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股票市场该如何看待
正常看待啊,有涨有跌才是最正常的,跌的越狠,才越有机会赚钱
『贰』 如何看待目前的股票市场
2010年我国的基本面还是不错的,那么为什么我国的证券市场表现这么弱。
我认为关键是股票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
1,据统计2010年新股发行为全球第一,一共340家企业IPO,新增资金无法将股市推上新的高度,
2,大小非解禁,很多上市公司兑现手中的股票,特别是较多的创业板和中小板大股东套利出局;
3,4月16日起股指期货推出,让股市有了做空也能赚钱的机制,大主力可以打压权重股,所以在股指下跌的情况下他们可以通过股指期货得到利益;,
4,房产新政是打压股市的诱因,股市中房产金融股票的权重较大,一年中这类股票大幅下跌;
5,资金在没有投资方向时,通过炒作农副等大宗商品,引发CPI上涨,加息预期又使本来很弱的市场雪上加霜;
6,年关资金本来就很紧张,货币政策又发生变化,很多企业需要回笼资金,这样市场上的接盘能量也就少了,股票市场就不会有所好转。
看看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总结一下会对自己今后的理财会有好处。
2011年我们还是要理性地看待这个市场,加息预期没有改变,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时间,想一想如果2010年的情况没有根本改变,要想在股市中盈利一定要注意政策导向的变化。目前理财方向要多元化和目标值放低点,不能光在股市中打拼。
我认为2011年是一个政策变化多,当然机会也就同时存在。只要把握自己的特点和自己的能力,2011年还是会有好的回报的。
『叁』 如何看待现在的股票市场
目前股票市场没有新的题材概念,且监管层监管力度加大。资金市场不活跃,一部分获利出局观望。建议以观望为主,等指数稳定后选择一些估值相对低一点,未来发展趋势好的股票作为投资。
『肆』 如何正确对待股票投资
错误心态一:炒股票就是高抛低吸,不追一涨得股票,专买处于底部的股票。
大家都知道,操作股票必经之路就是买入股,但是买什么样的股票呢?可能有人会说低吸高抛,专买处于底部的股票。但是这个底部到底在哪里呢?底到多少价位才是你要的底部内?想想如果大多数投资者都能够准确的预测到这个底部,那主力机构到哪里去收集足够的廉价筹码呢?
另外,记得一点不要总是想着买便宜的股票,市场上没有便宜可占的,如果真有,那么你也得付出代价,最典型直接的就是时间的消耗!进入股市就是为了赚钱,但是认为炒股就是低吸高抛,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友多少能够真正的买在底部,卖在高位呢?
错误心态二:一定要买有量的股票。
从股票的历史走势图去分析一下,一只股票明显放量的阶段其实只有两个:一个是在主力机构进货吸收廉价筹码的阶段,另一个是在主力卖出股票的阶段。在吸收廉价筹码的阶段主力的行为是非常隐蔽的,一般都是在行情经过长时间的下跌,散户开始绝望并且抛出手中筹码的过程中减仓,散户是无法在这一阶段减仓的。既然在这一阶段把握不住,那么在出货阶段有量的股票能参与吗?那不是自投罗网吗?
错误心态三:听政策,专炒消息股。
有部分投资者热衷于搜集和打听所谓的内幕消息,然后根据这些所谓的内幕消息进行股票操作。但事实上,绝大多数人得到的消息都是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因为与掌握内幕消息的人员有密切联系的毕竟是少数。另外,主力操作一直股票,不仅仅有政策消息的影响,更是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支配的。因此,炒股不要去盯着那些内幕消息,多关注技术分析,重视行情的趋势,趋势为王是没有错的。
正确对待自己炒股心态,不骄不躁,不恋不贪,时刻保持一个平稳的心态对炒股是很有利的。
『伍』 我对股市的理解
这个问题我给别人回答过很多。你的理解可以说部分正确,但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股票并不是零和游戏,至少并非所有的股票都是零和游戏。
你是对股份公司(不一定是上市的)的本质不太清楚。你耐心看看股份制是怎么来的,思考一下,有问题再补充。
首先,股份公司,包括不上市的股份公司,都起源于合伙赚钱的需求,很多人把钱凑到一起做买卖,当然要事先说好你占几股,我占几股,赚了利润分的时候好按这个比例分,所谓分利润,就是分红。
其次,股份公司并不是把每年赚的钱都分给股东,因为它需要用赚的钱追加投资才能扩大规模赚更多的钱,但是有的股东需要把自己的钱拿回来点维持生计,怎么办呢?——这就是股票交易的起源:由于荷兰东印度公司10年都不分红,把赚的所有钱都用来造新船,10年以后才大举分红,因此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们只能看到自己的公司扩大却10年拿不回任何钱,于是1609年阿姆斯特丹设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需要用钱的股东可以把持有的股份按议价卖给别人,议出什么价格当然会跟公司的发展有很大关系了。也就是说,公司的船变多了,大家都知道将来可能分红很多,那就会想买的人多想卖的人少,自然股价就上去了。
再次,有时公司需要大量投资扩张业务,就可能不止一次的再融资,因此发行过新股还可能再发行,甚至还需要到另一个国家发行。每次掏了钱入股的新股东当然也是股东,新加入的每1股跟原有的每1股享有同等权利。
如果这些看明白了,你的问题就可以回答了:
1 本人认为股票就是 一些企业缺乏资金 向社会募集资金的一种形式 当然了这不是所有缺钱的企业都可以的 要符合一定的要求 当达到了这些标准后就拿到了向老百姓要钱的通行证(上市)
——差不多是这么回事
2 每一位购买股票的股民都是合法的企业的股东 有权利参与企业的效益分红和承担企业倒闭的危险 (不知道有没有权利参与企业的决策)
——完全正确。股东都有权利参与企业决策,但最终决策是由票数(股数)决定的,日常决策是由管理层决定的,管理层是按票数(股数)由股东选出来的。这个跟我们政治生活中很多集体决策一样的意思,所谓的民主集中制,我们每个公民不也参与国家管理吗,但一个普通公民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决策呢?公司里唯一的不同是每股一票,而不是每人一票。小股东参与公司管理的方式就是参加股东大会投票,与董事会和管理层交流提建议。
3 股票本人就是一张纸 一个凭证 本人没有任何价值可言
——是一个凭证,前面说了作为企业的所有者会获得分红,所以也不能说没有任何价值。
企业一旦上市发行股票之后 股民将股票买进 那么企业就完成了他的目的 比如某企业发行股票8元/股 发行一百万股 只要股票全部卖出去 那么企业就完成了融资八百万的目的,至于以后这张股票能抄到100元/股 还是 跌倒1元/股 和企业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
——部分正确,但是要知道股价对公司还是有影响的。前面说过可能不止一次的再融资,那么再次发行的时候每新增的1股按多少钱卖,就会由当前股价决定了。如果你的原有的股票在市场上只卖10块钱,却按20块钱发行新股,那谁会认购呢?他还不如在二级市场上花10块钱从原有股东手里买。要知道很多大公司收购扩张所需的资金都是通过增发获得的,如果在机会出现的关键时刻不能得到投资者的支持,就不会有这些大手笔的行业整合。另外,如果市场上的股价太低,就很容易被另一个公司全买下来,也就是收购。当一大群小股东持有股票的时候,是不能把CEO怎么样,如果这群小股东换成了一个比较大的股东,就有可能把CEO炒了。因此,短期来看股价对企业经营、对CEO地位的确是没什么影响的,但是长期来看股价低迷对一个公司会是件严重的事情。
4 所谓的股票升值 假如我8元/股 的股票升值到100元/股 我只有100股 那么我花800块钱买的股票 现在可以卖10000块钱 那么这些钱去哪要?卖给谁? 这个价值是怎么升上来的?
——没错,升到100元,你得卖给一个愿意出100买的人才能拿到钱。为什么有人愿意掏100买,参见东印度公司的例子,可能因为他觉得公司船变多了,分红会很多。当然也有很多情况,他只是觉得将来还有更傻的人愿意花200买,这就是所谓博傻吗。反正不管将来分红多少,只要有人买,你就能把股票卖出去。所以100元卖出去未必说明价值升上去了。
我理解的是 公司肯定不会去把8块钱卖出的股票再花100块钱买回来 只有股民与股民之间的交易 之所以会升值 是因为这个公司的一些决策(或真或假)给社会的一种假象 让老百姓感觉这个企业经营得不错 很有前景 去买他股票的人越多 股票的价格才会涨 而股票的发行都是有数量限制的 买不到原始股怎么办 就只好去股票交易所和股民之间交易 说白了就是买二手的股票 这样一来 一张股票在无数个人之间交易 每个卖家都加上了自己的利润 这张股票就越炒越高 等到最后一个人那里 (要么企业倒闭 要么贬值等原因)没人去买了 他就理所应当的成为了倒霉蛋
——部分正确。但是到底是不是都是假象,不一定。有的公司后来真的分了很多红,当时花100买的人后来拿到这么多分红已经很值了。举个例子吧:微软上市16年从来不分红,但第一次分红就分了320亿美元,你能说微软股价涨了几十倍以后买进的人就吃亏了吗?你说的倒霉蛋的情况也比比皆是。两种都有,不可一概而论。
所以我理解的就是股票这个东西 就是一个大骗局 上市公司在坐庄 股民之间互相骗 就像击鼓传花一样 只要花到你手上 鼓没有停 你就成功了 一旦最后到某个人手上 鼓停了 那他只有等着倒霉了 整个股票市场没有任何的意义和实质
——部分正确。参见前面的解释,不可一概而论,都得看具体公司,具体价格了。
『陆』 如何正确评价中国股票市场
总体市场状况可能是评估库存方面最难评估的方面之一。当市场表现良好时,一些股票往往被高估。长期过度估值最终可能导致通常所谓的“泡沫破裂”。当泡沫破裂时,整个市场将急剧下跌; 这通常由高估的股票或行业引领。璃的曲纹里描画,从淌下的线条沟纹里,你
『柒』 如何理解股票市场比喻
股票市场是股票发行和交易的场所。根据市场的功能划分,股票市场可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 发行市场是通过发行股票进行筹资活动的市场,一方面为资本的需求者提供筹集资金的渠道,另一方面为资本的供应者提供投资场所。发行市场是实现资本职能转化的场所,通过发行股票,把社会闲散资金转化为生产资本。由于发行活动是股市一切活动的源头和起始点,故又称发行市场为“一级市场”。 流通市场是已发行股票进行转让的市场,又称“二级市场”。流通市场一方面为股票持有者提供随时变现的机会,另一方面又为新的投资者提供投资机会。与发行市场的一次性行为不同,在流通市场上股票可以不断地进行交易。 发行市场是流通市场的基础和前提,流通市场又是发行市场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发行市场的规模决定了流通市场的规模,影响着流通市场的交易价格。没有发行市场,流通市场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市场规模过小,容易使流通市场供需脱节,造成过度投机,股价飚升;发行节奏过快,股票供过于求,对流通市场形成压力,股价低落,市场低迷,反过来影响发行市场的筹资。所以,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是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整体。
『捌』 如何看待股票市场价格
如果我们有坚定的长期投资期望,那么短期的价格波动对我们来说就毫无意义,除非它们能够让我们有机会以更便宜的价格增加股份.我们欢迎市场下跌,因为它使我们能以新的、令人感到恐慌的便宜价格拣到更多的股票.
『玖』 如何看待中国当前的股票市场
根据前几次奥运会各国股市的涨跌概率统计来说,奥运会举办当年上涨的概率为40%,下跌的概率为60%,所以用奥运会必须要涨来解释就不合适了.奥运后导致股市大跌的大小非解禁高峰期将到来,资金面的压力将更加明显.下跌的概率远远大于上涨. 今天大盘短线的2800~2820这个支撑区域轻松失守,大盘后市如果在短时间内能够收复该支撑位还有希望,收复不了继续弱势下挫注意控制仓位不要太高,大盘下降通道再次打开,可能再次考验2500这个点位.大盘只有收复了2820后市还有看高3050这个压力区域的机会.顺势而为吧. 导致大跌的大小非问题直接导致了资金面的失衡,空方长期压制多方,而在这个长期趋势中资金面被空方占据,行情自然是长期震荡走低.这就是股票为什么老跌的真正原因.而8月后是大小非的解禁高峰期,下跌的概率大于上涨.最新的资金统计显示,7月到现在为止,股评鼓吹的机构大建仓再次成为笑谈,虽然7月的减仓规模较大幅度减缓,但是基金和保险等机构仍然净减仓近250亿.而这波反弹的主力军成了游资,不过游资的特点众所周知是快进快出,既然是游资狙击的行情,在传统大资金还在继续拉高减仓的情况下,后市如果仍然没有较为实行性的利好出现,全靠利好谣言带来的这波反弹,有可能成为机构最后一次较好的减仓机会,奥运毕竟只是个题材,不对大盘的资金面带来任何的实质性改善,机构是不会放过这次拉高减仓的机会,但是反弹高度仍然要注意政策面利好消息的配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随着又有新的大盘IPO即将进行申购,大盘在资金面上将继续守到考验,短线大盘请注意2800~2820这个区间的支撑力,如果守住了,这波反弹还有借奥运会题材的支撑在游资的推动下有所表现(部分个股),但是如果这个短线的支撑区域后市如果被轻松的击穿了收不回来了,那就要注意游资的动向了,如果游资开始较大规模撤退,那在安全角度建议投资者逢高降低仓位了,传统机构长期看空后市的情况下,如果连游资都撤退了,那股市靠什么来推高 大盘现在的行情特点是市场反复靠一直无法兑现的谣言来救市,先是国家有七大救市措施出台,在没有兑现的情况下大盘破位又出了个国家平准基金已经获准入市救市,第二天平准基金的发起人就辟谣没有这事...,如果一个股市的行情全靠谣言来维持震荡减缓下跌趋势,没有真正的实质性的措施出台,那这次反弹的目的就要多思考了,机构的目的是什么,频繁的制造谣言来拉高股市,最新的资金统计结果已经出来了,在这次红红火火的抄底行动中基金、保险和QDF2均是净流出,在上周行情比较被投资者看好的情况下,这些主力资金的净流出接近250亿,完全在意料之中,又是个借谣言拉高出货。而市场频繁传出利好谣言的真正目的也很清楚了。“拉高出货”。既然机构在众人期盼红七月的情况下,在半年报做业绩的情况下都保持了净流出,虽然大盘做得比较好看,但是从机构的意图看仍然没有改变的迹象,长期目标仍然是降低仓位回避大小非和宏观政策的压力。 因为资金面紧张导致的现在下降趋势已经形成的情况下,投资者应该保持理智不要盲目的乐观,股市很复杂也很简单,复杂的是什么因素都可能导致股市变化,但是简单的是资金面的长期多空趋势就决定了,大盘的长期涨跌趋势,但是股市不可能只跌不涨,肯定会在下跌途中出现反弹,但是反弹的规模应该视政策面的利好消息的情况来判断,如果还是这些非实质性的利好消息来托大盘,那每次反弹都是减仓的机会,只有针对大小非实质性的限制措施出来后,大盘才有可能缓解资金面的压力,带来一波中级反弹甚至反转,只要这个导致大跌的核心问题不解决,投资者就要以反弹看待,逢高减仓,而连续超跌投资者信心的积弱使得抄底资金非常谨慎,虽然抄底资金试图该变这种运行颓势,但是情况却并不是太乐观,现在的股市并不是政府说的缺乏信心不缺乏资金,个人觉得在大小非的阴影下现在这两样都缺.今年是大小非最轻的一年,只有3万亿的解禁资金,但是已经让市场中的主力资金吃不消了(在主力开始出货前市场中的主力资金一共只有3万亿,但是大小非足够消灭它们了),虽然政府来了个基金也要讲政治的说法,不过看来实质作用不大,机构继续反弹出货的动作没有停止,不得不选择边打边撤退的策略,来降低损失,就算在奥运前政府再出所谓的利好来阻止股市的继续下跌,但是只要不是针对大小非的实质性的解决措施,只是一些不痛不痒的政策的话,那在资金的多空平衡已经打破的现在的这种行情下,就算在利好刺激下奥运期间采用横盘运行或者小幅度反弹的走势下,投资者仍然不要太过于乐观,因该谨慎对待,因为实质问题没解决,资金面就会继续紧张.如果出现政策带来的反弹时逢高降低才是明智之举.不要去相信股评不考虑实际的大行情.由于2009年的大小非解禁资金是近7万亿,2010年的解禁资金是近10万亿,而这已经远远超过了今年的3万亿,所以,在这个导致这次大跌的核心问题解决前,资金面的压力是不可能解决的,任何边缘性的利好政策带来的都只是反弹而不会是反转,股市虽然很复杂但是其实也很简单,股市的规律就是卖的多余买的就跌,买的多于卖的就涨,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当资金面已经体现出来的时候为什么有些人却不愿意去面对.别去相信大小非也有要长线投资的,在大小非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情况下一解禁上市就利润高达400%以上,甚至高达1000%以上时,这种成本带来的暴利,在一个弱势行情下,你认为大小非持有者是会落袋为安还是会继续看着自己的利润缩水(大小非也是投资者,利润第一同样是他们的理念,当长期股东这种想法只有被机构教育出来的散户会去干)而一个长期趋势中因为某种原因卖的力量都处于压倒性的优势时去谈牛市什么时候回来就是在自欺欺人.非实质性政策带来的就是反弹不是反转.由于大盘最强的支撑区域3300~3400和股评、机构口中最强的所谓永远不会被击穿的政策铁底2990都已经在资金面失衡的现实面前,迅速瓦解。所以短线在没有新的利好政策的支撑情况下,反弹就是降低仓位的机会,当然如果有边缘性的利好政策出台带来抄底资金抄底,带来的反弹相对规模较大当然最好,对散户来说机会难得。严格控制仓位是我现在唯一要说的,逢反弹减仓是严谨的。有资金在手里才有主动权,才能够迎来真正的底。底是主力抄出来的不是散户,在主力都迫于大小非压力减仓时,做为中小投资者能够做的就是顺势而为,不要逆势而动,机构减仓我们也要控制仓位。如果非要谈下面有什么支撑位就看2500附近吧,其实最强的支撑位已经失守了。当然如果政府愿意出台实质性的解决大小非的政策,那产生的行情就是大行情,就不是现在这种小打小闹了,不过个人觉得不是太现实,近20万亿的资金本来政府就是想让市场来消化,政府会愿意自己来掏钱?? (对熊市操作的一些反思)首先在熊市中震荡逐渐走低是长期趋势,利好消息只是催生反弹的一个条件而已,但是当利好消息的刺激逐渐淡化后,反弹就会结束了(而反弹高度取决于利好的大小程度),因为利好而被暂时改变的下跌趋势将继续下去,股市回归其自然的规律。而在导致大跌的核心问题被解决前(大小非),股市都不可能扭转过来,不可能产生反转。而在连续下跌的这个趋势中两千多支股中处于上涨趋势的能达到100支就不错了,也就是说在大盘下跌时买到下跌股的概率是95%甚至以上,做为投资来说既然知道这么低的概率选到游资狙击的股票,那还不如不去冒这个险。而选择操作超跌反弹是在这个趋势中讲究安全系数投资者的很好的投资策略,因为在超跌后产生反弹是肯定的,没有只跌不涨的股市,只是反弹的规模大小而已(要根据是否有利好消息和利好消息的大小来具体分析反弹高度),而在这个反弹过程中一般以普涨为主,在这个反弹普涨过程中处于下跌的股又处于10%以下,也就是说,你随便买支股票上涨的概率要远远大于在下跌过程介入股票的概率,虽然股票不能够把这种概率做为抄股的标准但是作为对安全要求很高的投资者来说,趋势投资是在熊市中最安全的一种投资策略。对股票把握不好的股友又想在熊市介入股票,那选择这种策略是比较安全的。但要记住,只有超跌才能够去抄一个短线,而一般的跌幅一般选择观望,中间的红盘可能都是套人的陷阱,当天一个反弹,第二天直接低开低走把抄底的人全部套了,所以熊市中你如果无法把握哪里是底的情况下,最好是做趋势,降低风险(个人观点谨慎采纳)。 现在要顺势而为了,不做多头,也不做空头,做个滑头就行了在大盘没有选择方向前,严格控制仓位会让你风险降到最低的。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请谨慎采纳朋友.
『拾』 股票市场应该怎么看待
建议暂时先观望,等上升趋势形成了后再介入也不迟! 请紧密关注主力资金的动向,他们才是决定行情最终发展方向的关键因素。主力资金如果继续维持出货态势,3000点就只是时间问题了。只有度过了现在的危机,大盘才有谈奥运能涨到多少的机会。 导致主力之前大量出货真正的原因是巨大的大小非解禁,和巨额恶意增发,主力资金很难接得下来,为了防止替解禁资金站岗只有选择在他们出来前出局,这两个实质性的问题不解决,主力的心头之患就没有落下,反弹就应该以反弹的心态对待。之前媒体和股评散发出来的消息是机构已经在大规模建仓呼吁散户抄底,但是最新的大智慧资金变化提示信息显示,连续的反弹以来,机构的持仓比例不仅没有增加,仍然在继续降低仓位,而抄底的散户数量却在继续增加,也就是说现在的行情是主力通过稳定大盘股的方式,造成种市场要反转的假象,吸引散户去接主力抛售的筹码。请引起散户的谨慎对待。 而市场出现了两条信息给场外资金带来了股市反弹的一线希望的信息, 一是传言证监会向券商发密令维护市场稳定 密令摘要: 1、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建立健全的应急机制(该消息不具备短期可行性,健全的机制不是一次大跌就能形成的,时间周期太长远,远水解不了近火) 2、深入开展投资者教育,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更好的的专业服务(作为风险教育市场已经使投资者感受到了,这不会带来投资信心的恢复,提供专业服务这条非常空洞,纯粹敷衍,例行公事性的语言) 3、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信息技术系统安全(这本来就是券商该为投资者提供的最基本的条件) 4、加强办公、营业场所的安全保卫工作,切实防止各类突发时间的发生(无非是防止被深套的投资者在信心崩溃后用非理性的方式发泄出来,个人不认为这会使股市大涨,八秆子打不到,纯粹是防范投资者) 5、妥善处理信访投诉事项,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这也只是给投资者失望情绪一个发泄的途径,同样是避免投资在无法发泄不满的情况下,有过激行为发生) 这所谓的密令虽然一直在提维护市场稳定,不过没有一条真正能对现在股市有刺激作用的利好消息,就是纯粹的应付投资者不满情绪的一系列措施而已,基本可以忽略其对股市的正面影响。 二、国资委:建议“大小非”不减持, 1、加强国有股动态监管(不管是防止出现违规操作、内幕交易、利益输送等不法行为的发生还是加强对国有股转让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的动态监视,跟本不改变国家对大小非政策的总思路,只要不违规就可以正常套现,不具备任何意思,也只是做做表面文章) 2、揭制盲目炒作重组题材(不争对现在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大小非问题) 3、国资委建议“大小非”不减持(由于是建议不具备强制性措施,也不会影响大小非在弱市状态下的套现意愿,等于没说) 由于以上的所谓利好消息暂时引起了政府可能干预市场的期望,暂时稳定了人心,但是由于全是些无关痛痒的消息,不会对大小非减持产生实质的阻止作用,主力仍然没有达到目的地,所以后市如果政府干预市场的措施落空有再次引起恐慌性抛盘的可能,请注意防止再次出现大跌的风险。 对于是否救市这确实是很矛盾的问题,如果政府救市,由于印花税是猛药,会让机构有机会再次拉高出货,股市在机构出完后可能死得更快,到时候里面真的就全套的是散户了。现在政府也处于矛盾中,现在要做得是要自救不要等政府的救助。 现在要顺势而为了,不做死多头,也不做死空头,做个滑头就行了。 这几周的行情已经到了股市转折点了,可能决定今年的最终行情结局。大盘之前冲击3653的20日均线再次失败以大跌收场,大盘可能会因为获利盘的抛压再次下探,短线反弹后仍然要关注20日均线能否带“巨量”突破站稳,站不稳注意控制仓位,只有站稳了并震荡走高才有打开上升空间的机会。下周由于有新股继续发行会对股市造成抽血作用,在连续量能萎缩的情况下,场外资金谨慎观望时,新股发行可能会成为下周大盘运行的一个负面因素。之前市场出现关于国家将调低印花税和将公布股指期货等众多利好传言,现在结果出来的,全是假的,现在基本可以肯定是机构制造的传言了.5周之前空间日记就提示过很多指标继续处于危险境地(某些指标从2005年7月过后都没有被考验过,而现在已经被严重击穿了要防止行情可能会逆转),如果无法用连续量能逐渐放大上攻来修复指标,08年就可能出现股市的寒流。那天3600点轻松被击穿,本人也很希望大盘如我以前的乐观估计那样,但是短线大盘确实面临很危险的情况,是06、07年都没遇到过的。如果后市股市再次变弱继续破位下行击穿3400点,建议就要控制仓位了,虽然很多人凭经验认为当前期的强势股出现大幅度补跌后市场的底部就会诞生,但是主力大量抛售蓝筹股导致的这波大跌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前期的打压是为了换股,而现在机构在巨额再融资、通货膨胀继续高位运行、巨额大小非解禁等众多负面因素的压制下运营压力日益加大,现在的主力疯狂杀跌已经不仅仅是打压换股这么简单了,而逼政府调整印花税和规范恶性巨额增发、大小非等负面问题已经成为现在杀跌的主要目的了,这种尴尬的情况往往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大盘的底部已经不仅仅是靠所谓的分析专家凭以往对大盘的经验分析出来的了,其实大盘的底部出现只需要具备两个条件就够了,一、主力机构要的政策兑现,二、主力资金大规模进场,把这两个最基本的条件来判断底部是否形成应该就会使自己抄底失败的几率降到最低,防止自己抄到半山腰上。 之前的交易日大盘出现了多杀多的情况,主要以基金做空为主,而这是由于基金赎回造成的,抵消了新基金建仓的利好,基金的恐慌抛售和散户的恐慌抛售性质不一样,对大盘的杀伤力很大。现在机构内部也出现了严重的大盘目标位分化,这会使基金的行动变得矛盾,更会使大盘变得不稳定。请记住大盘的底部是主力抄出来的,不是散户抄出来,主力没有统一的步调大力做多前观望才是明智的。钱拿在手里才是最安全的。 不要管底部在哪里,这两个条件没有兑现,就不是底,一些不管痛痒的利好只是缓解股指下跌而已。鉴于现在的点位的巨大风险,建议投资者的仓位控制在1/3以下,以应付大盘现在的不确定性. 由于量能也并是是很理想,而印花税的调整暂时没有兑现仅仅是传言,要防止是主力再次故意制造出来,为拉高减仓造势,既然条件还没有出现,请以超跌反弹谨慎对待.现在在大盘有太多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控制仓位是回避风险又防止踏空的唯一方法! 股市的法则不会变,强者恒强弱者恒弱,而炒股的实质就是主力,主力大量出货的品种和板块只要主力不再次大规模介入后期走势都不会太理想,请紧跟主力资金的步伐,才能将自己资金和时间损失的风险降到最低。前期主力大量出货的金融、地产、石化等大盘股虽然超跌,但是主力资金没有大规模介入的情况下反弹力度仍然谨慎对待。只有主力大规模的介入这类板块才能算真正的热点切换,一两天的涨跌不说明什么。 3500点现在已经不是资金争夺的一个点位了,弄不好将成为牛熊的转折点.之后如果再次失守3500了,而且仍然大资金没有持续的大规模介入的情况下,无法站稳3500那建议暂时将钱拿在手里吧,规避风险,大盘可能再次探底如果3300~3400这个强支撑位置不击穿还可以看好后市,如果失守,看低下个支撑位3000点,.上纯属个人观点请谨慎采纳。祝你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