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交易知识 » 股票内幕交易讲解
扩展阅读
中国500彩票股票代码 2025-08-01 01:36:14
大成消费科技股票c估值 2025-08-01 00:31:56

股票内幕交易讲解

发布时间: 2021-08-25 10:11:19

『壹』 股票内幕交易是什么

内幕人员是指由于持有发行人的证券,或者在发行人、与发行人有密切联系的公司中担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由于其会员地位、管理地位、监管地位和职业地位,或者作为发行人雇员、专业顾问履行职务,能够接触或者获得内幕信息的人员。它包括:
1.发行人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秘书、打字员,以及其它可以通过履行职务接触或者获得内幕信息的人员;
2.发行人聘请的律师、会计师、资产评估人员、投资顾问等专业人员
3.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发行人可以行使一定管理权或者监管权的人员,包括证券监管部门和证券交易所的工作人员,发行人的主管门部门和审批机关的工作人员,以及工商、税务等有关经济管理机关的工作人员等
4.由于本人的职业地位、与发行人的合同关系或者工作联系,有可能接触或者获得内幕信息的人员,包括新闻记者、编辑、电台主持人以及编排印刷人员等。
我国《证券法》第74条规定,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包括:
(一)发行人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二)持有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东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三)发行人控股的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四)由于所任公司职务可以获取公司有关内幕信息的人员
(五)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工作人员以及由于法定职责对证券的发行、交易进行管理的其他人员
(六)保荐人、承销的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服务机构的有关人员
(七)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人。

『贰』 什么是股票内幕交易懂得人详细说说看,谢谢

最高法院有对内幕交易的司法解释,太长了,给你链接你慢慢看。

http://money.163.com/12/0522/14/8247U6K600254IU4.html

『叁』 股票市场内幕交易的标准是什么

(一)证券法第七十四条规定的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知情人,进行了与该内幕信息有关的证券交易活动;
(二)证券法第七十四条规定的内幕信息知情人的配偶、父母、子女以及其他有密切关系的人,其证券交易活动与该内幕信息基本吻合;
(三)因履行工作职责知悉上述内幕信息并进行了与该信息有关的证券交易活动;
(四)非法获取内幕信息,并进行了与该内幕信息有关的证券交易活动;
(五)内幕信息公开前与内幕信息知情人或知晓该内幕信息的人联络、接触,其证券交易活动与内幕信息高度吻合。

『肆』 简述操纵股票价格及内幕交易的危害

内幕交易在世界各国都受到法律明令禁止。内幕交易虽然在操作程序上往往与正常的操作程序相同,也是在市场上公开买卖证券,但由于一部分人利用内幕信息,先行一步对市场做出反应,因而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危害性:
(一)违反了证券市场的三公原则,侵犯了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证券市场上的各种信息,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基本依据。内幕交易则使一部分人能利用内幕信息,先行一步对市场做出反应,使其有更多的获利或减少损失的机会,从而增加了广大投资者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因此,内幕交易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广大的投资人。
(二)内幕交易损害了上市公司的利益。
上市公司作为公众持股的公司,必须定期向广大投资者及时公布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建立一种全面公开的信息披露制度,这样才能取得公众的信任。而一部分人利用内幕信息,进行证券买卖,使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的失公正,损害了广大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心,从而影响上市公司的正常发展。
(三)内幕交易扰乱了证券市场、乃至整个金融市场的运行秩序。内幕人员往往利用内幕信息,人为地造成股价波动,扰乱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
内幕信息与内幕交易行为内幕交易内幕交易又称内情者交易,指公司董事、监事、经理、职员、主要股东、证券市场内部人员或市场管理人员,以获取利益或减少经济损失为目的,利用其地位、职务等便利,获取发行人未公开的、可以影响证券价格的重要信息,进行有价证券交易,或泄露该信息的行为。

『伍』 光大证券乌龙指,操作失误,为什么要处罚不懂股票,请讲解

光大证券的自营业务部门是可以用自己公司的自有资金买卖股票的。这次自营部门的电脑系统出错了,不停的以最高价格下单,最后成交了70多亿,导致A股异常波动。本来乌龙指是小错,但是,光大第一时间隐瞒了真相,同时通过期货市场做空A股,对冲减少损失,这就形成了内幕交易。
光大第一时间应该做的是向社会公告,而不是对冲减少损失。因为当乌龙指发生之后,只有光大自己知道导致A股异常上涨的原因,它也知道A股肯定会马上狂跌,它没有告知大众,反而自己套利,造成内幕交易的事实成立,必须受到处罚。
16日下午,光大证券公告称,公司策略投资部门自营业务在使用其独立的套利系统时出现问题,似乎表明套利交易乌龙为系统问题所致,不存在人为过失。
知情人士则透露,把买入股票数量由万股误操作成万手,只是导致市场异动的表面原因,其实背后还有更大乌龙,这笔套利交易并不是光大证券的真心操作。
真实的情况是,8月16日上午11时许,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对其内部台湾团队开发的投资模型进行测试。由于忽视了测试环境为实盘交易系统,加之测试时,把拟买入3000万股误搞成3000万手。
“该部门的交易团队成员由来自台湾的人士组成。由于大陆股市和台湾市场每笔股票交易数量单位差异,光大证券原本模拟测试交易变成实盘买卖,实际交易数量被无形放大100倍。”知情人士如此描述乌龙产生的真实原因。
具体情况为,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拟购买3000万股50ETF,每份约1.64元,错下单为3000万手,此举引发ETF基金自动购买成分蓝筹股及其他程序化交易的资金迅速跟进,银行石油等大蓝筹瞬时涨停,指数旋即大涨。
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模拟交易测试下单金额230亿,实际成交72亿。涉及股票150多只。这一结论已被公司写进上报证监会的自查报告。

『陆』 何谓股票内幕交易

什么是内幕交易?
内幕交易是指内幕人员和以不正当手段获取内幕信息的其它人员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泄露内幕信息,根据内幕信息买卖证券或者向他人提出买卖证券建议的行为。内幕交易行为人为达到获利或避损的目的,利用其特殊地位或机会获取内幕信息进行证券交易,违反了证券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侵犯了投资公众的平等知情权和财产权益。内幕交易丑闻会吓跑众多的投资者,严重影响证券市场功能的发挥。同时,内幕交易使证券价格和指数的形成过程失去了时效性和客观性,它使证券价格和指数成为少数人利用内幕信息炒作的结果,而不是投资大众对公司业绩综合评价的结果,最终会使证券市场丧失优化资源配置及作为国民经济晴雨表的作用。

--------
内幕交易行为在客观上表现为以下几种:
1、内幕人员利用内幕信息买卖证券或者根据内幕信息建议他人买卖证券;
2、内幕人员向他人泄露内幕信息,使他人利用该信息进行内幕交易;
3、非内幕人员通过不正当手段或者其它途径获得内幕信息,并根据该信息买卖证券或者建议他人买卖证券。

买股票多长时间才能称之为投资,而不是投机?
内幕交易没有时间长短之分的。
-----------
上市公司股东和管理层是否不能公开在证券市场买卖股票?是否是内幕交易?
可以买卖股票,但不能是依据内幕消息来买卖的。
----------
个人投资者买卖股票前收集该上市公司相关业务信息,财务信息后买卖股票,是否是内幕交易?
肯定不算,只要是公开的信息,就不算内幕。
-----------
上市公司关于股票的不当行为导致股票价格异常,造成投资者损失,是否赔偿?
1万元诉讼:内幕交易民事赔偿破冰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08年08月04日 15:08:03 作者:于海涛

长期以来,由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等行为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一直处于“暂时不予受理”的状态,现在这一状况终于被打破。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21cn/200808040089.asp

『柒』 股票的内幕交易是啥情况的

所谓内幕交易就是上市公司内部,知道公司可能影响股票价格大幅波动信息的人,提前将信息通报给亲戚、朋友、或其他人员或机构,使得他们提前介入(或抛出)该股票从而获得收益(或避免了重大损失)的行为。

『捌』 股票常识中为什么要谨防内幕交易风险

新股民要做好风险意识准备。它包括心理上和知识上的准备。从知识上讲,股民要了解起码的股票常识,还要关心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有关证券市场的法令、法规、政策,它们对股市有很重要的影响。从心理上讲,对股市的风险要有一定的认识,要看到伴随着高收益的高风险,不少股民在股市上都是赔钱的,因此要做好"利益自享、风险自担"的心理准备。在挫折面前,不怨天尤人,不灰心丧气,否则就会影响您的判断力,做出错误的决定;而如果您能保持冷静,理解地研究行情、分析技术指标,您将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并由此获得比较丰厚的收益。

『玖』 关于股票内幕交易的问题

是内幕交易,根据情况可以入刑。依据的是以下的第3条。
内幕交易罪,是指评判或者通晓股票、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股票、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或者单位,在涉及股票、证券的发行、交易或者其他支股票、证券的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买入或者卖出该股票、证券,或者泄露该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
下列各项信息皆属内幕信息:
1、公司的经营方针和经营范围的重大变化;
2、公司的重大投资行为和重大的购置财产的决定;
3、公司订立重要合同,而该合同可能对公司的资产、负债、权益和经营成果产生重要影响;
4、公司发生重大债务和未能清偿到期重大债务的违约情况;
5、公司发生重大亏损或者过受超过净资产百分之十以上的重大损失;
6、公司生产经营的外部条件发生的重大变化;
7、公司的董事长,三分之一以上的董事,或者经理发生变动;
8、持有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东,其持有股份情况发生较大变化;
9.公司减资、合并、分立、解散及申请破产的决定;
10、涉及公司的重大诉讼,法院依法撤销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
11、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
l2、公司分配股利或者增资的计划;
13、公司股权结构的重大变化;
14、公司债务担保的重大变更;
15、公司营业用主要资产的抵押、出售或者报废一次超过该资产的百分之三十;
16、公司的董事、监事、经理、副经理或者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可能依法承担重大损害赔偿责任;
17、上市公司收购的有关方案;
18、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认定的对证券交易价格有显著影响的其他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