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三板 新三板协议转账以一分钱价格转让避税是否触犯法律或规定
1、首现新三板一分钱价格交易没有触犯法律法规。因为新三板股票价格不设涨跌幅限制。
2、新三板一分钱交易的现象很多,据统计截止至8月25日,新三板总共发生的异常交易数量为4200起,其中“1分钱交易”总计有224次,占所有异常交易数量的5.3%。“一分钱交易神话”已经见惯不怪。此前的奥特美克、海昌华等均出现过最低价格交易,甚至连齐鲁银行、九鼎投资这些大盘股也是1分钱交易的常客。
3、一分钱交易——协议转让,一种新三板特有的交易制度。由于协议转让完全是投融双方协商的交易行为,因而“1分钱交易”才时有发生。“1分钱”交易的情况全部都是出现在协议转让过程中。新三板“1分钱交易”的买卖双方大都出现在同一券商营业部,即交易双方的关联性非常高。
4、“1分钱交易”的存在明显有涉嫌操纵股价、鼓舞投资者的嫌疑。这种低价交易的背后可能存在利益输送、逃避债务、虚假交易等等。从业界人士的分析和对政策最直观的理解来猜测,“1分钱交易”的最大原因是避税。
㈡ 新三板协议转让存在什么漏洞
多只股票价格差距巨大
按照新三板的相关规定,在协议转让的情况下,出现成交价格较前收盘价变动幅度超过50%的情况,新三板仅在异常交易信息中予以公告,并未要求相应挂牌企业披露异常波动公告。因此,在业内人士看来,通过炒作抬高股价尚可理解,但一分钱低价交易的动机让人捉摸不透。对于一分钱的交易价格,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人士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如此低价转让可能会存在股权变相赠予的情况,也有可能意图避税。
价格发现功能被削弱
在去年8月做市商制度推出以前,新三板仅有协议转让交易一种方式,买卖双方在场外自主对接形成协议后,进入股转系统报价即完成交易。对于这种情况,有人表示理解。价格的变动体现了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认定过程,在没有做市商参与的情况下,认定价格出现巨大差距是可以理解的。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这种现象将损害新三板的价格发现功能。虽然做市商制度已经推出,但在挂牌企业良莠不齐的情况下,协议转让还是大部分挂牌企业会选择的交易方式,对于偏离内在价值的交易价格,监管层应该予以关注。
制度尚存多处漏洞
对于新三板市场出现同一只股票价格大幅变化的原因,西部证券某场外市场部负责人表示,其实这正是协议转让制度的漏洞。没有涨跌幅限制、不需要披露股价异常波动原因,给了很多挂牌企业“动手脚”的空间,在不同的交易价格下,有些交易是真实发生的,有些价格是虚假的。以九鼎投资为例,目前公司股价的最高点为970元/股,如果以该价格计算,公司的市值将超过万亿元,这是不现实的,因此这个价格并不是九鼎投资真实价值的体现。
虚假价格的原因
高股价可能是公司进行市值管理的一种手段,有了比较高的估值,对公司的声誉甚至日后的融资都有益处;而股价过低,可能是因为公司股票交投不活跃,用低成本的交易来活跃交易,提升公司的价值。在异常交易信息中,还存在买卖双方为同一证券营业部或同一证券账户的情况。对此,有私募人士认为,这种现象不能排除利益输送和意图避税的可能。“如果是因为逃避债务等不纯的动机发动交易,而使第三方的利益受损,就会违反相关法律。另外,根据相关规定,股东转让限售股会缴纳20%的所得税,避税也成了低价成交的动机。”
解决漏洞问题的有效举措
首先,加强对异常转让的实时监控。日前,《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股票异常转让实时监控指引(试行)》已经正式发布,其中规定若股票价格异常波动、股票转让行为异常或做市商报价与转让行为涉嫌违法违规的,可以采取公告转让双方基本情况和转让相关信息、电话问询、要求提交书面承诺、出具警示函、暂停转让、限制证券账户交易、向证监会报告等措施;应依规加强监控,防止市场异常波动给投资者带来风险。
其次,新三板应设立涨跌停板制度。正是由于新三板不设涨跌幅限制,才使得九鼎投资出现天壤之别股价。考虑到新三板的特殊性,新三板股票当日涨跌停板价位可以设置为前一日收盘价的上下30%。
最后,新三板股票转让可采取多种方式。按照《细则》,股票转让方式包括做市转让方式、协议转让方式、竞价转让方式,协议转让方式、尤其是其中的“互报成交确认申报成交”撮合方式,容易引发价格失真现象,应该控制使用,尽量采用其他方式。
㈢ 新三板对挂牌股票买卖委托出现异常价格及撤单有何规
投资者以异常价格进行定价委托或意向委托的,主办券商应对投资者及
时进行提醒,要求其撤销该笔委托。异常价格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
一是同时低于挂牌公司上年度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值与每股面值1元。
二是涨幅高于挂牌公司股票前收盘价的100% (若前日成交中存在以异 常价格成交情形的,则以最近一个未发生异常成交的转让日收盘价为计价 标准)。
主办券商应对存在异常委托行为的投资者建立记录,进行持续动态管理:
对首次发生异常委托行为的投资者进行提醒;对再次发生异常委托行为的投 资者予以警示;对3次以上发生异常委托行为的投资者,可在6个月内暂停 接受其委托或终止证券买卖委托代理协议。
㈣ 7月一日参与新三板的新股申购资金冻结了多少钱
4202亿元,这是精选层前三批新股冻结的资金。
新三板采用现金申购,资金需要冻结3个交易日。考虑到第四个交易日,首日冻结的资金将会解冻,所以大部分投资者在前三批新股申购中,这也意味着,精选层前三批新股冻结的资金,会是参与打新的主力部队,虽然不是全部,但资金规模已经足够震撼。
新三板打新整体采用比例配售的方式,公平对待所有申购资金。但是在认购异常火爆的情况,配售机制将向中小投资者倾斜,在按照配售比例计算出的获配数量不足100股的情况下,大量零股按时间顺序进行二轮配售,配售时先到先得会成为主要的配售方式。这时候投资者的认购资金体量就不再是决定因素。
(4)新三板股票交易异常扩展阅读:
投资者参与申购注意事项:
投资者参与申购,应使用一个证券账户申购一次。同一投资者对同一只股票使用多个证券账户申购,或者使用同一证券账户申购多次的,以第一笔申购为准。证券账户注册资料以T-1日日终为准。
参与网上申购的报单数量:应当为100股或其整数倍,申购股数不得超过网上初始发行量的5%(具体申购上限详见发行人在全国股转公司披露的《股票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并在精选层挂牌发行公告》),如超过则该笔申购无效。
网上投资者有效申购总量大于网上发行数量时,根据网上发行数量和有效申购总量的比例计算各投资者获得配售股票的数量。其中不足100股的部分,汇总后按时间优先原则向每个投资者依次配售100股,直至无剩余股票。
㈤ 第一路演:新三板股票停牌转让的几种情况
相信几乎所有的资本界人士对A股停牌的条件都是有所了解的,作为没有涨跌幅限制的新兴的新三板公司在什么情况下会勒令或者允许其停牌转让呢?股转规定,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对挂牌公司股票转让中出现的异常转让行为进行重点监控,并可以视情况采取盘中临时停止股票转让等措施。具体如下:
1、 什么情况会导致暂缓清算、技术性停牌或临时停市?
全国股转系统规定,发生下列异常情况之一,导致部分或全部转让不能正常进行的,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可以决定单独或同时采取暂缓进入清算交收程序、技术性停牌或临时停市等措施:
1)不可抗力;2)意外事件;3)技术故障;4)股转规定的其他情况。
转让异常情况处理的具体规定,由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另行制定并报中国证监会批准。
2、 什么情况下恢复转让?
股转系统对暂缓进入清算交收程序、技术性停牌或临时停市决定予以公告。技术性停牌或临时停市原因消除后,全国股转系统公司可以决定恢复转让,并予以公告。
因转让异常情况及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采取的相应措施造成损失的,股转系统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
3、 挂牌公司在什么情况下应当申请暂停转让?
挂牌公司发生以下情形应向股转系统申请暂停转让:
(1) 预计应披露的重大信息在披露前已难以保密或已经泄密,或公共媒体出现与公司有关传闻,可能或已经对股票转让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
(2) 涉及需要向有关部门进行政策咨询、方案论证的无先例或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重大事项,或挂牌公司有合理理由需要申请暂停股票转让的其他情况。
(3) 向中国证监会申请公开发行股票,并在证券交易所上市,或向证券交易所申请股票上市。
(4) 向股转系统主动申请终止挂牌。
(5) 未在规定期限内披露年度报告或者半年度报告。
(6) 主办券商与挂牌公司解除持续督导协议。
(7) 出现《公司法》规定的解散的情形,或法院依法受理公司重整、和解或者破产清算申请。
4、 挂牌公司股票暂停与恢复转让业务需办理的流程?
挂牌公司股票暂停与恢复转让业务办理程序如下:
1) 挂牌公司填写《暂停(恢复)转让申请表》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送主办券商审查。
2) 主办券商审查无误后,应于T-4日(T日为暂停或恢复转让生效日)下午3点前将加盖主办券商公章的《暂停(恢复)转让申请表》和其他证明材料一同传真至股转系统,并将所有材料的电子扫描件发至股转系统,同事电话确认查收。
如果在T-2日后发现有误,主办券商应当及时联系股转系统,股转系统将视情况确定处理办法。
3) 因特殊情况,需要立即暂停股票转让的,挂牌公司须及时通知主办券商,填写《暂停(恢复)转让申请表》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送主办券商审查;主办券商审查无误后,向股转系统说明情况,并提交相关传真及电子扫描材料,申请尽快暂停股票转让。
4) 挂牌公司或主办券商发布股票暂停(恢复)转让公告的,最迟应于T-1日联系信息公司,进行信息披露。
5) 挂牌公司暂停(恢复)转让生效。
㈥ 新三板异常交易情形有什么法律后果
先是被警告 也会有一定的处罚。按照不同的情况 处罚不一样。
㈦ 我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上市了,一个行政案件的败诉对上市影响大吗主要影响上市的是哪些情况
行政案件的败诉是否对公司未来IPO构成影响,主要看该行政案件会否对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构成影响。
比如一个专利权的败诉,如果贵公司因为该专利的败诉而影响到了主要产品的销售,那肯定会受到影响。
如果因为该行政案件的败诉,未来IPO的时候无法让相关部门出具无重大违规证明,也会受到影响。
如果因为该行政案件的败诉,导致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受到行政处罚之类,则需要进一步评估其影响大小。
其他的一般败诉没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