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平安股票2021什麼時候分紅
中國平安股票2021年的分紅時間為6月17日。關於股票分紅的相關信息如下:
1. 分紅時間與到賬
- 中國平安2021年的分紅計劃在6月17日實施,分紅金額可能會在5月份到賬,具體時間取決於公司的財務安排和銀行處理速度。
2. 分紅資格與稅收
- 分紅資格:在股權登記日之前持有中國平安股票的投資者都有資格獲得分紅。股權登記日是確定哪些股東有權獲得分紅的關鍵日期。
- 稅收問題:分紅所得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根據持股時間不同,稅率也有所不同。持股超過1年的免稅,持股超過1個月但不滿1年的稅率為10%,持股不滿1個月的稅率為20%。稅收由開戶的證券公司代扣代繳。
3. 分紅對股價的影響
- 分紅前,由於市場對分紅的預期,股票價格可能會有所上漲。分紅後,由於股價需要除權(即調整股票價格以反映分紅的影響),股票價格通常會下跌。這種下跌並不代表投資者產生了實際損失,因為分紅所得可以部分或全部彌補這一下跌。
4. 股票分紅的一般規律
- 股票分紅通常發生在上市公司公布年報或半年報之後,時間一般在每年的5月到7月之間。分紅派息前,投資者需要密切關注與分紅派息相關的日期,如股息宣布日、股權登記日、除權除息日和紅利發放日等。
5. 投資建議
- 對於短期投資者來說,分紅前買入股票可能不是明智的選擇,因為需要承擔稅收和股價下跌的風險。而對於長期投資者來說,分紅是持有優質股票的重要回報之一,可以耐心持有並享受分紅帶來的收益。
請注意,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具體分紅時間和金額以中國平安公司的官方公告為准。投資者在做出投資決策時,應充分考慮公司的基本面、市場環境以及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
❷ 中國平安股票會慢慢上漲嗎
中國平安股票未來走勢存在不確定性,長期有上漲可能,但短期受多種因素影響。
從長期來看,中國平安股票具備上漲潛力。一是綜合金融與醫療生態協同效應顯著,保險、銀行、資管業務協同良好,2024年營收重回萬億,凈利潤大幅增長。醫療生態貢獻營收可觀,降低對利差依賴,抗風險能力強。平安銀行零售業務穩健,獲機構認可。二是行業前景與政策紅利加持,中國保險密度、深度低於全球平均,老齡化推動健康險、養老險需求,政策鼓勵險資加大投資,商業健康險創新葯品目錄政策落地,平安健康險有望受益。三是財務穩健與估值修復潛力大,核心償付充足率高於行業均值,股息率提供安全墊,當前PEV低於行業中樞,若利率反轉或醫療生態兌現,估值修復空間超30%。
不過,短期存在一些風險因素。業績方面,2025年一季度凈利潤下滑26%,且新業務價值增速放緩,2025Q1 NBV增速低於部分同行。市場方面,市場對代理人隊伍穩定性及新模式下保費增長持續性存疑,權益市場波動可能影響投資收益,同時還需關注利率下行對EV的影響及市場情緒波動。技術面雖短期處於強勢上漲過程,但資金呈流出狀態,需警惕量能變化。
投資者應密切關注二季度新業務價值增速、投資收益率、半年報業績等關鍵指標,結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理性決策。
❸ 601318中國平安股吧_601318股吧東方財富網
關於601318中國平安股吧及東方財富網相關信息的總結:
一、中國平安股票概況
- 股票代碼:601318
- 股票類型:激進中的穩健股,適合尋找短線介入點。
- 市場表現:中國平安自2004年香港上市以來,股價表現強勁,不論是A股還是港股,都超越了2007年和2015年大牛市的頂點。
二、技術分析
- 布林線指標:關注當前股價是否接近布林日K線下軌附近,這通常被視為買入的機會。但需注意,接近布林線下軌並不意味著絕對的安全買入點,還需結合其他技術指標和市場情況綜合判斷。
- 下降形態:中國平安日線圖形上仍處於下降形態中,投資者在介入時需謹慎。
三、機構預測與估值
- 機構預測:多家機構對中國平安的年度業績進行預測,這些預測為投資者提供了參考依據。
- 估值分析:以10倍市盈率計算,假如大盤維持在某一水平不變,中國平安的股價仍有較大的上升空間。但需注意,市盈率並非唯一估值指標,還需結合其他財務指標和市場情況進行綜合判斷。
四、東方財富網與中國平安股吧
- 東方財富網:提供中國平安股票的實時行情走勢、資金流向、新聞資訊、研究報告、股吧互動等全方位信息,是投資者獲取中國平安相關信息的重要平台。
- 中國平安股吧:投資者可以在此進行互動交流,分享投資心得和看法。但需注意,股吧中的信息可能包含個人觀點和市場傳言,投資者需理性對待,避免盲目跟風。
五、投資建議
- 投資者在關注中國平安股票時,應綜合考慮公司基本面、技術面、市場情況等多方面因素,制定合理的投資策略。同時,需保持理性投資心態,避免盲目跟風或恐慌性拋售。
❹ 為什麼中國平安最近大跌
最近,中國平安股價的大幅下跌引起了廣泛關注。除了三季報預虧公告的影響外,還有幾個關鍵因素導致了這次股價下跌。首先,中國平安在二級市場購入了歐洲富通集團(Fortis)的股票,但投資虧損嚴重。據初步計算,投資的238.74億元人民幣已浮虧157億元,公司不得不發布三季報預虧公告。最新的股價顯示,富通股價已低於1歐元,而中國平安買入的1.21億股富通市值已不足10億元人民幣,幾乎相當於100%的虧損。
其次,這家僅次於中國人壽的國內第二大保險公司,在去年A股募集資金380多億元人民幣的情況下,這筆巨額投資似乎「談笑間灰飛煙滅」。2007年年報顯示,公司凈資產為1072億元人民幣,此時平安剛買入富通不久。到了今年中報,公司以「浮虧不必計提損益」為由,凈利潤看起來仍有71億元人民幣,但凈資產卻已從1072億減至809億。三季報顯示的巨虧,導致公司的凈資產估計降至700多億元人民幣。
再者,中國平安在進行重大投資時,存在股東權利被忽視的問題。買富通股票並非外匯衍生品交易,且並非某幾個人的「越權行為」。然而,平安是在二級市場購買富通股票的,連小股東都知道股市有風險。但如此大額的風險投資(占凈資產的四分之一),事先既未經過董事會討論,也未經過股東會審議,僅通過11月29日的一紙「特別提示公告」就完成了告知義務。而且,公司後來還計劃出資21.5億歐元購買富通投資管理公司50%的股權,但由於股價跌得太低,不得不終止這項投資。如果這筆投資真的進行了,將佔到平安凈資產的一半,動用股東一半的權益,居然只需要董事會一聲告知,這樣的做法不禁讓人懷疑,這家上市公司是否真的將股東利益放在首位。
最後,根據中國平安2007年末的總資產6510億元人民幣,按15%計算,其海外投資最高可達977億元,幾乎相當於同期凈資產1072億的90%。金融機構的凈資產杠桿比率通常都非常高,保監會的「暫行辦法」是以總資產的一定百分比來衡量風險,而非以凈資產為基數。可以想像,如果中國平安用足政策,將接近千億資產全部投資海外,在這次全球金融危機中,其面臨的破產風險是相當大的。
綜上所述,這些致命的巨虧不僅反映了中國平安在投資決策上的失誤,也暴露了公司在管理上的漏洞。這些問題足以讓平安這個名字從此不再意味著「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