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走勢 » 中國平安股票roe
擴展閱讀
恆瑞科技股票行情 2025-07-11 23:48:42
徐匯區鷹角網路股票代碼 2025-07-11 21:29:01

中國平安股票roe

發布時間: 2021-05-17 09:05:25

㈠ 中國平安的凈利率只有百分之十 為什麼說是好股票 我看很垃圾阿

一支股票的好或壞,要看它"價格",是否反映出合理預期,

譬如一家凈利率只有10%,

  • 但是它的獲利成長率明後年很看好, 像對於其他股票市盈率(股價除以每股凈利)很低, 股票價格並未反映出我們對他成長率的預期

  • 或者是預期它的凈資產收益率預期改善很多, 但是市凈率(股價除以每股凈值)相對很低,股票並未反應出它獲利的能力

,那麼此時都是有進場的空間

相對可以參考部份股價計算公式如戈登股利成長模式,除了凈利率以外還有很多需要考量的因素考慮進去,計算的理論跟公式也各有不一,可以多加比較,因為如果你知道凈利率很高,股價又已經屢創新高了,反而要小心可能會有比較大的下跌風險,因為對未來公司情況變化的預期才會進一步影響股價走勢

沒有正面回應好公司或壞公司的這個問題,因為除了要考量財務跟會計報告出來的結果,有一些因素也會影響一個公司未來的好或壞,譬如,管理的品質,公司總裁的願景,是否違規或是違法,是否有好的策劃,這些不見得會反映在財務報表上

但相對來說, 如果是一家之前獲利表現很差的公司,但是股價已經跌無可跌,而且未來營運轉佳,反而可能是進場的好機會,還是要比較股價跟公司的基本面

提供參考

㈡ 中國平安股票代碼是什麼

中國平安股票代碼601318.

㈢ 中國平安股票2014一2019毎股收益是多少

平安的股票業績應該說是不錯的,他現在的業績應該在七八毛左右,將近一塊錢。

㈣ 那些股持有中國平安的股票

摩根·斯丹利,匯豐銀行,美林證券都持有平安的股份。平安是熱門的藍綢股。

㈤ 中國平安股票分析

中國平安(601318)

壽險龍頭市場地位不可撼動,充分受益消費升級驅動的保障型需求爆發:1)平安壽險 2004-2016 年保費年均增速高達 14%,市場份額長期穩定, 主要源於代理人渠道沉澱優勢 (壽險產品通常具有條款復雜、高度非標、主動購買意願弱等特徵,因而代理人至關重要,而代理人團隊優勢需長期沉澱)。 2) 中產消費升級驅動保障型保險產品需求崛起 (類似於國產 SUV、 茅台、 iPhone 等消費升級標桿) ,平安壽險作為行業龍頭最受益。 3)海外壽險市場寡頭競爭, 保險巨頭合計市場份額持續提升,我們認為, 未來國內壽險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平安壽險將依託自身優勢+中國市場高成長性擴大優勢。

財險綜合成本率顯著領先行業,銀行+證券+信託+互金布局完善,1+1>2 的綜合金融標的:1)平安財險近年來綜合成本率持續保持同業絕對低位(17Q1 綜合成本率 95.9%) 。考慮國內財險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平安財險實現保費規模穩步提升+保持承保盈利,彰顯其難以撼動的競爭優勢。2)平安銀行推進零售轉型且資產質量整體可控,平安信託登頂 16 年行業龍頭。3)互聯網金融業務 16 年正式扭虧,陸金所上市預期漸強(B 輪估值達 185 億美元)有望催化集團整體估值; 4) 綜合金融集團實現 1+1>2: 集團內各子板塊協同效應顯著,交叉銷售及客戶遷徙規模穩步增長。

17Q1 壽險個險新單高增長推動 NBV 大增 60%超預期:2017Q1,平安集團實現歸母凈利潤 230.5 億元,逆勢同比+11.4%,在去年高基數的基礎上再度保持強勁增速。個險渠道實現新單保費 658.4 億元,同比增長 62.2%,主要驅動因素為保障型需求爆發驅動代理人人均產能提升 31.8%,以及代理人數量高速擴張至 119.6 萬人。個險新單保費的高增長推動公司壽險 NBV 同比大幅增長 60%,達212.6 億元。此外,銀保渠道業務結構持續優化,新業務價值率較高的期繳新單保費同比+128.9%。

投資建議:

公司作為中國保險行業絕對龍頭,壽險、財險業務均有很深的護城河,預計公司 17/18/19 年 EPS 分別為 3.74/4.47/4.94 元。目前公司市值對應17PEV 僅 1.04 倍,估值仍具吸引力。中期而言,股息提升+陸金所上市推進+17 年業績拐點有望繼續催化股價,我們認為公司合理中期估值為1.3 倍 17PEV(考慮保險股歷史估值中樞約為 1.2-1.5 倍 PEV) ,對應目標價 56 元/股,維持「買入」評級。長期而言,隨著壽險、財險業務強者恆強,推動內含價值持續提升,我們認為公司未來估值有望達到 1.5倍 PEV,考慮內生增長+存量價值逐年釋放,長期估值仍有提升空間。

風險提示: 1.長端利率觸頂快速下行; 2.萬能險新規驅動銀保渠道競爭加劇;3.車險費改加劇市場競爭;4.股價持續上漲後面臨短期回調壓力。

㈥ 中國平安融資到底目的是什麼~~

【2008-01-21】
刊登向不特定對象公開發行A股方案,上午停牌一小時
中國平安日常關聯交易公告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附屬公司(下稱:本集團)在日常業務過程中,按照一般商務條款與關聯法人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交通銀行)存在存款類日常關聯交易,公司預計本集團於2008年至2010年期間的任意一天在交通銀行的存款余額上限不超過人民幣390億元。
前次募集資金使用情況報告的公告
2007年10月26日,本公司獲得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變更注冊資本及修改公司章程的批復》批准,並於2007年11月13日取得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換發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注冊資本變更為人民幣7,345,053,334元(上述募集資金人民幣38,221,924,360元中,人民幣1,150,000,000元計入實收資本,其餘人民幣37,071,924,360元計入資本公積)。
前次募集資金實際投資項目無變更情況。截至2007年6月30日,本次募集資金到位後,已全部用於充實本公司資本金,本公司於2007年6月30日的實收資本為人民幣7,345,053,334元。充實資本金後,本公司各項業務保持快速穩定發展,2007年6月30日,本公司合並凈資產較上年末增長106.35%,2007年1-6月合並凈利潤較去年同期增長104.4%。
董事會認為,本公司按前次A股招股說明書承諾的A股募集資金運用方案以前次募集資金充實了本公司資本金,有效使用了募集資金。本公司對前次募集資金的投向和進展情況均如實履行了披露義務。
公布董事會決議暨召開股東大會公告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於2008年1月18日召開七屆十七次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如下決議:
一、通過公司與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關聯交易的議案。
二、通過公司向不特定對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方案的議案。
1.本次發行種類為人民幣普通股(A股),每股面值1.00元。
2.發行數量:不超過120,000萬股。
3.發行方式:採用網上、網下定價發行方式。公司本次增發A股股權登記日收市後登記在冊的A股股東享有一定比例的優先認購權。
4.發行對象: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開設人民幣普通股(A股)股東賬戶的機構投資者以及社會公眾投資者(國家法律法規禁止者除外)。
5.本次增發股票的上市地:上海證券交易所。
6.定價方式:本次增發A股發行價格不低於公告招股意向書前20個交易日公司A股股票均價或前1個交易日的A股股票均價。
7.募集資金用途
本次募集資金凈額全部用於充實公司資本金以及/或有關監管部門批準的投資項目。
8.決議有效期
自公司2008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2008年第一次內資股類別股東會議以及2008年第一次外資股類別股東會議就本次增發A股方案的決議通過之日起12個月內有效。
9.對董事會辦理本次增發A股具體事宜的授權
三、通過關於本次增發A股前公司滾存未分配利潤處置的議案。
在本次增發A股完成後,新老股東將有權根據持股比例共享本次增發A股發行完成前本公司的滾存未分配利潤。
四、通過公司發行認股權和債券分離交易的可轉換公司債券的議案:本次發行規模不超過人民幣412億元(不超過41200萬張債券),每張面值人民幣100元,按面值發行,債券期限自本次分離交易可轉債發行之日起6年;同時每張債券的認購人可以無償獲得公司派發的一定比例的認股權證。本次發行所附認股權證行權比例為2:1,即每2份認股權證代表1股公司發行之A股股票的認購權利;認股權證的存續期自上市之日起12個月。公司原A股股東享有一定比例的優先認購權。
五、通過關於本次增發A股和發行分離交易可轉債募集資金運用可行性的議案。
六、通過前次募集資金使用情況報告的議案。
董事會決定於2008年3月5日上午10:00召開2008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2008年第一次內資股類別股東會議及2008年第一次外資股類別股東會議,會議採取現場投票與網路投票相結合的表決方式進行,A股股東可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行使表決權,網路投票時間為當日9:30-11:30、13:00-15:00,審議關於以上及其它事項。
本次網路投票的股東投票代碼為"788318";投票簡稱為"平安投票"。

它的第7條里說:本次募集資金凈額全部用於充實公司資本金以及/或有關監管部門批準的投資項目。

但好象是為了收購一家英國的保險公司,詳細資料:

中國平安(601318 )在公布再融資方案後連續兩個跌停,其備受關注的募集資金用途初顯眉目:平安很可能以集資用於海外收購,對象則可能是英國老牌保險商英傑華(Aviva)及金融集團保誠(Prudential)。

記者從接近平安集團的人士處了解到,有平安重要高層在公布再融資方案前曾前往英國。而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平保巨額集資或有意收購英國保險商英傑華及保誠。該報道還稱,中國人壽(601628 )也可能考慮入股這兩家英國公司。

中國平安新聞發言人盛瑞生向本報記者表示,公司目前沒有具體投資項目的信息可供披露。對於入股英國英傑華和保誠的消息,他不予置評。

京華山一保險行業研究員夏平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指出,如果平安成功入股英傑華和保誠,對於平安公司價值將有正面影響。

她指出,以昨日收盤價計算,英傑華2008年預測市盈率為6.36倍,而保誠2008年預測市盈率為8.9倍。以目前市價收購的ROE將分別有15.7%和11.2%。而如果不考慮平安新的海外收購,預計其2009年的ROE水平約為15%。

數據顯示,在過去一年,英傑華和保誠的股價分別下跌了約34%和19%,市盈率估值也低於一般成熟市場保險股平均11至12倍的水平。

英傑華成立於1696年,總部設在倫敦,在2005年美國《財富》雜志公布的全球500強企業中排名第35位,是英國最大、世界第六大保險集團。該公司是歐洲壽險和養老金產品的主要供應商之一,同時在世界其它地區,包括法國、荷蘭、西班牙、義大利、愛爾蘭、波蘭、土耳其、加拿大、新加坡和澳大利亞諸國的保險市場中也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作為世界最具國際性的公司之一,英傑華集團全球范圍內共有60,000名員工,向世界各地約3,000萬個客戶提供金融保險服務。

保誠於1848年成立於英國倫敦,是英國規模最大的金融及零售基金管理公司之一。保誠在全球擁有1600多萬客戶,截至2005年6月30日,其管理資產逾3800億美元。英國保誠集團自1923年進入亞洲,目前已成為亞洲最大的英資金融集團之一。(中國證券報 李宇)

中國平安千億融資或洽購英國保誠集團

入股保誠

1月22日,消息人士透露,中國平安1600億元天量融資背後的海外收購標的早已選定。納入平安管理層視線的,乃是英國最大的保險公司——保誠集團(PRU.L,PUK.NYSE)。

據該人士稱,中國平安計劃將自A股市場融得的約1000億人民幣的現金,用於購入保誠集團的部分股權。

受美國次按風暴侵襲,保誠集團股價已接近17個月以來的最低點,在上周五(1月18日)全球金融股暴跌的背景下再挫5.84%,收報5.965英鎊,較2007年5月高位時已跌去26.81%。

依此市價計算,目前保誠集團的總市值約140.30億英鎊(按當日匯率,摺合1973.57億元)。如此若按傳聞中所述的千億收購資金,中國平安有望獲得超過50%以上的股權。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幫助中國平安在中國保險市場取得眾多成就的該公司首席保險業務運營官梁家駒,加盟平安之前便是保誠集團大中華區總裁。梁在保誠期間,曾領銜後者進入中國台灣地區市場,並與中信集團合資,設立信誠人壽。憑借大中華區的快速發展,梁將保誠帶動成為在亞洲市場僅次於美國國際集團的歐美保險公司。

但據保誠集團亞洲區高層表示,昔日導致梁出走平安的一個非常重要原因便是現任保誠全球CEO Mark Tucker的信任危機。但若收購事項完成,雙方也不排除冰釋前嫌,在商業立場上重新合作的可能。

事實上,近年以來,圍繞保誠集團的各種收購事件此起彼伏。包括美國大都會人壽、英國英傑華保險在內的眾多保險巨頭都曾表達並購意向。其中備受業界關注的是2006年英傑華擬以170億英鎊作價的收購計劃。但這一意向在當年3月下旬被保誠方面否決,並發布聲明稱對保持公司的獨立性滿懷信心。

對於近日爆出的中國平安擬收購部分股權傳聞,上述保誠亞洲區高層表示難以判斷。但該人士稱,與英傑華不同,中國平安作為亞洲企業進行收購,很難拿到控制性股權。相信向中國平安出售非控制性的少數股權是可以接受的,目前保誠在亞洲區業務(PCA)已有相當規模,兩者之間有較大的合作空間。

新華未了情

此外,1月22日香港市場中國財險(2328.HK)的股價暴跌似乎也向市場傳達了有關中國平安並購的消息。

受次按危機波及,當日香港市場金融股普遍出現較大跌幅。但出人意料的是,從事一般保險業務的中國財險竟在跌幅榜上位居榜首。午間跌幅一度高達21.96%,收盤時雖有回升,但收報於7.20港幣,急挫19.73%。

多位香港基金界人士稱,導致中國財險如此急跌的原因乃是新華人壽股權收購或生變數。

2007年中國第五大壽險公司新華人壽爆出內部人控制案後,市場傳聞保險保障資金接手的新華人壽股權將在合適時機轉手予中國財險,旨在補足其缺失的長期保險業務部門。據接近中國人壽的消息顯示,甚至同城的中國人壽資產管理公司也在2007年下半年建倉大量中國財險股份。於是中國財險股價暴漲,短短不到四個月的時間,便從不足5港幣,躥升至17.92港幣高點。

如今時過境遷,來自海外投行的消息稱,中國平安或將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中國財險去接手保險保障資金所持有的新華人壽股權。

事實上,知情人士透露,早在2007年初新華人壽內部人控制事件全面爆發之前,中國平安便已著手收購其股權的准備,並在內部代號「小天鵝」。對於這一項目,中國平安向包括寶鋼集團在內的原新華人壽股東給出每股高達10元的收購價格,並向寶鋼集團等大股東許以高比例戰略配售的附加條件。而同期市場上新華人壽法人股的拍賣價格僅在6元左右。

中國平安的目的旨在將新華人壽變成自身旗下的另一間壽險專業子公司。但高價策略依然受挫,遭到原股東的集體反對,於是偃旗息鼓。
參考資料:www.gutx.com/news/gsjj/748716.htm