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代碼百科 » 美國ATHOME股票代碼
擴展閱讀
哪些屬於科技類股票 2025-07-05 12:08:17
股票低位大宗交易折價 2025-07-05 11:22:44

美國ATHOME股票代碼

發布時間: 2021-12-02 23:25:59

1. 在家是用athome還是inhome

home這個詞比較特殊,如果表示「在家」的話,可加介詞at 具體分析如下
(1) home 表示動態概念。意思是「回家」,「到家」。前面不加介詞。這里的home 是副詞,表示目的地。
eg: When do you go home every day?
你每天什麼時候回家?
(2)at home 表示靜態概念。意思是「在家」。這里的home是名詞,表示具體地點。
eg: Is she at home?
她在家嗎?
(3) home用作名詞,意為「住處,住宅」,常見於美國英語中,相當於house.
eg: His home is in Wuhan.
他家在武漢。
(4) home 還用作動詞,意為「回家,安家,把…送回家」。
eg: He is homing.
他就要回家了。
Tom doesn』t want to stay here.
Will you home him?
湯姆不想呆在這兒,你把他送回去好嗎?
(5) home 還有一些其它的特殊用法。
eg: East or west, home is the best.
金窩銀窩不如窮窩。

2. stayedathome翻譯中文

stayedathome正確寫法應該是「stayed at home」,是一個短語,意思是:在家裡,在家等。為過去時態。動賓結構。

造句:

  1. I stayed at home last weekend.我上周末呆在家裡了。

  2. Tom stalyed at home and do his homework last Monday.湯姆上周一呆在家裡做作業了。

  3. For my holiday this year I stayed at home. 今年我度假時就呆在家裡。

  4. No, this year I stayed at home for two weeks and hired a cook. 不,今年我待在家兩周因為我得了重感冒。

  5. The girl who stayed at home is a 1919 American.這個待在家裡的女生是個1919年的美國人。

3. 內涵段子裡面威爾史密斯演的當幸福來敲門裡面的BGM是什麼 威爾史密斯在人群中鼓掌那一段 求 跪求

BGM為《Just like this》

它是翻唱,原唱為《Something Just like this》,是由美國紐約電子音樂組合煙鬼組合和英國搖滾樂隊酷玩樂隊合作演唱的歌曲。

由Andrew Taggart、Guy Berryman、Jonny Buckland、Will Champion、Chris Martin共同譜寫,酷玩樂隊主唱Chris Martin擔任歌曲主音,單曲發行於2017年2月22日,後收錄於煙鬼組合2017年4月7日發行的首張錄音室專輯《Memories...Do Not Open》中 。

英文歌詞

填詞:Andrew Taggart,Chris Martin

編曲:Andrew Taggart,Alex Pall

I've been reading books of oldThe legends and the myths

Achilles and his goldHercules and his gifts

Spiderman's controlAnd Batman with his fists

And clearly I don't see myself upon that listShesaid, where'd you wanna go?

How much you wanna risk?I'm not looking for somebody

With some superhuman giftsSome superhero

Some fairytale blissJust something I can turn to

Somebody I can kissI want something just like this

Doo-doo-doo, doo-doo-dooDoo-doo-doo, doo-doo

Doo-doo-doo, doo-doo-doo

Oh, I want something just like this

Doo-doo-doo, doo-doo-dooDoo-doo-doo, doo-doo

Doo-doo-doo, doo-doo-doo

Oh, I want something just like thisI want something just like this

I've been reading books of oldThe legends and the myths

The testaments they toldThe moon and its eclipse

And Superman unrollsA suit before he lifts

But I'm not the kind of person that it fits

She said, where'd you wanna go?How much you wanna risk?

I'm not looking for somebodyWith some superhuman gifts

Some superheroSome fairytale bliss

Just something I can turn toSomebody I can miss

(3)美國ATHOME股票代碼擴展閱讀

《當幸福來敲門》是由加布里爾·穆奇諾執導,威爾·史密斯、賈登·史密斯、桑迪·牛頓等主演的美國電影。影片取材真實故事,主角是美國黑人投資專家克里斯·加德納。

影片講述了一位瀕臨破產、老婆離家的落魄業務員,如何刻苦耐勞的善盡單親責任,奮發向上成為股市交易員,最後成為知名的金融投資家的勵志故事。影片獲得2007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克里斯·加德納(威爾·史密斯),生活在舊金山的黑人男青年,靠做推銷員養著老婆還有幼子。克里斯從沒覺得日子過得很幸福,當然也沒很痛苦,就跟美國千千萬普通男人一樣過著平淡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一系列突如其來的變故才讓克里斯知道,原來平淡的日子有多珍貴。

首先,他丟了工作公司裁員讓他丟了飯碗。克里斯從此遭遇了一連串重大打擊,妻子因忍受不了長期的貧困生活憤而出走,連六歲大的兒子(傑登·史密斯)也一同帶走。沒過多久,妻子又把兒子還給了克里斯,從此克里斯不僅要面對失業的困境,還要獨立撫養兒子。

沒過多久,克里斯因長期欠交房租被房東趕出家門,帶著兒子流落街頭。在接下的兩三年中,這對苦命父子的住所從紙皮箱搬到公共衛生間。克里斯堅強面對困境時刻打散工賺錢,同時也努力培養孩子樂觀面對困境的精神,父子倆日子雖苦,但還是能快樂生活。

一次,克里斯在停車場遇見一個開高級跑車的男人,克里斯問他做什麼工作才能過上這樣的生活,那男人告訴他自己是做股票經紀人的,克里斯從此就決定自己要做一個出色的股票經紀人,和兒子過上好日子。

完全沒有股票知識的克里斯靠著毅力在華爾街一家股票公司當上學徒,頭腦靈活的他很快就掌握了股票市場的知識,隨後開上了自己的股票經紀公司,最後成為百萬富翁。

一路上克里斯經歷了不少挫折,但是年幼的兒子每次都能給予他最大的鼓勵,兩父子相互扶持最終完成了又一個美國夢。

參考資料:網路-Something just like this

4. in the home 還是in home 為什麼在這里要加the呢能告訴我用法嗎

home是同學們非常熟悉的單詞,幾乎每天都想到和用到。但你們知道其具體用法嗎?下面我將home的用法作簡要小結,供同學們在學習中參考。
1.home
表示動態概念。意思是「回家」,「到家」。前面不加介詞。這里的home
是副詞,表示目的地。
eg
1)when
do
you
go
home
every
day?
你每天什麼時候回家?
2)he
drives
home
after
work.
他下班的開車回家。
3)she
often
does
some
shopping
on
his
way
home.
她經常在回家途中買些東西。
2.at
home
表示靜態概念。意思是「在家」。這里的home是名詞,表示具體地點。eg
1)
is
she
at
home?
她在家嗎?
2)he
left
his
book
at
home.
他把書放在家裡了。
3)he
likes
to
stay
at
home
at
weekends.
周末他喜歡呆在家裡。
3.home用作名詞,意為「住處,住宅」,常見於美國英語中,相當於house.
eg
his
home
is
in
wuhan.
他家在武漢。
jack』s
going
to
give
a
party
in
his
home.
傑克將在他家裡舉行一次聚會。
4.home
還用作動詞,意為「回家,安家,把…送回家」。
he
is
homing.
他就要回家了。
tom
doesn』t
want
to
stay
here.
will
you
home
him?
湯姆不想呆在這兒,你把他送回去好嗎?
5.home
還有一些其它的特殊用法。
please
sit
down
and
make
yourself
at
home.
請坐,別拘束(客氣)。
east
or
west,
home
is
the
best.
金窩銀窩不如窮窩。(無論什麼地方,還是家裡最好。)
he
is
at
home
in
japanese.
你的日語很好。
what
he
says
comes
home
to
me.
我理解他的話。
5.mr
green
is
not
at
home
to
visitors.
格林夫人不接待客人(不睬人)。

5. 幫我找一篇文章!!!

這樣也不是好給你具體建議的.不一定要按照適合自己的工作去找的,有很多的成功人士最初做的也不是自己適合的工作.要不斷的讓自己適應不同的環境,經歷更多的事情,要勇於挑戰自己.
很多事情你自己不去親生體驗是不會有感受的,在變化中去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先不要給自己確定了范圍,這會影響你的視野的.
有個良好的心態最重要!!!
推進這篇文章給你看看,希望對你有幫助!
十種心態
美國成功學家羅曼•皮爾「態度決定一切!」 的口號一經提出就作為積極思維力量的一句最鏗鏘的表達而傳遍歐美,傳遍世界。他的著作《態度決定一切》也在美國排行榜呆了十年!他本人被拍成電影《一生》。拿破崙•希爾把積極心態作為成功的第一原則。可是我們到底要培養什麼樣的積極心態呢?三位大師都一筆帶過。
一個人的心態是他成長的產物,人一生都在培養自己的心態,有的向極積思維方向,有的向消極思維方向。積極思維帶來優良品質:自信、樂觀、正直、無私、慷慨、寬容、忠誠、勇敢、堅定、堅強、果斷、進取、博愛、責任、信任、尊重、百折不撓等;消極思維形成所有負性品質:自卑、悲觀、吝嗇、狹隘、虛偽、懦弱、欺瞞、自大、責怪、貪婪、猶豫、恐懼、抑鬱、怨恨、惱怒、急燥、迴避責任等。
顯然積極心態給人生帶來光明,消極心態把人生帶進黑暗。我要寫一本真正的成功哲學,那就必須回答這個問題。林語堂說中國人太熟悉三個字了:不可能!消極心態的特徵就是這三個字。積極心態就是對事態的積極面關注,並在行動上向積極面推進,即使是消極面也以平靜的心態予以接納,這就是積極心態的特徵:不,可能!可以說按照本書所闡明的成功十七原理和相關原則進行辦事都是積極心態。我總結有十大心態是人們普遍缺乏的,這也是成功必須具備的十大心態。

①投資心態
投資就是將現有的資源投入到某一項目並從中獲得更大收益。投資心態就是相信自己所作的一切都會有回報的心態。
一說投資人們首先想到商業投資。一個上班族東挪西借10萬買了一套房,才3年的時間變成了30萬,他高興壞了,他有理由高興壞了,因為這一增值相當於上10年的班。然而這一購房事件是否到此結束了呢?或者說他是不是真的拿到那20萬的收益了呢?如果他把住房出售,毫無疑問他會得到那20萬,可是出售之後,他要買一套同樣地點與面積的房子要40萬,他不但沒賺20萬,反而貼進去10萬。如果他出售之後靠租房過日子,他將虧得更多,因為多少年租金下來又是一套房了。看看在經濟高速增長的今天,各大城市有多少「高興壞了」的人!
毛病出在哪裡呢?明明不是增值了嗎?毛病就出在你有沒有搞清楚投資的概念上。你當初買房是為了自用也就是消費還是待價而沽即真的投資呢?
價值與勞動原理已經告訴我們,所有價值都來源於勞動,你把錢交給投資商,投資商是沒有錢立即給回你的,他必須把錢再投到別的企業股份上,通過生產、管理、流通等一系列勞動最終從消費者這個終端上獲得價值,他分一部分給你,這是你的投資收益。你買一座房回家,什麼勞動都沒有付出,怎麼會憑白無故讓你得到20萬塊錢呢!如果一定要想得到那20萬,可以,那就是付出你的勞動!你出售後到郊區或偏遠地段買一套低價房,賺取差價,此時你上班更加麻煩,出行、生活、子女上學更加不便與不安全,如此「倒騰」一次可能還不夠,你必須反復倒騰,由於你付出勞動了,當然可以名正言順地得到那20萬了。
如此說來,那我們不要投資了。不,我們越要投資!。
根據人均國民收入世界排名前三十位的發達國家的一項調查,在這30個發達國家年收入在1-5萬美元的人占絕大多數為57%;年收入5-20萬的人佔10%;年收入在20-100萬美元的人佔2%;年收入在100-1000萬美元的佔0.5%;年收入超過1000萬美元的人不足0.05%。我們知道發達國家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大都超過20%,不難看出,在這個世界上,高等教育背景的人並不全都致富。
沒有致富說明很多東西沒得到回報,如果你不用於投資,你的每一種資源都會白白浪費,時間、智力、體力等八大資源都不會得到應有的發掘。良好的投資心態不是不勞動的心態,而是使勞動價值更大的心態,投資主要體現於智力勞動。投資告訴你,人不必一輩子辛苦,你可以從你的投資中受益,用羅伯特•清奇的話說,你的每一分錢都是你的雇員。美國人查理調查了美國170位百萬富翁,發現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很早就強迫自己將收入的1/4左右用於投資。1996年被美國《財富》雜志評定為美國第二大富豪的巴菲特,被公認為股票投資之神,他11歲開始投資第一張股票。
所以在投資家眼裡,世上只有兩件事,一是投資,一是消費。投資帶來收益,消費是幫別人實現價值,所以成功的人要感恩呢,就是因為有那麼人消費他的成果。許多人無所事事、不想有什麼行動,主要是他看不到行動到底會給自己帶來什麼收益,只付出不回報的事誰會干呢?於是他這一輩子都是一個純粹消費者,成為別人實現價值的工具。
投資心態可以體現於日常生活的一切方面。我們貧窮慣了,所以干什麼事都想省錢。這種心態是有道理的,節約資源也是造物主造物時的原則。但我們不能一味省錢,而忘卻了資源利用的最大化——投資。投資的東西千萬不要省錢,要省錢乾脆不要給子女讀書好了。因為世上效益最高的投資項目就是教育,它是終生回報的東西,而且回報在一切方面,精神的物質的它都會帶給你。只要你能把付出變成投資性的東西,你就應該毫不猶豫,左思右想拖得時間越長就越是損失,比你省那一點錢要損失大得多。比如你想研究美學,省錢的心態是20塊的書買了一堆,最後發現還少了一本,還不如當初一咬牙就把《大網路全書 美學卷》、《美學大辭典》買下來,因為這是投資。
具有投資心態的人才會真正理解什麼是資源,什麼是消費,什麼是浪費。具有投資心態的人明白人生就是一場投資,他像商業投資家一樣將人生他作兩部分:投資與消費,凡是能帶來成長的付出都是投資,凡是屬於生活必需品的付出就是消費。消費的東西能省則省,2000元的皮鞋和200元的皮鞋是沒有區別的,10000的衣服一買回家就縮水90%,因為它必須被消耗掉。有的人整個顛倒過來了,消費的東西毫不猶豫,投資的東西省了又省,600元的歌星演唱會一定要參加,200元的大師演講會見鬼去吧,甚至於幾年不買一本書投資於自己的大腦,他們根本不相信自己所賺的每一分錢都來自大腦。
人生活在經濟社會中,財富投資必然是重要的投資,因為金錢是一切資源之間的媒介,人生80%的苦惱都是因為它,財務不獨立的人很難做自己想做的事,因為你在為基本需要奮斗的階段,還談不上高級需要與自我實現。羅伯特•清畸說投資就像兩人跑步,後面的人一直在追前面的人,一旦追上,就變成前面的人被人追了。在你未追上前者之前,都是你的投資階段,一旦追上,你就進入收益階段,你就能體驗到人生的豐富與意義。成功哲學的原則是:堅決不做有才華的窮人。

②平常心態
所謂平常心態就是平靜地接受一切事實的心態,它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壞的。平常心不僅僅是對待榮譽和幸運的心態,它也是對待挫折和失敗應有的心態。這兩方面都是人生的特大智慧。
美國生理學家摩爾根經紐約去瑞典領取諾貝爾獎,晚上在紐約的朋友家住一夜,當朋友開門迎接大名鼎鼎的現代遺傳學之父時,他穿著一件舊大衣,而且還不甚合身,朋友驚訝了半天才說話:「你這樣去領獎嗎?」這反而把大科學家自己搞糊塗了,他打量了一下全身說:「這還不夠嗎?」他孤身一人,大衣一側的口袋裡用報紙裹著襪子,另一口袋裡用報紙包著梳子、剃須刀和牙刷,那情景就像做生意虧了本要向朋友借錢。英國生物化學家一生兩次獲諾貝爾獎的桑格在40歲第一次獲獎時,連教授的頭銜都沒混上,在人才輩出的劍橋大學甚至沒幾個人知道他的名字。隨之一連串的頭銜社交活動讓他無所適從,他向校方提出拒絕這些不習慣的東西,學校當局研究之後最終把他的教學任務也免了,讓他專心研究,22年後他再次榮登諾獎寶座。
我國的彭士祿院士是核動力專家,4歲成為孤兒(父親就是著名的革命烈士彭湃),從小囚徒到院士,一生磨礪,他說「當一個糊塗人最難,凡對私心如名利、晉升、提級、長工資、受獎等,越糊塗越好。」他所說的糊塗就是平常心。愛迪生有一間價值幾百萬美元的實驗室沒買保險而被火白白燒掉了,朋友和妻子像陷入深淵一樣,可是他像沒發生什麼事一樣,燒了就燒了,再建一個就是了。
在成功人士看來,不管是什麼境遇,都只不過是事實。如果你的心態也跟著失衡,那就不再是事實,而是黑暗的深淵。

③冒險心態
冒險心態就是不畏懼風險甚至是積極尋求風險價值的心理狀態。
在風險章節我們談到三種良好的風險意識,這正是良好的冒險心態。巨大的風險價值和終生受益的經驗價值是冒險的雙重收獲,即使註定失敗,我們也獲得經驗分,正是這寶貴的經驗分把我們從恐懼中脫離出來。風險從更廣泛的概率來說都是風而不險,招來滅頂之災的都是因為不知道在冒險。
當冒險者明確知道自己在干什麼時,其一心所系,都在如何確保成功上,他們會更按規律辦事,調動所有資源,挖掘所有潛力,控制所謂的不確定因素向自己預期的軌道上發展,他們把資源發揮到最大價值,結果成功了。所以有位企業家說,當我進行創業時,我投下的每一分錢毫無疑問都是它的冒險性讓我興奮,激發我創新勤奮以及更高的企望。非常高興地看到我們當中創業的人越來越多,在廣深京滬等大型人才市場上,老闆們抱怨不是缺少知識者,而是缺少行動者。「他們普遍缺少的就是冒險和成功的意志」張瑞敏老總如是感嘆,當海爾進軍美國時,他聽到的只有一種聲音「去美國是冒險」,可他的回答是:「不去更是冒險!」
人的冒險精神確實是最稀缺的資源,保羅•蓋蒂是世界前首富,他說只有一個辦法能掙到大錢。
①不管從事什麼都要擁有自己的公司和自己熟悉的業務。
②他必須是一個冒險的人,節儉的人,同時有極大的耐心等待公司的慢慢成長。
③不能早9晚5地關門,成功的企業家一直都在加班。
他的三點簡化一下,第一就是組織,也就是說單槍匹馬賺不到大錢;第二條的核心是冒險,不著眼於巨大的風險價值賺不到大錢;第三條是勤奮,你永遠要投入比別人多得多的時間和精力,否則賺不到大錢。這三點中最核心最缺乏的就是冒險,明明白白讓你去撿錢的事,世上沒有。

④感恩心態
感恩心態就是對別人時懷感激甚至對大自然也懷有感激的心理狀態。
一個人的成功靠的是誰?成功的本質是組織資源,你的一切資源都需要從這個世界上獲取,你怎能不感恩?即使是創造世界的上帝也要對他造出的一切感恩,沒有這些子民他當誰的上帝?組織資源其實就是把別人、別人的東西組織到自己名下,別人為什麼順從你的組織,因為你愛他們、尊重他們、幫助他們,他們願意你超越他們,這不就是成功么?要知道霍金的那麼多問題是誰在幫他解決呀!
當你組織了十個員工 ,每個員工組織了十個顧客,這是什麼概念?當你組織了一千名員工,每個員工組織了五十名顧客,那又是什麼概念?五萬人還不能保證你一個的成功?如果這里再出了毛病,那一定是你自己出了毛病。一個名醫是天生的嗎?當你服務到1000個病人和服務到1萬個病人,結果是相同的嗎?看1萬人差不多要10年,是因為你天生是名醫所以有1萬人求你嗎?,還是你為1萬病人服務才誕生你這個名醫?他們為什麼找你?是因為你付出的愛心,是因為你的一點一滴的工作,在你還不是名醫時,在你還是見習、住院醫生時,他們就以極大的信任給了你成長的機會。
「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曾經說當他的公司規模愈擴大時,他必須以九十度的鞠躬來感謝他的員工和無數顧客,正是他們造就了松下今日的成功。有位記者采訪一位三五年就奇跡壯大的一位公司老總,問他一共有多少業務員,「十萬。」「你的公司並不大呀,怎麼會有這么多?」「我的業務員就是我的顧客,從我創業到現在已有十萬顧客。」 可想而知是誰把你抬上成功的寶座?你不感恩顧客感恩誰?
任何有價值的工作都不可能在沒有他人幫助的情況下完成,只有成功人士才能深刻理解,成功靠別人。達爾文說「要是沒有為數眾多的可敬的觀察家們辛勤搜集到的豐富資料,我的著作便根本不可能寫成,即使寫成了也不會在人們心目中留下任何印象,所以我認為榮譽應歸於他們。」
沒有前人的積累,你不可能無端創造,沒有別人的傳播和使用,你的創造只能帶進墳墓里陪葬。沒有觀眾提供的舞台,沒有觀眾熱情的掌聲,歌唱家也只不過是自娛的鳥兒。
要做到感恩,那就是幫助別人,把你的愛心付出行動。你越感恩,你就越有把自己的能量發揮出來的緊迫感,你越挖掘潛能,你就越成功。結果就成了愛默生所說,人生最美好的回報之一就是在真誠地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幫助了自己。毫無疑問,能夠幫助他人成功的人,自己也一定心想事成。

⑤歸零心態
歸零心態就是把自己心靈里的一切清空、一切歸於零的心態。
中國農村有個傳統,就是春節前的大掃除,扔掉那些一輩子也用不上的磨爛貨,清掃每一個角落,窗明幾凈地迎接新春天。今年的污穢不能帶入明年,往日的污穢也不能帶進明天,可是並不是我們每個人都繼承了這一偉大傳統。歸零的心理學本質就是主動地自我剝奪:假如我現在一無所有了怎麼辦?假如我失去了親人怎麼辦?假如今天是世界末日怎麼辦?
良好的歸零心態是對付失敗必不可少的心理武器。失敗了又怎樣?從頭再來嘛,而今邁步從頭越,一切都是新氣象。越歸零的人他越不會歸零,那些抱著半桶水捨不得放開的人他的人生必定歸零。道理很簡單,一隻懷子只能裝250毫升水,可是由於不斷地清空,它的一生可以裝1萬升水。
具有歸零心態的人其心靈總是敞開的,他們能隨時接受偉大的啟示和一切能激發靈感的東西,他們時刻都能感受到成功女神的召喚。他們不僅思想上歸零,行動上要歸零。哈佛大學的一位教授竟然利用假期到另一個洲的一個小鎮上打了三個月的工。
華盛頓11歲喪父,讀書到15歲,16歲投身抗法斗爭,21歲在廣袤的美洲印第安人大地上,毛遂自薦代表英國出使法國指揮部,費時兩月半行程2000英里,幾乎喪命。26歲與帶有兩個子女的寡婦馬撒結婚,並成為美軍最高統帥。1773年4月,獨立戰爭一結束,華盛頓便解甲歸田,6年之後聯邦中央政府成立,他萬辭之下當選為第一任總統。兩屆卸任之後,華盛頓以一介平民回到農庄。不久美法戰爭在即,由總統提名,華盛頓被陸軍部任命為中將總司令,再次應召為國家服務。他完全靠自學,終身記日記,步步磨礪,終成美國之父。1799逝世,由於沒有親生子女,其財產由華盛頓本族、妻族和繼子三家庭繼承。國會發表的哀悼詞中稱他是戰爭時期第一人,和平時期第一人,同胞心中的第一人,一位舉世無雙的偉人。一點也不過分,華盛頓代表著一種人格,代表著一種世界傳奇!

⑥服務心態
服務心態就是你做任何事都是在為別人服務為社會服務為人類服務的心態。成功原理之一就是服務原則,服務心態就是貫徹這一原則。
教育家思想家誇美紐斯說:「敏於事且樂於為別人服務的態度,應當盡快地在國人身上培植起來。」服務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基本關系,是歸屬的內容之一。艾爾登•坦納說:「服務是我們生活於地球必須繳納的租金。」如果我們能將工作擺在服務的框架之內,它就會變成一股積極的力量。當工作以服務的精神來表現時,它不但有利於社會,更能使工作對員工產生新的意義,可以創造出工作的使命感,並且幫助提升自我。
一位北京大學畢業的陸先生在市場上賣豬肉為生,被炒作一時,似乎服務就是賤仆乾的事,其實這是中國人在成功學的進步,在價值觀上的進步,是文明的進步。一邊拿著救濟金,一邊卑視著一切的人談什麼成功?中國人以貴賤論人,以實惠論服務。在中國當官最實惠,但在開封禹王台的水德祠大石碑上,上面刻著的古今往來三十七個為治理黃河作出突出貢獻的人物名單,不是因為他們是官,而是他們的為人民服務。大多數人在失業時或是到了退休時才相信人活在世上確實是一場服務。退休綜合症的根本原因就是社會不需要他的服務了,剝奪了服務在心理上等於被社會拋棄。在現實中很多人向領導暗示希望能返聘,他們的動機顯然不再是為了錢。
有的人一心想成功,一心想我要什麼,可就是不問別人想要什麼,政治家一心想的是人民對社會管理的需要,商人一心想的是消費者對商品的需要,各行各業的人都在尋找別人想要什麼,一心只想自己的人,成什麼功?當你有了服務的思路,當你找到為之投入所有時間、金錢、精力的服務也就成功了。一個人只所以成功也就是因為他服務的人數眾多,要想成功就必須服務更多人群,你必須把這個觀念深深刻在腦海時里。當你能服務到1萬顧客、10萬顧客時,你想像那是什麼結果吧,你想不成功都不可能,你的內在價值和外在的聲名、地位都在服務中提升,都在服務中傳播。
服務心態是中國人普遍缺乏的,因為中國是官本位社會,服務是奴僕對主子的,你服務是必須的,我獲得服務是免費的。現在必須改過來,服務帶來價值,不存在免費的東西,良好的服務心態就是不斷地考慮服務量、服務內容、服務方式、滿意度,一位資深管理人士說,「每晚於睡前都要問一遍,當你感覺到沒有直接服務對象時,你就去拜訪一下老顧客,要知道他們不是沒問題,而是他們認為這些問題沒有人去解決。」

⑦知足心態
貪婪是人的六大本性之一,本身並無好惡之分。由於食物的不充裕,由於自然界危險的存在,人總是儲存更多食物和製造更好條件以確保安全,這種深刻的焦慮性的思維活動已經留在了遺傳物質上,可以說它本身是推動人勤奮勞作從而推動人和社會進化的動力。但是貪婪容易膨脹到失去理性,成了無度的東西,在物質儲備到腐爛的程度,貪婪仍然沒有得到滿足。一個人做到知足可謂難矣,多少人都是因為不知足而常不樂,多少人因為貪婪毀棄一生,他們在自己並不一定需要的東西上耗費了全部心智。知足心態與下面的分享心態和雙贏心態都是克服貪婪的。如果不是貪婪,將有多少人獲得快樂,又有多少人取得成就!

⑧分享心態
分享心態就是希望有人與自己共享勞動成果的心理狀態。
一個人究竟能讓另一個人分享什麼呢?他可以把他自己所擁有的最富足的也最具活力的東西諸如生命、時間等都奉獻給他人,但這並不一定意味著他一定要為別人獻出自己的生命,而是他應該把他內在的有生命力的東西作為一種財富與人一起享受。主要以快樂、興趣、知識、理解、幽默、創造,以及情感之類的東西為主,是思維活動的財富而不是分享物質財富。分享不僅在對方身上喚起更高人格意識,而且也會喚起自身更多充滿智慧的東西,尤其是價值感。分享與給予並不完全相同,可以把給予看成分享的一種特殊形式。
最大分享是創造性成果的分享。創造基本上是個體行為,但如果你的創造不能拿出來讓眾人分享的話,不僅顯示不出創造的價值,還有可能使創造的喜悅變成痛苦,就像撿到寶的人生怕別人知道一樣,最終「寶」會要了他的命。分享就是這么奇特,把快樂與人分享,一份變成兩份,把憂傷與人話說,痛苦減輕一半。別人因為你的傑出解決之道而獲利,你也需要他們的構想與見解,最終你的價值更大。如果你留住不願與人分享,你所擁有的就會縮小和減少。
IBM公司在1982年推出個人電腦,IBM公司讓其它公司也因這個創新新產品獲利豐盛,不過這是意外而非本意。幾年後蘋果公司推出更好的Macintosh麥金塔電腦,比競爭者超前數年,數百萬人熱情購買,那時凡是愛電腦的人都想擁有一部。可是蘋果公司決定獨享新產品的大部分利潤,它限制其它公司因麥金塔而獲利,只能自己製造和改良。於是這些人只好轉到改善、開發擴充IBM個人電腦的市場,結果蘋果原本驚人的技術領先在眾人的努力下消失了,他們創造了數兆的財富,而麥金塔只得到想像的龐大市場的一小部分。

⑨雙贏心態
合作原則是成功的原則之一。由於資源分配的不平均,你要成功就必須與人合作,利用別人的資源,利用別人的智慧,同時奉獻自己的資源,奉獻自己的智慧。在合作中會出現以下幾種利益模式:
利人利已——雙贏;
損人利己——贏/輸;
損已利人——輸/贏;
損人不利己——輸/輸;
獨善其身——輸?贏?
雙贏心態就是利已利人的心態,就是為自己著想的同時而不忘他人的權益,使雙方都能受益。為雙贏而謀求兩全其美之策這種出發點是令人滿意的,雙贏心態是良性循環,會帶來長久的意想不到的利益。利人利已者把生活看作是一個合作的舞台,而不是一個角斗場,他有高度的合作性,但並不是不辨是非的好好先生。李嘉誠做生意的一個根本心態就是雙贏,他一針見血地說,商人談判談的不是語言,而是利益,你首先要想到對方的利益,你要說服他跟自己合作雙方都有錢賺。
雙贏心態是達到合作的必有心態,也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⑩童稚心態
生活的磨礪使我們成熟,但是它也可能磨掉我們身上一種最重要的東西:童心。所謂童稚心態就是像兒童那樣看問題的心態,童心的兩個特點,一是好奇一是包容,好奇心態和包容心態都是人生寶貴的智慧。
所謂好奇就是對還不了解的新鮮事物的所懷有的興趣,也就是喜歡探究不了解事物的心理狀態。好奇就是天真純朴,沒有它,我們不可能創造。我們都曾享受過這一美好心態,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大部分人都失去了它。愛因斯坦說人只有兩種生活方式,一種是把一切都看作奇跡,一種是把一切都看作不是奇跡。可以說就是專門研究奇跡的科學家們也每每走上後一條道路。
20世紀60年代瑞士物理學家阿爾伯轉行進行微生物遺傳學研究,他在一次實驗中發現:當大腸桿菌感染了噬菌體病毒後,有的噬菌體開始繁殖,有的噬菌體不繁殖。這對噬菌體專業的研究人員來說是司空見慣的現象,太正常不過了。可是阿爾伯剛改行不久,是頭一次遇到這種現象,就覺得非常奇怪,他以「外行人」的眼光對這一「內行人」熟視無睹的現象進行了深入研究。幾年後他從理論上提出了脫氧核糖核酸限制性內切酶的存在,並成功地分離出了Ⅰ型限制性內切酶,這一成果成了現代遺傳工程的基礎,他因此獲得1978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所謂包容就是以接納一切的態度去看待世界。兒童從不詛咒,從不痛恨,他們不覺得什麼東西骯臟,也不覺得什麼東西特別干凈,他們對一切都不評論,一切都是自然界展示其奇特的存在。可是在長輩和社會教育的熏陶下,他們很快就學會了討厭這討厭那,最終一些人再也包不下任何東西,成了完全狹隘自私的人。高度的包容應像大海一樣,什麼東西都可以往裡面倒,什麼東西都可以在裡面消解,最終什麼東西都可以被他所哺育。
誰都希望回到童年,童年裡有什麼?就是這兩樣東西。好奇表明你在探索世界,包容就是接納世界,表明心靈在擴展,所以童心的本質其實就是成長,成長就是快樂,永葆童心就是永遠成長,永遠快樂。看過沃爾特•迪士尼傳記的人都有一種感覺,恨不得把自己的胸膛剖開,把骯臟的血液換一遍!他的人格魅力傾倒美國總統,他是人類童心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