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昨天在貝恩資本上被騙了,是個騙子公司,有被騙的嗎
今天被騙7200的,剛開始投3000,後面補齊說8000就可以提出來,裡面有幾個人都是一夥的,都在使勁讓我補再後又說補齊20000,我說沒有了,後面直接帳號都豋不上。總被騙7200!客服派單徐璐,做單老師李爽,吳虹祝你們出門挨車壓死,全家死光
⑵ 貝恩公司的中國年鑒
2008年3月底,南京金盛集團獲得貝恩資本和CBL & Associates Properties Inc.(CBL)聯合私募投資6000萬美元,其中貝恩注資4500萬美元。根據協議,Bain和CBL在未來三年內仍有權繼續投資750萬美元。這是黃晶生進駐貝恩近2年來首次投資。CBL是一家美國房地產投資信託零售商,擁有地產超130處,多數位於美國東南部地區。
國內大多數對貝恩的了解都是從最近的一個事件開始。2010年9月16日晚,國美電器(00493,HK)第二大股東貝恩資本(Bain Capital)結束了對國美大股東和管理層模稜兩可的態度,最終完成了「債轉股」:以15.9億元人民幣的債務投資進行股權轉換,從而擁有了國美電器9.98%的股份。直接的結果是:在斗爭的關鍵時刻,讓黃光裕一方的持股比例被攤薄3個百分點。
從去年6月,這支來自美國的私募股權基金,從投資國美電器首度露面,到終於完成出售股權事件,貝恩資本成為掌握國美內戰賽末點的神秘力量,一步步從幕後走到台前。「公司實施債轉股的目的,並非是『站隊』,也不是為了於某一方『作斗爭』的。」9月15日,貝恩資本董事總經理竺稼對外表示。
2008年11月23日,黃光裕被北京市公安局帶走調查,陳曉任國美電器董事局代理主席。當時,國美電器資金鏈狀況嚴峻,已經轉會貝恩資本的竺稼馬上就找到了陳曉。「正式的對話開始於2008年12月。」竺稼後來回憶說,但其也指出,盡管最初接觸的是陳曉,此後國美的談判代表卻轉向了國美電器總裁王俊洲和副總裁魏秋立,這兩人皆是黃光裕舊將。2009年6月22日,貝恩資本最終勝出。國美電器與貝恩簽訂合作協議,貝恩認購國美電器發行的2016年到期的可轉換債券人民幣15.9億元,以約2.33億美元(相當於約18.04億港元)結算。貝恩由此成為國美的第二大股東。在私募基金貝恩資本斥資30億入股國美電器一事基本定錘後,國美電器在香港聯交所發布公告,公司將於2009年6月26日至30日暫停辦理股份過戶登記,以確定有權出席2009年6月30日股東周年大會並在會上投票的股東名單。即將召開的股東周年大會上國美電器董事會也將發生重組。黃光裕系將提名集團負責門店營運副總裁孫一丁出任執行董事而貝恩資本將因為入股而獲得1席董事。顯然,對國美的投資已經打破了貝恩資本之前「絕對控股」的「慣例」。但是,最終對決還未到來,國美爭奪戰的最終結果也尚未出現,一切想像都還有存在的空間。2010年8月4日 黃光裕發出信函要求召開臨時股東大會,要求撤銷陳曉等多位高管職位。揭開國美控制權之爭。貝恩資本作為第二股東期間很大程度上對結果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010年8月18日 黃光裕向國美員工發布公開信《為了我們國美更好的明天》,矛頭直指陳曉。2010年8月19日國美董事局發出表《致國美全體員工的公開信》,回擊黃光裕。國美控制權之爭9月28日將揭曉,一周來黃氏家族的表態,口氣趨於溫和,不再如先前那樣咄咄逼人。而且,兩天前,黃光裕一方的投票顯示,他提出否決前5項提案,卻並沒有明白強調是否會將貝恩的3名董事趕出。已完成債轉股的第二大股東貝恩資本,不再像過去那樣,明確站在陳曉一方,強調自己債轉股並非是捆綁誰去「站隊」。貝恩的債轉股,標志著陳曉一方在最終的股權爭奪上,將獲得實打實的博弈籌碼,使黃光裕在二級市場回購股票的壓力進一步增大。不過貝恩債轉股後,也將陳曉逼到了絕境。在貝恩沒有債轉股前,陳曉、貝恩和國美三方簽有附加條款,一旦陳曉被踢出國美,國美將賠償貝恩24億元。這使黃光裕一方投鼠忌器,不敢貿然拿陳曉開刀。但貝恩債轉股後,「24億條款」就會失效。一旦陳曉在臨時股東大會上失敗,很可能被掃地出門。
⑶ 美國有名的私募公司有哪幾家主要運作其他公司上市么
1,黑石基金: 黑石集團堪稱華爾街上最知名的私募基金。黑石的成功,離不開史蒂夫·施瓦茨曼的功勞,他靠著一系列眼花繚亂的交易以及破紀錄的並購,被稱作黑石集團的「精神教父" 2、凱雷投資集團: (這個傢伙是我投入最多注意力的......) Carlyle Group成立於1987年,創辦人:大衛魯賓斯坦因。現擁有39隻基金,管理資金總額390億美元,位列世界私募基金公司前茅。業務遍及世界各地。 凱雷號稱「總統俱樂部」。其經營思想是:「如果你把有錢人和有權人聚到一起,有權人能得到錢,有錢人能得到權」,也就是中國人熟知的「權錢交易」。 成員包括:美國前國防部長弗蘭克.卡路西(助凱雷成為美國第11大軍火商);前總統老布希(助凱雷、摩根大通以4.3億美元收購韓國韓美銀行,再以27億美元賣給花旗集團);英國前首相約翰.梅傑(助凱雷在歐洲設立11億美元的凱雷基金),以及菲律賓前總統、美國前國務卿、泰國前總理、德意志銀行前行長以及IBM、雀巢、波音、BMW、東芝等世界最大企業的高官。 2000年凱雷進入中國。到2006年6月,在中國投資21個項目。在中國的投資項目一般不超過5000萬美元,凱雷偏愛和別的投資機構聯合行動以降低風險,偏愛投資行業領先或者技術領先的公司,且有很強的控制欲。 2005年8月,凱雷和軟銀聯手注資順馳置業。2005年,凱雷和保德信以4.1億美元購入太平洋人壽的24.975%(非一次性投入),被質疑為賤賣;入股中國最大的實木地板生產企業安信地板;2006年用2.75億美元絕對控股中國工程機械龍頭徐工機械,遇到全社會抵制。從中獲得的基本經驗是:「項目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政府關系的搭建」。 3,華平投資集團 : Warburg Pincus,美國歷史最久的私募資本之一。1995年至今,華平在20餘家中國公司投資超過5億美元,包括亞信科技、卡森實業、港灣網路、富力地產。2004年12月聯手中信等收購哈葯集團55%股權,創第一宗國際基金收購大型國企案例。2006年投資國美電器和銀泰百貨。2007年以3000萬美元,以股權投資的方式部分買下中凱開發,獲得了一個具備中國房地產開發資質的殼。進一步展開在華地產投資業務。 目前,華平集團在中國及全球范圍內的投資集中在醫葯及生命科學、通訊及高科技、金融服務、製造業、媒體及商業服務、能源和房地產等行業,用於投資的基金包括目前管理的100餘億美元及新近募集的80億美元。 4,德州太平洋集團: 在全球所管理的資金超過300億美元。 旗下的亞洲投資機構--新橋投資,命名為德州太平洋-新橋(TPG-Newbridge)。新橋集團成立於1994年。1999年出資5000億韓元收購南韓第一銀行51%的股權。中國網通收購亞洲環球電訊,新橋投資出過力。收購深發展銀行為中國上市銀行外資並購第一案。參與過聯想收購IBM個人電腦。 5,漢鼎亞太: 總部在美國,1985年由徐大麟和Hambrecht &Quist合資成立,總規模約21億美元,管理過19隻基金,投資回報率超過30%,投資星巴克、希爾頓中國區酒店等。2007年初募集到5億美元,成立了亞太增長基金V,用於在大中華區、日本和韓國等北亞地區的私有股權和並購方面的投資活動。 6、貝恩資本: 成立於1984年,資產超過250億美元。已完成200多個股權投資,總值超過170億美元。2006年初以30億美元先進收購著名半導體公司—-德州儀器旗下的感測器與控制器業務部門。 2006年12月,據傳正在募集10億美金的首隻亞洲基金,專注於投資中國與日本。參與海爾收購美泰克
⑷ 請問貝恩資本 和 貝恩集團 有什麼關系
一樓的回答是扯淡。真相是 貝恩咨詢的創辦人離開了貝恩咨詢,自己又開了個公司,就叫貝恩資本了。現在兩個公司沒有什麼關系,而且對互相的關系諱莫如深,像是那種在一個桌子上吃飯的事從沒聽說過。
⑸ 貝恩資本和華為以22億美元收購3COM成功了嗎
未成功,細節如下,詳情可以參考鏈接資料:
2008年3月21日,由私人資本公司貝恩資本和華為聯手收購美國科技公司3Com的交易計劃正式宣告破產,原因是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隸屬美國財政部,有許可權制外國公司對美國企業的敏感性投資)在審查中設置了重重障礙。
2008年3月20日,美國投資公司貝恩(Bain Capital Partners)本周四表示,已終止網路設備廠商3Com簽署的收購協議。
貝恩公司稱,美國安全審查部門——美國外資審議委員會(CFIUS)已表示,計劃出手阻止這樁價值22億美元的交易,因為該部門認為這項交易可能會影響到美國國家安全。
貝恩公司周四表示,其已向3Com提交了多份替代方案,認為這些方案可以打消美國監管部門的顧慮。「但遺憾的是,我們未能同3Com就替代方案達成一致。」 該公司已經通知3Com,終止這項交易計劃。
中國的華為技術公司原本可以從這項交易中獲取少數股權。2007年,這項交易公開之後,3Com公司曾經指出,華為公司作為小股東將無權獲得敏感美國技術或者公司對美國政府的銷售資料。公司表示,它將嚴格控制,防止出現敏感技術非法傳遞的情況。
按照原先的計劃,3Com公司股東將在明天對交易進行投票。3Com公司在周三發表聲明稱:"公司打算召開股東大會,以履行合並協定中的承諾。3Com公司董事會建議股東投票贊成合並協議。"
受此消息影響,3Com股價周四在納斯達克下跌0.24美元,報收1.98美元,跌幅為10.81%
對於此次交易失敗,華為公司表示,自己不是交易的主導方,拒絕對此發表評論。貝恩資本在聲明中表示:「我們已經向3Com提出了諸多替代性的建議,我們相仿這些建議能夠滿足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的顧慮,但遺憾的是我們最終未能就這些替代性措施達成一致。」
早在去年9月,3Com宣布接受貝恩資本的收購報價。根據當時的協議,貝恩資本將以22億美元現金收購3Com。而作為這一交易的一部分,華為也將通過在香港的全資子公司收購3Com的少數股份,並與3Com建立商業和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協議還規定,華為將獲得3Com16.5%的股份,並有權在未來增持5%的股份。
⑹ 國美電器 貝恩資本
從經濟成本上來講,直接從二級市場購買是沒有與陳曉簽訂增發協議好,但增發的方案是否能通過本身就存在問題,現在黃氏家族、陳曉、貝恩資本、張大中已經站在風頭浪尖了,媒體都在關注他們的一舉一動,在資本運作方面陳曉還是略遜一籌,計劃有些突然倉促,資金實力影響力都不是黃光裕的對手,至於這個稀釋陰謀我想註定不會成功的,黃家早有準備,從國家感情來講,員工也不會看到國美變美國的,貝恩資本只會隔岸觀火,有機則趁,無機則走,對它來說是樁只賺不賠的買賣
⑺ 精銳美股退市咋回事
精銳公司公司麻煩纏身,股價跌剩零頭收退市警告。
根據官方網站,精銳教育由哈佛大學和北京大學的精銳創辦,由世界著名的投資集團貝恩資本投資。它致力於提高0-18歲學生的核心素質,創建一個快樂高效的第三課堂。旗下有精銳教育、智惠學校、優必會、學匯區、蘿卜康、嘉學匯等多個子品牌。根據企業調查數據,精銳教育獲得了五大來源資本、貝恩資本、成為資本等機構的投資。2018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證券代碼為:紐約證券交易所。盡管該公司在美國成功上市,並駁斥了最近的「破產」事件,但該公司遇到的一系列問題仍然引起了新聞界的廣泛關注。首先要面對的問題是巨大的性能損失。
根據精銳教育財務報告,公司2021財年第二季度(截至2021年2月28日)精銳教育凈收入為9.32億元,同比增長5.2%;凈虧損1.72億元,去年同期凈虧損1636.7萬元,同比擴大約950.73%。此外,近年來,該公司的關聯公司也相繼受到處罰。根據企業調查數據,精銳教育運營的附屬公司上海晶瑞教育培訓有限公司已多次受到行政處罰。處罰理由包括虛假或誤導性商業宣傳、非法發布教育培訓廣告、非法廣告等。
資本市場反映了一系列問題,即公司股價下跌。截至10月7日美國股市收盤時,精銳教育0.39美元/股的價格較上一次超過20美元/股的高點下跌了97%。由於股價較低,該公司還收到了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警告信。2021年8月4日,由於股價連續30個交易日低於1美元,因此不符合紐約證券交易所規則802.01c的合規標准。根據規定,一旦收到通知,公司必須在收到通知後的六個月內將其股價和平均股價恢復到1美元以上。如果月末收盤價和當月平均收盤價在某個月未能超過1美元,紐約證券交易所將開始暫停和退市程序。
操作環境:MI 11
⑻ 貝恩美股票歷史行情
請在此輸入您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