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深圳是什麼時候建市的
深圳是1979年1月建市的。
1979年1月,撤銷寶安縣,設立深圳市。
1979年3月5日,國務院批復同意廣東省寶安縣改設為深圳市,受廣東省和惠陽地區雙重領導。
(1)中國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股票擴展閱讀
深圳,簡稱「深」,別稱「鵬城」,是中國四大一線城市之一,廣東省省轄市、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市、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務院定位的全國經濟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城市、國家創新型城市、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中國三大全國性金融中心之一。
深圳地處廣東南部,珠江口東岸,與香港一水之隔,東臨大亞灣和大鵬灣,西瀕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隔深圳河與香港相連,北部與東莞、惠州接壤。
全市下轄9個行政區和1個新區,總面積1997.27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末,深圳常住人口1252.83萬人,其中戶籍人口434.72萬人,實際管理人口超過2000萬,城市化率100%。
㈡ 中國四大城市
中國四大城市:
1、北京市
簡稱「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際大都市,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位於華北平原北部,背靠燕山,毗鄰天津市和河北省。
㈢ 中國五大經濟特區是哪些
五大經濟特區:深圳、珠海、廈門、汕頭、海南。
一、深圳:簡稱「深」,別稱「鵬城」,是中國四大一線城市之一,廣東省省轄市、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市、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務院定位的全國經濟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城市、國家創新型城市、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中國三大全國性金融中心之一。
二、珠海:廣東省地級市,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東南沿海重要的風景旅遊城市 。地處北緯21°48′~22°27′、東經113°03′~114°19′之間。位於廣東省珠江口的西南部,東與香港隔海相望,南與澳門相連,西鄰江門市新會區、台山市,北與中山市接壤。設有拱北、九洲港、珠海港、萬山、橫琴、斗門、灣仔、珠澳跨境工業區等8個國家一類口岸,是珠三角中海洋面積最大、島嶼最多、海岸線最長的城市,素有「百島之市」之稱。
三、廈門:隸屬於福建省,別稱鷺島, 簡稱鷺,副省級城市、經濟特區,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風景旅遊城市。廈門位於福建省東南端, 西界漳州, 北鄰南安和晉江,東南與大小金門和大擔島隔海相望,通行閩南方言,是閩南地區的主要城市,與漳州、泉州並稱廈漳泉閩南金三角經濟區。
四、汕頭:廣東省轄市,經濟特區,亦是東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和粵東中心城市。位於廣東省東部,韓江三角洲南端,北接潮州市,西鄰揭陽市,東南瀕臨南海。境內韓江、榕江、練江三江入海,大陸海岸線長217.7公里,海島岸線長167.37公里,有大小島嶼82個。下轄6個市轄區、1個縣,總面積2064平方公里,2016年常住人口557.92萬人。
五、海南:簡稱「瓊」,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海口。海南省位於中國最南端,北以瓊州海峽與廣東省劃界,西臨北部灣與廣西壯族自治區和越南相對,東瀕南海與台灣省對望, 東南和南邊在南海中與菲律賓、汶萊和馬來西亞為鄰。
省內的三沙市是中國地理位置最南、總面積最大(含海域面積)、陸地面積最小且人口最少的地級區劃。海南省下轄4個地級市,5個縣級市,4個縣,6個自治縣;截至2017年末,全省常住人口925.76萬人。
拓展資料:
中國經濟特區誕生於70年代末,80年代初,成長於90年代。經濟特區的設置標志中國改革開放進一步發展。截至目前,中國大陸地區共有7個經濟特區。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同意在廣東省的深圳、珠海、汕頭三市和福建省的廈門市試辦出口特區。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決定將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這四個出口特區改稱為經濟特區。1988年4月,設立海南經濟特區。
1992年中國加快改革開放後經濟特區模式移到國家級新區,上海浦東等國家級新區新的特區擴大改革等發展起來,成為中國新一輪改革重要標志。
參考資料:經濟特區_網路
㈣ 中國人口最多城市排名
2018年最新統計,目前中國人口約14.25億,佔世界的26.54%。在我國所有的城市中,常住人口超1000萬的已經不算稀奇,常住人口最多的十個城市如下:
哈爾濱,黑龍江省省會,常住人口總數在我國城市中排名第十,1066.5萬人。
武漢,湖北省省會,常住人口總數在我國城市中排名第九,1076.62萬人。
石家莊,河北省省會,常住人口總數在我國城市中排名第八,1078.46萬人。
深圳,常住人口總數在我國城市中排名第七,1190.84萬人。
廣州,廣東省省會,常住人口總數在我國城市中排名第六,1404.35萬人。
天津,常住人口總數在我國城市中排名第五,1562.12萬人。
成都,四川省省會,常住人口總數在我國城市中排名第四,1591.8萬人。
北京,常住人口總數在我國城市中排名第三,2172.9萬人。
上海,常住人口總數在我國城市中排名第二,2419.70萬。
重慶,常住人口總數在我國城市中排名第一,3048.43萬。是我國唯一人口超過三千萬的城市。
(4)中國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股票擴展閱讀:
人口普查工作包括對人口普查資料的搜集、數據匯總、資料評價、分析研究、編輯出版等全部過程,它的目的是全面掌握全國人口的基本情況,研究制定人口政策和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提供依據,為社會公眾提供人口統計信息服務。
人口普查工作按照全國統一領導、部門分工協作、地方分級負責、各方共同參與的原則組織實施。國務院統一領導全國人口普查工作,研究決定人口普查中的重大問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的統一規定和要求,領導本行政區域的人口普查工作。
科學、有效地組織實施全國人口普查,保障人口普查數據的真實性、准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制定《全國人口普查條例》。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和《全國人口普查條例》的規定,參與並配合人口普查工作。
㈤ 深圳羅湖火車站是深圳的哪個站
就是深圳站。
深圳站始建於1950年,時稱羅湖站;1990年6月,深圳站新站房動工建設;1991年10月,深圳站新站房投入運營。
深圳站位於中國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是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的一等站,為深圳鐵路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鐵路的大型口岸車站之一,也是廣深鐵路城際列車的始發終到站之一。
深圳站是港鐵東鐵線的一座鐵路車站,位於香港新界北區羅湖,是港鐵系統中最北端車站。羅湖站位處邊境禁區內,鄰近深圳河及梧桐河交界處。
(5)中國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股票擴展閱讀:
深圳羅湖火車站的歷史沿革:
1949年10月14日廣州解放前,因為中英邊境可以自由通過,九廣鐵路通車時並沒有羅湖站,列車亦不會停靠。
因廣州市及東莞縣於1949年10月14日被中國共產黨控制,香港九廣鐵路局於同日宣布終止跨境服務,並於羅湖設置終點站。乘客需要於羅湖站下車,然後要步行過羅湖橋進入中國大陸。
後來九廣鐵路為了防止乘客由上水站至羅湖站之間游盪,並於2004年完成羅湖站第二次擴展工程,把由抵港大堂至島式月台之間的扶手電筒梯及樓梯拆除,並改建一號月台、擴建二、三號月台及增設四號月台。
㈥ 2018年,我國海洋工作將聚焦哪些重點領域
推進海洋領域改革攻堅,做好海洋工作頂層設計,助力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推動海洋經濟向更高質量發展,加快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完善海洋空間管理制度,實施最嚴格的圍填海管控,強化海域管理和海岸線保護,加強海島保護與管理,打好海洋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大生態保護修復力度。
鞏固圍填海管控、海岸線保護、海域海島有償使用等改革成果,健全實施方案和配套政策制度,逐級分解管控和保護目標,結合各地實際制定地方監管措施。推動「灣長制」納入中央深改任務。
同時,加快重點領域調整改革步伐。推動重大涉海戰略規劃的實施:制定海洋信息化三年行動計劃;啟動全國海岸帶綜合保護與利用總體規劃編制工作,推進遼寧、河北、天津、山東和浙江5個省級規劃試點。
「加快海洋經濟示範區建設。」王宏說,開展首批8個海洋經濟創新示範城市考核,推進第二批7個示範城市建設。在粵港澳大灣區培育世界級海洋高端產業集群,加快推進上海、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
王宏指出,提高海洋經濟運行監測評估能力,豐富海洋經濟管理的政策工具:優化海洋資源配置;推動海水淡化規模化應用和海水利用產業健康發展;上線運行海洋產業投融資公共服務平台。同時,提升海洋創新驅動能力,努力推動海洋環境安全保障、深海工程、海水和海洋能開發利用等領域的關鍵技術取得突破。
沿海省區市要制定自然岸線保護年度計劃,將自然岸線保有率納入地方政府考核指標,不達標的省區市一律不得新申請用海。
海島保護與管理方面,在浙江、廣東開展無居民海島使用權市場化出讓試點,建立開發利用後評估制度;發布首批海島保護名錄;加強海島岸線保護;推動南海珊瑚礁研究中心等建設,進一步提高西沙、南沙島礁生態建設能力。
㈦ 深圳在哪個省
深圳屬於廣東省。
深圳,簡稱「深」,別稱「鵬城」,是中國四大一線城市之一,廣東省省轄市、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市、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務院定位的全國經濟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城市、國家創新型城市、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中國三大全國性金融中心之一。
(7)中國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股票擴展閱讀
深圳最古老的城——是南頭古城,其位於南山半島北端,面積不到1平方公里,古稱城子岡。
深圳市最大的半島——是大鵬半島。位於龍崗區東南部,包括南澳、大鵬、葵涌三鎮,面積為293.41平方公里。因半島形如大鵬踞海,並且又是大鵬鳥棲息之地,故名大鵬半島。
深圳市最大的島嶼——是內伶仃島。位於南山半島以南約9公里的海面上,面積為4.85平方公里。歷來為軍事要地。尖峰山為島上最高點,海拔341米。島上植物生長茂盛,鳥類繁多,有獼猴8群約200餘只,現為廣東省自然保護區。
深圳境內最長的河流——是茅洲河,發源於羊台山,流經石岩、公明、松崗、沙井等鎮,全長44.2公里,流域面積347平方公里,向西注入珠江口。
深圳最大的水庫——是鐵崗水庫,位於寶安區西鄉鎮境內,集水面積64平方公里,總庫容量6840萬立方米。深圳市最早的高速公路是廣深高速公路,於1987年4月23日動工,1994年7月18日竣工試通車成功。全長122.8公里,其中深圳境內長51.24公里。穿寶安、南山、福田三區,直抵皇崗口岸。
深圳最大的工業基地——是1994年設立的龍崗大工業區,佔地174平方公里。深圳市把啟動龍崗大工業區作為一項重大經濟工作來抓,使之成為深圳未來幾年的經濟新增長點。
深圳第一條國際集裝箱班輪航線——於1992年1月6日宣告開通。蛇口港至日本班輪首航,標志著深圳向國際化港口邁出重要一步。
深圳市第一條高速公路——梅林至觀瀾高速公路於1992年10月20日動工興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