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交易知识 » 英伟达股票交易计划
扩展阅读
股票中国太保601601 2025-07-13 06:16:00
股票交易买方是否交税 2025-07-13 06:02:11

英伟达股票交易计划

发布时间: 2021-09-10 14:33:48

❶ 英伟达股票最高达多少

NVDA 英伟达;上市场所:纳斯达克交易所;历史最高:$249.27美元

❷ 现金不够股票凑,英伟达400亿美元买了点啥

[汽车之家行业]??日前,英伟达(NVIDIA)与软银对外宣布了一项最终协议,根据协议内容,NVIDIA将以400亿美元的价格从软银手中收购芯片设计公司Arm。作为一家人工智能计算公司,英伟达与奔驰、沃尔沃、小鹏汽车等全球众多车企有着密切合作,并在自动驾驶领域进行深入研发。

交易预计在18个月内完成,并需要英国、中国、美国和欧盟等多个国家和组织的监管机构批准。此前,在软银收购Arm公司时,为取得英国政府支持,软银承诺将Arm总部留在英国剑桥,并在5年内创造至少1500个工作岗位。英伟达也对此进行表态,未来,Arm依然会将总部设在英国剑桥,并建立AI研究中心,以支持在医疗保健、生命科学、机器人技术、自动驾驶汽车等多个领域的研发工作。

现阶段,Arm公司通过复杂的IP授权模式向其他厂商收取授权费用,高通、苹果、三星、华为等众多公司均依赖于Arm公司的智能手机芯片架构。一旦英伟达收购Arm公司交易成功,Arm及其生态系统的独立性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各国可能也在考虑收购达成后造成的不利影响,这笔收购案能否成行,还有待监管机构的进一步确认。

编辑点评:

一旦收购成功,整个芯片行业将开始新一轮的整合与洗牌,对于行业竞争也可能产生深远影响,收购过程可能更加复杂。英伟达能否借助此次收购案翻身,还是重蹈当初高通收购恩智浦失败的覆辙,一切还要看各国监管机构的最终决定。(信息来源:NVIDIANEWS;编译/汽车之家阎明炜)

❸ 英伟达成FF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将为FF提供最新芯片技术平台

位于美国加州的全球共享智能出行生态公司Faraday Future (FF) 今日宣布与全球视觉计算技术行业领袖及顶级自动驾驶技术平台供应商Nvidia(英伟达)达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后者将为FF在自动驾驶领域提供持续不断的高端产品和技术支持,保证FF 91及后续产品在自动驾驶性能上达到行业领军水平。
据了解,英伟达将以提供目前全球自动驾驶技术领域最高端、最先进的高性能芯片技术平台为起始,为FF超豪华旗舰车型FF 91以及后续产品升级持续不断地提供产品和技术保障,包括英伟达刚刚发布的自动驾驶芯片Orin家族技术平台及后续升级产品也将会在旗舰爆款FF 91升级产品和超级爆款FF 81,超豪华MPV FF V9和共享爆款FF 71等后续车型中采用,FF将与英伟达保持同步技术升级,保证FF系列产品在自动驾驶领域始终保持行业顶尖地位。
FF车型将配备英伟达最先进自动驾驶技术
据知情人士透露,与其他主机厂选择不同级别的英伟达自动驾驶芯片不同,FF本次与英伟达合作选择的是最高端、最先进的自动驾驶技术平台,此前特斯拉的Auto Pilot自动驾驶技术采用的就是英伟达的自动驾驶芯片。FF作为全球唯一可以在产品技术创新等多维度与特斯拉抗衡的公司,其产品和技术的领先性和创新力得到了英伟达方面的高度认可。
成立六年以来,FF一直致力于产品和技术创新,并以I.A.I(Internet, Autonomous Driving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为核心驱动力,打造了“智能行驶平台”和“第三互联网生活空间”两大体系及平台,实现了全能车、打破边界的智能出行生态系统以及超级汽车机器人三大产品变革以及车辆平台、超级计算平台、自动驾驶、动力系统、互联网系统和AI人工智能六大技术变革。
业内人士认为,下一代汽车产业是人工智能时代下最大的应用场景,同时也是最大的产业化和商业化机会,而FF的I.A.I系统是有别于行业内其他任何公司的差异化竞争优势,联手英伟达所打造的自动驾驶系统也让FF的产品竞争优势进一步巩固。
“产品和技术创新是FF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英伟达全球闻名的AI和自动化专业能力为这次的合作开启了大门,他们产品的可靠性和高质量的支持工作会进一步加强FF 91及后续产品的自动驾驶能力和产品升级,”Faraday Future车辆软件平台全球产品负责人Shyam Sundar表示,“FF希望在股权融资成功后推出首辆旗舰车型,用互联网和自动驾驶能力为全球用户提供旅途中的便捷和舒适性。”
FF国内落地项目已取得实质性进展
根据FF的最新计划,FF 91会在成功完成股权融资后的大概9个月内开始交付。新宣布的FF 81电动车以及后续FF V9和FF 71等车型量产时也会采用英伟达未来最高端、最先进的自动驾驶芯片平台,以保持FF在自动驾驶领域的产品竞争力。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完善,也会让FF打造车内“第三互联网空间”的优势更加凸显。
据透露,FF目标在股权融资完成后的12-15个月内上市。为达成这一新计划,FF正在积极整合内外部资源,全面推动股权融资,其国内的战略落地项目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❹ 如何买NVIDIA的股票

美股开户后即可购买,代码NVDA。找美股代理商开户,换美元,转入账户即可炒美股了。

❺ 为什么有英特尔收购Nvidia传言,Nvidia股价就大涨

被收购或传闻被收购的公司的股票价大涨,是必然的市场现像。
不是英特尔和NVIDIA收购事件的特别现像。

A公司要收购B公司,A公司的出价必然是比B公司当时的市价有溢价的,不然的话收购是不可能成功的。
收购消息的流传会吸引短线投机者入市追买B公司的股票,令B公司的股价上升。

❻ 英伟达股票为什么大跌了

英伟达股票大跌

是手中小板指数下跌带动

导致个股全线大跌

❼ 软银将把ARM出售给英伟达有何目的,对中国企业有什么影响

最近全球科技界有一则重磅消息,那就是据传闻,软银集团欲将英国芯片架构设计公司ARM出售给美国的英伟达公司,双方即将就现金加股票交易达成协议,交易金额可能惠子400亿美元左右。这则消息一出来就引起了不少热议,ARM是一家芯片架构设计的大公司,在移动智能设备半导体芯片设计领域的市场份额中几乎处于垄断地位,而英伟达也是一家玩芯片的公司,是世界最大的计算机芯片公司之一,市场份额占有率很大,如果英伟达成功收购ARM,将会成为世界半导体芯片领域的巨无霸公司,会掌握更多的话语权,对我国的科技企业会有不利的影响。如果英伟达能够收购ARM,短期内,对于我国的科技公司来说肯定是不太利好的消息,毕竟很多话语权掌握在别人手里,不过英伟达与ARM的交易还存在一定变数,要看后续如何。不过,相信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会做出更多努力来应对这样的困难,提升我国的自主芯片制造能力,像华为、网络等企业最近展现出来的一些高科技成果很振奋人心,相信在很短的未来,最终会打破欧美垄断取得破局。

❽ 英伟达发布史上最强计算平台,黄教主:自动驾驶不再担心算力问题

原本应该在今年 3 月份于加州圣何塞举办的英伟达 GTC 2020 大会,因为全球性新冠病毒肺炎的爆发而不得不推迟举行。
比原计划晚了将近 2 个月,英伟达 GTC 2020 终于在 5 月 14 日回归。
不过这一次开发者们没办法在线下集会,只能通过线上直播观看「皮衣教主」黄仁勋的主题演讲。老黄此次是在他硅谷的家中完成了这场别开生面的「Kitchen Keynote」。
虽然是厨房举行,英伟达依然爆出「核弹」,发布了全新一代的 GPU 架构 Ampere(安培)。
在自动驾驶方向上,英伟达通过两块 Orin SoC 和两块基于安培架构的 GPU 组合,实现了前所未有的?2000 TOPS?算力的 Robotaxi 计算平台,整体功耗为?800W。
有业界观点认为,实现 L2 自动驾驶需要的计算力小于 10 TOPS,L3 需要的计算力为 30 - 60 TOPS,L4 需要的计算力大于 100 TOPS,L5 需要的计算力至少为 1000 TOPS。
现在的英伟达自动驾驶计算平台已经建立起了从?10TOPS/5W,200TOPS/45W?到?2000 TOPS/800W?的完整产品线,分别对应前视模块、L2+ADAS?以及?Robotaxi?的各级应用。
从产品线看,英伟达?Drive AGX?将全面对标 Mobileye?EyeQ?系列,希望成为量产供应链中的关键厂商。
1、全新 GPU 架构:Ampere(安培)
2 个月的等待是值得的,本次 GTC 上,黄仁勋重磅发布了英伟达全新一代 GPU 架构 Ampere(安培)以及基于这一架构的首款 GPU NVIDIA A100。
A100 在整体性能上相比于前代基于 Volta 架构的产品有 20 倍的提升,这颗 GPU 将主要用于数据分析、专业计算以及图形处理。
在安培架构之前,英伟达已经研发了多代 GPU 架构,它们都是以科学发展史上的伟人来命名的。
比如 Tesla(特斯拉)、Fermi(费米)、Kepler(开普勒)、Maxwell(麦克斯维尔)、Pascal(帕斯卡)、Volta(伏特)以及 Turing(图灵)。
这些核心架构的升级正是推动英伟达各类 GPU 产品整体性能提升的关键。
针对基于安培架构的首款 GPU A100,黄仁勋细数了它的五大核心特点:
集成了超过 540 亿个晶体管,是全球规模最大的 7nm 处理器;引入第三代张量运算指令 Tensor Core 核心,这一代 Tensor Core 更加灵活、速度更快,同时更易于使用;采用了结构化稀疏加速技术,性能得以大幅提升;支持单一 A100 GPU 被分割为多达 7 块独立的 GPU,而且每一块 GPU 都有自己的资源,为不同规模的工作提供不同的计算力;集成了第三代 NVLink 技术,使 GPU 之间高速连接速度翻倍,多颗 A100 可组成一个巨型 GPU,性能可扩展。
这些优势累加起来,最终让 A100 相较于前代基于 Volta 架构的 GPU 在训练性能上提升了?6 倍,在推理性能上提升了?7 倍。
最重要的是,A100 现在就可以向用户供货,采用的是台积电的 7nm 工艺制程生产。
阿里云、网络云、腾讯云这些国内企业正在计划提供基于 A100 GPU 的服务。
2、Orin+安培架构 GPU:实现 2000TOPS 算力
随着英伟达全新 GPU 架构安培的推出,英伟达的自动驾驶平台(NVIDIA Drive)也迎来了一次性能的飞跃。
大家知道,英伟达此前已经推出了多代 Drive AGX 自动驾驶平台以及 SoC,包括?Drive AGX Xavier、Drive AGX Pegasus?以及?Drive AGX Orin。
其中,Drive AGX Xavier 平台包含了两颗 Xavier SoC,算力可以达到 30TOPS,功耗为 30W。
最近上市的小鹏 P7 上就量产搭载了这一计算平台,用于实现一系列 L2 级自动辅助驾驶功能。
Drive AGX Pegasus 平台则包括了两颗 Xavier SoC 和两颗基于图灵架构的 GPU,算力能做到 320TOPS,功耗为 500W。
目前有文远知行这样的自动驾驶公司在使用这一计算平台。
在 2019 年 12 月的 GTC 中国大会上,英伟达又发布了最新一代的自动驾驶计算 SoC Orin。
这颗芯片由 170 亿个晶体管组成,集成了英伟达新一代 GPU 架构和 Arm Hercules CPU 内核以及全新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加速器,最高每秒可运行 200 万亿次计算。
相较于上一代 Xavier 的性能,提升了 7 倍。
如今,英伟达进一步将自动驾驶计算平台的算力往前推进,通过将两颗 Orin SoC 和两块基于安培架构的 GPU 集成起来,达到惊人的 2000TOPS 算力。
相较于 Drive AGX Pegasus 的性能又提升了 6 倍多,相应地,其功耗为 800W。
按一颗 Orin SoC 200TOPS 算力来计算,一块基于安培架构的 GPU 的算力达到了 800TOPS。
正因为高算力,这个平台能够处理全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行所需的更高分辨率传感器输入和更先进的自动驾驶深度神经网络。
对于高阶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而言,英伟达正在依靠 Orin SoC 和安培 GPU 架构在计算平台方面引领整个行业。
当然,作为一个软件定义的平台,英伟达 Drive AGX 具备很好的可扩展性。
特别是随着安培 GPU 架构的推出,该平台已经可以实现从入门级 ADAS 解决方案到 L5 级自动驾驶出租车系统的全方位覆盖。
比如英伟达的 Orin 处理器系列中,有一款低成本的产品可以提供 10TOPS 的算力,功耗仅为 5W,可用作车辆前视 ADAS 的计算平台。
换句话说,采用英伟达 Drive AGX 平台的开发者在单一平台上仅基于一种架构便能开发出适应不同细分市场的自动驾驶系统,省去了单独开发多个子系统(ADAS、L2+ 等系统)的高昂成本。
不过,想采用 Orin 处理器的厂商还得等一段时间,因为这款芯片会从 2021 年开始提供样品,到?2022 年下半年才会投入生产并开始供货。
3、英伟达自动驾驶「朋友圈」再扩大
本届 GTC 上,英伟达的自动驾驶「朋友圈」继续扩大。
中国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Pony.ai)、美国电动车创业公司?Canoo?和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加入到英伟达的自动驾驶生态圈,将采用英伟达的 Drive AGX 计算平台以及相应的配套软件。
小马智行将会基于 Drive AGX Pegasus 计算平台打造全新一代 Robotaxi 车型。
此前,小马智行已经拿到了丰田的 4 亿美金投资,不知道其全新一代 Robotaxi 会不会基于丰田旗下车型打造。
美国的电动汽车初创公司 Canoo 推出了一款专门用于共享出行服务的电动迷你巴士,计划在 2021 年下半年投入生产。
为了实现辅助驾驶的系列功能,这款车型会搭载英伟达 Drive AGX Xavier 计算平台。前不久,Canoo 还和现代汽车达成合作,要携手开发电动汽车平台。
作为全球新造车圈内比较特殊存在的法拉第未来,这一次也加入到了英伟达的自动驾驶生态圈。
FF 首款量产车 FF91 上的自动驾驶系统将基于 Drive AGX Xavier 计算平台打造,全车搭载了多达 36 颗各类传感器。
法拉第未来官方称 FF91 有望在今年年底开始交付,不知道届时会不会再一次跳票。
作为 GPU 领域绝对霸主的英伟达,在高算力的数据中心 GPU 以及高性能、可扩展的自动驾驶计算平台的加持下,已经建起了一个完整的集数据收集、模型训练、仿真测试、远程控制和实车应用的软件定义的自动驾驶平台,实现了端到端的完整闭环。
同时,其自动驾驶生态圈也在不断扩大,包括汽车制造商、一级供应商、传感器供应商、Robotaxi 研发公司和软件初创公司在内的数百家自动驾驶产业链上的企业已经在基于英伟达的计算硬件和配套软件开发、测试和应用自动驾驶车辆。
未来,在整个自动驾驶产业里,以计算芯片为核心优势,英伟达的触角将更加深入,有机会成为产业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供应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❾ 去一年里其股价上涨了三倍.人工智能的概念有多火,英伟达的股票就有多火

在2016年期间,英伟达和AMD的股票价格实现了飞涨。两家公司目前的交易价格都是一年前的数倍,这表明了这两家公司在未来发展中拥有巨大的潜力。在今年的CES期间,我们听到所有关于人工智能的炒作都是跟大量的算法和数学计算相关。在其最复杂的形式中,人工智能会利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来实现意识的进化,无需经由人类的直接输入。所有这些新技术都需要大量的处理能力,碰巧,AMD和英伟达已经在开发完成这项任务的完美处理器:显卡。

❿ october产品怎么样

January, 1993
NVIDIA 由 Jen-Hsun Huang, Chris Malachowsky, 和 Curtis Priem 三人共同创办.
April, 1994
NVIDIA三位创办人制定了令电脑革命化的计划.
June, 1994
NVIDIA 和全球著名半导体厂商 SGS- Thompson 建立策略伙伴关系.
May, 1995
NVIDIA 发布 NV1, 第一个主流多功能芯片 ? 操纵杆, 游戏端口, 声效,显示, 2D, 3D.
July, 1995
NVIDIA 与SEGA 建立伙伴关系.
March, 1996
NVIDIA 和游戏开发者联盟制订Direct 3D的主要规则.
June, 1996
NVIDIA 将主要力量投入开发台式电脑专用的领先显示芯片.
April, 1997
NVIDIA 发布第一个高性能, 128-bit, Direct3D的显示芯片: RIVA 128?.
August, 1997
NVIDIA 与全球电脑领先OEM厂商建立合作, 包括: Dell, Gateway, Micron 和其它.
November, 1997
NVIDIA的 RIVA 128 获得 的编辑选择奖.
December, 1997
NVIDIA 被FSA评为世界上最受尊敬的私营半导体公司.
January, 1998
NVIDIA 的RIVA 128出货量达到一百万片.
February, 1998
NVIDIA 发布 RIVA 128ZX?
March, 1998
NVIDIA 和台积电(TSMC)建立策略联盟伙伴关系.
March, 1998
NVIDIA 发布行业第一个多纹理3D显示芯片: RIVA TNT.
May, 1998
NVIDIA 和 Microsoft? 联手在电脑游戏开发者会议推广他们共同开发的DirectX? 6.0 .
September, 1998
NVIDIA 被PC Magazine 评为最有影响力的 3D 显示芯片公司.
September, 1998
NVIDIA 被选进 OpenGL 结构审核委员会.
November, 1998
NVIDIA''s 的RIVA TNT 获得PC Magazine的编辑选择奖.
December, 1998
NVIDIA 再次被FSA评为世界上最受尊敬的私营半导体公司.
February, 1999
NVIDIA赢取主要电脑OEM厂商所有Intel? Pentium? III 的春季订单.
February, 1999
NVIDIA获得电脑游戏者第五届年度游戏者大奖特别成就奖.
November, 1998
NVIDIA 发布 NVIDIA Vanta? 显示芯片, 借此进入商用台式电脑市场.
May, 1999
NVIDIA 发布拥有行业第一个 32-bit 的画面结构的: RIVA TNT2,.
May, 1999
NVIDIA 的显示芯片出货量达到一千万个.
June, 1999
NVIDIA''s 的执行长 Jen-Hsun Huang被安永会计事物所评为年度高科技企业家.
July, 1999
NVIDIA 和 SGI 建立策略联盟.
August, 1999
NVIDIA 发布 GeForce 256?, 这是行业第一个显示图形处理单元 (GPU).
August, 1999
NVIDIA 和 ALI 推出整合图形芯片技术.
November, 1999
NVIDIA 发布全球最快的工作站GPU: Quadro?.
January, 2000
NVIDIA 获得Microprocessor Report 分析家选择奖: 最好的3D加速器.
February, 2000
NVIDIA 和 S3 签署协议, 同意广泛的共享专利.
March, 2000
NVIDIA 被Microsoft 选为X-Box游戏机的指定图形处理单元.
April, 2000
NVIDIA 发布全球第一个可每一条渲染线着色的图形处理单元: GeForce2 GTS?.
June, 2000
NVIDIA 发布主流图形处理单元 GeForce2 MX?.
June, 2000
NVIDIA 获得<商业周刊>评为全球第一半导体公司.
July, 2000
NVIDIA 发布全球最快的工作站图形处理单元: Quadro2 Pro?.
July, 2000
NVIDIA 发布高端专业工作站图形处理单元: Quadro2 MXR?.
August, 2000
NVIDIA 发布第一个十亿像素的图形处理单元(GPU): GeForce2 Ultra.
August, 2000
NVIDIA 发布 Detonator 3, 改良了统一软件结构.
September, 2000
NVIDIA 被公认为硅谷发展最快的技术公司之一.
September, 2000
NVIDIA 为微软的 Xbox 供应第二个主要处理器: 媒体传送处理器(MCP).
November, 2000
NVIDIA 发布行业中第一个移动图形处理单元 GeForce2 Go .
November, 2000
NVIDIA 将突破性的 3D 技术特许给微软.
November, 2000
NVIDIA 获得Comdex “最有声望的产品”的奖项.
November, 2000
NVIDIA 获得CADENCE Magazine的编辑选择奖..
November, 2000
NVIDIA被 PC Magazine公认为行业的技术领头羊.
November, 2000
NVIDIA 收购 3dfx 的核心图形资产.
January, 2001
NVIDIA 和 Apple Computers 建立联盟伙伴关系.
January, 2001
NVIDIA 发布 DirectX 8 技术, 从而促进了微软的 Xbox 和电脑的发展.
February, 2001
NVIDIA 发布行业中有史以来第一个可编程的图形处理单元(GPU): GeForce3.
Febraury, 2001
NVIDIA 为 XBox 大量供应图形处理单元(GPU)媒体传送处理器MCP.
February, 2001
NVIDIA GeForce3 获得全球领先电脑和板卡OEM厂商的选用.
March, 2001
NVIDIA 扩充 GeForce2 MX 家族图形处理单元, 发布 GeForce2 MX 200 和 400 GPUs .
April, 2001
NVIDIA GeForce2 Go 使用在 Dell 的 Inspiron 8000机型.
May, 2001
NVIDIA 宣布成为全球工作站图形处理单元最大的供应商.
May, 2001
NVIDIA 发布Quadro DCC, 这是全球领先的专业图形方案,被游戏开发商制定为开发新游戏的必选方案.
May, 2001
NVIDIA的 Quadro2 EX 被Intel和Compaq选用在专业高端工作站.
May, 2001
NVIDIA 入选 Nasdaq-100 指数股.
June, 2001
NVIDIA 全球第一个在台式电脑推出杜比数码实时解码器.
June, 2001
NVIDIA 在台湾COMPUTEX 交易会发布nForce? 平台, 进军芯片组市场.
June, 2001
NVIDIA''s的 nForce 平台被 Fujitsu-Siemens使用.
June, 2001
NVIDIA 被<时代周刊>评为全球半导体行业的第一名.
July, 2001
NVIDIA的 GeForce3? 被E3 Game Critics评为最好的电脑硬件.
August, 2001
NVIDIA 推出全球第一移动工作站图形处理单元: Quadro2 Go.
August, 2001
NVIDIA 推出 Personal Cinema.
August, 2001
NVIDIA 公布惠普的专业工作站将采用 Quadro2 Pro 图形方案.
August, 2001
NVIDIA 发布新的能延长电池寿命的移动技术 PowerMizer?.
September, 2001
NVIDIA 发布3D图形处理单元的Detonator? XP 统一软件.
September, 2001
NVIDIA 发布GeForce Titanium 系列产品, 再次扩大图形处理单元的领先地位.
October, 2001
NVIDIA的 Quadro2 Pro 被IBM的工作站指定为固定价构.
October, 2001
NVIDIA的 Detonator XP 被Windows XP认证.
October, 2001
NVIDIA 的图形处理器(GPU)入选 前十名名单.
November, 2001
NVIDIA nForce 平台价构被 MicronPC使用.
November, 2001
NVIDIA的 GeForce3 图形处理单元(GPU)被<电脑显示世界杂志>评为2001年最创新的产品.
November, 2001
NVIDIA的 Quadro2 Go 被评为最好的硬件.
November, 2001
NVIDIA 入选 S&P 500指数.
December, 2001
NVIDIA GeForce3? 的3D图形技术获得<游戏开发杂志>的最创新奖.
December, 2001
NVIDIA被FSA评为最受尊敬的和财务管理最好的半导体公司.
December, 2001
NVIDIA 成为全球最快达到10亿美元营业额的半导体公司.
December, 2001
NVIDIA 的GeForce3? 获得的编辑选择奖.
February, 2002
NVIDIA 推出行业中速度最快、功能最强、产品线最丰富的图形处理单元(GPU): GeForce4.
February, 2002
NVIDIA图形处理单元(GPU)出货量达到 1亿颗.
February, 2002
NVIDIA 推出覆盖高中低端的Quadro4 系列工作站产品.
February, 2002
NVIDIA 为XBOX设计的游戏芯片被 评为 “2001年年度最好的游戏芯片”
February, 2002
NVIDIA 推出 NVDVD 播放/解码软件.
March, 2002
GeForce4被联想公司采纳为 “家庭数码港” 产品的标准配置.
March, 2002
GeForce3 图形处理单元(GPU)被<电脑游戏杂志>评为 “2001年年度最好的硬件”
March, 2002
NVIDIA与索尼在线娱乐公司携手推动在线游戏市场
April, 2002
GeForce4 420 Go被联想公司昭阳V80笔记本电脑用作标准配置.
2002年5月14日,
NVIDIA GeForce4 系列图形处理单元(GPU)被评为业界最好的产品,
June, 2002
NVIDIA 推出 Cg: C for Graphics.
July, 2002
NVIDIA 发布数字媒体平台 : nForce2.
September, 2002
NVIDIA 发布业界第一个支持AGP8X规格的GPU: NV18, NV28
October, 2002
NVIDIA 发布速度最快、功能最强的移动图形处理单元(GPU): GeForce?4 460 Go
November, 2002
NVIDIA 发布业界有史以来速度最快、功能最强的图形处理单元(GPU) GeForce FX. 同时,它拥有多项业界第一的领先技术, 包括: 第一个使用0.13微米制造工艺, 拥有1GHz速度DDRII显存, 完美支持Direct X9. 等等.
February, 2003
GeForce FX被评为2002年最好的图形处理单元.
March, 2003
NVIDIA推出覆盖高中低端的支持Direct X9的图形处理单元: NV31和NV34.
March, 2003
GeForce FX被全球著名电脑厂商和装机商评为2002年最好的硬件.
March, 2003
NVIDIA和IBM建立策略联盟伙伴关系.
March, 2003
NVIDIA nForce2芯片被全球著名IT网站tomshardware评为最好的AMD平台芯片.
April, 2003
NVIDIA和著名游戏开发商EA建立策略联盟伙伴关系.
2004年1月
NVIDIA被《财富》杂志评为“ 最适合工作的100家公司”之一。
2004年4月
NVIDIA推出面向手机的新款超低功耗媒体处理器。
2004年4月
NVIDIA发布GeForce 6系列产品——公司历史上最大幅度的性能飞跃。
2004年4月
NVIDIA发布Gelato——业界首款硬件加速的电影渲染器。
2004年5月
NVIDIA与领先笔记本电脑制造商联合发布MXM。
2004年6月
NVIDIA被《WIRED》和《Business 2.0》杂志评选为美国最快成长科技公司之一。
2004年6月
NVIDIA发布SLI——基于PCI Express总线技术的革命性图形处理解决方案。
2004年7月
NVIDIA的GeForce 6800 Ultra和GeForce 6800 GT被誉为驱动《毁灭战士三》的最佳芯片。
2004年9月
NVIDIA发布全球首款3D无线媒体处理器——GoForce 3D 4500。
2004年11月
无生产线半导体协会(Fabless Semiconctor Association)向黄仁勋授予2004年度“张忠谋模范领袖奖”。
2006年11月
NVIDIA发布顶级DX10游戏显卡8800GTX
2007年11月
NVIDIA发布最具性价比显卡8800GT,其采用新的核心G92。其性能超越8800GTS(G80核心版),比8800GTX只落后2%的性能。
2007年12月
被商业周刊评为2007年美国高增长IT企业10强(第6名)
年销售额增长:30%
年利润增长:84%
股票回报:28.4%
2007年12月26日
启用官方中文名“英伟达”
2008年2月24日
NVIDIA 基于65纳米的9系列显卡将来正式发布
2008年6月18日
NVIDIA的新一代使用GT200的显卡GTX260/GTX280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