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上海股票交易市场成立于什么时候
1990年11月26日,经国务院授权,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建立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
㈡ 上海大众的历史
上海大众的历史:
1978年11月,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亲自批示,正式拉开了轿车中外合资经营洽谈的序幕。经过六年缜密的谈判,1984年10月,中德双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隆重的合营合同签字仪式,上海大众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应运而生。
在探索中国轿车工业合资经营的道路上,上海大众迎难而上,大胆探索,走出了一条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滚动发展的道路,为中国汽车工业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轿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发展理念和成功的实践模式。在扩大自身生产规模的同时,公司开展了振兴中国轿车零部件工业的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工作。这一跨地区、跨行业的宏大系统工程,带动了一大批配套工业的技术进步,为形成符合国际水准的零部件生产打下扎实的基础,为国内轿车工业的蓬勃发展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奠基石作用。
1991年4月16日,斯柯达公司成为德国大众集团公司的一个子公司,大众集团购买了斯柯达公司70%的股份,其余30%股份在2000年收购,斯柯达进而成为德国大众旗下继大众(Volkswagen)、奥迪(AUDI)、西雅特(SEAT)后的第四大品牌。
2004年,上海大众首款自主开发产品桑塔纳3000型成功上市。
2004年,上海大众喜迎20周年华诞。同年6月,大众汽车成为北京奥运会汽车合作伙伴。上海大众作为大众汽车集团2008年北京奥运会合作伙伴之一。
2005年4月11日,上海大众与SKODA汽车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在欧洲享誉百年的SKODA汽车品牌正式落户上海大众。上海大众将在保持SKODA汽车原有品牌理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双方的技术能力,进行本土化的创新开发,联合开发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从经济型轿车到中高端产品的全系列车型。
2007年7月,上海大众与德国大众签署联合声明,双方将合作开发一款基于德国大众新一代B级平台、面向全球市场的全新轿车NMS。这是中国轿车企业首次直接参与国际一流汽车制造商的全新产品开发,也标志着上海大众的研发工作正逐步纳入大众汽车集团全球开发体系。
2008年,由上海大众自主设计和研发的A级车LAVIDA朗逸成功上市;
2009年4月,PASSAT新领驭正式推出,其设计和研发具备了国际水准,标志着上海大众的开发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上海大众对市场的准确把握力也得到广泛认可。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上海大众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经过各方多次追加投资,公司注册资本从最初的1.6亿元人民币增加到115亿元人民币;总资产由9.8亿元人民币增长到369.4亿元人民币。经过一、二、三期技术改造工程和资产收购,上海大众形成了五大生产区域和一个技术开发中心的布局;截至2009年年末,累计产销各类轿车518万辆,是国内保有量最大的轿车企业。鉴于上海大众在自身发展和市场竞争中的出色表现和巨大成功,中德合资双方已于2002年提前续签了延长合营合同,将合作期限延展至2030年。
在一个跨国界、跨文化、跨时代、跨技术的大背景下,上海大众中外双方精诚合作,开拓进取。公司曾连续八年荣获中国十佳合资企业称号,八度蝉联全国最大500家外商投资企业榜首,并连续九年被评为全国质量效益型企业。在发展历程中,上海大众创造了中国轿车工业的多项第一。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一个中外合作成功的典范,上海大众已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
㈢ 大众汽车在中国的发展史,包括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的历史,就从1982年以后开始,希望详细些。
上海大众成立于1985年3月,是中国最早的轿车合资企业之一。中德双方投资比例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0%,德国大众汽车集团40%、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10%。合营合同期限为45年,即至2030年。
上海大众的诞生,结束了中国汽车工业“闭门造车”低水平徘徊的历史,开辟了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加快发展的道路。二十多年来,上海大众自我积累、滚动发展,创下了我国轿车工业发展的新模式。经过合资各方多次追加投资,注册资本已从1985年的1.6亿元达到目前的106亿元人民币。
上海大众的成功大大推进了中国轿车工业的发展。在扩大自身生产规模的同时,公司还开展了振兴中国轿车零部件工业的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工作,这一跨地区、跨行业的宏大系统工程,带动了一大批配套工业的技术进步,为形成符合国际水准的零部件生产打下扎实的基础。目前为上海大众配套的400多家零部件企业,已经广泛地被其他汽车生产企业选作供应商,有的还被列入国际采购的行列。
在一个跨国界、跨文化、跨时代、跨技术的大背景下,上海大众中外双方精诚合作,开拓前进,被称为“中德两国成功合作的典范”。公司曾连续八年荣获中国十佳合资企业称号,八度蝉联全国最大500家外商投资企业榜首,并连续九年被评为全国质量效益型企业。在发展历程中,上海大众创造了中国轿车工业的多项第一。
截至2007年9月,上海大众已累计产销量达到380万辆,是国内保有量最大的轿车企业。
㈣ 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的股票代码是什么
上海大众没有单独上市,母公司上汽集团才是上市企业,600104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汽集团”,股票代码为600104)是国内A股市场最大的汽车上市公司,截至2013年底,上汽集团总股本已达到110亿股
㈤ 如何查询上海股票市场历史走势情况
用软件啊
你进入大盘(上证指数),按F5进入K线图,这时候看到的是日线图,然后可以再自己选择周线、月线、年线。。。
㈥ 大众汽车中国发展史
大众汽车中国发展史: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是由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德国大众汽车股份公司和德国奥迪汽车股份公司三方共同出资建设的大型轿车合资企业。公司于1991年2月6日在长春成立,同年9月1日正式开业。
一汽-大众公司是我国第一家按经济规模起步建设的现代化轿车生产基地。成立之初,公司坚持边建设、边生产、边国产化的方针,各项工作进展显著。1996年12月,公司全面建成投产,形成了年产15万辆整车、27万台发动机、18万台传动器的生产能力。一期工程的主要建设项目是由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发动机和传动器车间组成的两个生产厂以及产品开发中心、培训中心、销售中心、铁路发运站、商品车停车场和备件中心库等辅助设施。公司尚有部分预留空地用于第二期工程的建设。1997年8月19日,公司的15万辆轿车工程项目通过了国家正式验收。同年,公司实现利润1亿8千万。这标志着一汽-大众已完成了由大规模建设到大规模生产的历史转折,步入了一个上规模、创效益的新阶段。全面建成后的一汽-大众向着更高的经营目标迈进。
1998年4月30日,公司正式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从98年开始,公司先后向市场推出了国产A级车中率先装有ABS(刹车防抱死制动)系统、自动变速箱和安全气囊等先进装备的捷达轿车,并依靠自己的开发能力对车身作了改型。奥迪系列作为合同产品转入一汽-大众生产以后,公司又研制开发出了奥迪200 1.8T高级轿车。99年9月6日,奥迪A6中国型高级轿车顺利下线。目前,一汽-大众已具有捷达、奥迪两种车型的五十多个品种,是国内唯一一家既能生产普及型中档车,又能生产豪华型高档车的轿车企业。几年来的实践证明,一汽-大众走出了一条“质量至上、技术领先、管理创新、市场导向”的成功之路。
㈦ 上汽集团的历史
上汽集团早期的成功与和德国大众的成功合作有莫大的关系。大概是看到了这种成功合作带来的机遇,1997年6月,通用汽车集团也决定和上汽集团合作,建立了合资公司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Shanghai General Motors Co Ltd)。与通用的合作同样非常成功,在2000年-2004年,上汽集团总销量较之前翻了一倍,其中大部分就来自上海通用的贡献。
● 凭借MG品牌打入欧洲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集团通过收购获得的英国MG品牌于2011年4月13日在英国的长桥(Longbridge)工厂正式开始量产,量产车型为MG6。虽然这个品牌是英国的,但目前已经完全归属中国上汽集团旗下,能在海外建厂生产值得肯定,尤其是在英国这种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除了在英国进行投产外,上汽集团在今年(2012年)6月,在美国密歇根州伯明翰市由其旗下的美国分公司上海汽车工业美国分公司(Shanghai Automotive Instries Corp. USA Inc.)开设了新的北美管理中心。开幕式还邀请到了美国密歇根州州长里克·斯奈德(Rick Snyder)以及通用汽车的高层管理。因此很有可能上汽集团和通用汽车的合作将不仅限于在中国,很可能还会延伸至北美。
● 目前中国最强大汽车厂商之一
1996年的时候,上汽集团的年总产量为30万辆,如今上汽集团的年总产量已经超过300万辆,增长幅度超过十倍。2010年,上汽集团年产量达到358万辆,成为中国第一大汽车制造商。2011年上汽集团整车销量突破400万辆,销量同比增长12%,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9.5个百分点。这也标志着上汽集团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汽车企业之一。
上汽集团相比许多自主品牌,相对更有历史。但我们将上汽集团的发展史看下来,才知道上汽真正的崛起是在上世纪80年代之后,其地位的稳固和高速发展都是在近20年左右的时间内发生的。而上汽集团的“发家史”也恰好是一个“合资史”,早期与德国大众的合作以及后来去美国通用汽车的合作都是上汽集团高速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但我们要讨论的是自主品牌,而不是合资品牌。接下来,我们要来看看真正属于上汽自己的品牌。
● 荣威品牌
荣威是上汽集团真正具有完全自主权的品牌,也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品牌。于2006年10月推出,取意“创新殊荣、威仪四海”。荣威的品牌在6年时间里面发展迅速,其产品已经覆盖中级车与中高级车市场,“科技化”已经成为荣威汽车的品牌标签。荣威品牌口号为“品位,科技,实现”。目前,荣威在售车型有荣威950、荣威750、荣威550、荣威350以及荣威W5。
● 荣威750
作为国内首款实现量产的具有纯正英伦设计及技术基因的中高级轿车,荣威750广泛应用了欧洲高档车技术,而它所具有的优雅经典的外形、激情澎湃的动力,更贴合了社会进取族群在价值和审美取向上的趋势。同时,荣威的推出,也标志着上汽创造性整合国际国内优势资源,高起点地打造自主汽车品牌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源于网络分享。。。
㈧ 网上怎么查股票的历史交易明细
你好,投资者凭有效身份证明文件、证券账户到登记结算公司柜台打印证券变更记录;也可以到开户证券公司营业部,由证券公司代理投资者向交易所查询和打印历史成交记录。最方便的还可以登录你的交易软件查询交割单。
㈨ 大众汽车在中国的发展史
我国从80年代初期对于民族汽车工业就开始了“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当初第一个走进来的就是德国大众,但是30年过去了,我们换来了什么技术呢?当年红旗品牌被大众有意无意的设置障碍,上海(上海牌汽车)更是直接在上海大众被大众公司直接否决(50年代就驰名中国的上海牌汽车在大众的阻挡下于1991年退出历史舞台),1991年一汽大众的成立没有帮助一汽集团重新生产大红旗(这也是我国几代汽车人的梦想),到最后还让一汽集团不得不另外花钱借用美国林肯的底盘生产大红旗。可以说大众汽车从根本上就没有给过中国自主品牌任何机会,只有阻碍!经过多年的软磨硬泡,2000年大众拿出了老掉牙的奥迪100平台来忽悠中国人制造出了所谓的“民族汽车”---红旗明仕和世纪之星! 但是我们得到技术了吗?答案是没有,除了那个老掉牙已经淘汰许多年的奥迪100平台,大众在发动机技术上根本没有给一汽任何帮助,最后名士和世纪之星架在老掉牙的平台上使用的却是日产提供的比较先进的2.0V6发动机,而丰田则将旗下皇冠的平台技术提供给一汽帮助一汽制造出了红旗H3,马自达汽车贡献出马自达6的平台技术提供给奔腾B50,B70等等,我不相信日本厂商会无条件支持中国民族汽车工业发展,但是相对这些大家天天喊抵制的日本车企,看看德国大众30年来除了在中国市场上赚出了他那含金量不高的销量以外,为中国自主汽车工业做出过什么贡献呢----没有任何贡献,暂且意淫日本人可能有自己的考虑和心怀鬼胎,但是我们毕竟得到了部分技术----就好像早期自主品牌大量甚至全部使用的三菱发动机,而现在,自主品牌的自主发动机技术哪个不是从当年那款三菱发动机得来的!!就算是美国人,也慷慨大方的拿出他们的很多平台技术提供给中国,而中国民族汽车工业从日本和美国那里得来的技术提升了自身的实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不到任何德国车企的任何帮助,却竟然还赚来了神车的名号,仅从这个角度来看,谁是君子谁是小人一目了然!!!
最后说一下所谓的“爱国人士”抵制日货的情况:要真爱国就干脆直接买自主品牌的国产车,也别假装爱国不买日系而买德系了-----那你这是爱的哪一门子的国啊,爱德国吗?。扭扭咧咧的购车情结没有帮助自主品牌车,却成全了不地道的大众汽车,真是中国人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