的价格的变化,如果没有预先的深思熟虑很容易做错判断,所以有一个大概的预测和计划会稳妥很多
E. 股票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发展历史
股票制度,起源於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 英文页面说是荷兰东印度公司(The first company that issued shares was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in the early 17th century (1602).)。当时,它是经营航海事业,每次出海前,向人集资,航次终了,即将各人的出资以及该航次的利润交还给出资者。1613年起,该公司改为四航次,才派一次利润,这就是「股东」和「派息」的前身。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2%A1%E7%A5%A8
F. 买股票怎么形成自己的交易体系
交易系统的建立,是对自己有个清晰的认识,然后根据自己的风格,建立一套自己可以实行的行为体系,关键是,自己的和可以实行的
第一步,写自己的交易日记。记录自己的错与对
熊市到了,市场的基本知识吸收完了;该学习行业,研究个股了。
牛市后半程进来的,如今浮亏没关系。看一个投资者成功与否,不经历两个完整的周期,无法说明问题。所以大家都还在路上,都有机会成功。
在两个周期内,要做到成功,并证明自己适合股市投资,你需要做到: 1. 牛市入场被收割后不丧失信心(几乎所有的“韭菜”都是牛市入场,若被市场的惨跌吓破了胆,你将与老百姓抵御通胀、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确定性最高的投资方式失之交臂) 2. 熊市暴跌减仓后不离场(熊市离场,你失去的是收集便宜筹码的机会,如果你仍对股市恋恋不舍,等到下次牛市再回来,两个周期后,你定是高买低卖的失败者) 3. 历经牛熊大半个周期后,有所亏,有所得(亏的是不多的本金,得的是对市场的感悟,你知道了牛市里股价可以有多高,熊市里股价可以有多低,逐步建立起评判价格高低的客观标准,而不是听那些神棍动辄便说“代表经济转型的方向,多少都不算高估,每次回调都是买点”) 4. 在新周期开启时,对买入更自主,对卖出更自如,对买过、卖过、看过没买的股票能做到长期追踪,对每一笔交易、每一次判断作出客观评价,建立起从自己的错误中不断成长的反馈机制。
人有选择性遗忘,不写下来只会记得那些自己英明神武的,抹去自己颠三倒四的。这种遗忘固然让我们珍视短暂的快乐,投资能力却得不到长进,账户的亏损会让我们直面永久的痛楚。
选择投资就是选择短痛而要长乐。写好交易日记,从今天起为自己积累一笔宝贵的财富!
1. 写交易日记时要尽可能严谨地写下买与不买,卖与不卖的逻辑,这些逻辑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被验证或推翻,从中找到自己当初错判的原因;
2. 写逻辑时明确记录哪些是当时已知的事实,自己的分析和推论都是基于这些前提条件。事后方便回看这些事实是否真的成立,是否真能产生如此的影响;
3. 引述他人评价无论权威也好平民也罢,多点采信,取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屁股朝向,避免被一小撮有着共同利益的人,或不明真相的群众误导;
4. 列明哪些是主观假设和猜测
G. 股票是如何产生的知道的给详细介绍下
1602年,在共和国大议长奥登巴恩维尔特的主导下,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就像他们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国家一样,如今,他们又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组织。
可以说它是第一个联合的股份公司,为了融资,他们发行股票,不过不是现代意义的股票。人们来到公司的办公室,在本子上记下自己借出了钱,公司承诺对这 些股票分红,这就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筹集资金的方法。
他们聚集了650万的资金,差不多相当于300万的欧元,而那时候,这些钱值几十亿,用这些钱他们建立了公司。
通过向全社会融资的方式,东印度公司成功地将分散的财富变成了自己对外扩张的资本。甚至,阿姆斯特丹市市长的女仆也成了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之一。成千上万的国民愿意 把安身立命的积蓄投入到这项利润丰厚,同时也存在着巨大风险的商业活动中,一方面是 出于对财富的渴望,更重要的是,因为荷兰政府也是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之一。政府将一些 只有国家才能拥有的权利,折合为25000荷兰盾,入股东印度公司,这就大大增加了东印度 公司的权限和信誉。
政府给东印度公司的特权是可以协商签订条约,发动战争,这样它就成了在亚洲的独立主权个体,或者说从南非到日本的整个地区,它都可以像一个国家那样运作。
在一切准备妥当之后,东印度公司的船队出航了。西班牙国王几乎是用鄙夷的态度对待这个不自量力的挑战者。但是,在东印度公司成立后的短短五年时间里,它每年都向海 外派出50支商船队,这个数量超过了西班牙、葡萄牙船队数量的总和。
前十年他们(东印度公司)没有付任何的利息,因为投资者喜欢把钱投到造船、造房子,以及在亚洲建立一个贸易王国上面。做完这些,十年后,公司第一次给股东派发了红 利。
连续十年不给股东们分红利。这样的经营方式为什么能够得到投资者的认可?
这是因为:荷兰人同时还创造了一种新的资本流转体制。1609年,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诞生在阿姆斯特丹。只要愿意,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们可以随时通过股票交易所 ,将自己手中的股票变成现金。
早在四百多年前,在阿姆斯特丹的股票交易所中,就已经活跃着超过1000名的股票经纪人。他们虽然还没有穿上红马甲,但是固定的交易席位已经出现了。
这里成为当时整个欧洲最活跃的资本市场,前来从事股票交易的不仅有荷兰人,还有许许多多的外国人。大量的股息收入从这个面积不超过1000平方米的院子,流入荷兰国库 和普通荷兰人的腰包,仅英国国债一项,荷兰每年就可获得超过2500万荷兰盾的收入,价值相当于200吨白银。
参考资料:《大国崛起》第二集:小国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