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融资账户,股票卖出多日,转账为什么显示金额为0,尚有部分资金未还
融资融券交易细则内容太多,可以自行查看开户时券商给的融资融券手册。 融资买入股票后,卖出时可以选择担保物卖出,这时卖出所得资金优先偿还该股票的融资负债,偿还负债后的剩余资金,可以自行安排用途 也可以选择色卖券还款,这时卖出所得资金优先偿还该股票的融资负债,偿还负债后的剩余资金,再由系统自己安排偿还其他股票的融资负债,偿还整个账户全部负债后的剩余,可以自行安排用途。 如果没什么特别要求,个人选择卖出股票时,一般都会选择“担保物卖出”,卖出后再详细计划资金使用。资金可以选择手动偿还其他负债,也可以暂时不用闲置,也可以把资金转出信用账户。
2. 股票账户的资金少莫名少了
还要加上印花税和券商的佣金,此外还有过户费,如果你的总资产在100万左右的话,这次买入共产生的手续费就应该在5000左右(不含卖出),那就是正常的,如果你的总资产远远低于100万,或者说具体点这次买入的股票的时候当时的市值远远小于100万,像你所说的那样情况就有问题了,在收盘之后你查看一下交割单,如果买卖没有问题的话就打电话问问券商,或者直接去证券公司问,必须得弄清楚了!
3. 已开通融资融券,是不是资产低于50万就不能再操作了
不是的,已开通的只要有担保品就可以操作的。
已开通融资融券,资产低于50万还能再操作。只要满足开户的条件50万资产,开通了融资融券账户后,就对资金没有做要求了,信用账户里保证金没有50万,那么可以融到的资金也会相应的缩减,但不影响融资融券的操作权限。
(3)股票融资账户资金变少扩展阅读:
融资交易中,投资者向证券公司交纳一定的保证金,融入一定数量的资金买入股票的交易行为。投资者向证券公司提交的保证金可以是现金或者可充抵保证金的证券。
而后证券公司向投资者进行授信后,投资者可以在授信额度内买入由证券交易所和证券公司公布的融资标的名单内的证券。
如果证券价格上涨,则以较高价格卖出证券,此时只需归还欠款,投资者就可盈利;如果证券价格下跌,融入资金购买证券,这就需要投资者补入资金来归还,则投资者亏损。
融券交易中,投资者向证券公司交纳一定的保证金,整体作为其对证券公司所负债务的担保物。融券交易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盈利方式和规避风险的途径。
如果投资者预期证券价格即将下跌,可以借入证券卖出,而后通过以更低价格买入还券获利;或是通过融券卖出来对冲已持有证券的价格波动,以套期保值。
4. 股票资金帐户中有可用资金,但用资金却转不出钱,也没有融资融券,更没借贷都是自有资金,为什么
资金处于可用不可取状态,所以不能转出。往外转钱,账户上的钱必须闲置一个晚上,下一交易日才能转出去。收盘后不能购买券商保证金理财,那样永远不能转。如果有开通理财,保留取款余额,要么关闭该项业务。
融资融券账户中,不管是自有资金还是自有资金买的股票,都是担保品,不存在转不转的问题。从普通账户转股票到融资融券账户,才是把股票转为了担保品。
融资主要分为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的条件简单来说就是,公司是合法经营的,然后要么有抵押,要么有担保。债权融资也就是常说的贷款,是需要还的。而股权融资是不需要还的,并且不需要抵押和担保。
(4)股票融资账户资金变少扩展阅读:
融资融券在各国采取了不同的运作模式。例如,在美国市场化分散授信模式和日本专业化模式下,融出资金的中介有证券公司和证券金融公司,但最终的资金融出方通常是银行。
当前采取的运作模式则规定资金融出的直接主体是证券公司,即证券公司以自有资金、证券向客户融资融券;同时,确立了证券金融公司向证券公司提供转融通的制度。股票质押融资一般由银行、典当行等机构办理,资金融出主体与融资融券有明显区别。
5. 融资账户有未平仓股,但资金账户里没有是怎么回事
融资账户有未平仓过,但资金账户里面没有是因为融资融券和股票账户不是一个。
6. 为什么股票停牌融资余额会变少
融资余额减少可能有两方面因素:1、融资后没敢买,又还回去了;2、融资后买入股票,所以余额减少。要结合融资买入量看。
停牌是指某一种上市证券临时停止交易的行为。对上市公司的股票进行停牌,是证券交易所为了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和市场信息披露的公平、公正以及对上市公司行为进行监管约束而采取的必要措施。
《证券法》第一百一十四条 因突发性事件而影响证券交易的正常进行时,证券交易所可以采取技术性停牌的措施;因不可抗力的突发性事件或者为维护证券交易的正常秩序,证券交易所可以决定临时停市。
融资:从狭义上讲,融资即是一个企业的资金筹集的行为与过程,[1] 也就是说公司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资金拥有的状况,以及公司未来经营发展的需要,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采用一定的方式,从一定的渠道向公司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去筹集资金,组织资金的供应,以保证公司正常生产需要,经营管理活动需要的理财行为。
从广义上讲,融资也叫金融,就是货币资金的融通,当事人通过各种方式到金融市场上筹措或贷放资金的行为。
7. 股票融资买入资金大,融卷买入少是怎么回事。
估计和我们这里的大多数股民长着‘牛眼’有很大的关系,他们习惯买入股票待涨,如果被套,就采取低位补仓的方法降低成本价,如果资金匮乏了,有融资资格的,就去融资买入。如此就造成我们的A股市场,融资始终大于融券的独特风景线。
另外,不习惯融券做空赚钱,也是一个原因。
以上仅仅是个人的看法,不一定准确,见谅。
祝顺利!
8. 融资做股票,亏了资金要还吗
亏到机构设定的止损位,机构会强行平仓的,以保证他们的本金还在,当然机构永远不会吃亏的,该给的还是要给机构,剩下的就是自己亏完后还有多少就是多少了
9. 股票融资余额下降到高峰的一半说明什么意思
融资融券交易并非没有门槛。
按照我国对融资融券交易的规定,在证券公司的账户里拥有50万元资金,并需开户交易18个月以上的客户才能参与融资融券,投资者融资买入证券时,融资保证金比例不得低于50%;当融资融券保证金比例为50%,且担保物全部为现金时,融资融券杠杆比例达到最大倍数3倍。若担保物包含可充抵保证金证券时,担保比例要低于3倍。同时,客户维持担保比例不得低于130%。当客户维持担保比例低于130%时,应当通知客户在约定的期限内追加担保物,期限不得超过两个交易日。
目前,证券公司给出的杠杆系数最低为一倍,更多的是1.2倍~3倍。所谓杠杆,是指在金融交易中任何能够扩大收益和损失的技术,杠杆越高,获利越大,但伴随的风险也就越高。
杠杆带来的“诱惑”让一些券商“忘记了风险”。从2013年开始,就有券商开始降低融资融券的准入门槛,从规定的50万元下降到10万~30万元不等,在2014年12月,有的券商甚至把准入门槛降到了5万元,并降低保证金的比例,放大杠杆系数。
“券商私自降低门槛其实根本不合规。”有业界人士把这一波牛市称为杠杆牛市,但也意味着,融资所具备的杠杆效应会在股市的“上上下下”中愈发显著。
这种显著的效应在1·19股市震荡那天,就让许多投资者吓出了一身冷汗。
“一出一进,本金的一半没了,投资的理念彻底起了变化,每天都忍受着这件事的折磨。两融就是这么残酷。”1月24日,一位投资者发表了一篇网络文章《我是怎么被两融打爆的》。据这位投资者的讲述,他是把账户里所有的本金拿出来融资买入股票,但却在1月19日当天面临着被平仓的风险,因为无法追加担保,只能在第二天抛售,以防出现更多的亏损。
其实,早在1·19股市暴跌之前,“昌九生化”股票的滑铁卢,就已经显现出融资融券这把双刃剑的威力。
2013年11月,一直被投资者们认为会与赣州稀土重组的“昌九生化”,在被另外一家公司宣布与赣州稀土达成合作意向后,持续下跌,随后停盘,令投资者损失惨重,成为2013年股市场里的“黑天鹅”事件之一。
当时“昌九生化”被纳入到了两融标的股,许多投资者通过融资方式大量买入。一位朱姓投资者在当时表示,自己用不到两万股的“昌九生化”折成67万元保证金,并向券商以1∶1的杠杆系数融资到67万元,然而,随着“昌九生化”的一路下滑和停盘,让他直接面临着被平仓的风险。不仅自己的67万元本金全部赔光,还在一夜之间倒欠证券公司12万元。
该事件也让券商措不及防。在当时,招商证券长沙公司的一位客户经理表示,面对已经到了130%平仓线的客户,证券公司也没办法,在“昌九生化”停牌前,证券公司就已经想平仓出货了,可股市里根本没人接货,只能压在手里。而向投资者追加担保,投资者也表示拿不出来钱,一时间,券商和投资者都陷入了僵持的两难局面。
股票下跌外加融资融券,“昌九生化”的风波至今还在延续。据媒体报道,去年10月,内蒙古恒泰证券将一位融资者告上法庭,要求其偿还因爆仓所欠下的38万元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