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交易知识 » 炒鞋交易金额超过股票
扩展阅读
富迪科技股票查询 2025-07-05 13:12:27
大智慧如何搜股票代码 2025-07-05 12:47:30
哪些属于科技类股票 2025-07-05 12:08:17

炒鞋交易金额超过股票

发布时间: 2021-09-17 11:14:41

⑴ 70 炒股,80 炒房,90 炒币,00 炒鞋,下一个能炒的是什么

一、有条件炒茅台

炒股、炒房、炒币、炒鞋都已经out了,想要赚钱就要炒茅台。

茅台为啥会能成为下一个赚钱工具呢?

茅台已经不是一瓶单纯的白酒了,拥有它不仅仅是品尝它的味道,也不是脸面,它是有价值性属性,它的年份越久价格越高,也就是说囤得越久盈利越高。

茅台是世界公认的烈酒,是中国顶级白酒,不只是中国人喜欢它,就是连外国人也都超喜欢,其收藏价值超级高超级高。只要你拥有茅台,转手你就可以赚钱。

炒茅台最大的难点是你要有路子买到大量的正品,茅台厂家只要出货,从来不会剩货,只有不够卖的份。

最后: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先将手里的钱攥紧要紧,手中有钱等待合适的时机再出手,一点也不耽搁赚钱。

⑵ 中年人靠炒股发家,年轻人靠炒鞋致富,如何看待炒鞋现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很多人都有钱了,年轻人也有钱了,他们喜欢买自己想要的鞋子,有的人说中年人靠炒股发家,年轻人靠炒鞋致富,我认为炒鞋这种现象首先说明年轻人非常的喜欢鞋子,另外也说明这背后可能存在隐患,我认为年轻人不应该盲目的炒鞋,更应该踏实的做事,提高自己的能力,接下来跟大家具体说明。3.我认为年轻人还是应该努力工作,提高能力。
在我的朋友中,也有这种年轻人,他们通过不断的搞鞋子赚到了很多的钱,但是我认为这种收入来源始终是不稳定的,而且有可能某一天就把所有的钱赔进去了,对于年轻人来说,还是应该踏实一点,在学习中不断的努力,让自己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好,在工作中不断努力,让自己的工作能力越来越强,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各方面素质都是在提高的,所以工资自然也会越来越高,这才是年轻人应该做的,而不是盲目的炒鞋。


总而言之,虽然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但是我们也要谨防一些陷阱,比如说年轻人虽然炒鞋能够赚钱,但是这个行为始终是有隐患的,因为也有很多人是赔钱的,我们应该仔细的分辨里面的事情,防止被坑,对于年轻人来说,踏实的工作,努力的学习,让自己的价值越来越高,这才是一个比较稳妥的方式。

⑶ 一天一个价!现在这股炒鞋的浪潮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应该是国外先炒起来的,他们把一些不好买的市场,畅销的销量版,买进来,再高价卖出。有些喜欢收藏的买家,就会在二手市场,花更多的钱把它买下来,这就是市场需要,有这个需求。国内有些商家,也正是看中这个商机。

没有人会这么傻,把超高价格买来的鞋子,穿在自己的脚上,他们当然是需要卖出去的。市场就这么大,到底有多少人买他们的鞋?而且每个人都想发财,都想早点出手,鞋子不是艺术品,也不是耐用消费品。相反,它是易耗品,新鞋子几年不穿,皮革就变质发硬,鞋子也失去色彩,根本没有收藏的价值,现在卖不出去,几年以后,就一文不值了。炒鞋市场太乱了,监管部门监管不能缺失,任由商家这么胡乱炒作,它离死也不远了。

⑷ 以前鞋子只会穿变味,现在鞋子也会炒变味,为什么现在炒鞋比炒股还火爆

过去大众对奢侈品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上身部分,比如上衣,外套,手表,再不济都有裤子可以作为奢侈品的炒作对象,那时候国内对鞋子的态度仅仅停留在穿得舒服就行了。但在NBA以及世界足球赛事火爆以后,广大年轻人对鞋子的追求热度逐渐提高,从质量上的追求再到对品牌效应的痴迷,如今好的一双鞋子早已经远超过其生产成本价值,名牌鞋厂早已经把鞋子品牌效应定义得比制造工艺还要重要,加上黄牛党的疯狂炒作,现在炒鞋比炒股票还重要了

椰子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如果你觉得不错,麻烦点个赞,多谢阅读。

⑸ 揭开“炒鞋教程”里的骗局,炒鞋跟炒股一样都是骗人的

炒鞋真的能让我们发家致富吗?

随着现如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全新的行业出现在了我们的身边。不少的年轻人开始从事一些新的行业,他们希望通过这些新的行业,可以让自己发家致富。但是却没想到,有些人已经掉入万丈深渊,无法自拔。

奉劝现如今的这些年轻人们,千万不要轻易选择炒鞋这个行业,年轻人们应该踏踏实实提升自身的本领和素质,多学习一些技能。这样进入社会的时候,才可以有更多的闪光点和其他人竞争。而不是净想着一些歪门邪道的办法来挣钱。希望球鞋文化可以真正得到它的繁荣,而不是通过炒鞋。

⑹ 像炒股一样炒鞋都是骗人的吗

是的,炒鞋乱象屡禁不止,然而,关于炒鞋“一夜暴富”的神话仍然在不停地传播。一名学生在自媒体平台写道:在有7.3万元本金的情况下,其中,部分钱来自于借贷,通过将这些钱多次流转,1个月的炒鞋销售额达到了23万元,如果利润按照10%计算,月收入也超过了2万元。

事实上,不论是鞋圈“大佬”,还是新手,炒鞋“翻车”的现象并不鲜见。此前,成都球鞋圈绰号“刘饼干”的鞋商因为炒鞋欠款1000万元,他曾劝诫大家:“千万不要像我一样拿自己的青春去赌博。”

炒鞋和炒股一模一样。”90后男孩许凯(化名)进入炒鞋圈3年了,在他看来,一双新鞋发售就像是设立一只新股,大量买入新鞋的人是庄家,零星购买的是散户。散户通过低买高卖的方式赚差价,而庄家则是大量买入一款限量鞋,再通过自买自卖的方式,造成市场供不应求的“假象”,再将少部分鞋放到市场中流通,从而操纵鞋价,这就像股票领域庄家“控盘”。

(6)炒鞋交易金额超过股票扩展阅读:

对炒鞋行为的监管难度仍然较大,监管也在发力

2019年10月,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发布了《警惕“炒鞋”热潮 防范金融风险》的金融简报,针对国内出现的“炒鞋热”现象,指出这背后可能存在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金融诈骗、非法传销等涉众型经济金融违法问题,各义务机构应高度关注,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防范此类风险。

球鞋交易平台也需承担起一定责任,加强监测和管理。4月6日,得物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对个别卖家标价波动较大的球鞋进行了下架处理,同时对涉嫌恶意影响商品标价波动的卖家采取封禁措施。并且,将会增加对卖家异常标价的监测。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孟博说,近年来,由“炒鞋”所引起的民事纠纷、刑事犯罪并不鲜见。消费者需提升风险意识,对于“炒鞋”行为,要保持理性,不要被所谓的暴利所迷惑,不要盲目投机,以免遭受损失。

⑺ 大学生炒鞋诈骗百万获刑多久

95后“炒鞋大佬”诈骗百万获刑10年。

近年来,鞋圈文化盛行,“炒鞋”成为了年轻人新的“投资风口”。这种投机的行为,背后不仅隐藏着市场泡沫风险,更有不法分子借此进行诈骗。

近日,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对一95后炒鞋被告人小严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一千元。小严不服提起上诉,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像炒股一样炒鞋”都是骗人的

炒鞋乱象屡禁不止,然而,关于炒鞋“一夜暴富”的神话仍然在不停地传播。一名学生在自媒体平台写道:在有7.3万元本金的情况下,其中,部分钱来自于借贷,通过将这些钱多次流转,1个月的炒鞋销售额达到了23万元,如果利润按照10%计算,月收入也超过了2万元。

事实上,不论是鞋圈“大佬”,还是新手,炒鞋“翻车”的现象并不鲜见。此前,成都球鞋圈绰号“刘饼干”的鞋商因为炒鞋欠款1000万元,他曾劝诫大家:“千万不要像我一样拿自己的青春去赌博。”

“炒鞋和炒股一模一样。”90后男孩许凯(化名)进入炒鞋圈3年了,在他看来,一双新鞋发售就像是设立一只新股,大量买入新鞋的人是庄家,零星购买的是散户。散户通过低买高卖的方式赚差价,而庄家则是大量买入一款限量鞋,再通过自买自卖的方式,造成市场供不应求的“假象”,再将少部分鞋放到市场中流通,从而操纵鞋价,这就像股票领域庄家“控盘”。

以上内容参考 上游新闻-95后“炒鞋大佬”诈骗百万获刑10年,“鞋圈”变天了

⑻ 10 年前炒股、三年前炒币、今天炒鞋这个说法怎么来的

10 年前炒股、三年前炒币、今天炒鞋这个说法,其实鞋圈的每个人都知道,彼此又都乐在其中。在一片熙熙攘攘的竞拍下为这股Sneaker的文化平添了一丝魔幻。或许在未来,这些二手球鞋平台的用户须知中得多添加一条:鞋圈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另一边,JS也辗转于各个二手球鞋交易平台搜寻着这双鞋,在猛龙夺冠前几天,他曾以25000元的价格“捡漏”了一双“伦纳德”。正当其兴奋于可以小赚一笔时,卖家却已缺货为由取消了订单,JS仅获赔了两百元左右的保证金。不过,“伦纳德”只是近期火热的一个表象,事实上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聚集在毒、get、有货UFO等一批二手球鞋交易平台上。在他们看来,球鞋已经脱离球场“实战”属性甚至穿搭属性,开始有了期货和股票的特质。

⑼ 炒鞋是否代替炒房、炒股票、炒币成为全民投资的一种主要方式

在炒鞋这一方面,我感觉并不能代替你所说的炒股票,炒币,炒房子作为投资方式,甚至这个东西有的时候有着很大的弊端。

对于炒鞋,一般分为线下倒卖和线上交易两种。线下交易,有交易双方,鞋子的实体看得见摸得着,虽然交易流程相对复杂,但至少保证了交易的安全性。

此外,每双鞋都是一个独立的交易品种,品种过多会导致交易者分散,每个品种的“盘子”都很小,交易深度极差。一旦出现大额交易,价格极易受到拉升或打压。

由于炒鞋这个市场目前较小的体量,因此很难被大资金看上。在以前炒鞋的人比渠道,谁的货源好谁厉害;现在炒鞋党比资金,谁能控盘做好拉升谁厉害。

同作为“金融产品”,潮鞋在流通性、成交量、市场体量上或真比不过加密货币。

如此看来,炒鞋的泡沫性质可能比炒币还大。

所以孰是孰非,自己定夺喽。

⑽ 为何国内的炒鞋市场会愈演愈烈

过去炒房,炒股票,如今,连穿在脚上的鞋,也成了炒家们发财的道具,原本原价1000元的球鞋,经过炒鞋人士的刻意炒作,最后的价格能够达到5000到1万元,鞋到底是穿的,还是炒的?某些商家推波助澜,比如他们预测某种产品市场上的需求,然后控制进货量,进行饥饿营销,他们的做法,推高球鞋二手市场价格。

为了私利,什么都不顾了,有关部门应该出来管一管,穿在脚上的鞋子,有必要炒的这么高价格吗?最后上当受骗的,还不是老百姓,因为鞋子是普通消费品,穿在脚上不可缺少的,不买是不行的,所以这帮商人,就看中了这一点,拼命炒高价格,人为制造缺货。

使一些人产生错觉,误以为,买双鞋子也能发财,结果买回家,想卖出去,谁还买?几年就一文不值了,这种套路,千万不要上当,每个人不去买不去卖,看他还怎么炒,国家有关部门不该如此温柔。普通的鞋子,是不应该如此炒作的,到底谁他们的底气,连小小的鞋子也敢这么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