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借钱打战,将商人绑在自家战车上的国王是谁
帝王借钱
中国有一句成语叫“债台高筑”。有意思的是,躲到债台的债务人,不是一般的老百姓,而是堂堂一个国家的君王。在距今天两千两百多年前,周王朝已经是苟延残喘了,末代周王姬延统治的地方,已经缩小成为只有若干城池,仅有3万多人口的小地方。那时候是战国末年,七雄混战,谁把你周王放在眼里。周王没有权威,也没有钱,没有办法过日子,就向臣民借钱。但是他又没有偿还能力,债主们上门讨债,周王没有办法可想,就只好修了一个债台,躲到上面去。后来周朝被秦灭了,盖棺定论,末代周王得到一个“赧王”的谥号。“赧”是因羞愧羞惭而脸红的意思,也许这位借钱不还的国王,在债主上门讨债的时候,总是羞红了脸吧?
国王借钱,在此后的中国历史上是不可思议的。不过周赧王借钱的时候,绝对专制主义其实还没有确立,国王还没有威严到不能向臣民借钱的地步。中国历史的观念认为“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当时只是理想的说法,并没有真正实行开来。但到了中国历史的后期,这种观念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现实。帝王何苦向老百姓借钱呢?老百姓的钱,从根本来说就是帝王的钱,不过帝王暂时让你自己使用、保管罢了,一旦帝王需要,他就可以想法拿去的。中国老百姓在历史上本质上是没有完全的财产权的。真正的财产权, 握在帝王的手中。他需要的话,随时就会行使财主的权利。所以,中国历史上,直到清末,才有皇帝向臣民借钱的事重新出现。
在周末和清末的两千一百多年间,帝王如果遇到财政的麻烦,就可以通过课征沉重的税负,可以通过太监亲自带队的皇帝代表的敲诈勒索,也可以通过操控货币人为地通货膨胀,如朱元璋的宝钞之类来解决问题。除此之外也有其他办法,比如卖官鬻爵,强行募捐,要求报效,甚至直接没收抄家。所以,中国历史上,帝王不必向臣民借钱。而且从理论上来说,向臣民借钱是不符合皇权专制的观念的。如果帝王直接向臣民借钱, 那么,借贷双方就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帝王至尊就不能体现,这是第一;第二,也与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之类观念不符合。帝王是人民的父亲,人民是帝王之子女,父亲有财政困难,儿女们拿出钱来,不是顺理成章天经地义的吗?
在西方,没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样的观念,国王的财产与臣民的财产的界限也是清楚的。当然,这种界限,也是斗争得来的。国王不能随便通过加税,抄家、没收臣民财产等办法剥夺臣民的财产。国王既然不能随意加税,那么,没有钱花的时候,就只有借钱了。在西方历史上,王国之间总是爆发战争,战争打起来也是费时耗财的。国王没有办法,只有借钱。借了钱,当然得还钱,国王也不能赖账。英国国王带领军队打仗的时候,随身经常要带贵重的财宝,以便随时抵押借钱。当年哥伦布要环球探险,游说西班牙的女王伊莎贝拉资助,伊莎贝拉没有钱,也不能动用国库资金,就只好把自己的王冠典当出去,换得相应的资金。
说起来,英国革命和法国革命,都与国王借钱,加税有关。在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即位时,国王债台高筑。富人和贵族已不愿再借钱给国王。查理一世只好典当了自己王冠上的宝石“三位一体”,得来的钱让他的王权继续维持了二十年。国王借不到钱,一筹莫展,只好挺而走险,求助于议会,要求加税。英国在1215年,也就是中国的南宋末年那时候开始,英国的贵族就与国王签订协议,没有贵族同意,不能加税。所以,查理一世要求加税,得与贵族等商量。商量不成,国王强行加税,结果引起反抗,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处死。国王借不到钱,也加不成税,还丢了脑袋,何欺窝囊!
法国大革命的起因,也与借钱有关。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比英国强悍得多,但到了路易十六的时候,这个国家也成为一个烂摊子。和中国的周赧王、英国的查理一世一样,路易十六也债台高筑。国家的债务已经占税收的一半以上,而且利率很高 。借新债还旧债,循环往复,不断恶化。举债是饮鸠止渴的自杀之举,路易十六不想再举债。法国王室和中国帝王一样以卖官鬻爵筹集了不少钱款,但是,卖官鬻爵是不可持续的。最后,路易十六决定加税来解决财政危机。增加苛捐杂税解决财政危机在中国历朝历代可以说是屡试不爽的办法,老百姓一般没有什么办法反抗,但在法国却也引出强烈反对,结果路易十六也被送上了断头台。有一位借不上钱又加不上税的国王脑袋搬家了。
在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一百多年后,中国的满清朝廷一改历史从来不借钱的惯例,向臣民借债。从1894年到1911年,满清朝廷向三次向国内借款,第一次叫“息借商款”,第二次叫“昭信股票”,第三次叫“爱国公债”。皇朝这时候不得不向臣民借钱,因为不如此便无法度过给日本的赔款的危机,甚至无法摆脱被革命推翻的结局。当然,满清朝廷没有采取加税而是采取借款的方式解决财政危机,或许也与当时西方思想观念的传入,皇权观念的淡化有关。总之,皇帝以平等的债务人身份来向他的臣民借钱,基本上可以说是破天荒的,除了周赧王,前往古人。有意思的是,周赧王和溥仪都中国历史的标志性人物:周赧王之后中国皇权专制社会正式建立,而溥仪之后则中国皇权专制社会至少在名义上结束。
㈡ 股市肯定有高手,但就是不知道有没有收徒弟的高手,我愿用一生去征服股票,
抢劫犯把他抢钱的本事交给你,会饿死的.
㈢ 如何查看一只股票某一天的成交席位
大多数事情的好与坏都仰仗别人是否感到满意。完美需要赞美相助,有如娇花需要春风吹拂:生命有赖于呼吸。有的职业是人人都喜欢的,但也有一些职业虽然更重要,却不易为常人注意到。前者是有目共睹,人人喜欢;后者却比较罕见,且需要更深的造诣,惜其幽微难显,虽可敬而尤敬声可闻。最知名的君王是那些获得胜利的君王,所以阿拉贡诸王会获得普天称颂,因为他们是显赫的征服者和战场枭雄。一个伟人应该偏爱那些最享盛名的职业,那些职业人人都了解,人人都能去从事。如果他能赢得大家的赞扬,他就能获不朽的名声。
㈣ 那么多的配资股票,应该怎么选择
像自己现在用的金斧子配资就是这样不错的渠道。
㈤ 和喜欢炒股的女孩怎样在网上聊天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国泰君安上海分公司给予如下解答
学习炒股知识,比她懂。
希望我们国泰君安证券上海分公司的回答可以让您满意!
回答人员:国泰君安证券客户经理朱经理
国泰君安证券——网络知道企业平台乐意为您服务!
如仍有疑问,欢迎向国泰君安证券上海分公司官网或企业知道平台提问。
㈥ 如果我有足够的资金,比如1000亿美元+,我想打击某集团的股票使其破产,怎么实现要详细回答,不要复制!
这个有点复杂;
其实也简单;
总归来说是不难的;
给你说吧,如果我用了那么多钱去买,然后那个公司的钱会空前很多,指数就会上升很多;
但是到那个时候很多人就会卖掉手中的股份,那个时候该公司就会亏很多;
再接着该公司的股票就会降低了,在高于买进的时候的价卖出,自己就赚了;
那个公司就亏大了。。。。。。。。。。简单的说就是这样的
㈦ 股票操作年收益率计算公式
股票收益是指收益占投资的比例,一般以百分比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收益率=(股息+卖出价格-买进价格)/买进价格×100%
比如一位获得收入收益的投资者,花8000元买进1000股某公司股票,一年中分得股息800元(每股0.8元),则:
收益率=(800+0-0)/8000×100%=10%
又如一位获得资本得利的投资者,一年中经过多过进,卖出,买进共30000元,卖出共45000元,则:
收益率=(0+45000-30000)/30000×100%=50%
如某位投资者系收入收益与资本得利兼得者,他花6000元买进某公司股票1000股,一年内分得股息400元(每股0.4元),一年后以每股8.5元卖出,共卖得8500元,则:收益率=(400+8500-6000)/6000×100%=48%
任何一项投资,投资者最为关心的就是收益率,收益率越高获利越多,收益率越低获利越少。投资者正是通过收益率的对比,来选择最有利的投资方式的。
㈧ 国内炒股比较有名的游资
国内炒股比较有名的游资?热钱是指游资,或叫投机性短期资金,在商业词典中热钱的定义为:“迅速移向能提供更好回报的任何国家的流动性极高的短期资本。而上海证券研发中心认为,传统意义上的热钱主要指国际短期资本,但是根据中国国情热钱既包括国际短期资本,也包括中长期资本。热钱的目的在于用尽量少的时间以钱生钱,是只为追求高回报而在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纯粹以投机盈利,而不是制造就业、商品或服务。2011年10月新增外汇占款近四年来首度出现负增长,海外热钱撤离中国。对中国经济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热钱又称游资,是投机性短期资金,只为追求高回报而在市场上迅速流动。热钱炒作的对象包括股票、黄金、其他贵金属、期货、货币、房产乃至农产品例如红豆、绿豆、大蒜。从2001年至2010年十年间,流入中国的热钱平均为每年25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同期外汇储备的9%。热钱与正当投资的最大分别是热钱的根本目的在于投机盈利,而不是制造就业、商品或服务。
㈨ 就因为股票做的理想,还是她空虚(加分)
其实这样的女人,你应该知道,不是真爱,
真作假时假亦真,假作真是真亦假
股票才是真的,
㈩ 之前雷曼兄弟的事件,最后他们的股票是如何了啊变0还是被征服收购了
退市的股票有专门的交易市场 在中国退市之后可在Q版或者E 版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