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代碼百科 » 巴西布拉德斯科銀行的股票代碼
擴展閱讀
富迪科技股票查詢 2025-07-05 13:12:27
大智慧如何搜股票代碼 2025-07-05 12:47:30
哪些屬於科技類股票 2025-07-05 12:08:17

巴西布拉德斯科銀行的股票代碼

發布時間: 2022-03-23 16:44:08

㈠ 巴西布拉德斯科銀行的介紹

布拉德斯科銀行,全名Banco do Estado de Sao Paulo S.A.,1909年成立,為巴西歷史最悠久之銀行,截至1999.12.31.巴西境內分行有1404家,海外分行11家,聯邦政府持有66.66%的股權,資產為286億Real,當地排名第六大銀行,資產獲利率0.08﹪,投資報酬率0.51﹪,不良放款率25.65%,壞帳准備率28.41﹪,風險涵蓋率110.73﹪。

㈡ 赤道銀行的列表

荷蘭銀行(ABN AMRO Bank, N.V.) 荷蘭第一大銀行,由荷蘭通用銀行(ABN BANK)和阿姆斯特丹-鹿特丹銀行(AMRO BANK)於1991年合並而成,在世界上擁有3000多家分支機構,是世界上擁有銀行網路最多的銀行之一。
英國巴克萊銀行(Barclays plc)
西班牙畢爾巴鄂比斯開銀行(Banco Bilbao Vizcaya Argentaria,BBVA)
葡萄牙聖精銀行(BES Group)
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
瑞士瑞信銀行(Credit Suisse Group)
比利時德克夏銀行(Dexia Group)
德國德累斯頓銀行(Dresdner Bank)
西班牙察亞納瓦拉銀行(Caja Navarra)
法國東方匯理銀行(Calyon)
丹麥出口信貸基金會(Eksport Kredit Fonden,EKF)
荷蘭國家開發銀行(The Netherlands Development Finance Comp,FMO)
富通集團(Fortis) 成立於1990年,是一家活躍於世界保險,銀行和投資領域,享譽全球的國際性金融服務集團,是歐洲最大的金融機構之一。在2008年世界《財富》500強中,富通集團資產排名第14位。在2008年《福布斯》世界500強中,富通集團在銷售、利潤、資產及市值等指標的綜合排名中,榮列全球金融服務商第19位。
蘇格蘭哈里法克斯銀行(Halifax and Bank of Scotland,HBOS)
德國裕寶銀行(Bayerische Hypo Vereinsbanka,HVB Group)
荷蘭國際集團(ING Group)
比利時聯合銀行(KBC Group)
西班牙La Caixa銀行(la Caixa)
義大利中央中期信貸銀行(Mediocredito Centrale,MCC)
葡萄牙千禧銀行(Millennium bcp)
瑞典北歐聯合銀行(Nordea)
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 Group)
蘇格蘭皇家銀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 建於1727年,總部設在英國的愛丁堡,是歐洲領先的金融服務集團,也是英國最大的銀行,其業務遍及英國和世界各地。該銀行在英國的法人、個人及海外銀行業中排名第一,在零售銀行業及私人汽車保險業中排名第二。蘇格蘭皇家銀行集團在英國和愛爾蘭擁有2000多家分行,服務於1500多萬客戶。2000年3月,該行與英國西敏寺銀行(National Westminster Bank,2000年排名222)合並。2000財政年度(2000/9),蘇格蘭皇家銀行集團的營業額177.13億美元,凈收益31.72億美元,總資產4681.33億美元,雇員19620名。
法國興業銀行(Société Générale)法國主要的銀行集團之一,總部設在巴黎,上市企業分別在巴黎、東京、紐約證券市場掛牌。法國興業銀行是世界上最大的銀行集團之一,2000年12月31日它在巴黎股票交易所的市值已達300億歐元。
英國渣打銀行(又稱標准渣打銀行;英語:Standard Chartered Bank;LSE:STAN,港交所:2888,OTCBB:SCBFF)是一家建於1853年,總部在倫敦的英國銀行。它的業務遍及許多國家,尤其是在亞洲和非洲,在英國的客戶卻非常少,2004年其利潤的30%來自於香港地區。渣打銀行的母公司渣打集團有限公司則於倫敦證券交易所及香港交易所上市,亦是富時100指數成份股之一。
匯豐集團(HSBC Group) 總部設於倫敦的匯豐集團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銀行及金融機構之一。匯豐集團在歐洲、亞太地區、美洲、中東及非洲76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約9,500間附屬機構。匯豐在倫敦證券交易所、香港證券交易所、紐約證券交易所、巴黎證券交易所及百慕達證券交易所等證券交易所上市,全球股東約有200,000,分布於100個國家和地區。雇有232000名員工。匯豐銀行在全球擁有超過1億1千萬的顧客。
西德意志銀行(WestLB AG) 位於德國最大的聯邦州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集團擁有資產總值2819億歐元(2004年6月30日數據),是德國首屈一指的金融服務機構。 國際阿拉伯非洲銀行(Arab African International Bank - Egypt)
奈及利亞Access Bank Plc
標准銀行集團(Standard Bank Group) 其前身為標准銀行投資有限公司,成立於1969年,總部位於約翰內斯堡。標准銀行集團為約翰內斯堡交易所上市公司。以資產論為非洲最大的銀行,2006年排行全球第106名。標准銀行集團業務遍及18個非洲國家及其他21個國家(地區),在台北設有分支機構,同時在香港、俄羅斯、新加坡和巴西擁有全面銀行服務資格。該行在南非共有713家分支機構,在非洲其他地區則設有240家分支機構。
萊利銀行(Nedbank Group) 南非第四大銀行,萊利集團下屬企業。萊利集團擁有萊利銀行和皇帝銀行(Imperial Bank Limited)各50.1%的股份。而萊利集團又是old mutual group的成員企業。 巴西布拉德斯科銀行(Banco Bradesco) 布拉德斯科銀行是一家政府控股的商業儲蓄銀行,成立於1808年,在巴西設有7100家分行,在全球25個國家設立了分支機構,包括阿姆斯特丹、布依諾斯愛里斯、新加坡、法蘭克福、里斯本、倫敦、洛杉磯、馬德里、紐約、巴拿馬、聖地亞哥、東京等。其主要海外子公司包括美國的BB租賃公司、英國的BB證券公司和奧地利的BB-AG Viena等。布拉德斯科銀行還在北京、芝加哥、香港、利馬、華盛頓設有代表處。
巴西銀行(Banco do Brasil)
巴西伊塔烏投資銀行(Banco Itaú)
哥倫比亞銀行(Bancolombia)
巴西Itau Unibanco於2008年底創立,是Banco Itau Holdings Financeira SA和Unibanco(Uniao de Bancos Brasileiros SA,巴西聯合銀行)合並而成。2008年11月4日Itausa(Investimentos Itau S.A)和Unibanco Holdings的控股股東向市場宣布,雙方就合並Itau和Unibanco的金融業務部門達成了一份合資企業協議,旨在組建南半球規模最大且市值位居全球前20位的私營金融企業集團。這家新的金融機構將有能力在國際舞台上與最大的世界銀行相抗衡。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加拿大BMO金融集團(BMO Financial Group)
加拿大出口發展局(Export Development Canada)
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Canadian Imperial Bank of Commerce,CIBC)
加拿大宏利金融集團(Manulife)
加拿大皇家銀行(Royal Bank of Canada)
加拿大豐業銀行(Scotiabank)北美最大的金融機構之一,2005年7月為止其資產總額達3180億加元。它也是加拿大最具國際化的銀行。Scotiabank 集團在48個國家擁有44,000名員工,通過由1,800多家分公司和事務所組成的網路提供各種服務。
美國富國銀行(Wells Fargo)是美國唯一一家獲得AAA評級的銀行,建於1852年,名稱一直未變;按商業銀行資本市值,全球排名第四。 富國銀行是一家提供全能服務的銀行,業務范圍包括社區銀行、投資和保險、抵押貸款、專門借款、公司貸款、個人貸款和房地產貸款等
花旗集團(Citigroup Inc.) 當今世界資產規模最大、利潤最多、全球連鎖性最高、業務門類最齊全的金融服務集團。它是由花旗公司與旅行者集團於1998年合並而成、並於同期換牌上市的。
摩根大通公司(JPMorgan Chase) 全球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金融服務集團之一,由大通銀行、J.P.摩根公司及富林明集團在2000年完成合並。摩根大通是全球盈利最佳的銀行之一,擁有超過7000億美元的資產,管理的資金超過6300億美元。公司在全球擁有772名銷售人員,覆蓋近 5000家機構投資者客戶;股票研究覆蓋5238家上市公司,其中包括3175家亞洲公司。 三菱東京UFJ銀行株式會社(The Bank of Tokyo-Mitsubishi UFJ、BTMU;中文譯為三菱東京日聯銀行,NYSE:MTU)是一家由東京三菱銀行與UFJ銀行在2006年1月1日合並而成的日本銀行,為日本資產最多的金融集團「三菱UFJ金融集團」的核心企業與商業銀行業務單位。以資產計,該行是日本以至亞洲最大的銀行,總行位於東京都內鄰近皇居的丸之內商業區。
瑞穗實業銀行(株式會社みずほコーポレート銀行、Mizuho Corporate Bank, Ltd.簡稱MHCB)是一家企業及投資銀行,隸屬日本第二大金融服務綜合企業瑞穗集團,於2002年4月透過轉移第一勸業銀行與富士銀行的企業和投資銀行部門到日本興業銀行組成,總部位於日本東京千代田區大手町。
日本三井住友銀行(Sumitomo Mitsui Banking Corporation,SMBC) 由櫻花銀行和住友銀行合並而成,總部位於東京都千代田區。總資產達100萬億日元的三井住友銀行系日本三井財團和住友財團的核心企業,是日本第二大商業銀行、世界十大商業銀行之一。目前其在全球24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37家海外分行。三井住友銀行在我國上海、天津、蘇州和廣州設有4家分行,並在北京、大連、沈陽、重慶開設了代表處。
中國興業銀行(Instrial Bank (China) 成立於1988年8月,是經國務院、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成立的首批股份制商業銀行之一,總行設在福建省福州市,2007年2月5日正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601166),注冊資本50億元。 澳大利亞西太平洋銀行(Westpac Banking Corporation) 澳大利亞歷史最悠久的銀行。前身是新南威爾士銀行(Bank of New South Wales)成立於1817年,在當時屬於英國殖民地的新南威爾斯的悉尼Macquarie Place 開立了一間辦事處。1982年更名為西太平洋銀行。2005-2006財政年度純利潤30.7億澳元,總市值超過430億澳元,論市值計算是澳大利亞十大上市公司之一,僱傭員工27000人。董事會主席利昂·戴維斯(Leon Davis),行政總裁戴維·摩根(David Morgan)。

㈢ 世界五百強企業表

以下是世界500強名單(分別是:排名、公司名以及國家):
1 沃爾瑪(WAL-MART STORES) 美國

2 國家電網公司(STATE GRID) 中國

3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中國

4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SINOPEC GROUP) 中國

5 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ROYAL DUTCH SHELL) 荷蘭

6 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 美國

7大眾公司(VOLKSWAGEN) 德國

8豐田汽車公司(TOYOTA MOTOR) 日本

9 蘋果公司(APPLE) 美國

10 英國石油公司(BP) 英國

11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美國

12 麥克森公司(MCKESSON) 美國

13 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韓國

14 嘉能可(GLENCORE) 瑞士

15 中國工商銀行(INDUSTRIAL &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中國

16 戴姆勒股份公司(DAIMLER) 德國

17 聯合健康集團(UNITEDHEALTH GROUP) 美國

18 CVS Health公司(CVS Health) 美國

19 EXOR集團(EXOR GROUP) 義大利

20 通用汽車公司(GENERAL MOTORS) 美國

21福特汽車公司(FORD MOTOR) 美國

22 中國建設銀行(CHINA CONSTRUCTION BANK) 中國

23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 美國

24 道達爾公司(TOTAL) 法國

25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中國

26 通用電氣公司(GENERAL ELECTRIC) 美國

27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中國

28 美源伯根公司(AMERISOURCEBERGEN) 美國

29 中國農業銀行(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中國

30 威瑞森電信(VERIZON COMMUNICATIONS) 美國

31 雪佛龍(CHEVRON) 美國

32 意昂集團(E.ON) 德國

33 安盛(AXA) 法國

34 安聯保險集團(ALLIANZ) 德國

35中國銀行(BANK OF CHINA) 中國

36本田汽車(HONDA MOTOR) 日本

37 日本郵政控股公司(JAPAN POST HOLDINGS) 日本

38 好市多(COSTCO WHOLESALE) 美國

39 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 法國

40 房利美(FANNIE MAE) 美國

41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PING AN INSURANCE) 中國

42 克羅格(KROGER) 美國

43 法國興業銀行(SOCIéTé GéNéRALE) 法國

44 亞馬遜(AMAZON.COM) 美國

45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中國

46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SAIC MOTOR) 中國

47 沃爾格林聯合博姿集團(Walgreens Boots Alliance) 美國

48 惠普公司(HP) 美國

49 義大利忠利保險公司(ASSICURAZIONI GENERALI) 義大利

50 康德樂(CARDINAL HEALTH) 美國

51寶馬集團(BMW Group) 德國

52 美國快捷葯方控股公司(EXPRESS S HOLDING) 美國

53日產汽車(NISSAN MOTOR) 日本

54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CHINA LIFE INSURANCE) 中國

55摩根大通公司(JPMorgan Chase & Co.) 美國

56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 俄羅斯

57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中國

58 巴西國家石油公司(PETROBRAS) 巴西

59 托克集團(Trafigura Group) 新加坡

60 日本電報電話公司(NIPPON TELEGRAPH & TELEPHONE) 日本

61 波音(BOEING) 美國

62 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中國

63 微軟(MICROSOFT) 美國

64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CORP.) 美國

65 埃尼石油公司(ENI) 義大利

66 雀巢公司(NESTLé) 瑞士

67 美國富國銀行(WELLS FARGO) 美國

68 匯豐銀行控股公司(HSBC HOLDINGS) 英國

69 家得寶(HOME DEPOT) 美國

70 花旗集團(CITIGROUP) 美國

71 西門子(SIEMENS) 德國

72 樂購(TESCO) 英國

73 家樂福(CARREFOUR) 法國

74 Phillips 66公司(Phillips 66) 美國

75 西班牙國家銀行(BANCO SANTANDER) 西班牙

76 盧克石油公司(LUKOIL) 俄羅斯

77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CRéDIT AGRICOLE) 法國

78 義大利國家電力公司(ENEL) 義大利

79 日立(HITACHI) 日本

80 法國電力公司(éLECTRICITé DE FRANCE) 法國

81東風汽車集團(DONGFENG MOTOR GROUP) 中國

82 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美國

83 瓦萊羅能源公司(VALERO ENERGY) 美國

84現代汽車(HYUNDAI MOTOR) 韓國

85 Anthem公司(Anthem) 美國

86 寶潔公司(PROCTER & GAMBLE) 美國

87 博世公司(ROBERT BOSCH) 德國

88 巴斯夫公司(BASF) 德國

89 Engie集團(Engie) 法國

90 德國電信(DEUTSCHE TELEKOM) 德國

91 中國華潤總公司(CHINA RESOURCES NATIONAL) 中國

92 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 日本

93 州立農業保險公司(STATE FARM INSURANCE COS.) 美國

94 Alphabet公司(Alphabet) 美國

95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中國

96 美國康卡斯特電信公司(COMCAST) 美國

97 塔吉特公司(TARGET) 美國

98 墨西哥石油公司(PEMEX) 墨西哥

99太平洋建設集團(Pacific Construction Group) 中國

100 空中客車集團(Airbus Group) 荷蘭

101 麥德龍(METRO) 德國

102 中國南方工業集團公司(CHINA SOUTH INDUSTRIES GROUP) 中國

103 強生(JOHNSON & JOHNSON) 美國

104 大都會人壽(METLIFE) 美國

105 中國郵政集團公司(CHINA POST GROUP) 中國

106 慕尼黑再保險公司(MUNICH RE GROUP) 德國

107 美國郵政(U.S. POSTAL SERVICE) 美國

108 德國郵政(DEUTSCHE POST) 德國

109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中國

110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CHINA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中國

111 日本永旺集團(AEON) 日本

112 ADM公司(ARCHER DANIELS MIDLAND) 美國

113 索尼(SONY) 日本

114 日本生命保險公司(NIPPON LIFE INSURANCE) 日本

115 巴西銀行(BANCO DO BRASIL) 巴西

116 來寶集團(NOBLE GROUP) 中國

117 荷蘭國際集團(ING GROUP) 荷蘭

118 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 OIL) 俄羅斯

119 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People『s Insurance Co. of China) 中國

120 馬拉松原油公司(MARATHON PETROLEUM) 美國

121 中糧集團有限公司(COFCO) 中國

122 天津物產集團有限公司(TEWOO GROUP) 中國

123 安賽樂米塔爾(ARCELORMITTAL) 盧森堡

124 房地美(FREDDIE MAC) 美國

125 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PETRONAS) 馬來西亞

126 英國保誠集團(PRUDENTIAL) 英國

127 百事公司(PEPSICO) 美國

128 松下(PANASONIC) 日本

129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HUAWEI INVESTMENT & HOLDING) 中國

130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CHINA FAW GROUP) 中國

131 JX控股公司(JX HOLDINGS) 日本

132中國電信集團公司(CHINA TELECOMMUNICATIONS) 中國

133 沃達豐集團(VODAFONE GROUP) 英國

134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CHINA NORTH INDUSTRIES GROUP) 中國

135 日本第一生命保險(DAI-ICHI LIFE INSURANCE) 日本

136 聯合技術公司(UNITED TECHNOLOGIES) 美國

137 西班牙電話公司(TELEFóNICA) 西班牙

138 丸紅株式會社(MARUBENI) 日本

139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SINOCHEM GROUP) 中國

140標致(PEUGEOT) 法國

141 蘇黎世保險集團(ZURICH INSURANCE GROUP) 瑞士

142 安泰保險(AETNA) 美國

143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AVIATION INDUSTRY CORP. OF CHINA) 中國

144 歐尚集團(Auchan Holding) 法國

145 挪威國家石油公司(STATOIL) 挪威

146 泰國國家石油有限公司(PTT) 泰國

147 聯合利華(UNILEVER) 英國/荷蘭

148 美國勞氏公司(LOWE『S) 美國

149 聯合包裹速遞服務公司(UNITED PARCEL SERVICE) 美國

150 美國國際集團(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 美國

151三菱商事株式會社(MITSUBISHI) 日本

152 保德信金融集團(PRUDENTIAL FINANCIAL) 美國

153交通銀行(BANK OF COMMUNICATIONS) 中國

154 美洲電信(AMéRICA MóVIL) 墨西哥

155 法國BPCE銀行集團(GROUPE BPCE) 法國

156 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CITIC GROUP) 中國

157 路易達孚集團(Louis Dreyfus) 荷蘭

158 英特爾公司(INTEL) 美國

159 伊塔烏聯合銀行控股公司(Itaú Unibanco Holding) 巴西

160北京汽車集團(Beijing Automotive Group) 中國

161 印度石油公司(INDIAN OIL) 印度

162 哈門那公司(HUMANA) 美國

163 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SHANDONG WEIQIAO PIONEERING GROUP) 中國

164 華特迪士尼公司(WALT DISNEY) 美國

165 拜耳集團(BAYER) 德國

166 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 德國

167 瑞士羅氏公司(ROCHE GROUP) 瑞士

168 必和必拓(BHP BILLITON)澳大利亞

169 東芝(TOSHIBA) 日本

170 Finatis公司(Finatis) 法國

171 西農(WESFARMERS) 澳大利亞

172 韓國電力公司(KOREA ELECTRIC POWER) 韓國

173 韓國浦項制鐵公司(POSCO) 韓國

174 萊茵集團(RWE) 德國

175 諾華公司(NOVARTIS) 瑞士

176 澳大利亞伍爾沃斯公司(WOOLWORTHS) 澳大利亞

177 東京電力公司(TOKYO ELECTRIC POWER) 日本

178雷諾(RENAULT) 法國

179 Seven & I 控股公司(SEVEN & I HOLDINGS) 日本

180 LG電子(LG ELECTRONICS) 韓國

181 巴克萊(BARCLAYS) 英國

182 法國國家人壽保險公司(CNP ASSURANCES) 法國

183 思科公司(CISCO SYSTEMS) 美國

184 蒂森克虜伯(THYSSENKRUPP) 德國

185 巴西JBS公司(JBS) 巴西

186 輝瑞制葯有限公司(PFIZER) 美國

187 陶氏化學(DOW CHEMICAL) 美國

188 西斯科公司(SYSCO) 美國

189招商銀行(CHINA MERCHANTS BANK) 中國

190 正威國際集團(Amer International Group) 中國

191 三菱日聯金融集團(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 日本

192 聯邦快遞(FEDEX) 美國

193 英國勞埃德銀行集團(LLOYDS BANKING GROUP) 英國

194 卡特彼勒(CATERPILLAR) 美國

195 興業銀行(Instrial Bank) 中國

196 聖戈班集團(SAINT-GOBAIN) 法國

197 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 美國

198 美國紐約人壽保險公司(NEW YORK LIFE INSURANCE) 美國

199 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SBERBANK) 俄羅斯

200 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PowerChina) 中國

201 河鋼集團有限公司(HeSteel Group) 中國

202 聯想集團(LENOVO GROUP) 中國

203 德國聯邦鐵路公司(DEUTSCHE BAHN) 德國

204 Orange公司(ORANGE) 法國

205 中國醫葯集團(Sinopharm) 中國

206 可口可樂公司(COCA-COLA) 美國

207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中國

208 起亞汽車(KIA MOTORS) 韓國

209 巴西布拉德斯科銀行(BANCO BRADESCO) 巴西

210 萬喜集團(VINCI) 法國

211 百威英博(ANHEUSER-BUSCH INBEV) 比利時

212 HCA公司(HCA HOLDINGS) 美國

213 德國大陸集團(CONTINENTAL) 德國

214 邦吉公司(BUNGE) 美國

215 信實工業公司(RELIANCE INDUSTRIES) 印度

216 南蘇格蘭電力(SSE) 英國

217 中國華能集團公司(CHINA HUANENG GROUP) 中國

218 美國英格雷姆麥克羅公司(INGRAM MICRO) 美國

219 西班牙對外銀行(BANCO BILBAO VIZCAYA ARGENTARIA) 西班牙

220 英國森特理克集團(CENTRICA) 英國

221 中國民生銀行(CHINA MINSHENG BANKING) 中國

222 荷蘭皇家阿霍德集團(ROYAL AHOLD) 荷蘭

223 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ITOCHU) 日本

224 義大利聯合聖保羅銀行(INTESA SANPAOLO) 義大利

225 Energy Transfer Equity公司(Energy Transfer Equity) 美國

226 印度塔塔汽車公司(TATA MOTORS) 印度

227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Shanghai Pudong Development Bank) 中國

228 迪奧(CHRISTIAN DIOR) 法國

229 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CEFC China Energy) 中國

230 印尼國家石油公司(Pertamina) 印度尼西亞

231 MS&AD保險集團控股有限公司(MS&AD INSURANCE GROUP HOLDINGS) 日本

232 印度國家銀行(STATE BANK OF INDIA) 印度

233 賽諾菲(SANOFI) 法國

234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CHEMCHINA) 中國

235 泰森食品(TYSON FOODS) 美國

236 美國航空集團(AMERICAN AIRLINES GROUP) 美國

237 韓國現代重工集團(HYUNDAI HEAVY INDUSTRIES) 韓國

238 新日鐵住金(NIPPON STEEL & SUMITOMO METAL) 日本

239 達美航空(DELTA AIR LINES) 美國

240 馬士基集團(Maersk Group) 丹麥

241 美國全國保險公司(NATIONWIDE) 美國

242 江森自控有限公司(JOHNSON CONTROLS) 美國

243 日本三井住友金融集團(SUMITOMO MITSUI FINANCIAL GROUP) 日本

244 百思買(BEST BUY) 美國

245 三井物產株式會社(MITSUI) 日本

246 默沙東(MERCK) 美國

247 沙特基礎工業公司(SABIC) 沙烏地阿拉伯

248 富士通(FUJITSU) 日本

249 美國利寶互助保險集團(LIBERTY MUTUAL INSURANCE GROUP) 美國

250 雷普索爾公司(REPSOL) 西班牙

251 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CHINA PACIFIC INSURANCE (GROUP)) 中國

252 高盛(GOLDMAN SACHS GROUP) 美國

253 荷蘭全球保險集團(AEGON) 荷蘭

254 豐益國際(WILMAR INTERNATIONAL) 新加坡

255 西班牙ACS集團(ACS) 西班牙

256 霍尼韋爾國際公司(HONEYWELL INTERNATIONAL) 美國

257 瑞銀集團(UBS Group) 瑞士

258 萬通互惠理財(MASSACHUSETTS MUTUAL LIFE INSURANCE) 美國

259 和碩(Pegatron) 中國

260 甲骨文公司(ORACLE) 美國

261 東京海上日動火災保險公司(TOKIO MARINE HOLDINGS) 日本

262 中國鋁業公司(ALUMINUM CORP. OF CHINA) 中國

263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美國

264 信諾(CIGNA) 美國

265 美國聯合大陸控股有限公司(UNITED CONTINENTAL HOLDINGS) 美國

266 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CRRC) 中國

267 冀中能源集團(JIZHONG ENERGY GROUP) 中國

268 電裝公司(DENSO) 日本

269 澳洲聯邦銀行(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 澳大利亞

270 神華集團(SHENHUA GROUP) 中國

271 日本KDDI電信公司(KDDI) 日本

272 沃爾沃集團(VOLVO) 瑞典

273 怡和集團(JARDINE MATHESON) 中國

274 加拿大喬治威斯頓公司(GEORGE WESTON) 加拿大

275 寶鋼集團有限公司(BAOSTEEL GROUP) 中國

276 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MITSUBISHI ELECTRIC) 日本

277 韓華集團(HANWHA) 韓國

278 英國葛蘭素史克公司(GLAXOSMITHKLINE) 英國

279 英傑華集團(AVIVA) 英國

280 法國布伊格集團(BOUYGUES) 法國

281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CHINA SHIPBUILDING INDUSTRY) 中國

282 瑞士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SWISS RE) 瑞士

283 好事達(ALLSTATE) 美國

284 日本明治安田生命保險公司(MEIJI YASUDA LIFE INSURANCE) 日本

285 漢莎集團(LUFTHANSA GROUP) 德國

286 瑞士ABB集團(ABB) 瑞士

287 斯倫貝謝公司(SCHLUMBERGER) 美國

288 森寶利(J. SAINSBURY) 英國

289 Talanx公司(Talanx) 德國

290 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CHINA METALLURGICAL GROUP) 中國

291 美國教師退休基金會(TIAA) 美國

292 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 GROUP) 瑞士

293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SINOMACH) 中國

294 SK集團(SK HOLDINGS) 韓國

295 Iberdrola公司(IBERDROLA) 西班牙

296 力拓集團(RIO TINTO GROUP) 英國

297 加拿大皇家銀行(ROYAL BANK OF CANADA) 加拿大

298 國際資產控股公司(INTL FCSTONE) 美國

299 CHS公司(CHS) 美國

300 聯合信貸集團(UNICREDIT GROUP) 義大利

301 Alimentation Couche-Tard公司(Alimentation Couche-Tard) 加拿大

302 美國運通公司(AMERICAN EXPRESS) 美國

㈣ 巴西布拉德斯科銀行的銀行簡介

巴西布拉德斯科銀行(Banco Bradesco)
布拉德斯科銀行是一家政府控股的商業儲蓄銀行,成立於1808年,在巴西設有7100家分行,在全球25個國家設立了分支機構,包括阿姆斯特丹、布依諾斯愛里斯、新加坡、法蘭克福、里斯本、倫敦、洛杉磯、馬德里、紐約、巴拿馬、聖地亞哥、東京等。其主要海外子公司包括美國的BB租賃公司、英國的BB證券公司和奧地利的BB-AG Viena等。布拉德斯科銀行還在北京、芝加哥、香港、利馬、華盛頓設有代表處。
布拉德斯科銀行是第一家響應盧拉政府發展計劃率先向微型企業和生產者提供微型信貸的銀行。
巴西Getunio Varga基金會評選巴西布拉德斯科銀行(Bradesco)為巴西最佳零售銀行。

㈤ 赤道銀行為何取名「赤道」

所謂「赤道銀行」是指已宣布在項目融資中採納赤道原則的銀行。赤道原則是參照國際金融公司(IFC)的可持續發展政策與指南建立的一套自願性金融行業基準,旨在判斷、評估和管理項目融資中環境和社會風險,倡導金融機構對項目融資中的環境和社會問題盡到審慎性核查義務。 這個原則確立了項目融資的環境與社會最低行業標准並將其應用於國際融資實踐中,在國際金融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成為各國銀行可持續金融運作的行動指南。 據悉,目前全球已有60多家金融機構宣布採納赤道原則,項目融資額約佔全球項目融資總額的85%。但除興業銀行外,此前國內尚沒有銀行宣布採納赤道原則。
赤道原則(the Equator Principles,簡稱EPs)是由世界主要金融機構根據國際金融公司和世界銀行的政策和指南建立的,旨在判斷、評估和管理項目融資中的環境與社會風險的一個金融行業基準。
赤道原則是2002年10月世界銀行下屬的國際金融公司和荷蘭銀行,在倫敦召開的國際知名商業銀行會議上,提出的一項企業貸款准則。這項准則要求金融機構在向一個項目投資時,要對該項目可能對環境和社會的影響進行綜合評估,並且利用金融杠桿促進該項目在環境保護以及周圍社會和諧發展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目前赤道原則已經成為國際項目融資的一個新標准,包括花旗、渣打、匯豐、國內興業銀行在內的40餘家大型跨國銀行已明確實行赤道原則,在貸款和項目資助中強調企業的環境和社會責任。原則列舉了赤道銀行(實行赤道原則的金融機構)做出融資決定時需依據的特別條款和條件,共有9條。在實踐中,赤道原則雖不具備法律條文的效力,但卻成為金融機構不得不遵守的行業准則,誰忽視它,就會在國際項目融資市場中步履艱難。
赤道原則是參照IFC績效標准建立的一套旨在管理項目融資中環境和社會風險的自願性金融行業基準。赤道原則適用於全球各行業總成本超過1000萬美元的新項目融資。目前全球已有超過60家金融機構宣布採納赤道原則,項目融資額約佔全球融資總額的85%。
[編輯本段]列表

各國赤道銀行列表 目前赤道原則已經成為國際項目融資的一個新標准,包括花旗集團、渣打銀行、匯豐集團在內的40餘家大型跨國銀行已明確實行赤道原則,在貸款和項目資助中強調企業的環境和社會責任。並列舉了赤道銀行(實行赤道原則的金融機構)做出融資決定時需依據的特別條款和條件,共有9條。在實踐中,赤道原則雖不具備法律條文的效力,但卻成為金融機構不得不遵守的行業准則,誰忽視它,就會在國際項目融資市場中步履艱難。目前全球已有超過60家金融機構宣布採納赤道原則,項目融資額約佔全球融資總額的85%。
荷蘭銀行(ABN AMRO Bank, N.V.)
Access Bank Plc
國際阿拉伯非洲銀行(Arab African International Bank - Egypt)
巴西布拉德斯科銀行(Banco Bradesco)
巴西銀行(Banco do Brasil)
巴西伊塔烏投資銀行(Banco Itaú)
哥倫比亞銀行(Bancolombia)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英國巴克萊銀行(Barclays plc)
西班牙畢爾巴鄂比斯開銀行(Banco Bilbao Vizcaya Argentaria,BBVA)
葡萄牙聖精銀行(BES Group)
BMO金融集團(BMO Financial Group)
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
三菱東京UFJ銀行(The Bank of Tokyo-Mitsubishi UFJ,BTMU)
西班牙察亞納瓦拉銀行(Caja Navarra)
法國東方匯理銀行(Calyon)
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Canadian Imperial Bank of Commerce,CIBC)
花旗集團(Citigroup Inc.)
瑞士瑞信銀行(Credit Suisse Group)
比利時德克夏銀行(Dexia Group)
德國德累斯頓銀行(Dresdner Bank)
加拿大出口發展局(Export Development Canada)
丹麥出口信貸基金會(Eksport Kredit Fonden,EKF)
荷蘭國家開發銀行(The Netherlands Development Finance Comp,FMO)
富通集團(Fortis)
蘇格蘭哈里法克斯銀行(Halifax and Bank of Scotland,HBOS)
匯豐集團(HSBC Group)
德國裕寶銀行(Bayerische Hypo Vereinsbanka,HVB Group)
荷蘭國際集團(ING Group)
摩根大通公司(JPMorgan Chase)
比利時聯合銀行(KBC Group)
西班牙La Caixa銀行(la Caixa)
加拿大宏利金融集團(Manulife)
義大利中央中期信貸銀行(Mediocredito Centrale,MCC)
葡萄牙千禧銀行(Millennium bcp)
瑞穗實業銀行(Mizuho Corporate Bank)
萊利銀行(Nedbank Group)
瑞典北歐聯合銀行(Nordea)
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 Group)
加拿大皇家銀行(Royal Bank of Canada)
蘇格蘭皇家銀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
加拿大豐業銀行(Scotiabank)
日本三井住友銀行(Sumitomo Mitsui Banking Corporation,SMBC)
法國興業銀行(Société Générale)
標准銀行集團(Standard Bank Group)
英國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
巴西聯合銀行集團(Unibanco)
美國富國銀行(Wells Fargo)
西德意志銀行(WestLB AG)
澳大利亞西太平洋銀行(Westpac Banking Corporation)
中國興業銀行(Instrial Bank (China)

㈥ 什麼叫「赤道銀行」

所謂「赤道銀行」是指已宣布在項目融資中採納赤道原則的銀行。赤道原則是參照國際金融公司(IFC)的可持續發展政策與指南建立的一套自願性金融行業基準,旨在判斷、評估和管理項目融資中環境和社會風險,倡導金融機構對項目融資中的環境和社會問題盡到審慎性核查義務。 這個原則確立了項目融資的環境與社會最低行業標准並將其應用於國際融資實踐中,在國際金融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成為各國銀行可持續金融運作的行動指南。 據悉,目前全球已有60多家金融機構宣布採納赤道原則,項目融資額約佔全球項目融資總額的85%。但除興業銀行外,此前國內尚沒有銀行宣布採納赤道原則。
赤道原則(the Equator Principles,簡稱EPs)是由世界主要金融機構根據國際金融公司和世界銀行的政策和指南建立的,旨在判斷、評估和管理項目融資中的環境與社會風險的一個金融行業基準。
赤道原則是2002年10月世界銀行下屬的國際金融公司和荷蘭銀行,在倫敦召開的國際知名商業銀行會議上,提出的一項企業貸款准則。這項准則要求金融機構在向一個項目投資時,要對該項目可能對環境和社會的影響進行綜合評估,並且利用金融杠桿促進該項目在環境保護以及周圍社會和諧發展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目前赤道原則已經成為國際項目融資的一個新標准,包括花旗、渣打、匯豐、國內興業銀行在內的40餘家大型跨國銀行已明確實行赤道原則,在貸款和項目資助中強調企業的環境和社會責任。原則列舉了赤道銀行(實行赤道原則的金融機構)做出融資決定時需依據的特別條款和條件,共有9條。在實踐中,赤道原則雖不具備法律條文的效力,但卻成為金融機構不得不遵守的行業准則,誰忽視它,就會在國際項目融資市場中步履艱難。
赤道原則是參照IFC績效標准建立的一套旨在管理項目融資中環境和社會風險的自願性金融行業基準。赤道原則適用於全球各行業總成本超過1000萬美元的新項目融資。目前全球已有超過60家金融機構宣布採納赤道原則,項目融資額約佔全球融資總額的85%。
赤道銀行-各國列表
目前赤道原則已經成為國際項目融資的一個新標准,包括花旗集團、渣打銀行、匯豐集團在內的40餘家大型跨國銀行已明確實行赤道原則,在貸款和項目資助中強調企業的環境和社會責任。並列舉了赤道銀行(實行赤道原則的金融機構)做出融資決定時需依據的特別條款和條件,共有9條。在實踐中,赤道原則雖不具備法律條文的效力,但卻成為金融機構不得不遵守的行業准則,誰忽視它,就會在國際項目融資市場中步履艱難。目前全球已有超過60家金融機構宣布採納赤道原則,項目融資額約佔全球融資總額的85%。
荷蘭銀行(ABN AMRO Bank, N.V.)
Access Bank Plc
國際阿拉伯非洲銀行(Arab African International Bank - Egypt)
巴西布拉德斯科銀行(Banco Bradesco)
巴西銀行(Banco do Brasil)
巴西伊塔烏投資銀行(Banco Itaú)
哥倫比亞銀行(Bancolombia)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英國巴克萊銀行(Barclays plc)
西班牙畢爾巴鄂比斯開銀行(Banco Bilbao Vizcaya Argentaria,BBVA)
葡萄牙聖精銀行(BES Group)
BMO金融集團(BMO Financial Group)
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
三菱東京UFJ銀行(The Bank of Tokyo-Mitsubishi UFJ,BTMU)
西班牙察亞納瓦拉銀行(Caja Navarra)
法國東方匯理銀行(Calyon)
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Canadian Imperial Bank of Commerce,CIBC)
花旗集團(Citigroup Inc.)
瑞士瑞信銀行(Credit Suisse Group)
比利時德克夏銀行(Dexia Group)
德國德累斯頓銀行(Dresdner Bank)
加拿大出口發展局(Export Development Canada)
丹麥出口信貸基金會(Eksport Kredit Fonden,EKF)
荷蘭國家開發銀行(The Netherlands Development Finance Comp,FMO)
富通集團(Fortis)
蘇格蘭哈里法克斯銀行(Halifax and Bank of Scotland,HBOS)
匯豐集團(HSBC Group)
德國裕寶銀行(Bayerische Hypo Vereinsbanka,HVB Group)
荷蘭國際集團(ING Group)
摩根大通公司(JPMorgan Chase)
比利時聯合銀行(KBC Group)
西班牙La Caixa銀行(la Caixa)
加拿大宏利金融集團(Manulife)
義大利中央中期信貸銀行(Mediocredito Centrale,MCC)
葡萄牙千禧銀行(Millennium bcp)
瑞穗實業銀行(Mizuho Corporate Bank)
萊利銀行(Nedbank Group)
瑞典北歐聯合銀行(Nordea)
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 Group)
加拿大皇家銀行(Royal Bank of Canada)
蘇格蘭皇家銀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
加拿大豐業銀行(Scotiabank)
日本三井住友銀行(Sumitomo Mitsui Banking Corporation,SMBC)
法國興業銀行(Société Générale)
標准銀行集團(Standard Bank Group)
英國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
巴西聯合銀行集團(Unibanco)
美國富國銀行(Wells Fargo)
西德意志銀行(WestLB AG)
澳大利亞西太平洋銀行(Westpac Banking Corporation)
中國興業銀行(Instrial Bank (China)

㈦ 巴西布拉德斯科銀行的主要業務

是提供銀行業務和保險業務,譬如私人和工業信用貸款, 信用卡、抵押貸款、24 小時銀行業務、健康和人壽保險、租賃、為股市投資者提供養老基金管理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